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医学人文实践形态
1
作者 那佳 边林 柳云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2-859,共8页
医学人文的实践形态在医学人文诸多形态中最具根本意义。医学人文的其他形态最终只有转化为实践过程并取得实践效果,医学人文的价值才可能得以真正体现,才能在医疗卫生的各层面和各领域发挥实际作用。临床医疗是医学人文实践的主场,医... 医学人文的实践形态在医学人文诸多形态中最具根本意义。医学人文的其他形态最终只有转化为实践过程并取得实践效果,医学人文的价值才可能得以真正体现,才能在医疗卫生的各层面和各领域发挥实际作用。临床医疗是医学人文实践的主场,医患关系是医学人文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医学人文之于社会卫生保健制度建构、医学教育及其改革等领域,都需要通过其实践形态及其运行过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实践形态有效发挥作用,是医学人文的本质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实践形态 实践主场 临床医疗
下载PDF
2019年湖南攸县7·15大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
2
作者 张志卫 焦伟之 +1 位作者 罗翰 张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4,共12页
2019年7月15日,湖南株洲市攸县樟井村发生大规模岩溶地面塌陷,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查明7·15大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探、地下水监测、水化学分析等多种手段对岩溶... 2019年7月15日,湖南株洲市攸县樟井村发生大规模岩溶地面塌陷,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查明7·15大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探、地下水监测、水化学分析等多种手段对岩溶地面塌陷区开展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岩溶地面塌陷的发育规律及致灾因素。结果表明:7·15大型岩溶地面塌陷是由降雨主导,在地表覆盖层软化减强、岩溶气爆和渗流潜蚀效应等多种不良因素共同作用诱发的自然塌陷;地面塌陷位于断层、褶皱等构造密集发育的可溶性碳酸盐岩区域,区内岩溶强烈,广泛发育的溶洞、落水洞、泉、地下暗河等岩溶形迹为地面塌陷的形成提供了条件;7·15大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演化可分为降雨诱发的地表覆盖层土体软化减强和封盖增荷、降雨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引发的岩溶气爆、地下水渗流潜蚀加速顶板垮塌形成土洞、土洞扩大及顶板失稳4个阶段。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地区的岩溶地面塌陷预测预报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面塌陷 分布规律 致灾因素 形成机理
下载PDF
基于图底关系的无锡乡村聚落研究
3
作者 胡逸丹 门坤玲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基于图底关系理论,对无锡乡村聚落进行调研和分类,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将无锡乡村聚落分为路网分割型平原乡村聚落、水网和路网交错分割型平原乡村聚落和丘陵型乡村聚落。通过对大量乡村聚落的图底关系进行归纳总结,将乡村聚落空间形态... 基于图底关系理论,对无锡乡村聚落进行调研和分类,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将无锡乡村聚落分为路网分割型平原乡村聚落、水网和路网交错分割型平原乡村聚落和丘陵型乡村聚落。通过对大量乡村聚落的图底关系进行归纳总结,将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分为带状、团状和枝状三类。分析三类形态在不同地形乡村聚落的要素特征,得出无锡乡村聚落基于图底关系分析下的空间形态特征。由此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乡村聚落空间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底关系 乡村聚落 空间形态
下载PDF
珠江流域电力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前溶(土)洞处理
4
作者 秦晋 《江苏建材》 202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文章针对广州市珠江流域溶岩发育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大坦沙岛电力隧道盾构始发工作井范围内的溶(土)洞采用袖阀管注浆技术,防止地下连续墙施工期间出现地面塌陷,确保地下连续墙墙体成型质量。
关键词 溶岩 袖阀管注浆 地面塌陷 地下连续墙成型质量
下载PDF
Ecological biomass allocation strategies in plant species with different life forms in a cold desert, China 被引量:3
5
作者 FAN Lianlian DING Junxiang +1 位作者 MA Xuexi LI Yaomi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729-739,共11页
Biomass allocation patterns among plant species are related to their adaptive ecological strategies. Ephemeral, ephemeroid and annual plant life forms represent three typical growth strategies of plants that grow in a... Biomass allocation patterns among plant species are related to their adaptive ecological strategies. Ephemeral, ephemeroid and annual plant life forms represent three typical growth strategies of plants that grow in autumn and early spring in the cold deserts of China. These pla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wind velocity in the desert areas. However, despite numerous studies, the strategies of biomass allocation among plant species with these three life forms remain contentious.