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it-Ground Reaction Force Sensors Selection Based on ROC Curve Evaluation
1
作者 Rami Alkhatib Mohamad Diab +2 位作者 Bassam Moslem Christophe Corbier Mohamed El Badaoui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5年第3期13-19,共7页
Classification of normal gait from pathological gait as then can be used as indicator of falling among subjects requires the correct choice of sensor location in the insole. Such a flexi force- sensor can be used unde... Classification of normal gait from pathological gait as then can be used as indicator of falling among subjects requires the correct choice of sensor location in the insole. Such a flexi force- sensor can be used underneath foot to measure 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To start with, the most relevant information (parameters) that can characterize the recorded signal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signals. Then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features upon 8 sensors underneath each foot locate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o confirm results obtained, features are passed upon a chosen classifier, in this paper K-nearest neighbors algorithm is chose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nsor located at the inner arch of the sole of the foot (i.e. at the mid foot) holds the most relevant information needed for better classification compared to other sen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IT ANALYSIS ROC ANALYSIS sensor SELECTION GAIT ground Reaction FORCE (GRF)
下载PDF
地面移动机器人路径避障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孙建召 赵进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4-330,338,共8页
针对地面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工作环境的避障要求,分别设计了模糊控制器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算法。首先在在地面移动机器人上的安装多传感器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自适应加权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将融合算法的结果作为避障控制算法的... 针对地面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工作环境的避障要求,分别设计了模糊控制器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算法。首先在在地面移动机器人上的安装多传感器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自适应加权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将融合算法的结果作为避障控制算法的输入。分别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和模糊控制器基础上,真实的模拟出地面移动机器人避障路径,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算法下的地面移动机器人避障运动路径更平滑,地面移动机器人路径与障碍物的距离更大。最后通过地面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上的避障实验,验证了模糊神经网络避障算法的优越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地面移动机器人 避障路径 模糊神经网络
下载PDF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电场检测装置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继祥 张自伟 +1 位作者 盛启玉 牟宪民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8期148-152,共5页
为了提升电场检测精度,研制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电场检测装置。利用低通调理电路采集传感单元在电场中产生的感应电压,实时计算出线路附近的电场强度。使用COMSOL软件对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情况进行有限元仿真,观察空间电场的变化情... 为了提升电场检测精度,研制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电场检测装置。利用低通调理电路采集传感单元在电场中产生的感应电压,实时计算出线路附近的电场强度。使用COMSOL软件对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情况进行有限元仿真,观察空间电场的变化情况。搭建工频均匀电场试验平台,对PCB传感单元进行电场强度测量校正,验证COMSOL电场强度仿真值。利用验证后的仿真值对平行半圆板电场测量传感单元进行校正,建立输电线路模型,对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前后的电场强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线路A相发生接地故障时,其周围电场强度迅速减小,而B、C两相周围电场强度增大,与仿真结果一致,电场检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带电作业 单相接地故障 电场传感器 有限元分析 PCB传感单元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的多点接地故障定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惠聪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了精准提取三相电流故障分量,提升多点接地故障定位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多点接地及故障定位方法。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采集并传输多点接地电流信息;以无线传感器为节点,利用相邻节点信息的故障网络电流提取法,获取邻近节... 为了精准提取三相电流故障分量,提升多点接地故障定位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多点接地及故障定位方法。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采集并传输多点接地电流信息;以无线传感器为节点,利用相邻节点信息的故障网络电流提取法,获取邻近节点间的电流差,即多点接地暂态零序三相电流故障分量;依据该故障分量,建立多点接地故障定位模型;利用自适应二进制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故障定位模型,通过自适应调整的变异因子与交叉因子,改进二进制差分进化算法,获取更为精准的故障定位求解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可精准传输三相电流信息,合理提取三相电流故障分量,且与实际情况相符。在不同过渡电阻与相位角时,该方法接地故障定位误差仅有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多点接地 故障定位 传感器 故障分量
