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ST-His-Heparinase Ⅰ双标签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卫超 程咏梅 +3 位作者 邓超 丁建文 宋志新 陈敬华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1-57,共7页
以pET15b-HepⅠ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上游合有6×His标签的HepⅠ基因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1。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表达质粒pGEX-His-HepⅠ转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菌,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可溶部分用GSTrap FF和H... 以pET15b-HepⅠ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上游合有6×His标签的HepⅠ基因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1。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表达质粒pGEX-His-HepⅠ转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菌,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可溶部分用GSTrap FF和HisTrap HP柱两步亲和纯化,所得产物经SDS-PAGE检测,在66 kDa和43 kDa处显示特异条带,分别与GST-His-HepⅠ和His-HepⅠ融合蛋白预期分子量相符;最终His-HepⅠ融合蛋白的比酶活为86.45 IU/mg,纯度高达99%,与仅一步亲和纯化得到的GST-His-HepⅠ融合蛋白相比,进一步提高了纯化后重组肝素酶的纯度。本研究为制备高纯度的HepⅠ提供了一种方法,对制备高安全性的LMwH和解析HepⅠ晶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酶I GST.His双标签 原核表达 纯化
下载PDF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Acetyl Heparinase and Cathepsin L in Diagnosis of Ovarian Cancer 被引量:4
2
作者 Wei Zhang Xiao-xia Hu +6 位作者 Xing-zhi Yang Qi Wang Hong Cheng Shu-mei Wang Yan-ling Hu Zhi-jun Yang Li Li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 values of combining test of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 acetyl heparinase (Hpa) and Cathepsin L (CL) in diagnosis of ovarian cancer. Methods: Serum levels of...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 values of combining test of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 acetyl heparinase (Hpa) and Cathepsin L (CL) in diagnosis of ovarian cancer. Methods: Serum levels of MMP-9, Hpa and CL were detected in a total of 418 cases, including 217 cases with ovarian malignant tumor, 100 cases with ovarian benign tumor and 101 healthy controls, by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ir correl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 of ovarian malignant tumor was analyzed and their diagnosis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b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The combined diagno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MMP-9, Hpa and C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 malignant tumor than in benign tumor and healthy control, the serum levels of CL and Hpa were higher in epithelial cancer than in non-epithelial tumor, and MMP-9, Hpa and CL were elevated in low grade and advanced stage compared to high grade and early stage. The sensitivity for diagnosis of ovarian malignant tumor from high to low was CL, Hpa and MMP-9,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MMP-9, CL and Hpa. The united diagno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showe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ombined detection were 84.6% and 82.1%,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 single tumor marker. Conclusion: Serum MMP-9, Hpa and CL were correlated with ovarian malignant tumor and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which may be valuabl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ovarian malignant tum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rian cance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Acetyl heparinase CATHEPSIN DIAGNOSIS
下载PDF
一株肝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测序分析
3
作者 李惠敏 宁真京 +2 位作者 越巳洋 谢明秀 周岐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2,共6页
