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ground corn cobs as a fiber source in total mixed ration on feed intake,milk yield and milk composition in tropical lactating crossbred Holstein cows 被引量:2
1
作者 Chalong Wachirapakorn Krung Pilachai +2 位作者 Metha Wanapat Pawadee Pakdee Anusorn Cherdthong 《Animal Nutrition》 SCIE 2016年第4期334-338,共5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round corn cobs(GCC) as a sole fiber source in total mixed ration(TMR) on feed intake, milk yield and milk composition in tropical lactating crossbred Holstein cow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round corn cobs(GCC) as a sole fiber source in total mixed ration(TMR) on feed intake, milk yield and milk composition in tropical lactating crossbred Holstein cows. Four multiparous crossbreds Holstein Friesian dairy cows with an initial body weight(BW) of 415.5 ± 26.20 kg were used in a 4 x 4 Latin square design. The dietary treatments of TMR contained a roughage-to-concentrate ratio of 40:60. The roughage source was used at different ratios of GCC to rice straw(RS) at 100:0, 82.5:17.5, 67.5:32.5, and 50:50 for TMR1 to TMR4,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reveal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intake of dry matter, protein,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and metabolizable energy(ME) for TMR1 and TMR2(P < 0.05), while the digestibility of nutrients was not altered by the treatments(P > 0.05). Ground corn cobs was used for up to 100% of the total roughage without affecting milk production. Moreover, ruminal pH, temperature, ammonia-nitrogen(NH_3-N) and volatile fatty acid(VFA) concentrations were not impacted by the treatments(P> 0.05). However, milk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GCC:RS ratios(P < 0.05) and was the highest in TMR1 and TMR2(13.1 kg/d), while the milk compositions were not changed(P > 0.05). The results imply that using GCC as a whole roughage sourc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nutrients intake and milk yield in dairy cows raised in tropic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iry cow ground corn cob Rice straw Rumen fermentation Tropical area
原文传递
辽宁地区农户玉米果穗不同储藏方式条件下品质变化及减损状况研究
2
作者 李佳 赵旭 +3 位作者 刘长生 陈沫 陈怡岑 杨晓鑫 《粮食加工》 202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收获前后易受到真菌侵染,条件适宜时真菌会活跃生长、繁殖,并积累真菌毒素等次生代谢物,严重威胁玉米的储藏安全。针对辽宁地区普遍存在的农户玉米临储“地趴粮”和储粮装具储存两种方式,选取辽西和辽北储粮农...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收获前后易受到真菌侵染,条件适宜时真菌会活跃生长、繁殖,并积累真菌毒素等次生代谢物,严重威胁玉米的储藏安全。针对辽宁地区普遍存在的农户玉米临储“地趴粮”和储粮装具储存两种方式,选取辽西和辽北储粮农户开展实仓试验,对临储玉米的水分、脂肪酸值、容重、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等指标进行跟踪检测,并对比总结。结果表明:储存于装具的玉米各项指标要明显好于散堆“地趴粮”的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果穗 “地趴粮” 储粮装具 品质 真菌毒素
下载PDF
A Research on the Usage of Corn Cob in Producing Lightweight Concrete
3
作者 Sermin Polat 《Natural Resources》 2021年第10期339-347,共9页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n this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corn cobs as an organic aggregate in producing lightweight concrete h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q...