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真核生物DSBs修复有关的NHEJ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虞海燕 梁锋 杨志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59,共5页
DNA双链断裂是真核生物最严重的DNA损伤形式。如果断裂的DNA双链无法及时修复,将可能导致细胞死亡。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在真核生物DSBs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综述了真核生物NHEJ途径中核心蛋白质Ku、DNA-PKcs、DNA连接酶IV、XRCC4、ARTEMIS... DNA双链断裂是真核生物最严重的DNA损伤形式。如果断裂的DNA双链无法及时修复,将可能导致细胞死亡。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在真核生物DSBs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综述了真核生物NHEJ途径中核心蛋白质Ku、DNA-PKcs、DNA连接酶IV、XRCC4、ARTEMIS和XIF等因子的结构和功能,并简要介绍了NHEJ修复途径的分子机制,其中涉及到DSBs位点蛋白复合体组装的两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DSBs) 非同源重组连接 KU蛋白
下载PDF
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相关因子对DNA损伤修复调控及肿瘤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蔚蔚 孔金昕 +1 位作者 漆永梅 黄德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细胞在内源性或外源性因子的胁迫作用下会产生各种损伤,包括遗传物质DNA的双链断裂(DSB)。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是哺乳动物细胞中DSB损伤修复的一种主要机制。NHEJ过程中一些主要因子如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交联修复蛋白1C、X射线修... 细胞在内源性或外源性因子的胁迫作用下会产生各种损伤,包括遗传物质DNA的双链断裂(DSB)。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是哺乳动物细胞中DSB损伤修复的一种主要机制。NHEJ过程中一些主要因子如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交联修复蛋白1C、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4/DNA连接酶Ⅳ和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4类似因子对DNA损伤修复(DDR)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因子的改变都会影响DDR的效率。此外,NHEJ相关因子与肿瘤发生息息相关。本文针对NHEJ相关因子调控DSB修复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NHEJ修复相关因子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依赖性蛋白激酶 DNA双链断裂 DNA断端接合修复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人类乳头瘤病毒阳性口咽癌对放疗敏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永菊 黄子贤 +1 位作者 陈睿 陈伟良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口咽癌(or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烟草、酒精的滥用或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结果。HPV阳性口咽癌与HPV阴性口咽癌存在明显的病因、流行病学、预后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治... 口咽癌(or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烟草、酒精的滥用或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结果。HPV阳性口咽癌与HPV阴性口咽癌存在明显的病因、流行病学、预后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治疗上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目前已知HPV阳性口咽癌对放射治疗敏感,认为其对放疗敏感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共同完成。HPV阳性口咽癌存在低表达的野生肿瘤蛋白p35(tumor protein p53,TP53)基因,放射治疗可通过DNA双链断裂损伤方式激活p53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对DNA损伤存在常见的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修复路径,HPV癌蛋白抑制该路径可使肿瘤对放疗更为敏感;此外,免疫应答在放疗作用下进一步激活也参与对肿瘤的消除作用。本文就HPV阳性口咽癌对放疗敏感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未来临床上针对口咽癌不同致病因素及临床分期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人类乳头瘤病毒 放疗敏感 DNA损伤 肿瘤蛋白p35 非同源末端连接 免疫应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DNA end binding activity and Ku70/80 heterodimer expression in human colorectal tumor 被引量:4
4
作者 Paola Mazzarelli Paola Parrella +13 位作者 Davide Seripa Emanuela Signori Giuseppe Perrone Carla Rabitti Domenico Borzomati Armando Gabbrielli Maria Giovanna Matera Carolina Gravina Marco Caricato Maria Luana Poeta Monica Rinaldi Sergio Valeri Roberto Coppola Vito Michele Fazi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2期6694-6700,共7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DNA binding activity and protein levels of the Ku70/80 heterodimer, the functional mediator of the NHEJ activity, in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METHODS: The Ku70/80 DNA-binding activity w... AIM: TO determine the DNA binding activity and protein levels of the Ku70/80 heterodimer, the functional mediator of the NHEJ activity, in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METHODS: The Ku70/80 DNA-binding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s in 20 colon adenoma and 15 colorectal cancer samples as well as matched normal colonic tissues.