下载PDF
基于数学建模的联合整地机作业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瑞 刘慧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4-247,268,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联合整地机的作业效率,针对其核心作业部件结构及控制展开优化研究。以数学建模为应用引导点,结合联合整地机的作业目标与功能要求,深入分析结构的受力与能耗特点,建立正确的过程参数计算处理模型,同步进行结构尺寸位...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联合整地机的作业效率,针对其核心作业部件结构及控制展开优化研究。以数学建模为应用引导点,结合联合整地机的作业目标与功能要求,深入分析结构的受力与能耗特点,建立正确的过程参数计算处理模型,同步进行结构尺寸位置设计与传感智能控制配置。基于数学建模的联合整地机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联合整地机整机作业效能得到显著改善,旋耕部件的位姿准确度与碎土部件的地表碎土率相对提升了7.25%和9.81%。建模分析从土壤与部件之间的作用机理出发,很好地降低了作业实施阻力,提升了深松合格率,整机综合效率达到90.20%,是集数学理论分析、传感智能控制、结构细致优化的综合体现,是实现智能化耕地的正确方向之一,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整地机 数学建模 参数计算 传感智能 地表碎土率
下载PDF
基于电阻式应变传感器的设备接地状态识别方法
6
作者 花洁 李伟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在电力检修过程中,以提高对电力设备接地状态的识别精度为目的,研究一种基于电阻式应变传感器的设备接地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基于电阻式应变传感器计算接地线坐标信息,并判定节点位置的边界与中心。然后划分电力设备接地状态特征,计算待... 在电力检修过程中,以提高对电力设备接地状态的识别精度为目的,研究一种基于电阻式应变传感器的设备接地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基于电阻式应变传感器计算接地线坐标信息,并判定节点位置的边界与中心。然后划分电力设备接地状态特征,计算待测线路中不同分路的电压。在等效电路识别时,将接地状态特征分为三类,再通过设计接地状态识别算法完成状态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三种传统方法,所提方法对接地状态的识别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式应变传感器 设备接地状态 状态识别
下载PDF
基于能源设备的空-地立体化协同碳流分析研究
7
作者 刘继彦 李延真 +3 位作者 公维帅 鞠文杰 王者龙 王凌晨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5期53-55,59,共4页
为了有效确保二氧化碳含量监测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并探究影响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设计基于能源设备的空-地立体化协同碳排放监测系统。搭建地面和空中两种二氧化碳监测环境,利用地面传感器获取排放口碳数据,利用无人机搭载传感... 为了有效确保二氧化碳含量监测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并探究影响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设计基于能源设备的空-地立体化协同碳排放监测系统。搭建地面和空中两种二氧化碳监测环境,利用地面传感器获取排放口碳数据,利用无人机搭载传感器获取空间内二氧化碳特征信息。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探究二氧化碳含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融合空-地数据进行碳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反映空间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分布,具备较好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二氧化碳传感器 无人机 空-地协同 碳监测
下载PDF
基于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携带式短路接地线自动化监测系统
8
作者 刘星晔 许洁 陈亦寒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
电网作业过程中接地线使用量较大且使用区域相对分散,为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该文设计基于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携带式短路接地线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携带式短路接地线操作棒,在接地线紧固件紧固接地线条件下,压感模块利用压力传感... 电网作业过程中接地线使用量较大且使用区域相对分散,为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该文设计基于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携带式短路接地线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携带式短路接地线操作棒,在接地线紧固件紧固接地线条件下,压感模块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受压数据,并将所受压力值传输到AI芯片内,作为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输入,通过训练过程输出接地线挂接状态监测结果。接地线挂接状态监测结果通过基于LoRa的通信模块传输至上位机显示器内,供用户查询使用。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过程中零偏稳定性高于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携带式短路接地线 自动化监测 通信模块
下载PDF
基于EMD分解算法的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
9
作者 贾明亮 《电工技术》 2024年第3期177-179,201,共4页
由于传统方法在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中应用效果不佳,不仅定位结果相对误差较大,而且定位时间较长,无法达到预期的定位效果,因此提出基于EMD分解算法的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利用电压传感器采集输电线路电压信... 由于传统方法在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中应用效果不佳,不仅定位结果相对误差较大,而且定位时间较长,无法达到预期的定位效果,因此提出基于EMD分解算法的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利用电压传感器采集输电线路电压信号,通过EMD分解算法对信号进行分解处理,提取信号时域特征,根据时域特征确定接地故障位置,以此实现基于EMD分解算法的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经实验证明,设计方法定位结果相对误差在2 m以内,定位用时在1 s以内,在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分解算法 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 接地故障 电压传感器 时域特征
