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Epistemology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被引量:1
1
作者 丁锐华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09年第6期82-87,94,共7页
This study aimed to alert people that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has already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All people are responsible for maintaining the harmony, which is the also the inexorable trend of... This study aimed to alert people that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has already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All people are responsible for maintaining the harmony, which is the also the inexorabl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Reviewing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human k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from harmony to imbalance, from imbalance to a new harmony was analyzed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an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esent society is in the transitional phase from imbalance to a new harmony and also a phase that people are consciously coordinat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It was found through the study that a harmonious society relies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and the latter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a real harmonious society, however, people always forget such a principle. The im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has seriously influenced many aspects of social harmony, and become instable factors i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even threatened the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 Thus, all people should make joint efforts in creating win-win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and ensuring offspring a healthy and green ea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human beings nature harmonious society Ecological cris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下载PDF
The Thought of the Onenes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2
作者 田烨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期162-163,共2页
From the view of the ecological theory,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at Thoreau uses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thought--- the oneness of man and nature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na... From the view of the ecological theory,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at Thoreau uses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thought--- the oneness of man and nature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in Wald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登 中国 传统哲学 发展现状
下载PDF
On the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and the Modern Ecological Awareness
3
作者 Ni Huaim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2-268,共7页
Faced with the serious environmental crisis,the Seventeenth Congress of the CPC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the Eighteenth Congress of the CPC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 Faced with the serious environmental crisis,the Seventeenth Congress of the CPC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the Eighteenth Congress of the CPC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which was equaled to that of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political development,cultural development,social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more and mor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enhance the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and create ide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various courses and tasks,the entire allocation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changed from "four in one"to "five in one",in which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ecomes a new component. Consequently,it is worthwhile to intensively study and grasp the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and form the self-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carry forward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建设 生态观 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 “四位一体” 环境危机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体论基础与美丽中国建设
4
作者 程广丽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念在本体论层面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关系,既为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念在本体论层面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关系,既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与美丽中国建设在价值论指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共同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立足于唯物史观研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体论基础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关系,有利于从理论上阐释“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本体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美丽中国建设
下载PDF
价值导向与制度重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自然资源法治论析
5
作者 吕志祥 张滋才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在新时代法治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的宏阔背景下,自然资源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基础与保障。因此,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自然资源法治,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应从自然资源法治的价值导... 在新时代法治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的宏阔背景下,自然资源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基础与保障。因此,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自然资源法治,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应从自然资源法治的价值导向、规范体系、实施体系三个维度着手。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保护优先和系统保护的法治理念,实行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以整体系统协调的法治方法论为路径指引,优化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的整体结构、加强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的制度衔接,以再体系化方式实现自然资源法治的制度重建,并在执法和司法中加强协作共治的实践走向,真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之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法治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二十大
下载PDF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实意义--以丽江古城水系为例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国栋 田昆 +1 位作者 袁兴中 孙晋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2-479,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是这些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合一。云南丽江古城水系的设计、管理和保护就是这些传统生态智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延续,为当今人们...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是这些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合一。云南丽江古城水系的设计、管理和保护就是这些传统生态智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延续,为当今人们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提供了极其宝贵而深刻的启示。古城的选址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方位朝向和水系分布的特点,环山抱水的空间格局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古城的建筑、街巷与水系密切结合,形成了变化丰富的临水模式;依据古城地势和水系的特点,古城人们开创了独特并且延续至今的洗街文化;发达的水系造就了众多的桥梁,同时也产生了独特的桥市文化;以三眼井为代表的用水、护水民俗,蕴含着丰富的水管理智慧。面对当前旅游业迅猛发展所造成的水环境压力,古城管理部门借鉴传统的生态智慧,效仿古人的用水、护水方法,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和保护措施,古城水系的水质、水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例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由2008年的45.20%上升到2012年的86.82%,古城下游的水质也由2010年的劣Ⅴ类上升为2014年的Ⅲ类。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生态智慧 天人合一 丽江古城 水系
下载PDF
试论森林旅游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文明 王怀採 钟永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自身和谐、社会组织间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为必要条件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一定的产业支持。森林旅游业的崛起和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以其特有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多重功能为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自身和谐、社会组织间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为必要条件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一定的产业支持。森林旅游业的崛起和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以其特有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多重功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产业支持,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自身和谐 社会组织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 贡献
