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战平台综合电力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马晓军 袁东 +1 位作者 项宇 魏曙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6-406,共11页
针对地面战斗平台电驱动、电武器、电防护以及其他多用电任务剖面需求,提出了陆战平台综合电力系统的理论构架,对系统概念、功能与特点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一种基于多驱动特性能量源的系统分布式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容量&... 针对地面战斗平台电驱动、电武器、电防护以及其他多用电任务剖面需求,提出了陆战平台综合电力系统的理论构架,对系统概念、功能与特点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一种基于多驱动特性能量源的系统分布式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容量"和"电能质量"为纽带,系统分析了能量源匹配计算、功率变换装置设计、能量分配与优化控制以及电能质量分析与管理等关键技术。研制了系统样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为加快推进陆战平台全电化技术发展提供能源支撑与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陆战平台 综合电力系统 能量管理 电能质量
下载PDF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付梦印 杨毅 +1 位作者 岳裕丰 屈艺 《国防科技》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战效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对未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次,针对其面临的环境复杂、资源受限和平台异构等约束条件,从分布式态势认知、适应性智能导航及异构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应对智能化战争挑战,从技术瓶颈、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 智能作战平台 国防科技
下载PDF
地面无人作战平台整机材料与结构组合设计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振辉 杜扬帆 +2 位作者 王俊 王俊生 李春茂 《新型工业化》 2019年第3期25-31,共7页
文本通过对军事无人作战平台结构多材料轻量化研究和整体抗冲击性优化平衡设计的分析,构建出军用无人作战平台系统中陆地行走机器人整体结构部件抗冲击性设计和刚度设计的材料性能指数的模型,通过构建机器人各结构材料类型与板材厚度的... 文本通过对军事无人作战平台结构多材料轻量化研究和整体抗冲击性优化平衡设计的分析,构建出军用无人作战平台系统中陆地行走机器人整体结构部件抗冲击性设计和刚度设计的材料性能指数的模型,通过构建机器人各结构材料类型与板材厚度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进行求解,综合考虑机器人整体结构抗冲击性和续航能力,为机器人整体结构内的零部件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类型和最佳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无人作战平台 结构设计 组合优化
下载PDF
某小型地面无人作战平台控制手势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梅武松 陈科仲 李忠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2-269,共8页
针对某小型地面无人作战平台控制手势识别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控制手势识别方法。首先,对控制手势的肌电图(EMG)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平均绝对值、平均绝对值斜率、波长和方差4种特征构成特征集,输入支持向量机(SVM)中进行分类;然... 针对某小型地面无人作战平台控制手势识别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控制手势识别方法。首先,对控制手势的肌电图(EMG)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平均绝对值、平均绝对值斜率、波长和方差4种特征构成特征集,输入支持向量机(SVM)中进行分类;然后,针对其中的相近手势引入了角速度信号和EMG信号特征融合的方法进行识别,并进行了手势控制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识别率较传统Hudgins特征集识别方法提高了3.29%,在引入角速度信号后相近手势识别率提高了13%,手势整体识别率提高了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无人作战平台 手势识别 肌电图信号 支持向量机 角速度 特征融合
下载PDF
地空无人平台协同作战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宇 张琰 +2 位作者 邱绵浩 刘西侠 卢方杰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1,共6页
战争即将进入智能化时代,无人装备将成为未来战场主角。地空无人平台协同应用是未来战场的必然趋势。基于未来战场复杂作战环境需求,针对地空无人平台协同作战应用进行研究。合理分析协同作战应用的必然性;从协同侦察感知、协同指挥控... 战争即将进入智能化时代,无人装备将成为未来战场主角。地空无人平台协同应用是未来战场的必然趋势。基于未来战场复杂作战环境需求,针对地空无人平台协同作战应用进行研究。合理分析协同作战应用的必然性;从协同侦察感知、协同指挥控制、协同支援保障、协同防御警戒4个领域进行作战应用研究,并分析其技术基础及可行性;列出地空协同运用存在的难点并给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为陆军作战、编制及装备体系的论证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协同 无人平台 作战应用 武器装备 指挥控制
下载PDF
基于EAHP的地面无人作战平台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凡凯 马海宁 +1 位作者 俞锦涛 孙少辉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8年第5期48-52,共5页
针对当前地面无人作战平台性能评价标准不一的问题,探究一种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对地面无人作战平台自身机动能力和智能感应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指标评价体系;其次,对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各项评价指标打分、... 针对当前地面无人作战平台性能评价标准不一的问题,探究一种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对地面无人作战平台自身机动能力和智能感应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指标评价体系;其次,对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各项评价指标打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地面无人作战平台各项评价指标的分数值;然后,通过EAHP法,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指标评价体系,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和分数值,对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性能进行整体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性能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为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无人作战平台 自身机动能力 智能感应能力 指标评价体系
下载PDF
地面无人作战系统仿真试验平台需求分析
7
作者 王新宇 郭齐胜 +1 位作者 王飞 李亮 《军事交通学报》 2022年第1期69-74,共6页
针对地面无人作战系统试验需求问题,阐述无人作战系统仿真试验特点,按照“试验任务牵引、活动过程分解、功能模块集成”总体思路,规范地面无人作战系统试验目标、过程和方法,对试验需求、试验活动需求、试验平台系统需求进行分析,通过... 针对地面无人作战系统试验需求问题,阐述无人作战系统仿真试验特点,按照“试验任务牵引、活动过程分解、功能模块集成”总体思路,规范地面无人作战系统试验目标、过程和方法,对试验需求、试验活动需求、试验平台系统需求进行分析,通过构想地面无人作战系统运用场景,定位主要任务行动,分析试验具体活动,以活动和功能矩阵为基础,提出地面无人作战系统仿真试验平台功能要求,为进一步细化各分系统功能模块和性能指标、开发地面无人作战系统仿真试验平台提供总体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无人作战系统 装备试验 仿真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