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ields,growth and water use under chemical topping in relations to row configuration and plant density in drip-irrigated cotton
1
作者 Wang Xuejiao Hu Yanping +10 位作者 Ji Chunrong Chen Yongfan Sun Shuai Zhang Zeshan Zhang Yutong Wang Sen Yang Mingfeng Ji Fen Guo Yanyun Li Jie Zhang Lizhen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CAS 2024年第2期123-136,共14页
Background Water defic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rid regions.With the advent of wholly mechanized technology for cotton planting in Xinjiang,it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which planting m... Background Water defic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rid regions.With the advent of wholly mechanized technology for cotton planting in Xinjiang,it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which planting mode could achieve high yield,fiber quality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WUE).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if chemical topping affected cotton yield,quality and water use in relation to row configuration and plant densities.Result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Xinjiang China,in 2020 and 2021 with two topping method,manual topping and chemical topping,two plant densities,low and high,and two row configurations,i.e.,76 cm equal rows and 10+66 cm narrow-wide rows,which were commonly applied in matching harvest machine.Chemical topping increased seed cotton yield,but did not affect cotton fiber quality comparing to traditional manual topping.Under equal row spacing,the WUE in higher density was 62.4%higher than in the lower one.However,under narrow-wide row spacing,the WUE in lower density was 53.3%higher than in higher one(farmers’practice).For machine-harvest cotton in Xinjiang,the optimal row configuration and plant density for chemical topping was narrow-wide rows with 15 plants m-2 or equal rows with 18 plants m-2.Conclusion The plant density recommended in narrow-wide rows was less than farmers’practice and the density in equal rows was moderate with local practice.Our results provide new knowledge on optimizing agronomic managements of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for both high yield and water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eld components Fiber quality TRANSPIr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heat ratio method(HRM)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原理的流量计群在线核查方法
2
作者 方修睦 杨大易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期81-88,9,共9页
目前供热系统中的流量计带病工作较多、流量测量数据可信度低、判断流量计工作情况难。本文研究了利用归一化方法解决流量计群的测量数据不闭合问题,给出了流量及热量的修正方法;分析了总流量变化时各热力站的流量比变化率,以及正常运... 目前供热系统中的流量计带病工作较多、流量测量数据可信度低、判断流量计工作情况难。本文研究了利用归一化方法解决流量计群的测量数据不闭合问题,给出了流量及热量的修正方法;分析了总流量变化时各热力站的流量比变化率,以及正常运行的流量计的流量比变化率的区间,证明了利用流量比变化率可实现流量计的云在线核查,为保障智慧供热系统中的数据正确及完整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 在线运行核查 归一化方法 智慧供热 流量比变化率
下载PDF
碘离子推力器储罐性能影响因素数值研究
3
作者 陈明石 王娴 《气体物理》 2024年第3期55-65,共11页
