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疱疹病毒Ⅱ型ORF4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学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勇 范玉顶 +4 位作者 徐进 马杰 江南 刘文枝 曾令兵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5,共5页
根据鲤疱疹病毒II型(Cyprinid herpesvirus Ⅱ,Cy HV-2)ORF 4基因序列(Gen Bank:JQ815364.1)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得到ORF 4基因编码框全长序列1 041 bp,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ORF 4。... 根据鲤疱疹病毒II型(Cyprinid herpesvirus Ⅱ,Cy HV-2)ORF 4基因序列(Gen Bank:JQ815364.1)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得到ORF 4基因编码框全长序列1 041 bp,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ORF 4。将p ET-32a-ORF 4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得到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其分子质量约为57 ku,与预期大小一致。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日本大耳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大于1∶50 000,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重组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该多克隆抗体可与由Cy HV-2感染引起细胞病变的异育银鲫脑组织细胞(GICB)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Ⅱ型 ORF4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免疫荧光检测
下载PDF
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眼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5和13的表达 被引量:23
2
作者 姚娟 李冰 郑晓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4-929,共6页
背景 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4(IL-4)、IL-5和IL-13在过敏性结膜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因子对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作用是否一致尚有待证明.目的 探讨IL-4、IL-5和IL-13在不同类型过敏性... 背景 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4(IL-4)、IL-5和IL-13在过敏性结膜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因子对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作用是否一致尚有待证明.目的 探讨IL-4、IL-5和IL-13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眼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春季角结膜炎(VKC)患者20例40眼、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患者20例40眼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PAC)患者20例40眼,并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20人40眼作为正常对照.用消毒刮刀在上睑结膜刮取结膜上皮细胞,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膜上皮细胞中IL-4、IL-5和IL-13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采用1μl毛细玻璃管于受试者下睑颞侧睑缘处吸取泪液4μl,Luminex液相芯片测定受试者泪液中IL-4、IL-5和IL-13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表明,VKC组、SAC组和PAC组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均可见到IL-4、IL-5和IL-13的阳性表达,而在正常对照组受试者结膜上皮细胞中未发现IL-4、IL-5和IL-13的表达.以正常对照组IL-4、IL-5和IL-13 mRNA的表达量为对照,VKC组、SAC组和PAC组中IL-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11±1.24、2.71±0.71和2.00±0.80,IL-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02±0.43、2.07±0.45和1.47±0.50,IL-1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44±0.66、4.35±1.26和2.39±0.86,4个组间IL-4、IL-5和IL-13 mRNA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32、220.18、162.49,均P<0.01);其中VKC组IL-4、IL-5和IL-1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AC组和PAC组,SAC组IL-4、IL-5、IL-13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P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受试者泪液中未检测到IL-4、IL-5和IL-13表达,VKC组泪液中IL-4、IL-5和IL-13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4.06±3.50)、(10.88±1.82)和(34.28±8.42) pg/ml,SAC组分别为(7.71±0.65)、(5.10±1.33)、(23.77±6.29) pg/ml,PAC组分别为(3.30±1.50)、(2.43±1.28)和(17.67±4.28) pg/m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0.29、260.49、128.23,均P<0.01);其中VKC组IL-4、IL-5、IL-13蛋白质量浓度明显高于SAC组和PAC组,SAC组IL-4、IL-5和IL-13蛋白质量浓度明显高于P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IL-4、IL-5和IL-13参与多种类型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但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眼表的表达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免疫 T淋巴细胞 眼部炎症/免疫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5 白细 胞介素-13 上皮细胞/眼 泪液
下载PDF
Hepatitis C virus in human B lymphocytes transformed by Epstein-Barr virus in vitro by in situ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被引量:11
3
作者 Ji Lin Cheng Bao Ling Liu Yi Zhang Wen Bin Tong Zheng Yan Bai Fang Feng Institute of Hepatology,Peoples Hospital,Medical Center of 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 10(X)44,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70-375,共6页
AIM: To study persistence and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 patient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cultured in vitro. METHODS: Epstein Barr virus (EBV) was used to transform the hepatitis ... AIM: To study persistence and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 patient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cultured in vitro. METHODS: Epstein Barr virus (EBV) was used to transform the hepatitis C virus from a HCV positive patient to permanent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LCL). Positive and negative HCV RNA strands of the cultured cells and growth media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each month. Core and NS5 proteins of HCV were further test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and in situ RT-PCR. RESULTS: HCV RNA positive strands were consistently detected the cultured cells for one year. The negative-strand RNA in LCL cells and the positive-strand RNA in supernatants were observed intermittently.