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体温管理对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神经功能结局和出院生存率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珍 程鹏飞 +5 位作者 郭璐瑶 王美玲 许赫 顾培培 吴金晶 杨旻斐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目标体温管理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患者神经功能结局和出院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lsevier、Web of Science、Ovid、中国知网、万方、Sino... 目的系统评价目标体温管理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患者神经功能结局和出院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lsevier、Web of Science、Ovid、中国知网、万方、SinoMed、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目标体温管理对ECPR患者结局指标影响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6月1日。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研究,包括3687例ECPR患者。与非目标体温管理组比较,目标体温管理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结局(OR=1.37,95%CI 0.89~2.13,P=0.16)和出院生存率(OR=0.98,95%CI 0.82~1.15,P=0.77),且两组出血、下肢缺血、肾损伤和感染等ECMO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4,95%CI 0.91~1.68,P=0.17)。结论目标体温管理对ECPR患者的神经结局和出院生存率无显著改善作用,但不会加重ECMO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ECPR) 心脏骤停 目标体温管理 生存率 神经功能 体外膜氧合(ECMO) Meta分析
下载PDF
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兰旭红 周红芳 +3 位作者 王倩 贾东珲 王恒阳 张志刚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标准心肺复苏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金标准,但对于俯卧位心搏骤停的重症患者,翻转至仰卧进行心肺复苏,不仅需要额外人力,而且还会增加大脑和心脏无血流的时间,从而错过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故该文通过整合现有证据,从俯卧位心肺复苏... 标准心肺复苏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金标准,但对于俯卧位心搏骤停的重症患者,翻转至仰卧进行心肺复苏,不仅需要额外人力,而且还会增加大脑和心脏无血流的时间,从而错过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故该文通过整合现有证据,从俯卧位心肺复苏的起源和发展、指南推荐、实施原理、技术要点、除颤、有效性和可行性、安全性和局限性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术 通气机 机械 综述文献(主题)
下载PDF
HEART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龚海蓉 吴婷婷 +1 位作者 郑若菲 李红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HEART评分及其各指标对急性胸痛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省急救中心抢救室的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生心搏骤停的71例胸痛患者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 目的探讨HEART评分及其各指标对急性胸痛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省急救中心抢救室的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生心搏骤停的71例胸痛患者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心搏骤停的142例胸痛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HEART评分及其各指标对心搏骤停的预测能力。结果病例组HEART得分(7.52±1.61)高于对照组(4.77±2.6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1[95%CI(0.75~0.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HEART分值的增加,发生心搏骤停的风险呈上升趋势。HEART评分中5项指标曲线下的面积依次为:心电图(0.77)、肌钙蛋白(0.72)、病史(0.70)、年龄(0.60)、危险因素(0.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ART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建议运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HEART的评分标准及使用流程,分层管理胸痛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心脏停搏 风险预测 heart评分
下载PDF
远程视频指导第一目击者成功救治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
4
作者 管钦铃 李瑶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35-237,共3页
总结1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经公众互救要院前急救要院内救治成功出院的急救护理体会。针对患者猝死原因不明、病情危重、第一目击者无救援经验、需快速恢复生命体征、避免脑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等问题,采取成立远程救援小组,通过远程把控... 总结1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经公众互救要院前急救要院内救治成功出院的急救护理体会。针对患者猝死原因不明、病情危重、第一目击者无救援经验、需快速恢复生命体征、避免脑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等问题,采取成立远程救援小组,通过远程把控、统一指挥、分工协作,早期快速识别病情,最小化急救空白期,自主循环恢复后提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容量管理、多维度最佳目标体温管理、预防微循环障碍等措施。经过2 h的积极抢救和精细化护理,患者转急诊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16 d后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护理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术 自主循环恢复 急症护理
下载PDF
基于急救效率和安全性指标的绿色通道管理模式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潘建丽 李爱霞 于银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急救效率和安全性指标的绿色通道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120例心脏骤停患者的急诊数据,2021年1月-12月实施传统急救管理患者纳入传统组,2022年1月-12... 目的:探究基于急救效率和安全性指标的绿色通道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120例心脏骤停患者的急诊数据,2021年1月-12月实施传统急救管理患者纳入传统组,2022年1月-12月实施绿色通道管理患者纳入绿色通道组,两组均为60例。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急诊效率、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6个月随访,对比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急救成功率显著升高(75.00%比91.67%)(χ^(2)=6.000,P=0.014);绿色通道组的转运时间[(9.06±0.59)min比(5.38±0.43)min]、辅助检查时间[(34.03±1.10)h比(23.55±0.87)h]、急诊室滞留时间[(3.78±0.15)h比(1.67±0.09)h]和手术时间[(10.19±0.70)h比(7.71±0.29)h]显著更短(P均=0.001),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比3.64%)和随访6个月期间MACE发生率(17.78%比3.64%)显著更低(P均<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应用绿色通道服务流程干预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急诊效率,该方案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和预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护理 急救