碘离子推力器主要应用于小型卫星的姿态控制和位置保持,其依靠碘工质的升华和电离产生推力。碘工质储供系统的加热方式和结构参数对其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采用动网格方法对离子推力器储罐中碘工质升华相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储罐加... 碘离子推力器主要应用于小型卫星的姿态控制和位置保持,其依靠碘工质的升华和电离产生推力。碘工质储供系统的加热方式和结构参数对其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采用动网格方法对离子推力器储罐中碘工质升华相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储罐加热方式和径高比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质量流量、流量稳定性和预热时间3个参数综合考虑,四周伴热加热、辐射加热和接触加热3种方式中,接触加热性能最好。在接触加热方式下,储罐径高比对流量变化几乎无影响,流量稳定性很好。对于以大推力为设计目的的碘离子推力器,储罐径高比越小越好,径高比为0.2时的质量流量相比于径高比为1.4时增大了9.0%。对于以高响应速度为设计目的的碘离子推力器,储罐径高比越大越好,径高比为0.2时的预热时长相比于径高比为1.4时增大了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离子推力器 储罐 升华 加热方式 径高比
下载PDF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of Populus euphratica during different phenophases 被引量:5
4
作者 Chunyan Zhao Jianhua Si +3 位作者 Qi Feng Tengfei Yu Peidu Li Michael A.Forster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35-444,共10页
Evidence exists of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and its potential impact on plant/water relations for species in a diversity of ecosystems. However, relevant data related to typical desert riparian forest species remains l... Evidence exists of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and its potential impact on plant/water relations for species in a diversity of ecosystems. However, relevant data related to typical desert riparian forest species remains limited Accordingly, we measured sap flow velocity of Populus euphratica using the heat ratio method between 2012 and2014. Nocturnal stem sap flow was separated into nighttime and stem refilling using the ‘‘forecasted refilling''method.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was observed for each phenophase. The highest value was during the full foliation period but lowest during leaf expansion and defoliation periods. The contribution of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to daytime transpiration was an average of 15% but this was comparatively higher during the defoliation period. Relationships between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vapor pressure deficits, and air temperatures were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than with wind speed in all phenophases. Moreover, we found that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linearly correlated to vapour pressure deficit during the first and the full foliation periods, but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showed exponential correlations to air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same phenophases. Additionally, environmental drivers of transpi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nighttime and daytime(P \ 0.05). Driving forces behind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were characterized by many factors, and integrated impacts between these multip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complex. Future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these integrated impacts on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and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should be investigated, given that this could also influence its occurrence and magnitude during different phenoph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 flow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PHENOPHASE heat ratio method POPULUS EUPHRATICA
下载PDF
Estimating Heat Fluxes by Merging Profile Formulae and the Energy Budget with a Variational Technique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述文 邱崇践 张卫东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27-636,共10页
