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乡村教师职业角色的脱域区隔与空间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振中 曾俊豪 张成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48,共8页
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涵盖空间性和教育性,对应教师职业角色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体现及自我与他者的期望,需要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出发来审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才能对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因而具有了... 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涵盖空间性和教育性,对应教师职业角色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体现及自我与他者的期望,需要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出发来审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才能对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因而具有了乡土生成的特性、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属性、人己联通对自身价值澄明的秉性。当前,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化分、社会局内外主体的利益博弈、多元价值的冲突等使得乡村教师对其职业角色的认同陷入现代性的困境,具体表现为职业角色人本空心化、职业角色边界泛化、职业价值迷失。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合乎乡土规律的人地互动出发,在递进实现人地厘合、人际协和、人己澄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乡村教师职业角色的重新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职业角色 人地互动 人地厘合 人际协和 人己澄明
下载PDF
5000 a BP以来辽西地区环境灾害事件与人地关系演变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永化 尹怀宁 +1 位作者 张小咏 陈占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6,共8页
依据辽西地区牧场泥炭层中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和炭屑含量统计资料 ,并通过对辽西地区自然环境演变与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 ,5 0 0 0aBP来的环境恶化可分为 4个灾变过程 :即 5 0 0 0~44 0 0aBP寒冷事件、2 70 0aBP左右寒冷事件、辽金... 依据辽西地区牧场泥炭层中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和炭屑含量统计资料 ,并通过对辽西地区自然环境演变与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 ,5 0 0 0aBP来的环境恶化可分为 4个灾变过程 :即 5 0 0 0~44 0 0aBP寒冷事件、2 70 0aBP左右寒冷事件、辽金时代的农业开发以及明清战乱 .前两个过程与全球性的气候波动同步 ,并对早期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两个过程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因素造成的 ,同时也叠加了自然因素 .目前区域内的环境恶化主要是由后两个过程引起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环境灾害事件 人地关系 孢粉分析 人类活动
下载PDF
21世纪初华中地区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 被引量:8
3
作者 谢辉 张雷 +1 位作者 姜巍 程晓凌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作为中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华中地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华中地区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华中地区拥有较好的资源基础,特别是在水土两大资源的结合... 作为中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华中地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华中地区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华中地区拥有较好的资源基础,特别是在水土两大资源的结合方面。但是从现状和未来国家高速工业发展看,未来华中地区自然资源承载负荷将面临较以往更为巨大和更为艰难的挑战。一方面,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华中地区在国家未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当地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样会对有限的资源基础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区域发展政策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地区 人地关系 资源环境
下载PDF
哈尼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范元昌 何作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2,共5页
在田野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对红河流域哈尼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哈尼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合理选择地形气候、良性利用森林资源、村寨空... 在田野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对红河流域哈尼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哈尼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合理选择地形气候、良性利用森林资源、村寨空间布局平衡、水系的人工循环运移、有效施用有机肥料、永续利用稻种基因、"田棚"绿色生态经济、多元和谐的"牛马亲家"关系等八个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人地和谐关系 文化特征 探讨
下载PDF
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金华 秦耀辰 李晓莉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9,5,共6页
基于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研究中关注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关系相互作用过程,人地关系的调控途径;在野外调查、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生态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协调我国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中... 基于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研究中关注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关系相互作用过程,人地关系的调控途径;在野外调查、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生态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协调我国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中要整合人地关系研究,拓宽旅游型海岛的研究领域,重视乡、村级旅游型海岛的人地关系问题,尤其要先解决环境脆弱地区外来游客的影响和相关利益主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旅游型海岛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评价与启示
下载PDF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及其与水系分布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2
6
作者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3-720,共8页
基于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性质及其与水系的分维关系的实证探讨发现如下地理规律:①在较大标度范围内,河南省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为简单分形,但在较小标度范围内,系统已经具有明确的多重分形特征;②多分维谱在参数q≈-4处出现... 基于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性质及其与水系的分维关系的实证探讨发现如下地理规律:①在较大标度范围内,河南省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为简单分形,但在较小标度范围内,系统已经具有明确的多重分形特征;②多分维谱在参数q≈-4处出现标度间断,从而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发生对称破缺。③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维小于水系空间结构的分维。由此证明:第一,多分形是由单分形演化而来,城镇体系的多分形结构是基于地球表面的分形支体由测度集中区向测度疏散区渐近发育的。第二,城市体系的分形发育与水系的分维结构具有一定的数理关系,城市体系的分维理当小于水系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多分形 空间复杂性 对称破缺 人地关系 河南城市