下载PDF
危重患者院前转运过程中心脏骤停原因及结果分析
6
作者 姜志鹏 罗彩霞 +3 位作者 施宇一 陈斐 刘涛 盛凯辉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院前转运过程中发生心脏骤停时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为院前安全转运危重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上海市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收治的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发生心脏骤停者的病例资料,...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院前转运过程中发生心脏骤停时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为院前安全转运危重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上海市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收治的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发生心脏骤停者的病例资料,对疾病种类、既往史、生命体征、心肺复苏措施及结局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共接诊出现途中心脏骤停的危重患者363例,心肺复苏成功100例,成功率为27.55%(100/363),复苏成功组与复苏失败组在年龄、接诊地址、既往病史、格拉斯昏迷评分、是否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措施以及现场停留时间及心脏骤停时间与上车时间的时间差存在差异(P<0.05)。接诊疾病分类为神经系统疾病、格拉斯昏迷评分表(Glasgow Coma Scale,GCS)、除颤、心脏骤停发生前使用多巴胺以及心脏骤停与上车时间的时间差是急救转运途中危重患者复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接诊病史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GCS越高,抢救过程中有除颤,心脏骤停前使用过多巴胺均有利于患者复苏,而患者在转运到急救车辆后越久出现心脏骤停则复苏成功越低。加强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现场处置能力,现场转运前的充分准备,以及保障转运过程中发生心脏骤停时的高质量复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急救医学 救护车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发展历史与脑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7
作者 吕喆 张义和 赵荣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深低温停循环将体外循环与低温保护相结合是体外循环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里程碑式技术。此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干预方式。因此,本文就其发展历史及其脑保护策略作一综述,为这一技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深低温停循环将体外循环与低温保护相结合是体外循环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里程碑式技术。此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干预方式。因此,本文就其发展历史及其脑保护策略作一综述,为这一技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中低温停循环 脑保护 心脏 大血管 手术
下载PDF
A comprehensive neuromonitoring approach in a large animal model of cardiac arrest
8
作者 Filippo Annoni Lorenzo Peluso +9 位作者 Lucas Akira Hirai Giovanni Babini Amina Khaldi Antoine Herpain Lorenzo Pitisci Lorenzo Ferlini Bruno Garcia Fabio Silvio Taccone Jacques Creteur Fuhong Su 《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CSCD 2022年第1期56-60,共5页
Background:Anoxic brain injuries represent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poor outcome after cardiac arrest(CA).Large animal models have been described to investigate new treatments during CA and post-resuscitation phase,but... Background:Anoxic brain injuries represent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poor outcome after cardiac arrest(CA).Large animal models have been described to investigate new treatments during CA and post-resuscitation phase,but a detailed model that includes extensive neuromonitoring is lacking.Method:Before an electrically-induced 10-minute CA and resuscitation,46 adult pigs underwent neurosurgery for placement of a multifunctional probe(intracranial pressure or ICP,tissue oxygen tension or PbtO_(2) and cerebral temperature)and a bolt-based technique for the placement and securing of a regional blood flow probe and two sEEG electrodes;two modified cerebral microdialysis(CMD)probes were also inserted in the frontal lobes and accidental misplacement was prevented using a perforated head support.Result:42 animals underwent the CA procedure and 41 achieved the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In 4 cases(8.6%)an adverse event took place during preparation,but only in two cases(4.3%)this was related to the neurosurgery.In 6 animals(13.3%)the minor complications that occurred resolved after probe repositioning.Conclusion:Herein we provide a detailed comprehensive neuromonitoring approach in a large animal model of CA that might help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xic injury heart arrest ischemiareperfusion post-arrest RESUSCITATION
下载PDF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苏健楠 赵明 +2 位作者 金星 杜永利 李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医院收治的186例AMI合并HF患者,根据随访1年的预后将其分...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医院收治的186例AMI合并HF患者,根据随访1年的预后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61例)和预后良好组(1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RBP-4、GAS6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RBP-4、GAS6水平对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急性HF占比、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RBP-4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室射血分数、GAS6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91,95%CI:1.016~1.173)、急性HF(OR=2.468,95%CI:1.030~5.913)、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OR=1.002,95%CI:1.001~1.003)、RBP-4(OR=1.156,95%CI:1.076~1.242)、左室射血分数(OR=0.829,95%CI:0.725~0.948)、GAS6(OR=0.342,95%CI:0.195~0.599)均为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RBP-4、GAS6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90、0.895(P<0.05)。结论血清RBP-4水平升高和GAS6水平降低与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对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视黄醇结合蛋白-4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 预后
