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vier-Stokes Computation of Grid Fin Missile Using Hybrid Structured-Unstructured Grids 被引量:3
1
作者 邓有奇 马明生 +1 位作者 郑鸣 周乃春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4-308,共5页
Viscous CFD computations are performed to predict the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and flowfield for a missile with grid fins by using hybrid grids. The computations arc made at Math numbvrs of 0.7 and 2.0. Full N-S equat... Viscous CFD computations are performed to predict the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and flowfield for a missile with grid fins by using hybrid grids. The computations arc made at Math numbvrs of 0.7 and 2.0. Full N-S equations arc discretized into finite volume form and solved by an algorithm in LU-SGS.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computation and experimental data are made, and the detailed flow structure near grid fin is shown and exa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teady flow Navier-Stokes equation hybrid structureunstructured grid finite volume grid fin missile
下载PDF
The research analysis of aero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rid fin
2
作者 武频 马勇刚 陈纯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7期741-746,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to use arc-length mesh generation and finite volume TVD scheme to calculate Euler equations for predicting the effect of geometry parameters in reducing the drag for...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to use arc-length mesh generation and finite volume TVD scheme to calculate Euler equations for predicting the effect of geometry parameters in reducing the drag force and improving the lift-drag ratio of grid fin in the supersonic flow regime. The effects of frame and web, whose cross section shape and thickness and spacing,on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 of the grid fin were studied. Calculations were made at Mach 2.5 and several angles of attack. The results were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computed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against wind tunnel experimental data. Good agreement was found between compu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omputed results suggest that parameters of the grid fin's frame have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grid fin aerodynamic character, especially on its drag force. It was concluded proper choice of appropriate grid fin geometry parameters could reduce the drag force and improve the lift-drag rat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d fin Aerodynamic charac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AVITATING GRID FINS 被引量:2
3
作者 WU Lei LU Chuan-jing HUANG Tao LI Jie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5期537-541,共5页
A two-phase mixture model based on the solution for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has been utilized in calculating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avitating honeycomb grid fin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The ca... A two-phase mixture model based on the solution for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has been utilized in calculating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avitating honeycomb grid fin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lift, drag, and hinge moment coefficients are presented in various cavitation numbers and angles of attack, and its hydrodynamic features are also analyze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vitation will reduce the lift/drag ratio of grid fins. The increment of horizontal blades as lift surface cannot unendingly improve lift because of the disturbance between the bl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d fin cavitating flow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 EQUIVALENCE
