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 Logic Control of a Head-movement Based Semi-autonomous Human–machine Interface 被引量:2
1
作者 YasirÖzlük Eda Akman Aydin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645-655,共11页
Quadriplegia is a neuromuscular disease that may cause varying degrees of functional loss in trunk and limbs.In such cases,head movements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channel.In this study,a human–mach... Quadriplegia is a neuromuscular disease that may cause varying degrees of functional loss in trunk and limbs.In such cases,head movements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channel.In this study,a human–machine interface which is controlled by human head movements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The proposed system enables users to steer the desired movement direction and to control the speed of an output device by using head movements.Head movements of the users are detected using a 6 DOF IMUs measuring three-axis accelerometer and three-axis gyroscope.The head movement axes and the Euler angl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movement direction and speed,respectively.To ensure driving safety,the speed of the system is determined by considering the speed requested by the user and the obstacle distance on the route.In this context,fuzzy logic algorithm is employed for closed-loop speed control according to distance sensors and reference speed data.A car model was used as the output device on the machine interface.However,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interfaces provides to adapt this system to any remote device or systems.The implemented system was tested by five subjects.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task completion times and feedback from the subjects about their experience with the system.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is easy to use;and the control capability and usage speed increase with user experience.The control speed is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in user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machine interface(HMI) head-movement Obstacle avoidance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 Fuzzy logic
原文传递
头部动态场景下非接触式血氧饱和度测量
2
作者 刘涛 张亚莉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7-1386,共10页
针对现有非接触式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在头部动态场景下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小波阈值相结合的去噪方法,用于提取高信噪比的脉搏波信号。首先,为解决自适应噪声完全经验模态分解在分解重... 针对现有非接触式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在头部动态场景下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小波阈值相结合的去噪方法,用于提取高信噪比的脉搏波信号。首先,为解决自适应噪声完全经验模态分解在分解重构早期产生虚假分量和模态混叠的问题,在分解过程中加入高斯白噪声,使其成为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从而减少模态分量中的残余噪声。然后,使用ICEEMDAN对红蓝色通道的脉搏波信号进行模态分解,并使用db8小波基函数对符合血氧频谱范围的分量进行3级分解和重构,将重构后的信号用于后续血氧值的计算。最后,将不同头部动态场景下测量的血氧饱和度结果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头部场景下得到的血氧饱和度平均误差为0.73%,相较于其他算法平均误差降低1.93%。本文提出的去噪方法在不同头部场景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满足日常血氧饱和度测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 血氧饱和度 头部运动 小波阈值 分解和重构
下载PDF
基于眼动实验的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色彩编码研究
3
作者 刘文 桂慧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2-162,191,共12页