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SULTS: A statistical found in both adenomas 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and carcinomas as compared to matched normal colonic mucosa (P〈0.00). However, changes in binding activity were not homogenous with approximately 50% of the tumors showing a clear increase in the binding activity, 30% displaying a modest increase and 15% showing a decrease of the activity.Tumors, with increased DNA-binding activity, also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Ku70 and Ku86 nuclear expression, 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es (P〈0.001). Cytoplasmic protein expression was found in pathological samples, but not in normal tissues either from tumor patients or from healthy subjects. CONCLUSION: Overall, our DNA-binding activity and protein level are consistent with a substantial activation of the NHEJ pathway in colorectal tumors. Since the NHEJ is an error prone mechanism, its abnormal activation can result in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and ultimately lead to tumori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cancer Colon adenoma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KuT0/80 heterodimer Mismatch repair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下载PDF
深海嗜热噬菌体GVE2头尾连接蛋白EV8的原核表达和功能分析
5
作者 周治东 金春英 +1 位作者 吕华 王蔚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15-118,135,共5页
为了解头尾连接蛋白在噬菌体感染和装配中起的作用,对高温噬菌体GVE2(virulent bacteriophage ofGeobacillus sp.E263)的头尾连接蛋白EV8进行了原核表达和功能鉴定.将EV8编码序列克隆入pGEX4T-2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肠埃希氏菌BL21.诱... 为了解头尾连接蛋白在噬菌体感染和装配中起的作用,对高温噬菌体GVE2(virulent bacteriophage ofGeobacillus sp.E263)的头尾连接蛋白EV8进行了原核表达和功能鉴定.将EV8编码序列克隆入pGEX4T-2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肠埃希氏菌BL21.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进行鉴定,显示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36kD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EV8)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V8在GVE2感染后2 h开始表达,说明该蛋白为噬菌体晚期表达蛋白.免疫电镜定位表明头尾连接蛋白位于噬菌体头尾的连接处,为进一步研究高温噬菌体的组装和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噬菌体 头尾连接蛋白 EV8
下载PDF
原核生物的NHEJ修复途径
6
作者 殷亮 宣慧娟 +1 位作者 鲁琳 杨志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DNA双链断裂(DSBs)是严重的DNA损伤形式之一,生物体对DSBs的修复可通过同源重组(HR)或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NHEJ)进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HR是细菌DSBs修复的惟一途径,但在分支杆菌和其它原核生物体内NHEJ途径的发现,使这一观念得以... DNA双链断裂(DSBs)是严重的DNA损伤形式之一,生物体对DSBs的修复可通过同源重组(HR)或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NHEJ)进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HR是细菌DSBs修复的惟一途径,但在分支杆菌和其它原核生物体内NHEJ途径的发现,使这一观念得以颠覆。最近的研究表明,细菌NHEJ修复系统是一个双组分系统,包含一个多功能的DNA连接酶(LigD)和DNA末端结合蛋白Ku,具有DSBs修复所需的断裂末段识别、末端加工和连接活性。重点综述细菌NHEJ修复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DSBs) 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 Ku蛋白DNA连接酶
下载PDF
浅谈如何加强城乡结合部公共产品的供给
7
作者 江智连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5-67,共3页
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化浪潮中,城乡结合部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公共产品的供给长久以来存在着不少困境。在对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管理机构混乱、供给主体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监管机制这四个薄弱点入手,探究加强城乡结合... 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化浪潮中,城乡结合部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公共产品的供给长久以来存在着不少困境。在对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管理机构混乱、供给主体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监管机制这四个薄弱点入手,探究加强城乡结合部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公共产品 供给问题
下载PDF
利用CRISPR/PITCH系统构建表达CSDE1-EGFP的B16细胞株
8
作者 刘孟雨 周雅博 +1 位作者 黄波 吕家迪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3期318-324,共7页
目的用新型CRISPR/PITCH系统构建表达CSDE1-EGFP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分选出低表达CSDE1与高表达CSDE1的B16细胞株,并进行功能探讨。方法用微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MMEJ)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序列插入到CSDE1基因最后... 目的用新型CRISPR/PITCH系统构建表达CSDE1-EGFP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分选出低表达CSDE1与高表达CSDE1的B16细胞株,并进行功能探讨。方法用微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MMEJ)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序列插入到CSDE1基因最后一个外显子上;用流式细胞测量术、PCR、免疫荧光及活细胞成像来检测CSDE1-EGFP是否插入成功,检验EGFP的荧光强弱与CSDE1的表达高低是否一致;用Transwell小室法、小鼠荷瘤模型实验观察低表达CSDE1与高表达CSDE1的B16细胞株之间的功能差异。结果分选出低表达CSDE1与高表达CSDE1的B16细胞株,检测出EGFP表达强弱与CSDE1表达高低一致。观察到CSDE1蛋白表达量不同的B16细胞株在功能上有所差异。结论为研究CSDE1在其他肿瘤细胞内的动态定位以及因表达量不同而产生的功能差异,新型CRISPR/PITCH系统提供了快速有效的直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PITCH系统 CSDE1 微同源末端连接(MMEJ)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
