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Friction Factor Correlations for Serrated Fins in Water Medium using CFD
1
作者 K V Ramana Murthy C Ranganayakulu T P Ashok Babu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5年第3期238-248,共11页
Abstract: The most popularly used fin types in compact heat exchangers are the serrated fins, wavy fins, louvered fins and plain fins. Amongst these fin types the serrated fins assume lot of importance due to its enh... Abstract: The most popularly used fin types in compact heat exchangers are the serrated fins, wavy fins, louvered fins and plain fins. Amongst these fin types the serrated fins assume lot of importance due to its enhanced thermo-hydraulic performance. Thermo-hydraulic design of CHEs (Compact heat exchangers) is strongly dependent upon the predicted/measured dimensionless performance (Colburnj factor and Fanning friction vs. Reynolds number) of heat transfer surfac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umeric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friction factor of Serrated fins in water medium. 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ology has been used to develop the single phase water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friction factor correlations for serrated fins using ANSYS Fluent 14.5.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previous air-cooled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water. The water cooled CFD analysis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andtl number has a large effect on the Nusselt number of the serrated fin geometry. Finally, the generalized correlations are developed for serrated fins taking all geometrical parameters into account. This numerical estimation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tests/experiments to a minimum for similar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ct heat exchanger serrated fins 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alysis water medium thermo-hydraulicperformance colburnj factor friction factors
下载PDF
Energy Efficien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Geothermal Cooling-Solar Heating in Gujarat, India 被引量:1
2
作者 Sneha Shahare T. Harinarayana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6年第1期57-71,共15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one unit of electrical energy saved is equal to more than two units produced. One way of economizing the power is utilization of energy efficient systems at all loc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t... It is well known that one unit of electrical energy saved is equal to more than two units produced. One way of economizing the power is utilization of energy efficient systems at all loc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analysed and an innovative way is suggested. We use natural low temperature of shallow sub surface (1 - 3 m) of the earth—geothermal cooling system. It is known that majority of the households and the apartment complexes in India have two tanks for water storage. One is the underground water sump and the other is the overhead water tank. In our study, we use these two water storage systems for space cooling during summer and also for heating during winter. The main aim of our paper is air-conditioning of the space in an economic way to save electricity. It is based on a simple idea of transferring the low temperature from underground water sump to the room in the house using water as a mode of transport. Since India is a tropical country located at low latitude, most of the year, the air temperature is high and demands space cooling. However, for a couple of months during severe winter months (Dec.-Jan.) at Ahmedabad, heating of the space is required. For heating the space, we suggest to use the well-known solar water heater. Effective use of heat exchanger is shown through computation, modelling schemes and lab experiment. We recommend geothermal cooling for 10 months in a year and solar hot water system during 2 months of winter.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ambient air temperature of 35°C - 40°C in the room can be brought down to 26°C without much consumption of electricity. In a similar manner, the room temperature at night (13°C) during winter in Ahmedabad can be increased to 27°C through circulation of water from solar water heater in the heat exchan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Efficiency Geothermal Cooling air Conditioning CFD Thermal Comfort Earth water heat exchanger
