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鲜牛肉中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旭东 闫超杰 +4 位作者 孙剑 姚佳 苏明明 王植朔 卢行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在出口冷鲜牛肉的沙门氏菌检验过程中,从HE琼脂平板上分离到1株蜂房哈夫尼亚菌,该菌三糖铁斜面产碱,底层产酸,不产生H2S,不产气,革兰阴性。经BBL Crystal微生物半自动检测仪检测,同时结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的生化试验结果鉴定为蜂房哈夫... 在出口冷鲜牛肉的沙门氏菌检验过程中,从HE琼脂平板上分离到1株蜂房哈夫尼亚菌,该菌三糖铁斜面产碱,底层产酸,不产生H2S,不产气,革兰阴性。经BBL Crystal微生物半自动检测仪检测,同时结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的生化试验结果鉴定为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房哈夫尼亚菌 分离 鉴定 冷鲜牛肉
下载PDF
Effects of rare earth oxides on microstructures an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hafnia ceramics 被引量:3
2
作者 Chun Li Chaolong Ren +2 位作者 Yue Ma Jian He Hongbo Guo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3期144-153,共10页
Rare earth oxides doped hafnia ceramics,with a formula of Hf0.76LnxY0.24-xO1.88(Ln=Gd,Yb,Gd+Yb or La+Yb),were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sintering at 1500℃.The effects of the rare earth oxides on the microstructures,sin... Rare earth oxides doped hafnia ceramics,with a formula of Hf0.76LnxY0.24-xO1.88(Ln=Gd,Yb,Gd+Yb or La+Yb),were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sintering at 1500℃.The effects of the rare earth oxides on the microstructures,sintering resistance,an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doped hafnia ceramic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 that the Gd-Y,Yb-Y or Gd-Yb-Y co-doped hafnia ceramics remain the same defect fluorite(F)structure,while the La-Yb-Y co-doped hafnia revealing coexistence of pyrochlore(P)and fluorite structures.Yb-Y co-doped samples exhibited much better sintering resistance compared with Gd-Y and Gd-Yb-Y co-doped samples.The coexistence of P and F phases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d sintering capability.Th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the Gd-Y,Yb-Y and Gd-Yb-Y doped samples are relatively lower(1.4-1.7 W m^(-1)K^(-1)at 1200℃),but for the La-Yb-Y co-doped samples,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increases dramatically with temperature due to increased thermal radiation at high-temperature.The averag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TECs)of the Gd-Y,Yb-Y and Gd-Yb-Y co-doped samples are as high as10.3×10^(-6)K^(-1) in temperature range between 200-1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oxides multi-doped hafnia FLUORITE PYROCHLORE Sintering resistance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原文传递
Linalool against Hafnia alvei,its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revealed by metabolomic analyses 被引量:3
3
作者 Luyao Gao Haiming Chen +4 位作者 Wenxue Chen Weijun Chen Haoyu Jian Qiuping Zhong Ming Zhang 《Food Bioscience》 SCIE 2023年第1期858-868,共11页
Linalool,a major component of aromatic plant essential oils,has an antibacterial effect against Hafnia alvei,which can induce food spoilage.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and mechanism ... Linalool,a major component of aromatic plant essential oils,has an antibacterial effect against Hafnia alvei,which can induce food spoilage.