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uent的单罐蓄热特性模拟分析
1
作者 耿直 陈柯宇 +4 位作者 王丁 刘媛媛 张斌 华康民 顾煜炯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采用熔盐储热是解决高效、低成本储能与实现减碳减排目标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以熔融盐为储热介质,熔盐蓄热单罐储热系统能够实现太阳能―热能的有效转换,并可以用来存储和释放能量。选取不同几何形状的内壳式蓄热单罐模型,利用Flu... 采用熔盐储热是解决高效、低成本储能与实现减碳减排目标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以熔融盐为储热介质,熔盐蓄热单罐储热系统能够实现太阳能―热能的有效转换,并可以用来存储和释放能量。选取不同几何形状的内壳式蓄热单罐模型,利用Fluent数值软件,计算各模型的PCM(Phase Change Material,简称PCM)平均温度和热罐内部液相分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四棱柱管壳式储热罐的蓄热量较好,蓄热速率较大且储热性能更优。选择四棱柱管壳式蓄热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导热流体的进口温度和流速以及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分析不同工况下PCM平均温度的变化:当导热流体进口温度从597 K上升到747 K时,管壳式蓄热罐中的PCM平均温度由394 K升高到441 K;在导热流体进口速度由0.3 m/s上升到2.2 m/s的过程中,蓄热罐中的PCM平均温度由446 K上升到473 K;导热系数在0.277 W/(m·K)增加到1.277 W/(m·K)的过程中,PCM平均温度增高约27 K。该研究可为蓄热单罐的优化设计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罐蓄热 管壳式 相变材料 结构优化 储热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关于压力容器外伴管固定结构的优化设计与其制造工艺的改良
2
作者 李佳全 韦钦忠 +2 位作者 李才华 孙奎峰 张韦涵 《化肥设计》 CAS 2024年第4期51-53,共3页
介绍了压力容器外部伴热的外伴管固定结构优化设计,并通过对其加工制造工艺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制造工艺流程,探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可能性,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改进措施和新的应用策略。实践验证了这些优化方法在提高工作效率... 介绍了压力容器外部伴热的外伴管固定结构优化设计,并通过对其加工制造工艺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制造工艺流程,探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可能性,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改进措施和新的应用策略。实践验证了这些优化方法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外伴管固定 管卡结构 工艺冲突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壳管式相变储能换热器性能强化研究
3
作者 朱超 师鹏 +3 位作者 王志华 王沣浩 胥凯文 丁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1,157,共9页
基于流体动力学软件CFD进行仿真模拟,从传热面积和流场两方面考虑肋片对相变换热器换热过程的影响。分析了3种结构形式(双肋式、三肋式、四肋式)下肋高及肋片排布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结构形式和规格尺寸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双肋... 基于流体动力学软件CFD进行仿真模拟,从传热面积和流场两方面考虑肋片对相变换热器换热过程的影响。分析了3种结构形式(双肋式、三肋式、四肋式)下肋高及肋片排布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结构形式和规格尺寸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双肋式结构可极大的改善相变储能放热器的储能过程,采用三肋式结构可更快的进入流场扩张期,对称四肋式换热管在竖向和水平方向均有较高的融化速率;在同等传热面积下,双肋式结构具有显著优势。当肋片长度与换热管半径之比为1.5时,缩短了80%的放热时间,同时凝固总量也提升至87%,高出光管的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强化传热 结构优化 相变储能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12Cr1MoVG厚壁无缝钢管表面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肖功业 秦利波 +1 位作者 何彪 赵庆权 《钢管》 CAS 2015年第3期20-24,共5页
分析了12CrlMoVG厚壁无缝钢管组织分布状态与硬度的关系;通过测定其CCT曲线,确定出Ф219mmx45mm规格12CrlMoVG厚壁无缝钢管的最佳热处理工艺:淬火970℃×60min、水淬20s,回火750℃×150min。生产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淬火时... 分析了12CrlMoVG厚壁无缝钢管组织分布状态与硬度的关系;通过测定其CCT曲线,确定出Ф219mmx45mm规格12CrlMoVG厚壁无缝钢管的最佳热处理工艺:淬火970℃×60min、水淬20s,回火750℃×150min。生产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淬火时间,可减少铁素体的析出量,避免马氏体组织的大量析出,从而实现产品硬度的控制;新热处理工艺实现了12CrlMoVG厚壁无缝钢管硬度在161~182HB内的稳定控制,表面硬度合格率达100%,且其各项机械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钢管 12CR1MOVG 厚壁钢管 金相组织 表面硬度 热处理工艺 淬火 回火
下载PDF