下载PDF
异速生长定律与城市郊区化的分维刻画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彦光 余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0-373,378,共5页
从关于城市人口密度衰减的Smeed模型出发导出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生长关系式,然后导出刻画城市人口郊区化的Bradford-Kelejian模型;基于前述结果,从Beckmann城市体系异速生长方程出发导出反映城市郊区化的Mills模型,从而建立了Bradfor... 从关于城市人口密度衰减的Smeed模型出发导出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生长关系式,然后导出刻画城市人口郊区化的Bradford-Kelejian模型;基于前述结果,从Beckmann城市体系异速生长方程出发导出反映城市郊区化的Mills模型,从而建立了Bradford-Kelejian模型、Mills模型与Smeed模型及其参数与分形维数的数理关系.文章证明,关于城市密度的Clark模型不能与Bradford-Kelejian模型及Mills模型有效沟通;进而揭示:Bradford-Kelejian模型和Mills模型的理论基础在于城市结构的自相似性质即分数维特征,城市人口的负指数分布最终会通过自组织机制向呈现幂指数分布的分形几何结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郊区化 城市密度 城市人-地关系 异速生长 分维
下载PDF
西藏人地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兴国 潘玉君 +2 位作者 丁生 施玉 周兵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11,共8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西藏人民的不断努力下,西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综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地处高原边疆、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也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这种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西藏人民的不断努力下,西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综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地处高原边疆、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也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就成为诸如西藏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发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人地关系协调演进的定量识别则是解决该重大课题的前提条件。文章在参考同类研究的大量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人地关系"中反映"人的活动程度"和"地的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及人地关系协调演进的评判标准,运用数学模型定量测度了西藏自治区2004~2008年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演进状况。结果表明,近5年来,西藏自治区的人地关系从中度失调衰退逐渐走向良好协调发展,且有向优质协调发展过渡的趋势。人地关系的这种变化趋势既符合国家对西藏发展的要求,又符合西藏自身发展的目标,对西藏自治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和谐发展 熵值法 协调发展度 可持续发展 西藏
下载PDF
构建和谐图书馆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霞 段晋平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年第3期62-65,共4页
大力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谐图书馆的构建着重在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包括建立和谐的图书馆各层面的人际关系、对外的和谐关系和营造和谐的物理环境,... 大力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谐图书馆的构建着重在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包括建立和谐的图书馆各层面的人际关系、对外的和谐关系和营造和谐的物理环境,包括馆舍设计与布局等,还有就是营造和谐的管理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图书馆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人际关系 物理环境 管理文化
下载PDF
人地关系与脆弱带的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孙武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9-424,共6页
兴起于80年代后期的生态脆弱带研究,标志着“持续发展”的现代人地关系理论对人类生存环境哲学思考的深化。侧重于植物生态领域的脆弱带概念现已被拓宽,生态学、人口承载力、害灾学、荒漠化成为其四个主要的研究方面;由人地关系矛... 兴起于80年代后期的生态脆弱带研究,标志着“持续发展”的现代人地关系理论对人类生存环境哲学思考的深化。侧重于植物生态领域的脆弱带概念现已被拓宽,生态学、人口承载力、害灾学、荒漠化成为其四个主要的研究方面;由人地关系矛盾所决定的性质的不稳定性为脆弱带的主要特征;界面性、波动性、基质性是脆弱带的主要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带 人地关系 性质 类型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浅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及其衔接与协调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伟 袁哨丽 廖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444-4445,4448,共3页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业已启动,针对当前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产生的分歧和不协调,根据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探求两者衔接和协调的原则、内容和基本途径。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关系 协调
下载PDF
广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时空变异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凯敏 陈进发 徐剑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1-184,197,共5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21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协调度分析法、聚类及GIS分析法,对评价结果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999—2...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21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协调度分析法、聚类及GIS分析法,对评价结果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999—2008年广东大部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东莞、河源等,而阳江、茂名等8个地区则出现下降趋势,江门和汕头下降最为显著。(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与协调度相关性不强。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时,应综合考虑综合指数与各要素层之间协调度的问题。(3)广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高于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协调度 Spearman秩相关 时空变异
下载PDF
地理核心素养下高中生人地观念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泽阳 段玉山 《中国考试》 CSSCI 2019年第11期14-21,共8页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首先需要探明学生对人地观念的态度倾向,为此编制人地观念量表,选取500名高中学生施测,应用Rasch模型分析测后数据,结果显示:学生对3种人地观念的认同水平存在差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首先需要探明学生对人地观念的态度倾向,为此编制人地观念量表,选取500名高中学生施测,应用Rasch模型分析测后数据,结果显示:学生对3种人地观念的认同水平存在差异,学生对人地协调论持非常同意的态度,对征服自然论持不同意的态度,对环境决定论总体持同意的态度,学生对征服自然论的认同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完善测评量表以及教学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下载PDF
