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faulting destruction and water supply pipeline damage from the first mainshock of the February 6,2023 Türkiye earthquake doublet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qing Fan Libao Zhang +2 位作者 Juke Wang Yefei Ren Aiwen Liu 《Earthquake Science》 2024年第1期78-90,共13页
In 2023,two consecutive earthquakes exceeding a magnitude of 7 occurred in Türkiye,causing severe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The damage to critical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building structures,including highw... In 2023,two consecutive earthquakes exceeding a magnitude of 7 occurred in Türkiye,causing severe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The damage to critical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building structures,including highways,railroads,and water supply pipelines,was particularly severe in areas where these structures intersected the seismogenic fault.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at traverse active faults are susceptible to the influence of fault movement,pulse velocity,and ground motions.In this study,we used a unique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acceleration records obtained from the seismic station array(9 strong ground motion stations)located along the East Anatolian Fault(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MW7.8 mainshock of the 2023 Türkiye earthquake doublet).The acceleration records were filtered and integrated to obtain the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time histories.We used the results of an on-site investigation,jointly conducted b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and Türkiye’s AFAD,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PGA,PGV,and PGD recorded by the strong motion array of the East Anatolian Fault.We found that the maximum horizontal PGA in this earthquake was 3.0 g,and the maximum co-seismic surface displacement caused by the East Anatolian Fault rupture was 6.50 m.As the fault rupture propagated southwest,the velocity pulse caused by the directional effect of the rupture increased gradually,with the maximum PGA reaching 162.3 cm/s.We also discussed the seismic safety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raversing active faults,using two case studies of water supply pipelines in Türkiye that were damaged by earthquakes.We used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PE(polyethylene)water pipeline at the Islahiye State Hospital and fault displacement observations obtained through on-site investigation to analyze pipeline failure mechanisms.We further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he fault-crossing angle on seismic safety of a pipeline,based on our analysis and the failure performance of the large-diameter Thames Water pipeline during the 1999 Kocaeli earthquake.The seismic method of buried pipelines crossing the fault was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ürkiye earthquake fault displacement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velocity pulse water supply pipeline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ground surface displacement caused by grouting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风琪 刘晓潭 +1 位作者 童无期 单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564-3570,共7页
