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4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Decision Method of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Mode for Medium-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被引量:2
1
作者 Hengyong Liu Xiaofu Xiong +3 位作者 Jinxin Ouyang Xiufen Gong Yinghua Xie Jing Li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4年第4期656-664,共9页
The neutral grounding mode of medium-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decides the reliability, overvoltage, relay protection and electrical safety. Therefore,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safety and e... The neutral grounding mode of medium-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decides the reliability, overvoltage, relay protection and electrical safety. Therefore,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safety and econom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decision of neutral grounding mode.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decision method of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mode for medium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for the decision according the life cycle cos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mode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rough treating the outage cost as an operating cost. The safety condition of the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mode is preserved as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f decision models, so the decision method can generate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reliable scheme of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mode within a safe limit. The example is us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ecis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Network NEUTRAL groundING mode RELIABILITY DECISION Method Objective FUNCTION
下载PDF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data processing 被引量:1
2
作者 ZHOU Weifan ZENG Zhaofa LI Jing 《Global Geology》 2019年第3期199-208,共10页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method is a widely used method in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Compared with other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the GPR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er 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method is a widely used method in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Compared with other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the GPR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er detection, higher resolution,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relatively low detection cos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GPR methods, the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GPR data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e authors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odal decomposition method in processing GPR data, summarize the principles of four modal decomposition methods, and compar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data process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quality of GPR data is good and the noise is smal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an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processing, whereas when the noise interference is large or the underground medium is complex,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 an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processing. The four modal decomposition method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GPR data processing. At present, the processing of GPR data by CEEMD and VMD methods is the focus of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at home and abr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mode DECOMPOSITION IMF mode-mixing