下载PDF
论生态文学 被引量:27
8
作者 方军 陈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生态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由文学和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有广义生态文学和狭义生态文学之分。文章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生态文学,归纳了其常见的几种表现模式。作者认为,文学和生态学的理论是生态文学的理论基础,"万物... 生态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由文学和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有广义生态文学和狭义生态文学之分。文章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生态文学,归纳了其常见的几种表现模式。作者认为,文学和生态学的理论是生态文学的理论基础,"万物是人的尺度"是生态文学的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生态意识 天人合工 "万物是人的尺度" "精神态生圈"
下载PDF
《内经》象思维的特点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孟庆岩 相光鑫 +1 位作者 颜培正 张庆祥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象思维是《黄帝内经》的主要思维方式和说理工具,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象思维贯穿于中医学始末。对《内经》象思维特点进行诠释和解读,抽提《内经》象思维的表述方式和认知过程,从科学视角对象思维的特点和具体体现予... 象思维是《黄帝内经》的主要思维方式和说理工具,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象思维贯穿于中医学始末。对《内经》象思维特点进行诠释和解读,抽提《内经》象思维的表述方式和认知过程,从科学视角对象思维的特点和具体体现予以分析,《内经》象思维特点具有有象性、关联性、时空性、可知性,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分析《内经》中象思维,在理论、诊法、药物、治疗方面"天人合一"均有体现。研究象思维可以阐明中医学形成及发展的过程,探知中医理论的认知方法 ,恢复中医原貌,实现理论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黄帝内经》 中医学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的基础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卿 陈洪昭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这是由生态规律与生态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但可以通过制度创新,约束人类经济行为选择方式,使经济增长的规模与速度同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相适应。通过技术创新,改善生态系统的结... 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这是由生态规律与生态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但可以通过制度创新,约束人类经济行为选择方式,使经济增长的规模与速度同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相适应。通过技术创新,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人类合理经济行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社会 生态经济规律
下载PDF
论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和谐协调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吉义 梁枫 《系统科学学报》 2007年第1期22-26,共5页
应用系统整体论的思想,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系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协调的论理、原则与主要内容;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协调的目标与机制。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 协调 系统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环境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桦 赫丽萍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23-225,共3页
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进行思考,阐述了环境伦理的由来与发展,指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特别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提出要加强环境伦理教育,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观;注重养成符合环境伦理的行为习惯;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推动人与自然的... 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进行思考,阐述了环境伦理的由来与发展,指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特别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提出要加强环境伦理教育,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观;注重养成符合环境伦理的行为习惯;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 人与自然和谐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中的循环经济伦理思想探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慧明 廖卓玲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战略目标。强调“天人合一”、勤俭节用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瑰宝,古代各派哲学理论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战略目标。强调“天人合一”、勤俭节用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瑰宝,古代各派哲学理论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对生态平衡的关怀以及对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见解。本文主要分析比较儒、道、墨三派学说的环境经济伦理思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世哲学,从中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借鉴因素,对于进一步充实循环经济伦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中国古代哲学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下载PDF
生态文学: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晓琴 沈玲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5-77,88,共4页
工业革命之后,生态危机愈益严重,人与自然矛盾日益突出。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是切实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必由之路,而拯救人类的灵魂、改变其思想和价值观,正是生态文学出现的意义所在。生态文学关注自然危机以及人的信仰危... 工业革命之后,生态危机愈益严重,人与自然矛盾日益突出。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是切实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必由之路,而拯救人类的灵魂、改变其思想和价值观,正是生态文学出现的意义所在。生态文学关注自然危机以及人的信仰危机,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并且力图找出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方式。生态文学伴随着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变化而逐渐发展成熟,它已经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关系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对北京学基本理论的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兵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50-152,共3页
从北京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北京学的学科体系位置、北京学的科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 ,对北京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北京学 都市综合体 边缘科学 天人合一 产生背景 学科体系位置 研究方法
下载PDF
管理学视野中的生态和谐人假设及其实现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3-127,共5页
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逻辑前提。在管理思想演变历史中 ,适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时代诉求 ,人性假设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文化人”假设三个阶段。生态和谐人假设是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人性假设 ,其实质是组织要... 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逻辑前提。在管理思想演变历史中 ,适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时代诉求 ,人性假设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文化人”假设三个阶段。生态和谐人假设是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人性假设 ,其实质是组织要按生态文明时代的道德原理和伦理规范来进行管理。生态和谐人假设的提出和实现 ,意味着对传统的管理职能、管理体制、激励方式、组织文化等进行重新反思和深刻变革已显得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和谐人 管理学 人性
下载PDF
我国有机食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17
作者 买娜 解利华 常铮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7年第1期32-33,37,共3页
介绍了有机食品的特点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作用,并概述了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 有机食品 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继光 杨文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0-24,共5页
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与人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一国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关系,使生态、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和谐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下载PDF
儒道释哲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神之生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娟 王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60-164,共5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一种极为生动的文化信息载体,是传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体现。"君子比德"与"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开启了传统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天趣的质朴之美,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一种极为生动的文化信息载体,是传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体现。"君子比德"与"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开启了传统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天趣的质朴之美,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生命精神与审美趣味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天人合一 君子比德 境生象外 游心太玄
下载PDF
试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产生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凌志 杨德才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4,共4页
文章深入探寻了西方社会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产生过程,以及我国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创新及其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贯彻落实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理论 产生 意义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