原文传递
RESEARCH ON HYDRODYNAMIC FORCES OF CAVITATING GRID FINS 被引量:2
4
作者 FUHui-ping LUChuan-jing LIJie WULei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Hydrodynamic forces and flow pattern of four kinds of cavitating grid fins with cavitation number from 2.5 to 0.25 were simulated numerically with a bubble two-phase flow model embodied in the commercial CFD code Flue... Hydrodynamic forces and flow pattern of four kinds of cavitating grid fins with cavitation number from 2.5 to 0.25 were simulated numerically with a bubble two-phase flow model embodied in the commercial CFD code Fluent 6.0.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datum showed that rules of hydrodynamic forces changing with cavitation number were coordinated with experiment, and cavitation made the ratio of lift to resistance decrease. Calculated axial force and chordal pressure center in all-wetted condition or those at cavitation number less than 0.75 agreed well with experiments. Normal force in all-wetted condition was less by 20 per ce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putation and experiment in the total range of cavitation number were mainly because that the incipient cavitation number in computation was less than that at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d fin CAVITATION hydrodynamic force
原文传递
Numerical studies of static aeroelastic effects on grid fi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被引量:4
5
作者 Chengde HUANG Wen LIU Guowei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300-1314,共15页
The grid fin is an unconventional control surface used on missiles and rockets. Although aerodynamics of grid fin has been studied by many researchers, few considers the aeroelastic effects.In this paper, the static a... The grid fin is an unconventional control surface used on missiles and rockets. Although aerodynamics of grid fin has been studied by many researchers, few considers the aeroelastic effects.In this paper, the static aeroelastic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by the coupled viscou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ith structural flexibility method in transonic and supersonic regimes. The developed coupling strategy including fluid–structure interpolation and volume mesh motion schemes is based on radial basis functions.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a vertical and a horizontal grid fin mounted on a body. Horizontal fi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ed fin is swept backward and the axial force is increased. The deformations also induce the movement of center of pressure, causing the reduction and reversal in hinge moment for the transonic flow and the supersonic flow,respectively. For the vertical fin, the local effective incidences are increased due to the deformations so that the deformed normal force is greater than the original one.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both the deformed and original normal forces experience a sudden reduction due to the interference of leeward separated vortices on the fin. Additionally, the increment in axial force is shown to correlate strongly with the increment in the square of normal fo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elasticity Fluid-structure interpolation grid fin Mesh deforma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