Ground surface displacement caused by grouting was calculated with stochastic medium theory. Ground surface displacement was assumed to be caused by the cavity expansion of grouting, slurry seepage, and slurry contrac... Ground surface displacement caused by grouting was calculated with stochastic medium theory. Ground surface displacement was assumed to be caused by the cavity expansion of grouting, slurry seepage, and slurry contraction. A prediction method of ground surface displacement was develop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was validated through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results from engineering practi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method is effective. The effect of parameters on uplift displacement was illustrated under different grouting conditions. Through analysis, it can be known that the ground surface uplift is mainly caused by osmosis of slurry and the primary influence angle of stratum β determines the influence range of surface uplift. Besi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round surface uplift displacement decreases notably with increasing depth of the grouting cavity but it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iffusion radius of grout and increasing grouting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TING ground surface displacement stochastic medium theory SEEPAGE slurry solidification shrinkage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he Design Displacement Values at Seismic Fault Crossings and of Their Excess Probability 被引量:1
3
作者 STROM Alexander IVASCHENKO Alexey KOZHURIN Andrey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2期228-233,共6页
Line structures such as pipelines that cross active faults should be designed to retain leak-tightness if the design displacement (Ddesign) occurs. Principal approaches to the Ddesign and rupture kinematics assessment... Line structures such as pipelines that cross active faults should be designed to retain leak-tightness if the design displacement (Ddesign) occurs. Principal approaches to the Ddesign and rupture kinematics assessment are described. They are based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rthquake magnitude, rupture length and displacement, and on the detailed field data on a specific fault that crosses the pipeline route. Since the future offset at the crossing may exceed the design value, the probability of a displacement occurrence where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can not be ensured should be estimated. Assessment method on such event probability is described and exemplified through active fault studies carried out at several pipeline projects in Rus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Fault surface Rupture Design displacement pipeline Sakhalin Island
下载PDF
基于地表位移控制的浅埋盾构管片壁后注浆压力确定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小春 刘昶 +2 位作者 李福东 简永洲 闫向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4-117,共4页
采用考虑卸载模量的硬化土小应变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埋深盾构隧道施工时地表竖向位移随管片壁后注浆压力的变化规律,并从盾构施工微扰动控制角度探讨了壁后注浆压力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随壁后注浆压力增大,不同埋深下地表竖向位移均... 采用考虑卸载模量的硬化土小应变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埋深盾构隧道施工时地表竖向位移随管片壁后注浆压力的变化规律,并从盾构施工微扰动控制角度探讨了壁后注浆压力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随壁后注浆压力增大,不同埋深下地表竖向位移均可分为沉降敏感阶段、稳定阶段和隆起敏感阶段;壁后注浆压力应在隧道顶部上覆土自重应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以顶起上覆土,弥补超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当地层损失补偿率与地层损失率接近时,可达到盾构施工微扰动控制要求,据此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地表竖向位移、地层损失率、地层损失补偿率的壁后注浆压力范围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壁后注浆压力 数值模拟 浅埋隧道 地层损失 地表位移 隧道埋深 注浆压力比
