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力平 刘兵元 张立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以防止HBV再激活损害肝功能影响患者预后,并为进一步改善TACE的方式方法、增加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80例...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以防止HBV再激活损害肝功能影响患者预后,并为进一步改善TACE的方式方法、增加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80例HBV相关肝癌患者,以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术前HBV DNA载量、门脉癌栓、肿瘤个数、术中明胶海绵的使用、术中微球的使用、术中碘油用量等作为研究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V DNA高载量、碘油用量和门脉癌栓均对HBV的再激活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V DNA高载量及碘油用量≥10 ml是影响HBV再激活的最大的危险因素。结论 HBV相关肝癌TACE后可引起HBV再激活,尤其是术前HBV DNA高载量、术中碘油用量较大及门脉癌栓发生HBV再激活的概率更大,故行TACE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前术后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术中严格控制碘油用量,以防止HBV再激活损害肝功能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乙型肝炎病毒 再激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术后高危复发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陆进 王卫东 +1 位作者 徐平 范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疗效。方法将86例肝癌术后的高危复发患者分为干预组(TACE治疗组)和对照组(未行TACE治疗组)。术后高危复发的标准为:①单发病灶>5cm;②病灶数≥2处;③术后病理检查有镜下癌栓。符...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疗效。方法将86例肝癌术后的高危复发患者分为干预组(TACE治疗组)和对照组(未行TACE治疗组)。术后高危复发的标准为:①单发病灶>5cm;②病灶数≥2处;③术后病理检查有镜下癌栓。符合其中任意一条为术后高危复发患者。干预组术后1~2月行TACE治疗。结果术后12个月内干预组复发率为32.43%,对照组为17.9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24个月总体复发率干预组为48.94%,对照组为48.72%,两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4)。干预组中位生存期26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2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8)。结论原发性肝癌外科切除术后,对高危复发患者行TACE治疗能使肝内残留灶早发现、早治疗,是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并不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治疗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增生性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0
3
作者 梁坚豪 赵继泉 +2 位作者 曾惠良 林焕杰 张婧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1期1863-1865,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增生性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11例11个肝硬化增生性结节(DN)和18例18个小肝细胞癌(SHCC)的磁共振灌注成像资料,获取每个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记录病灶的峰值时...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增生性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11例11个肝硬化增生性结节(DN)和18例18个小肝细胞癌(SHCC)的磁共振灌注成像资料,获取每个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记录病灶的峰值时间(TTP),计算肝脏动脉灌注指数(HPI)并进行比较。结果 DN的TIC呈缓升缓降型;SHCC的TIC呈速升速降型,DN和SHCC的TTP分别为(39.56±1.67)s、(25.21±1.38)s,HPI分别为0.26±0.04、0.75±0.02,DN和SHCC TTP、HPI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灌注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比传统图像更多有用的肿瘤血供信息,有助于鉴别DN和S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增生性结节 小肝细胞癌 磁共振灌注成像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肝细胞癌中侧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华小黎 杨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4-556,576,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L)对肝癌侧群细胞是否有影响。方法给予不同浓度的TPL处理人肝癌细胞SMMC-7721,利用烟酸己可碱33342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侧群细胞的比例;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侧群细胞,再分别通...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L)对肝癌侧群细胞是否有影响。方法给予不同浓度的TPL处理人肝癌细胞SMMC-7721,利用烟酸己可碱33342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侧群细胞的比例;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侧群细胞,再分别通过体外细胞球体形成实验及NOD/SCID小鼠体内移植瘤成瘤实验,验证TPL对于肝癌侧群细胞成球及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 TPL可减少SMMC-7721细胞中侧群细胞的比例[DMSO组(9.5±0.2)%,TPL 10nmol/L组(3.4±0.3)%,TPL 25nmol/L组(1.1±0.1)%,P<0.01],并且可以抑制肝癌侧群细胞的成球能力[成球数DMSO组(29±4)个,5nmol/L TPL组(12±2)个,10nmol/L TPL组(4±1)个,P<0.01)]及成瘤能力(抑瘤率为76.5%)。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够减少肝癌中侧群细胞的数量,并能抑制其功能,可能是其抑制肝癌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肝细胞癌 侧群细胞
下载PDF
MM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意义
5
作者 刘繁荣 钟清玲 +1 位作者 艾有生 罗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MaxvisonTM法,分别检测47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20例正常肝组织中MMP-2 mRNA和MM...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MaxvisonTM法,分别检测47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20例正常肝组织中MMP-2 mRNA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MMP-2 mRNA和MMP-2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分别为70.2%(33/47)和63.8%(30/47),均高于癌旁组织12.7%(6/47)和正常组织1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MP-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 mRNA和MMP-2蛋白在肝癌中表达的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在TNM分期Ⅲ~Ⅳ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组(P<0.05),血管内有肿瘤栓组MMP-2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瘤栓组(P<0.05),有转移组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MMP-2的表达与HCC的TNM分期、血管内有无瘤栓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HCC侵袭性的评估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RT-PCR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清microRNA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渠亚超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28-232,共5页
随着肝细胞癌(HCC)患病率和病死率的逐渐上升,寻找精确、简便易行而无创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越来越重要。小分子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病毒中,并且在血清和组织中均稳定表达。介绍了miRNA... 随着肝细胞癌(HCC)患病率和病死率的逐渐上升,寻找精确、简便易行而无创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越来越重要。小分子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病毒中,并且在血清和组织中均稳定表达。介绍了miRNAs作为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总结了多种血清miRNAs在肝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分析表明可以利用这些稳定表达的miRNAs作为早期诊断肿瘤的无创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RNAS 早期诊断 综述
下载PDF