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n this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corn cobs as an organic aggregate in producing lightweight concrete h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been investigated. First, some importan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rn cob have been determined in the laboratory. These properties are as follows: weight to volume ratio (unit weight), water absorption rate and granulometric analysis. Later on, 4 concrete mixtures have been prepared according to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orkability of concrete and standar</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d</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 specified in Turkey. After that, unit weight, heat transmissibility coefficient and 28-day pressure strength of these 4 concrete samples have been determined using machines measuring these properties. The 28-day pressure endurance value has been found between 1.4 - 56.25 kgf/cm</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eat transmissibility coefficient h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been found between 0.19 - 0.35 Kcal/m<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8729;</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8729;</span><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730;</span>C and unit weight of samples have been found between 800 - 1520 kg/m</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3</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Lastly</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ese properties of concrete sample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other lightweight materials being used i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corn Cob Lightweight Concrete AGGREGATE Granulometric Analisi Pressure Strength
下载PDF
基于气象条件的齐齐哈尔市玉米适播期分析
4
作者 薛瑶 吕东辉 +3 位作者 孙涛 韦昊彤 赵锐 初征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0期78-86,共9页
本文对齐齐哈尔市10个国家气象站1981—2023年春季逐日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地温、气温和首场透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年代际间气温稳定通过8℃出现的日期所在年份与适宜地温初日出现的日期所在年份大致相同,且初日均呈现西早东晚... 本文对齐齐哈尔市10个国家气象站1981—2023年春季逐日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地温、气温和首场透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年代际间气温稳定通过8℃出现的日期所在年份与适宜地温初日出现的日期所在年份大致相同,且初日均呈现西早东晚的趋势,同一年份最早最晚日期两地分别相差55 d和26 d。地温年代际间对比呈现2011—2020年出现日期相较其他两个年代际较早,气温呈现1981—1990年代出现日期普遍晚于其他年代际,1991—2000年、2011—2020年相对其他年代际出现较早。首场透雨呈现东早西晚的趋势,同一年份最早最晚初日相差54 d。统计年限中有9年为无透雨年,11年为区域性透雨年,23年为正常年份,同时研究出各地的适播期时间,可为今后齐齐哈尔市及其他地区适时开展玉米春播气象服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适播期 地温 气温 透雨
下载PDF
甜菜粕替代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萌 王加启 +4 位作者 张俊瑜 卜登攀 孙鹏 周凌云 雒秋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2,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用甜菜粕替代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选择60头(泌乳日龄为61 d±21.6 d,产奶量为31.2 kg/d±6.2 kg/d)健康的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棚,每棚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 试验旨在研究用甜菜粕替代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选择60头(泌乳日龄为61 d±21.6 d,产奶量为31.2 kg/d±6.2 kg/d)健康的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棚,每棚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20SBP组和40SBP组,每组10头牛。各组日粮除玉米和甜菜粕外,其它成分相同。试验结果表明,各个处理间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能量校正乳都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和乳脂等乳成分的产量和百分含量都不受甜菜粕替代玉米比例的影响(P>0.05),随着甜菜粕饲喂比例的增加,其含量有升高的趋势。血尿氮和葡萄糖浓度显著降低(P<0.01)。各个处理间的非脂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等其他血液生化指标的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因此,在奶牛日粮中用甜菜粕替代玉米作为能量来源,基本不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及血液代谢情况,同时降低了奶牛的饲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粕 玉米 奶牛 生产性能 血液代谢
