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Fluorine release of coal and clay used by residents in Zhaotong Fluorosis areas,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1
1
作者 LI Hui-jie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The Fluorine release rate of coal, clay of different Fluorine content, and coal mixed with clay used by resident households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ISE) and solidoid balance methods, and t... The Fluorine release rate of coal, clay of different Fluorine content, and coal mixed with clay used by resident households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ISE) and solidoid balance methods, and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n Fluorine pollu- tion generated by coal and clay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used by resident househol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orine release rate of coal is more than 95% during combustion; The Fluorine release rate of clay is more than 99%; The Fluorine release rate of coal mixed with clay is between 56.44% and 96.64%, and the average value is 76.68%. The clay as a binder for fine coal is one important source of Fluorine pollution caused by coal-combustion in Zhaotong, Yunnan Province. When the Fluorine content of coal is less than 80 mg/kg, the F[uodne amount released from clay (in which Fluorine content is more than 530 mg/kg) is more than 50% of the total Fluorine amount released from coal and clay during coal-combustion. The Fluorine amount released from clay (in which Fluorine content is more than 1 000 mg/kg) is more than 70% of total Fluorine amount released from coal and clay during coal-combus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aotong source of Fluorine pollution release rate clay of different content
下载PDF
Gas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carbonization of iron coke hot briquette and influence of heating rate
2
作者 Zi-yu Wang Dong Han +5 位作者 Zheng-gen Liu Man-sheng Chu Yong-jie Zhang Li-feng Zhang Ji-wei Bao Ming-yu Wa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2163-2172,共10页
The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CH_(4),H_(2),CO and CO_(2) from iron coke hot briquette(ICHB)during carbonization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briquette without iron ore,Fe_(3)O_(4) can inhibit the ... The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CH_(4),H_(2),CO and CO_(2) from iron coke hot briquette(ICHB)during carbonization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briquette without iron ore,Fe_(3)O_(4) can inhibit the release rate of H2 and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CO and CO_(2).In addition,when the heating rate increases from 3 to 7℃/min,the release rates of CH4 and H2 increase,while the release rates of CO and CO_(2)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The carbonization process of ICHB was segmented,and corresponding kinet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StageⅡand StageⅣis higher in the carbonization process of ICHB,and the active pyrolysis of coal and the reduction of iron ore occur in these two stages.In addition,the effect of heating rate on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ICHB carbonization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It was found that when the heating rate increased,the reac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StageⅣ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lease law of CO and CO_(2).