下载PDF
中性点柔性接地配电网故障相恢复电压暂态时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喻锟 倪聪 +3 位作者 曾祥君 梁洪湘 王沾 卓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2-1006,I0012,共16页
配电网接地故障过零熄弧后的电压暂态恢复特性决定了系统过电压水平及电弧重燃特性,目前,中性点柔性接地配电网故障熄弧后暂态恢复电压变化机理尚不明确,为此建立柔性接地配电网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理论解析故障过零熄弧后故障恢复电... 配电网接地故障过零熄弧后的电压暂态恢复特性决定了系统过电压水平及电弧重燃特性,目前,中性点柔性接地配电网故障熄弧后暂态恢复电压变化机理尚不明确,为此建立柔性接地配电网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理论解析故障过零熄弧后故障恢复电压的时域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配电网谐振接地与柔性接地方式下,系统参数变化对故障相恢复电压暂态峰值与恢复速度的影响,揭示暂态时间尺度下故障相恢复电压特征随注入零序电流值与电流注入时机的变化规律,阐明通过中性点注入可控零序电流抑制故障暂态过电压的机理。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与10 kV真型配电网实验场中模拟各种运行和故障工况,仿真与真型实验结果均验证柔性接地配电网故障相恢复电压时域解析特征与变化规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柔性接地方式 故障恢复电压 暂态时域特征
下载PDF
Normal mode splitting and ground state cooling in a Fabry-Perot optical cavity and transmission line resonator
4
作者 陈华俊 米贤武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249-258,共10页
Optomechanical dynamics in two systems which are a transmission line resonator and Fabrya-Perot optical cavity via radiation-pressure are investigated by linearized quantum Langevin equation. We work in the resolved s... Optomechanical dynamics in two systems which are a transmission line resonator and Fabrya-Perot optical cavity via radiation-pressure are investigated by linearized quantum Langevin equation. We work in the resolved sideband regime where the oscillator resonance frequency exceeds the cavity linewidth. Normal mode splittings of the mechanical resonator as a pure result of the coupling interaction in the two optomechanical systems is studied, and we make a comparison of normal mode splitting of mechanical resonator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In the optical cavity, the normal mode splitting of the movable mirror approaches the latest experiment very well. In addition, an approximation scheme is introduced to demonstrate the ground state cooling, and we make a comparison of cooling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dominated by two key factors, which are the initial bath temperature and the mechanical quality factor. Since both the normal mode splitting and cooling require working in the resolved sideband regime, whether the normal mode splitting influences the cooling of the mirror is considered. Considering the size of the mechanical resonator and precooling the system, the mechanical resonator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 resonator system is easier to achieve the ground state cooling than in optical ca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omechanical system normal mode splitting ground state cooling
下载PDF
“光储直柔”建筑配电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容浩 《建筑电气》 2024年第3期33-38,4,共7页
以某项目为例分析“光储直柔”在建筑物中的应用,并对“光储直柔”系统的应用场景、建筑直流配电系统的关注点及“光储直柔”系统关键设备进行阐述。
关键词 光储直柔 低压直流配电 应用场景 配电电压 接地方式 保护与控制 电力电子变压器 直流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下载PDF
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避雷器地电位升安全限值的影响
6
作者 鲁海亮 王会武 +3 位作者 李志忠 谭波 李伟 李元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9-1507,共9页
