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low temperature on lethal time extension for different life stages of Cryptolestes ferrugineus (Stephens) with strong resistance to phosphine fumig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Dianxuan Wang Judong Hou +1 位作者 Yilin Huang Jianhua Lyu 《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1期25-28,共4页
Knowing the time extension degree of full mortality in phosphine fumig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s to successful insect pest control,especially for reducing fumigation failure and inhibiting resi... Knowing the time extension degree of full mortality in phosphine fumig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s to successful insect pest control,especially for reducing fumigation failure and inhibiting resistance development.The comparison ofmortality and lethal time on eggs,larvae,pupae and adults of 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was conducted,and the strain with 1043 times of resistance factor to phosphine was assayed during fumigation with 300 mL/m^3 of phosphine concentration at 18,23 and 28℃.The LT50 values to eggs,larvae,pupae and adults of C.ferrugineus at 18℃ were postponed by 2,2,1 and 5 d comparedwith that at 23℃,and 5,4,5 and 7 d compared with that at 28℃,respectively.The LT99 values to eggs,larvae,pupae and adults at 18℃ were 5,1,2 and 7 d longer than that at 23℃,and 6,5,5 and 10 d longer than that at 28℃,respectively.The lethal time of different life stages of the C.ferrugineus stra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decreasing.The exposure time of full mortality on pupae at 300 mL/m^3 of phosphine at 18℃ reached 38 d,which was 12 d longer than that of larvae.The order of tolerance of different life stages of C.ferrugineus exposed to 300 mL/m^3 phosphine from high to low was pupae,eggs,adults,larvae at tested temper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ptolestes ferrugineus PHOSPHINE STAGES Low temperature MORTALITY lethal TIME EXTENS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Cold Acclimation on Several Enzyme Activities in Euonymus radicans ‘Emorald & Gold’and Its Relation to Semi-lethal Temperature 被引量:3
2
作者 GuoHuihong GaoShumin ZhaoFengjun LiFengla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4年第1期10-17,共8页
The changes in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and ATPase in the leaves of Euonymus radicans were studied when seedlings were cold-acclimated (at 4 ℃) for 1 week, 2 weeks, 3 weeks and then ... The changes in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and ATPase in the leaves of Euonymus radicans were studied when seedlings were cold-acclimated (at 4 ℃) for 1 week, 2 weeks, 3 weeks and then treated for 1 d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at 5 ℃). The semi-lethal temperatures of acclimated and unacclimated seedling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the three enzymes in the leaves of the seedlings treated at 4 ℃ for 1, 2 and 3 week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unacclimated seedings (treated at 22 ℃ as controls). The activities of SOD and POD in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time