目的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AR-HUD)的色彩编码是影响驾驶员认知绩效的关键因素。分析AR-HUD中显示信息的色彩搭配对用户的影响,探究最易识别和理解的配色方案,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以提高用户在使用AR-HUD时识别和理解信息的速度。方法... 目的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AR-HUD)的色彩编码是影响驾驶员认知绩效的关键因素。分析AR-HUD中显示信息的色彩搭配对用户的影响,探究最易识别和理解的配色方案,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以提高用户在使用AR-HUD时识别和理解信息的速度。方法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收集被试者在模拟昼夜驾驶条件下观看不同配色方案的眼动数据,提取兴趣区域内的首次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持续时间、平均注视持续时间共3项注视类指标。结合被试者的主观评价,对AR-HUD的不同配色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结论白天环境下,青色与白色或橙色的组合能有效吸引驾驶员注意,可识别性和可理解性较高;红色可视性较低;绿色与青色的组合容易导致信息混淆;黄色在强光环境下的信息可见度较低。夜间环境下,黄色搭配白色或青色有助于快速吸引驾驶员注意力并有效处理信息。研究结论可为AR-HUD界面设计的色彩搭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 色彩编码 眼动实验 信息可识别性
下载PDF
步行运动下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力学性能及塌陷风险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永昌 付彦涛 +3 位作者 赵昕 崔庆峰 张志峰 陈世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265-5269,共5页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这一难治性骨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受限于假体寿命与翻修的问题,临床建议年轻患者采取保髋治疗,在早期精准预测坏死区力学性能而后施加干预治疗是保髋的关键。目的:建立基于人体髋关节CT数据的包含髋骨...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这一难治性骨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受限于假体寿命与翻修的问题,临床建议年轻患者采取保髋治疗,在早期精准预测坏死区力学性能而后施加干预治疗是保髋的关键。目的:建立基于人体髋关节CT数据的包含髋骨和髋臼软骨的坏死股骨头有限元接触动力学模型,预测步行运动过程中不同坏死体积和坏死位置对坏死区域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集志愿者髋关节CT影像学数据,重建了髋关节三维几何模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构建了小、中、大体积坏死耦合坏死区域与力线重合、中度偏离和远离力线共9种不同坏死模型。预测在静态3000N载荷和一个ISO标准步行完整周期内不同坏死模型坏死区域的应力,对比评估坏死区域塌陷风险。结果与结论:①坏死体积增大和坏死区域靠近力线时坏死区内的最大等效应力显著增加,坏死区塌陷风险也随之增加;②对不同载荷类型,运动时相同坏死体积和坏死位置条件下的股骨头坏死区最大应力较静载作用下的最大应力显著提高;③表明运动过程中,步行运动使股骨头坏死区的最大等效应力较静载时显著增大,故局部塌陷风险会因为更大的局部应力而增大,但整体塌陷风险因承载区域动态变化较静载有所降低,在临床评估时骨科医生需考虑运动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步行运动 有限元分析 塌陷风险 应力
下载PDF
不同次级声源布放下汽车路噪有源降噪头靠中的人耳定位精度要求
5
作者 江豪 李航 陶建成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5-1263,共9页
研究了汽车座舱内使用有源降噪头靠降低路噪时人头位置偏移对降噪效果的影响。基于自由场刚性球声散射模型,建立了降噪性能分析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比了使用头枕扬声器和座椅扬声器作为次级声源时人头平动和转动对降噪量的影响,拟合... 研究了汽车座舱内使用有源降噪头靠降低路噪时人头位置偏移对降噪效果的影响。基于自由场刚性球声散射模型,建立了降噪性能分析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比了使用头枕扬声器和座椅扬声器作为次级声源时人头平动和转动对降噪量的影响,拟合得到人头活动后降噪量的预测公式,讨论了人耳定位精度的要求。最后,在50 km/h行驶的电动汽车中进行实验验证,分析了人头平动与转动对降噪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人耳定位系统的精度要求。结果表明,人头偏离初始位置会导致降噪效果下降,频率越高、距离变化越大,降噪量损失越显著;使用头枕扬声器时,定位精度要求更高。当初始降噪量为9.3 dBA且允许损失不超过3.0 dBA时,定位精度应高于1.6 cm和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路噪 有源降噪头靠 人头活动 人耳定位
下载PDF
拖拉机平视显示研究与分析--基于DeeplabV3+和眼动追踪技术
6
作者 邴媛 张建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247,共8页
为了提高拖拉机驾驶人员的驾驶安全系数,解决拖拉机驾驶人员经常扭头观看后方农机机具作业情况的问题,对拖拉机驾驶室使用平视显示(HUD)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利用Deeplabv3+图像语义分割法与眼动追踪技术结合的方式,对拖拉机驾驶人员观... 为了提高拖拉机驾驶人员的驾驶安全系数,解决拖拉机驾驶人员经常扭头观看后方农机机具作业情况的问题,对拖拉机驾驶室使用平视显示(HUD)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利用Deeplabv3+图像语义分割法与眼动追踪技术结合的方式,对拖拉机驾驶人员观察后方农机机具的画面进行采集并对重要信息进行标注;然后,使用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来搭建所需的模型网络结构和完成相应的代码开发,最终得到较为清晰的分割图像;最后,对原始图像及分割后图像进行眼动追踪实验验证,提取被试者的眼动轨迹,发现分割后图像能更好地被观看者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利用DeeplabV3+对图像进行分割增强,应用到平视显示技术中,可以有效提高拖拉机驾驶人员的驾驶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平视显示 DeeplabV3+ 眼动追踪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雷达非接触识别头部特定动作方法研究