随着电网容量变大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生改变,仍沿用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避雷器耐受接地网地电位(U_(GPR))升高的安全限值可能会导致避雷器在其他接地方式下出现安全事故。采用电磁暂态程序ATP-draw... 随着电网容量变大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生改变,仍沿用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避雷器耐受接地网地电位(U_(GPR))升高的安全限值可能会导致避雷器在其他接地方式下出现安全事故。采用电磁暂态程序ATP-draw可以搭建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U_(GPR)反击避雷器的模型,通过校核避雷器在U_(GPR)作用下动作过程中的吸收能量,得到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的影响规律:中性点不接地时,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为10~23 kV,随线路对地电容变大而减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U_(GPR)在消弧线圈和线路对地电容的串联回路中产生振荡,导致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更低,安全限值主要由脱谐度与阻尼率决定,典型值为8~9.5 kV;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时,U_(GPR)大部分耦合至高压母线,使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更高,并随线路对地电容和中性点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大电阻接地工况下的典型值大于15 kV,小电阻接地工况下的典型值大于25 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位升 安全限值 避雷器 中性点接地方式 反击 站用电系统
下载PDF
基于静力推覆分析的穿越地裂缝浅埋地铁车站地震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熊仲明 陈帜 +2 位作者 陈轩 郑坤 阿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3,70,共11页
以处于西安f4地裂缝场地的浅埋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振动台试验,探讨了地裂缝场地和结构的震害特征。同时,考虑场地地震响应的非一致性,采用静力推覆分析方法,分析了穿越地裂缝浅埋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针对地裂缝... 以处于西安f4地裂缝场地的浅埋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振动台试验,探讨了地裂缝场地和结构的震害特征。同时,考虑场地地震响应的非一致性,采用静力推覆分析方法,分析了穿越地裂缝浅埋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针对地裂缝场地地下结构的Pushover分析方法能够较真实地反应地震作用下地裂缝场地的活动特征和地下结构的破坏特点。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趋于稳定状态的地裂缝上、下盘土体主要进行张合活动(相互挤压与分离)。其中,相互挤压会对结构中柱施加明显附加压弯作用。地裂缝场地土体的水平剪切变形是结构破坏的主要外在因素,而地裂缝活动造成的附加压弯作用会进一步增大中柱轴压比,降低中柱的变形能力,加速结构的地震破坏。在地裂缝场地特征变形作用下,结构底层中柱水平剪切变形能力相对较弱,且结构剪力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上盘结构底层中柱是结构的抗震关键构件。研究结果对该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铁车站 静力推覆分析 破坏模式
下载PDF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隧道荷载模式研究
8
作者 石钰锋 张涛 +3 位作者 阳军生 蒋亚龙 胡梦豪 代文超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系统考虑隧道埋深、滑移面形式、侧压力系数与地层的关联,提出一种适用于软硬不均地层的盾构隧道荷载模式。对于浅埋隧道,基于椭球体理论推导极限状态下滑移面为椭圆的侧压力系数及竖向松动土压力表达式,并构建力学平衡方程推导侧压力... 系统考虑隧道埋深、滑移面形式、侧压力系数与地层的关联,提出一种适用于软硬不均地层的盾构隧道荷载模式。对于浅埋隧道,基于椭球体理论推导极限状态下滑移面为椭圆的侧压力系数及竖向松动土压力表达式,并构建力学平衡方程推导侧压力计算式;对于深埋隧道,考虑软硬不均地层突变性并对太沙基理论滑移面宽度进行合理修正,推导对应的围岩压力计算式;再结合软硬不均地层分界线位于隧道水平中线上方、下方2类典型工况,推导出隧底反力表达式;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所提荷载模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修正惯用法荷载体系相比,所提方法得到的软土-硬土隧道顶部、下半拱竖向土压力与实测值的误差分别缩小74%和172%;相较于软土-硬土隧道,该方法应用于土层-岩层隧道时,计算得到的下半拱竖向土压力、隧底侧向土压力与实测值的误差更小,即所提荷载计算模式更符合隧道实际受荷状态,且当隧道埋深与开挖直径之比较大以及下部地层越坚硬时,其适用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软硬不均地层 围岩压力 滑移面 荷载模式
下载PDF
基于小电阻投入后扰动量标定的灵活接地系统定位新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晓卫 张帆 +3 位作者 王毅钊 张志华 郭亮 梁振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1310,共10页
针对传统行波定位方法应用于灵活接地配电系统时,存在定位误差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电阻投入后扰动量标定的灵活接地系统定位新方法。首先,通过投入并联小电阻产生扰动信号,该信号到达故障点后发生突变,产生线模行波信号;其次... 针对传统行波定位方法应用于灵活接地配电系统时,存在定位误差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电阻投入后扰动量标定的灵活接地系统定位新方法。首先,通过投入并联小电阻产生扰动信号,该信号到达故障点后发生突变,产生线模行波信号;其次,利用多元变分模态分解(multivariat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MVMD)算法分解线模电流,提取故障特征,并计算最高频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的离散峭度值,峭度值最大时刻即为线模电流到达时刻;最后,利用首端检测装置计算故障距离。针对灵活接地系统的复杂拓扑结构,研究了架空线、电缆线和混合线的定位公式,通过在末端增加辅助装置,排除伪故障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实现故障定位,且不受故障初相角、过渡电阻及故障位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变分模态分解 峭度 灵活接地 故障定位