下载PDF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10
作者 尹越 桑满钊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研究和分析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应用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临床护理中对急诊治疗效果的影响。选择2021年8月—2023年8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接受急诊治疗的76例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3... 研究和分析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应用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临床护理中对急诊治疗效果的影响。选择2021年8月—2023年8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接受急诊治疗的76例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38),双数分到对照组(n=3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出诊时间、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停留时间、扩张时间更短,复苏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更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生理能力、躯体疼痛、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6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优化护理急救流程模式的干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 冠心病 心脏停搏 急诊治疗
下载PDF
Minocycline fails to improve neurologic and histologic outcome after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cardiac arrest in rats
11
作者 Andreas Janata Ingrid AM Magnet +5 位作者 Kristin L Schreiber Caleb D Wilson Jason P Stezoski Keri Janesko-Feldman Patrick M Kochanek Tomas Drabek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9年第7期106-119,共14页
BACKGROUND Prolonged cardiac arrest(CA)produces extensive neuronal death and microglial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resulting in neuro-cognitive disabilities.Among other potential mechanisms,microglia have been impli... BACKGROUND Prolonged cardiac arrest(CA)produces extensive neuronal death and microglial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resulting in neuro-cognitive disabilities.Among other potential mechanisms,microglia have been implicated as triggers of neuronal death after hypoxic-ischemic insults.Minocycline is neuroprotective in some brain ischemia models,either by blunting the microglial response or by a direct effect on neurons.AIM To improve survival,attenuate neurologic deficits,neuroinflammation,and histological damage after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CA in rats.METHODS Adult male isoflurane-anesthetized rats were subjected to 6 min VF CA followed by 2 min resuscitation including chest compression,epinephrine,bicarbonate,and defibrillation.After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rats were randomized to two groups:(1)Minocycline 90 mg/kg intraperitoneally(i.p.)at 15 min ROSC,followed by 22.5 mg/kg i.p.every 12 h for 72 h;and(2)Controls,receiving the same volume of vehicle(phosphate-buffered saline).The rats were kept normothermic during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Neurologic injury was assessed daily using Overall Performance Category(OPC;1=normal,5=dead)and Neurologic Deficit Score(NDS;0%=normal,100%=dead).Rats were sacrificed at 72 h.Neuronal degeneration(Fluoro-Jade C staining)and microglia proliferation(anti-Iba-1 staining)were quantified in four selectively vulnerable brain regions(hippocampus,striatum,cerebellum,cortex)by three independent reviewers masked to the group assignment.RESULTS In the minocycline group,8 out of 14 rats survived to 72 h compared to 8 out of 19 rats in the control group(P=0.46).The degree of neurologic deficit at 72 h[median,(interquartile range)]was not different between survivors in minocycline vs controls:OPC 1.5(1-2.75)vs 2(1.25-3),P=0.442;NDS 12(2-20)vs 17(7-51),P=0.328)or between all studied rats.The number of degenerating neurons(minocycline vs controls,mean±SEM:Hippocampus 58±8 vs 76±8;striatum 121±43 vs 153±32;cerebellum 20±7 vs 22±8;cortex 0±0 vs 0±0)or proliferating microglia(hippocampus 157±15 vs 193 cortex 0±0 vs 0±0;16;striatum 150±22 vs 161±23;cerebellum 20±7 vs 22±8;cortex 26±6 vs 31±7)was not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in any region(all P>0.05).Numerically,there were approximately 20%less degenerating neurons and proliferating microglia in the hippocampus and striatum in the minocycline group,with a consistent pattern of histological damage across the individual regions of interest.CONCLUSION Minocycline did not improve survival and failed to confer substantial benefits on neurologic function,neuronal loss or microglial proliferation across multiple brain regions in our model of rat VF 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arrest/patholog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urvival rate Neurons/drug EFFECTS Microglia/drug EFFECTS Minocycline/pharmacology