7
作者 徐存卓 张力方 +4 位作者 焦腾 吕昊 张杨 王健琪 于霄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7期1-7,13,共8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生物雷达传感器的头部特定动作非接触识别方法。方法首先对头部特定动作——静止、点头、左转、右转、后倾、张嘴、左点头、右点头采集雷达回波信号;其次,通过时域处理和时频分析得到时域和时频谱2种图像数据;接着从时...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生物雷达传感器的头部特定动作非接触识别方法。方法首先对头部特定动作——静止、点头、左转、右转、后倾、张嘴、左点头、右点头采集雷达回波信号;其次,通过时域处理和时频分析得到时域和时频谱2种图像数据;接着从时域和时频域数据中分别提取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构建更为有效的新特征;最后,运用支持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新特征进行分类。结果基于PCA和SVM构建人体动作特征提取方法,并对人体头部动作进行识别,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头部动作的分类识别准确率可达88.64%。结论本文提出的头部动作非接触识别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增强社会交流、延缓病情发展、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非接触检测 生物雷达 主成分分析法 头部动作
下载PDF
基于3203综采工作面末采设备配套的转载机机头自移改造优化
8
作者 王力杰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34-136,共3页
本文针对3203综采工作面末采设备中转载机机头自移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改造优化方案,旨在提高机头自移的效率与稳定性。通过系统的架构分析、机械结构的改进以及液压系统的升级,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改造方案。为了验证改造效果,进... 本文针对3203综采工作面末采设备中转载机机头自移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改造优化方案,旨在提高机头自移的效率与稳定性。通过系统的架构分析、机械结构的改进以及液压系统的升级,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改造方案。为了验证改造效果,进行了实际施工与性能测试,采集了机头自移的关键数据并进行了深入的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转载机机头自移性能显著提升,关键数据表明改进后的系统在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改善。这一研究为综采工作面末采设备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3综采 末采设备 转载机 机头自移 改造优化
下载PDF
卷绕头横动拨叉机构对丝饼成型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牛超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8期89-92,共4页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效能,分析FDY卷绕头横动拨叉机构的工作原理。根据卷绕头横动拨叉的结构特性的演变过程,分析了TMT卷绕机的两轴两叶型拨叉较其他类型拨叉存在的差异。结合拨叉的设计及运动特点,改变拨叉机构成型板、拔叉叶片及八字形...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效能,分析FDY卷绕头横动拨叉机构的工作原理。根据卷绕头横动拨叉的结构特性的演变过程,分析了TMT卷绕机的两轴两叶型拨叉较其他类型拨叉存在的差异。结合拨叉的设计及运动特点,改变拨叉机构成型板、拔叉叶片及八字形瓷件的定位及尺寸,满足丝饼同卷径增质量的运行条件。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所使用的拨叉机构通过相关设计改造及调整相应工艺参数可以达到提升产品运输包装效率和节约能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绕头 导丝机构 拨叉叶片 运动特性
下载PDF
八段锦摇头摆尾式联合PNF运动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肖伯恒 马丽虹 张振国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1期1261-1266,共6页
目的:观察八段锦摇头摆尾式联合PNF颈部运动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八段锦摇... 目的:观察八段锦摇头摆尾式联合PNF颈部运动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八段锦摇头摆尾式及PNF颈部运动模式,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躯干损伤量表(T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PASS评分、TIS评分、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TIS评分分项中静态坐位平衡及动态坐位平衡观察组与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调分项观察组与对照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摇头摆尾式与PNF颈部运动模式相结合,可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及平衡功能,较常规治疗展现出更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摇头摆尾式 PNF颈部运动模式 脑卒中 姿势控制 平衡功能
下载PDF
Effect of Wearing a Maxillofacial Prosthesis on Masticatory Rhythm Improvement in Mandibulectomy Patients