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in heating rate leads to more reactions at higher temperatures,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he release rate of some gases.In addition,thermal hysteresis can also cause some processes to fail to fully react at the end of heating.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have kinetic compensation effect during the car-bonization of IC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coke hot briquette CARBONIZATION Gas release characteristic heating rate Kinetics
原文传递
华南陆缘火成岩区差异性地壳热结构及地热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蔺文静 王贵玲 甘浩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4-557,共14页
高产热花岗岩是重要的壳内热源之一,我国华南陆缘花岗岩体分布广泛,为该区浅表热量的生成及聚集提供了可能。本文在简述区内花岗岩资源分布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区内主要花岗岩体的放射性生热特征,并结合区内近些年施工的地热勘探深钻,... 高产热花岗岩是重要的壳内热源之一,我国华南陆缘花岗岩体分布广泛,为该区浅表热量的生成及聚集提供了可能。本文在简述区内花岗岩资源分布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区内主要花岗岩体的放射性生热特征,并结合区内近些年施工的地热勘探深钻,对重点地热勘查区的深部地温场分布、地热通量、地壳热结构等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华南陆缘浅表地热资源的聚热模式。分析认为,华南陆缘地区具有“幔源供热-壳内生热-断裂传热-盖层保热”的四元聚热模式,其中,花岗岩体的放射性生热率是影响区内浅部地温场的主要因素之一,粤北—赣南岩体的生热率明显高于漳州地区的花岗岩体,其近似“热壳冷幔”型或“温壳温幔”型岩石圈热结构与漳州“热幔冷壳”型岩石圈热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断裂构造及盖层条件对于地下热量聚集及散失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华南陆缘地热资源的成因、控热因素,以及今后该地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热花岗岩 大地热流 地壳热结构 热源机制 华南陆缘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Fire-Performance by Cone-Calorimeter Tests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olymer-Modified Mortars and Various Concretes
4
作者 Sanjay PAREEK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B版)》 2017年第2期81-88,共8页
下载PDF
某核电厂电气仪控房间火灾排烟温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熔泉 徐志军 +1 位作者 张彩良 谢舒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对某核电厂电气厂房的2个电气仪控房间进行了火灾排烟温度模拟分析。模拟计算了排烟系统不同时刻启动时,这2个防火空间室内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排烟系统启动后房间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然后逐渐升高,最后随着火灾热释放速率的降... 对某核电厂电气厂房的2个电气仪控房间进行了火灾排烟温度模拟分析。模拟计算了排烟系统不同时刻启动时,这2个防火空间室内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排烟系统启动后房间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然后逐渐升高,最后随着火灾热释放速率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对于手动启动的排烟系统,需及时启动才能有效排除火灾中的烟气;需合理设置排烟防火阀,以保护排烟风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防火空间 火灾 排烟温度 热释放速率
下载PDF
不同位置及加香水平对加热卷烟释放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徐月玲 徐瑞霜 +8 位作者 杨歌 徐兴华 师东方 高鑫 谢一飞 何红梅 尤晓娟 刘献军 朱鲜艳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5,共8页