新型套管式相变蓄热器结构优化及传热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顾煜炯 张晨 +1 位作者 耿直 王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针对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小而影响相变蓄热器换热效率的问题,对蓄热器结构进行改进,提出应用三角形直列、同心圆排列、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4种不同的换热管束排布方式对相变蓄热器的结构性能进行优化及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换热管束... 针对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小而影响相变蓄热器换热效率的问题,对蓄热器结构进行改进,提出应用三角形直列、同心圆排列、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4种不同的换热管束排布方式对相变蓄热器的结构性能进行优化及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换热管束采用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排布的蓄热器内相变材料熔化所需时间基本相同,同心圆排列所需的融化时间最短;换热管束采用三角形直列排布、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3种排布方式的蓄热器在蓄热后期会出现死区,与同心圆排列方式相比,其相变材料熔化所需时间分别增加了57.20%、26.47%和2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强化传热 换热器管束 排布方式 结构优化 熔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双相钢无缝钢管的中频感应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伏先 张明亚 《钢管》 CAS 2013年第4期11-15,共5页
以初始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热轧Q345B无缝钢管为原料,通过中频感应热处理工艺,开发出基体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的双相钢无缝钢管,并通过循环处理工艺得到基体为超细晶组织的双相钢无缝钢管。介绍了对这种双相钢无缝钢管进行中频感应... 以初始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热轧Q345B无缝钢管为原料,通过中频感应热处理工艺,开发出基体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的双相钢无缝钢管,并通过循环处理工艺得到基体为超细晶组织的双相钢无缝钢管。介绍了对这种双相钢无缝钢管进行中频感应热处理的工艺设计,热处理工艺试验的过程及试验结果。研究表明:中频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应用于双相钢无缝钢管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 无缝钢管 双相钢无缝钢管 热处理工艺 超细晶组织 循环热处理
下载PDF
热管纺丝中温度对PET纤维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朱介民 胡学超 +2 位作者 蔡卫平 张瑜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4-22,共9页
本文介绍了纺程加热一步法制取充分结晶纤维中的远红外加热法。为了弄清纤维力学性质随温度上升而引起的变化,研究了加热温度对纤维结构形成的影响。应用红外光谱的分离技术,研究了加热过程中结晶形成的机理。发现不仅PET纤维的848cm^(... 本文介绍了纺程加热一步法制取充分结晶纤维中的远红外加热法。为了弄清纤维力学性质随温度上升而引起的变化,研究了加热温度对纤维结构形成的影响。应用红外光谱的分离技术,研究了加热过程中结晶形成的机理。发现不仅PET纤维的848cm^(-1)谱带发生了变化,而且通过对848cm^(-1)谱带分离成代表PET三种结构的三个峰838cm^(-1),846cm^(-1),853cm^(-1)也发生了变化。充分说明了温度在加工过程中对PET纤维结晶结构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为了证实这些变化,又以大角X射线衍射及力学性能的测定作了旁证。表明了在红外光谱、大角X射线衍射和力学性能间有一致的变化。本文还对结晶结构的形成与工艺条件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获得了用远红外加热法制取充分结晶纤维合适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热管纺丝 温度 纤维结构
下载PDF
双管板热交换器设计及制造探讨
8
作者 张鹏 杨维 +3 位作者 谢培军 李志玉 王颢琨 宋瑞艳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4年第A01期37-40,共4页
根据双管板热交换器的特殊结构,介绍了管板选材、结构型式、积液腔长度的确定、内外管板计算时的工况组合以及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些注意要点,供设计、制造人员参考。
关键词 热交换器 双管板 选材 结构设计 强度计算 制造
下载PDF
大型绕管式换热器在煤化工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全祝 《神华科技》 2017年第3期74-78,共5页
大型绕管式换热器是煤化工项目的关键设备,研究其工艺要求和结构特点,优化绕管式换热器工艺流程,强化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质量控制,降低了设备投资,满足了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需要。对于大型绕管式换热器设计、制造、运行,都具有一定的... 大型绕管式换热器是煤化工项目的关键设备,研究其工艺要求和结构特点,优化绕管式换热器工艺流程,强化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质量控制,降低了设备投资,满足了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需要。对于大型绕管式换热器设计、制造、运行,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管式换热器 工艺要求 结构特点 质量保证
下载PDF
合成气废热回收器工艺研究
10
作者 崔仁姝 闫芳 《锅炉制造》 2017年第5期53-55,共3页
本文对废热回收器结构特点、生产过程、加工难度进行了分析,对装配顺序及装配精度提出了要求。通过工艺试验及工艺措施等手段,优化工艺方案,调整零件加工方式,保障了产品生产过程的顺利及产品质量。
关键词 废热回收器 结构特点 管板加工 换热管 胀接试验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TP321管坯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锡民 赵钧良 李瀑 《上海钢研》 2006年第4期45-48,共4页