原文传递
翅形扰流片作用下的微通道换热特性
6
作者 陈巨辉 苏潼 +3 位作者 李丹 陈立伟 吕文生 孟凡奇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22-3132,共11页
基于有限体积(FVM)离散方法和动网格技术,模拟三维矩形微通道内的翅形扰流片的主动扰流换热情况。模拟条件为层流Reynolds数50~250,扰流片的运动频率(f)10~50 Hz。结果表明,不同运动频率下的Nusselt数、摩阻系数(fr)及综合评价因子(PEC... 基于有限体积(FVM)离散方法和动网格技术,模拟三维矩形微通道内的翅形扰流片的主动扰流换热情况。模拟条件为层流Reynolds数50~250,扰流片的运动频率(f)10~50 Hz。结果表明,不同运动频率下的Nusselt数、摩阻系数(fr)及综合评价因子(PEC)均在一定范围内呈现类正弦变化,其周期与扰流片运动周期相同。在Re=50、f=10~50工况下,扰流片作用下的微通道PEC为0.75~1.52,并随频率的增加而上升。特别是在低频范围内,PEC表现出一定的单调性。通过引入翅形扰流片,微通道的传热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相较于光滑矩形微通道(PEC=1),在Re=50、f=10 Hz工况下PEC提高了5%,在Re=50、f=50 Hz的条件下PEC提高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网格 换热特性 热力学 翅形扰流片 微通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格栅尾翼布局轨控干扰性能研究
7
作者 李小林 杨帆 +2 位作者 王楷 吴王浩 马印锴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4期27-35,共9页
针对喷口与格栅翼不同布局的轨控喷流气动干扰问题,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计算了典型工况的无喷、喷流全弹主要气动分量和部件气动力。对比了不同轨控喷流方向与格栅周向位置组合的纵向和横向气动干扰。研究结果表明:纵向喷流时,周... 针对喷口与格栅翼不同布局的轨控喷流气动干扰问题,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计算了典型工况的无喷、喷流全弹主要气动分量和部件气动力。对比了不同轨控喷流方向与格栅周向位置组合的纵向和横向气动干扰。研究结果表明:纵向喷流时,周向相同型(×-×)布局和周向交错型(×-+)布局都会产生较大的俯仰干扰力矩,主要由弹身产生;横侧向喷流时,×-+布局会产生较大的滚转干扰力矩,喷流导致的左右格栅受力不对称产生,×-×布局不产生该力矩。×-×布局的综合干扰性能优于×-+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栅翼 布局 轨控 喷流 干扰性能
下载PDF
新型卷弧刀翼探索研究
8
作者 付梦思 陈浩 +2 位作者 王林林 李巍 赵利军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34,共3页
旨在解决强空间的约束下的尾翼增稳问题。结合马刀翼气动效率高和卷弧翼尺寸约束少的优点,创新性提出卷弧刀翼方案。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卷弧刀翼的折叠与展开锁定。采用CFD方法,计算了卷弧刀翼的气动特性,并将其与栅格翼结果进行了对比... 旨在解决强空间的约束下的尾翼增稳问题。结合马刀翼气动效率高和卷弧翼尺寸约束少的优点,创新性提出卷弧刀翼方案。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卷弧刀翼的折叠与展开锁定。采用CFD方法,计算了卷弧刀翼的气动特性,并将其与栅格翼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马赫数范围内,卷弧刀翼增稳效果与栅格翼相当,阻力远小于栅格翼。卷弧刀翼作为一种新型增稳尾翼,具有工程可实现性,有望在尺寸约束和阻力约束都较强的环境下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弧刀翼 栅格翼 机构设计 气动特性
下载PDF
反向喷流对运载火箭返回段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程川 刘阳 +2 位作者 王吉飞 崔村燕 朱雄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9-388,共10页
为了准确获取发动机反向喷流干扰下运载火箭返回段全箭及栅格舵气动特性,设计缩比试验模型及地面喷流模拟系统,采用高速纹影、全箭及栅格舵部件测力等测试方法,开展反向喷流状态下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工作时反向喷流与头部弓... 为了准确获取发动机反向喷流干扰下运载火箭返回段全箭及栅格舵气动特性,设计缩比试验模型及地面喷流模拟系统,采用高速纹影、全箭及栅格舵部件测力等测试方法,开展反向喷流状态下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工作时反向喷流与头部弓形激波相互干扰,改变全箭绕流流场分布特征,使得一子级返回段的轴向力系数减小,对一子级返回段的法向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影响规律与来流马赫数有关,影响量与喷流强度和攻角等相关;反向喷流干扰使得栅格舵的控制舵效整体呈降低趋势,在高马赫数来流下甚至会导致控制特性反向。通过反向喷流测力风洞试验,有效指导和开展返回段精细化气动设计,为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工程实现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反向喷流 栅格舵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基于负压梯度翼型栅格翼设计与水中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滢铧 邹志辉 +2 位作者 李洋 沈乐 蒋运华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改善栅格翼的水动力性能,基于流动不分离理论设计了负压梯度翼型,并将其运用于栅格翼的设计;数值模拟研究了该翼型与NACA0015翼型在一定的空化数和攻角条件下的升阻及压力分布特性;探究了3种叶片间距的负压梯度翼型栅格翼在不同攻角... 为改善栅格翼的水动力性能,基于流动不分离理论设计了负压梯度翼型,并将其运用于栅格翼的设计;数值模拟研究了该翼型与NACA0015翼型在一定的空化数和攻角条件下的升阻及压力分布特性;探究了3种叶片间距的负压梯度翼型栅格翼在不同攻角下的升阻、压力及空泡几何形状。结果表明,含攻角时,该翼型对应的临界空化数要比NACA0015的小,但二者升阻系数基本一致;小攻角情况下,栅格翼叶片数量增加时升力会趋于一常值,但阻力会不断增加;大攻角情况下,叶片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升力和阻力均明显增加。对于同一叶片间距的栅格翼,攻角越大,栅格翼叶片由上至下空泡的长度和厚度减小的速率越大。对于不同叶片间距的栅格翼,叶片数量越大,各个叶片的压力干扰越剧烈,压差阻力越大,导致升阻比降低。同时,剧烈的压力干扰会导致栅格翼的空泡长度增加。因此,在满足水动力特性要求时,基于该文翼型设计负压梯度翼型栅格翼应尽量减少叶片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梯度 不分离流动 栅格翼 水动力特性