下载PDF
沥青路面压实度无损检测技术探讨
10
作者 李多玉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5期111-114,共4页
压实度是沥青路面质量评定的关键指标,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沥青路面质量检测的关键项目之一就是压实度。若压实度偏低,则会大幅降低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甚至危及行车安全。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中,一般可分为破坏性检测和无损检测,后... 压实度是沥青路面质量评定的关键指标,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沥青路面质量检测的关键项目之一就是压实度。若压实度偏低,则会大幅降低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甚至危及行车安全。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中,一般可分为破坏性检测和无损检测,后者检测速度快,且对沥青路面不会造成破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无核电磁密度仪 探地雷达 车载传感器
下载PDF
眼前山铁矿采区稳定性微震监测可行性研究
11
作者 陈晓云 彭府华 +2 位作者 任海龙 刘显锋 张洪昌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1期1-4,37,共5页
文章介绍了眼前山铁矿工程背景及回采过程中面临的地压问题,结合多通道微震监测技术特点,制定了覆盖采区的48通道微震监测系统技术方案。采用D值最优设计理论,对传感器进行了优化布置,确定的采区微震监测技术方案可实现回采过程中采区... 文章介绍了眼前山铁矿工程背景及回采过程中面临的地压问题,结合多通道微震监测技术特点,制定了覆盖采区的48通道微震监测系统技术方案。采用D值最优设计理论,对传感器进行了优化布置,确定的采区微震监测技术方案可实现回采过程中采区稳定性实时、在线和全方位立体监测,为采区安全回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地压问题 微震监测 传感器优化布置
下载PDF
Analysis of kinematic data and determination of ground reaction force of foot in slow squat 被引量:2
12
作者 Xu-Shu Zhang Yuan Guo +1 位作者 Mei-Wen An Wei-Yi Chen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43-148,共6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ground reaction force (GRF) acting on foot in slow squat was determined through a force measuring system,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kinematic data of human squat we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ground reaction force (GRF) acting on foot in slow squat was determined through a force measuring system,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kinematic data of human squat we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photographed image sequences. According to the height and body weight, six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selected, three men in one group and the other three women in another group, and the fundamental parameters of subjects were recorded, including body weight, height and age, etc. Based on the anatomy characteristics, some markers were placed on the right side of joints. While the subject squatted at slow speed on the force platform, the ground reaction forces on the forefoot and heel for each foot were obtained through calibrated force platform.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ction force on heel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forefoot, and double feet have nearly constant force. Moreover, from processing and analyzing the synchronously photographed image sequences in squat, the kinematic data of human squat were acquired, including mainly the curves of angle, angular velocity and angular acceleration varied with time for knee, hip and ankle joints in a sagittal plane. The obtained results can offer instructive reference for photographing and analyzing the movements of human bodies, diagnosing some diseases, and establishing in the future appropriate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human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reaction force. Force sensor. Kinematic data. Foot. Squat
下载PDF
Ground demonstration system based on in-orbit assembly oriented manipulator flexible force control 被引量:2
13
作者 乔冠宇 Gao Huibin +3 位作者 Peng Cheng Gu Yingying Xu Zhenbang Xu Boqia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17年第3期271-278,共8页