下载PDF
基于拐点密集区凹凸波动特性的直流配网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卫 田影 +3 位作者 高杰 王雪 梁振锋 王毅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共15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具有不存在换相失败等优点。但换流器存在低惯性、弱阻尼等特性,导致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且峰值高,对系统危害极大。针对直流配电网发生单极接地故障难以准确...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具有不存在换相失败等优点。但换流器存在低惯性、弱阻尼等特性,导致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且峰值高,对系统危害极大。针对直流配电网发生单极接地故障难以准确选择故障馈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拐点密集区凹凸波动特性的直流配网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各馈线零模电流进行分解,选取特征分量。然后,计算特征分量的二阶导数,选择拐点密集区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馈线的凹凸波动性。最后,判定凹凸波动性与其他馈线相异的线路为故障线路。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快速识别故障馈线,且受过渡电阻、采样频率、数据窗和噪声等因素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单极接地故障 零模电流 拐点密集区 凹凸波动性
下载PDF
含多分布式电源的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11
作者 田君杨 李海勇 +3 位作者 蒋连钿 沈梓正 任浩林 郭丽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3-110,共8页
经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征会受到类型不一的并网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所采用的接地方式影响。针对此问题,结合对称分量法,首先建立了含有多个、不同类型、不同接地方式并网DG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 经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征会受到类型不一的并网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所采用的接地方式影响。针对此问题,结合对称分量法,首先建立了含有多个、不同类型、不同接地方式并网DG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分析模型。然后对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点电流和线路的三序电流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验证了对故障电流特征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并网DG为不接地方式时对系统故障特征影响最小。这为并网DG的种类和并网变压器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单相接地故障 经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 故障电流 变压器接地方式
下载PDF
动车组牵引电机轴承超温故障原因分析及优化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国栋 沙淼 +1 位作者 单巍 任广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针对某平台动车组牵引电机频繁出现轴承超温报警故障问题,展开轴承超温故障原因分析。根据润滑脂过温劣化和轴承电腐蚀两类故障特征现象,判定轴承超温由轴间功率分配不平衡、轴电压过大和轴承绝缘抗击穿能力低导致。研究各轴电机功率分... 针对某平台动车组牵引电机频繁出现轴承超温报警故障问题,展开轴承超温故障原因分析。根据润滑脂过温劣化和轴承电腐蚀两类故障特征现象,判定轴承超温由轴间功率分配不平衡、轴电压过大和轴承绝缘抗击穿能力低导致。研究各轴电机功率分配差异、动车组接地方式、轴承绝缘涂层厚度等影响因素,明确轴承超温故障产生原因及机理。结果表明,车控驱动的动车出现轮轴滑行或空转时,会导致其他轴电机过载升温加速润滑脂老化;由分合闸过电压产生的牵引电机轴电压与接地位置和回路参数相关,不同位置接地方案下轴电压的差异最高可达到两倍;在较高轴电压下,轴承绝缘涂层厚度不足会导致绝缘击穿,造成轴电流对轴承的损伤,最终导致轴承异常磨损超温。为防止轴承超温故障频繁出现,提出TCU控制逻辑优化、整车接地方式优化及绝缘涂层厚度优化等措施,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牵引电机 接地方式 电蚀 轴承
下载PDF
基于谱压缩的大斜视TOPS BP图像自聚焦算法
13
作者 周生威 李宁 邢孟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机动平台大斜视TOPS模式SAR成像时,通过使用地平面直角坐标系BP成像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地距平面无畸变的宽幅SAR图像,但实际应用中如何对BP图像快速完成运动误差补偿与旁瓣抑制仍是一个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谱压缩... 在机动平台大斜视TOPS模式SAR成像时,通过使用地平面直角坐标系BP成像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地距平面无畸变的宽幅SAR图像,但实际应用中如何对BP图像快速完成运动误差补偿与旁瓣抑制仍是一个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谱压缩方法,基于此能够快速实现机动平台大斜视TOPS模式地平面BP图像自聚焦等后续操作。首先,考虑到传统BP谱压缩方法仅适用于聚束成像模式,结合大斜视TOPS SAR虚拟旋转中心理论与波数谱分析,推导出了改进的精确谱压缩函数,能够通过全孔径压缩获得无模糊的地平面TOPS模式BP图像频谱。在此基础上,利用相位梯度自聚焦(PGA)能够快速完成全孔径运动误差估计与补偿。此外,基于提出的改进谱压缩方法得到的无模糊对齐BP图像频谱,可以在方位频域统一加窗实现图像旁瓣抑制。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处理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模式 地平面BP成像 谱压缩 运动误差补偿 旁瓣抑制
下载PDF
