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低熟油成藏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建渝 牛瑞卿 +2 位作者 李水福 田波 魏世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5-440,共6页
孤南洼陷具有丰富的低熟油资源 .低熟油中的生物标志物以高伽玛蜡烷含量、植烷优势、低成熟度为特征 .下第三系沙一段是低熟油的源岩 ,其岩性为富含藻类有机质的油页岩、油泥岩 .低熟油在平面上环生烃洼陷分布 ,剖面上层位集中在沙二—... 孤南洼陷具有丰富的低熟油资源 .低熟油中的生物标志物以高伽玛蜡烷含量、植烷优势、低成熟度为特征 .下第三系沙一段是低熟油的源岩 ,其岩性为富含藻类有机质的油页岩、油泥岩 .低熟油在平面上环生烃洼陷分布 ,剖面上层位集中在沙二—沙一段 .断层控制了低熟油的运移距离和聚集层位 .低熟油的成藏模式有 3种 ,即自源侧向运移聚集成藏、自源断层垂向运聚成藏和混合运聚成藏模式 .孤南洼陷低熟油在盆地内部以侧向运移、侧向充注入岩性 -断块圈闭为主 ,形成单源油藏 .在断裂带原油是以垂向运移及垂向充注断块圈闭为主 ,形成混源油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熟油 成藏模式 运移 充注 孤南洼陷 源岩 断层 圈闭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孤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沉积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宁 姜在兴 +4 位作者 张乐 阎丽艳 彭兴鹏 李莹 李春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3-831,共9页
从区域地质资料出发,以岩石学、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理论为指导,主要针对岩石颜色、成分、粒度、沉积构造等岩心相标志,对区内10口井的岩心进行了观察,并结合45口井的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分析,对孤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沉积微相... 从区域地质资料出发,以岩石学、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理论为指导,主要针对岩石颜色、成分、粒度、沉积构造等岩心相标志,对区内10口井的岩心进行了观察,并结合45口井的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分析,对孤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沉积微相的划分和沉积环境的演化展开了研究,并对其与油气储层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孤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湖泊共3种类型沉积相,9种沉积亚相,16种沉积微相;并首次发现风暴沉积,认为风暴对油气储集层有一定改良作用;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洼陷北侧发育小规模三角洲、扇三角洲,南侧发育三角洲,随着湖泊体系的扩展而逐渐萎缩,总体为生油层形成的有利环境;到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物源区供给增强,洼陷内砂体含量增高,有利于形成良好油气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沉积 沉积微相 三角洲前缘 沙河街组 孤南洼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油气成藏系统 被引量:15
3
作者 伍涛 陈建渝 田世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6-329,共4页
孤南洼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内的一个洼陷,根据其烃源岩特征,油气成藏演化与分布特征,可以划分出两个油气成藏系统,即成藏系统Ⅰ和成藏系统Ⅱ。成藏系统Ⅰ以沙河街组三段为烃源岩,从东营组末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目前处在成熟阶... 孤南洼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内的一个洼陷,根据其烃源岩特征,油气成藏演化与分布特征,可以划分出两个油气成藏系统,即成藏系统Ⅰ和成藏系统Ⅱ。成藏系统Ⅰ以沙河街组三段为烃源岩,从东营组末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目前处在成熟阶段,储集岩从基底中生界直至馆陶组都有分布;成藏系统Ⅱ以沙河街组一段为烃源岩,自馆陶组末期进入生烃门限,目前处于低成熟阶段,储集岩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二段、沙河街组一段及东营组。尽管两个系统的油源区基本重叠,但油气的性质和空间分布有很大差别。成藏系统Ⅰ的范围可以从洼陷内部延伸到周围的突起,成藏系统Ⅱ的原油主要聚集在洼陷内部。另外,两个成藏系统的油气运移、聚集方式也不同。成藏系统Ⅱ主要以侧向运移、侧向充注为主,形成单源油藏。成藏系统Ⅰ在i洼陷外围通过断裂带的垂向运移及垂向充注,可以形成混源油藏。这两个系统一方面是独立的,另一方面又被断层所关联,空间相互叠置,时间相互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储集岩 油气运移 油气成藏系统
下载PDF
沉积相地震波波形响应特征研究--以渤海湾盆地孤南洼陷沙三中亚段中部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赖生华 蒲秀刚 杜贵荣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0-404,共5页