11
作者 Xuewei Han Mihoko Haraguchi +2 位作者 Yuka I. Sumita Marwa Ahmed Aboelez Noriyuki Wakabayashi 《Health》 2024年第7期717-729,共13页
Background: Recording jaw movement rhythms in patients with jaw defects is challenging using conventional tracking devices. However, masticatory rhythm is crucial for masticatory performance and nutritional intake. Th... Background: Recording jaw movement rhythms in patients with jaw defects is challenging using conventional tracking devices. However, masticatory rhythm is crucial for masticatory performance and nutritional intak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using a maxillofacial prosthesis to restore masticatory rhythm in mandibulectomy patients with a novel wearable device. Methods: Twel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andibulectomy and were rehabilitated with maxillofacial prosthesis were recruited. Chewing rate, cycle duration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cycle durations (CV), changing times of skin morphology on the back of the ear pinna area (SM), and masticatory performance were measured during gum chewing without and with a denture using a wearable jaw movement rhythm tracking device. A paired t-test and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chewing rate increased by 8.6 cycles/min with dentures (P P = 0.01). The CV and SM decreased with dentures (P = 0.004 and P = 0.01,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CV and SM without dentures (P = 0.004). Conclusion: 1. Wearing maxillofacial prostheses can improve masticatory rhythm in patients who undergo mandibulectomy with Eichner B2 occlusal supports. 2. The wearable device is available for measuring masticatory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jaw defects in clinics. 3. Changing times of the skin morphology on the back of the ear pinna indicate jaw movement stability through a simpler process than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cycle du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ticatory Rhythm Jaw Movement Rhythm Tracking Device Maxillofacial Prosthesis Head and Neck Tumor Mandibulectomy
下载PDF
高水头条件下氯离子击穿高岭土衬垫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詹良通 曾兴 +2 位作者 李育超 钟孝乐 陈云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9,共7页
利用400 g-t土工离心机模拟了高水头条件下氯离子在高岭土衬垫中的一维运移及击穿过程。在1 g条件下采用高含水率的高岭土泥浆加压固结制备形成衬垫模型,离心模型试验离心加速度50 g,历时3 h 52 min,成功模拟了高水头条件下氯离子击穿... 利用400 g-t土工离心机模拟了高水头条件下氯离子在高岭土衬垫中的一维运移及击穿过程。在1 g条件下采用高含水率的高岭土泥浆加压固结制备形成衬垫模型,离心模型试验离心加速度50 g,历时3 h 52 min,成功模拟了高水头条件下氯离子击穿黏土衬垫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离心状态下模型在高渗透压力作用发生再固结,在约30 min固结过程中模型发生了非稳定渗流,对早期污染物运移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导致该运移过程与Ogata(1961)提出的污染物一维对流-扩散解析解的求解条件有所差异。采用等效时间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根据拟合的参数预测原型的击穿时间,发现渗透系数为3.2×10-9m/s的2 m厚黏土衬垫在上覆10 m水头作用下的击穿时间仅为1.97 a,稳定渗漏率为0.604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高岭土衬垫 氯离子 高水头 运移 击穿时间
下载PDF
一种可克服头动影响的视线跟踪系统 被引量:8
13