下载PDF
CZ-2C子级落区栅格舵的气动设计实践及发展展望
11
作者 杜涛 牟宇 +2 位作者 杨建民 李君 胡彦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
2018年宽马赫数栅格舵控制技术应用在CZ-2C上,开展了中国首次在役火箭一子级落区精确控制演示试验研究。针对宽马赫数栅格舵气动特性复杂设计困难,研究了在气动总体特性设计外流程内嵌套一个局部流动内流程的气动设计方法、宽马赫数稳定... 2018年宽马赫数栅格舵控制技术应用在CZ-2C上,开展了中国首次在役火箭一子级落区精确控制演示试验研究。针对宽马赫数栅格舵气动特性复杂设计困难,研究了在气动总体特性设计外流程内嵌套一个局部流动内流程的气动设计方法、宽马赫数稳定性/操纵性匹配设计方法、跨尺度外形的地面试验方法和多约束的格栅设计方法,完成了满足飞行全程复杂飞行场景要求的气动布局设计。针对研制周期短和研制经费不足无法完整开展风洞试验和数值仿真的困难,引入了“人在回路”等4项技术,实现了机器学习预测气动特性方法的工程实用化,结合增量气动模型技术,在规定时间内低成本完成了栅格舵高精度气动特性的预测。2019年搭载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气动设计正确性获得遥测结果验证。针对研制中发现的问题和应对未来更高要求的应用条件,提出了高超栅格舵气动技术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落区控制 栅格舵 气动设计 机器学习 气动特性
下载PDF
运载火箭落区控制的栅格舵机构技术实践
12
作者 王辰 杨建民 +1 位作者 崔照云 吴会强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9,共8页
通过在运载火箭级间段增设栅格舵气动控制机构,能够在一二级分离后对一子级的姿态进行气动力控制,提高其落点精度,从而提高运载火箭内陆发射的落区安全性。按照动作时序,栅格舵机构需完成连接解锁-展开锁定-传动传力的动作功能,并承受... 通过在运载火箭级间段增设栅格舵气动控制机构,能够在一二级分离后对一子级的姿态进行气动力控制,提高其落点精度,从而提高运载火箭内陆发射的落区安全性。按照动作时序,栅格舵机构需完成连接解锁-展开锁定-传动传力的动作功能,并承受火箭上升段和返回段的力、热载荷。对用于运载火箭落区控制的栅格舵机构技术路线进行阐述,形成栅格舵结构设计—载荷判别计算—机构构型设计—关键零组件设计—试验验证的栅格舵机构设计及验证的研制脉络,提出组合可调式的展开锁定机构设计方法,最后对用于运载火箭落区控制及重复使用的栅格舵机构设计提出技术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落区控制 栅格舵机构 展开锁定机构 传动机构
下载PDF
格栅尾翼布局的姿轨控直接力气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小林 吴王浩 +2 位作者 周波华 梁伟 杨帆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针对防空反导拦截导弹拦截高突防能力目标的需求,研究了格栅翼与直接力控制结合使用的创新型导弹布局的气动性能。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计算了新型布局在不同姿轨控组合喷流时的气动干扰特性,对比研究了典型设计点的无喷、单喷口... 针对防空反导拦截导弹拦截高突防能力目标的需求,研究了格栅翼与直接力控制结合使用的创新型导弹布局的气动性能。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计算了新型布局在不同姿轨控组合喷流时的气动干扰特性,对比研究了典型设计点的无喷、单喷口喷流、组合喷流的全弹主要气动分量和部件气动力。研究结果表明:格栅翼应用于高空高速的弹道末端时,格栅内部不会出现壅塞现象;组合喷流的姿轨控可解耦,在气动力数学模型建模时可以主要针对轨控的气动干扰量进行建模,从而极大的简化气动数学模型,减少型号研制成本。研究结论可推广到一般的在弹道末端纯直接力控制的布局气动力数学建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栅翼 姿轨控组合 喷流 气动干扰 气动建模
下载PDF
炮口制退器侧孔排布对尾翼弹尾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景云 郭张霞 +2 位作者 金寅翔 张江晨 王大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8-183,共6页
尾翼弹在发射出膛时尾翼部位会受到炮口制退器腔室内流场的影响,改变其原定的发射姿态,而炮口制退器侧孔排列是改变腔室内流场复杂程度的主要原因。提出发射状态下,研究炮口制退器的侧孔排布对尾翼部位受力状态的影响规律。利用动网格技... 尾翼弹在发射出膛时尾翼部位会受到炮口制退器腔室内流场的影响,改变其原定的发射姿态,而炮口制退器侧孔排列是改变腔室内流场复杂程度的主要原因。提出发射状态下,研究炮口制退器的侧孔排布对尾翼部位受力状态的影响规律。利用动网格技术,对尾翼弹尾翼在炮口制退器腔室内的运动进行流场仿真模拟,研究炮口制退器不同侧孔排布对尾翼弹尾翼的运动影响。结果显示,在保证炮口制退器侧孔总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只需使随炮口制退器每排侧孔数量增加就能使尾翼所受径向力矩和轴上力矩逐渐减小,增加了尾翼弹的飞行稳定性,在工程应用中有着极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翼弹 膛口流场 动网格技术 炮口制退器
下载PDF
基于栅格舵的运载火箭一子级落区控制技术
15
作者 李瑞鸿 张众 +3 位作者 修观 陈雪巍 徐腾 金益辉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S01期39-46,共8页
