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CCA-Treated Wood Highway Guard Rail Posts in the US with Comparisons to Galvanized Steel Guard Rail Posts 被引量:1
1
作者 Christopher A. Bolin Stephen T. Smith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13年第1期58-67,共10页
A cradle-to-grave life cycle assessment is done to identify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chromated copper arsenate (CCA)-treated timber used for highway guard rail post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that contribute to... A cradle-to-grave life cycle assessment is done to identify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chromated copper arsenate (CCA)-treated timber used for highway guard rail post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total impacts, and to determine how the impacts compare to the primary alternative product, galvanized steel posts. Guard rail posts are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highway guard rails.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 as well as public and regulatory interests, have increasing need to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guard rail post selection, in addition to factors such as costs and service performance. This study uses a life cycle inventory (LCI) to catalogue the input and output data from guard rail post manufacture, service life, and disposition, and a 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LCIA) to assess anthropogenic and net greenhouse gas (GHG), acidification, smog, ecotoxicity, and eutrophication potentially resulting from life cycle air emissions. Other indicators of interest also are tracked, such as fossil fuel and water use. Comparisons of guard rail post products are made at a functional unit of one post per year of service. This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finds that the manufacture, use, and disposition of CCA-treated wood guard rails offers lower fossil fuel use and lower anthropogenic and net GHG emissions, acidification, smog potential, and ecotoxicity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an impact indicator values for galvanized steel posts. Water use and eutrophication impact indicator values for CCA-treated guard rail posts are greater than impact indicator values for galvanized steel guard rail p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LCI Environmental Impact Treated Wood Chromated Copper ARSENATE CCA guard Rail post Greenhouse Gas GHG Galvanized Steel
下载PDF
严寒条件下边防营区及哨所点位供暖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罗继杰 张蔚东 +1 位作者 李靖 王烽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4,共7页
针对边防营区及哨所自然环境恶劣,建筑寿命短、保温差、能耗大,采用传统的供暖技术能源供应问题突出,无法有效解决供暖的问题,研究了建筑一体化保温技术、太阳能供暖技术。工程应用表明,点位供暖技术能有效解决边防营区及哨所的冬季供... 针对边防营区及哨所自然环境恶劣,建筑寿命短、保温差、能耗大,采用传统的供暖技术能源供应问题突出,无法有效解决供暖的问题,研究了建筑一体化保温技术、太阳能供暖技术。工程应用表明,点位供暖技术能有效解决边防营区及哨所的冬季供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防营区 哨所 供暖 节能 太阳能
下载PDF
班军:从操练之师到职业工匠——明代北京城防御战略转变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6
3
作者 彭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74,共5页