以白头叶猴粪便为材料分离到一株不形成芽孢、可产黄色色素的细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接触酶阳性,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Sphingobacterium daejeonense NS6-1。NS6-1不能水解淀粉,但能降解肝素,肝素酶酶活为46.60 U/mL,当添加10... 以白头叶猴粪便为材料分离到一株不形成芽孢、可产黄色色素的细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接触酶阳性,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Sphingobacterium daejeonense NS6-1。NS6-1不能水解淀粉,但能降解肝素,肝素酶酶活为46.60 U/mL,当添加100 mmol/L的Ca2+为辅助剂时肝素酶活性可达107.29 U/mL。通过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菌株对几种常规药物的敏感性,发现NS6-1对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对利福平、四环素、多黏菌素B、氧氟沙星、头孢哌酮和万古霉素敏感。基于Illumina Hiseq 4000平台对NS6-1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大小为4 381 042 bp, GC含量为37.21%,预测到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数为3 852个。功能基因注释结果显示,基因组中含1个编码肝素酶Ⅱ/Ⅲ基因,1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功能基因以及1个与芳香烃化合物降解相关的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基因。利用antiSMASH预测到6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2个为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簇,1个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emulsan合成基因簇。综上,NS6-1具有肝素类物质降解能力以及潜在的石油降解能力和类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以上结果为该菌的后续研究及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酶 鞘氨醇杆菌 NS6-1 白头叶猴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硫酸乙酰肝素和多配体蛋白聚糖-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4
作者 李涛 高萌 翟乃亮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硫酸乙酰肝素(HS)以及乙酰肝素酶(HP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对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0例健康对照组及76例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通过ELISA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硫酸乙酰肝素(HS)以及乙酰肝素酶(HP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对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0例健康对照组及76例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HS、SDC-1、HPA表达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肺癌患者血清HS、SDC-1及HPA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S、HPA单因素用于诊断肺癌时的AUC分别为0.819和0.930,HS、SDC-1、HPA三者联合诊断肺癌时AUC为0.974。结论HS、SDC-1、HPA三者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及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硫酸乙酰肝素 乙酰肝素酶 肺癌
下载PDF
基于肝素酶对比试验对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抗凝治疗出血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5
作者 钟莹 黄显雯 梁春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2-318,共7页
目的探讨肝素酶对比试验(heparinase-modified TEG,hmTEG)在评估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凝血状态及抗凝治疗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于本院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 目的探讨肝素酶对比试验(heparinase-modified TEG,hmTEG)在评估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凝血状态及抗凝治疗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于本院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临床资料。按依诺肝素初始剂量不同分为治疗剂量组和预防剂量组,通过比较2组患者接受肝素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TEG、hmTEG的参数变化,评估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接受不同剂量肝素抗凝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出血风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9名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其中治疗剂量组102名,预防剂量组77名。接受肝素抗凝前,除年龄(63.4±11.6 vs 59.8±9.1)D二聚体(678 ng/mL vs 621 ng/mL)和MA值[(69.1±10.2)mm vs(65.6±8.5)mm]外,治疗剂量组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R值、K时间、α角、凝血指数(CI),与预防剂量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肝素抗凝后,治疗剂量组与预防剂量组hmTEG检测结果比较,CKR值[(12.2±4.1)min vs(10.2±3.3)min]、CKHR值[(8.1±3.2)min vs(7.1±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剂量组与预防剂量组比较,肝素残留或过量比例15.69%(16/102)vs 5.19%(4/77)显著增加(P<0.05)。但2组间VTE事件2.35%(2/85)vs 2.78%(2/72)、消化道出血2.35%(2/85)vs 1.39%(1/72)、ICU入住4.71%(4/85)vs 4.17%(3/72)、死亡事件3.53%(3/85)vs 2.78%(2/72)等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在当前COVID-19流行趋势下,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血栓预防的肝素初始剂量选择需更为谨慎,为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采用hmTEG对患者进行出血风险的个体化评估,更有利于肝素剂量的调整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血栓弹力图 肝素酶对比试验 血栓预防 肝素抗凝
下载PDF