下载PDF
生淀粉高浓度酒精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池振明 刘自镕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本研究利用国内常用的糖化酶制剂糖化生玉米面中的淀粉,同时接种酵母菌,在30℃下,探讨了玉米淀粉的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选择到了一株产高浓度酒精酵母菌,H0菌株。发酵温度为30℃、pH4—5、加糖化酶量为每克原料300单位、酵母接种量3%(... 本研究利用国内常用的糖化酶制剂糖化生玉米面中的淀粉,同时接种酵母菌,在30℃下,探讨了玉米淀粉的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选择到了一株产高浓度酒精酵母菌,H0菌株。发酵温度为30℃、pH4—5、加糖化酶量为每克原料300单位、酵母接种量3%(v/v)和原料加量为33.0%(w/v)时,这株酵母菌在70小时内可产生17.5%(v/v)的乙醇。如果原料加量为36.0%(w/v)时,该菌株在96小时内可以产生18.0%(v/v)的乙醇。在前一种加料情况下,成熟发酵醒中的pH为5、残还原糖为0.19%、残总糖为3.5%。在后一种加料情况下,成熟发酵醪中的pH为5、残还原糖为0.81%、残总糖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淀粉 乙醇 发酵
下载PDF
控释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宝国 马晓明 +4 位作者 张春峰 贾会彬 于忠和 孟庆英 王囡囡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6期228-231,共4页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的最佳用量,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6个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基施)、T3常规尿素(基施+追施)、T4控释尿素100%、T5控释尿素90%、T6控释尿素80%。研究控释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整...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的最佳用量,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6个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基施)、T3常规尿素(基施+追施)、T4控释尿素100%、T5控释尿素90%、T6控释尿素80%。研究控释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玉米株高、地上部干物重,且从拔节到成熟期,控释尿素100%、控释尿素90%处理地上部干物重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且控释尿素90%处理最大。控释氮肥合理用量提高了玉米的茎粗、穗粒数,减少了玉米秃尖长度。控释尿素90%处理产量最高,达到8637.6 kg/hm2,与不施氮肥相比产量提高16.7%,与常规施肥(基施)相比产量提高9.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控释尿素90%:处理是比较理想的肥料用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玉米 地上部生物量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油田落地原油污染物对玉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文钟 晋玉亮 王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35-1939,共5页
通过现场采样对落地原油污染的农田玉米进行了监测分析,并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落地原油对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落地原油污染的农田和试验农田,玉米中石油总烃和芳烃质量分数明显地高于背景对照玉米,分别相对增加41.2%、30.4%和35.8... 通过现场采样对落地原油污染的农田玉米进行了监测分析,并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落地原油对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落地原油污染的农田和试验农田,玉米中石油总烃和芳烃质量分数明显地高于背景对照玉米,分别相对增加41.2%、30.4%和35.8%和48.2%;玉米中硫化物、苯并[a]芘含量和背景农田玉米相比差别不大;玉米中酚类含量增加不明显。试验玉米的株高、千粒重、蛋白质在土壤中原油浓度为200 ̄800mg·kg-1时,均有所增加,但当原油浓度高于某阈值时,对玉米生长发育和营养成分合成有抑制作用;对淀粉含量各浓度组普遍明显地增加,脂肪含量各浓度组差别不明显,无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原油 玉米 模拟试验
下载PDF
老参地土壤生态改良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金晶茹 马千里 +2 位作者 王秀全 窦森 王清博 《人参研究》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利用丛枝菌根菌、EM菌、NEB菌剂结合发酵玉米秸秆粉等物质对老参地土壤进行改良后栽参。正交实验设计法。4种物质施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90%~30.79%、pH值提高2.22%~7.06%、碱解氮提高11.33%~63.36%、速效磷提高41.91%~163.35%... 利用丛枝菌根菌、EM菌、NEB菌剂结合发酵玉米秸秆粉等物质对老参地土壤进行改良后栽参。正交实验设计法。4种物质施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90%~30.79%、pH值提高2.22%~7.06%、碱解氮提高11.33%~63.36%、速效磷提高41.91%~163.35%、速效钾提高7.8%~54.01%、有益微生物放线菌数量提高2~10倍,除个别处理外,人参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单枝鲜重提高9.52%~49.21%、产量提高1.91%~68.80%、折干率提高6.71%~17.14%,保苗率提高35.15%~73.35%,病株数降低2~7倍。这种方法有效改善了老参地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和理化性状,有利于人参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参地 发酵玉米秸秆粉 丛枝菌根菌 EM菌 NEB菌