下载PDF
舰船空调设备抗冲击性能仿真技术
3
作者 陈喜民 张伟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验证某舰船空调设备的抗冲击性能,根据摆锤式中量级冲击试验台装置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应用Ansys软件创建实验台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显式动力学和接触碰撞分析基本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模型的冲击载荷产生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 为验证某舰船空调设备的抗冲击性能,根据摆锤式中量级冲击试验台装置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应用Ansys软件创建实验台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显式动力学和接触碰撞分析基本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模型的冲击载荷产生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采用该冲击试验台有限元模型开展舰船空调换热器设备的抗冲击性能分析,获得设备在中量级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完整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舰船空调换热器的整体抗冲击性能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设备 中量级冲击试验 空调换热器 抗冲击性能 有限元
下载PDF
一种为循环水换热器中循环水提供冷量的装置
4
作者 荣步云 王帅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57-159,共3页
夏季高温天气容易造成循环水上水温度偏高,导致循环水换热器换热效果差,严重时可能发生设备超温、超压联锁停车事故,是化工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天脊煤化工集团依托自身特点,研发了一种为循环水换热器中循环水提供冷量的装置,即将空分... 夏季高温天气容易造成循环水上水温度偏高,导致循环水换热器换热效果差,严重时可能发生设备超温、超压联锁停车事故,是化工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天脊煤化工集团依托自身特点,研发了一种为循环水换热器中循环水提供冷量的装置,即将空分装置正常运行时放空的污氮气所携带的冷量回收,并转移至换热器循环水上水中,降低了循环水上水温度,从而提升循环水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不仅可以避免发生设备超温、超压联锁停车事故,保证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而且可以变废为宝,达到资源合理配置、节能降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 换热器 空分装置 冷量回收利用 节能
下载PDF
带热回收的通用与医用集成空调系统的监理控制要点
5
作者 黄振清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集成了医用空调系统的通用中央空调系统,由于管网交叉、模式切换、控制逻辑复杂,容易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调试效果不理想、运营过程易出故障等情况。尤其是增加了冷凝热回收后系统更加复杂。文章从监理的角度,系统、全面地梳理构配... 集成了医用空调系统的通用中央空调系统,由于管网交叉、模式切换、控制逻辑复杂,容易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调试效果不理想、运营过程易出故障等情况。尤其是增加了冷凝热回收后系统更加复杂。文章从监理的角度,系统、全面地梳理构配件、安装、调试和运营维护等环节的主要问题,通过将医用空调系统冷冻水由控回水改为控出水,有效稳定了水温;通过增加缓冲储水罐,有效解决了水流波动的问题。除了对模式切换的逻辑进行剖析外,还对板式换热器等构配件的控制逻辑进行分析。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BA(空调群控系统)制造最不利工况,对压差旁通阀进行调试,有效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运营维护过程中模式的参数设置和调整,不仅可以稳定系统,还可以减少浪费,同时对BA的参数设置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空调 医用空调 热回收 板式换热器 控出水 空调群控系统
下载PDF
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马国远 高磊 +1 位作者 刘帅领 许树学 《制冷与空调》 2023年第4期88-100,共13页
为实现制冷空调行业的节能减排目标,研究具有轻量化、小型化和高效化的制冷空调用换热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强化换热技术在制冷空调用换热器中的应用,包括风冷式换热器、水冷式换热器和蒸发式冷凝器,以及适应低制冷剂充注量、低GWP... 为实现制冷空调行业的节能减排目标,研究具有轻量化、小型化和高效化的制冷空调用换热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强化换热技术在制冷空调用换热器中的应用,包括风冷式换热器、水冷式换热器和蒸发式冷凝器,以及适应低制冷剂充注量、低GWP工质的紧凑型高效换热器的研发进展,为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风冷式换热器 水冷式换热器 微通道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 蒸发式冷凝器
下载PDF
高炉闭路循环水系统改进
7
作者 蔡飞 李晓春 +2 位作者 吕程 项文奎 毕彩虹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3年第1期7-9,共3页
针对高炉闭路除盐水循环系统及冷却器设备结构存在的问题,对冷却系统工艺和冷却器系统进行了改进。改进后达到了降温稳定的目的,保证了高炉闭路除盐水循环系统用水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关键词 高炉 闭路除盐水 蒸发式空冷器 板式换热器
下载PDF
某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海明 吴军虎 +3 位作者 胡平放 任虎俊 张静 李振兴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期165-172,共8页