血清FGFR-1、T-AOC、HPA在危重脑室出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胡金婷 成惠林 +2 位作者 励宁 王霞 顾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总抗氧化能力(T-AOC)、乙酰肝素酶(HPA)在危重脑室出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自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诊的90例危重脑室出血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总抗氧化能力(T-AOC)、乙酰肝素酶(HPA)在危重脑室出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自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诊的90例危重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发病后30 d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3分,n=48)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3分,n=42);另选同期的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FGFR-1、T-AOC、HPA水平,分析危重脑室出血患者血清FGFR-1、T-AOC、HPA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肿体积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GFR-1、T-AOC、HPA对危重脑室出血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病例组血清FGFR-1、T-AOC水平分别为(3.42±0.58)μg/mL、(3.03±1.14)U/mL,均低于对照组[(8.08±1.57)μg/mL、(5.98±1.72)U/mL],HPA水平为(5.69±1.06)ng/mL,高于对照组[(1.25±0.3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FGFR-1、T-AOC水平分别为(5.72±1.24)μg/mL、(2.05±0.67)U/mL,低于预后良好组[(10.36±2.51)μg/mL、(4.21±1.36)U/mL],HPA水平为(8.46±2.25)ng/mL,高于预后良好组[(3.72±1.1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危重脑室出血患者APACHEⅡ评分、NIHSS评分、血肿体积均与血清FGFR-1、T-AOC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HP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FGFR-1、T-AOC、HPA均是危重脑室出血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FGFR-1、T-AOC联合HPA预测危重脑室出血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结论危重脑室出血患者血清FGFR-1、T-AOC水平均明显降低,HPA水平明显升高,三者均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联合判断短期预后不良的效能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预后 脑室出血 危重 总抗氧化能力 乙酰肝素酶
下载PDF
Structural basis of heparan sulfate-specific degradation by heparinase Ⅲ 被引量:2
7
作者 Wei Dong Weiqin Lu +2 位作者 Wallace L.McKeehan Yongde Luo Sheng Ye 《Protein & Cell》 SCIE CSCD 2012年第12期950-961,共12页
Heparinase Ⅲ(HepⅢ)is a 73-kDa polysaccharide lyase(PL)that degrades the heparan sulfate(HS)polysaccharides at sulfate-rare regions,which are important co-factors for a vast array of functional distinct proteins incl... Heparinase Ⅲ(HepⅢ)is a 73-kDa polysaccharide lyase(PL)that degrades the heparan sulfate(HS)polysaccharides at sulfate-rare regions,which are important co-factors for a vast array of functional distinct proteins including the well-characterized antithrombin and the FGF/FGFR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It functions in cleaving metazoan heparan sulfate(HS)and providing carbon,nitrogen and sulfate sources for host microorganisms.It has long been used to deduce the structure of HS and heparin motifs;however,the structure of its own is unknown.Here we report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HepⅢ from 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at a resolution of 1.6Å.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of HepⅢ belongs to the(α/α)5 toroid subclass with an N-terminal toroid-like domain and a C-terminal β-sandwich domain.Analysis of this high-resolution structure allows us to identify a potential HS substrate binding site in a tunnel between the two domains.A tetrasaccharide substrate bound model suggests an elimination mechanism in the HS degradation.Asn260 and His464 neutralize the carboxylic group,whereas Tyr314 serves both as a general base in C-5 proton abstraction,and a general acid in a proton donation to reconstitute the terminal hydroxyl group,respectively.The structure of HepⅢ and the proposed reaction model provide a molecular basis for its potential practical utiliz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its eliminative degradation for HS polysaccar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rinase crystal structure heparan sulfat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 β-elimination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患者血清CCCK-18、Netrin-1、HPA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永健 麦玲 +4 位作者 罗婷 王崇科 方孟秋 何咸锰 黄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裂解细胞角蛋白-18(CCCK-18)、神经轴突向导因子-1(Netrin-1)、乙酰肝素酶(HPA)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患者血管内...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裂解细胞角蛋白-18(CCCK-18)、神经轴突向导因子-1(Netrin-1)、乙酰肝素酶(HPA)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患者血管内介入术后是否发生慢性脑积水分为发生组52例与未发生组14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CCCK-18、Netrin-1、HPA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CCK-18、Netrin-1、HPA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血清CCCK-18、Netrin-1、HPA水平患者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发生组年龄、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生组术后第1、3、7天血清CCCK-18、Netrin-1、H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CK-18、Netrin-1、HPA均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P均<0.05);CCCK-18、Netrin-1、HPA联合预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的AUC为0.927,较单一指标预测AUC大(P均<0.05);术后第3天CCCK-18、Netrin-1、HPA高水平患者30 d内病死率高于低水平患者(P均<0.05)。