A variational technique (VT) is applied to estimate surfac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air temperature, wind speed, and humidity, respectively, at three heights (1 m, 4 m, and 10 m), and ... A variational technique (VT) is applied to estimate surfac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air temperature, wind speed, and humidity, respectively, at three heights (1 m, 4 m, and 10 m), and the surface energy and radiation budgets by the surface energy and radiation system (SERBS). The method fully uses all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measurements of air temperature, wind, and humidity profiles, the surface energy budget, and the similarity profile formulae as well. Data collected at Feixi experiment station installed by the China Heavy Rain Experiment and Study (HeRES) Program are used to test the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can overcome the well-known unstablility problem that occurs when the Bowen method becomes singula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ofile method, it reduces both the sensitivities of latent heat fluxes to observational errors in humidity and those of sensible heat fluxes to observational errors in temperature, while the estimated heat fluxes approximately satisfy the surface energy budget. Therefore, the variational technique is more reliable and stable than the two conventional methods in estimating surfac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flux Bowen ratio profile method variational technique
下载PDF
活立木茎干水分状况实时检测传感器研究
6
作者 赵燕东 黄红伦 +2 位作者 赵玥 刘卫平 米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2-289,359,共9页
活立木茎干水分状况是植物生命状态的有效体现,其中茎干含水率(Stem water content,StWC)和液流密度(Sap flux density,SFD)是研究植物体内水分变化规律的重要参数。准确检测活立木茎干同一空间位置的含水率和液流密度可以更有效地分析... 活立木茎干水分状况是植物生命状态的有效体现,其中茎干含水率(Stem water content,StWC)和液流密度(Sap flux density,SFD)是研究植物体内水分变化规律的重要参数。准确检测活立木茎干同一空间位置的含水率和液流密度可以更有效地分析2个参数的关系、评估植物生长状况。将基于驻波率(Standing wave ratio,SWR)原理的茎干水分检测方法和基于热比率法(Heat ratio method,HRM)原理的茎干液流检测方法结合,设计了活立木茎干含水率和液流复合参数检测传感器,复合传感器的含水率检测单元和液流检测单元复用一套三针式探针,可对活立木茎干同一位置的含水率和液流实时精准检测。含水率检测单元输出电压与介电常数(6~53.3范围内,对应茎干含水率为0~85%)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701),静态稳定性良好(长时间测试最大波动为0.6%全量程)。以杨树为研究对象,含水率检测单元与BD-IV型植物茎体水分传感器的对比实验结果一致(决定系数R^(2)=0.9800)。液流检测单元与ST1221型热扩散式液流计对比,二者检测的杨树液流密度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8991),热扩散式液流计不能准确判断零液流条件而低估了液流密度,ST1221型液流计检测的平均值比本系统液流检测单元低1.1 cm/h,液流检测单元使用的热比率法可以准确检测低速液流。复合传感器对杨树茎干含水率和液流的长时间监测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且符合植物生理规律。茎干含水率和液流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7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立木 茎干水分 驻波率 热比率法 复合传感器
下载PDF
气候实验室高传热比换热器的设计与验证方法
7
作者 李玄 王彬文 +1 位作者 吴敬涛 马建军 《环境技术》 2023年第3期106-113,共8页
针对大型气候实验室的宽温域大流量空气循环加热与冷却问题,基于空气处理系统需求和换热器原理,采用“正设计法”确定特征参数,开展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定片距与变片距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研究,并针对已设计的换热器开展低温工况换热特性试... 针对大型气候实验室的宽温域大流量空气循环加热与冷却问题,基于空气处理系统需求和换热器原理,采用“正设计法”确定特征参数,开展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定片距与变片距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研究,并针对已设计的换热器开展低温工况换热特性试验验证,探究换热器传热系数、压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比两种换热器在低温工况下的响应特征,通过分析特征参数来表征所设计的换热器构型满足气候试验需求。研究表明,两种换热器所有工况换热系数的实验值与计算值误差在6.8%以内,换热器压降误差都在45 Pa以内,满足设计要求;相比于定片距换热器,变片距换热器换热系数增加、压降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高传热比 换热器设计方法 传热系数分析 压降分析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建筑外窗节能参数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宏坤 陈国杰 +1 位作者 周曦 谢东 《城市建筑》 2023年第5期1-5,15,共6页