中深层地热“取热不取水”技术是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是影响整个系统设计与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性能,本文对位于陕西省某矿区的孔深为3183 m的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测试,... 中深层地热“取热不取水”技术是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是影响整个系统设计与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性能,本文对位于陕西省某矿区的孔深为3183 m的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参数包括地下岩土层初始平均温度、地热井取热能力、热泵系统运行工况参数及系统冬季性能系数,获得了部分数据,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该地热井井底初始温度为107℃,不同深度地下温度的平均温度约70℃;单位管长换热量为217.4 W/m,在供水温度为70℃,采用散热片为末端,供暖部分负荷率约为25%时,系统性能系数为1.99。本文研究可为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井底初始温度 换热量 供水温度 性能系数
下载PDF
沸腾冷却床的设计说明
9
作者 曹红范 杨玉祥 曹玉萱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8-12,共5页
介绍了关于设计沸腾冷却床时所需的风量、风压、换热面积等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通过试验得出风量、风压、冷却水管内水流速度的参数值,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检验;同时阐述了沸腾床常见的结构形式,以及离心风机和罗茨风机的特点,供大家今后... 介绍了关于设计沸腾冷却床时所需的风量、风压、换热面积等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通过试验得出风量、风压、冷却水管内水流速度的参数值,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检验;同时阐述了沸腾床常见的结构形式,以及离心风机和罗茨风机的特点,供大家今后在设计沸腾冷却床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冷却床 风量 风压 换热面积 换热水量 风机
下载PDF
粗氯乙烯冷凝工艺的对比
10
作者 赵爱民 陈天宇 +1 位作者 任晓佳 杨新飞 《聚氯乙烯》 CAS 2023年第4期7-8,11,共3页
根据地区气候优势,在30万a氯乙烯精馏装置中采用湿式空冷器替代列管式换热器用于氯乙烯冷凝,对比了两种工艺的运行效果和运行费用,结果显示湿式空冷器工艺能耗低,碳排放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氯乙烯 冷凝 湿式空冷器 列管式换热器 冷却水 碳减排
下载PDF
强鼓式燃气采暖热水锅炉冷凝换热器设计与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锦梁 余浩伦 《日用电器》 2023年第4期52-57,共6页
本文主要涉及全预混冷凝式燃气热水设备的换热器防堵及换热性能研究,围绕全预混冷凝式热交换器防堵性能和换热效率两方面内容,通过结构上的组合调整,以螺旋扭曲扁管管束作为冷凝管芯,结合不锈钢翅片盘管,对换热器整体结构进行了新的组... 本文主要涉及全预混冷凝式燃气热水设备的换热器防堵及换热性能研究,围绕全预混冷凝式热交换器防堵性能和换热效率两方面内容,通过结构上的组合调整,以螺旋扭曲扁管管束作为冷凝管芯,结合不锈钢翅片盘管,对换热器整体结构进行了新的组合设计,并通过实验室搭载整机匹配运行作了冷凝换热器的防堵模拟及换热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的组合式冷凝换热器能有效提升防堵塞能力,并可实现高效的冷凝换热,与整机设备匹配运行能满足冷凝式燃气热水锅炉一级能效要求,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热水锅炉 全预混 冷凝换热器 翅片盘管 扭曲扁管 防堵 热效率
下载PDF
水雾粒径对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空气爆炸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兴岩 任婧杰 +2 位作者 毕明树 姜海鹏 李一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76-2384,共9页
建立了超细水雾作用下甲烷-空气爆炸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大涡模拟模型计算爆炸流场瞬态流动过程;考虑了水雾的蒸发、汽化过程以及气液两相间的质量、动量和热量交换,通过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分别对连续相与离散相进行计算,交替求解离... 建立了超细水雾作用下甲烷-空气爆炸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大涡模拟模型计算爆炸流场瞬态流动过程;考虑了水雾的蒸发、汽化过程以及气液两相间的质量、动量和热量交换,通过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分别对连续相与离散相进行计算,交替求解离散相与连续相的控制方程实现气液两相间的耦合求解;分析了水雾粒径对爆炸火焰反应区作用程度以及热量交换速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抑爆粒径并解释了粒径导致抑爆效果差异的原因;水雾粒径通过与火焰反应区的作用程度和蒸发速率影响气液两相间的热量交换速率,进而影响火焰传播速率和爆炸强度;为实现爆炸强度的有效抑制,水雾粒径选取的条件应保证水雾在反应区完全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空气爆炸 数值模拟 超细水雾 热量交换
下载PDF
水热媒空气预热器与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比较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瑜 屈武第 +1 位作者 黄桂云 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概述了水热媒空气预热器具有布置简单、占地小、节省投资、余热回收效率高、能适应加热炉负荷及燃料性质变化、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但也存在流程长、操作较复杂等缺点。以 2套常减压装置改造时采用水热媒空气预热器的投资情况与热管式换... 概述了水热媒空气预热器具有布置简单、占地小、节省投资、余热回收效率高、能适应加热炉负荷及燃料性质变化、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但也存在流程长、操作较复杂等缺点。以 2套常减压装置改造时采用水热媒空气预热器的投资情况与热管式换热器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对于热负荷较大的加热炉 ,采用水热媒空气预热器投资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预热器 加热炉 常减压蒸馏装置 换热器 炼油行业
下载PDF
水热媒空气预热器在延迟焦化加热炉上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齐全 邹圣武 +1 位作者 蔡智 郑军如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7,共4页
介绍了水热媒空气预热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其在延迟焦化加热炉上工业应用的结果表明,该类型空气预热器能够适应加热炉负荷和燃料性质的变化,余热回收效率高、节能效果好,使加热炉热效率提高了7.12%,排烟温度调节灵活,能有效防止... 介绍了水热媒空气预热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其在延迟焦化加热炉上工业应用的结果表明,该类型空气预热器能够适应加热炉负荷和燃料性质的变化,余热回收效率高、节能效果好,使加热炉热效率提高了7.12%,排烟温度调节灵活,能有效防止低温腐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另外还提出了该空气预热器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和需改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加热炉 水热媒 空气预热器 应用