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linalool against H.alvei.Linalool treatment resulted in excessiv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accumulation,which resulted in destruction of the cell membrane.According to the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and flow cytometry(FCM)results,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membrane structure of H.alvei was destroyed.Moreover,metabolomic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64 and 73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etabolites screened by mass spectrometry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 modes,respectively,suggesting that nucleic acid metabolism,the respiratory chain and energy metabolism were negatively affected by linalool.Biochemical validation confirm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malate dehydrogenase(MDH),and 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and respiratory metabolism were reduced after linalool treatment.It was therefore concluded that the cell membrane was damaged,nucleic acid metabolism was disturbed,and energy metabolism was reduced by inhibition of the respiratory chain and tricarboxylic acid(TCA)cycle.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linalool against H.alvei,and support the use of linalool as a potential natural preservative to control H.alv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ALOOL hafnia alvei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Metabolomics Respiratory metabolism Energy metabolism
原文传递
蒲公英-银纳米颗粒对三文鱼源哈夫尼亚菌AHL型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檀茜倩 裴建博 +5 位作者 王晓晴 崔方超 孟玉琼 马睿 李学鹏 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20,共11页
群体感应(QS)是细菌间的一种通讯机制,抑制细菌QS系统可作为控制腐败菌的一种新策略,且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本研究以AgNO3为银源,蒲公英植物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蒲公英-银纳米颗粒(D-AgNPs)。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动态光散射、Z... 群体感应(QS)是细菌间的一种通讯机制,抑制细菌QS系统可作为控制腐败菌的一种新策略,且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本研究以AgNO3为银源,蒲公英植物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蒲公英-银纳米颗粒(D-AgNPs)。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动态光散射、Zeta电位、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D-AgNPs为球形、平均粒径13.9 nm、Zeta电位值(-14.07±0.25)mV,主要含Ag(68.96%)和Cl(15.27%)两种元素。测定D-AgNPs对两株哈夫尼亚菌生长和受QS系统调控的生物被膜、N-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AHLs)、蛋白酶、胞外多糖、群集和泳动等毒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D-AgNPs对哈夫尼亚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128μg/mL,在1/16~1/2 MIC(8~64μg/mL)时可抑制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在1/128~1/32 MIC(1~4μg/mL)时促进其生物被膜形成。对AHLs、蛋白酶产生、群集和泳动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对胞外多糖的产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本研究证实D-AgNPs可作为一种QS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哈夫尼亚菌 群体感应 绿色合成 三文鱼
下载PDF
赖氨酸脱羧酶发酵工艺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12
5
作者 蒋丽丽 吴晓燕 +2 位作者 刘毅 刘茜 焦庆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60-1063,1067,共5页
考察了蜂房哈夫尼菌(H.alveiAS1.1009)的L-赖氨酸脱羧酶对L-赖氨酸的脱羧作用,分析了培养基、温度、pH、激活剂等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成分为:ρ(蔗糖)=20 g/L、ρ(玉米浆)=20g/L、ρ(酵母膏)=5 g/L、ρ(牛肉膏)... 考察了蜂房哈夫尼菌(H.alveiAS1.1009)的L-赖氨酸脱羧酶对L-赖氨酸的脱羧作用,分析了培养基、温度、pH、激活剂等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成分为:ρ(蔗糖)=20 g/L、ρ(玉米浆)=20g/L、ρ(酵母膏)=5 g/L、ρ(牛肉膏)=3 g/L、ρ(蛋白胨)=10 g/L、ρ(氯化钠)=5 g/L、ρ(硫酸铵)=2 g/L、ρ(维生素B6)=5 g/L和ρ(L-赖氨酸)=5 g/L,100 mL发酵液中接种量为5 mL液体菌种。最佳转化工艺条件为:转化体系温度35℃、pH=5.0,ρ(菌体)=10 g/L,ρ(吐温-80)=0.15 g/L。L-赖氨酸脱羧酶在最适发酵和转化条件下比酶活可达7 984.43 U,底物转化率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房哈夫尼菌AS 1.1009 L-赖氨酸脱羧酶 L-赖氨酸 尸胺 发酵工艺