随着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探索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建筑外窗主要热工因素能够满足更高的建筑节能要求,以及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文章用Energy Plus软件建立被动式建筑热工模型,以窗户朝向、窗墙比、太阳得热系数、传热系数和遮阳方式... 随着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探索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建筑外窗主要热工因素能够满足更高的建筑节能要求,以及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文章用Energy Plus软件建立被动式建筑热工模型,以窗户朝向、窗墙比、太阳得热系数、传热系数和遮阳方式为变量,模拟并分析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建筑能耗。结果表明,窗墙比、传热系数、太阳得热系数与建筑总能耗呈正相关,在各朝向对能耗的影响程度不同,南向窗墙比从0.3增大到0.7时,采暖能耗降低2.46 kW·h/m^(2);东南西北4个朝向在夏季使用外遮阳的平均节能率依次为18.63%、18.62%、32.15%、0.15%。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建筑,南向外窗节能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窗墙比 太阳得热系数 传热系数 遮阳 能耗
下载PDF
cBN-Fe磁性磨粒的制备工艺及性能
9
作者 马雨寒 张宝瑞 +4 位作者 周长乐 陈保池 王大庆 田鑫 丁云龙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2-431,共10页
针对现有烧结法制备的磁性磨粒中研磨相材料硬度较低,对硬度高、导磁性差的钛合金等工件的研磨效果差,且硬度最高的金刚石材料无法作为研磨相用烧结法来制备磁性磨粒的问题,以Fe粉为基体,cBN粉末为研磨相,烧结制备cBN-Fe磁性磨粒;以Ti-6... 针对现有烧结法制备的磁性磨粒中研磨相材料硬度较低,对硬度高、导磁性差的钛合金等工件的研磨效果差,且硬度最高的金刚石材料无法作为研磨相用烧结法来制备磁性磨粒的问题,以Fe粉为基体,cBN粉末为研磨相,烧结制备cBN-Fe磁性磨粒;以Ti-6A1-4V(TC4)板为研磨对象,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烧结法制备的cBN-Fe磁性磨粒中烧结时间、升温速度、原料配比对其研磨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并以45^(#)钢和202不锈钢为研磨工件,比较cBN-Fe与烧结法制备的Al_(2)O_(3)-Fe、Si C-Fe 3种磁性磨粒研磨前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探究不同磁性磨粒的研磨性能和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当Fe粉与cBN粉的质量比为3∶1,烧结温度为1 150℃,烧结时间为6 h,保温时间为2 h,升温速度为3.19℃/min时,制备的cBN-Fe磁性磨粒研磨性能最佳,优于烧结法制备的Al_(2)O_(3)-Fe、Si C-Fe磁性磨粒的,且其使用寿命分别是Al_(2)O_(3)-Fe磁性磨粒和Si C-Fe磁性磨粒的1.6倍和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法 磁性磨粒 升温速度 原料配比
下载PDF
胡杨根系水力再分配的模式、大小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9
10
作者 鱼腾飞 冯起 +1 位作者 司建华 张小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9,共8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过程,阐明水力再分配的模式、大小和影响因子是理解其生态水文效应的前提。选取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主要建群种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比率法辨识胡杨根系水力再分配模式,量化水力再分配大小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过程,阐明水力再分配的模式、大小和影响因子是理解其生态水文效应的前提。选取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主要建群种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比率法辨识胡杨根系水力再分配模式,量化水力再分配大小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胡杨不仅具有向上的水力提升,在降水条件下,也具有逆向水力提升,即水力下传或叶片吸收。同时,在河道灌水条件下也具有侧向再分配功能。胡杨单个根系水力再分配的大小在0.16~0.26kg/d之间,平均为0.21kg/d,占第2天蒸腾的比例为38.75%。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力再分配大小与水汽压差、气温、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水汽压差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胡杨根系水力再分配大小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再分配 水势梯度 热比率法 胡杨 黑河下游
下载PDF