依据地震波波形理论,进行地震相自动识别、划分,可确定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更省时、更客观、更准确的优势。利用此方法研究了渤海湾盆地孤南洼陷沙三中亚段中部地层沉积体系平面分布规律。相模型道与沉... 依据地震波波形理论,进行地震相自动识别、划分,可确定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更省时、更客观、更准确的优势。利用此方法研究了渤海湾盆地孤南洼陷沙三中亚段中部地层沉积体系平面分布规律。相模型道与沉积相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其对沉积相变化较敏感,可用于微相划分。研究表明,孤南洼陷沙三中亚段中部地层沉积时期,存在辫状河三角洲、盆底扇和湖泊3种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在该区发育前缘亚相,分布于孤南洼陷南部斜坡区域;盆底扇主要分布于洼陷北部,位于孤南断裂坡脚部位,浅湖近岸滩坝滑塌也可形成盆底扇复合体。该时期的湖泊较浅,主要发育浅湖亚相,近岸滩坝及席状砂也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模型道 自组织神经网络 地震波波形 沉积体系 孤南洼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与油气运移聚集 被引量:6
5
作者 伍涛 田世澄 毕研鹏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3期11-14,共4页
本文分析了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产生的原因,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认为压实作用是形成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的重要原因。孔隙流体压力垂向上可以划分为静水压力带、过渡带和异常压力带。剖面上,高压层顺层分布,将洼陷... 本文分析了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产生的原因,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认为压实作用是形成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的重要原因。孔隙流体压力垂向上可以划分为静水压力带、过渡带和异常压力带。剖面上,高压层顺层分布,将洼陷分割成多套相对独立的压力系统。沙三段和沙一段是洼陷内的两套生油岩,同时又是异常高压层,起到了良好的封闭作用,其生成的油气主要排向上下流体压力较低的储集岩,并在其中侧向运移,只有在边界断层附近,油气才大规模运移到浅层聚集。平面上,孔隙流体压力具有绕洼陷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的特点。油气运移的方向主要为北部的陡坡带,其次为南部的缓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流体压力 压实作用 压力系统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山东省孤南洼陷低熟油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晓敏 廖林 姜晓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通过对山东省济阳坳陷东部的孤南洼陷及其周边近百口井油样的分析,从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质谱、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4个方面总结了孤南洼陷低熟油的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植烷优势、高伽马蜡烷指数、低C29甾烷的异构化系数:20S/(2... 通过对山东省济阳坳陷东部的孤南洼陷及其周边近百口井油样的分析,从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质谱、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4个方面总结了孤南洼陷低熟油的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植烷优势、高伽马蜡烷指数、低C29甾烷的异构化系数:20S/(20S+20R)峰值比和ββ/(αα+ββ)峰值比低(0.12~0.35)的特征,明显区别于成熟油。运用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油源对比,表明低熟油的源岩为沙一段油页岩。其成藏模式有自源侧向运移聚集成藏、它源断层垂向运移聚集成藏和混合运移聚集成藏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熟油 油源对比 成藏模式 孤南洼陷 山东
下载PDF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油气生成与聚集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伍涛 田世澄 田波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6期1-4,共4页
孤南洼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内的一个洼陷,该洼陷具有很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洼陷内发育沙三段和沙一段两套良好的生油岩,同时它们又是区域盖层。储集居主要包括第三系碎屑岩和中生界火山碎屑岩。本区圈闭多与断层有关,圈闭的形成与... 孤南洼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内的一个洼陷,该洼陷具有很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洼陷内发育沙三段和沙一段两套良好的生油岩,同时它们又是区域盖层。储集居主要包括第三系碎屑岩和中生界火山碎屑岩。本区圈闭多与断层有关,圈闭的形成与油气的运移聚集有良好的配置关系。两套生油岩分别对应着两个成藏期。根据两套生油岩,两个成藏期可以识别出两个油气成藏系统,两个成藏系统的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不同,它们既相互独立,又通过断层和不整合联结。断层对本区油气藏的分布起控制作用,靠近洼陷中心的边界断层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勘探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生成 油气聚集 油气藏形成 洼陷 聚集规律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稠油油藏的差异成藏过程 被引量:3
8