通过对 TP321管坯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试验,阐述了材料经固溶处理和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这二组热处理工艺后对材料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组织和晶粒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稍低的固溶温度和稳定化处理温度可提高材料的室温拉伸性能;材... 通过对 TP321管坯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试验,阐述了材料经固溶处理和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这二组热处理工艺后对材料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组织和晶粒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稍低的固溶温度和稳定化处理温度可提高材料的室温拉伸性能;材料的 Cr、Ni、Ti 等合金元素含量在标准的范围内取上限可提高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试验结果又表明:材料经这二组热处理工艺试验后,对材料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但对材料的组织和晶粒度有一定的影响。提出了 TP321管坯材料的最终热处理工艺;为保证材料的晶粒度符合标准,必须控制钢中的 Ti/C 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坯材料 热处理工艺 晶粒度 组织性能
下载PDF
级间冷凝器的双管板的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伟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2年第2期28-29,共2页
本文就双管板换热器的结构、计算、操作等方面阐述了设计及制造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级间冷凝器 设计 双管板换热管 结构分析 制造工艺 化工
下载PDF
某新建辊底式光亮炉的技术特点及进步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为国 王旭午 +3 位作者 夏克东 吴松 徐元甲 徐福昌 《钢管》 CAS 2015年第4期22-27,共6页
按照某公司钢管大直径、厚壁、高合金的特点以及其对热处理的工艺要求,确定了辊底式光亮炉设计技术方案:增加了前后真空室以防止厚壁钢管长时间加热而造成的表面氧化,采用钢管加热、冷却控制计算模型及节拍式热处理运行模式,以满足厚壁... 按照某公司钢管大直径、厚壁、高合金的特点以及其对热处理的工艺要求,确定了辊底式光亮炉设计技术方案:增加了前后真空室以防止厚壁钢管长时间加热而造成的表面氧化,采用钢管加热、冷却控制计算模型及节拍式热处理运行模式,以满足厚壁钢管在正火炉中加热均匀及冷却均匀。生产实践证明:新建的辊底式光亮炉运行平稳,生产的高压锅炉管组织均匀、性能合格稳定,可为同类热处理机组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锅炉管 钢管热处理 辊底式光亮炉 结构设计 工艺流程 节拍式运行
下载PDF
煤气明火加热炉与钢管马弗炉的应用对比
14
作者 曹清 《金属制品》 2009年第3期28-29,32,共3页
对煤气明火加热炉和钢管马弗炉的结构、控制系统、操作方式、工艺参数进行对比:煤气明火加热炉属于直接加热,比钢管马弗炉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节省燃料20%-30%;明火加热炉的炉内气氛可调,压力可控,后续生产的铅耗和酸耗比钢... 对煤气明火加热炉和钢管马弗炉的结构、控制系统、操作方式、工艺参数进行对比:煤气明火加热炉属于直接加热,比钢管马弗炉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节省燃料20%-30%;明火加热炉的炉内气氛可调,压力可控,后续生产的铅耗和酸耗比钢管马弗炉分别降低11.9%和4.7%;明火加热炉的烧嘴侧向安装,维护方便,而钢管马弗炉烧嘴顺向安装,易出现炉温波动,且钢管容易烧损,运行成本增加;明火加热炉的伪值比钢管马弗炉的Dv值高4~5mm·m/min。试验表明,钢管马弗炉与明火加热炉处理的钢丝力学性能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明火加热炉 钢管马弗炉 炉型结构 加热工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内热式沸腾干燥器换热管组研制
15
作者 苏纪才 史庆和 赵胜强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0年第6期28-29,共2页
内热式沸腾干燥器是聚氯乙烯生产中关键核心设备,换热管组是该设备上主要部件。本文介绍了换热管组的结构和制造难度。较详细地说明了为解决难点所用工装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及采取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 内热式 沸腾干燥器 换热管组 结构 制造工装 制造工艺
下载PDF
管壳式相变蓄热器热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久林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3-101,共9页
针对管壳式相变蓄热器换热速率较慢的问题,建立多管束大空间相变蓄热器模型数值模拟的研究换热管排列方式及翅片参数对换热效果的影响。通过观察温度和速度场、固液相界面、Nu及液相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分析蓄/放热传热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管壳式相变蓄热器换热速率较慢的问题,建立多管束大空间相变蓄热器模型数值模拟的研究换热管排列方式及翅片参数对换热效果的影响。通过观察温度和速度场、固液相界面、Nu及液相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分析蓄/放热传热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正三角排列可增强换热管间热扰的影响,提高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熔化速率;蓄热过程中传热以自然对流为主,放热过程中传热以导热为主;合理调整不同位置换热管节距,可改善蓄热器温度分布均匀性;适当增加翅片数量及高度有利于提高PCM换热速率,蓄热器最佳翅片数量为8组,高度为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管壳式蓄热器 强化传热 自然对流 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