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nodized/spray pyrolysed nanoporous structure on heat transfer augmentation
1
作者 Kalaiselvam S. +9 位作者 Gugan M.S. Kuraloviyan E. Meganathan R. NiruthiyaPriyan A. Swaminathan M.R.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58-363,共6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nanoporous surface on heat transfer temperaments of assorted thermal conductingmaterials. A phenomenal proposal of wield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to ameliorate the heat transfer rat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nanoporous surface on heat transfer temperaments of assorted thermal conductingmaterials. A phenomenal proposal of wield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to ameliorate the heat transfer ratehas been discovered. The maximum increase of heat transfer rate procured by nanoporous layers is 133.3% higherthan the polished bare metals of surface roughness 0.2μm. This plays an imperative role in designing compact refrigerationsystems, chemical and thermal power plants. Experimental results picture a formidable upswing of58.3% heat transfer in chemically etched metals of surface roughness 3 μm, 133.3% in nanoporous surface of porosity75-95 nm formed by electrochemical anodization, and porosity of 40-50 nm formed by spray pyrolysis increasesthe heat transfer by 130%. Effects of porosity, flow velocity and scaling on the energy transfer are alsoscrutinized.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multifarious modes of nanoporous fabrication, to contrive both prodigiousand providen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结构 强化传热 喷雾热解 阳极氧化 实验 表面粗糙度 制冷系统设计 化学腐蚀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 Exchanger with High Efficiency of Mining Machinery
2
作者 周明连 许淑惠 葛振玉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The flow patterns, pressure drop,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s with different shell side structure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by experiment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a... The flow patterns, pressure drop,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s with different shell side structure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by experiment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angle of helical baffle is 40°, and the optical porosity of porous media is 0. 985. Based on this, a new oil cooler was developed for hydraulic system of mining machinery, and its heat trausfer coeffici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xisting oil cool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flow heat transfer augmentation
下载PDF
纳米涂层加热面强化池沸腾传热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凯 刘飞 王伟文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963-967,共5页
沸腾传热主要受汽泡行为的影响,而汽泡行为与加热面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使用纳米粒子对加热面进行表面涂层改性,可以有效调节气泡行为,进而增强池沸腾传热性能。介绍了纳米涂层表面的理论模型及强化性能最新研究进展,根据涂层表面纳米... 沸腾传热主要受汽泡行为的影响,而汽泡行为与加热面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使用纳米粒子对加热面进行表面涂层改性,可以有效调节气泡行为,进而增强池沸腾传热性能。介绍了纳米涂层表面的理论模型及强化性能最新研究进展,根据涂层表面纳米粒子种类的不同,将其分为金属纳米粒子涂层表面、碳基纳米粒子涂层表面和复合表面。讨论了纳米涂层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的理论分析以及存在的不足,为纳米涂层表面进一步强化池沸腾传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沸腾 纳米涂层表面 纳米粒子 强化传热
下载PDF
非稳态冲击射流强化传热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静伟 杨兴贤 +1 位作者 耿丽萍 王玉刚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4-148,共5页
