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晋南朝隐逸之风的流变
1
作者 谢宝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西晋隐士多为避乱避害而被迫隐居,东晋南朝隐士多受美隐时尚的影响而自觉归隐。与之相应,两类隐士在隐居方式上也有显著的不同,即由西晋的原始荒野之隐转变为东晋南朝的田园村舍之隐。
关键词 隐士 美隐时尚 隐居方式
下载PDF
宋词中梅花意象的审美类型探析
2
作者 顾立新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10-113,共4页
梅花是宋词中最惹人注目的意象之一。宋词中"梅花"这一物象,在与审美主体之"意"相融合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宋代的群体审美取向,同时,由于不同词人在身世遭遇、个性与人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又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类型。... 梅花是宋词中最惹人注目的意象之一。宋词中"梅花"这一物象,在与审美主体之"意"相融合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宋代的群体审美取向,同时,由于不同词人在身世遭遇、个性与人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又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类型。第一种是美人风姿,由梅花联想到美人;第二种是隐者风尚,梅花与隐士形象结合,象征着冷寂自处、孤独不群的隐逸精神;第三种是君子情操,梅花被诠释为一种坚贞弘毅、不畏艰苦的君子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意象 审美类型 美人风姿 隐者风尚 君子情操
下载PDF
论元杂剧中书生遇婚恋而弃科举现象
3
作者 王玲玲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2-76,共5页
元杂剧中书生在面临科举和婚恋的抉择时,多会选择婚恋。相较于南戏中书生因科举而负心,元杂剧中书生的表现看似忠于爱情实则是在现实中对功名求而不得,转而追求风流,放浪红尘。元杂剧中书生在婚恋中对貌美女子的追求正是他们风流的表现。
关键词 元杂剧 婚恋 科举 隐于市 风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