下载PDF
哈夫尼菌降解毒死蜱条件的优化及动力学模型建立 被引量:4
6
作者 陶玉贵 王其进 +2 位作者 谷浩 倪正 秦昌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9-454,共6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哈夫尼菌降解毒死蜱的条件,并建立了降解模型。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以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哈夫尼菌降解毒死蜱的最优条件为:蔗糖浓度0.31%,毒死蜱初浓度51.33mg·L-1,培养温度30.7℃,在该条件下理论预...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哈夫尼菌降解毒死蜱的条件,并建立了降解模型。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以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哈夫尼菌降解毒死蜱的最优条件为:蔗糖浓度0.31%,毒死蜱初浓度51.33mg·L-1,培养温度30.7℃,在该条件下理论预测毒死蜱降解率可达74.7%。通过假设和验证,得出哈夫尼菌降解毒死蜱为一级动力学模型,哈夫尼菌能水解毒死蜱P-O键,属一级酶促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夫尼菌 毒死蜱 响应面 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马艳 李婷婷 +1 位作者 崔方超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47,共6页
为研究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Ha-01生物被膜形成的过程及不同培养条件(碳源、p H值、Na Cl质量分数、黏附材料)对其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超声波平板法及扫描电镜法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Ha-01生物被膜活菌数及生长情况,并通... 为研究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Ha-01生物被膜形成的过程及不同培养条件(碳源、p H值、Na Cl质量分数、黏附材料)对其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超声波平板法及扫描电镜法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Ha-01生物被膜活菌数及生长情况,并通过添加外源标准群体感应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中的C6-HSL研究了AHLs与其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结果显示,菌株Ha-01生物被膜的形成与培养时间密切相关;在不同碳源的培养条件下形成生物被膜能力不同,其中在以木糖为培养基时形成量最大,达到7.51(lg(CFU/cm^2)),与在LB培养基中相比增加10.28%;在中性培养条件下更利于其生物被膜的形成,活菌数为7.77(lg(CFU/cm^2));在Na Cl质量分数为2%时,其生物被膜产生量最大,活菌数为7.18(lg(CFU/cm^2));在不同黏附材料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铝片、锌片、玻璃片,活菌数分别为7.22、6.48、6.11(lg(CFU/cm^2));且添加C6-HSL量越多,其生物被膜产生能力越强。研究表明,培养条件能够影响菌株Ha-01生物被膜形成,且AHLs可以调控其生物被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房哈夫尼亚菌 生物被膜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培养条件
下载PDF
纳米HfO_2粉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甄强 李榕 +2 位作者 石刚 刘建强 潘庆谊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43-648,共6页
该文以HfOCl2为原料,分别选用分子量为400、1000和6000的3种聚乙二醇(PEG)作分散剂,在70℃和25℃的反应温度条件下,采用反向滴定化学沉淀法制备出HfO2纳米粉体.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的分析结果表明:在70℃的反应温度条件下,加... 该文以HfOCl2为原料,分别选用分子量为400、1000和6000的3种聚乙二醇(PEG)作分散剂,在70℃和25℃的反应温度条件下,采用反向滴定化学沉淀法制备出HfO2纳米粉体.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的分析结果表明:在70℃的反应温度条件下,加入3种分散剂制备的HfO2粉体的平均晶粒度均小于50nm;用高分子量的分散剂PEG6000所制得的粉体晶粒度更加细小;PEG6000的加入量在0.5%~2.5%质量分数范围内变化对最终的粉体晶粒度影响不大;在25℃的反应温度条件下,加入同样分散剂制备的HfO2粉体的平均晶粒度更加细小,平均晶粒度在30nm左右.用TG/DSC结合XRD对纳米HfO2粉体的研究结果表明:HfO2纳米粉体的晶型转变温度比微米HfO2材料降低了251℃左右(由891℃降低至640℃),并且在焙烧温度大于660℃时,生成了只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存在的斜方相Hf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HfO2 反向滴定沉淀法 晶型转变
下载PDF
无团聚ZrO_2-HfO_2-Y_2O_3复合纳米粉体的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石刚 甄强 +3 位作者 李榕 陈瑞芳 严凯 Rose-Noelle VANNIER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30-1133,共4页
以分析纯ZrOCl2.8H2O、HfOCl2.8H2O和Y(NO3)3.6H2O为原料,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共沸蒸馏法成功地制备出无团聚的ZrO2-HfO2-Y2O3复合纳米粉体。借助XRD、TEM、BET等手段分析了制备工艺对粉体粒径和团聚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分散剂PEG的... 以分析纯ZrOCl2.8H2O、HfOCl2.8H2O和Y(NO3)3.6H2O为原料,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共沸蒸馏法成功地制备出无团聚的ZrO2-HfO2-Y2O3复合纳米粉体。借助XRD、TEM、BET等手段分析了制备工艺对粉体粒径和团聚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分散剂PEG的加入量及前驱体湿凝胶的处理方式对最终制备的ZrO2-HfO2-Y2O3复合粉体的晶粒度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粉体的分散状态。分散剂加入量为1%(质量分数)并对湿凝胶共沸蒸馏处理条件下最终获得的粉体的分散性最好。前驱体沉淀经500℃焙烧1h后,生成了具有高氧离子电导率的立方晶型ZrO2基ZrO2-HfO2-Y2O3固溶体,粉体的平均粒径约为1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氧化铪 纳米粉末 共沉淀法 分散性