利用一个特殊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产生波形和频率可调的周期性变化非稳态射流,进行非稳态射流冲击换热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采用正弦、三角形和矩形三种典型的周期性波形,频率变化范围为1.25~40Hz,其传热性能用传热强化系数(定义为相同... 利用一个特殊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产生波形和频率可调的周期性变化非稳态射流,进行非稳态射流冲击换热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采用正弦、三角形和矩形三种典型的周期性波形,频率变化范围为1.25~40Hz,其传热性能用传热强化系数(定义为相同流量下非稳态和稳态射流冲击时的努塞尔数之比)来描述。研究表明,在频率较低时非稳态的射流冲击换热效果反而没有稳定射流冲击时好,但当频率超过一阈值时,其强化传热的优势逐渐明显。传热强化的效果还与射流信号的变化规律有关,有阶跃变化的矩形射流强化传热最为有效,在频率为40Hz时传热强化效果可达30%以上,但对于信号变化缓和的正弦波和三角形波而言,即使在较高的频率下,它们对传热的强化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冲击射流 传热强化 频率 波形
下载PDF
波纹通道板间距对通道内流动与换热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阴继翔 李国君 丰镇平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流体在不同板间距的正弦型波纹通道内,周期性充分发展的稳态层流流动与换热的特性;探讨了板间距对流动与换热的影响,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Re相同的条件下,通道内所形成旋涡的尺寸随相对间距λ/H ...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流体在不同板间距的正弦型波纹通道内,周期性充分发展的稳态层流流动与换热的特性;探讨了板间距对流动与换热的影响,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Re相同的条件下,通道内所形成旋涡的尺寸随相对间距λ/H (波长/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通道 板间距 数值研究 热影响 内流动 数值模拟方法 层流流动 充分发展 综合性能 周期性 换热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内插扭带波纹管内流场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晓静 李文艳 孙启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6-291,共6页
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波纹管与扭带结合时的流场及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场协同原理考察了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入口雷诺数5000~60000,内插扭带波纹管由于扭带的螺旋导流作用,使壁面边界层减... 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波纹管与扭带结合时的流场及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场协同原理考察了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入口雷诺数5000~60000,内插扭带波纹管由于扭带的螺旋导流作用,使壁面边界层减薄,在流动区域形成漩涡产生二次流,强化了对流传热过程;插入扭带后的波纹管内的流动仍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压降比普通的波纹管增加了2~3倍,且扭率较小时压降较高;场协同角在管子入口处较小,随流动的进行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协同角随入口速度的增大呈递增趋势;有扭带的波纹管较光管协同角减小了约10%,较普通波纹管减小了约2%,场协同程度随扭率减小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 扭带 传热强化 协同场分析
下载PDF
煤矿机械液压系统冷却净化器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明连 许淑惠 葛振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9-332,共4页
在研究不同结构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壳侧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基础上 ,结合强化传热技术、高梯度磁过滤技术 ,研制了适合煤矿机械液压及润滑系统使用的冷却净化器 .测试表明 ,冷却净化器对 1 0 μm以上颗粒的过滤效率为 84% ,是一般磁过滤器效... 在研究不同结构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壳侧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基础上 ,结合强化传热技术、高梯度磁过滤技术 ,研制了适合煤矿机械液压及润滑系统使用的冷却净化器 .测试表明 ,冷却净化器对 1 0 μm以上颗粒的过滤效率为 84% ,是一般磁过滤器效率的 3倍 ;壳侧对流换热系数比现有冷却器高 1 9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冷却净化器 强化传热 煤矿机械
下载PDF
CC型通道波纹相对节距对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国君 阴继翔 丰镇平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7-572,共6页
在三维空间上对CC(Cross corrugated)型原表面换热器通道内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道表面为正弦型曲面,上、下波纹板交错角固定为60°,节距与高度的比P/H取值范围为1.5~4.O.结果表明:当雷诺数Re约大于100后,各通道... 在三维空间上对CC(Cross corrugated)型原表面换热器通道内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道表面为正弦型曲面,上、下波纹板交错角固定为60°,节距与高度的比P/H取值范围为1.5~4.O.结果表明:当雷诺数Re约大于100后,各通道在中平面处产生的旋涡所形成的螺旋型自由剪切层开始变得不稳定,加强了流体间的混合;Re在约100~500的范围内,随P/H的增大,阻力系数f和平均努谢尔特数Nu增加,当Re继续增加(约大于2000)时,以P/H=2.2为界,P/H对f及Nu的影响呈相反的趋势变化;在适中的Re范围内,不同表面均可获得较好的表面性能,且随P/H的增大,获得最佳表面性能的Re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CC型原表面 换热强化 不稳定性 相对节距
下载PDF
管内插物强化换热性能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俊兰 马一太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管内插物的种类很多,扭带、螺旋线圈以及绕花丝是三种较常用的管内插物强化换热技术,对它们的强化换热性能以及应用进行分析比较,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综合强化性能来看,螺旋线圈内插物比扭带内插物效果好;绕花丝内插物是一种新型综合强... 管内插物的种类很多,扭带、螺旋线圈以及绕花丝是三种较常用的管内插物强化换热技术,对它们的强化换热性能以及应用进行分析比较,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综合强化性能来看,螺旋线圈内插物比扭带内插物效果好;绕花丝内插物是一种新型综合强化换热技术,它优于前两种内插物的特点是:可使流体在流动方向上做复杂的三维混合流动,并且所产生的阻力降非常小,所以综合强化换热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管子 内插物 强化换热 节能 应用