班军本为戍守京师而设,然承平日久,班军却从操练之师渐渐演变为职业工匠。这一转化的过程,既是卫所制度和班军制度嬗变和没落的过程,同时也是明代北京城军事防御战略转变的结果,即从原来战备型的操练防御转变为承平之时以长城为防御屏... 班军本为戍守京师而设,然承平日久,班军却从操练之师渐渐演变为职业工匠。这一转化的过程,既是卫所制度和班军制度嬗变和没落的过程,同时也是明代北京城军事防御战略转变的结果,即从原来战备型的操练防御转变为承平之时以长城为防御屏障的日常防御;从以北京城为中心转变为以京畿地区为中心的战略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班军 卫所 军事防御
下载PDF
明代川西北的卫所、边政与边地社会 被引量:8
4
作者 邹立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卫所是明代在川西北统治体系的重要军事依托。在以安抚为主的治边政策影响和文官系统层层监管下,卫所成为明代川西北边政的主要执行机构之一。除肩负军事防御职责外,卫所同时兼管与藏羌事务相关的具体行政职权,无形中拓展、加深了卫所... 卫所是明代在川西北统治体系的重要军事依托。在以安抚为主的治边政策影响和文官系统层层监管下,卫所成为明代川西北边政的主要执行机构之一。除肩负军事防御职责外,卫所同时兼管与藏羌事务相关的具体行政职权,无形中拓展、加深了卫所与川西北边地社会之间的接触广度和深度。更为重要的是,为解决卫所粮饷等物资供给问题,明代官方举措和卫所戍军自发性的谋生活动,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代川西北戍军与藏羌民族之间的族际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川西北 卫所 边政 族际互动
下载PDF
长春某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殷亚军 周梅 孙晓磊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7-30,共4页
深基坑的开挖会对周围建筑产生重要影响,造成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本文通过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深基坑工程进行变形监测,对基坑施工阶段基坑及周围建筑物变形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不仅能实现深基坑... 深基坑的开挖会对周围建筑产生重要影响,造成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本文通过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深基坑工程进行变形监测,对基坑施工阶段基坑及周围建筑物变形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不仅能实现深基坑的施工信息化,正确指导工程施工,预防工程事故,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基坑变形的理论,为设计提供可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桩 土钉墙 预应力锚杆 变形监测
下载PDF
香樟齿喙象的交配和产卵行为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丛丛 王蒙 +3 位作者 苏鹏 樊斌琦 王焱 郝德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08-1215,共8页
【目的】香樟齿喙象Pagiophloeus tsushimanus是危害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的中国新记录种。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香樟齿喙象成虫的交配和产卵行为,以增加对其行为习性的认识。【方法】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结合录像的方法,记录香樟齿喙象... 【目的】香樟齿喙象Pagiophloeus tsushimanus是危害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的中国新记录种。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香樟齿喙象成虫的交配和产卵行为,以增加对其行为习性的认识。【方法】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结合录像的方法,记录香樟齿喙象成虫的交配及产卵行为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香樟齿喙象一次完整的交配过程大致分为交配前、交配、交配后3个阶段,表现为相遇抱对、插入授精和配后保护等行为特点。香樟齿喙象的完整交配过程需要672.67±156.53 min,其中抱对持续时间103.94±20.61 min,插入授精持续时间333.83±94.15 min,配后保护持续时间234.9±41.79 min。产卵过程可以划分为咬食产卵孔、产卵、填埋3个阶段,其中钻蛀产卵孔持续时间52.43±4.93 min,产卵持续时间2.47±0.14 min,填埋持续时间29.09±6.74 min。雌雄成虫均有多次交配习性,全天均可发生交配行为,交配高峰发生在12:00-14:00,在6:00-8:00有一个次高峰。香樟齿喙象的卵为单产,雌虫产卵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产卵高峰在18:00-20:00,次高峰出现于8:00-10:00。【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香樟齿喙象的繁殖过程,为系统研究其行为学及发展基于行为调控的防治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齿喙象 交配 相遇抱对 插入授精 配后保护 产卵 香樟
下载PDF