作者 秦华标 严伟洪 +1 位作者 王信亮 余翔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03-2408,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目摄像头和四红外光源的视线跟踪系统.通过四个红外光源在眼睛角膜上产生的四个光斑的中心与瞳孔中心建立新型的瞳孔角膜反射向量,该向量对头部运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此外通过设定感兴趣区域提高人眼定位速度,利用模...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目摄像头和四红外光源的视线跟踪系统.通过四个红外光源在眼睛角膜上产生的四个光斑的中心与瞳孔中心建立新型的瞳孔角膜反射向量,该向量对头部运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此外通过设定感兴趣区域提高人眼定位速度,利用模板匹配与凸包方法精确定位瞳孔中心,并采用点匹配法正确识别光斑中心,确保了视线跟踪的实时性和精度.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视线跟踪精度不高和头部运动受限的问题,并且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线跟踪 头部运动 瞳孔 瞳孔角膜反射向量
下载PDF
山区公路驾驶人动态视觉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金栓 张磊 +2 位作者 邵毅明 周陶 徐进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1-746,共6页
为研究山区公路设计参数对驾驶人动态视觉的影响,构建了驾驶行为多源参数采集平台,招募18名驾驶人,开展了山区公路环境下的实车驾驶试验。测量并记录了注视、扫视以及头部运动的相关参数,研究了直线长度、弯道半径等参数对驾驶人动态视... 为研究山区公路设计参数对驾驶人动态视觉的影响,构建了驾驶行为多源参数采集平台,招募18名驾驶人,开展了山区公路环境下的实车驾驶试验。测量并记录了注视、扫视以及头部运动的相关参数,研究了直线长度、弯道半径等参数对驾驶人动态视觉搜索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直线距离越长,驾驶人视点分布越离散;直行行驶时的临界扫视幅度显著低于右转和左转,且弯道半径越小,临界扫视幅度越大,两者呈对数函数关系;转弯时的头部水平运动剧烈程度显著高于直行驾驶模式。研究成果为山区公路驾驶人视觉搜索可靠度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与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 驾驶人 动态视觉 试验研究 扫视幅度 头部运动
下载PDF
陀螺仪记录转移自然头位系统的建立及其精度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筱菁 李倩倩 +3 位作者 田凯月 王晓霞 张益 李自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基于陀螺仪、三维手术设计软件建立自然头位(nature head position,NHP)记录及转移系统,在手术设计软件中将"数字头颅"重置于自然头位,评估该系统的可行性和精确度。方法:基于陀螺仪和三维编辑软件建立自然头位记录及转... 目的:基于陀螺仪、三维手术设计软件建立自然头位(nature head position,NHP)记录及转移系统,在手术设计软件中将"数字头颅"重置于自然头位,评估该系统的可行性和精确度。方法:基于陀螺仪和三维编辑软件建立自然头位记录及转移系统。(1)通过牙合叉、面弓等装置将陀螺仪与患者头部固联。患者佩戴陀螺仪装置,通过镜像调整头颅位姿到自然头位后,用陀螺仪记录即刻头颅的俯仰角(Pitch)、横滚角(Roll)和侧偏角(Yaw),这是实际NHP。(2)当陀螺仪位姿为零位时(Pitch=0°,Roll=0°,Yaw=0°),进行锥体束CT扫描,三维重建后得到标准陀螺仪模型。(3)将患者数字头颅与标准陀螺仪模型配准融合,两物体共同旋转至记录的NHP位姿(Pitch、Roll,Yaw),数字头颅在虚拟环境下重置于NHP,是为虚拟NHP。(4)采用标准立方体作为试件,将其摆放于任意位姿,分别记录其实际位姿和虚拟位姿,进行30次实验,计算实际位姿与虚拟位姿的差异(ΔPitch,ΔRoll,ΔYaw),如符合正态分布,对实际位姿与虚拟位姿的3个角度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对它们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检验。结果:陀螺仪装置能够记录患者头颅位姿,并可通过软件将该位姿转移至手术设计系统。ΔPitch=0.03°±0.28°,ΔRoll=0.03°±0.23°,ΔYaw=0.07°±0.49°,立方体实际位姿与转换后虚拟位姿相应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得到两者在α=0.01水平(双向)显著相关(r=1.00)。结论:基于陀螺仪装置和三维手术设计软件的自然头位记录、转移系统精度满足正颌外科手术设计需求,操作流程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运动 成像 三维 正颌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头针结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艳 吕晓星 +1 位作者 李晶 唐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7期440-441,共2页
目的研究头针丛刺方法结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康复组、头针组、对照组 ,每组 2 0例。采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评分法和简易上肢功能评分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针康组... 目的研究头针丛刺方法结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康复组、头针组、对照组 ,每组 2 0例。采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评分法和简易上肢功能评分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针康组、头针组、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针康组优于康复组、头针组 (P <0 .0 5)。结论头穴丛刺方法结合康复技术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的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康复技术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治疗
下载PDF
不同入渗水头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锐 孙西欢 +1 位作者 郭向红 马娟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5-49,共5页