下载PDF
煤表面粗糙度对煤岩超低摩擦效应影响试验研究
5
作者 李利萍 孙媛涛 +1 位作者 吴金鹏 潘一山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87-1895,共9页
超低摩擦型冲击地压本质是煤岩界面发生超低摩擦效应诱发的一种新型煤矿动力灾害,以沈阳红阳三矿顶板-煤层-底板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试验装置进行了轴压、垂直扰动和水平冲击共同作用下砂岩-煤-砂岩叠加块体超低摩擦效应模拟试验... 超低摩擦型冲击地压本质是煤岩界面发生超低摩擦效应诱发的一种新型煤矿动力灾害,以沈阳红阳三矿顶板-煤层-底板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试验装置进行了轴压、垂直扰动和水平冲击共同作用下砂岩-煤-砂岩叠加块体超低摩擦效应模拟试验,以煤块为工作块体,分析了煤表面粗糙度对工作块体水平位移幅值、水平位移突变时间、水平加速度幅值、水平加速度突变时间的影响,得到了煤表面粗糙度对超低摩擦效应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砂岩表面粗糙度系数一定时,随煤表面粗糙度系数增大,工作块体水平位移和水平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存在三阶段特征,即孕育阶段、激发阶段、稳定阶段;(2)煤表面粗糙度系数存在拐点为3.98,当煤表面粗糙度小于拐点3.98时,随煤表面粗糙度增大,激发阶段水平位移大于稳定阶段水平位移,位移差线性减小,超低摩擦效应减弱;(3)当煤表面粗糙度大于拐点3.98时,随煤表面粗糙度增加,激发阶段水平位移小于稳定阶段水平位移,此时工作块体水平位移出现二次增加,随位移差绝对值不断增大,超低摩擦效应越显著;(4)水平位移幅值和水平加速度幅值随煤表面粗糙度增大,呈先线性递减后线性递增规律;(5)水平位移突变时间和水平加速度突变时间随煤表面粗糙度增加,呈先线性增加后线性递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摩擦效应 表面粗糙度 块系岩体 冲击地压 水平位移 水平加速度
下载PDF
穿越管道滑坡地表位移预警阈值及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葛华 方迎潮 +3 位作者 朱建平 李虎 王庆 时建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2,共7页
为了解决管道穿越滑坡区地表位移预警阈值难以确定的问题,运用弹性地基梁模型和滑坡位移控制方法推导了滑坡区管道位移和应力力学模型,获取了管道能承受的最大位移;通过管道最大位移和地表位移的耦合关系,定量化确定了滑坡地表位移预警... 为了解决管道穿越滑坡区地表位移预警阈值难以确定的问题,运用弹性地基梁模型和滑坡位移控制方法推导了滑坡区管道位移和应力力学模型,获取了管道能承受的最大位移;通过管道最大位移和地表位移的耦合关系,定量化确定了滑坡地表位移预警阈值计算方法;结合地下水预警阈值与管道应力阈值,构建了管道滑坡多因素耦合预警模型;并将其运用到贵州K0937+050管道滑坡灾害。结果表明:K0937+050滑坡灾害地表位移蓝、黄、红色预警阈值分别为15.00,232.74,508.32 mm,地下水各级阈值为0.63,1.73,2.28 m。现场监测数据显示,地表位移达到29.978 mm,触发蓝色预警,地下水位高度为1.80~2.10 m,达到黄色预警,综合预警级别达到关注级。根据地表位移动态预警、地下水预警与管道应力预警构建的管道滑坡灾害动态耦合预警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管道滑坡灾害提供合理的预警,保障管道安全运行,提高预警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位移 预警阈值 预警模型 力学模型 滑坡 管道
下载PDF
沿海吹填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位移控制关键技术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豪 瞿和瓯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10期160-162,168,M0015,M0016,共6页
吹填造陆是利用海积软土或淤泥作为填土资源的一种变废为利的地基处理方式,既可清理海港码头淤泥和疏浚航道,又可缓解沿海地区用地需求急剧增加的矛盾。但吹填造陆需对吹填土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土体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控制市政道路... 吹填造陆是利用海积软土或淤泥作为填土资源的一种变废为利的地基处理方式,既可清理海港码头淤泥和疏浚航道,又可缓解沿海地区用地需求急剧增加的矛盾。但吹填造陆需对吹填土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土体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控制市政道路基础设施的位移以满足后续工程建设的要求。以温州市瓯江口新区一期市政工程为背景,浅析吹填区道路位移控制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吹填区 道路 真空预压 位移控制 地表沉降 承载力
下载PDF
地基加固成桩对邻近高速铁路变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金平 《高速铁路技术》 2023年第5期13-17,87,共6页
为评估新建线路地基加固成桩过程对邻近既有线路基的扰动影响,通过开展现场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管桩成桩过程对临近区域土体的变形分布与发展规律的影响,以及不同成桩距离对临近区域土体位移的扰动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试验预应力管桩... 为评估新建线路地基加固成桩过程对邻近既有线路基的扰动影响,通过开展现场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管桩成桩过程对临近区域土体的变形分布与发展规律的影响,以及不同成桩距离对临近区域土体位移的扰动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试验预应力管桩成桩区(Ⅵ区)距离试验区边界1 m、5 m、8 m处测点地表最大横向水平位移依次为14.2 mm、12.3 mm、10.1 mm,最大纵向水平位移依次为10.1 mm、2.8 mm、2.6 mm,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加,地表水平位移量减小;(2)预应力管桩成桩区(Ⅵ区)距离试验区边界1 m、5 m、8 m处地表隆起依次为1.7 mm、1.6 mm、0.7 mm,表明距离试验区边界越远,隆起位移越低;(3)试验预应力管桩成桩区(Ⅵ区)地表横向水平位移最大值约为14.8 mm,在地表以下5 m、15 m、25 m处横向水平位移约为12.0 mm、9.7 mm、3.9 mm,表明深层水平位移随深度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预应力管桩 水平位移 地表隆起 深层位移
