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iformity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ield in heat transfer optimiz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Xue-Tao Cheng Xin-Gang Li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245-253,共9页
The uniformity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ield is very useful in heat exchanger analyses and optimizations.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some other heat transf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 the thermal management s... The uniformity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ield is very useful in heat exchanger analyses and optimizations.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some other heat transf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 th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of spacecrafts,including the cooling of thermal components, the one-stream series-wound heat exchanger network, the volume-to-point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and the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have found that the uniformity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ield also holds. When the design objectives under the given constraints are achieved,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ields are uniform. The principle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 in the heat transf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principl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ntransy theory. Therefore, although the principle is intuitive and phenomenological, the entransy theory can be the physical basis of the princi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transfer optimization UNIFORMITY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ield EQUIPARTITION of potential entransy theory
下载PDF
Synthesis of Large-scale Multistream Heat Exchanger Networks Based on Stream Pseudo Temperature 被引量:14
2
作者 肖武 董宏光 +3 位作者 李欣强 姚平经 罗行 Wilfried Roetzel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74-583,共10页
Effective temperature level of stream, namely stream pseudo temperature, is determined by its actual temperature and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ntribution value.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n-tr... Effective temperature level of stream, namely stream pseudo temperature, is determined by its actual temperature and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ntribution value.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n-tribution value of a stream depends on its heat transfer film coefficient, cost per unit heat transfer area, actual tem-perature, and so on.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uitable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ntribution values of the stream, the total annual cost of multistream heat exchanger network (MSHEN) is regarded as an objective func-tion, and genetic/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GA/SA) is adopted for optimizing the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ntribution values of the stream. The stream pseudo temperatures are subsequently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stream pseudo temperature, optimized MSHEN can be attained by the temperature-enthalpy (T-H) diagram method. This approach is characterized with fewer decision variables and higher feasibility of solutions. The calcu-lation efficiency of GA/SA can be remarkably enhanced by this approach and more probability is shown in search-ing the global optimum solution. Hence this approach is presented for solving industrial-sized MSHEN which is difficult to deal by traditional algorithm. Moreover, in the optimization of stream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ntribution values, the effects of the stream temperature, the heat transfer film