下载PDF
春玉米灌溉水消耗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林 金彦兆 +1 位作者 王以兵 李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27,38,共5页
通过微型蒸渗器和TDR土壤水分测定仪测定了不同地面节水灌溉技术条件下农田灌溉水消耗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结合气象数据比较不同灌水技术的优越性,测定了春玉米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玉米耗水规律、土面蒸发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不同灌... 通过微型蒸渗器和TDR土壤水分测定仪测定了不同地面节水灌溉技术条件下农田灌溉水消耗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结合气象数据比较不同灌水技术的优越性,测定了春玉米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玉米耗水规律、土面蒸发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玉米采用现有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能有效地减少作物生育期耗水量,而全膜覆盖还可减少作物生育期的土壤蒸发量,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同节水技术可减少玉米耗水量80mm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0%以上,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水源、基础设施、技术掌握难易程度、机械化程度等选择适宜春玉米的地面节水灌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消耗 水分利用效率 地面灌溉方式 春玉米
下载PDF
紫胶玉米混农林模式对地表蚂蚁多样性及功能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卢志兴 李可力 +1 位作者 张念念 陈又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9,共9页
为了揭示紫胶玉米混农林对地表蚂蚁群落多样性及功能群的影响,采用陷阱法调查了云南省绿春县紫胶林、紫胶玉米混农林和玉米旱地3种类型样地的地表蚂蚁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指示物种和功能群等。结果显示,紫胶玉米混... 为了揭示紫胶玉米混农林对地表蚂蚁群落多样性及功能群的影响,采用陷阱法调查了云南省绿春县紫胶林、紫胶玉米混农林和玉米旱地3种类型样地的地表蚂蚁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指示物种和功能群等。结果显示,紫胶玉米混农林模式具有较高的地表蚂蚁物种数和稀有物种数,与玉米旱地相比,紫胶玉米混农林的蚂蚁物种数增加41%,稀有物种数增加85%。紫胶玉米混农林与紫胶林具有更高的蚂蚁多样性,其物种丰富度和ACE估值均显著高于玉米旱地,而紫胶玉米混农林的多度显著高于紫胶林和玉米旱地。地表蚂蚁物种组合在3种类型样地中有差异,与紫胶林和紫胶玉米混农林相关联的物种与玉米旱地不同。3种样地的指示物种不同,玉米旱地的指示种为扁平虹臭蚁和伊大头蚁,紫胶玉米混农林为凹头臭蚁、西昌刺结蚁和中华小家蚁,紫胶林为费氏盘腹蚁、立毛举腹蚁、阿普特铺道蚁、贝卡盘腹蚁和西氏拟毛蚁。紫胶玉米混农林蚂蚁功能群组成比例介于玉米旱地和紫胶林之间,其中机会主义者(OPP)、从属弓背蚁族(SC)、隐蔽物种(C)及气候特化种(CS)的蚂蚁物种数、多度及比例明显高于玉米旱地。紫胶玉米混农林生境较为复杂,对地表蚂蚁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是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较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紫胶玉米混农林模式 地表蚂蚁 群落组成 生物多样性 指示物种 功能群
下载PDF
不同比例蒸汽压片玉米代替粉碎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涛 刘敏 杨晓莉 《宁夏农林科技》 2021年第12期65-67,71,共4页
试验选用60头体况、年龄、胎次相近且健康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每组20头,研究不同比例蒸汽压片代替粉碎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汽压片玉米比例增加,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 试验选用60头体况、年龄、胎次相近且健康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每组20头,研究不同比例蒸汽压片代替粉碎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汽压片玉米比例增加,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5);产奶量显著增加,且区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无明显影响(P>0.05)。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合适比例的蒸汽压片玉米有利于提高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压片玉米 粉碎玉米 生产性能 荷斯坦奶牛
下载PDF