of cold acclimation, but stepped up to summits then down to the levels of the controls. The activities of SOD culminated at the first week, and the activities of POD at the second week. When acclimated and unacclimated seedlings were both treated at 5 ℃ for 1 d, the activities of the three enzymes in the leaves of acclimated seedlings were a littl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stress, but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s. Moreover, the decrease rate of enzyme activities was grea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ld acclimation could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three enzymes in the leaves of seedling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the semi-lethal temperature was 19.1 ℃ when the seedlings were treated at 4 ℃ for 3 weeks, but it was 5.4 ℃ when the seedlings were treated at 22 ℃. The decline of the semi-lethal temperature caused by the adaptive changes of enzyme activities was one of the foundations of enhancing the cold tole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acclimation Euonymus radicans superoxide dismutase PEROXIDASE ATPASE semi-lethal temperature cold tolerance
下载PDF
咖啡果小蠹的假死行为及短时高温对其致死作用
3
作者 韩冬银 詹灿烂 +4 位作者 李磊 王建赟 张方平 孙世伟 符悦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9-613,共5页
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 hampei(Ferrari)]是2019年新入侵海南的一种严重威胁全世界咖啡生产的害虫,对海南甚至全国咖啡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为尽快了解咖啡果小蠹的习性,以及为今后该害虫的防控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观察... 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 hampei(Ferrari)]是2019年新入侵海南的一种严重威胁全世界咖啡生产的害虫,对海南甚至全国咖啡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为尽快了解咖啡果小蠹的习性,以及为今后该害虫的防控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观察了咖啡果小蠹的假死行为和耐饥能力,并探讨短时高温对其致死效应。结果表明:24 h不饲喂任何食料对咖啡果小蠹成虫的假死行为无显著影响;45℃短时高温处理2 h显著提高了咖啡果小蠹成虫出现假死反应的比例和时长,假死反应出现比例达72.0%,假死时长为320.33 s,显著高于26℃下的假死时长(43.26 s)。咖啡果小蠹成虫具有较强的耐饥能力,在不提供任何食料的情况下,其最长存活时间可达204 h,平均存活时长达90.17 h。咖啡果小蠹成虫经短时高温处理后,处理温度与处理时长均显著影响其存活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死亡率逐渐增加。45℃处理6 h后校正死亡率达94.92%;处理12 h的死亡率达100%;36℃和39℃处理6 h及以下时长对咖啡果小蠹的存活能力影响较小,36℃和39℃处理6 h,处理后24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6.94%和23.73%。不同短时高温处理的半致死时间(Lt50)表现为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Lt50随着缩短,其中45℃处理后24 h和48 h的Lt50最短,分别为3.11 h和2.70 h;36℃处理的Lt50最长,分别为17.85 h和11.42 h。不同短时高温处理6 h,处理后24 h和48 h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39.53℃和38.66℃,LT50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果小蠹 假死行为 高温处理 致死作用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枇杷生理特性及抗寒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潘翠萍 陶炼 +3 位作者 谢红江 李华佳 邓群仙 王永清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3期64-69,共6页