下载PD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FTER CARDIAC SURGERY WITH PROFOUND HYPOTHERMIA AND CIRCULATORY ARREST
12
作者 黄惠民 陶素蝶 +2 位作者 苏肇伉 丁文祥 曹鼎方 《Medical Bulletin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CAS 1994年第1期24-28,共5页
PSYCHOLOGICALDEVELOPMENTOFCHILDRENAFTERCARDIACSURGERYWITHPROFOUNDHYPOTHERMIAANDCIRCULATORYARRESTHuangHuiming... PSYCHOLOGICALDEVELOPMENTOFCHILDRENAFTERCARDIACSURGERYWITHPROFOUNDHYPOTHERMIAANDCIRCULATORYARRESTHuangHuiming(黄惠民),TaoSudie(陶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FOUND HYPOTHERMIA and circulatory arres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intelligence QUOTIENT
下载PDF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6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析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急救流程,观察组则实施优化护理... 目的探析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急救流程,观察组则实施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苏抢救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可将复苏抢救时间缩短,并提高复苏抢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停搏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 急诊治疗 复苏
下载PDF
成人心搏骤停患者体外心肺复苏急诊救治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雨阳 曾莹 +6 位作者 田丹 黄青 周炜 周黎 时晓晨 吴莎 郝杰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753-759,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及总结成人心搏骤停患者体外心肺复苏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c、美国国立指南库等指南网站、美国心脏学会等专业学会网站、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 目的检索、评价及总结成人心搏骤停患者体外心肺复苏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c、美国国立指南库等指南网站、美国心脏学会等专业学会网站、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的方式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10日,并对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5篇。从6个方面汇总形成22条最佳证据,分为评估、启动与实施、监测与管理、治疗原发病、撒离和管理原则。结论成人心搏骤停患者体外心肺复苏急诊救治的最佳证据形成过程科学,可为急诊医护人员开展体外心肺复苏管理实践提供指导,临床应用需结合医疗机构特点和患者具体情况,从而提高急诊体外心肺复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 体外膜肺氧合 心脏停搏 急诊处理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突发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雪萍 叶卫国 +4 位作者 曾小康 钟瑾泽 张德宝 吴佩佩 夏柳勤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628-631,共4页
总结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突发心搏骤停的急救护理经验。针对患者病情进展快、反复心搏骤停、循环不稳定等特点,采取严密病情监测、早期识别心搏骤停先兆表现、快速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启动院内应急反应... 总结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突发心搏骤停的急救护理经验。针对患者病情进展快、反复心搏骤停、循环不稳定等特点,采取严密病情监测、早期识别心搏骤停先兆表现、快速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启动院内应急反应系统、多学科急救团队协作联合行高级生命支持治疗;配合医生快速建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注重院内安全转运与有效交接等护理措施。13例患者中8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出院,2例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搏骤停 体外膜肺氧合 急症护理
下载PDF
全自动除颤仪联合机械按压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跳恢复、血气指标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嵩 高艺元 孙阿琳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3年第6期87-91,共5页
目的探究全自动除颤仪联合机械按压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跳恢复、血气指标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12月菏泽市立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心搏骤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0例/组... 目的探究全自动除颤仪联合机械按压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跳恢复、血气指标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12月菏泽市立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心搏骤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0例/组。对照组采用机械按压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全自动除颤仪联合机械按压进行干预。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等血气指标,统计心跳恢复情况、复苏成功率以及发生气胸、胸壁胸内脏器受损和肋骨骨折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aO_(2)、PaCO_(2)、pH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aO_(2)、pH升高及PaCO_(2)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恢复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苏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除颤仪联合机械按压可促进心搏骤停患者的心跳恢复,并可在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的同时增加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全自动除颤仪 机械按压 心跳恢复 血气指标 复苏
下载PDF