下载PDF
基坑工程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控制变形研究
9
作者 蔡善兵 宋杰 《江西建材》 2023年第3期304-305,共2页
文中结合南京城区在建大型基坑工程,对地下连续墙施工造成的影响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根据现场实测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特性,研究地下连续墙的桩顶水平位移、桩身深层水平位移、桩身内力、地表竖向位移、砼支撑轴力... 文中结合南京城区在建大型基坑工程,对地下连续墙施工造成的影响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根据现场实测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特性,研究地下连续墙的桩顶水平位移、桩身深层水平位移、桩身内力、地表竖向位移、砼支撑轴力等监测项目随工况及时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桩顶水平位移 桩身深层水平位移 桩身内力 地表竖向位移 砼支撑轴力
下载PDF
特大采空区上覆岩层地压与地表塌陷灾害监测研究 被引量:46
10
作者 胡静云 李庶林 +3 位作者 林峰 彭府华 杨顺 余正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7-1122,共6页
大红山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形成了3个规模巨大的采空区,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与地表开裂塌陷将导致露天采场发生滚石地压灾害、井下采场产生空气冲击波次生地质灾害、地表与井下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多通... 大红山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形成了3个规模巨大的采空区,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与地表开裂塌陷将导致露天采场发生滚石地压灾害、井下采场产生空气冲击波次生地质灾害、地表与井下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多通道微震监测、非接触式岩移实时监测、基于手持式GPS仪的地表开裂范围监测和基于全站仪的地表沉降与水平移动监测的多种综合地压监测手段,对上覆岩层崩落高度、上覆岩层下沉变形量、地表开裂范围和地表沉降与水平移动等进行了监测,通过两年的监测获取了大量的监测数据,经分析表明,采空区上覆岩层崩落高度约在+1 090^+1 060 m,上覆岩层+1 090 m平巷内观测点累计沉降量为1 350 mm,地表开裂范围位于以岩移角为75°划定的地表岩移范围内,地表测点最大累计沉降与水平移动量为1 779与948 mm,上覆岩层与地表的变形移动活动处于稳定渐进可控的状态,目前不会发生上述地压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采空区 地面塌陷 上覆岩层地压 微震监测 位移监测
下载PDF
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引起的地表位移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统立 李浩 +1 位作者 吕虎 韦良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双圆、异形盾构工法是近年来软土地下工程兴起的一种新工法,对于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引起的土体位移计算方法及特征,人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工程实践的积累。基于弹性力学Mindlin解、Sagaseta公式,建立考虑盾构掘进正面附加推力、侧摩阻力... 双圆、异形盾构工法是近年来软土地下工程兴起的一种新工法,对于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引起的土体位移计算方法及特征,人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工程实践的积累。基于弹性力学Mindlin解、Sagaseta公式,建立考虑盾构掘进正面附加推力、侧摩阻力、地层损失的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土体位移计算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M6线双圆盾构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应用该方法分析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引起的土体纵向、横向沉降特征。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该方法可用于分析双圆、异形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位移特征,双圆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盾构对土体有明显的背土、挤土效应。所得结论对于异形盾构工法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盾构 正面附加推力 侧摩阻力 地层损失 地表位移
下载PDF
采场上覆岩层离层位移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海涛 胡千庭 +1 位作者 郑颖人 林府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了快速而准确的确定煤层回采过程中采场上覆岩层的离层位移,指导地面瓦斯抽采钻井防护工程的开展,结合地表沉降规律和组合关键层理论分析了采动影响下采场上覆岩层离层位移的产生原因,构建了一种计算采场上覆岩层离层位移量的经验计... 为了快速而准确的确定煤层回采过程中采场上覆岩层的离层位移,指导地面瓦斯抽采钻井防护工程的开展,结合地表沉降规律和组合关键层理论分析了采动影响下采场上覆岩层离层位移的产生原因,构建了一种计算采场上覆岩层离层位移量的经验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将该方法应用到了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煤矿地面瓦斯抽采钻井工程试验中。结果表明:采场上覆岩层离层位移的大小由离层界面上下两组合关键层的沉降位移量之差决定,其沿采场倾向方向的分布规律,呈现采场中间最高、由采场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地面钻井的布井宜选择在采场沉降拐点与采场边界之间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关键层 离层位移 计算方法