作者 高长海 张新征 +4 位作者 王兴谋 李豫源 张云银 张嘉豪 王健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7,共9页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与新近系均发育大量稠油油藏,明确油气成因机制和成藏过程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明确了稠油油藏的成因机制,结合构造演化史、埋藏史—热史、油气成藏期次等研究...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与新近系均发育大量稠油油藏,明确油气成因机制和成藏过程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明确了稠油油藏的成因机制,结合构造演化史、埋藏史—热史、油气成藏期次等研究,恢复了稠油油藏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古近系与新近系稠油油藏具有"泾渭分明"的成因机制和运聚特征:古近系东营组沉积末期,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低熟原油通过古近系沙三段与前古近系之间的不整合输导层侧向运移至三合村洼陷,在古近系沙三段底部的地层超覆圈闭中聚集成藏,形成原生型稠油油藏;新近系馆上段—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渤南洼陷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成熟原油首先侧向运移至垦西断垒,进而通过垦西断层垂向运移至新近系馆陶组,最后通过馆陶组骨架砂体及断层的复合输导进入三合村洼陷,在馆陶组构造—岩性圈闭或地层超覆圈闭中聚集成藏,由于后期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而形成次生型稠油油藏。开展稠油油藏与浅层气藏的联合勘探,可作为济阳坳陷浅层今后增储上产的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油源对比 成因机制 成藏期次 油气运聚 三合村洼陷
下载PDF
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物源体系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云鹤 刘强虎 +6 位作者 朱筱敏 朱世发 蒋龙 耿名扬 蒋宇冰 张玉亮 刘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6-439,共14页
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Es3L)作为重要储集层段,勘探潜力巨大,精细刻画三合村洼陷沙三下亚段物源体系对沉积体系重建、有利区带预测具重要意义。采用古地貌宏观区分物源区与沉积区,并精细刻画西南部与南部物源通道(I^VI... 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Es3L)作为重要储集层段,勘探潜力巨大,精细刻画三合村洼陷沙三下亚段物源体系对沉积体系重建、有利区带预测具重要意义。采用古地貌宏观区分物源区与沉积区,并精细刻画西南部与南部物源通道(I^VI号),运用岩心、岩屑组成特征明确沉积区沉积相类型及原始物质成分,通过地震属性与地层切片精细描绘沉积区内"源-汇"配置及时空演化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三合村洼陷古物源体系进行综合刻画。结果表明,洼陷西南部斜坡区(约3°)物源来自陈家庄凸起西段(I、II号沟槽输导),相对富砾,以碳酸盐岩岩屑为主;南部坡折区(约8°)物源来自于陈家庄凸起东段(III^VI号沟谷输导),相对富砂,发育单晶石英或多晶石英颗粒。平面上,沉积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规模与物源通道的宽深比及延伸距离呈正相关,垂向上,低位体系域(LST)形成扇体规模远大于高位体系域(HST)扇体,且交汇区物源体系由南部向西南部迁移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源-汇”系统 地层切片 沙三下亚段 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
下载PDF
孤南—富林洼陷层序分析与盆地演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振川 刘红梅 魏魁生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5-68,共4页
通过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论述了孤南—富林洼陷下第三系盆地的演化与层序发育;盆地自始新世的两次从强到弱的幕式断陷作用,其沉积响应表现为两次大规模水进—水退沉积旋回,相应依据不整合面将下第三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 通过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论述了孤南—富林洼陷下第三系盆地的演化与层序发育;盆地自始新世的两次从强到弱的幕式断陷作用,其沉积响应表现为两次大规模水进—水退沉积旋回,相应依据不整合面将下第三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和9个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南-富林洼陷 层序地层 盆地演化 侵蚀不整合面 下第三系 幕式断陷作用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油气运移与聚集规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方旭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0,66,共6页
利用钻井、地化等资料,通过油气运移路径恢复、油源对比等方法,对渤海湾盆地三合村洼陷油气的运移与聚集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东营期和馆上—明化镇期,北部渤南洼陷沙河街组油气对三合村洼陷进行过两期充注,具有"泾渭分明&qu... 利用钻井、地化等资料,通过油气运移路径恢复、油源对比等方法,对渤海湾盆地三合村洼陷油气的运移与聚集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东营期和馆上—明化镇期,北部渤南洼陷沙河街组油气对三合村洼陷进行过两期充注,具有"泾渭分明"的运移路径和油气聚集特征。东营期,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油气沿Tr不整合面运移至三合村洼陷,再沿沙河街组沙三段骨架砂体横向运移,在沙三段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馆上—明化镇期,渤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油气先沿断层纵向运至新近系馆陶组,再沿馆陶组骨架砂体横向运移至三合村洼陷,在馆陶组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运移路径恢复 油气聚集 济阳坳陷 三合村洼陷