异色瓢虫的交配及配后的保护行为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申智慧 杨洪 +1 位作者 袁瑞 张帆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1期27-31,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对异色瓢虫的交配及配后的保护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完成交配时间为110.89 min,雌雄虫生殖器结合39 min后雄虫的身体开始晃动,完成一次交配雄虫晃动的总时间为75.11min,雄虫晃动的回合数为129.57个,每个... 通过室内试验,对异色瓢虫的交配及配后的保护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完成交配时间为110.89 min,雌雄虫生殖器结合39 min后雄虫的身体开始晃动,完成一次交配雄虫晃动的总时间为75.11min,雄虫晃动的回合数为129.57个,每个晃动回合包括几个至十几个身体左右晃动的单元,晃动持续直至交配结束。交配结束后,雌雄生殖器分离,雄虫对雌虫继续抱对,持续时间为9.37 min,占交配时间的比例为1/12,推测其为异色瓢虫的配后保护行为。同种干扰的雌雄虫均不会影响交配各阶段时间,但在有雄虫存在的情况下,交配雄虫延长了配后保护时间。交配雌雄虫中有过交配经历的交配组合相对于处女虫交配组合,雄虫晃动前交配等待时间延长,平均晃动回合时间变长,晃动回合数减少;有无交配经历不会影响配后保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交配行为 配后保护
下载PDF
在国家和土司之间:卫所制度的变迁与转型——对鄂西南施州卫的再认识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文元 《武陵学刊》 2017年第5期76-81,共6页
施州卫是明廷在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具有"军民卫"性质的卫所,对鄂西南地域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反过来,国家政局、地方社会环境、土司势力、卫所军户群体也同样影响着卫所的建置、生存状态与政治取向。在国家和土... 施州卫是明廷在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具有"军民卫"性质的卫所,对鄂西南地域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反过来,国家政局、地方社会环境、土司势力、卫所军户群体也同样影响着卫所的建置、生存状态与政治取向。在国家和土司之间施州卫经历了变迁与转型。从动态层面考察施州卫,既可以获悉明王朝的政治生态、王朝结构与卫所制度的实际运行状态,又可侧面窥视土司制度在王朝国家的实施情况与发展嬗变,解读卫所时代土家族地区的区域社会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卫所制度 施州卫 建置
下载PDF
型钢立柱波形梁护栏撞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沈伟明 卢文胜 王国平 《结构工程师》 2000年第4期33-37,共5页
本文对轻型H型钢和O型钢高速公路护栏作撞击试验,并作了相应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H型立柱 撞击 防护栏 高速公路 试验
下载PDF
明代西北边防卫所探究——以河州卫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威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9-43,共5页
河州卫是明朝在西番诸卫中设立最早的卫所之一。河州卫不仅管军,而且治民。同时,由于少数民族首领在卫中任职,构建了河州卫土流参治的管理模式。随着汉族大量迁入河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
关键词 明代 河州卫 土流参治 屯堡文化
下载PDF
论明代福州三卫之设与闽都文化之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勇 《闽江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13,22,共7页
福州城的左、右、中三卫,设置于明初,其主要职责是防海备倭。卫所的官员和士兵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散居在福州城及附近府州县境,是福州人口的组成部分之一。卫所在其职责运行、群体构成、家庭形态和经济生活等方面对福州的海洋文化、基层... 福州城的左、右、中三卫,设置于明初,其主要职责是防海备倭。卫所的官员和士兵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散居在福州城及附近府州县境,是福州人口的组成部分之一。卫所在其职责运行、群体构成、家庭形态和经济生活等方面对福州的海洋文化、基层社会组织和民风民俗等社会文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所制度 闽都海洋文化 军卫组织 闽都风俗
下载PDF
论明清海防卫所的文化线路属性判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杰 孙晓琪 侯轶平 《中国名城》 2018年第9期49-57,共9页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型文化遗产类型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基于文化线路的定义、特征,通过沿海防御体系、卫所空间、驿路与特定功能、海防的整体价值、及其文化交流等方面判读了明清沿海卫所,认定明清沿海卫所是一条动态特征明显的文...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型文化遗产类型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基于文化线路的定义、特征,通过沿海防御体系、卫所空间、驿路与特定功能、海防的整体价值、及其文化交流等方面判读了明清沿海卫所,认定明清沿海卫所是一条动态特征明显的文化线路,它是由“驿路为主线、各路支线相互连通的有形线路”“以卫所为核心的海防防御体系为无形线路”及内在的历史关系串联起来的沿途各遗产要素组成的体系,该体系以军事功能为主导,以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共同构筑了一条以“海防军事”为典型、“多元文化”为辅助、拥有众多文化遗产的综合性文化线路,以此认识其真实性与完整性,为沿海卫所文化线路的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所 文化线路 交通 防御体系
下载PDF
艺术的非人化——审美现代性之“自反性”悖论
13
作者 付立峰 蒋永文 《学术探索》 2006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非人化”是现代主义艺术,尤其是各种先锋派艺术的一个根本特征,它根源于审美现代性之“自反性”悖论。对艺术“非人化”的美学阐释在不同的视界中折射出不同的内涵。勘察这种内涵差异之所在,有利于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现代主义 非人化 自反性 先锋派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明代贵州卫所进士群体浅谈
