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播高丹草在河北低平原区的播期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楠 赵海明 +2 位作者 刘贵波 乔仁甫 张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6-39,共4页
在河北低平原区,对高丹草Sorghum vulgare品种晋草1号进行了春播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晋草1号具有明显播期效应。播期能对高丹草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产生明显影响。4月15日播种鲜、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4月22日播种鲜、干草产量... 在河北低平原区,对高丹草Sorghum vulgare品种晋草1号进行了春播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晋草1号具有明显播期效应。播期能对高丹草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产生明显影响。4月15日播种鲜、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4月22日播种鲜、干草产量较高;4月15日和4月22日播种出苗时间较短;株高、小区茎数、鲜干比不同播期情况下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以4月15-22日为春播的最佳播期。适期播种情况下,如果加强生长期间的田间管理并且及时刈割,最后1次刈割时期适当后延至10月10日,晋草1号高丹草在河北低平原区能完成3茬草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播期 产草量 粗蛋白产量
下载PDF
菊芋生长后期生物产量及营养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在宾 杨立杰 +2 位作者 姜淑贞 薛峰 杨春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40-145,共6页
选择适时种植的当年生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产区,根据不同生长期,于块茎收获期(霜降)前第0、14、28、42、56和70天,分6个时间点取样。每次取样根据大田地形和土质,选择5个不同地块,每个地块选取1 m2,收获地上和地下部分。测定植... 选择适时种植的当年生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产区,根据不同生长期,于块茎收获期(霜降)前第0、14、28、42、56和70天,分6个时间点取样。每次取样根据大田地形和土质,选择5个不同地块,每个地块选取1 m2,收获地上和地下部分。测定植株地上(下1/3,中1/3和上1/3)和块茎(地下)产量,取样测定营养成分及生物总能。结果表明,菊芋生长后期,新鲜、风干和绝干物质产量的地上不同部位、地上、地下部分、全株以及地上/地下的比例,都随着生长期发生极显著的变化(P<0.01)。整个地上生物粗蛋白产量霜降前两周最高,地下部分霜降最高,全株分析霜降前两周最高(P<0.01)。整个地上生物总能产量霜降前两周最高,地下部分霜降最高,全株分析霜降前两周最高(P<0.05)。菊芋生物蛋白产量为3 206 kg·hm-2,比玉米+小麦总生物蛋白质产量(3 146 kg·hm-2)高2%。菊芋生物总能为8.33×105MJ·hm-2,比玉米+小麦总生物总能产量(6.06×105MJ·hm-2)高37%。从饲料产量来看,菊芋块茎收获前两周,生物产量最大,是用作饲料用途的适时收获期。菊芋种植生物产量优于玉米和小麦总生物产量。种植菊芋是解决生物能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饲料 干物质 粗蛋白质 总能 产量 生物能源
下载PDF
高丹草新品种在河北平原农区的引进筛选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贵波 乔仁甫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6期383-386,394,共5页
在河北平原农区,通过对国内外11个高丹草新品种的产草量、粗蛋白产量、物候期、分蘖力、再生性、株高等性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以青饲、青贮饲喂牛为目的,表现最好的品种为健宝,不仅产草量高、粗蛋白产量、分蘖能力、再生性、长势均... 在河北平原农区,通过对国内外11个高丹草新品种的产草量、粗蛋白产量、物候期、分蘖力、再生性、株高等性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以青饲、青贮饲喂牛为目的,表现最好的品种为健宝,不仅产草量高、粗蛋白产量、分蘖能力、再生性、长势均较好。其次为晋草1号、瑞奥3号。高丹草在河北平原农区春播、夏播均可,春播可刈割三次,夏播可刈割二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农区 高丹草 新品种 河北 筛选 引进 研究分析 分蘖能力 晋草1号 产草量 粗蛋白 再生性 国内外 物候期 分蘖力 产量 春播 夏播 刈割 株高 青饲 饲喂 青贮 健宝 长势
下载PDF
不同品种类型玉米不同器官和全株生物产量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立杰 王兆凤 +4 位作者 吴晓静 李思梦 刘廷俊 杨在宾 姜淑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20-323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品种类型玉米(Zea mays)不同器官和全株的生物产量,以提高玉米定向培育的选择效率。选择32种具有代表性的玉米优良品种为试验材料,根据淀粉性质、籽实外形、成熟性质和用途4种分类方法,分别对完熟期玉米的籽实、玉米...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品种类型玉米(Zea mays)不同器官和全株的生物产量,以提高玉米定向培育的选择效率。选择32种具有代表性的玉米优良品种为试验材料,根据淀粉性质、籽实外形、成熟性质和用途4种分类方法,分别对完熟期玉米的籽实、玉米芯、苞叶、叶片、叶鞘、茎秆及全株的鲜物质、风干物质、干物质以及粗蛋白质和总能产量进行比较。每个品种选择5个地块,每个地块选取10株玉米。结果表明:玉米的籽实、玉米芯、苞叶、叶片、叶鞘、茎秆和全株的鲜物质、风干物质、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产量不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显著(P<0.05)。根据淀粉性质、籽实外形和成熟性质分类不足以区别不同品种类型玉米的不同器官和全株生物产量(P>0.05)。按用途分类,不同品种类型玉米不同器官和全株生物产量(玉米籽实的风干物质、干物质和总能产量除外)均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饲用玉米>红粒玉米>普通玉米>糯玉米。对广泛种植的普通玉米和饲用玉米进行比较,设定普通玉米产量为100.0%,则饲用玉米籽实、玉米芯、苞叶、叶片、叶鞘、茎秆和全株的鲜物质产量分别为121.9%、164.2%、175.5%、149.0%、151.7%、168.8%和149.9%;风干物质产量分别为107.9%、143.7%、155.1%、139.4%、126.1%、162.0%和129.1%;干物质产量分别为107.5%、143.4%、155.0%、139.5%、125.7%、162.0%和129.21%;粗蛋白质产量分别为119.0%、142.9%、181.5%、161.6%、122.0%、137.4%和131.7%;总能产量分别为107.7%、143.8%、155.0%、139.4%、126.1%、162.0%和129.1%。玉米籽实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产量占玉米全株的比例,普通玉米分别为47.75%、57.87%和48.49%,饲用玉米分别为39.72%、52.36%和40.48%。由此得出,普通玉米全株饲喂是"粮改饲"的最基本的策略,而饲用玉米籽实和全株生物产量都高于普通玉米,种植饲用玉米可以增加30%左右的土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植株 粗蛋白质 总能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