“人-水-地”和谐的治水理念——以江汉平原防洪减灾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应波 李长安 +2 位作者 易文芳 汪微 胡建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1,共7页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人-水-地"和谐的治水理念进行了概述;结合江汉平原防洪减灾的实际,分别从我国国情、江河治理的基础、洪水发生的原因3个方面阐述了"人-水-地"和谐是实现科学治水的需要。基于新的治水理念,...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人-水-地"和谐的治水理念进行了概述;结合江汉平原防洪减灾的实际,分别从我国国情、江河治理的基础、洪水发生的原因3个方面阐述了"人-水-地"和谐是实现科学治水的需要。基于新的治水理念,对"人-水-地"和谐思想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治水的关键是协调人类活动与洪水储蓄的空间关系,治水的前提是查明流域地质环境与水文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水-地”和谐 江汉平原 防洪
下载PDF
海岛旅游安全管理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金华 何巧华 《未来与发展》 2010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岛屿旅游安全是滨海旅游开展的前提,旅游研究的热点,而从人地关系视角来分析海岛旅游安全能具体指导岛屿旅游安全管理。以中国东南沿海的湄洲岛为例,发现其旅游安全隐患的主要问题是旅游欺骗、海鲜中毒与交通事故;而游客安全防范意识较... 岛屿旅游安全是滨海旅游开展的前提,旅游研究的热点,而从人地关系视角来分析海岛旅游安全能具体指导岛屿旅游安全管理。以中国东南沿海的湄洲岛为例,发现其旅游安全隐患的主要问题是旅游欺骗、海鲜中毒与交通事故;而游客安全防范意识较低,海岛落后的管理体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着海岛旅游安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安全 人地关系 湄洲岛
下载PDF
干旱区人水和谐治水思想的探讨 被引量:23
16
作者 邓铭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9,共7页
在温故古人治水思想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深刻领悟现代治水新思路,并针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径流形成、利用、转化、耗散等水循环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在用水方面的突出矛盾,反思水资源在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 在温故古人治水思想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深刻领悟现代治水新思路,并针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径流形成、利用、转化、耗散等水循环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在用水方面的突出矛盾,反思水资源在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水事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治河之术,治水之学,治域之理,人水和谐之道”的治水思想。这是实施资源水利战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对于其它流域或区域治水方略的确立也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内陆河流域 人水和谐 治水思想 辩证关系
下载PDF
“和谐社会”溯源——以传统政治文化为中心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语和 刘志松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1-77,共7页
“和”,最早见于甲骨文,本指乐器和声音的相应和谐,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谐”,本指音韵的和洽,引申为协调关系或适当状态。“和”、“谐”合用表达了人们对匀称、适当、适中和协调的追求。古代的和谐观意在强调一... “和”,最早见于甲骨文,本指乐器和声音的相应和谐,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谐”,本指音韵的和洽,引申为协调关系或适当状态。“和”、“谐”合用表达了人们对匀称、适当、适中和协调的追求。古代的和谐观意在强调一种有价值的普遍的和谐关系。“和”还与“中”合用,称为“中和”。“中”,本为正中、适当、恰当、适量,在哲学上是指相对于事物的两个极端而言,意在强调“度”的分界。“中和”也就是指“适中、适度与和谐”,并成为儒家人生哲学中核心理论“中庸”的主要内容。孔孟以“和”为目的的“中庸”之道,强调高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并用来处理人伦和社会关系。“和合”概念,自秦汉以来被普遍运用,《吕氏春秋》将此概念用于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的起源、构成。“和合”文化自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被普遍认同。而“天人合一”的观念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共产党关于“和谐社会”的提法,就是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的,寻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前追求、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的渊源,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 “谐” “中和” 中庸 和合 天人合一 和谐社会
下载PDF
美丽中国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被引量:25
18
作者 黄贤金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阐述了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即包括:"三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方针",支撑美丽中国的"三个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三个职责&... 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阐述了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即包括:"三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方针",支撑美丽中国的"三个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三个职责",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三个自然";分析了美丽中国所体现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承载、秩序国土以及新型绿色化等方面的格局特征;基于上述认识,尤其是国土空间是美丽中国的载体性质,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国土空间融合机制、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绿色发展共享机制以及生态资本富民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支撑美丽中国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下载PDF
新疆经济发展及其资源环境协调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2,共7页
作为我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新疆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及发展趋势认为:新疆资源要素赋存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水资源、森林资... 作为我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新疆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及发展趋势认为:新疆资源要素赋存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水资源、森林资源和耕地资源,还不到全国均值水平的20%,组合结构上也存在明显不足;长期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使新疆目前人地关系协调状态进入了一个全面紧张的阶段,50年来人地压力增长了8倍。未来发展的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优势的继续发挥将使新疆的人地关系的演进进入一个更为紧张的阶段,预计在未来30年之内,新疆人地关系的紧张状态要较目前增加将近2倍。为了使新疆社会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区域发展政策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人地关系 新疆
下载PDF
《儿子与情人》并非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释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达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说到《儿子与情人》 ,人们就会提到俄狄浦斯情结 ,仿佛这部小说是弗洛伊德这个理论的最好诠释。本文指出俄狄浦斯情结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保罗产生爱母嫉父心理的家庭因素 ,说明劳伦斯在小说中并非要解释俄狄浦斯情结 。
关键词 小说 <<儿子与情人>> 俄狄浦斯情结 文学评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