下载PDF
一株与侵袭性大肠埃希菌O144诊断血清交叉凝集的蜂房哈夫尼亚菌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建平 燕勇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4051-4052,4055,共3页
[目的]对试验中发现的一株与EIEC诊断血清O144:K?发生凝集反应的蜂房哈夫尼亚菌进行较详细的生化与血清学鉴定,为今后的相关细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食品卫生检验标准微生物分册GB/T4789-2003、临床微生物手册中的相关方... [目的]对试验中发现的一株与EIEC诊断血清O144:K?发生凝集反应的蜂房哈夫尼亚菌进行较详细的生化与血清学鉴定,为今后的相关细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食品卫生检验标准微生物分册GB/T4789-2003、临床微生物手册中的相关方法进行。[结果]该蜂房哈夫尼亚菌菌株生化不典型,且与EIEC O144:K?血清型存在交叉凝集反应。[结论]该菌株为蜂房哈夫尼亚菌中少数的、生化不典型的菌株,若不进行较详细的生化鉴定易误检为EIEC O144: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房哈夫尼亚菌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IEC 交叉凝集
下载PDF
源自轻腌大黄鱼的特定腐败菌特性及腐败能力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全友 单珂 +1 位作者 姜朝军 李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2,共9页
为探究轻腌大黄鱼优势腐败菌的基本特征和腐败能力,以源自冷藏轻腌大黄鱼的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为对象,分析两株菌的表型、生理生化、碳源代谢和细胞磷脂脂肪酸组成等特征;将其分别接种到无菌轻腌鱼块中,分析冷藏(5℃)过程中感... 为探究轻腌大黄鱼优势腐败菌的基本特征和腐败能力,以源自冷藏轻腌大黄鱼的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为对象,分析两株菌的表型、生理生化、碳源代谢和细胞磷脂脂肪酸组成等特征;将其分别接种到无菌轻腌鱼块中,分析冷藏(5℃)过程中感官、微生物和理化等指标变化,评价和比较两者的腐败能力。结果表明,两株菌在低盐(NaCl质量分数不大于4%)和pH 5~7下均能够生长,对碳源的总体利用情况和优势磷脂脂肪酸成分相似。接种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的鱼块货架期分别为12 d和14 d,腐败终点菌落总数分别为(8.90±0.73)(lg(CFU/g))和(8.70±0.92)(lg(CFU/g)),产量因子YTVB-N/CFU分别为3.61×10-8 mg/CFU和3.71×10-8 mg/CFU,尸胺含量均大于腐胺含量,醇类和醛类为腐败鱼块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综上,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生理生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普通变形杆菌的腐败能力强于蜂房哈弗尼菌。本实验可为轻腌大黄鱼的工艺优化、靶向抑菌及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腌大黄鱼 特定腐败菌 普通变形杆菌 蜂房哈弗尼菌 腐败能力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L-赖氨酸脱羧酶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乔长晟 林青 +2 位作者 张娟琨 白云宗 卢进军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9-192,共4页
以蜂房哈夫尼菌(Hafnia alvei)为基础,进行L-赖氨酸脱羧酶活力的研究。对酶活测定过程中影响酶活力的三个主要因素:生物量,转化时间和初始底物浓度进行了选择和优化。最终确定了一种较为简便的L-赖氨酸脱羧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即:调整发... 以蜂房哈夫尼菌(Hafnia alvei)为基础,进行L-赖氨酸脱羧酶活力的研究。对酶活测定过程中影响酶活力的三个主要因素:生物量,转化时间和初始底物浓度进行了选择和优化。最终确定了一种较为简便的L-赖氨酸脱羧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即:调整发酵液的初始OD620=6(稀释10倍),补加200 g/L的L-赖氨酸母液至20 g/L,35℃静置转化3 h,测定L-赖氨酸的消耗量。酶活定义为:在35℃下,在1 min内能转化1μg L-赖氨酸的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本方法操作简单,无污染,且检测结果准确可靠(r=0.9901),稳定性良好(RSD=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房哈夫尼菌 L-赖氨酸脱羧酶 尸胺 酶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赖氨酸脱羧酶产酶培养基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建玲 张建昌 +3 位作者 朱婧 樊欣迎 刘翊 杜连祥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对蜂房哈夫尼菌产L-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响应面优化的方法。首先单因素实验得到最适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酵母膏2%,MgSO40.03%,KH2PO40.01%,NaCl 0.3%,L-赖氨酸0.5%,维生素B60.1%,玉米浆4%,酶活达到180.85U/m... 目的:对蜂房哈夫尼菌产L-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响应面优化的方法。首先单因素实验得到最适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酵母膏2%,MgSO40.03%,KH2PO40.01%,NaCl 0.3%,L-赖氨酸0.5%,维生素B60.1%,玉米浆4%,酶活达到180.85U/mL。