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后慢性脑积水患者血清CCCK-18、Netrin-1、HPA水平较高,联合检测有助于慢性脑积水预测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术 慢性脑积水 半胱氨酸蛋白酶裂解细胞角蛋白-18 神经轴突向导因子-1 乙酰肝素酶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梁文美 赵晓宇 薄世兴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nse,HPSE)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相关肺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SAP患者112例,依据患者是否发生肺损伤分为肺损伤组和无肺损伤组,对比两...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nse,HPSE)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相关肺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SAP患者112例,依据患者是否发生肺损伤分为肺损伤组和无肺损伤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HPSE mRNA相对表达量,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患者发生肺损伤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HPSE mRNA对SAP患者肺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112例SAP患者并发肺损伤55例(肺损伤组)、未并发肺损伤57例(无肺损伤组)。两组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Hb、WBC、AM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ISAP评分、LDH、IL-6、CRP、Fib、PCT、TNF-α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损伤组外周血HPSE mRNA水平高于无肺损伤组(3<0.05)。BISAP评分[OR=2.891,95%CI:1.481~5.644]、HPSE mRNA[OR=3.335,95%CI:1.711~6.513]、Fib[OR=3.285,95%CI:1.524~6.231]、IL-6[OR=1.654,95%CI:1.105~5.254]、CRP[OR=1.884,95%CI:1.112~5.885]、PCT[OR=1.713,95%CI:1.121~5.126]、TNF-α[OR=1.624,95%CI:1.087~6.321]均是影响SAP患者肺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HPSE mRNA联合Fib预测SAP患者肺损伤敏感性为85.51%、特异性79.35%、AUC为0.821(95%CI:0.754~0.903)高于单一检测。结论外周血HPSE、Fib均与SAP相关肺损伤有关,且外周血HPSE联合Fib对SAP患者发生肺损伤的预测效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乙酰肝素酶
下载PDF
肝素酶纠正的血栓弹力图在肝素应用后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闫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9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素酶纠正的血栓弹力图(hmTEG)在肝素应用后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心胸外科手术治疗,且术中使用肝素,术后进行hmTEG监测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普通杯血栓弹力图(CK-T... 目的探讨肝素酶纠正的血栓弹力图(hmTEG)在肝素应用后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心胸外科手术治疗,且术中使用肝素,术后进行hmTEG监测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普通杯血栓弹力图(CK-TEG)和肝素酶杯血栓弹力图(CKH-TEG)检测,根据hmTEG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肝素过量组、肝素残留组及非肝素残留组。比较各组的CK-TEG、CKH-TEG参数值。结果hmTEG检测结果显示,肝素过量组24例,肝素残留组24例,非肝素残留组24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肝素残留组中,CK-TEG的凝血反应时间(R)长于CKH-TEG(P<0.05);CK-TEG、CKH-TEG的血块形成时间(K)、α角、血块最大强度(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残留组中,CK-TEG的R、K长于CKH-TEG,α角小于CKH-TEG(P<0.05);CK-TEG、CKH-TEG的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过量组中,CK-TEG的R、K长于CKH-TEG,α角、MA小于CKH-TEG(P<0.05)。三组CK-TEG的R、K、α角、M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过量组的R、K长于肝素残留组及非肝素残留组,α角小于肝素残留组及非肝素残留组(P<0.05);肝素残留组的R、K长于非肝素残留组,α角小于非肝素残留组(P<0.05);肝素过量组及肝素残留组的MA小于非肝素残留组(P<0.05)。结论临床可将hmTEG应用于术中使用肝素抗凝患者的肝素残留情况监测中,评估肝素残留量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酶纠正的血栓弹力图 肝素残留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肝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高宁国 程秀兰 +1 位作者 杨敬 张树政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4-67,共4页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活性较高的肝素酶产生菌株Corynebacteriumsp.。培养及产酶最佳条件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g/L):胰蛋白胨20,氯化钠1,磷酸氢二钾25,硫酸镁05,麦芽糖20,pH65。最适生...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活性较高的肝素酶产生菌株Corynebacteriumsp.。培养及产酶最佳条件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g/L):胰蛋白胨20,氯化钠1,磷酸氢二钾25,硫酸镁05,麦芽糖20,pH65。最适生长温度27℃,最佳产酶温度31℃。在500mL三角瓶中装40mL培养基,在30℃,200r/min摇床上培养24h,每升发酵液可产酶1700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酶 棒杆菌 最佳培养条件 发酵法
下载PDF