研究低温胁迫下2个枇杷幼果种胚生理指标变化及抗寒相关EjICE1基因的表达规律,为枇杷抗寒新材料的筛选及枇杷抗寒分子机理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以洞庭枇杷(黄肉,DT)及洞庭枇杷突变型(白肉,DTM)挂果容器苗为材料,研究人工模拟低温对枇杷... 研究低温胁迫下2个枇杷幼果种胚生理指标变化及抗寒相关EjICE1基因的表达规律,为枇杷抗寒新材料的筛选及枇杷抗寒分子机理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以洞庭枇杷(黄肉,DT)及洞庭枇杷突变型(白肉,DTM)挂果容器苗为材料,研究人工模拟低温对枇杷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EjICE1基因的表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2个枇杷幼果种胚相对电导率REC均呈“S”型曲线变化,Logistic方程显示,洞庭枇杷和突变型(DTM)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4.759、-2.811℃,突变型(白肉,DTM)幼果的抗寒能力强于洞庭枇杷;2个枇杷的SOD、POD及CAT活性及洞庭枇杷(DT)的MDA含量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达到最大阈值的时间点不同,而突变型(DTM)MDA含量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洞庭枇杷SOD在1℃达到最大阈值,丙二醛(MDA)含量、POD及CAT活性在-1℃达到最大阈值;突变型(DTM)SOD、POD及CAT活性在-3℃达到最大阈值,丙二醛(MDA)含量则在-5℃达到最大阈值。EjICE1基因在2个枇杷中的表达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突变型(DTM)EjICE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同时期的洞庭枇杷,最大表达量出现在-3℃,洞庭枇杷EjICE1基因最大表达量出现在-1℃,在-5℃时2个枇杷中EjICE1基因的表达均被强烈抑制。突变型(DTM)幼果的抗寒能力强于亲本洞庭枇杷(DT),低温胁迫下,突变型(DTM)具有较高的保护酶活性,能快速激活抗寒相关基因的表达,启动低温应答机制,进而抵御和适应低温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低温胁迫 半致死温度 生理特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苗期耐低温的生理特性研究
5
作者 董文科 张玉娟 +4 位作者 马福钦 陈佐惠 周晓爽 张蓓 张佳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3,共11页
为了探究不同抗性草地早熟禾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特性差异,以10个常用草地早熟禾品种为试验材料,将幼苗叶片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处理,利用细胞伤害率和对应的低温度梯度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获得半致死温度(LT50)并筛选抗寒品种和... 为了探究不同抗性草地早熟禾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特性差异,以10个常用草地早熟禾品种为试验材料,将幼苗叶片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处理,利用细胞伤害率和对应的低温度梯度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获得半致死温度(LT50)并筛选抗寒品种和低温敏感品种,并以二者为试验材料进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普瑞芬’的LT_(50)为-17.5℃,表现出较好的抗寒性,‘帝国’的LT_(50)为-3.2℃,表现出对低温的敏感性;经低温胁迫处理后抗寒品种‘普瑞芬’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并低于低温敏感品种‘帝国’,而‘普瑞芬’幼苗中干物质含量、相对含水量和苗长等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活性(SOD、POD和CAT)均高于‘帝国’;经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温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的干物质,苗长和根长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影响较大且各指标之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低温胁迫 半致死温度 生理特性 相关性
下载PDF
葡萄种质抗寒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丁思悦 王雨婷 +2 位作者 赵佳琪 王文 惠竹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20,共15页
【目的】对葡萄种质抗寒性进行鉴定与比较,分析不同葡萄品种在低温胁迫过程中生理响应的差异并探索葡萄抗寒性评价方法,为葡萄抗寒品种的鉴定、选育、品种区域化布局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低温交变箱模拟低温环境,在4... 【目的】对葡萄种质抗寒性进行鉴定与比较,分析不同葡萄品种在低温胁迫过程中生理响应的差异并探索葡萄抗寒性评价方法,为葡萄抗寒品种的鉴定、选育、品种区域化布局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低温交变箱模拟低温环境,在4℃(对照)和-5,-15,-25,-35℃低温条件下,以来源于美洲种、欧山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的66份葡萄品种一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 50)、组织褐变率、含水量(自由水与束缚水)进行分类评价和筛选,在此基础上筛选抗低温或低温敏感的葡萄品种,进一步分析其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差异,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葡萄品种抗寒性及抗寒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66份葡萄种质中,欧亚种葡萄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0.87~-17.45℃,低温胁迫后欧亚种葡萄的组织褐变率较高;美洲种葡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9.80~-29.68℃,自由水/束缚水值低于其他葡萄种质;通过聚类分析可将66份葡萄种质的抗寒性分为5类,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美洲种>欧山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从中筛选出12份抗低温或低温敏感品种,分别为美洲种5BB、SO4、1103P、康可和香槟,欧山杂种北醇和公酿1号,欧美杂种巨峰和康拜尔,欧亚种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对其进行的抗寒生理指标测定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12份葡萄品种一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与对照相比,霞多丽、蛇龙珠枝条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5BB、SO4枝条的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其余品种各指标增加幅度较小。