14
作者 覃朗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16,共9页
卫所进士,是指生活于卫所管辖的地域范围内在行政管理上受到卫所制度影响的进士群体。这里在统计、辨析、考订明代贵州地区卫所进士数量的基础上,从户籍、家庭背景等方面对卫所进士群体进行了分析,卫所出身的进士是明代贵州进士的主体,... 卫所进士,是指生活于卫所管辖的地域范围内在行政管理上受到卫所制度影响的进士群体。这里在统计、辨析、考订明代贵州地区卫所进士数量的基础上,从户籍、家庭背景等方面对卫所进士群体进行了分析,卫所出身的进士是明代贵州进士的主体,家庭因素对于卫所进士科举功名的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通过科举考试,卫所进士既实现了社会流动,得以提升自身的地位,又在传播文化、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所 进士群体 贵州
下载PDF
明代巡海向巡洋会哨制度的转变——兼论南海巡洋区划与连界会哨
15
作者 韩虎泰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23-29,共7页
明初,东南沿海反明势力盘踞沿海岛屿与明廷对抗。其时恰逢日本国内处于南北分裂之际,致使日本乱民、武人、商贾等逃渡至中国,窃据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一股强大的倭寇势力,与反明势力相互勾连结引,为害甚巨。在此种情形下,朱元璋开始注重... 明初,东南沿海反明势力盘踞沿海岛屿与明廷对抗。其时恰逢日本国内处于南北分裂之际,致使日本乱民、武人、商贾等逃渡至中国,窃据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一股强大的倭寇势力,与反明势力相互勾连结引,为害甚巨。在此种情形下,朱元璋开始注重海疆防御体系的建设,其中最关紧要的便是巡海制度的实施。至明中后期,随着倭寇日炽,巡海制度开始发生转变,逐渐形成了划有明确巡防区划,进行连界会哨的巡哨制度,使海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巡海制度 巡洋会哨 海防体系
下载PDF
瓢虫交配行为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洪 申智慧 +1 位作者 张帆 廖启荣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4期357-362,共6页
瓢虫科多数种类是许多重要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本文综述了瓢虫科昆虫的交配行为,重点就瓢虫的交配识别、交配选择、交配过程和多次交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展望进行探讨。
关键词 瓢虫 交配识别 交配选择 交配过程 多次交配
下载PDF
基坑围护桩顶部偏移事故分析
17
作者 廖克斌 李得伟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1期134-135,共2页
通过对某检修热车间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围护桩突然发生偏移的质量安全事故进行了分析,寻找了产生险情的根本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案,并总结了基坑围护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围护桩 偏移 事故 处理方案
下载PDF
明挖顺作深基坑横撑倒换对围护桩内力的影响
18
作者 汤宪高 翟可 《山西建筑》 2006年第9期77-78,共2页
以某地铁基坑围护结构钻孔桩内力计算为例,对减少横撑倒换引起内力变化进行分析,让广大技术人员认识到横撑倒换对围护桩影响较大,应引起重视,并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横撑倒换 围护桩内力 深基坑
下载PDF
SMW围护桩在上海地铁站施工中的应用
19
作者 任刚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23期296-296,F0003,F0004,共3页
结合上海地铁M8线曲阳路车站出入口、风井深基坑开挖围护的施工实践,介绍了SMW桩在高水位、狭窄工作场地、软弱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步骤。
关键词 SMW围护桩 深基坑 地铁车站
下载PDF
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方邑 彭家园 +2 位作者 何茜 曾子轩 杨锐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7,共6页
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既是生态环境实地保护的重要保障,也是满足社区发展、访客游憩服务管理等人类利用需求的重要手段,对于协调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尚处起步阶段的... 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既是生态环境实地保护的重要保障,也是满足社区发展、访客游憩服务管理等人类利用需求的重要手段,对于协调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尚处起步阶段的现状,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对比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乌干达、英国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特征,提出我国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建设的6项建议:明确原则定位、坚持文化认同、优化管理体系、注重能力提升、建设执法队伍、强化科研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 管护员 生态公益岗位 生态文明 与自然和谐相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