【目的】探索不同位置及加香水平对加热卷烟释放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控制单支加热卷烟香精总量在一定的允差范围内,设计6组薄荷味加热卷烟并考察了烟碱、丙三醇、薄荷醇和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WS-23)的释放规律。【结果】... 【目的】探索不同位置及加香水平对加热卷烟释放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控制单支加热卷烟香精总量在一定的允差范围内,设计6组薄荷味加热卷烟并考察了烟碱、丙三醇、薄荷醇和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WS-23)的释放规律。【结果】(1)对于烟碱和丙三醇,6组加热卷烟中烟碱的释放率和转移率都要大于丙三醇。(2)对于薄荷醇和WS-23,6组加热卷烟的释放率和转移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1#、2#、5#加热卷烟的释放率和转移率较高。释放率和转移率的波动受加热卷烟各段加香差异的影响。(3)每种成分的释放量均表现出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其中5#加热卷烟表现出相对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加香量 释放率 转移率 截留率 逐口释放
下载PDF
低热-NaOH联合处理破解浓缩活性污泥释放碳源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马雪雨 唐玉朝 +5 位作者 蔡丽丽 伍昌年 薛莉娉 黄显怀 刘俊 宋永莲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48,270,共10页
以低热-NaOH联合处理破解剩余活性污泥,考察NaOH投加量、加热温度、反应时间对污泥破解释放碳源的影响,通过总氮去除率分析污泥破解液代替生物脱氮外加碳源的效率,并研究该方法对污泥减量化的效果。结果表明:SCOD溶出率随NaOH投加量、... 以低热-NaOH联合处理破解剩余活性污泥,考察NaOH投加量、加热温度、反应时间对污泥破解释放碳源的影响,通过总氮去除率分析污泥破解液代替生物脱氮外加碳源的效率,并研究该方法对污泥减量化的效果。结果表明:SCOD溶出率随NaOH投加量、加热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NaOH投加量为3.0g/L、加热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4h时剩余活性污泥的破解效果最佳,污泥上清液中SCOD浓度可达1.829×10^(4)mg/L,总氮、氨氮、硝酸盐氮和总磷浓度分别达到943、419、487、204mg/L;污泥破解前后固体残渣中TSS含量由61.70 g/L下降至29.25g/L,VSS含量由31.95g/L下降至6.95g/L,生物减量化效果非常显著;污泥破解前后中值粒度D50分别为30.2、8.7μm,污泥破解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粒径为0.15μm左右的超细颗粒;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污泥絮体和微生物细胞被破坏;在反硝化试验中,以最佳破解条件下释放的污泥破解液作为反硝化试验的补充碳源,结果显示COD利用率为83.4%,总氮的去除率为60.1%,脱氮的效果显著。低热-NaOH联合处理可在较低能耗下实现剩余活性污泥的碳源充分释放,且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效果优异,可为优化热碱法预处理剩余活性污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NaOH联合处理 活性污泥 释放碳源 减量化 资源化 反硝化试验
下载PDF
不同着火位置对高压开关柜火灾影响的数值研究
8
作者 张佳庆 祝现礼 +1 位作者 过羿 尚峰举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4,共7页
基于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文中研究了不同着火位置对高压开关柜火灾的影响,分析了柜内温度场、无量纲温度因子、烟气分布及总热释放率火灾特征参量。计算结果表明,手车室发生火灾时最高温度低于电缆室或母线室最高温度,且不同着火位置下... 基于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文中研究了不同着火位置对高压开关柜火灾的影响,分析了柜内温度场、无量纲温度因子、烟气分布及总热释放率火灾特征参量。计算结果表明,手车室发生火灾时最高温度低于电缆室或母线室最高温度,且不同着火位置下顶壁或侧壁无量纲温度因子差异明显,可用来进行早期火灾安全预警的诊断手段。烟气场和总热释放速率分布表明,电缆室和手车室着火时,其烟气可充满整个高压开关柜柜体,而母线室着火时烟气仅充满整个母线舱室。另外,电缆室火灾具有较大的总热释放率,因其相邻手车室可燃构件也被引燃进而释放更多的热量。通过文中的研究结果,可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高压开关柜火灾蔓延发展趋势,也可为高压开关柜的早期安全预警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柜 火灾 着火位置 火灾安全 火焰热释放速率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汽车全尺寸火灾试验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晓菡 张怡 +1 位作者 邓玲 谢元一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火灾事故,对电动汽车的火灾风险进行简要概括。重点针对美国、加拿大、奥地利、瑞典、中国等国家在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全尺寸火灾试验及火灾防控方面的科研成果进行综述。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 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火灾事故,对电动汽车的火灾风险进行简要概括。重点针对美国、加拿大、奥地利、瑞典、中国等国家在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全尺寸火灾试验及火灾防控方面的科研成果进行综述。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不同电池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的热释放速率进行汇总,重点总结燃烧总热释放量、热释放速率峰值和释放有毒氟化氢气体与电池容量的关系。旨在为我国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火灾防控和火灾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动汽车 全尺寸火灾试验 热释放速率