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quadrat study during 2014–2016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allocation patterns of above-ground biomass(AGB) and below-ground biomass(BGB)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in 17 ephemeral, 3 ephemeroid and 4 annual plant species. Since ephemeral plants can germinate in autumn, we also compared biomass allocation patterns between plants that germinated in autumn 2015 and spring 2016 for 4 common ephemeral species. The healthy mature individual plants of each species were sampled and the AGB, BGB, total biomass(TB), leaf mass ratio(LMR) and root/shoot ratio(R/S) were calculated for 201 sample quadrats in the study area. We also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GB and BGB of plants with the three different life forms(ephemeral, ephemeroid and annual). The mean AGB values of ephemeral, ephemeroid and annual plants were 0.806, 3.759 and 1.546 g/plant, respectively, and the mean BGB values were 0.106, 4.996 and 0.166 g/plant, respectively. The mean R/S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phemeroid plants(1.675) than in ephemeral(0.154) and annual(0.147) plants. The mean LMR was the highest in annual plants, followed by ephemeroid plants and ephemeral plants, reflecting the fact that annual plants allocate more biomass to leaves, associated with their longer life span. Biomass of ephemeral plants that germinated in autum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rresponding plants that germinated in spring in terms of AGB, BGB and TB. However, the R/S value was similar in plants that germinated in autumn and spring. The slope of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GB and BGB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three plant life forms. These results support different biomass allocation hypotheses. Specificall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 AGB and BGB partitioning supports the allometric hypothesis for ephemeroid and annual plants and the isometric hypothesis for ephemeral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ve-ground BIOMASS BELOW-ground BIOMASS plant life forms HERBACEOUS species ALLOMETRIC HYPOTHESIS ISOMETRIC HYPOTHESIS Gurbantunggut Desert
下载PDF
A New Method of Estimating Wave Energy from Ground Vibrations
6
作者 K. Ram Chandar V. R. Sastry 《Geomaterials》 2015年第2期45-55,共11页
Performance of explosive energy is rated in a number of ways, obtained either from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r from experimental test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the explosive energy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explosive energy is rated in a number of ways, obtained either from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r from experimental test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the explosive energy transferred to the rock and converted into efficient work in the application of rock blasting. Although measurement of some of the effects of explosive energy in rock mass is ground vibration, noise, etc., which are usually conducted for blast control/analysis purpose, the results are rarely used on energy content. Energy transferred to the rock in the form of seismic waves is called seismic energy. In conventional analysis of blast results, generally, the ground vibrations generated due to blasting operations are monitored at a known distance from blast site with a geophone/ground vibration monitor, in three mutually orthogonal directions. Using such wave forms, an energy component is estimated from all the wave forms in three directions, using a sophisticated signal processing software, which is termed as “wave energy”. The wave energy is compared with the estimated seismic energy. An investigating program was taken up involving 31 blasts conducted at a hard rock excavation site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depth of excavation and scaled distance on the seismic energy wasted in the form of ground vib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Distribution Wave form ground Vibrations SEISMIC ENERGY
下载PDF
水曲柳和蒙古栎光合特性和生长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响应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婷婷 杨柳 +2 位作者 李晓霞 王奕淞 王秀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7-217,共11页