热泵空气侧制热量测量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小松 王立 凌辰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5-58,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热泵制热量的方法———比率法 ,并和常用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并根据空气侧制热量的实际测量 ,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 制热量 比率法 空气焓差 误差分析 热泵
下载PDF
一种测量制热量的新方法──比率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松 张宝怀 +1 位作者 赵开涛 杜垲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介绍了一种测量制热量的新方法──比率法,并就该方法的特点和测试精度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证明该方法具有测试精度高(误差约1%)、测试参数少、简便可靠等特点。
关键词 制热量 比率法 测试精度 误差分析
下载PDF
三种典型低热值气体燃料的层流火焰速度测量 被引量:7
13
作者 翁武斌 王智化 +3 位作者 梁晓晔 黄镇宇 周俊虎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80,13,共7页
实验采用热流量炉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对3种典型低热值气体(生物质气化合成气、煤气化合成气、高炉煤气)以及甲烷和合成氨驰放气的层流火焰速度进行了测量。所测气体的当量比从0.62变化到2.09。另外,通过Chemkin对实验气体的层流火焰速度... 实验采用热流量炉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对3种典型低热值气体(生物质气化合成气、煤气化合成气、高炉煤气)以及甲烷和合成氨驰放气的层流火焰速度进行了测量。所测气体的当量比从0.62变化到2.09。另外,通过Chemkin对实验气体的层流火焰速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比实验值和计算值,发现两者非常接近。比较不同种类气体的实验结果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由于所测低热值气体具有较低的低位发热量,其层流火焰速度普遍较低,在当量比1处,大约为20 cm/s;H2对层流火焰速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几种低热值气体中H2含量越高,其层流火焰速度越大;另外,低热值气体中的CO直接影响层流火焰速度的峰值当量比,使其偏离1,位于比较富燃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值 层流火焰速度 热流量法 当量比 绝热火焰
下载PDF
基于可控等值比法实时分析低温加热状态下烟草CO的释放量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顺 宁敏 +6 位作者 王孝峰 徐迎波 何庆 张亚平 佘世科 朱栋梁 田振锋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评价低温加热状态下烟草CO的释放特性,采用基于可控等值比法的稳态燃烧热解装置和非散射红外分析仪联用系统(SSTF-NDIR)建立了低温加热状态下烟草CO释放量实时定量分析方法,考察了温度和等值比(φ)对烟草C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为评价低温加热状态下烟草CO的释放特性,采用基于可控等值比法的稳态燃烧热解装置和非散射红外分析仪联用系统(SSTF-NDIR)建立了低温加热状态下烟草CO释放量实时定量分析方法,考察了温度和等值比(φ)对烟草C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可控等值比法的SSTF-NDIR测试系统,可实时分析低温加热状态下烟草CO释放量。2当φ相同时,与高温燃烧状态相比,低温加热状态下烟草的CO释放量明显偏低;温度对低温加热状态下烟草CO释放量影响较小。3当固定温度为450℃时,随着贫氧程度的增加,CO释放量先快速增加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等值比法 低温加热 烟草热解 CO 释放量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果干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性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丽 何雪梅 +9 位作者 李昌宝 孙健 零东宁 盛金凤 饶川艳 肖占仕 李杰民 郑凤锦 刘国明 唐雅园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5,共5页
探讨新鲜杨梅果实在不同干燥过程中的特性,分析不同工艺条件对杨梅的营养物质、色泽、产品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鼓风干燥方式相比,采用热泵方式杨梅的干燥时间为16.5 h,比鼓风干燥缩短2.5 h,干燥速率较高,时间较短,并且热... 探讨新鲜杨梅果实在不同干燥过程中的特性,分析不同工艺条件对杨梅的营养物质、色泽、产品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鼓风干燥方式相比,采用热泵方式杨梅的干燥时间为16.5 h,比鼓风干燥缩短2.5 h,干燥速率较高,时间较短,并且热泵干燥后杨梅果实中总糖含量及多酚、花色苷、VC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而采用不同干燥方式的杨梅干总酸含量无显著差异,鼓风干燥后杨梅的色泽变化较热泵干燥明显,复水比低于热泵干燥。测定杨梅干对羟基自由基(·OH)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来检验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采用热泵干燥的杨梅干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鼓风干燥。综合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营养与品质特性的影响差异较大,热泵干燥杨梅营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损失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热泵干燥 营养成分 复水比 抗氧化
下载PDF
氮化硅陶瓷磨削热特性与表面成形机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吴玉厚 王浩 +2 位作者 李颂华 孙健 王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0-368,共9页