下载PDF
S-CO_(2)部分膨胀循环余热利用系统热力学特性研究
10
作者 王慧芳 孙恩慧 +3 位作者 赵乘新 徐进良 乔加飞 王兵兵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6,共8页
针对通过热力循环实现余热利用的系统,解决循环热效率与热源利用率之间的相互制约问题是构建高效余热吸收系统的关键。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为例,为拓宽余热吸收温区从而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构建了新型循环即部分膨胀循环,耦合燃气轮机排... 针对通过热力循环实现余热利用的系统,解决循环热效率与热源利用率之间的相互制约问题是构建高效余热吸收系统的关键。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为例,为拓宽余热吸收温区从而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构建了新型循环即部分膨胀循环,耦合燃气轮机排气后,余热利用系统的发电效率为28.62%,循环热效率34.03%,热源利用率84.11%。为论证部分膨胀循环的优势,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单回热布雷顿循环与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的余热利用系统,并对3种循环进行对比,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计算分析,发现部分膨胀循环的发电效率均高于其他2种经典循环;通过分析循环流程,揭示了部分膨胀循环效率较高的原因,即部分膨胀结构拓宽了吸热温区,使得热源利用率大幅升高,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利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部分膨胀 热源利用率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料香包埋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志强 雷萍 +6 位作者 艾璞 李廷华 李寿波 朱东来 尚善斋 李晖 孙巧媚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0-286,共7页
本研究针对加热卷烟滤嘴料香挥发性强、有效释放率低的问题,利用壳聚糖和聚己内酯通过静电纺丝和加热混合包埋技术,成功制备了新型料香包埋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气相色谱等测试,评估了该材料的结构、留着率、释放性能及稳定性... 本研究针对加热卷烟滤嘴料香挥发性强、有效释放率低的问题,利用壳聚糖和聚己内酯通过静电纺丝和加热混合包埋技术,成功制备了新型料香包埋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气相色谱等测试,评估了该材料的结构、留着率、释放性能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材料对薄荷醇的负载率高达59.72%,常温留着率达78.58%,抽吸时的释放率超过85%,在14 d稳定性测试中,薄荷醇留存率较晶体形态提高15%.细胞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其高生物相容性和低浓度依赖性的优势.这一研究为提升加热卷烟滤嘴的香料释放效率和感官品质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料香 静电纺丝 薄荷醇 释放率
下载PDF
坡度条件下不同长宽比矩形火源燃烧火焰贴地长度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李权 陈宇航 +1 位作者 苗延利 胡隆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利用可变角度实验台,改变斜坡角度(10°~50°)、热释放速率(12.3~24.6 kW)以及燃烧器长宽比(1~6),开展了一系列燃烧实验,研究了火焰贴地长度随这3个因素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斜坡角度、火源热释放速率及燃烧器长宽比的增加... 利用可变角度实验台,改变斜坡角度(10°~50°)、热释放速率(12.3~24.6 kW)以及燃烧器长宽比(1~6),开展了一系列燃烧实验,研究了火焰贴地长度随这3个因素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斜坡角度、火源热释放速率及燃烧器长宽比的增加,火焰贴地长度增加.对于相同的坡度和火源热释放速率,随长宽比增大,贴地长度增幅范围在65%~105%之间.基于斜坡诱导压差与火羽流浮力共同作用的物理机制分析,并考虑到燃烧器长宽比对火焰卷吸行为的影响,提出了无量纲火焰贴地长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火 不同长宽比矩形火源 火焰贴地长度 空气卷吸 热释放速率
下载PDF
热辐射强度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
13
作者 杨同军 张雷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86,共5页
为研究温度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在不同热辐射强度(35、40、45、50 kW/m^(2))下对朱集东煤矿气煤进行燃烧测试。结果表明:煤样热释放速率峰值随热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大,热辐射强度50 kW/m^(2)时煤样热释放速率峰值为81.54 kW... 为研究温度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在不同热辐射强度(35、40、45、50 kW/m^(2))下对朱集东煤矿气煤进行燃烧测试。结果表明:煤样热释放速率峰值随热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大,热辐射强度50 kW/m^(2)时煤样热释放速率峰值为81.54 kW/m^(2),较35、40和45 kW/m^(2)时分别增加15.96%、10.41%和1.53%;煤样总热释放量变化顺序为45 kW/m^(2)组>50 kW/m^(2)组>40 kW/m^(2)组>35 kW/m^(2)组,即随热辐射强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热辐射强度由35 kW/m^(2)增加至50 kW/m^(2),煤样质量损失速率峰值与总质量损失量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38.15%和13.75%。在燃烧后期,45 kW/m^(2)组的CO释放量峰值最小,为0.36 kg/kg,相较于35、40和50 kW/m^(2)组分别降低了0.33、0.27和0.04 k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热辐射强度 热释放速率 质量损失速率 CO释放量