下载PDF
N─甲基吡咯烷酮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童明伟 童庆明 +1 位作者 陈礼 张洪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本文报道了用N—甲基吡咯烷酮(C5H9NO3)为工质以光滑管与三维内翅片管为管壳制成的两相闭式逆流热虹吸管的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温度为220~350℃,热负荷为8.2~17.3kW/m2范围内光滑热虹吸管蒸发... 本文报道了用N—甲基吡咯烷酮(C5H9NO3)为工质以光滑管与三维内翅片管为管壳制成的两相闭式逆流热虹吸管的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温度为220~350℃,热负荷为8.2~17.3kW/m2范围内光滑热虹吸管蒸发段与凝结段换热系数的积分平均值分别约为1700W/m2·℃和1600W/m2·℃。由于三维翅片的强化传热作用,使三维内翅片热虹吸管蒸发段与凝结段换热系数分别比光滑管增大了20%~40%和70%~160%。实验表明N—甲基吡咯烷酮综合传热性能优于萘,可望作为中温热管工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虹吸管 中温工质 传热性能
下载PDF
多孔介质强化传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公维平 曹玉荣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6-282,共7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绕花丝多孔体 (孔隙率ε>95 % )的管内换热以及流动特性 ,建立贴附多孔层圆管内流体的流动模型。通过用Brinkman extended Darcy方程分析多孔层内流体的流动 ,以及在能量方程中加入弥散系数 ,得到模型内速度场和...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绕花丝多孔体 (孔隙率ε>95 % )的管内换热以及流动特性 ,建立贴附多孔层圆管内流体的流动模型。通过用Brinkman extended Darcy方程分析多孔层内流体的流动 ,以及在能量方程中加入弥散系数 ,得到模型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理论解。实验结果表明 :在层流范围内其实验数据与理论解吻合较好 ,说明理论模型能够分析多孔体管内的层流流动和换热。通过改进这一模型还可以为各种多孔介质强化管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强化传热 孔隙率 弥散效应 温度场
下载PDF
间断环面槽肋片管束的传热和流动阻力 被引量:7
12
作者 姜国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04-608,共5页
应用热 -质比拟技术 ,对间断环面槽肋片管束进行了传质与流动阻力实验 ,根据热 -质比拟关系得出传热结果 .分析了该种换热芯子在不同板间距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 .与光板肋片管换热芯子比较 ,该种换热元件的传热与阻力都有很大提高 ,而阻... 应用热 -质比拟技术 ,对间断环面槽肋片管束进行了传质与流动阻力实验 ,根据热 -质比拟关系得出传热结果 .分析了该种换热芯子在不同板间距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 .与光板肋片管换热芯子比较 ,该种换热元件的传热与阻力都有很大提高 ,而阻力增加幅度更大 .实验结果为运用单位选用肋片管式换热器提供了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传质比拟 肋片管换热器 传热 流动阻力
下载PDF
重力供液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星 臧润清 +1 位作者 张枫 黄悦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对给定的工况,进行重力供液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的对比实验,了解重力供液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工作特性的差异;在焓差室中,可以准确地测定系统的制冷量、风量和耗功等技术数据。实验表明,以增大制冷剂流速来强化换热,可以提高蒸发器的传热... 对给定的工况,进行重力供液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的对比实验,了解重力供液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工作特性的差异;在焓差室中,可以准确地测定系统的制冷量、风量和耗功等技术数据。实验表明,以增大制冷剂流速来强化换热,可以提高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并且在低温工况下,重力供液的蒸发器比直接膨胀供液的蒸发器有更佳的传热特性与传热效率,并不增加附加能耗。同时,建立了满足重力供液系统形成液体再循环的阻力平衡关系,分析循环倍率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重力供液 循环倍率 强化换热 传热特性 传热效率
下载PDF
三角型通道内流动与换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萍 郭瑞 阴继翔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雷诺数下研究了不同放缩比的三角型通道内周期性充分发展的层流流动和换热特性,分析了放缩比和雷诺数对流动与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放缩比越小或越大时,流体都容易产生旋涡;随着雷诺数的增大,流体在各种放缩...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雷诺数下研究了不同放缩比的三角型通道内周期性充分发展的层流流动和换热特性,分析了放缩比和雷诺数对流动与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放缩比越小或越大时,流体都容易产生旋涡;随着雷诺数的增大,流体在各种放缩比通道中的阻力系数都是减小的,而换热速率在不同放缩比时随雷诺数的变化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比 三角型通道 层流流动 换热强化 旋涡
下载PDF
叶片尾缘内冷通道中最佳强化传热的针肋排列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凌长明 田丽亭 +1 位作者 赵冬梅 关志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7-639,共3页
本文应用湍流模型对涡轮叶片尾缘针肋通道的换热与流动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为了研究通道内针肋排列 方式对换热与流动的影响,对三种不同的针肋排列方式的通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比较了顺排和叉排的区别,并提出了 一种沿流向叉排... 本文应用湍流模型对涡轮叶片尾缘针肋通道的换热与流动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为了研究通道内针肋排列 方式对换热与流动的影响,对三种不同的针肋排列方式的通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比较了顺排和叉排的区别,并提出了 一种沿流向叉排的针肋排列方式,且对各种排列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尾缘 针肋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涡产生器强化圆管管片式换热器传热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永恒 王良璧 董元信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1-4,共4页