鞘胺醇杆菌肝素酶的产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宁国 程秀兰 +1 位作者 杨敬 张树政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3-816,共4页
The novel heparinase-producing bacterial strain Sphingobacterium sp. was isolated and screened from soil. The optimum medium composition is (g/L): Soytone 20, NaCl 1, K2HPO4 2.5, MgSO4 0.5, Heparin 2, Sucrose 15, pH... The novel heparinase-producing bacterial strain Sphingobacterium sp. was isolated and screened from soil. The optimum medium composition is (g/L): Soytone 20, NaCl 1, K2HPO4 2.5, MgSO4 0.5, Heparin 2, Sucrose 15, pH 7.5.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growth and enzyme production was 32℃. When cultured at a rotating shaker at 30℃ for 36 hours, 200r/min, 50mL medium in 500mL flask, the production of heparinase reached 4000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胺醇杆菌 肝素酶 产生条件 糖胺聚糖
下载PDF
肝素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银 叶逢春 +1 位作者 况莹 邢新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6-124,共9页
微生物肝素酶是一类作用于肝素和类肝素的多糖裂解酶,在低分子肝素的制备以及肝素类分子的结构解析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结合微生物基因组测序的最新进展,综述微生物肝素酶的来源,并对肝素酶的作用机理加以讨论;结合实验室研... 微生物肝素酶是一类作用于肝素和类肝素的多糖裂解酶,在低分子肝素的制备以及肝素类分子的结构解析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结合微生物基因组测序的最新进展,综述微生物肝素酶的来源,并对肝素酶的作用机理加以讨论;结合实验室研究对肝素酶的重组表达及其在低分子肝素生产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肝素酶其它潜在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酶 肝素 纯化 重组表达 应用
下载PDF
肝素酶纠正的血栓弹力图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凌 张敏 +2 位作者 徐智杰 李莺 周小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5-827,共3页
目的评价肝素酶纠正的血栓弹力图(hm TEG)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68例胸心外科患者,在胸心外科手术后检测普通TEG和hm TEG,两组结果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其中,31例患者同时检测了活化凝血时间(ACT),将ACT值与hm TEG各... 目的评价肝素酶纠正的血栓弹力图(hm TEG)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68例胸心外科患者,在胸心外科手术后检测普通TEG和hm TEG,两组结果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其中,31例患者同时检测了活化凝血时间(ACT),将ACT值与hm TEG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普通TEG和hm TEG各参数比较,最大振幅(MA)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R、K、Angle和CI(凝血综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与K、△R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0、0.536,P<0.05;ACT与Angle、MA、CI呈负相关,r分别为-0.383、-0.323、-0.334,P<0.05;ACT与R不相关。结论hm TEG在监测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及判断肝素残留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心外科 血栓弹力图 肝素酶纠正 活化凝血时间 肝素残留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A375细胞增殖及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建斌 张岚 +4 位作者 李琳 陈燕辉 张江安 陈奎生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观察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及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空白组和无关序列(N-ODN)组为对照,设计、合成4条ASODN链(ASODN-t1,t2,t3和t4),脂质体包埋后分别以10μmol/L、20μmol/L、30μmol... 目的观察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及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空白组和无关序列(N-ODN)组为对照,设计、合成4条ASODN链(ASODN-t1,t2,t3和t4),脂质体包埋后分别以10μmol/L、20μmol/L、30μmol/LN-ODN和ASODN转染A375细胞,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72h后,各ASODN组A375细胞计数较对照组、N-ODN组均减少(P均=0.000);每条链的10μmol/L、20μmol/L、30μmol/L3个浓度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30μmol/LASODN-t2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染48h后,30μmol/LASODN-t2组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N-ODN组下调(P均=0.000)。结论乙酰肝素酶ASODN可抑制A375细胞增殖,下调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素瘤 乙酰肝素酶 寡核苷酸 反义 A375细胞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中肝素酶修正凝血弹性图的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克玄 黄文起 +4 位作者 陈秉学 黑子清 王钟兴 夏杰华 萧亮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660-662,共3页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再灌注期肝素酶修正前后的全血凝血弹性图 (TEG)的变化 ,探讨其在鉴别再灌注期凝血障碍原因时的价值。方法  16例终末期肝病病人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术 ,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于新肝再灌注前 5分钟及再...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再灌注期肝素酶修正前后的全血凝血弹性图 (TEG)的变化 ,探讨其在鉴别再灌注期凝血障碍原因时的价值。方法  16例终末期肝病病人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术 ,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于新肝再灌注前 5分钟及再灌注后 5分钟、12 0分钟同时检测经肝素酶修正后的全血TEG与未经肝素酶修正的TEG(R、R +K、α角、MA)。若两种TEG图形差异明显 ,静脉注射鱼精蛋白并重复检测。上述血样中均加有硅燥土。结果 再灌注前 5分钟及后 12 0分钟 ,肝素酶修正前后的TEG各参数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再灌注后 5分钟 ,经肝素酶修正与无肝素酶修正的全血TEG各指标值差异显著 ,与前者相比 ,后者R与K明显延长 (P <0 0 1) ,α角与MA明显减小 (P <0 0 5 ) ,其中 13例静脉注射鱼精蛋白 (5 6 4± 40 2 )mg后 ,两种血样TEG各参数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肝素酶修正的全血TEG可提示再灌注期体内存在肝素样活动 ,需用鱼精蛋白拮抗 ,在鉴别肝移植术再灌注期异常出血的潜在原因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素酶 凝血弹性图