To eliminate the load weight limit of carrier rockets and reduce the burden on support structures,in-orbit assembly is a key technology to make design of scattering a large diameter telescope into submirror modules,wh... To eliminate the load weight limit of carrier rockets and reduce the burden on support structures,in-orbit assembly is a key technology to make design of scattering a large diameter telescope into submirror modules,which requires smooth operation of assembly robots,and flexible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is necessary. A ground demonstr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for in-orbit assembly focusing on flexible force control. A six-dimensional force/torque sensor and it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re used to compensate for gravity. For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an algorithm for flexible control is proposed. A ground transportation demonstration verifies accuracy and smoothness of flexible force control,and the transportation and assembly task is completed automatically. The proposed system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orbit assembly rob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force control gravity compensation ground demonstration system in-orbit assembly manipulator six-dimensional force/torque sensor
下载PDF
基于多无人机的空中计算网络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谈玲 许海 +1 位作者 刘玉风 夏景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70-3078,共9页
空中计算(over-the-Air Computation,AirComp)是一种有效提升分布式数据聚合效率的方法.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单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方案,未考虑数据聚合质量和系统稳定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UAV辅助的AirComp网络,旨... 空中计算(over-the-Air Computation,AirComp)是一种有效提升分布式数据聚合效率的方法.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单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方案,未考虑数据聚合质量和系统稳定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UAV辅助的AirComp网络,旨在实现多个地面移动传感器(Ground Mobile Sensor,GMS)的高效聚合.为了改进数据采集质量并全面反映系统性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多约束优化问题,通过联合优化UAV-GMS关联、UAV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部署、UAV去噪因子以及传输功率分配,以最大化系统的最小可达速率.针对多约束优化问题的非线性特征,本文提出一种AirComp网络下多UAV辅助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优化算法(DeepDeterministicPolicyGradient-basedoptimizationalgorithmformulti-UAVcooperationinAirCompnetwork,AirDDPG-UAV),用以协助多UAV在复杂环境下快速响应聚合任务.该算法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的确定性策略对网络中的状态、行为和奖励进行优化,以最大化系统最小可达速率.数值结果显示,AirDDPG-UAV算法在保证较低的系统能耗和计算复杂度前提下,能够使系统最小可达速率提高15%,表明本文所提方案适用于分布式数据聚合,可以有效提高数据聚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空中计算 3 D部署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地面移动传感器 数据聚合
下载PDF
不同探测距离传感器的搜索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海鸥 韩雨轩 +3 位作者 刘庆霄 李世豪 陈慧岩 陈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侦察任务隐蔽点的搜索策略,主要应用于装备了不同探测距离传感器的地面无人机动平台,解决了已有随机搜索策略效率不高的问题.该策略使用基于传感器的导向快速随机搜索树方法进行目标方向的路径规划;在路径规划的过程中若... 提出了一种针对侦察任务隐蔽点的搜索策略,主要应用于装备了不同探测距离传感器的地面无人机动平台,解决了已有随机搜索策略效率不高的问题.该策略使用基于传感器的导向快速随机搜索树方法进行目标方向的路径规划;在路径规划的过程中若遇到障碍物形成的狭窄通道时,基于启发式A*方法规划路径以提高效率,最终完成搜索策略.将搜索策略命名为:组合传感器与规划组合搜索策略.设计仿真试验对所提出的搜索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直径500米有遮挡的仿真场景下,所提出的搜索策略相比于短探测距离传感器的路径变形策略快速随机搜索树策略效率平均提升了3.11倍,规划的道路长度缩短了9.63%,所提出的搜索策略相比于长探测距离传感器导向搜索策略效率平均提升了3.53倍,规划的道路长度缩短了12.06%,证明了CP&CS搜索策略在侦察任务中隐蔽点搜索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搜索 多传感器环境建图 A*规划算法 地面无人机动平台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鹏 罗静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57,共10页
为了解决在斜坡、特征退化以及GNSS信号丢失等复杂环境下连续精确的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地面约束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用于提高SLAM算法的整体性能。首先提出了不同系统状态下的关键帧选取策略。通过在起始位置增加关键帧的数量,避免了... 为了解决在斜坡、特征退化以及GNSS信号丢失等复杂环境下连续精确的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地面约束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用于提高SLAM算法的整体性能。首先提出了不同系统状态下的关键帧选取策略。通过在起始位置增加关键帧的数量,避免了因子图优化后产生的定位跳变,从而得到连续准确的位姿输出。同时,针对误差累积所导致回环检测失效,利用该关键帧策略,有效地增大当前帧的子关键帧集合,提高了回环检测算法的鲁棒性。其次,针对IMU在长时间运行后高度方向上漂移过大的问题,本文根据提取的地面点构建地面约束,并引入因子图中进行优化。最后,利用搭建的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完成了校园不同场景的数据采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并在KITTI数据集与LIO-SAM算法进行了对比测试,通过误差分析表明本文算法具有更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复杂环境 地面点云提取 关键帧选取策略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无人车双重自适应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代君 郝向阳 +2 位作者 刘松林 肖鹏 任宗彬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4-260,共7页