边坡全维度监测技术与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刚 张昊宇 +2 位作者 朱鸿鹄 施斌 吴静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7,共11页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滑坡常年位于各类地质灾害首位,因此对滑坡灾害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至关重要。边坡工程常常会受到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作用叠加效应的影响,从而增加了对边坡变形失稳机理的科学认知难度。为...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滑坡常年位于各类地质灾害首位,因此对滑坡灾害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至关重要。边坡工程常常会受到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作用叠加效应的影响,从而增加了对边坡变形失稳机理的科学认知难度。为精准掌握边坡状态信息与变形失稳过程,可通过建立全维度的监测体系以实现边坡状态信息的动态解译与表征,据此获得更加精准、可靠、直观的边坡稳定性评价依据。文章围绕边坡破坏模式及典型边坡监测技术,在厘清边坡变形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对边坡“天—空—地—体”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概述性总结了基于DFOS的边坡监测技术,重点阐述了基于DFOS的边坡多源多场监测研究思路与实施路径;系统性梳理了基于典型监测技术与DFOS技术的边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过程与结果,以期为开展边坡加固方案设计与防灾减灾控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破坏模式 “天—空—地—体”全维度监测技术 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 多源多场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的球形两栖机器人的设计及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雪锴 白越 裴信彪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3,114,共6页
为了解决移动机器人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变、狭窄环境的轻小型球形陆空两栖机器人,具有地面滚动和空中飞行两种运动模式,可以自主完成运动模式的切换。首先,设计了机器人的结构,包括滚动部分、飞行部分和模式... 为了解决移动机器人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变、狭窄环境的轻小型球形陆空两栖机器人,具有地面滚动和空中飞行两种运动模式,可以自主完成运动模式的切换。首先,设计了机器人的结构,包括滚动部分、飞行部分和模式切换部分。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不同运动模式下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基于欧拉方程的运动学模型。最后,根据机器人的运动模型,设计了飞行模式和地面滚动模式下的姿态控制器,并对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在实机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模式切换,在不同运动模式下运动稳定、姿态可控,在纯地面模式下具有一定的越障能力。在结构、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切换方法上对陆空两栖可变形机器人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空两栖机器人 地面滚动 空中飞行 自主模式切换 姿态控制
下载PDF
准中深层砂岩脆性及其对岩石破裂模式的影响规律
16
作者 丁然 张峰 +2 位作者 王勇 李晓倩 林柏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2,共9页
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埋深大,受机械压实、溶蚀、交代等成岩作用的强烈影响,岩性特征十分复杂。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断向深部储层发展,深层高地应力、高围压对储层脆塑性的影响严重左右了水力压裂效果和油气资源产量。准中深层致密砂岩... 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埋深大,受机械压实、溶蚀、交代等成岩作用的强烈影响,岩性特征十分复杂。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断向深部储层发展,深层高地应力、高围压对储层脆塑性的影响严重左右了水力压裂效果和油气资源产量。准中深层致密砂岩油藏储量丰富,但由于储层埋深大、物性差且围压异常高,同时对其原位地质力学岩心脆性变化规律认识受限,使得传统油气开采手段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为此,结合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开展准中深层岩心的岩石力学特征、脆塑性转化、破裂模式及声发射特征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增加,岩石从脆性破坏逐渐过渡为塑性破坏,且破裂模式由劈裂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变,砂岩脆性减弱;基于能量平衡方法和归一化处理的6种脆性指数所反映的砂岩脆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不同脆性指数的数值范围以及与脆性的相关性各异。不同脆性数值岩心模型的三轴压缩实验表明:当脆性矿物含量较低时,岩石呈现单斜面剪切破坏;随着脆性矿物含量增加,岩石破裂表现为多破裂面复合破坏模式。岩石破裂过程的声发射特征与其脆性存在相关性,主要呈现群震型、前震-主震-后震型和主震型3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砂岩 高地应力 脆性 破裂模式 声发射特征
下载PDF
基于投入并联小电阻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行波测距方法
17
作者 陶政臣 高湛军 见文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8-48,共11页