为了探讨不同氮素形态对树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影响的差异,及其对不同氮形态的适应策略,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施加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氮,采用了双因素方差分... 为了探讨不同氮素形态对树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影响的差异,及其对不同氮形态的适应策略,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施加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氮,采用了双因素方差分析,确定氮素形态和树种对生长和光合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处理和树种及其交互作用对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氮素形态对光合和生长的影响在2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机氮处理组较对照组和其他氮素形态处理组更有利于蒙古栎的生长;3种氮素形态处理组的水曲柳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氮素形态处理间水曲柳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对水曲柳、蒙古栎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水曲柳的光合指标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光合指标与叶片氮质量分数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生长指标高生长量与光合指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蒙古栎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其他光合指标间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氮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P<0.001),高生长量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和P<0.05)。氮素形态和树种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不同树种在不同氮素形态的处理下有不同的响应策略,有机氮处理组更有利于蒙古栎的生长,而硝态氮则对水曲柳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研究结果为东北地区蒙古栎和水曲柳幼苗培育选择合理氮肥形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株高 地径 光合速率 叶片氮质量分数
下载PDF
陕北煤矿区不同形态的采动地裂缝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8
作者 宋世杰 孙涛 +2 位作者 杜麟 冯泽煦 郑贝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91-703,共13页
黄河流域中游作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治理区,解决其煤炭开采与水土保持间的矛盾对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柠条塔井田北翼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内“平开式”、“台阶式”、“组合式”3种典型形态的采动地裂... 黄河流域中游作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治理区,解决其煤炭开采与水土保持间的矛盾对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柠条塔井田北翼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内“平开式”、“台阶式”、“组合式”3种典型形态的采动地裂缝及其周边土壤(水平距离100 cm以内、垂直深度20 cm以浅)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含量,基于EPIC模型计算了土壤可蚀性K值,分析了不同形态采动地裂缝影响下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空间变化特征,解译了不同形态采动地裂缝在小空间尺度下的水土流失效应。结果表明:①“平开式”、“台阶式”、“组合式”3种形态的采动地裂缝均会导致其周围土壤黏粒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明显下降和土壤可蚀性K值明显增大,土壤黏粒质量分数的平均降幅依次为21.50%、43.93%、58.70%(p<0.05),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平均降幅依次为45.72%、61.79%、78.66%(p<0.05),土壤可蚀性K值的平均增幅依次为12.49%、17.82%、32.35%(p<0.05),且均以水平负效应为主;②在相同水平距离及垂直深度下,“组合式”裂缝降低周围土壤黏粒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和提升土壤可蚀性K值的能力显著高于“平开式”和“台阶式”,排序均为“组合式”>“台阶式”>“平开式”;③基于指数函数分别建立了3种形态采动地裂缝影响周围土壤可蚀性K值的作用范围预测模型,发现不同形态采动地裂缝提升周围土壤可蚀性的作用范围基本在155 cm以内,再结合差异显著性对比分析,明确了“平开式”、“台阶式”、“组合式”采动地裂缝提升周围土壤可蚀性的关键作用范围依次为40、60、100 cm以内,其可作为陕北矿区采动地裂缝小空间尺度下水土流失效应的精准防控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煤矿区 采动地裂缝 不同形态 土壤可蚀性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EPC总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形成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平伟 张鹏鹏 +2 位作者 陈杰 孙建文 李热 《工程管理学报》 2023年第5期41-46,共6页
EPC总承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影响EPC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原因,有效识别EPC总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的形成因素对EPC模式的推行实施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和理论分析,构建EPC模式下总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形成因素理论框架,基于对... EPC总承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影响EPC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原因,有效识别EPC总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的形成因素对EPC模式的推行实施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和理论分析,构建EPC模式下总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形成因素理论框架,基于对有关专家的访谈文本,使用扎根理论构建EPC总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形成因素的分析模型。结果表明:EPC总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项目监管机制、总承包商因素、总承包商与业主间项目合作机制和建筑行业因素,并从业主、行业市场和政府方面分别提出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 总承包商 机会主义行为 形成因素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员工劳动关系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瑜 杨雪 《科学决策》 2023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劳动关系满意度是和谐劳动关系理念下的重要本土化概念,国内学者在其维度结构上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基于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工会企业员工劳动关系满意度的构成维度进行重新梳理,并采用形成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开发... 