玉米秸秆整株原位翻压还田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马永良 郝晋珉 +2 位作者 吕润海 张书奎 崔四平 《河北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一项全新的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整株原位翻压还田技术(简称:整翻技术ISAGT technique)。文内介绍了整翻技术的技术工艺、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及4年的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证明,整翻处理的玉米秸杆在一年内有85%以上可以腐... 本文报道了一项全新的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整株原位翻压还田技术(简称:整翻技术ISAGT technique)。文内介绍了整翻技术的技术工艺、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及4年的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证明,整翻处理的玉米秸杆在一年内有85%以上可以腐解,不会影响来年的秋收种麦工作;整翻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体比清茬翻耕处理(对照)提高1~2倍;经4年整翻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8%左右提高到1.27%,年递增约0.1%,有显著的土壤培肥效果;整翻处理对小麦苗期生长无不良影响,后期生长稳健,小麦产量逐年增加,增产幅度为5.5%~23.7%;与传统堆沤还田耕作方式和现行的粉碎还田技术比较,整翻技术每公顷作业费分别降低742.5元和225元。整翻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省力、省钱、节能增产的良好效果,在曲周实验区不推自广,目前已有750hm^2的应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整翻技术 腐解速度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土壤施锌和叶面喷锌对风沙土玉米Zn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辛 李志洪 +3 位作者 孙建华 郭志顶 辛士颖 殷程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4-150,共7页
【目的】研究土施和叶面喷施锌肥条件下玉米吸收、积累锌的规律,旨在为科学调控玉米锌营养状况、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在吉林风沙土地区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土施锌肥(0kg/hm2(S0)、3.4kg/hm2(S3.4)、6.8kg/hm... 【目的】研究土施和叶面喷施锌肥条件下玉米吸收、积累锌的规律,旨在为科学调控玉米锌营养状况、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在吉林风沙土地区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土施锌肥(0kg/hm2(S0)、3.4kg/hm2(S3.4)、6.8kg/hm2(S6.8)、10.2kg/hm2(S10.2))和叶面喷施锌肥(0kg/hm2(F0),2.25kg/hm2(F))共计7个处理(S0F0(对照)、S3.4F0、S6.8F0、S10.2F0、S0F、S3.4F、S6.8F)对玉米各生育期植株锌含量、籽粒锌含量、籽粒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锌肥利用率、Zn吸收总量和Zn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玉米植株中Zn的含量随着土施锌肥量的增加而增大,苗期较S0F0处理增加了2.7~8.5倍,其他生育期增加幅度有所降低;与S0F0处理相比,S3.4F0、S6.8F0、S10.2F0可以使玉米增产9.7%~37.7%,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6.2%~20.4%,玉米Zn吸收总量增加21.5%~81.9%。土施+叶面喷施锌肥处理比单独土施锌肥增产5.5%~17.0%,生物量增加18.5%~30.8%。【结论】土施+叶面喷施锌肥可以明显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和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锌肥 风沙土 籽粒锌含量 锌吸收总量
下载PDF
河套地区覆膜与裸地玉米随地积温变化的生长动态模型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孔德胤 智海 +2 位作者 张富强 张连霞 韩军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利用实测资料和Logistic方程,分覆膜和裸地两种情况建立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分干物质随地积温变化增长的动态模型,模型均通过了0.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由模拟结果可见,覆膜玉米土壤耕层地温的增高,有效地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覆膜玉米根长、... 利用实测资料和Logistic方程,分覆膜和裸地两种情况建立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分干物质随地积温变化增长的动态模型,模型均通过了0.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由模拟结果可见,覆膜玉米土壤耕层地温的增高,有效地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覆膜玉米根长、根干重、根数、根体积均比裸地玉米长(多)7.5cm、16.3g、17.5条、3.6cm3;覆膜玉米株高、茎干重、叶干重、LAI、穗干重、地上部分干重也均比裸地玉米高(多)4.1cm、19.7g、3.2g、0.6、253.5g、455.4g。说明只要改善环境条件尤其是地温,就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系生长 地上部分生长 动态模型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量对黑土区农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鹏飞 红梅 +5 位作者 美丽 赵巴音那木拉 德海山 白雪原 李志新 马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5-243,共9页