coeffici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 of heat exchangers are considered, therefore this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and design heat exchanger network (HEN) with unequal heat transfer film coefficients and different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has been demonstrated with three examples and the obtained solu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available in litera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ge-scale MSHEN synthesis problems can be solved to obtain good solutions with the modest computational eff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tream heat exchanger network pseudo temperature stream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ntribution value genetic algorithm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下载PDF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Work Fluid Includ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That Flow into Heating Surface from Narrow Path 被引量:1
3
作者 Shin-Ichi Morita Yasutaka Hayamizu +4 位作者 Takanobu Yamada Akihiko Horibe Naoto Haruki Toshiaki Setoguchi Kazuma Adachi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amics》 2014年第5期454-462,共9页
Use of the low temperature (less than 100°C) energy contributes to effective use of heat resources. The cost recovery by power generation is difficult by using an existing system (the binary cycle or the thermoel... Use of the low temperature (less than 100°C) energy contributes to effective use of heat resources. The cost recovery by power generation is difficult by using an existing system (the binary cycle or the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element), because the initial investment is large. The final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development of the low temperature difference drive engine supposing use in a hot-springs resort as a power source for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In order that a traveler may look at and delight a motion of an engine, it is made to drive at low-speed number of rotations. An engine cycle of this study is aimed at the development of Stirling cycle engine which can maintain high efficiency in small size. This kind of engine has simple structure;it brings low cost, and it is easy to perform maintenance.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enough output by this type of engine, because of its low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working fluid including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flows into the heating surface from the narrow path.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the heat transmission, Diethylether is added to the working fluid. Diethylether is selected as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 that has the boiling point which exists between the heat source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temperature. The parameters of the experiment are additive amount of PCM,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displacer piston and temperature of heat transfer surface. It is shown that it is possible to make exchange of heat amount increase by add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shows 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the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in heat processing, number of revolutions, and addition concentration of P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CHANGE Material heat transfer Low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orking FLUID
下载PDF
基于水传热和红外热成像的煤矸识别方法
4
作者 程刚 陈杰 +2 位作者 潘泽烨 魏溢凡 陈森森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137,共7页