下载PDF
哺乳动物细胞DNA非同源末端连接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严雨倩 周平坤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9-72,共4页
DNA双链断裂是发生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水平上最严重的损伤。双链断裂得不到修复,细胞将会死亡或发生染色体断裂、丢失,若是错误修复将导致基因突变或基因组不稳定,增加癌症的风险度。哺乳动物细胞有两种重要的DNA双链断裂修复方式:非... DNA双链断裂是发生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水平上最严重的损伤。双链断裂得不到修复,细胞将会死亡或发生染色体断裂、丢失,若是错误修复将导致基因突变或基因组不稳定,增加癌症的风险度。哺乳动物细胞有两种重要的DNA双链断裂修复方式:非同源末端连接和同源重组。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除了在DNA双链断裂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外,在V(D)J重组、HIV-1病毒整合宿主基因,以及假基因和重复序列的插入上也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非同源末端连接参与了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因而其研究受到极大关注,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非同源末端连接 DNA依赖蛋白激酶 端粒 病毒整合
原文传递
DNA损伤响应信号通路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珊珊 张宇星 王全会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1期93-103,共11页
DNA损伤响应涉及到损伤的感应、信号的传递、DNA修复等一系列通路和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有大量蛋白质以其不同的修饰状态参与其中。有些蛋白质的修饰参与信号的识别和传递;有些修饰改变酶的活性;而有些修饰则参与调节,有大量的研究者对... DNA损伤响应涉及到损伤的感应、信号的传递、DNA修复等一系列通路和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有大量蛋白质以其不同的修饰状态参与其中。有些蛋白质的修饰参与信号的识别和传递;有些修饰改变酶的活性;而有些修饰则参与调节,有大量的研究者对参与DNA损伤相关蛋白的功能及修饰进行了研究。它们在DNA损伤响应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其协同作用使细胞得以从细胞周期关卡中恢复,进入正常周期。有大量研究者对参与DNA损伤相关蛋白的功能及其修饰进行了研究。在本综述中我们将从DDR所涉及的信号通路角度,主要对DDR及DNA损伤修复途径中所涉及到的蛋白质及其修饰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响应 DNA损伤修复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非同源末端连接 同源重组修复
原文传递
联合抑制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及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增加KG-1α细胞对依托泊苷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英婷 张灵玉 苏雪静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302-3305,共4页
目的观察联合抑制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及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catalytic sunbunit of the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DNA-PKcs)对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作用于急性髓系白血... 目的观察联合抑制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及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catalytic sunbunit of the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DNA-PKcs)对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作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KG-1α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特异性抑制剂奥拉帕尼(Olaparib,OLA)和Nu7441(NU)抑制PARP-1、DNA-PKcs。将KG-1α细胞设置成对照组、模型组、PARP-1抑制组(PARP-1 inhibition,VP-16+OLA)、DNA-PKcs抑制组(DNA-PKcs inhibition,VP-16+NU)、联合抑制组(combined inhibition,VP-16+OLA+NU)。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体外检测联合用药对KG-1α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用高内涵荧光成像检测分析不同处理组的γ-H2AX在DNA双链断裂断裂位点的募集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模型组、PARP-1抑制组、DNA-PKcs抑制组和联合抑制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16±1.45)%,(23.88±3.15)%,(28.12±2.28)%,(17.21±0.89)%和(60.72±4.38)%;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γ-H2 AX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24±0.07)%,(22.51±2.24)%,(24.55±3.29)%,(23.28±2.48)%和(40.55±1.61)%;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6±0.10,0.61±0.30,1.15±0.64,1.11±0.31和1.72±1.03;Cleaved PARP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3±0.09,1.45±0.55,2.03±0.84,2.08±0.41和2.66±0.95。模型组分别与对照组、联合抑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抑制PARP-1及DNA-PKcs能够在体外增加KG-1α细胞对依托泊苷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泊苷 白血病 DNA损伤修复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 DNA依赖蛋白激酶的催化亚单位 经典非同源性末端接合 替代性末端连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