针对复杂环境中部分传感器失效情况下无人车定位精度下降甚至出现无法定位问题,提出局部自适应滤波和自适应信息共享因子分配的双重自适应算法,提升了无人车多源融合定位性能。所提算法利用新息自适应调节测量噪声对局部滤波器进行自适... 针对复杂环境中部分传感器失效情况下无人车定位精度下降甚至出现无法定位问题,提出局部自适应滤波和自适应信息共享因子分配的双重自适应算法,提升了无人车多源融合定位性能。所提算法利用新息自适应调节测量噪声对局部滤波器进行自适应状态估计,利用局部滤波器状态协方差和观测噪声自适应分配信息共享因子,能有效地抵御观测值粗差影响。仿真结果和实车测试数据均表明,该双重自适应定位算法能够根据局部滤波器新息和状态协方差在线自动更新信息共享因子,相比自适应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和经典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位置精度分别提高了44%和63%,误差小于1 m,验证了所提算法在复杂环境下能有效提高整个导航系统的可靠性、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自适应滤波 联邦卡尔曼滤波 多源传感器 无人车 融合导航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接地状态回路电阻测试装置的研制及应用分析
18
作者 王贵山 李洪坤 李应宏 《广西电力》 2023年第3期71-75,共5页
为解决开关设备回路电阻测试中存在的感应电伤害、测量电流误差干扰等问题,本文在对开关设备处于双接地状态的导电回路电阻测试特点、测量方法、测量设备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接地状态测试导电回路电阻的方法,该方法消除了感... 为解决开关设备回路电阻测试中存在的感应电伤害、测量电流误差干扰等问题,本文在对开关设备处于双接地状态的导电回路电阻测试特点、测量方法、测量设备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接地状态测试导电回路电阻的方法,该方法消除了感应电伤害、测试电流误差干扰等问题,获得了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可有效提升开关设备回路电阻检测质量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电阻试验 霍尔电流传感器 直流压降 双接地
下载PDF
基于弱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围岩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延河 杨战标 +1 位作者 朱元广 王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9,共9页
煤矿深部地层高地应力与围岩低强度间的突出矛盾导致巷道开挖后极易发生大变形失稳灾害。为及时掌握巷道开挖支护前后围岩内部的变形情况,研究基于弱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研制了一种准分布式大量程应变传感器光缆,实现了围岩内部变形测点的... 煤矿深部地层高地应力与围岩低强度间的突出矛盾导致巷道开挖后极易发生大变形失稳灾害。为及时掌握巷道开挖支护前后围岩内部的变形情况,研究基于弱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研制了一种准分布式大量程应变传感器光缆,实现了围岩内部变形测点的1 m级间距布置。通过室内标定试验掌握了传感器光缆的测试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应变传感光缆应变量程不低于0.04,灵敏度为1.23 pm/με,精度等级为0.5,属于高精度传感器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线性度。依托平煤股份四矿深部岩石巷道开展了现场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应变随孔深增加而减小,4 m范围内围岩应变数值较大,7 m外应变数值较小且渐趋稳定;巷道围岩应变激增主要发生在前30 d内,随后巷道围岩应变增加量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取应变速率迅速向0收敛位置作为围岩松动区边界,确定巷道帮部和顶部松动区边界为5 m,肩部松动区边界为4 m。该应变光缆通过弱光纤光栅技术与时分复用技术的综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光纤传感网络的复用容量,满足了煤矿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监测的大量程、精细化在线监测需求。通过技术应用,可及时掌握煤矿深部巷道围岩内部变形特征及松动圈时空演化规律,为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控制决策提供科学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弱光纤光栅 光纤传感 松动圈 巷道变形 地应力
下载PDF
MEMS传感器在岩溶塌陷物理模拟试验监测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迪 王金晨 +3 位作者 杨彦鑫 吴远斌 娄万鹏 蔺文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0-811,共12页
针对岩溶塌陷地下土体位移监测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电机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传感器的监测方法。采用时域积分算法处理MEMS加速度数据,先去除噪声和直流分量,通过多项式拟合去除趋势项,从而获取位移... 针对岩溶塌陷地下土体位移监测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电机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传感器的监测方法。采用时域积分算法处理MEMS加速度数据,先去除噪声和直流分量,通过多项式拟合去除趋势项,从而获取位移监测数据,通过定距试验分析算法误差。设计了2组室内模型试验,一组将MEMS传感器集中布设于稳定区,另一组多布设于塌陷区,对不同埋深土体的位移进行监测,结合粒子图像测速设备(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实测数据分析误差,验证利用MEMS传感器监测土体位移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根据MEMS的加速度时程,通过时域积分算法能有效获得土体的位移,MEMS传感器可用于岩溶塌陷的实时监测;分析得到岩溶塌陷地下土体位移规律,土体位移的变化与塌陷源位置相关,随着土体高度的增加,位移逐渐减小,而处于塌陷源正上方的土体水平位移几乎为0;工程中可针对已经发生的塌陷和有可能发生的塌陷2种工况,分别将MEMS传感器埋设在稳定区和塌陷区,进行实时监测,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出的方法为岩溶塌陷的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MEMS传感器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面沉陷 模型试验 微电机系统(MEMS)传感器 位移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