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煤矸识别方法准确率不高、识别速度慢;基于高能射线透射的煤矸识别方法具有很大辐射导致较少应用。红外热成像具有穿透性强、不受光线影响等优点,但煤和矸石的表面温度在室温下相对接近,导致煤和矸石在红外热图像中没... 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煤矸识别方法准确率不高、识别速度慢;基于高能射线透射的煤矸识别方法具有很大辐射导致较少应用。红外热成像具有穿透性强、不受光线影响等优点,但煤和矸石的表面温度在室温下相对接近,导致煤和矸石在红外热图像中没有明显差异,难以获得较好的识别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传热和红外热成像的煤矸识别方法。在不同水温(18,21,24,27,30℃)条件下进行煤和矸石红外热成像实验,通过煤和矸石红外热图像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差异来区分煤和矸石。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温下煤和矸石红外热图像不同,当水温低于环境温度时,煤和矸石红外热图像之间的差异较大;在相同水温条件下,煤和矸石红外热图像之间的差异随着时间增加逐渐增大;煤和矸石表面温度变化均随水温升高和时间增加呈增大趋势,但矸石表面温度变化大于煤表面温度变化;当水温为18℃、时间为180 s时,煤和矸石红外热图像之间差异和温差均达到最大。这说明低温的水可作为一种传热介质,更有利于使煤和矸石之间产生较大的温差,从而实现煤和矸石红外热图像准确、快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识别 水传热 红外热成像 红外热图像 温差
下载PDF
热作用下花岗岩能量演变的尺度分析
5
作者 贾鹏 郤保平 +2 位作者 李晓科 解瑾 蔡佳豪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0-1030,共11页
【目的】为了定量探究岩石受热作用损伤的过程。【方法】从能量角度出发,通过冷却法研究实验室尺度下不同尺寸类型花岗岩试件在空气中冷却时热物理参数演变规律,讨论花岗岩受非稳态传热全过程能量吸收、能量释放及能量耗散特性,揭示非... 【目的】为了定量探究岩石受热作用损伤的过程。【方法】从能量角度出发,通过冷却法研究实验室尺度下不同尺寸类型花岗岩试件在空气中冷却时热物理参数演变规律,讨论花岗岩受非稳态传热全过程能量吸收、能量释放及能量耗散特性,揭示非稳态过程中能量演变规律与花岗岩试件尺寸特征的内在联系。【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尺寸类型高温花岗岩试件空冷至室温的过程中,比热持续降低;非稳态传热能量演变过程中,同一种尺寸试件耗散能与耗散比的大小与初始高温状态呈正相关;花岗岩在非稳态传热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随试件体积的增大,用于损伤的这部分能量绝对值在增加但相对值在减小;随着试件比面的增大,用于损伤的这部分能量绝对值在减小但相对值在增大。研究结果能够丰富高温岩石力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岩石力学 非稳态传热 不同尺寸试件 能量演变 比表面积
下载PDF
基于相变材料的混凝土吊罐温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祥 米元桃 杨专家 《新技术新工艺》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为保证混凝土吊罐在垂直运输时其内部混凝土的温度,采用相变石蜡作为吊罐温控措施,通过Fluent软件探究了不同季节和不同相变石蜡厚度下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采用相变石蜡作为吊罐温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其内部混凝土... 为保证混凝土吊罐在垂直运输时其内部混凝土的温度,采用相变石蜡作为吊罐温控措施,通过Fluent软件探究了不同季节和不同相变石蜡厚度下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采用相变石蜡作为吊罐温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其内部混凝土温度的波动;在冬季环境中,当相变石蜡厚度小于40 mm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减小有限,消峰填谷效果不理想;在夏季环境中,随着相变石蜡厚度的增加,混凝土表面最大温度的降低程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相变石蜡厚度为20 mm时,混凝土表面温度达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相变储能 有限元 数值模拟 传热 内外温度差 表面最大温度
下载PDF
铜及黄铜与模具钢界面稳态接触换热行为的研究
7
作者 国林磊 张驰 +3 位作者 张立文 陈仁朝 运新兵 邵志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26,共5页
接触换热系数直接决定金属热加工过程的温度分布,进而影响零件的微观组织及使役性能。本文采用自主开发的稳态接触换热设备和测量系统,系统研究了纯铜及H62黄铜与H13模具钢在接触面温度为200~600℃、压力为1.56~12.56 MPa下的接触换热... 接触换热系数直接决定金属热加工过程的温度分布,进而影响零件的微观组织及使役性能。本文采用自主开发的稳态接触换热设备和测量系统,系统研究了纯铜及H62黄铜与H13模具钢在接触面温度为200~600℃、压力为1.56~12.56 MPa下的接触换热行为。结果表明,载荷加载的历程对接触换热系数有较大影响,相比于从低载荷加载到目标压力时,从高载荷卸载到同一目标压力测得的接触换热系数更高;在相同加载历程下,接触换热系数随着界面温差的升高而增加,且界面温度高于400℃时接触换热系数增速变快;接触换热系数与压力呈幂指数关系增长,随着压力的增大,接触换热系数增长逐渐变得缓慢;在相同条件下,黄铜/H13传热时的温度梯度更大,导致黄铜/H13的接触换热系数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热加工工艺 接触换热系数 界面温差 压力
下载PDF
尾矿库的渗流流速检测技术研究
8
作者 韩帅 季舒安 +3 位作者 王森 刘炳杰 包其富 李青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2-1328,共7页
渗流是指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当降雨量过大或尾矿库附近有大型水源就会易形成渗流,使尾矿库存在溃坝的危险。为了能够检测尾矿库渗流的真实流速,在进行渗流检测时不改变渗流的流动状态,设计了一种基于热式温差原理的渗流检测仪,当... 渗流是指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当降雨量过大或尾矿库附近有大型水源就会易形成渗流,使尾矿库存在溃坝的危险。为了能够检测尾矿库渗流的真实流速,在进行渗流检测时不改变渗流的流动状态,设计了一种基于热式温差原理的渗流检测仪,当流体流经加热模块表面时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并将该部分热量继续通过热传递的形式传递到下游的温度传感器外壁,封装在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集,上下游两端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差信号经过采集电路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给MCU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相应数值换算,可在阿里云端及上位机端观测到当前渗流流速。该检测仪装置体积小,安装方便,无需接过多的外部设备,可掩埋在尾矿库中进行长期实时监测,且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式温差原理 渗流检测仪 热传递 真实流速
下载PDF
公共建筑供暖房间动态热负荷及热环境研究
9
作者 高渊清 王迪 +2 位作者 王雪锦 崔玉芳 张淼晴 《山西建筑》 2024年第6期128-131,135,共5页