在此基础上,用PB试验筛选出对酶活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葡萄糖、酵母膏、玉米浆),再通过Box-behnken实验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得到产酶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1.84%,酵母膏2.20%,玉米浆3.66%,MgSO40.03%,K2HPO40.01%,NaCl 0.3%,L-赖氨酸0.5%,维生素B60.1%。结论:响应面优化的方法使酶活达到203.14U/mL,比优化前的比酶活(7.03U/mL)提高28.9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提高了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房哈夫尼菌 赖氨酸脱羧酶 产酶培养基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通过DNA改组技术定向进化赖氨酸脱羧酶基因cadA和ldc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凯 蔡恒 汪晨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5年第5期20-25,共6页
利用DNA改组技术对赖氨酸脱羧酶野生型基因ldc进行随机突变,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JM109中构建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库。从E.coli JM109和蜂房哈夫尼菌Hafnia alvei AS1.1009中分别克隆出赖氨酸脱羧酶基因cad A和ldc。查询NCBI数据... 利用DNA改组技术对赖氨酸脱羧酶野生型基因ldc进行随机突变,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JM109中构建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库。从E.coli JM109和蜂房哈夫尼菌Hafnia alvei AS1.1009中分别克隆出赖氨酸脱羧酶基因cad A和ldc。查询NCBI数据库得知,二者的同源性为75%。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 Trc99a-cad A和p Trc99a-ldc,以此2种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分析目的基因片段中存在的限制性酶切位点,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碎片化2种基因,切割成不同大小的片段。这些小片段进行不同组合,突变体经过LBXL平板初筛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复筛,获得1株酶活性提高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编号为LDC2-16,其比酶活为4 869.86 U/mg(以1 mg总蛋白计),与2种野生型赖氨酸脱羧酶基因表达的酶Cad A(1 652.63 U/mg)、Ldc(2 365.93 U/mg)相比,在最适温度37℃、p H 6.0时,突变体的比酶活分别是上述野生型酶的2.95和2.06倍。摇瓶发酵5 h后,目标产物1,5-戊二胺产量从46.9提高至63.9 g/L,提高了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改组 定向进化 赖氨酸脱羧酶 蜂房哈夫尼菌 大肠杆菌
下载PDF
耐碱玻璃纤维原料用锆英砂中二氧化锆(铪)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琴 李勇 +2 位作者 廖兵 王玲 杨勇 《玻璃纤维》 CAS 2014年第5期18-21,共4页
探讨了EDTA快速测定锆英砂中二氧化锆(铪)含量的方法,对试验酸度、滴定温度和Fe3+对测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着重选用简便的标定物Zr标准溶液对操作步骤进行简化,通过4种锆英砂样品进行方法验证以及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Zr标准物质标定... 探讨了EDTA快速测定锆英砂中二氧化锆(铪)含量的方法,对试验酸度、滴定温度和Fe3+对测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着重选用简便的标定物Zr标准溶液对操作步骤进行简化,通过4种锆英砂样品进行方法验证以及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Zr标准物质标定结果与基准试剂标定结果吻合,二氧化锆(铪)测定结果与重量法测的值比对绝对差均不大于0.18%,加标回收率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碱玻璃纤维 EDTA络合滴定法 锆英砂 二氧化锆(铪)
下载PDF
诱导蜂房哈夫尼菌产L-赖氨酸脱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婧 杜连祥 +2 位作者 路福平 樊欣迎 武薇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用响应面法对蜂房哈夫尼茵(Hafina alvei)L-赖氨酸脱羧酶产酶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对产酶体系的pH、震荡培养时间、静置培养时间、诱导物添加量和VB6添加量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用部分因子重复试验筛选出对酶活影响显... 用响应面法对蜂房哈夫尼茵(Hafina alvei)L-赖氨酸脱羧酶产酶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对产酶体系的pH、震荡培养时间、静置培养时间、诱导物添加量和VB6添加量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用部分因子重复试验筛选出对酶活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静置培养时间,诱导物添加量,VB6添加量),再通过Box-behnken实验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优值。最终得到产酶最佳诱导条件为:震荡培养阶段培养基pH6.5,静置培养阶段pH5.5;摇床震荡培养11h后静置培养7.5h,诱导物L-赖氨酸加入量为5.18g/L,维生素B6加入量为1.38g/L时酶活最高,达到71.2U/mL,为优化前(1.74U/mL)的41.8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提高了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房哈夫尼菌 赖氨酸脱羧酶 诱导条件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HE QUASIBINARY HfO_2-CaO SYSTEM