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李莉芬 黄旭玲 +1 位作者 钟素雯 游丽珍 《蛇志》 2023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心脏骤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行人工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给予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复苏,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心脏骤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行人工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给予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复苏,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情况、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主心跳、呼吸、血压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复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87.93%)高于对照组(70.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后30 min,观察组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血氧分压(PaO 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后1 h,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T(hs-TnT)、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的复苏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减轻心肌损伤,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便携式心肺复苏仪 心脏损伤因子
下载PDF
低血流时间对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伟民 秦历杰 +6 位作者 杨晓哲 张培荣 杨蕾 安爽 许丽君 胡明南 史晓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CPR)患者的临床资料、救治过程和预后情况,探讨影响ECPR患者复苏成功的因素,以及低血流时间对ECPR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CPR)患者的临床资料、救治过程和预后情况,探讨影响ECPR患者复苏成功的因素,以及低血流时间对ECPR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行ECPR的患者,依据是否复苏成功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探讨低血流时间即开始常规心肺复苏至体外膜肺氧合(ECMO)上机运转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例患者,中位年龄58岁,男性36例(58.1%),心脏骤停多发生在院内(55例,88.7%),主要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37例,59.7%),经ECPR后存活出院16例,存活率25.8%。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患者的年龄较小[52(46,58)岁比63(55,69)岁]、初始心律为心室颤动的较多(43.8%比32.6%)、低血流时间较短[24.5(12,26)min比48(31,53)mi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较少(50.0%比63.0%)、ECMO使用时间较长[5(4,6.5)d比0(0,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血流时间短、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初始心律为心室颤动是ECPR患者存活的保护性因素;进一步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流时间短为ECPR患者存活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缩短低血流时间可能提高ECPR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作用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
下载PDF
心脏骤停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苏引引 王秀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06-509,共4页
心脏骤停死亡率极高,尽管经过心肺复苏术后,部分患者即刻情况有所改善,但其长期存活率仍然较低,幸存出院的患者也易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后预后不良的患者,从而针对性采取相应精准治疗手段,对于降低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死亡率极高,尽管经过心肺复苏术后,部分患者即刻情况有所改善,但其长期存活率仍然较低,幸存出院的患者也易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后预后不良的患者,从而针对性采取相应精准治疗手段,对于降低心脏骤停的病死率至关重要。本文以非编码RNA为重点加之神经元特异酶以及传统心脏骤停标志物乳酸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它们在心脏骤停后精准医疗中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RNA 未翻译
下载PDF
老年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心脏骤停风险的Nomogram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菊 陆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12-318,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心脏骤停(CA)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986例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设为训练集,另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75例行人工心脏... 目的分析老年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心脏骤停(CA)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986例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设为训练集,另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75例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设为验证集,训练集用于Nomogram模型的构建、评价和内部验证,验证集用于检验模型外部的重复性验证。训练集患者根据是否发生CA将其分为CA组和非CA组。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发生CA的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训练集中986例老年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CA有50例,其发生率为5.07%;体重指数(BMI)>28 kg/m 2(OR=2.952,95%CI 1.373~6.347,P=0.006)、术后胸痛(OR=3.437,95%CI 1.604~7.362,P=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40%(OR=0.348,95%CI 0.163~0.745,P=0.007)、主动脉断流时间>120 min(OR=3.505,95%CI 1.618~7.594,P=0.032)、术后血流动力学紊乱(OR=3.064,95%CI 1.418~6.622,P=0.004)、术后低氧血症(OR=3.117,95%CI 1.436~6.768,P=0.004)和脑利钠肽(BNP)>5000 pg/mL(OR=2.821,95%CI 1.333~5.969,P=0.007)是老年患者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CA的独立危险因素。Nomogram模型显示,BMI>28 kg/m 2为86分、术后胸痛为99分、LVEF≤40%为85分、主动脉断流时间>120 min为100分、术后血流动力学紊乱为89分、术后低氧血症为91分、BNP>5000 pg/mL为83分。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41,H-L拟合优度检验为χ^(2)=11.5248,P=0.082,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阈值概率在5%~82%范围内时净获益值较高,内部验证的AUC为0.812,同时,外部验证ROC曲线AUC为0.808。结论构建的Nomogram模型能够较为可靠地评估老年患者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CA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骤停 老年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