建筑节能减碳是实现双碳目标两大战略的重要领域,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供热能耗普遍较高。公共建筑供暖目标是在节能减碳双控目标下实现精准补偿热负荷,并满足舒适要求。在调研公共建筑供热需求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反应系数法原理,应用特征温... 建筑节能减碳是实现双碳目标两大战略的重要领域,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供热能耗普遍较高。公共建筑供暖目标是在节能减碳双控目标下实现精准补偿热负荷,并满足舒适要求。在调研公共建筑供热需求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反应系数法原理,应用特征温度法,研究分析高校供热与非供热房间各时间段不同人员工作状况下的动态热负荷和热环境,为北方公共建筑实现精准供热和热舒适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时热负荷 邻室传热 反应系数法原理 特征温度法
下载PDF
考虑湍流情况下的大跨越输电导线径向温度场分析
10
作者 周叶 郝思鹏 戚无限 《环境技术》 2024年第6期29-35,42,共8页
由于自然对流、层流、湍流的产生机理和流动特性不同,对架空导线的传热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以往研究仅考虑单一自然对流或层流条件设置修正系数来修正导线表面测量温度,对线路安全运行埋下隐患。为此,本文根据架空导线内部结构特征,使用CO... 由于自然对流、层流、湍流的产生机理和流动特性不同,对架空导线的传热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以往研究仅考虑单一自然对流或层流条件设置修正系数来修正导线表面测量温度,对线路安全运行埋下隐患。为此,本文根据架空导线内部结构特征,使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磁场、固体和流体传热及对流情况,搭建电磁热-非等温流动多物理场耦合,以JLHA1/G6A-500/280导线为例,对自然对流、层流条件和湍流条件下的导线径向温度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自然对流和层流情况下,导线传热环境较稳定,导线径向温差较小,修正系数较小;湍流情况下,导线传热环境较复杂,导线径向温差较大,修正系数较大。因此出于保守考虑,工程中通过测得导线表面最大温度乘以修正系数较大值1.42~1.75即可得到导线内芯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架空导线 径向温差 有限元仿真 湍流条件 导线传热
下载PDF
自然循环工况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一、二次侧温差估算
11
作者 龚铭游 王振营 王泰科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48,共5页
为确保事故后的堆芯冷却,建立数学模型对自然循环工况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一、二次侧温差分布情况进行计算,并研究自然循环流量、衰变热水平、二次侧压力等对温差分布的影响。本实验结果可为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应力分析提供输入,为制定合... 为确保事故后的堆芯冷却,建立数学模型对自然循环工况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一、二次侧温差分布情况进行计算,并研究自然循环流量、衰变热水平、二次侧压力等对温差分布的影响。本实验结果可为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应力分析提供输入,为制定合理的事故处理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 传热管 温差 蒸汽发生器(SG) 传热
下载PDF
润滑油加氢装置缠绕管式换热器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王肖逸 卢俊文 +3 位作者 周璐璐 湛立宁 陈敏 吴婷 《化工与医药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换热器是影响润滑油加氢装置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为提高换热器长周期运行效率,对螺纹锁紧环式传统换热器与缠绕管式换热器进行了比对研究,发现缠绕管式换热器运行稳定、管程与壳程之间产生内漏的可能性极小,是一种换热效率较高的换热设... 换热器是影响润滑油加氢装置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为提高换热器长周期运行效率,对螺纹锁紧环式传统换热器与缠绕管式换热器进行了比对研究,发现缠绕管式换热器运行稳定、管程与壳程之间产生内漏的可能性极小,是一种换热效率较高的换热设备。在某公司600 kt/a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装置改造中,通过换热参数计算,用1台缠绕管式换热器代替了3台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运行结果表明:热端温差下降了20℃、节省燃料气0.08t/h,总压降减小了200kPa,压缩机耗电功率减小了18kw/h。改造后3年运行期间没有出现质量缺陷,可以在同类装置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加氢 缠绕管式换热器 热端温差 传热效率
下载PDF
螺旋飘带在线清洗技术在煤气发电中的应用分析
13
作者 贺泓铭 《冶金动力》 2024年第4期34-37,共4页
螺旋飘带在线清洗技术可实现对凝汽器的不停机清洗。该系统安装简单,运行维护方便,能实现自动运行,清洗效果较好。钢铁行业目前已有少部分发电机组采用该系统,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着重分析该... 螺旋飘带在线清洗技术可实现对凝汽器的不停机清洗。该系统安装简单,运行维护方便,能实现自动运行,清洗效果较好。钢铁行业目前已有少部分发电机组采用该系统,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着重分析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机 凝汽器 螺旋飘带 换热 端差
下载PDF
漏空气对凝汽器传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种道彤 刘继平 +1 位作者 严俊杰 周志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157,共6页
通过凝汽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了凝汽器热负荷和漏空气量变化时凝汽器压力、传热系数和端差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相对含量小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传热性能受空气相对含量变化的影... 通过凝汽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了凝汽器热负荷和漏空气量变化时凝汽器压力、传热系数和端差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相对含量小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传热性能受空气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即随空气相对含量增加,压力和端差缓慢增加,传热系数略有减小;反之,当空气相对含量大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压力和端差迅速增大,传热系数急剧下降。尽管不同凝汽器热负荷下各性能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各不相同,但变化不大,均在 1%左右。这为进一步定量研究漏空气对凝汽器传热性能影响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凝汽器 传热性能 漏空气 实验 传热系数
下载PDF
高压气体淬火过程中热传导方程逆问题的求解 被引量:13
15
作者 程赫明 何天淳 +1 位作者 黄协清 谢建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84,共4页