涡产生器式管片式换热器有着不同于传统管片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机理,其结构简单,强化传热效果明显.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单个圆管翅片区域内的传热与阻力性能.计算结构根据某实际换热器结构放大确定,计算时选... 涡产生器式管片式换热器有着不同于传统管片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机理,其结构简单,强化传热效果明显.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单个圆管翅片区域内的传热与阻力性能.计算结构根据某实际换热器结构放大确定,计算时选取Re范围为100~30 000.分析了平直翅片与涡产生器翅片传热单元局部及平均传热特性.单根圆管翅片单元有两个低换热区,涡产生器可增强圆管尾部的换热.两种换热板芯的传热能力均虽Re的增加而提高,在中等Re范围内,涡产生器可使传热有较大提高,而阻力增加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产生器 管片式换热器 强化传热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束腰结构扰流柱通道的传热和阻力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凌长明 赵广超 +4 位作者 黄小新 徐青 李军 赵冬梅 高学农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5-817,共3页
本文对涡轮叶片尾缘中具有束腰结构扰流柱的冷却通道的传热和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雷诺数、扰流柱的束腰比以及不同组合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道平均努塞尔数随着Reynolds的增加而增大,而当Reynolds数较大时,与圆柱通... 本文对涡轮叶片尾缘中具有束腰结构扰流柱的冷却通道的传热和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雷诺数、扰流柱的束腰比以及不同组合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道平均努塞尔数随着Reynolds的增加而增大,而当Reynolds数较大时,与圆柱通道相比,束腰结构扰流柱通道的换热效果稍低;(2)通道内平均努塞尔数随着束腰比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然后有所变缓,而其压力损失却曲折波动;(3)在三排扰流柱中,第Ⅱ排束腰结构扰流柱对换热效果影响最大.第Ⅰ排影响最小.当第Ⅰ排和第Ⅲ排为束腰结构扰流柱时,其换热减弱,而压力损失系数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尾缘 束腰结构扰流柱 强化传热 楔形通道
下载PDF
液压系统高效冷却净化一体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淑惠 周明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07-909,共3页
实验研究了管壳式热交换器壳侧流动和多孔介质强化传热技术 ,实验证实 ,壳侧采用螺旋板和多孔介质具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效果 ,螺旋板的最佳角度为 40°,多孔介质的最佳孔隙率为 0 .985。同时研究了高梯度磁净化技术 ,探讨了冷却净化... 实验研究了管壳式热交换器壳侧流动和多孔介质强化传热技术 ,实验证实 ,壳侧采用螺旋板和多孔介质具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效果 ,螺旋板的最佳角度为 40°,多孔介质的最佳孔隙率为 0 .985。同时研究了高梯度磁净化技术 ,探讨了冷却净化一体化的兼容性和互惠性。研制了一种管壳式冷却净化器 ,测试表明 ,管壳式冷却净化器对 10 μm以上的颗粒的过滤效率为84%,比一般磁过滤器效率高 2 .1倍 ;壳侧对流换热系数比现有冷却器高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冷却净化 强化传热 高梯度磁过滤
下载PDF
缩放管传热与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仲彬 徐志明 张兵强 《化工机械》 CAS 2008年第2期65-68,95,共5页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两种缩放管及其对应光管的流动阻力、传热特性和污垢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缩放管的性能与其结构尺寸有关,两种缩放管的流动阻力系数明显高于光管。在加速结垢实验中,缩放管表现出良好的抗垢性能,具有结...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两种缩放管及其对应光管的流动阻力、传热特性和污垢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缩放管的性能与其结构尺寸有关,两种缩放管的流动阻力系数明显高于光管。在加速结垢实验中,缩放管表现出良好的抗垢性能,具有结垢诱导期长、污垢热阻渐近值小的优点,而且缩放管平均传热系数都优于光管,在结垢前后都有良好的强化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污垢热阻 强化换热 阻力系数
下载PDF
空气在三角形波纹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阴继翔 杨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6-400,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流动与换热进入周期性充分发展段等壁温边界条件下三角形波纹通道内流体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分析,计算考察了雷诺数Re、间距比ε及波纹纵横比γ对流动与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e数及波纹纵横比γ较小...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流动与换热进入周期性充分发展段等壁温边界条件下三角形波纹通道内流体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分析,计算考察了雷诺数Re、间距比ε及波纹纵横比γ对流动与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e数及波纹纵横比γ较小时,不会出现回流;在计算的Re范围内,随着Re的增加,平均努塞尔数Nu呈递增趋势,摩擦阻力系数f呈下降趋势;并拟合出通道不同几何因子下阻力系数f及表面换热特性数Nu随Re变化的关联式。通过对性能参数j/f的分析得出,采用小间距比ε或者小波纹纵横比γ均可以提高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通道 湍流流动 几何因子 强化换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