在分析入渗水头对土壤水分入渗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层计算假定,建立了不同入渗水头作用下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并采用差分法进行求解。在室内进行了不同入渗水头土壤水分入渗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土壤含水率与试验实测值具有... 在分析入渗水头对土壤水分入渗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层计算假定,建立了不同入渗水头作用下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并采用差分法进行求解。在室内进行了不同入渗水头土壤水分入渗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土壤含水率与试验实测值具有较高一致性,最大相对误差为4.8%,表明所建立的不同入渗水头作用下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是正确的,求解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水头 土壤水分运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颈椎三维活动度测定仪的测量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晓东 袁文 +8 位作者 汤俊君 顾世仪 王新伟 陈华江 曹鹏 王策 林秋水 东人 陈烨 《脊柱外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对自行设计的颈椎三维活动度测定仪的测量稳定性进行评估。方法由A、B医师分别对30名健康受试者的颈椎屈伸、侧屈、旋转活动度进行2次重复测量,得出本组受试者颈椎三维活动度的平均值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得出A... 目的对自行设计的颈椎三维活动度测定仪的测量稳定性进行评估。方法由A、B医师分别对30名健康受试者的颈椎屈伸、侧屈、旋转活动度进行2次重复测量,得出本组受试者颈椎三维活动度的平均值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得出A医师重复测量的组间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95%CI,得出A医师与B医师间重复测量的ICC和95%CI。结果本组受试者的颈椎活动度均值为:屈伸123.0°±8.3°,侧屈86.3°±8.9°,旋转135.1°±8.3°。观察者内屈伸活动度一致性非常好(ICC=0.87),侧屈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2),旋转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4);观察者间屈伸活动度一致性非常好(ICC=0.87),侧屈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0),旋转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1)。结论本实验证实颈椎三维活动度测定仪具有良好的观察者内信度和观察者间信度,是一种简单实用、稳定精确的颈椎活动度测量工具,适合临床和科研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头部运动 活动范围 关节 可重复性 结果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的头部运动体态语言情感识别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钟亮 王健 陈育苗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96-1402,共7页
为了准确识别人机交互中体态语言的情感态度,提出了基于表面肌电的头部运动情感识别模型.针对自发表达"同意"与"不同意"态度的点头与摇头动作招募了8名被试,分别采集颈部头夹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表面肌电信号... 为了准确识别人机交互中体态语言的情感态度,提出了基于表面肌电的头部运动情感识别模型.针对自发表达"同意"与"不同意"态度的点头与摇头动作招募了8名被试,分别采集颈部头夹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提取了这2种情感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的10个肌电时域特征向量,将其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再利用Elman神经网络建立点头与摇头的情感识别模型;最后将该模型与基于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情感识别模型进行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测试集中"同意"与"不同意"情感态度的准确识别率超过96%,从而验证了文中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头部运动 体态语言 情感识别
下载PDF
头眼运动研究方法及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长元 李京京 +3 位作者 贾宏博 张璟 毕红哲 薛鹏翔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73-182,共10页
眼睛是外界信息进入人脑的主要通道,眼睛的运动通常受头部运动的影响,头部运动会带动眼部运动.文中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头眼运动设备,并简要概述了一种基于头眼一体化的测量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对眼部运动、头部运动研究的发展和方向,对头... 眼睛是外界信息进入人脑的主要通道,眼睛的运动通常受头部运动的影响,头部运动会带动眼部运动.文中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头眼运动设备,并简要概述了一种基于头眼一体化的测量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对眼部运动、头部运动研究的发展和方向,对头眼协调运动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并对比了头部运动的两种研究方法基于统计的头部姿态检测方法和基于注册跟踪的头部姿态检测方法;着重分析了近年来眼部运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方法,证明了基于点Hough变换的瞳孔中心快速定位方法的可行性;并阐述了头眼协调运动的概念和方法.最后对头眼运动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 头动 头部姿态识别 眼动跟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