【结论】不同来源的葡萄种质抗寒性存在差异,抗寒性强弱依次表现为美洲种>欧山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12个抗低温或低温敏感葡萄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5BB、SO4、康可、北醇、1103P、香槟、公酿1号、巨峰、赤霞珠、蛇龙珠、康拜尔、霞多丽。半致死温度、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枝条含水量可作为葡萄抗寒性的综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抗寒性评价 低温胁迫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4种夏栎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恒 张志刚 +3 位作者 杨建军 李斌 王兴胜 张晓红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3,共8页
为探究低温胁迫下夏栎(Quercus robur)生理指标的响应及抗寒性,以普通夏栎、速生夏栎、裂叶夏栎和垂枝夏栎为实验材料,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细胞膜通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等指标,并利用拟合Logistic方程... 为探究低温胁迫下夏栎(Quercus robur)生理指标的响应及抗寒性,以普通夏栎、速生夏栎、裂叶夏栎和垂枝夏栎为实验材料,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细胞膜通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等指标,并利用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结合隶属函数法对4种夏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夏栎细胞膜通透性均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SOD和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逐渐下降;4种夏栎半致死温度为-41.9~-38.2℃,其中普通夏栎半致死温度最低,速生夏栎半致死温度最高;4种夏栎抗寒性强弱为普通夏栎>垂枝夏栎>裂叶夏栎>速生夏栎.综上可知,普通夏栎抗寒性最强,在不同地区推广和繁育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栎 抗寒性 隶属函数法 生理指标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不同切花菊品种的高温生理响应及耐热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淦 李美婷 +5 位作者 赵艳莉 曹琴 张新 李菲 李永华 王亚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3,共12页
为了筛选耐热性强的切花菊品种,并建立切花菊高温综合评价体系,文章以12个多头切花菊品种为实验材料,进行高温胁迫处理,探究其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结果显示,随着胁迫温度升高,不同多头切花菊品种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趋势有差异,表明单... 为了筛选耐热性强的切花菊品种,并建立切花菊高温综合评价体系,文章以12个多头切花菊品种为实验材料,进行高温胁迫处理,探究其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结果显示,随着胁迫温度升高,不同多头切花菊品种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趋势有差异,表明单一指标无法全面反映品种间的耐热性。随后,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将12个品种划分为4类,分别为:热敏感型品种‘凯撒红’;中等耐热型品种‘吉姆橙’‘诺西橙’‘多伦多’;较耐热型品种‘昆帝’‘瑞白’‘紫精灵’‘贝基’‘阴阳’‘绿精灵’;耐热型品种‘威尼斯’和‘凯撒黄’,是适用于夏季高温地区生产的品种;并进一步利用逐步回归法得到最优评价方程,筛选出丙二醛(MDA)含量、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和可溶性糖(SS)的质量分数3个单项指标,提高了鉴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菊 耐热性 半致死温度 生理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宁夏‘赤霞珠’葡萄不同发育期晚霜冻害阈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小娟 张晓煜 +2 位作者 杨永娥 马梦瑶 张志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0-469,共10页