下载PDF
肝素黄杆菌发酵产肝素酶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小来 伍炀 +1 位作者 顾含真 袁勤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6-450,共5页
以肝素黄杆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将发酵分为生长和产酶两个阶段的生产肝素酶的新工艺。对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组成(g/L)葡萄糖8,氯化铵4,磷酸二氢盐6,组氨酸0.75,甲硫氨酸0.75,氯化镁0.5;微量盐10-4mol/L。菌体生长和产酶两... 以肝素黄杆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将发酵分为生长和产酶两个阶段的生产肝素酶的新工艺。对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组成(g/L)葡萄糖8,氯化铵4,磷酸二氢盐6,组氨酸0.75,甲硫氨酸0.75,氯化镁0.5;微量盐10-4mol/L。菌体生长和产酶两个阶段的最优温度为27°C和23°C,pH为6.4和7.0。在诱导时加入10-4mol/LBa2+可以较好地消除SO2-4的阻遏作用。采用优化工艺,摇瓶产酶比原来提高了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酶 肝素黄杆菌 发酵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人恶性黑素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建斌 张岚 +6 位作者 李琳 陈燕辉 陈建立 张江安 高冬玲 陈奎生 张云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恶性黑素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空白组、无关序列(N-ODN)组、10μmol/LASODN组、20μmol/LASODN组和30μmol/LASODN组5组,以脂质体包埋分别转染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后接种...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恶性黑素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空白组、无关序列(N-ODN)组、10μmol/LASODN组、20μmol/LASODN组和30μmol/LASODN组5组,以脂质体包埋分别转染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后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裸鼠移植瘤体积变化,并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中乙酰肝素酶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接种6周后,各ASODN组的裸鼠移植瘤体积均显著小于N-ODN组和对照组(P均<0.05);各ASODN组裸鼠移植瘤中乙酰肝素酶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N-ODN组显著下调(P均=0.000)。结论乙酰肝素酶ASODN对人恶性黑素瘤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素瘤 乙酰肝素酶 反义寡核苷酸 裸鼠 移植
下载PDF
临床肝素类药物酶解分析二糖组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章润 邢新会 +2 位作者 于广利 曾洋洋 张丽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64-970,共7页
肝素是一类结构复杂的高分子糖类,以N-硫酸、6-O硫酸氨基葡萄糖和2-O硫酸艾杜糖醛酸为主要成分组成二糖。常见的肝素注射液是以未分级肝素为原料纯化灭菌制备而来,在临床上使用更为广泛的是将肝素降解得到的低分子片段,低分子肝素保留... 肝素是一类结构复杂的高分子糖类,以N-硫酸、6-O硫酸氨基葡萄糖和2-O硫酸艾杜糖醛酸为主要成分组成二糖。常见的肝素注射液是以未分级肝素为原料纯化灭菌制备而来,在临床上使用更为广泛的是将肝素降解得到的低分子片段,低分子肝素保留了肝素糖链基本结构,但是不同制备工艺导致其具有不同的还原及非还原端。本研究以肝素类药物为研究对象,使用肝素裂解酶Ⅰ,Ⅱ及Ⅲ将肝素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注射液(达肝素、那屈肝素、依诺肝素)、化学合成的类肝素(磺达肝素)进行酶催化降解产生二糖,结合强阴离子交换色谱(Strong anion exchang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AX-HPLC)以及紫外检测器在线分析,使用市售肝素二糖标准品确定各种二糖结构。此外,使用反向离子对色谱和电喷雾质谱联用分析磺达肝素中的甲基二糖以及达肝素和那屈肝素中的脱氨二糖结构,为肝素以及类肝素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更为精确的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肝素 肝素裂解酶 二糖分析 质谱
下载PDF
肝素酶修饰的血栓弹力图用于血液净化时肝素监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星平 曾庆波 +5 位作者 胡炜 林青伟 陈涛 宋景春 钟林翠 张昕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研究肝素酶修饰的血栓弹力图(hm TEG)用于持续性血液净化(CBP)时肝素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CBP治疗时应用肝素抗凝的50例患者,依据CBP抗凝时采用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 目的研究肝素酶修饰的血栓弹力图(hm TEG)用于持续性血液净化(CBP)时肝素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CBP治疗时应用肝素抗凝的50例患者,依据CBP抗凝时采用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监测或hm TEG监测,将患者分为APTT组(19例)和TEG组(31例),比较2组患者血液净化前后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差值、血液净化时间、肝素总剂量与出血并发症(包括置管处、口腔、鼻腔、胃肠道等部位)情况。结果与APTT组肝素总剂量[45(20~62.5) mg]相比,TEG组的肝素总剂量[73.5(29~84.5) mg]明显增加(P<0. 05);与APTT组的血液净化时间[23(14~29.5) h]相比,TEG组的血液净化时间[26.8(20. 00~47.25) h]明显延长(P<0. 05);与APTT组的SOFA评分减少差值(1.16±1.15)相比,TEG组的SOFA评分差值(2.16±0. 95)明显增加(P<0. 05); 2组间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应用hm TEG监测CBP时的肝素剂量可以延长滤器使用时间,疗效优于使用APTT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肝素酶修饰的血栓弹力图 肝素 凝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