下载PDF
碎屑储集岩磁化率与含油性的关系
12
作者 李学森 徐兴雨 王中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75-80,7,共6页
对采自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南洼陷9口探井的430块古近系碎屑储集岩标本进行了细致的体积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和非磁滞磁化率测试,研究了不同含油级别的储集岩磁化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岩性是控制磁化率信号强弱的首要地质因素,泥质含... 对采自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南洼陷9口探井的430块古近系碎屑储集岩标本进行了细致的体积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和非磁滞磁化率测试,研究了不同含油级别的储集岩磁化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岩性是控制磁化率信号强弱的首要地质因素,泥质含量指示磁化率十分灵敏。碎屑储集岩磁化率与含油性关系密切,以岩性为约束,除去泥质成分的影响,储集岩含油程度越高,磁化率越低,两者呈负相关;油浸碎屑岩中极有可能存在与烃类流体运移聚集作用密切相关的超顺磁(SP)-单畴(SD)-假单畴(PSD)粒级的自生磁铁矿。在常规地球物理测井基础上,针对有石油地质意义的层段开展磁化率测井,砂岩段中的磁化率低值区是可疑的油气层,泥岩段中的磁化率异常高值区可能是优质的烃源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含油性 碎屑储集岩 孤南洼陷
下载PDF
碎屑储集岩热磁特征与磁性矿物识别
13
作者 李学森 杨晓敏 徐兴雨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9-606,共8页
对采自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南洼陷4口探井的22块古近系沙河街组碎屑储集岩标本进行了细致的磁化率-温度曲线、三轴饱和等温剩磁热退磁测试,研究不同含油级别的储集岩的热磁特征与磁性载体,结果表明:孤南洼陷沙河街组储集岩磁性矿物及... 对采自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南洼陷4口探井的22块古近系沙河街组碎屑储集岩标本进行了细致的磁化率-温度曲线、三轴饱和等温剩磁热退磁测试,研究不同含油级别的储集岩的热磁特征与磁性载体,结果表明:孤南洼陷沙河街组储集岩磁性矿物及其组合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磁铁矿、针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磁铁矿,岩石的磁性载体及其组合与岩石的颜色、岩性等沉积学特征密切相关,而与含油性关系不明显;在氩气环境中加热,含油标本中的磁铁矿Hopkinson峰低而宽,甚至不明显,居里温度附近曲线多呈锯齿状,冷却过程中,磁铁矿重现作用不明显,烃类有机质对碎屑储集岩中沉积成因磁铁矿的热磁行为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烃类流体侵位,储集岩中的磁性矿物及其组合未发生明显变化,亦不存在某种演化序列或规律性,烃类流体化学重磁化不具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温度曲线 饱和等温剩磁热退磁 碎屑储集岩 孤南洼陷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孟涛 邱隆伟 +3 位作者 王永诗 刘雅利 刘鹏 程付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3-609,共7页
为了解释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外源油气在三合村洼陷内部聚集成藏的问题,利用流体包裹体、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资料,结合典型井埋藏史与边界断裂演化史分析,从油气成藏期与运移路径演化2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反映... 为了解释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外源油气在三合村洼陷内部聚集成藏的问题,利用流体包裹体、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资料,结合典型井埋藏史与边界断裂演化史分析,从油气成藏期与运移路径演化2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反映成熟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均证实,三合村洼陷存在东营组沉积早期、馆陶组及明化镇组沉积晚期油气成藏过程,早期油气主要源自渤南洼陷沙四上烃源岩,之后渤南洼陷沙三段及沙一段烃源岩相继成熟供烃,构成了三合村洼陷完整的成藏序列。东营组成藏期,边界断层未能错开三角洲砂体,渤南油气可沿统一砂体直接向三合村运聚;晚期由断层、砂体及不整合构成的复合体系,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输导通道。油气正是通过"早期统一砂体运移"和"断层—砂体—不整合复合运移"等方式向三合村洼陷内部及其南部斜坡运聚,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有效运移 三合村洼陷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以孤南——三合村洼陷下第三系扇三角洲沉积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正良 李建明 +1 位作者 王瀛 朴恩庆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4年第4期79-83,共5页