目的探究氮化硅陶瓷磨削热特性与热特性对表面成形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反求法得出传入工件、磨屑与砂轮的热量分配比公式;其次,使用K型热电偶和测力仪得到磨削参数与磨削区温度和热量分配比的关系;最后,通过对磨削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 目的探究氮化硅陶瓷磨削热特性与热特性对表面成形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反求法得出传入工件、磨屑与砂轮的热量分配比公式;其次,使用K型热电偶和测力仪得到磨削参数与磨削区温度和热量分配比的关系;最后,通过对磨削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检测寻找出最优磨削质量时的温度范围。结果砂轮线速度由25 m/s增加到50 m/s时,磨削温度由256℃增加到819℃,传入砂轮、工件与磨屑的热量分配比分别由82.4%减小到64.4%、12.1%增加到24.3%、5.5%增加到11.3%。磨削深度由5μm增加至30μm时,磨削温度由289℃增加到869℃,传入砂轮、工件与磨屑的热量分配比分别由76.1%减小到53.9%、17.3%增加到30.3%、6.6%增加到15.8%。工件进给速度由2000 mm/min增加到7000 mm/min时,磨削温度由772℃减小到513℃,传入砂轮、工件与磨屑的热量分配比分别由71.1%增加到78.3%、21.1%减小到11.7%、5.8%增大至10.1%。随着磨削温度由256℃增加到869℃时,表面粗糙度先由0.2708μm减小到0.2472μm,后增加至0.3182μm。采用定速比磨削可使磨削温度降低25~127℃,减少传入工件的热量分配比。结论适当的高温有利于表面塑性变形的形成,表面质量提高,但温度过高时会形成热裂纹,温度在489~662℃之间,表面质量最好。在提高砂轮线速度的同时,可适当增加进给速度,以达到降低磨削温度,减少传入工件热量与增加磨削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分配比 磨削温度 粗糙度 去除方式 裂纹 定速比
下载PDF
利用变分法计算西北典型干旱区地表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任宏利 王澄海 +1 位作者 邱崇践 董文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9-277,共9页
利用 2 0 0 0年 5~ 6月在敦煌进行的陆面过程野外观测试验加强期的观测资料 ,采用变分法计算了西北干旱区荒漠戈壁的地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 ,并与Bowen比能量平衡方法 (简称BREB法 )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变分法由于同时应用... 利用 2 0 0 0年 5~ 6月在敦煌进行的陆面过程野外观测试验加强期的观测资料 ,采用变分法计算了西北干旱区荒漠戈壁的地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 ,并与Bowen比能量平衡方法 (简称BREB法 )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变分法由于同时应用了地表能量平衡方程和相似性廓线方程 ,充分利用了边界层观测资料的信息 ,避免了BREB法中出现在Bowen比接近于 - 1时产生的计算不稳定和虚假的峰值 ,使计算的通量结果更趋合理和稳定。同时也计算了动量和感热的总体输送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法 干旱 地表通量 地表能量平衡方程 相似性廓线方程 感热 潜热 输送系数
下载PDF
微槽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张丽春 葛新石 +1 位作者 马同泽 张正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3-495,共3页
本文对内部蒸汽通道互相连通的微细矩形槽道结构的不锈钢-水、铜-水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实验研究。分析了热管充液率、工作温度、倾角、冷却方式等因素对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微型热管的最佳充液率范围、当量导热系数和热... 本文对内部蒸汽通道互相连通的微细矩形槽道结构的不锈钢-水、铜-水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实验研究。分析了热管充液率、工作温度、倾角、冷却方式等因素对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微型热管的最佳充液率范围、当量导热系数和热管的传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热管 传热性能 充液率 倾角 冷却方式
下载PDF
蛭石改性对膨胀倍数提高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媛媛 唐惠东 李龙珠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39,共3页
以连云港蛭石为原料,通过水改性和双氧水(H2O2)改性,采用微波加热法对其进行膨胀,利用XRD和S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连云港蛭石主要由水金云母、石英和赤铁矿等组成,其晶化程度不高,表面呈薄片层状结构。采用微波加热法膨胀时,其膨胀... 以连云港蛭石为原料,通过水改性和双氧水(H2O2)改性,采用微波加热法对其进行膨胀,利用XRD和S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连云港蛭石主要由水金云母、石英和赤铁矿等组成,其晶化程度不高,表面呈薄片层状结构。采用微波加热法膨胀时,其膨胀倍数由大到小为:H2O2改性蛭石、水改性蛭石、蛭石原料,并且H2O2质量分数对蛭石晶体结构无破环。当微波加热时间为2 min,H2O2质量分数为5%时,蛭石膨胀倍数为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石 微波加热法 H2O2改性 膨胀倍数
下载PDF
振动法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原理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勇 陈涵 +2 位作者 刘杰 张茂城 胡文正 《实验室科学》 2013年第3期35-37,共3页
指出传统振动法测量气体比热容比实验中钢球的运动并非完整的简谐振动。按照运动过程,详细分析了各段的受力情况并给出每段的运动方程,得出了更为准确的空气比热容比计算公式。
关键词 空气比热容比 振动法 简谐振动 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