含多分支配电网拓扑结构复杂,传统算法常忽略分支,测距精度受到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投入并联小电阻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行波测距方法。首先,检测故障零模、线模波到达首端的时间差,投入消弧线圈处并联小电阻,利用并联小电阻产... 含多分支配电网拓扑结构复杂,传统算法常忽略分支,测距精度受到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投入并联小电阻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行波测距方法。首先,检测故障零模、线模波到达首端的时间差,投入消弧线圈处并联小电阻,利用并联小电阻产生的零模波到达首端的时刻,以及零模波到达故障点后折、反射产生的线模波到达首、末端的时刻,消除零模波波速影响。其次,定义故障判别系数,判断故障发生在主干线路或分支上,根据故障所在区段精确计算故障距离,并根据混合线路的特点对故障判别系数进行修正以适应混合线路。最后,在PSCAD仿真平台上对所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判断故障区段,精确定位故障点且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和抗同步误差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支 单相接地故障 线模波 故障判别系数 混合线路
下载PDF
地面爆炸作用下地下综合管廊动力响应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钱海敏 潘亚豪 +3 位作者 宗周红 甘露 吴熙 孙苗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171,共17页
为研究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抗外部爆炸性能,针对整体现浇管廊和预制节段拼装管廊结构在地面爆炸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和破坏模式开展了野外爆炸实验研究。通过11个工况的野外爆炸实验,观测了现浇管廊和预制节段拼装管廊在不同比例距离爆... 为研究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抗外部爆炸性能,针对整体现浇管廊和预制节段拼装管廊结构在地面爆炸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和破坏模式开展了野外爆炸实验研究。通过11个工况的野外爆炸实验,观测了现浇管廊和预制节段拼装管廊在不同比例距离爆炸工况下的破坏特征和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现浇管廊和预制节段拼装管廊的抗爆性能。结果表明:在地面爆炸作用下,现浇管廊和预制节段拼装管廊的顶板最终均出现弯剪破坏,整体现浇管廊的抗爆性能总体上优于预制节段拼装管廊。起爆位置对预制节段拼装管廊爆炸响应的影响较大,在节段中心上方起爆时结构损伤最严重。在小比例距离地面爆炸作用下,现浇管廊的损伤区域大于预制节段拼装管廊,预制节段拼装管廊的损伤集中在近爆心下方所在的节段或连接接缝处,节段间可产生较大残余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预制节段拼装 地面爆炸实验 动力响应 破坏模式
下载PDF
顺倾及反倾层状碎裂结构斜坡地震反应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19
作者 王通 刘先峰 +4 位作者 袁胜洋 蒋关鲁 胡金山 邵珠杰 田士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501,共13页
西南艰险山区分布着大量的不同倾向的层状碎裂结构斜坡,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灾害,对在建的川藏铁路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强震条件下顺倾、反倾层状碎裂结构斜坡的动力响应、失稳破坏模式以及能量传... 西南艰险山区分布着大量的不同倾向的层状碎裂结构斜坡,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灾害,对在建的川藏铁路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强震条件下顺倾、反倾层状碎裂结构斜坡的动力响应、失稳破坏模式以及能量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反倾斜坡的抗震性能显著优于顺倾斜坡;顺倾斜坡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拉裂-剪切-隆起-滑移型破坏,反倾斜坡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拉伸-弯曲-倾倒-崩塌型破坏;反倾斜坡的自振频率高于顺倾斜坡,顺倾斜坡的自振频率随震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反倾斜坡的自振频率在地震波幅值为0.4g~0.7g时出现反复震荡现象;顺倾斜坡存在明显的高程放大效应和趋表效应,反倾斜坡存在高程放大效应,其内部的加速度响应大于坡表。边际谱识别显示:顺倾斜坡的边际谱幅值(peak of marginal spectrum amplitude,简称PMSA)突变在坡腰上部最显著,说明该位置附近地震波的能量损失最大,反映出顺倾斜坡在坡腰上部附近形成了滑动破坏面;反倾斜坡的PMSA在坡肩处降低得最为显著,反映出坡肩部位损伤最为严重,易发生局部崩塌破坏。分析结果与试验现象能够较好地吻合,进一步揭示了不同结构类型层状碎裂结构斜坡在强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与失稳破坏模式,为川藏铁路的安全建设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倾斜坡 反倾斜坡 振动台试验 地震加速度峰值(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简称PGA)放大系数 破坏模式 损伤识别
下载PDF
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局部极大值点数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20
作者 唐钧益 曾肖枫 高伟 《电气技术》 2024年第6期14-23,共10页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HIF)因故障特征微弱而难以被常规装置检测到,容易引发过电压、火灾和人身触电等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时频分解和阈值判断结合的HIF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对零序电流进行处理;然后,选取第二个固...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HIF)因故障特征微弱而难以被常规装置检测到,容易引发过电压、火灾和人身触电等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时频分解和阈值判断结合的HIF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对零序电流进行处理;然后,选取第二个固有模态分量(IMF)作为特征分量并进行高斯滤波;最后,统计特征分量的局部极大值点的个数来判断是否发生HIF。利用PSCAD/EMTDC软件搭建10kV配电网模型进行算法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以较高的准确率将HIF和一些常见的干扰事件区分开,并且在发生噪声干扰、采样率变化、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改变及系统网络结构改变的情况下,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接地故障(HIF) 经验模态分解(EMD) 局部极大值点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