扇三角洲是从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 (海、湖 )中去的冲积扇 ,可以分为水进型扇三角洲和水退型扇三角洲。本文以孤南——三合村洼陷下第三系发育的扇三角洲沉积为例对其发育特征及沉积类型进行了详细研究 ,并指出该扇三角洲属于水退型... 扇三角洲是从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 (海、湖 )中去的冲积扇 ,可以分为水进型扇三角洲和水退型扇三角洲。本文以孤南——三合村洼陷下第三系发育的扇三角洲沉积为例对其发育特征及沉积类型进行了详细研究 ,并指出该扇三角洲属于水退型扇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陷 扇三角洲 下第三系 沉积体系 冲积扇 沉积类型 发育特征 水体
下载PDF
胜利油区孤南洼陷古、新近系充填层序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鲁广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7-104,共8页
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一个新生代次级洼陷。边界断层的活动差异性造成洼陷形态为典型的南超北断的箕状洼陷 ;多次的构造运动形成了湖盆的多次抬升剥蚀和沉降。充填序列可以划分为 4个构造层序 ;沉积体系可划分出河流、扇三角洲... 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一个新生代次级洼陷。边界断层的活动差异性造成洼陷形态为典型的南超北断的箕状洼陷 ;多次的构造运动形成了湖盆的多次抬升剥蚀和沉降。充填序列可以划分为 4个构造层序 ;沉积体系可划分出河流、扇三角洲、三角洲及湖泊体系等 4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南洼陷 层序 沉积环境 山东
下载PDF
孤南洼陷沙三段成藏条件及岩性油藏类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丹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144-144,共1页
通过对孤南洼陷沙三段成藏条件及岩性油藏类型的分析,增加对孤南洼陷的深入了解,为该地区的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方向。
关键词 孤南洼陷 成藏条件 岩性油藏
下载PDF
多尺度混合反演技术在河流相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宝衡 谢春雨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2期22-27,共6页
传统的声阻抗反演方法分辨率有限,对薄储层(砂层厚度小于10 m)的准确识别存在一定的困难。频率域分频多尺度反演方法是在三个不同的频带下进行地震数据反演,求解不同尺度下反演所用目标函数,反演结果作为下一个尺度反演的初始模型,将层... 传统的声阻抗反演方法分辨率有限,对薄储层(砂层厚度小于10 m)的准确识别存在一定的困难。频率域分频多尺度反演方法是在三个不同的频带下进行地震数据反演,求解不同尺度下反演所用目标函数,反演结果作为下一个尺度反演的初始模型,将层序界面约束和贝叶斯理论应用于反演过程中,从而保证了低频信息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反演分辨率。针对垦西地区三合村凹陷河流相储层横向变化快、砂体厚度薄的特点,利用频率域分频多尺度反演方法进行储层预测,能有效识别横向变化快的薄互层砂体,清晰刻画出砂体边界,预测砂体分布范围,提升了叠后反演对薄储层的预测能力,成为河流相薄储层预测的有效手段,对于同样地质背景探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频率域反演 储层预测 河流相储层 三合村凹陷
下载PDF
孤南洼陷渤701井沙三上亚段沉积微相研究
19
作者 蓝天宇 樊明皓 《中国锰业》 2017年第2期34-36,共3页
在岩心和录测井资料基础上,结合前期成果,对胜利油田孤南洼陷渤701井沙河街组沙三段上亚段展开沉积微相研究。该亚段发育曲流河相沉积,从中可识别出5种岩石相类型。分析认为该亚段可进一步划分出点砂坝、河漫滩、决口扇、河床滞留沉积,... 在岩心和录测井资料基础上,结合前期成果,对胜利油田孤南洼陷渤701井沙河街组沙三段上亚段展开沉积微相研究。该亚段发育曲流河相沉积,从中可识别出5种岩石相类型。分析认为该亚段可进一步划分出点砂坝、河漫滩、决口扇、河床滞留沉积,共4种沉积微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南洼陷 沙三上亚段 沉积微相
下载PDF
碎屑储集岩天然剩磁强度与含油性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学森 杨发亭 王中蛟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01-1707,共7页
对采自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南洼陷9口探井的220块下第三系储集岩标本进行了细致的天然剩磁强度测试,研究不同含油级别的碎屑储集岩天然剩磁强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岩性是控制天然剩磁强度的首要地质要素,含油标本的天然剩磁强度总体上... 对采自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南洼陷9口探井的220块下第三系储集岩标本进行了细致的天然剩磁强度测试,研究不同含油级别的碎屑储集岩天然剩磁强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岩性是控制天然剩磁强度的首要地质要素,含油标本的天然剩磁强度总体上略低于不含油标本,沉积剩磁是天然剩磁强度的主要贡献者,含油性对天然剩磁强度的控制作用不明显;在95%置信水平上,不含油标本和含油标本天然剩磁强度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烃类流体充注于碎屑储集岩的有效孔隙和渗流通道是含油气流体与储集岩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烃类流体对碎屑储集岩的化学蚀变作用是次要的,与烃类流体运移聚集相关的自生磁铁矿作用并不具普遍性;孤南洼陷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处理与解释,源自下第三系原位油气藏的磁异常信息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剩磁强度 含油性 碎屑储集岩 孤南洼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