【目的】葡萄霜冻温度阈值是葡萄霜冻监测、预测、评估与防御的基础。对贺兰山东麓主栽酿酒葡萄‘赤霞珠’不同发育期低温忍耐力进行研究分析,建立葡萄霜冻温度阈值体系,旨为贺兰山东麓地区酿酒葡萄霜冻预测、防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葡萄霜冻温度阈值是葡萄霜冻监测、预测、评估与防御的基础。对贺兰山东麓主栽酿酒葡萄‘赤霞珠’不同发育期低温忍耐力进行研究分析,建立葡萄霜冻温度阈值体系,旨为贺兰山东麓地区酿酒葡萄霜冻预测、防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4—5月采用野外霜冻试验箱原位试验方法对贺兰山东麓主栽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不同发育期绒球、芽、新叶、新梢进行低温处理,测定其过冷却点、相对电导率(REC)及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对低温胁迫后的受冻指数进行田间跟踪调查,利用受冻率与低温建立关系模型,计算不同发育期轻、中、重度受冻温度阈值。对不同发育期过冷却点、半致死温度(LT50)及霜冻指标温度阈值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发育期霜冻温度阈值。【结果】不同低温对‘赤霞珠’绒球期、芽开放期、展叶期和新梢生长期的影响程度不同,温度越低,各发育期的受冻率越大;随发育进程推进,‘赤霞珠’过冷却点温度、半致死温度逐渐升高;绒球期的低温耐受性最强,芽开放期、展叶期次之,新梢生长期最弱。【结论】-7.70℃是绒球期重度受冻的起始温度;芽开放期遭受重度霜冻的临界温度为-4.49℃;展叶期在-2.79℃即遭受不可逆伤害;新梢生长期出现-1.62℃以下的低温会造成严重的霜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萌芽期 霜冻温度阈值 过冷却点 半致死温度 原位试验 野外霜冻试验箱
下载PDF
新疆的二十五份梨种质资源低温半致死温度比较及耐寒性评价
10
作者 秦倩 蒋艳 +1 位作者 木合塔尔·扎热 艾力江·麦麦提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1,共8页
以25份新疆的梨种质资源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在人工低温条件下(-18、-21、-24、-27、-30℃)进行处理24 h,研究了其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同时,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得到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旨在发现优异的抗寒种... 以25份新疆的梨种质资源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在人工低温条件下(-18、-21、-24、-27、-30℃)进行处理24 h,研究了其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同时,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得到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旨在发现优异的抗寒种质资源,以期为后续耐寒梨种质资源的开发应用及引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20份种质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呈现相似趋势,随着处理温度降低而逐渐增大,但不同种质之间上升速率存在差异。另外5份梨种质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5份梨种质中,半致死温度范围介于-29.91~-21.10℃。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划分为三大类,小儿江、鄯善香梨和小香梨属于抗寒性较强的一类;雅格阿木提、八角梨、全母梨香梨等7份梨种质属于抗寒性较低的一类;而其他15份梨种质则属于抗寒性中间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电解质外渗率 梨种质资源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4个橡胶树品种抗寒性及恢复生长期表型特征分析
11
作者 李小琴 张凤良 +2 位作者 亚华金 吴裕 毛常丽 《热带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以云研80-1983、热研8-79、云研77-4及云研73-477等4个橡胶树主栽品种的一年生幼苗为试材,测定不同低温处理后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并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进行恢复生长观察,比较分析4个品种的抗寒性及低温胁迫后... 以云研80-1983、热研8-79、云研77-4及云研73-477等4个橡胶树主栽品种的一年生幼苗为试材,测定不同低温处理后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并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进行恢复生长观察,比较分析4个品种的抗寒性及低温胁迫后苗木恢复期表型特征。结果表明:4个橡胶树品种的LT50在-3.921~4.510℃,抗寒性大小表现为云研77-4>云研80-1983>云研73-477>热研8-79;恢复生长过程中,由底蓬至顶蓬,4个品种橡胶树的叶片和大叶柄抗寒性越来越强,而茎干则表现相反;4个品种对低温的敏感程度不同,表现为叶片脱落、恢复生长或抽芽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恢复生长与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基本相符,利用相对电导率的测定能在同一低温水平上快速区分不同品种抗寒性强弱,而结合恢复生长观测更能准确得出植株对低温的耐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抗寒性 半致死温度 恢复生长 表型
下载PDF
阿克苏地区9种苹果砧穗组合枝条的抗寒性评价
12
作者 庄星月 李文胜 +2 位作者 张颖慧 曾玉智 张振军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283,303,共11页