17
作者 Wu Kaisheng Jin Zhangpeng(Center of Phase Diagram and Materials Design,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8年第1期19-23,共5页
The HfO2CaO quasibinary system has been evaluated thermodynamically by means of Calphad technique.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and careful evaluation of publishe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optimization and calculation ... The HfO2CaO quasibinary system has been evaluated thermodynamically by means of Calphad technique.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and careful evaluation of publishe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optimization and calculation process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Thermocalc, a powerful, integrated package for thermochemical treatment. With the set of the optimize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the phase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predicted, the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Two sets of phase combinations have been obtained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putes in experiments about the ordering phenomena in the low temperature rang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more information is required on the liquidus and ordering behavior in thi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DYNAMICS PHASE DIAGRAM hafnia calcia
下载PDF
海产品中蜂房哈夫尼菌的鉴定及相关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耀磊 曲继发 +4 位作者 桑雪 张公亮 毕景然 郝洪顺 侯红漫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5-302,共8页
从蜢虾酱和鱼露中分离出3株和1株细菌,命名为G1、G4、G5和Y1。经16S rRNA序列分析和相关生理、生化鉴定,4株菌均为蜂房哈夫尼菌。为探究海产品中蜂房哈夫尼菌的腐败相关特性,测定这4株以及另分离自腐败即食海参和大菱鲆的2株蜂房哈夫尼... 从蜢虾酱和鱼露中分离出3株和1株细菌,命名为G1、G4、G5和Y1。经16S rRNA序列分析和相关生理、生化鉴定,4株菌均为蜂房哈夫尼菌。为探究海产品中蜂房哈夫尼菌的腐败相关特性,测定这4株以及另分离自腐败即食海参和大菱鲆的2株蜂房哈夫尼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泳动性、耐盐性、耐药性、TVB-N值和生物胺产生能力等相关特性。结果表明,6株蜂房哈夫尼菌具有较强的耐盐度,均在0.05 g/mL以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形成中等强度以上的生物被膜,并可在泳动性培养基表面扩散,表明其具有泳动性。该菌具有广泛的抗药性,对氨苄青霉素、壮观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等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性,然而对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呋喃唑酮较为敏感。将6株菌分别接种到其相应来源的海产品后,其TVB-N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此外,6株蜂房哈夫尼菌均能产生3种生物胺,分别为腐胺、尸胺和组胺,并且产生腐胺和尸胺的能力明显高于组胺,说明蜂房哈夫尼菌具有腐败特性,在海产品腐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探索蜂房哈夫尼菌导致的海产品腐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蜂房哈夫尼菌 鉴定 特性研究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锆石精矿及氧化锆中的铪
19
作者 张坚镛 陈志祥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1996年第1期77-80,共4页
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锆石精矿和氧化锆中铪,制定了准确和简便的分析方法.铪的测定下限为0.01%.当锆石中氧化铪的含量为1.90%时,测量相对标准价差为1.5%,加料回收率为9... 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锆石精矿和氧化锆中铪,制定了准确和简便的分析方法.铪的测定下限为0.01%.当锆石中氧化铪的含量为1.90%时,测量相对标准价差为1.5%,加料回收率为95%~102%;氧化锆中氧化铪为0.034%时,相对标准偏差为4.0%,加料回收率为97%~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精矿 氧化锆 ICP-AESi法
下载PDF
一例水貂感染蜂房哈夫尼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闫艳新 邹玲 +1 位作者 刘文华 任慧英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74-76,79,共4页
为了对某发病水貂场的病死水貂进行病原学诊断,采用病原分离、生化试验、PCR扩增、基因序列比对等方法对分离细菌进行了鉴定,最终确定其病因为蜂房哈夫尼菌感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敏试验,发现蜂房哈夫尼菌对大多数药物敏感。
关键词 水貂 蜂房哈夫尼菌 PCR 序列比对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