面对日益突出的落区安全问题,针对我国现有运载火箭一子级的特点,为达到残骸落区可控的目的,采用栅格舵系统对一子级进行落区控制。本文首先给出了栅格舵系统的总体方案和系统组成,并对栅格舵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开展了一子级再入... 面对日益突出的落区安全问题,针对我国现有运载火箭一子级的特点,为达到残骸落区可控的目的,采用栅格舵系统对一子级进行落区控制。本文首先给出了栅格舵系统的总体方案和系统组成,并对栅格舵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开展了一子级再入过程的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最后给出了2次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一子级栅格舵系统演示验证飞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栅格舵的一子级落区可控技术是合理可行的,实现了将原有落区面积缩小85%的目标,极大改善落区安全性,有效避免大规模人员疏散和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对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栅格舵 一子级 落区控制
下载PDF
基于结构网格的栅格翼子弹翼身组合体气动特性
16
作者 田霖 樊文鹏 +3 位作者 于建军 杜云鹏 郭光全 唐宏 《科技风》 2023年第8期158-162,共5页
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栅格翼,采用了分块结构网格生成策略,通过求解N-S方程对栅格翼子弹翼身组合体的亚声速和跨声速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栅格翼子弹翼身组合体在不同类型尾翼影响下的亚声速和跨声速气动特性,并与刀形翼子弹翼... 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栅格翼,采用了分块结构网格生成策略,通过求解N-S方程对栅格翼子弹翼身组合体的亚声速和跨声速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栅格翼子弹翼身组合体在不同类型尾翼影响下的亚声速和跨声速气动特性,并与刀形翼子弹翼身组合体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栅格翼子弹翼身组合体的飞行稳定性和法向力特性优于刀形翼子弹翼身组合体,其中斜置栅格翼模型的飞行稳定性和法向力特性均为最优;栅格翼子弹翼身组合体的轴向力系数大于刀形翼子弹翼身组合体,斜置栅格翼模型轴向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弹翼身组合体 栅格翼 多块结构网格 气动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格栅翼减阻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少松 徐琴 +1 位作者 王福华 赵润祥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1,共5页
为了探索减少格栅翼阻力的方法和途径 ,进行了超声速M∞ =2 .5 2 1下格栅翼的边框几何形状和尺寸以及格栅翼茎厚度、格栅几何形状对格栅翼阻力特性影响的风洞实验。结果显示 ,格栅翼的边框对格栅翼的阻力影响最大 。
关键词 格栅翼 气动特性 减阻特性 格栅几何形状 边框几何形状 边框厚度 战术导弹 阻力系数
下载PDF
混合网格方法在栅格翼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刚 肖中云 +1 位作者 江雄 牟斌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80,共4页
栅格翼是采用一种蜂房结构设计的升力面和控制面,和传统舵面相比具有铰链力矩小、能在较大攻角下保持升力等特点,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栅格尾翼的特殊结构,网格生成具有很大的难度。本文采用了结构、非结构混合网格的办法,在... 栅格翼是采用一种蜂房结构设计的升力面和控制面,和传统舵面相比具有铰链力矩小、能在较大攻角下保持升力等特点,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栅格尾翼的特殊结构,网格生成具有很大的难度。本文采用了结构、非结构混合网格的办法,在弹体和栅格翼的物面附近区域,生成适合粘性计算的大长宽比的结构网格,弹体网格和栅格翼网格之间采用非结构网格进行填充,满足非结构网格和结构网格交接面的完全对接。本文基于结构/非结构网格体系采用有限体积方法求解NS方程,对不同舵偏角下的栅格翼构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结果对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网格 栅格翼 数值模拟 N-S方程
下载PDF
结构/非结构混合网格数值模拟栅格翼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晓军 马明生 +1 位作者 邓有奇 马自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9-424,共6页
为了详细了解栅格翼内部的流动特性,设计满足飞行器性能要求的栅格翼,本文开展了多种不同单栅格外形的气动特性数值计算,对单个栅格的外形进行了初步选型研究;然后采用结构网格、结构与非结构混合网格求解NS方程,对带有两片栅格翼的导... 为了详细了解栅格翼内部的流动特性,设计满足飞行器性能要求的栅格翼,本文开展了多种不同单栅格外形的气动特性数值计算,对单个栅格的外形进行了初步选型研究;然后采用结构网格、结构与非结构混合网格求解NS方程,对带有两片栅格翼的导弹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构网格计算结果与结构非结构混合网格计算结果一致,并与国外文献的计算结果和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三者的结果吻合较好。采用混合网格比结构网格的网格规模小许多,可以节省大量计算机内存和计算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栅格翼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翼 长高比 激波反射 MUSCL方法
下载PDF
栅格绕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晓军 陈红全 +1 位作者 邓有奇 马自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2,共5页
栅格长宽比是影响栅格翼气动特性的重要参数,为研究它对栅格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研究单栅格长宽比对栅格气动特性的影响,并且对栅格边框厚度和形状对阻力的影响,在亚、跨、超声速多个马赫数下进行了数值模... 栅格长宽比是影响栅格翼气动特性的重要参数,为研究它对栅格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研究单栅格长宽比对栅格气动特性的影响,并且对栅格边框厚度和形状对阻力的影响,在亚、跨、超声速多个马赫数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所选择的长宽比范围内,长宽比对阻力的影响不大,对法向力有明显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栅格边框外形和厚度,可以大大减小栅格的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翼 长宽比 激波反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