下载PDF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材料的流变性能
14
作者 李莎莎 李刘蓓 +1 位作者 吴伟 冯虎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体系在早期的流变特性,制备了不同粉煤灰和矿粉质量比以及碱激发剂含量的复合浆体,并且分别采用了微型坍落度筒和Brookfield DV3T流变仪测试其流动性和流变性,最后用等...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体系在早期的流变特性,制备了不同粉煤灰和矿粉质量比以及碱激发剂含量的复合浆体,并且分别采用了微型坍落度筒和Brookfield DV3T流变仪测试其流动性和流变性,最后用等温量热仪测试了各组配比下浆体的水化放热速率。结果表明:当FA/GGBS比为3∶7时,碱激发剂NaOH含量为4%的浆体在所有配合比中流动度为较低。随着粉煤灰质量比和NaOH摩尔质量的升高,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体系的流动度均有所上升,且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有所下降。粉煤灰掺量的升高使得早期水化速率有所下降,而碱激发剂含量的增加则提高了水化放热峰值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材料 流动度 流变性能 触变性 水化放热速率
下载PDF
贵州龙凤煤矿无烟煤自燃特性及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军 周廷斌 +3 位作者 游先中 张家祥 骆红灿 康付如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7,共9页
为研究贵州龙凤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特性,首先采用同步热分析(TG-DSC)试验装置,测试该矿无烟煤在不同升温速率和氧气浓度条件下特征温度和放热量的变化规律,然后使用Coats-Redfern积分公式定量分析活化能。结果表明:相同氧气浓度条件下,... 为研究贵州龙凤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特性,首先采用同步热分析(TG-DSC)试验装置,测试该矿无烟煤在不同升温速率和氧气浓度条件下特征温度和放热量的变化规律,然后使用Coats-Redfern积分公式定量分析活化能。结果表明:相同氧气浓度条件下,煤样特征温度点均随升温速率增大呈升高趋势;相同升温速率的煤样其特征温度点T_(2)随氧气浓度的增大出现波动性变化,T_(3)先增加后降低,而T_(1)、T_(4)、T_(5)和T_(6)则逐渐降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煤样放热峰值、峰值温度及放热量逐渐增加;煤样初始放热温度和峰值温度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而放热峰值和放热量则先增加后降低,并在15%氧气浓度时达到最大;煤样受热分解/燃烧阶段的最概然机理函数符合n=4的A-E方程,在21%氧气浓度、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活化能分别为141.18,12984,118.03,102.05,84.38 kJ/mol,随升温速率升高而降低,而在10 K/min升温速率、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活化能分别为85.24,97.79,114.51,125.18,129.84 kJ/mol,随氧气浓度升高而增大。试验结果为该矿的煤自燃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升温速率 氧气浓度 特征温度 放热量 活化能
下载PDF
复掺铁尾矿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性能和微观结构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杨琼 李悦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67-74,95,共9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采用不同掺量作用下混凝土的电阻率、抗压强度和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变化规律,来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不同铁尾矿掺量和不同粉煤灰掺量作用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进行了研...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采用不同掺量作用下混凝土的电阻率、抗压强度和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变化规律,来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不同铁尾矿掺量和不同粉煤灰掺量作用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进行了研究,以及分析了同时掺加不同比例铁尾矿砂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尾矿和粉煤灰掺量为3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极大值。而粉煤灰掺量比例越大、铁尾矿掺量比例越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就越差,故在实际制备混凝土时应该采用大掺量铁尾矿砂、少掺量粉煤灰的配合比。随着铁尾矿掺量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在同一水化时间作用下铁尾矿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总放热量也呈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这说明了掺加铁尾矿和粉煤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总放热量。随着铁尾矿掺量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混凝土孔径分布曲线峰值点对应的孔径值也是不断增大的,但是增大的幅度却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抗渗性能 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抗压强度 水化放热速率 总放热量 孔径分布