下载PDF
软土地区深基坑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141
13
作者 李琳 杨敏 熊巨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2,共7页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的加大,基坑工程向更深更大的方向发展。本文就杭州和上海软土地区46个成功深基坑的实测结果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分析了基坑开挖深度与最大侧移及其位置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基坑开挖深度和所采用支撑系统相对刚度...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的加大,基坑工程向更深更大的方向发展。本文就杭州和上海软土地区46个成功深基坑的实测结果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分析了基坑开挖深度与最大侧移及其位置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基坑开挖深度和所采用支撑系统相对刚度之间的关系。由于抗隆起稳定安全度与基坑变形的关系密切,本文就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与围护体最大侧移和墙后最大地面沉降与之间的关系。并对随深度增加后深基坑的变形控制标准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实测数据的分析,有以下结论: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大,由于支撑系统的相对刚度迅速增长,使得最大相对侧移值并没有增大,最大侧移位置一般发生在开挖面附近,随基坑深度的增加有向上移动的趋势,抗隆起稳定安全度的提高对减小基坑的变形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基坑的变形在超出当前规范的控制标准时亦可实现基坑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深度 最大侧移 相对刚度 抗隆起稳定安全 地面沉降
下载PDF
近接隧道施工工序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传利 漆泰岳 +1 位作者 谭代明 琚国全 《隧道建设》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文章结合广州地铁六号线昌沙区间隧道,采用了三维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模拟上下台阶法施工过程,对比分析了临时仰拱的效果及右线施工对左线和地表沉降的影响,介绍了地表沉降、受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发展情况,揭示了临时仰拱的作用和近接隧... 文章结合广州地铁六号线昌沙区间隧道,采用了三维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模拟上下台阶法施工过程,对比分析了临时仰拱的效果及右线施工对左线和地表沉降的影响,介绍了地表沉降、受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发展情况,揭示了临时仰拱的作用和近接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和先行隧道的不利影响,为工程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近接施工 地表沉降 位移 塑性区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引起临近地下管线的位移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大勇 张土乔 龚晓南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6-41,27,共7页
针对基坑开挖对临近地下管线的影响这一课题,利用Winkler 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受基坑开挖影响的地下管线竖向位移与水平位移方程;探讨了地下管线位移按两端固定支座梁计算的合理性;分析了影响地下管线位移的因素;经过对... 针对基坑开挖对临近地下管线的影响这一课题,利用Winkler 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受基坑开挖影响的地下管线竖向位移与水平位移方程;探讨了地下管线位移按两端固定支座梁计算的合理性;分析了影响地下管线位移的因素;经过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开挖 地下管线位移 地表沉陷 弹性地基梁
下载PDF
侧摩阻力约束下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估算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原华 张庆贺 张建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29-1334,共6页
将用于桩体负摩阻力分析的剪切位移法引入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中,研究了降水过程中止水帷幕与土体交界处的侧摩阻力对土体沉降的约束机制,以及侧摩阻力在土体中水平方向的传递规律,推导了侧摩阻力对土体沉降的约束位移,提出了考... 将用于桩体负摩阻力分析的剪切位移法引入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中,研究了降水过程中止水帷幕与土体交界处的侧摩阻力对土体沉降的约束机制,以及侧摩阻力在土体中水平方向的传递规律,推导了侧摩阻力对土体沉降的约束位移,提出了考虑侧摩阻力影响的地面沉降量估算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侧摩阻力对土体沉降的约束作用主要局限于距止水帷幕18m的范围内;在土体与止水帷幕交界处,侧摩阻力对土体沉降的约束作用最显著;所提出的考虑侧摩阻力作用的地面沉降计算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降水期间地表沉降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降水 地面沉降 侧摩阻力 剪切位移法