MTA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周薏 傅志泉 朱樑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及肝癌细胞中MTA3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集临床肝细胞癌样本,应用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A3的表达,同时在多种人肝癌细胞株中应用定量PCR检测MTA3的表达;使用MTA3的干扰siRNA转染...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及肝癌细胞中MTA3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集临床肝细胞癌样本,应用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A3的表达,同时在多种人肝癌细胞株中应用定量PCR检测MTA3的表达;使用MTA3的干扰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分别采用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下调MTA3表达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MTA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P<0.01),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中的MTA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株L02(P<0.01),构建两个MTA3的si RNA干扰效率均在50%左右,转染siRNA-MTA3后,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 MTA3作为促癌基因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成功构建了MTA3的干扰siRNA,干扰MTA3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MTA3有望成为肝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TA3 SIRNA 增殖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热疗结合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楠楠 王杨 +1 位作者 闫秀欣 孙竹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观察热疗与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行介入化疗栓塞加局部区域热疗。对照组仅行常规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化疗方案采用阿霉素(ADM)50~... 目的观察热疗与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行介入化疗栓塞加局部区域热疗。对照组仅行常规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化疗方案采用阿霉素(ADM)50~60mg、丝裂霉素(MMC)6~8mg、顺铂(DDP)60~80mg、5氟尿嘧啶(5Fu)500mg。栓塞剂采用超液态碘化油及明胶海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1520),对照组40%(820)(P<0.05)。两组0.5、1、1.5、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90%,75%;65%,45%;60%,25%;治疗组0.5、1、1.5生存率较对照组无明显提高(P>0.05),2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毒副反应无差异。结论热疗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优于单纯介入化疗栓塞术,且不增加毒副作用,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介入化疗栓塞术 肝癌 中晚期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薇 陈靖 +6 位作者 郑琦 董菁 游佳 袁平 朱月永 刘豫瑞 江家骥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07-511,共5页
目的验证已建立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模型(REACH—B评分模型及CU—HCC评分模型)。方法收集2004年10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初次人院、HBsAg阳性超过半年的患者,分为病例组(肝癌组)和对照组(非肝癌组),回顾性收集3年前... 目的验证已建立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模型(REACH—B评分模型及CU—HCC评分模型)。方法收集2004年10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初次人院、HBsAg阳性超过半年的患者,分为病例组(肝癌组)和对照组(非肝癌组),回顾性收集3年前及5年前相关指标,进行评分评估。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石。检验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627例患者纳入3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REACH—B评分模型验证,其中病例组151例,对照组476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3年肝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8,敏感度为73.00%,特异度为78.700/0。男性并ALT≥45U/L患者应用REACH-B评分模型对3年肝细胞癌发生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敏感度为87.09%,特异度为83.86%。共159例患者纳入5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REACH—B评分模型及CU—HCC评分模型验证,其中病例组65例,对照组94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5年肝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9,敏感度为73.60%,特异度为75.43%。CU—HCC评分模型预测5年肝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6,敏感度为78.40%,特异度为77.40%。结论REACH—B评分模型和CU-HCC评分模型均可适用本地区人群;男性并ALT≥45U/L患者应用REACH—B评分模型对3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细胞 预测
原文传递
甲胎蛋白与热休克蛋白70融合DNA疫苗抗肿瘤免疫 被引量:4
10
作者 兰英华 李用国 +2 位作者 陈敏 唐俐 任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0-513,共4页
目的通过小鼠甲胎蛋白(AFP)与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融合制备DNA疫苗,研究该种DNA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及其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AFP与HSP70的融合表达载体,免疫实验共分5组:磷酸盐缓冲液组... 目的通过小鼠甲胎蛋白(AFP)与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融合制备DNA疫苗,研究该种DNA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及其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AFP与HSP70的融合表达载体,免疫实验共分5组:磷酸盐缓冲液组、pcDNA3.1组、pcDNA3.1-AFP组、pcDNA3.1-HSP70组、pcDNA3.1- AFP-HSP70组(融合疫苗组),每组7只小鼠。2次免疫后分离小鼠脾细胞,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做杀伤实验, 以乳酸脱氢酶法检测杀伤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脾细胞释放的干扰素γ;体外培养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以每200 μl 4×106细胞数在C57BL/6J小鼠右前腋皮下注射作荷瘤鼠模型,以融合疫苗免疫荷瘤鼠,观测肿瘤大小评价融合疫苗的治疗作用。结果AFP与HSP70的融合疫苗能诱导AFP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HSP70对于该反应有增强作用(P<0.05),杀伤率在效:靶比为50:1时为32%左右;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体外刺激后分泌干扰素γ约200 pg/ml,融合疫苗组分泌高于其他组(P<0.05),融合疫苗组肿瘤小于其他组(P<0.05),生存时间长于其他组(P<0.05)。结论 AFP与HSP70的融合疫苗能激发AFP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并且对肝癌移植瘤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热休克蛋白70 疫苗 DNA 肝细胞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与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浩伟 薛焕洲 +3 位作者 王亚东 张晓 贾萌 余淼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0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单独应用集柬电极射频消融(RFA)与RFA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研究87例接受RFA及RFA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63例具有完... 目的分析比较单独应用集柬电极射频消融(RFA)与RFA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研究87例接受RFA及RFA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63例具有完整的,临床治疗过程及随访资料。36倒仅进行RFA治疗(RFA组),27例接受RAF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RFA-^125Ⅰ粒子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肿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3~39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差异。结果RFA-^125Ⅰ粒子组患者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59%、77.78%和59.26%,单纯RFA组患者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33%、58.33%和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RFA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较单独应用RFA可以更好地控制肝内病变,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 ^125Ⅰ粒子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