劳动关系满意度是和谐劳动关系理念下的重要本土化概念,国内学者在其维度结构上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基于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工会企业员工劳动关系满意度的构成维度进行重新梳理,并采用形成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开发了劳动关系满意度测量工具。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关系满意度由员工关怀、员工参与、劳动争议管理、劳动条件与保障、劳动报酬、劳动负荷和员工成长7个维度构成,共36个题项,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研究结论为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满意度 形成性模型 量表开发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企业家精神如何养成?——基于一项扎根理论的研究
11
作者 唐薇 尹利民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88,共10页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力资源,其是否具备企业家精神,将直接影响当地产业融合等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选取5位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个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组织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力资源,其是否具备企业家精神,将直接影响当地产业融合等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选取5位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个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组织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社会企业家精神”的精神成长模型,并着力描绘不同创业阶段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哪些学习方式获得成长。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在个人层面企业家精神的催化之下,通过企业家能力的中介作用,逐渐向组织、社会层面企业家精神延伸。此外,在不同的创业阶段,新型职业农民使用的学习策略存在偏好,如在创业初始期偏好使用经验学习策略,而实践、社会网络学习策略又贯穿至整个创业过程等。另外,不同学习策略也跟随创业阶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企业家精神 学习策略 养成过程
下载PDF
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电气设计探讨
12
作者 张添琦 《现代建筑电气》 2023年第11期48-50,64,共4页
通过对污水厂各类用电设备负荷性质的精细化分类,实现了在变压器一用一备运行方式时变压器容量选择的优化设计。针对污水处理厂建筑物分布特点,结合对各类触电事故的深入分析,对比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及TN-C-S系统对间接接触防护的影响... 通过对污水厂各类用电设备负荷性质的精细化分类,实现了在变压器一用一备运行方式时变压器容量选择的优化设计。针对污水处理厂建筑物分布特点,结合对各类触电事故的深入分析,对比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及TN-C-S系统对间接接触防护的影响,得出了TN-C-S系统的合理性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选择 运行方式 接地系统形式 电气安全
下载PDF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质量提升策略——基于扎根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研究
13
作者 王晓军 赵文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7-65,共9页
教材是国家事权,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材体系做支撑。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3... 教材是国家事权,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材体系做支撑。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各指标体系的具体权重。评价指标体系下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提升策略为:深化新形态教材内容研究,保障科学性与前沿性;强化新形态教材教学适用性,提升职教教材适应性;优化新形态教材多元化设计,凸显职教教材类型特性;创新新形态教材呈现策略,打造高质量立体化教材;融合行业前沿与实践导向,彰显新形态教材职教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态教材 评价指标体系 扎根理论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重庆传统山地建筑空间形态在住宅小区设计中的运用——以上东汇73-1地块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希 《重庆建筑》 2023年第12期24-26,共3页
重庆传统山地建筑遵循自然地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该文以街道、院坝、建筑细部等为切入点,分析重庆传统山地建筑空间形态的趣味特点。然后结合设计项目,探讨传统山地建筑空间形态在住宅小区设计中的传承和运用,详细论述了... 重庆传统山地建筑遵循自然地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该文以街道、院坝、建筑细部等为切入点,分析重庆传统山地建筑空间形态的趣味特点。然后结合设计项目,探讨传统山地建筑空间形态在住宅小区设计中的传承和运用,详细论述了项目设计通过对地形地势的巧妙利用,形成富有传统特色和生活趣味的街道和院坝空间,以及错落有致的接地空间形态等,提出在住宅小区设计中,需要从具体的地形特征、地方气候特点、传统地域文化出发来考虑问题,以有效传承传统地域建筑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建筑 空间形态 住宅小区设计 接地空间 院坝
下载PDF
复合成孔灌注桩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15
作者 宋振亚 张浩 +1 位作者 王中 周同和 《地基处理》 2023年第1期49-54,共6页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受到扬尘、噪音等环境治理的影响,挤密(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等常规处理方法的应用逐渐受到限制。针对基底下分布有限厚度湿陷性黄土的工况,提出一种上部静压挤土、下部长螺旋取土复合成孔的灌注桩技术,将挤土密...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受到扬尘、噪音等环境治理的影响,挤密(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等常规处理方法的应用逐渐受到限制。针对基底下分布有限厚度湿陷性黄土的工况,提出一种上部静压挤土、下部长螺旋取土复合成孔的灌注桩技术,将挤土密实效应和竖向增强作用有效结合,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复合地基加固或桩基础。较常规湿陷性地基处理方法相比,该技术有较好的质量保证,施工中不易发生缩孔、断桩等问题。工程实践与现场试验分析表明,该技术适用于处理基底以下一定厚度的湿陷性黄土地基,亦适用于受扬尘、噪音等环境治理限制条件下的湿陷性地基处理工程,可为类似场地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参考。同时对挤密桩间距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目标干密度的概念并应用于挤密桩间距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湿陷性 复合成孔 灌注桩 桩间距 目标干密度