在钢高压气体淬火过程的计算模拟中 ,关键问题之一是温度场和应力场边界条件的确定。本文利用显示有限差分法、非线性估计法和由热电偶测试而得到的温度—时间关系 ,求解热传导方程的逆问题 ,得出了气体淬火过程表面换热系数与温度间的... 在钢高压气体淬火过程的计算模拟中 ,关键问题之一是温度场和应力场边界条件的确定。本文利用显示有限差分法、非线性估计法和由热电偶测试而得到的温度—时间关系 ,求解热传导方程的逆问题 ,得出了气体淬火过程表面换热系数与温度间的非线性关系。这种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不受试件表面加工质量限制 ,而且利用了热电偶温度检测技术较为成熟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淬火 温度 表面换热系数 有限差分法 传热
下载PDF
炎热地区夏季窗户的热过程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董子忠 许永光 +1 位作者 温永玲 陈启高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3-96,共4页
以重庆地区为例 ,探讨了炎热地区夏季南向和西向窗户的太阳辐射得热问题。认为辐射得热是导致室内热环境恶化的首要原因 ,西向铝合金双玻窗的辐射得热高达 5 2 0W/m2 ,而基于室内外温差的热流最大也不超过 5 0W /m2 ;对于南向窗 ,太阳... 以重庆地区为例 ,探讨了炎热地区夏季南向和西向窗户的太阳辐射得热问题。认为辐射得热是导致室内热环境恶化的首要原因 ,西向铝合金双玻窗的辐射得热高达 5 2 0W/m2 ,而基于室内外温差的热流最大也不超过 5 0W /m2 ;对于南向窗 ,太阳直射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天空散射与环境反射是窗户得热的主要来源。对炎热地区的窗户节能而言 ,有效控制辐射得热、采用遮阳装置是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热地区 夏季 窗户 太阳辐射 热流 热环境
下载PDF
流速及传热温差对换热器传热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芳 田宇 +1 位作者 张新宇 崔璐璐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3,共5页
针对换热器热交换不充分的问题,研究给定结构壳管式换热器热空气流速以及传热温差对其传热系数的影响,把不同的传热温差,不同的气体流速下的实验数据进行分组,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对以上两个因素的单独进行分析,做出k-ΔT,k-v的拟合曲线... 针对换热器热交换不充分的问题,研究给定结构壳管式换热器热空气流速以及传热温差对其传热系数的影响,把不同的传热温差,不同的气体流速下的实验数据进行分组,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对以上两个因素的单独进行分析,做出k-ΔT,k-v的拟合曲线,得到经验函数。取整个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运用多孔介质,k-ε模型,采用二阶迎风模式,压力速度耦合运用SIMPLE算法,给出整个换热器的温度场以及传热系数的分布规律,最终给出以上两个因素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传热系数 流速 传热温差
下载PDF
直接接触加热治疗皮肤疾病的温度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卓子寒 冯礼 +2 位作者 王旭飞 张晓冬 唐劲天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研究加热治疗皮肤疾病时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从而为实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文在假设直接接触皮肤加热的情况下,从皮肤的结构出发建立起物理模型,根据生物传热学的理论,建立传热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各种情况进行仿真。结果... 目的研究加热治疗皮肤疾病时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从而为实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文在假设直接接触皮肤加热的情况下,从皮肤的结构出发建立起物理模型,根据生物传热学的理论,建立传热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各种情况进行仿真。结果仿真得到了加热时皮肤的稳态温度场和动态温度场分布情况,结果证实直接接触加热治疗皮肤疾病这一技术具有可行性。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精确控温下直接接触加热治疗皮肤病技术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生物传热 温度场 有限差分
下载PDF
铸件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鑫 温泽峰 金学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了掌握铸件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以提高铸件质量,采用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离散铸件凝固过程非稳态热传导方程的空间和时间变量,得到了关于金属铸件和铸型温度的代数方程.用二部法模拟铸件与铸模间的耦合,用迭代法求解... 为了掌握铸件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以提高铸件质量,采用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离散铸件凝固过程非稳态热传导方程的空间和时间变量,得到了关于金属铸件和铸型温度的代数方程.用二部法模拟铸件与铸模间的耦合,用迭代法求解离散后的代数方程组,并利用变时间步长技术提高计算效率;用热传递系数模拟铸件与铸型间的热传递,铸件冒口及铸型与冒口接触部分节点都当作内部节点,铸型与外界的换热按热对流和热辐射2种方式处理,忽略充型对凝固过程的影响,铸件材料潜热释放采用线性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能有效地模拟铸件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件 铸型 温度场 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 传热
下载PDF
基于经济评价的换热器最优传热温差 被引量:19
20
作者 华贲 仵浩 刘二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2-1146,共5页
换热器选型是化工过程设计工作的重要部分。换热器的传热温差△T设计取值,左右着一次投资与能量回收效率之间的优化权衡。其结果强烈取决于因资源有限性和制造科技进步所决定的、不断增加的能源与设备的比价。本文在运用经济学理论对... 换热器选型是化工过程设计工作的重要部分。换热器的传热温差△T设计取值,左右着一次投资与能量回收效率之间的优化权衡。其结果强烈取决于因资源有限性和制造科技进步所决定的、不断增加的能源与设备的比价。本文在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换热过程的热火用损失计价和换热器投资估算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和回归的基础上,发展了换热器最优传热温差的数学模型,开发了可实用于工程设计的换热器△T计算机辅助优化计算软件。此项研究的应用实例表明,采用优化的换热器的传热温差△Topt的设计,能够取得显著的节能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火用)计价 换热器价格 最优传热温差 经济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