下载PDF
河北省某高校地源热泵系统地温场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俊青 吴晓轩 +2 位作者 刘彪 牛晓洁 张昌建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3期385-393,共9页
为了掌握地源热泵地埋侧土壤的吸热放热特性,以某高校地源热泵供暖供冷为例对地埋侧土壤的吸热放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对6口地埋井在纵向按照每10米一个测点进行了温度监测,经过1a的监测数据分析得出,热泵系统一年内向地下的净排热量为1056... 为了掌握地源热泵地埋侧土壤的吸热放热特性,以某高校地源热泵供暖供冷为例对地埋侧土壤的吸热放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对6口地埋井在纵向按照每10米一个测点进行了温度监测,经过1a的监测数据分析得出,热泵系统一年内向地下的净排热量为10560.1GJ,热不平衡率为61.8%,存在热累积现象。分析了岩土体在供暖季、过渡季、制冷季的温度变化情况,换热区域地层平均温度升幅在1.65-2.24℃之间,平均累计上升1.89℃,为该地区同类项目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温监测 热累积 吸热放热特性
下载PDF
油田集输站库防爆区域的归集与设备选型
18
作者 乍靖榆 王亭沂 +2 位作者 赵峰 杨向莲 张瑾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187-190,共4页
集输站库作为油田原油、天然气的中转、贮存、沉降等重要处理场所,具有较高的爆炸危险性,采用防爆电气设备是首选预防措施,根据最新调研情况,80%的站库都存在防爆选型不合理的问题,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防爆区域划分不明确,本文论述了集... 集输站库作为油田原油、天然气的中转、贮存、沉降等重要处理场所,具有较高的爆炸危险性,采用防爆电气设备是首选预防措施,根据最新调研情况,80%的站库都存在防爆选型不合理的问题,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防爆区域划分不明确,本文论述了集输站库的防爆区域的划分方法和防爆电气的选型原则,并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区域 设备选型 释放源 释放速率
下载PDF
基于数据拟合的江水源热泵系统能效模型研究
19
作者 程丽莉 张启万 胡澄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5期18-22,共5页
采用数据拟合建立了制热工况下江水源热泵机组基础性能系数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蒸发器和冷凝器侧水温、水量对机组性能的影响,拟合得到变工况下江水源热泵机组制热能效模型;同时基于水泵“最小二乘法”拟合公式,建立了江水取水侧和用户... 采用数据拟合建立了制热工况下江水源热泵机组基础性能系数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蒸发器和冷凝器侧水温、水量对机组性能的影响,拟合得到变工况下江水源热泵机组制热能效模型;同时基于水泵“最小二乘法”拟合公式,建立了江水取水侧和用户侧水泵能耗模型。依托于重庆市某区域复合供能系统项目实测数据,机组能效模型误差为-5.84%~13.65%,输配系统能耗模型误差为-5.94%~9.9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精确度,在0.2≤ε≤1.0,46℃≤t c,o≤54℃,5℃≤t e,i≤10℃,0.6≤n c≤1.2,0.6≤n e≤1.0范围内能够用于变工况下热泵机组和水泵能耗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水源热泵机组 基础制热性能系数 负荷率 水温 水量 水泵能耗
下载PDF
涂层方式对芳纶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经吉 刘萍 张薄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先将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热塑性聚氨酯(TPU)弹性体、铝银浆(AlU)组成质量配比不同的4种膨胀型阻燃聚氨酯银浆(IFR/TPU/AlU)溶液,再将4种溶液分别以直接涂层方式和发泡涂层方式涂覆于芳纶织物表面,探究2种涂... 先将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热塑性聚氨酯(TPU)弹性体、铝银浆(AlU)组成质量配比不同的4种膨胀型阻燃聚氨酯银浆(IFR/TPU/AlU)溶液,再将4种溶液分别以直接涂层方式和发泡涂层方式涂覆于芳纶织物表面,探究2种涂层方式对芳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锥形量热测试和垂直燃烧测试等结果显示:阻燃性能最好的IFR/TPU/AlU溶液配方为m(APP)∶m(MEL)∶m(PER)∶m(TPU)∶m(AlU)=12∶6∶2∶16∶20;与未涂覆的芳纶织物相比,试样ZT-3和试样FP-3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总释放热分别降低了74.3%、9.9%和76.9%、10.2%,残炭率分别为7.4%和7.5%。涂覆芳纶织物的纬向阻燃性能优于经向阻燃性能,直接涂层芳纶织物的阻燃性能优于发泡涂层芳纶织物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织物 直接涂层 发泡涂层 阻燃性能 热释放速率峰值 总释放热 残炭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