下载PDF
条带煤柱中的应力分析与沉陷曲线形态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崔希民 缪协兴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2-395,共4页
应用从属面积法应力分析原理 ,求得了倾斜煤层及条带煤柱的应力表达式 ,证明了煤柱中的正应力及剪应力与煤层倾角 α和侧压系数 k有关 ,剪应力对煤柱强度和稳定性有影响 ;留设煤柱破坏与否决定了上覆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曲线的形态 .研... 应用从属面积法应力分析原理 ,求得了倾斜煤层及条带煤柱的应力表达式 ,证明了煤柱中的正应力及剪应力与煤层倾角 α和侧压系数 k有关 ,剪应力对煤柱强度和稳定性有影响 ;留设煤柱破坏与否决定了上覆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曲线的形态 .研究表明 ,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 ,垂直于煤层层面方向的弯曲量减小 ,而沿煤层层面方向的滑移量增加 ;当 55°<α<75°时 ,地表沉陷曲线呈波浪形分布 ,出现两个下沉值相对最大的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属面积 倾斜条带煤柱 沉陷曲线形态 应力分析
下载PDF
杭州市地被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吴玲 朱红 +1 位作者 卢毅军 高亚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64,共5页
地被植物是杭州西湖山区和公园绿地系统各类植物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共发现可露地越冬地被植物695种(含品种),隶属96科,316属。这些地被植物中,属的分布类型与植物区系一致,具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分布特征,... 地被植物是杭州西湖山区和公园绿地系统各类植物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共发现可露地越冬地被植物695种(含品种),隶属96科,316属。这些地被植物中,属的分布类型与植物区系一致,具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分布特征,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小灌木和藤本植物较少,一二年生植物、竹类和蕨类较少作为地被植物应用,中矮型、中型和高型地被植物的比例基本接近,大部分地被植物的适应性较广、抗逆性较强。对杭州市野生地被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开发利用潜力进行简单分析。在杭州市城市绿化中应用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不仅能提高城市的景观效果,还能充分体现地方的资源特色,增添园林景观中的野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植物 生活型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山西某煤矿开采地表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学通 董青红 +1 位作者 张小翠 张刘柱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81-85,共5页
河南、山西和西北地区煤层多赋存于山区地表条件下,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不仅与覆岩性质有关,还与地表地形和工作面的组合关系相关。本文以山西某矿310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该工程地质条件下2种典型工况... 河南、山西和西北地区煤层多赋存于山区地表条件下,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不仅与覆岩性质有关,还与地表地形和工作面的组合关系相关。本文以山西某矿310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该工程地质条件下2种典型工况模型和工作面实际走向剖面下山区地表变形破坏特征,总结出最大下沉点偏向覆岩较薄的位置,地势突起的部位水平位移值较大,坡体部位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地表 变形破坏 地质灾害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盾构隧道纵向沉降模式及其结构响应 被引量:32
19
作者 廖少明 白廷辉 +1 位作者 彭芳乐 徐伟林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566-570,595,共6页
软弱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隧道结构产生附加结构变形与次生内力,根据大量工程实测资料,总结了包含盾构隧道施工与长期使用阶段在内的隧道地基沉降的4种典型模式,然后基于弹性地基理论,分别推导并给出了这四种地基沉降模式下隧道结构的... 软弱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隧道结构产生附加结构变形与次生内力,根据大量工程实测资料,总结了包含盾构隧道施工与长期使用阶段在内的隧道地基沉降的4种典型模式,然后基于弹性地基理论,分别推导并给出了这四种地基沉降模式下隧道结构的纵向变形及结构内力解析表达式,探讨了不同地基变形模式下隧道结构的响应规律,这为隧道的纵向设计及考虑纵向剪切传递影响的横向设计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基沉降模式 纵向结构响应 弹性地基
下载PDF
南方冰灾干扰后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地被植物动态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区余端 王楚彪 苏志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500-4507,共8页
按生长型划分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常绿阔叶林地被植物,研究自然干扰后连续3a(2008—2010年)不同生长型地被植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自然干扰后地被植物优势种的变化不大;草本植物约占优势种的60%,藤本植物约占20%—3... 按生长型划分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常绿阔叶林地被植物,研究自然干扰后连续3a(2008—2010年)不同生长型地被植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自然干扰后地被植物优势种的变化不大;草本植物约占优势种的60%,藤本植物约占20%—30%,灌木约占10%—20%。(2)2008年各生长型地被植物的在样方中个体数分布较其它年份都更为分散且更多;2009和2010年各生长型地被植物的个体数分布模式更为相似,尤其是灌木。2008—2010年草本植物丰富度逐年增加;藤本植物逐年减少;灌木2009年最多,2008年次之,2010年最少。(3)多响应置换过程的结果显示各生长型地被植物3a间的组成和分布有极显著差异(P<0.0001);从各年度的两两比较看,各生长型地被植物组成和分布的年际差异显著程度逐渐降低:其中以草本植物的年间差异最大、年间变化的指示种最多;藤本植物居中;灌木的年间差异最小、年间变化指示种也最少。指示种分析与指示种在不同组分年份中的变化情况结合起来能筛选出指示作用更强的指示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干扰 生长型 地被植物 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