【目的】筛选阿克苏地区具有优良抗寒性的苹果砧穗组合。【方法】以阿克苏红旗坡农场TD-1/王林、八棱海棠/维纳斯黄金、八棱海棠/蜜脆、八棱海棠/新红1号、八棱海棠/爱妃、M9T337/爱妃、青砧/瑞雪、新疆野苹果/新红2号、新疆野苹果/新红... 【目的】筛选阿克苏地区具有优良抗寒性的苹果砧穗组合。【方法】以阿克苏红旗坡农场TD-1/王林、八棱海棠/维纳斯黄金、八棱海棠/蜜脆、八棱海棠/新红1号、八棱海棠/爱妃、M9T337/爱妃、青砧/瑞雪、新疆野苹果/新红2号、新疆野苹果/新红1号各砧穗组合的1年生深度休眠期苹果枝条为试材,分别置于-15、-20、-25、-30、-35、-40℃低温下处理12 h,以4℃处理下的各砧穗组合枝条为对照,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采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组合枝条的半致死温度。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9种苹果砧穗组合枝条的抗寒性。【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9种苹果砧穗组合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呈“S”形曲线增加,青砧/瑞雪和八棱海棠/维纳斯黄金砧穗组合枝条的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丙二醛含量呈双峰变化趋势,八棱海棠/维纳斯黄金砧穗组合枝条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峰值含量是4℃处理的4.2倍;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基本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与相对电导率负相关,新疆野苹果/新红1号和新疆野苹果/新红2号砧穗组合枝条的平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新疆野苹果/新红1号和八棱海棠/蜜脆砧穗组合枝条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砧穗组合,新疆野苹果/新红2号砧穗组合枝条的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峰值为4℃处理的5.9倍,新疆野苹果/新红2号和八棱海棠/新红1号砧穗组合枝条的POD活性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合,新疆野苹果/新红2号、八棱海棠/新红1号、新疆野苹果/新红1号和八棱海棠/蜜脆砧穗组合枝条的平均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分别是4℃处理的3.25、3.43、2.92、3.79倍。【结论】各苹果砧穗组合按照耐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新疆野苹果/新红2号、新疆野苹果/新红1号、八棱海棠/蜜脆、八棱海棠/新红1号、八棱海棠/爱妃、M9T337/爱妃、TD-1/王林、八棱海棠/维纳斯黄金、青砧/瑞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穗组合 苹果枝条 抗寒性 低温胁迫 半致死温度 隶属函数法
下载PDF
不同绣球品种耐寒性评价及主要指标筛选
13
作者 陈慧杰 严子桢 +5 位作者 齐香玉 陈双双 冯景 金玉妍 苗艳华 邓衍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为了明确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Thunb.)Ser.〕品种的耐寒性及筛选耐寒性评价主要指标,对40个绣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进行比较和耐寒性分级,在此基础上,对5℃、0℃、-5℃、-10℃、-15℃、-20℃下耐寒品种‘小町’(‘Ko... 为了明确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Thunb.)Ser.〕品种的耐寒性及筛选耐寒性评价主要指标,对40个绣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进行比较和耐寒性分级,在此基础上,对5℃、0℃、-5℃、-10℃、-15℃、-20℃下耐寒品种‘小町’(‘Komachi’)、‘佳澄’(‘Kasumi’)、‘无尽夏’(‘Endless Summer’)和不耐寒品种‘甜蜜幻想’(‘Sweet Fantasy’)、‘灵感’(‘Inspiration’)、‘你我的情感’(‘You and Me Feelings’)叶的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行比较,并对这些耐寒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绣球品种LT 50的波动较大,变化范围为-36.68℃~-1.87℃,其中,‘小町’的LT_(50)最低,‘佳澄’、‘平瓣’(‘Flat’)、‘蒂亚娜’(‘Tijana’)、‘塞尔玛’(‘Selma’)、‘含羞叶’(‘Elbtal’)、‘花手鞠’(‘Stockings’)、‘蓝色多瑙河’(‘Blue Danube’)和‘无尽夏’的LT_(50)均低于-20℃。40个绣球品种的耐寒性被分成不耐寒、较耐寒、耐寒和强耐寒4个等级,分别包含13、18、8和1个品种。6个代表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SP)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降低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PO活性和Pro含量与LT_(50)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1.212%,说明这4个主成分基本能够反映绣球品种的耐寒性;PPO活性、CAT活性、Pro含量和SP含量的负荷量绝对值分别在第1、第2、第3和第4主成分中最高。研究结果显示:供试绣球品种间的耐寒性差异较大,‘小町’等9个品种的耐寒性较强,能够在冬季温度偏低地区露天栽培,并可作为绣球耐寒品种选育的亲本。PPO活性、CAT活性、Pro含量和SP含量为绣球耐寒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尤其是PPO活性和Pro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 耐寒性 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评价6个文冠果种质抗寒性
14
作者 努尔扎代姆·麦麦提 连琼宇 +1 位作者 姜继元 叶春秀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80-83,共4页