为考察玉米秸秆还田量对黑土区农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研究了0(CK)、9000(SR1)、10500(SR2)、12000(SR3)、13500(SR4) kg/hm25个梯度对农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结果表明:共捕获地面节肢动物1... 为考察玉米秸秆还田量对黑土区农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研究了0(CK)、9000(SR1)、10500(SR2)、12000(SR3)、13500(SR4) kg/hm25个梯度对农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结果表明:共捕获地面节肢动物1820只,隶属于16个类群; SR4处理显著提高了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P<0.05),SR3处理显著提高了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P<0.05)。各处理样地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最高值均出现在8月,类群数则出现在7月; SR4处理显著提高了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P<0.05),SR1处理显著提高了地面节肢动物优势度指数(P<0.05),对照CK的均匀度指数最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农田地面节肢动物的个体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平均入渗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类群数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丰富度指数与平均入渗率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地面节肢动物的个体数、多样性指数、蟋蟀总科、跳甲科和步甲科5个特征指标对玉米秸秆还田最为敏感,初步认为是衡量黑土区土壤玉米秸秆还田后肥力状况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量 地面节肢动物 土壤环境
下载PDF
榆林市露地超甜玉米适宜播种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翠英 刘宝云 米生利 《榆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7,共2页
通过9个播期的生产试验表明,榆林市露地超甜玉米的最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其它时期可以播种,但经济产量较低。
关键词 超甜玉米 播种期 收获期 积温 露地
下载PDF
基于分批添加策略的高浓度玉米生料酒精发酵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恺 丁重阳 +1 位作者 张梁 石贵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522-11524,11526,共4页
[目的]优化高浓度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工艺。[方法]在外环流式发酵罐中,考察了起始发酵醪加入量、起始添加时间、添加间隔时间及每批添加量等因素对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影响,并将优化工艺应用于高浓度酒精的发酵。[结果]按料水比1.0∶2.3... [目的]优化高浓度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工艺。[方法]在外环流式发酵罐中,考察了起始发酵醪加入量、起始添加时间、添加间隔时间及每批添加量等因素对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影响,并将优化工艺应用于高浓度酒精的发酵。[结果]按料水比1.0∶2.3,添加100AUN/g原料的生淀粉酶获得初始发酵醪,取30%加入外环流式发酵罐,接种发酵,至2 h起每30 min添加5%的剩余发酵醪,30℃恒温发酵72 h,发酵终点酒精度达到120.0 g/L,淀粉利用率为90.08%,与普通工艺相比酒精度提高了15.3%。将该工艺进一步应用于高浓度生料酒精发酵,当料水比为1.0∶1.8时,酒精度达到133.6 g/L,淀粉利用率为86.6%。[结论]该试验提出的分批添加强制循环生料酒精发酵工艺能明显提高酒精浓度和淀粉利用率,有利于高效、清洁酒精生产工艺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环流式发酵罐 玉米生料酒精发酵 分批添加
下载PDF
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静 杨虓 王健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9-10,12,共3页
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 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9.08%;地膜玉米+残膜小麦平均净收益较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增加8.61%,较地膜玉米+露地小麦增加14.0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既能减少农资及耕地投入、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减少地膜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增加单位面积收益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当地发展旱作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玉米+残膜小麦 地膜玉米+地膜小麦 地膜玉米+露地小麦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张掖市地膜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模型的研究
20
作者 徐存才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72-75,共4页
本文对张掖市的地膜玉米采用了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密度、氮、磷三因子对地膜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因子间的配合关系。根据试验资料,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产量和经济效益模型,与实际资料拟合好,达到了极显著水准。并通过... 本文对张掖市的地膜玉米采用了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密度、氮、磷三因子对地膜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因子间的配合关系。根据试验资料,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产量和经济效益模型,与实际资料拟合好,达到了极显著水准。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明确了当前生产条件下以高产高效为目标时,各因子适宜用量,明确了三因子在增产增收中的作用是氮肥大于密度,密度大干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产量 模型 经济效益 张掖市 塑料覆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