下载PDF
地面堆载对埋地管道的安全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长俊 马树锋 +1 位作者 季楚凌 陈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28,共6页
为了分析地面堆载对埋地管道安全性的影响,以非线性接触模型为基础,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地面堆载作用下的三维管土相互作用模型。通过求解模型,探讨了地面堆载的大小、作用位置以及作用尺寸对埋地管道位移、应力和椭圆度的影响... 为了分析地面堆载对埋地管道安全性的影响,以非线性接触模型为基础,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地面堆载作用下的三维管土相互作用模型。通过求解模型,探讨了地面堆载的大小、作用位置以及作用尺寸对埋地管道位移、应力和椭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的应力和椭圆度随着堆载大小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垂直作用于管道正上方的堆载对管道的强度和稳定性影响较大;当作用应力不变时,与长度相比,堆载宽度的变化对管道的影响更显著,而当总作用力不变时,增大堆载长度和宽度均可有效降低其对管道安全性的影响。预期研究结果可以为解决油气管道建设中的安全防护问题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堆载 埋地管道 位移 强度 稳定性
下载PDF
地铁盾构施工对地下管线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晓康 汪维东 +1 位作者 朱大勇 卢坤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5-811,共7页
文章以合肥地区典型黏土和砂土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模型试验,探究在盾构开挖条件下,地下管线在黏土和砂土不同地层中受力和变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管-土相互作用程度和相对刚度不同,导致盾构开挖管线在砂土中变形曲线呈沉降槽型,... 文章以合肥地区典型黏土和砂土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模型试验,探究在盾构开挖条件下,地下管线在黏土和砂土不同地层中受力和变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管-土相互作用程度和相对刚度不同,导致盾构开挖管线在砂土中变形曲线呈沉降槽型,在黏土中呈小双峰型;管线在砂土中最大沉降值大于黏土,而黏土中管线底部最大拉应力大于砂土;相邻管线部位变形具有上拱和下拉效应,且上拱和下拉效应对相邻管线部位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不同;管线的最大变形量与地层损失量、沉降槽宽度有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盾构 管线 位移 地层损失量
下载PDF
兰州地铁某车站深基坑开挖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周勇 叶炜钠 高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41-146,共6页
对兰州市某地铁站深基坑桩顶水平位移、桩体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变形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其变化规律。监测结果表明:桩顶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逐渐增大,靠近内支撑的桩顶水平位移变化较平缓;桩体水平位移随着深度增加呈现先快后慢、先陡后缓... 对兰州市某地铁站深基坑桩顶水平位移、桩体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变形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其变化规律。监测结果表明:桩顶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逐渐增大,靠近内支撑的桩顶水平位移变化较平缓;桩体水平位移随着深度增加呈现先快后慢、先陡后缓的变化趋势,距桩顶2/3处会出现水平位移最大值;距离基坑越近地表沉降量越大,变化速率越快。最后借助有限元软件Geostudio对基坑开挖进行了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监测结果较为接近,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证明了设计方案和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变形特性 桩顶水平位移 桩体水平位移 地表沉降
下载PDF
杭州地铁1号线盾构掘进对周围土体扰动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虞兴福 任辉 胡向东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6-173,共8页
文章以杭州地铁1号线红普路站—九堡站区间段右线隧道盾构掘进为工程背景,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周围土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性监测研究,其监测内容包含地表沉降、分层沉降、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压力。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地表沉降主要集中... 文章以杭州地铁1号线红普路站—九堡站区间段右线隧道盾构掘进为工程背景,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周围土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性监测研究,其监测内容包含地表沉降、分层沉降、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压力。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地表沉降主要集中在盾构通过前接近监测断面和盾尾离开监测断面这一期间;在盾构通过时,隧道盾构外侧土体存在明显沉降,而在盾构通过前、后,土体均有不同程度的隆起,并且横向水平位移较大,受挤压效果明显;盾构切口到达和盾尾离开时,孔隙水压力都会出现突然增大随后迅速减小的变化规律,反映了土体挤压、恢复和松弛等扰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地铁 盾构掘进 地表沉降 土体位移 孔隙水压力 现场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