为了评价引进的文冠果种质的抗寒性,为其进一步栽培和育种利用提供参考,以引进的6份文冠果种质(G27、BD12、BD特异、建2、株系2和G13)为试材,设置-10、-20、-30℃3个低温胁迫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并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_(... 为了评价引进的文冠果种质的抗寒性,为其进一步栽培和育种利用提供参考,以引进的6份文冠果种质(G27、BD12、BD特异、建2、株系2和G13)为试材,设置-10、-20、-30℃3个低温胁迫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并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_(50))。结果表明,供试种质BD特异、G27、BD12、建2、G13、株系2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3.272、-12.244、-11.543、-8.246、-5.643、-2.642℃,依据半致死温度评价抗寒性强弱为BD特异>G27>BD12>建2>G13>株系2。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评价文冠果种质抗寒性的结果与前期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可作为评价种质抗寒性的简要方法之一,该研究结果可为引进种质进一步在新疆地区栽培与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抗寒性 电导法 LOGISTIC方程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基于高温半致死温度的13个牡丹品种耐热性评价
15
作者 余昕 陈法志 +3 位作者 刘忠 陈志伟 戢小梅 李秀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16-120,共5页
以13个代表性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为试材,利用电导率法、Logistic方程研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以期评价牡丹种质资源的耐热性。结果表明,在逐步高温处理过程中,13个牡丹品种的细胞伤害率呈典型的S形曲线增长趋势,经... 以13个代表性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为试材,利用电导率法、Logistic方程研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以期评价牡丹种质资源的耐热性。结果表明,在逐步高温处理过程中,13个牡丹品种的细胞伤害率呈典型的S形曲线增长趋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13个牡丹品种的LT50为51.31~59.73℃,其中B24的LT50最高,为59.73℃,而海黄的LT50最低,为51.31℃。利用有序样品最优分割聚类法,将13个牡丹品种分为3个类群,B24、太平红、B10、凤丹荷和凤丹白属于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7.70℃;香玉、莲鹤、五星玉、岛锦和垫江红属于中度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6.32℃;ZB1、泼墨紫和海黄属于不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细胞伤害率 LOGISTIC方程 高温半致死温度 耐热性
下载PDF
3个野牡丹品种耐热性研究
16
作者 刘晓洲 刘世晗 +3 位作者 方必君 谢腾芳 李冰敏 李银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24-27,共4页
为探究紫绮、紫姝和霓裳3个优良野牡丹品种的耐热能力,以3个野牡丹品种叶片为材料,分析其表皮形态,在室温、35、40、45、50、55、60和65℃的水浴下加热15 min,测定其细胞伤害率,通过Logistic方程确定高温半致死温度,进行隶属函数分析。... 为探究紫绮、紫姝和霓裳3个优良野牡丹品种的耐热能力,以3个野牡丹品种叶片为材料,分析其表皮形态,在室温、35、40、45、50、55、60和65℃的水浴下加热15 min,测定其细胞伤害率,通过Logistic方程确定高温半致死温度,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霓裳、紫姝和紫绮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58.97、57.81和57.05℃,隶属函数综合值分别为2.436、2.305和1.184。综合考虑,3种野牡丹品种均具备一定的耐热能力,耐热性综合排序为霓裳>紫姝>紫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牡丹 耐热性 高温半致死温度 品种筛选
下载PDF
不同花椒品种抗早霜能力测定
17
作者 孙浩 李大勇 +3 位作者 郭伟珍 武军凯 李莹 赵京献 《河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6-11,20,共7页
为了解不同花椒品种抗早霜能力,于10月底采集‘冀椒1号’‘武都八月椒’‘朝仓山椒’和‘兴隆秋椒’的1 a生枝条,进行室内梯度降温,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以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花椒枝条受... 为了解不同花椒品种抗早霜能力,于10月底采集‘冀椒1号’‘武都八月椒’‘朝仓山椒’和‘兴隆秋椒’的1 a生枝条,进行室内梯度降温,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以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相对电导率呈“S”曲线,‘兴隆秋椒’半致死温度最低(-10.71℃),抗寒性最强,其次是‘朝仓山椒’(-7.79℃),半致死温度最高为‘武都八月椒’(-4.167℃),抗低温能力较差;(2)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丙二醛含量随温度的下降呈先降后升趋势;(3)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渗透调节物质总体变化趋势为缓慢上升后下降;(4)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SOD活性为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趋势;POD、CAT活性总体为先升后降的趋势;(5)隶属函数分析表明:4个花椒品种的平均隶属度排序依次为:‘兴隆秋椒’‘朝仓山椒’‘冀椒1号’‘武都八月椒’。综合分析可得四个花椒品种的抗早霜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兴隆秋椒’‘朝仓山椒’‘冀椒1号’‘武都八月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抗寒性 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生理指标 早霜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 Ⅰ.钉螺冬眠温度与越冬致死温度的测定 被引量:34