下载PDF
空调冷水大温差技术工程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少玲 屈国伦 +2 位作者 黄伟 江慧妍 谭海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3,共4页
结合某宾馆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定性分析了大温差系统对冷水泵输送能耗、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换热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冷水大温差后,尽管可以减少冷水输送量、降低水泵能耗,减少水系统初投资,但对于同一台机组,由于水流量减少,蒸发器水... 结合某宾馆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定性分析了大温差系统对冷水泵输送能耗、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换热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冷水大温差后,尽管可以减少冷水输送量、降低水泵能耗,减少水系统初投资,但对于同一台机组,由于水流量减少,蒸发器水侧换热系数减小,机组的COP也减小。认为可以采用增加表冷器排数、增大传热面积、改变表冷器管程数等办法来保证大温差机组的运行性能,以使冷水大温差技术在宾馆项目改造中节能效果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温差 冷水泵 冷水机组 表冷器 换热能力
下载PDF
矿井回风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因素的仿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杜春涛 张进治 王若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7-902,共6页
为研究制热/制冷、逆喷/顺喷、液滴平均直径3个因素对矿井回风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CFD仿真软件FLUENT对矿井回风/液滴两相流进行了3D仿真。根据边界条件不同,共仿真了制热和制冷、逆喷和顺喷、液滴平均直径分别为0.10,0.15和0... 为研究制热/制冷、逆喷/顺喷、液滴平均直径3个因素对矿井回风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CFD仿真软件FLUENT对矿井回风/液滴两相流进行了3D仿真。根据边界条件不同,共仿真了制热和制冷、逆喷和顺喷、液滴平均直径分别为0.10,0.15和0.20 cm等12种工况,得出了各种工况下液滴温度变化情况,并利用工程实践运行结果和实验对部分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制冷、顺喷、小液滴工况下获得的液滴温度变化大于制热、逆喷、大液滴工况下获得的液滴温差,从而说明制冷、顺喷、小液滴3种工况下回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回风换热器 换热性能 制热 制冷 逆喷 顺喷 液滴平均直径
下载PDF
低温环境风冷热泵机组设计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虎 李志浩 束鹏程 《暖通空调》 E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2-24,共3页
针对寒冷环境下工况变化范围大和结霜除霜的特殊要求,讨论了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风侧换热器回路数的选择和热力膨胀阀的工作特性问题。
关键词 风侧换热器 热力膨胀阀 空调 风冷热泵机组
下载PDF
湿热地区家用空调冷凝水回收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赞社 王芳 +3 位作者 刘丰榕 彭君君 罗昔联 顾兆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3-56,21,共5页
针对湿热地区家用空调冷凝水无序排放和冷量损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冷凝水与压缩机排气管进行大温差换热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减缓冷凝水的流动,增加冷凝水与压缩机排气管的换热面积和换热时间,实现空调冷凝水对高温制冷剂的预冷却。实验... 针对湿热地区家用空调冷凝水无序排放和冷量损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冷凝水与压缩机排气管进行大温差换热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减缓冷凝水的流动,增加冷凝水与压缩机排气管的换热面积和换热时间,实现空调冷凝水对高温制冷剂的预冷却。实验结果表明:虽然空调冷凝水量有限,但冷凝器出现了1.1~2.0℃的过冷现象,系统的制冷量和COP分别提高了0.93%和1.7%;冷凝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能够及时被冷凝器的风机带走,解决了家用空调冷凝水的无序排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家用空调 冷凝水 回收 蒸发冷却器 大温差换热 压缩机排气管
下载PDF
柴油机水冷中冷器冷却性能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钦国 秦四成 +2 位作者 刘宇飞 马润达 李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61,共8页
为了研究增压空气和冷却液对中冷器散热性能的影响及阻力特性,采用流-固耦合传热模型和换热器模型,对重型柴油机水冷中冷器内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中冷器内部流动阻力损失和传热性能,并通过台架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 为了研究增压空气和冷却液对中冷器散热性能的影响及阻力特性,采用流-固耦合传热模型和换热器模型,对重型柴油机水冷中冷器内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中冷器内部流动阻力损失和传热性能,并通过台架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进气口处空气回流较大,增加了空气流动的阻力和流动不均匀性;增压空气流量越大,冷却效率越高;空气出口温度控制在30-40℃,散热效果较好,满足使用要求;冷却液温度对中冷器冷却性能影响较大,温度每升高10℃,换热效率降低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冷中冷器 波纹翅片 流-固耦合 换热器模型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晓东 张晨阳 +1 位作者 张哲 孙冰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9-123,共5页
通过设计并建立空气源热泵系统实验台和系统测量设备,在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冷凝器入口水温与冷凝温度对系统换热量、制热量、压缩机状态及系统COP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器进风温度为9.3℃、冷凝器入口水温为26~45... 通过设计并建立空气源热泵系统实验台和系统测量设备,在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冷凝器入口水温与冷凝温度对系统换热量、制热量、压缩机状态及系统COP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器进风温度为9.3℃、冷凝器入口水温为26~45℃时,系统COP最高可达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冷凝器入口水温 冷凝温度 换热量 制热量 COP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