18
作者 洪青标 周晓农 +3 位作者 孙乐平 杨国静 黄轶昕 杨坤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研究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实验测定钉螺适生性中的重要因子冬眠温度和越冬致死温度。方法 现场采集江苏省湖沼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hupensis) ,在实验室采用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法分... 目的 研究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实验测定钉螺适生性中的重要因子冬眠温度和越冬致死温度。方法 现场采集江苏省湖沼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hupensis) ,在实验室采用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法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结果 钉螺半数冬眠温度 (ET50 )为 5 .87℃ (95 %可信区间为 5 .3 2 -6.2 3℃ ) ;13℃以下温度与钉螺冬眠率间的 logistic回归方程为 :Y=10 1/(1+ e0 .83 73 0 4x-5.44 2 476) (F =3 5 7.85 4,P<0 .0 0 1)。钉螺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中的低温半数致死温度 (L T50 )分别为 -2 .3 4℃ (95 %可信区间为 -2 .19℃至 -2 .5 1℃ )和 -2 .72℃ (95 %可信区间为 -2 .5 4℃至 -2 .91℃ ) ,低温和钉螺死亡率间的 logistic回归方程分别为 :Y干 =10 1/(1+e1 .3 3 54 99x+3 .3 3 8748) (F =5 7.677,P<0 .0 0 1) ;Y潮 =10 1/(1+ e0 .92 1 0 3 4 x+2 .763 1 0 2 ) (F =69.866,P<0 .0 0 1)。结论  11℃以下钉螺开始出现冬眠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 血吸虫病 钉螺 冬眠温度 越冬致死温度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 II.钉螺越夏致死高温与夏蛰的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洪青标 周晓农 +3 位作者 孙乐平 杨国静 杨坤 黄轶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探讨钉螺适生性中的生态因子之一的越夏致死高温和夏蛰现象。方法 对采自江苏省江滩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 hupensis) ,采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 目的 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探讨钉螺适生性中的生态因子之一的越夏致死高温和夏蛰现象。方法 对采自江苏省江滩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 hupensis) ,采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法 ,测定钉螺的越夏致死高温 ,并观察其夏蛰现象等。结果 钉螺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中的半数致死高温 (L T50 )分别为 4 0 .0 1℃ (95 %可信区间为 39.76 - 4 0 .2 7℃ )和 4 2 .13℃ (95 %可信区间为 4 1.5 9- 4 2 .6 8℃ )。高温和钉螺死亡率的回归趋势可分别拟合 logistic方程为 :Y干 =10 1/ (1+e6 1 .4 0 2 2 6 9- 1 .5350 58X) (F=6 9.997,P<0 .0 0 1) 潮 =10 1/ (1+e76 .4 4582 5- 1 .84 2 0 6 8X) (F=2 4 .6 99,P<0 .0 0 1)高温对钉螺的活动抑制较明显 ,39℃时 10 0 %钉螺呈闭厣状态 ,但仅有 14 .94 %的钉螺出现夏蛰现象 ;即使温度上升至 4 0℃ ,也仅为 2 7.78%的钉螺表现出夏蛰状态。结论 部分钉螺可表现出夏蛰现象 ,但似乎没有冬眠现象普遍 ;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钉螺比在干燥环境中 ,对极限高温的耐受性更强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 血吸虫病 传播 钉螺
下载PDF
洋梨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 被引量:61
20
作者 李俊才 刘成 +2 位作者 王家珍 蔡忠民 沙守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9-532,共4页
为了鉴定红巴梨等6个洋梨及3个具洋梨亲本的杂种后代的抗寒能力,取其1a生苗为试材,进行-20、-25、-30、-35、-40、-45℃低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LT50),即半致死温度,并与自然气候条件下的冻害级别进行相关比较。测... 为了鉴定红巴梨等6个洋梨及3个具洋梨亲本的杂种后代的抗寒能力,取其1a生苗为试材,进行-20、-25、-30、-35、-40、-45℃低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LT50),即半致死温度,并与自然气候条件下的冻害级别进行相关比较。测得的电解质渗出率呈典型的S型曲线,与相应的低温呈极显著负相关;鉴定出供试品种的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与田间冻害级别相关程度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梨 半致死温度 抗寒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