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medicated expression of HCV NS3 and C proteins in LCL cytoplasm mostly. The positive signal of PCR product was dark blue and mainly localized to the LCL cytoplasm. The RT-PCR signal was eliminated by overnight RNase digestion but not DNase digestion. CONCLUSION: HCV may exist and remain functional in a cultured cell line for a long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YMPHOCYTES Cells Cultured Female HEPACIVIRUS development purification herpesvirus 4 human humans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Vitro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NA Viral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ransformation Genetic Viral Core Proteins Viral Nonstructural Proteins Virus Replication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8型感染与卡波西肉瘤中TLR4、Notch1通路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黄晓玲 冯燕 +1 位作者 孔文洁 高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分析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感染与卡波西肉瘤中Toll样受体4(TLR4)、Notch1通路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内镜下获得并经病理学确诊的消化道卡波西肉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感染与卡波西肉瘤中Toll样受体4(TLR4)、Notch1通路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内镜下获得并经病理学确诊的消化道卡波西肉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组织中HHV8的感染情况以及TLR4通路分子、Notch1通路分子的表达量。结果卡波西肉瘤组织中HHV8阳性率以及Notch1、JAG1、HES1、PTEN、CyclinD 1的mRNA表达量与瘤旁组织比较显著升高(χ~2=14. 072,P=0. 000; t=15. 035、17. 998、16. 879、14. 241、19. 946,P均=0. 000),TLR4、ICAM1、TNF-α、IL-1β的mRNA表达量与瘤旁组织比较均明显降低(t=13. 240、20. 509、17. 393、14. 864,P均=0. 000); HHV8感染的卡波西肉瘤组织中TLR4、ICAM1、TNF-α、IL-1β的mRNA表达量与HHV8未感染的卡波西肉瘤组织比较均明显降低(t=17. 063、11. 671、14. 491、15. 048,P=0. 000),Notch1、JAG1、HES1、PTEN、CyclinD 1的mRNA表达量与HHV8未感染的卡波西肉瘤组织比较均明显升高(t=6. 173、7. 189、7. 306、15. 215、8. 284,P均=0. 000)。结论消化道卡波西肉瘤中HHV8感染率增加且与TLR4通路的抑制、Notch1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肉瘤 人类疱疹病毒8型 TOLL样受体4 NOTCH1
下载PDF
青岛地区淋巴瘤中EB病毒EBNA2基因148~487位氨基酸编码序列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舒君 阎丽平 +2 位作者 刘颂 赵真真 罗兵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EB病毒(EBV)阳性淋巴瘤组织中EBNA2编码基因变异规律及其基因多态性的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筛选出EBV阳性淋巴瘤7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淋巴瘤组织中EBNA2基因148~487位氨基酸编码序列...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EB病毒(EBV)阳性淋巴瘤组织中EBNA2编码基因变异规律及其基因多态性的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筛选出EBV阳性淋巴瘤7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淋巴瘤组织中EBNA2基因148~487位氨基酸编码序列多态性,并与EBV阳性健康人咽漱液进行比较。结果根据序列变异特点,EBV阳性淋巴瘤组织检测到4种EBNA2基因型,其中B95-8型4例(5.2%),E2-1型40例(52.6%),E2-2型22例(29.0%),E2-3型10例(13.2%)。4种亚型在EBV阳性淋巴瘤和咽漱液标本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47),但在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咽漱液及约95%(72/76)的淋巴瘤标本中观察到R163M、165gtc→gta和370cct→cca等3个共有突变。功能区分析显示,EBV阳性淋巴瘤标本在反式激活区、自身聚合区及核定位信号区均检测到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氨基酸缺失和插入等;而咽漱液标本仅在自身聚合区及核定位信号区检测到少量突变;E2-3亚型淋巴瘤标本检测到2个抗原表位发生氨基酸突变。结论 E2-1和E2-2亚型是青岛地区EBNA2基因的主要亚型,EBNA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生有关;R163M、165gtc→gta和370cct→cca是青岛地区EBV阳性淋巴瘤的特征性突变;EBNA2基因不同功能区的某些突变可能对其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淋巴瘤 抗原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TLR9-1486和TLR9-2848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源源 韩璐 +2 位作者 舒君 王笑峰 罗兵 《齐鲁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60-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9(TLR9)编码基因TLR9-1486和TLR9-2848位点多态性以及EB病毒(EBV)感染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31例胃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包括43例EBV相关胃癌(EBVaGC)和88例EBV阴性胃癌(EBVnGC),同时随机抽取66例健康人外周血...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9(TLR9)编码基因TLR9-1486和TLR9-2848位点多态性以及EB病毒(EBV)感染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31例胃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包括43例EBV相关胃癌(EBVaGC)和88例EBV阴性胃癌(EBVnGC),同时随机抽取66例健康人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TLR9基因-1486位点T/C和-2848位点G/A多态性。结果 TLR9-1486T/C位点多态性分析显示,胃癌组和对照组3种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BVaGC组和EBVnGC组中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与携带T等位基因者相比较,C等位基因携带者胃癌和EBVaGC发病风险无明显升高趋势。TLR9-2848G/A位点多态性分析显示,胃癌组和对照组3种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EBVaGC组和EBVnGC组中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与G等位基因携带者比较,A等位基因携带者胃癌和EBVaGC易感性无明显升高。结论 TLR9-1486和TLR9-2848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无关,且在EBVaGC发生中与EBV感染无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OLL样受体9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疱疹病毒4
下载PDF
Quick search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of EB virus resulting immortal human B cells by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茜 朱振宇 +2 位作者 梁雪清 李满枝 黄必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5期872-873,T002,共3页
AIM:To clone and identify gene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the EB virus transformed human B cell.METHODS: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library which contains the differentiately expr... AIM:To clone and identify gene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the EB virus transformed human B cell.METHODS: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library which contains the differentiately expressed cDNAs in EB virus transformed human B cell.Then the isolated genes were cloned and sequenced and identifed by RT PCR.Nucleic acid homology search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BLAST program.RESULTS:By this technique,4 differentiately expressed gene cDNA fragments of EB virus transformed human B cell were obtained.CONCLUSION:SSH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solate differentiately expressed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克隆 EB病毒 人B淋巴细胞永生化 差异性表达基因
下载PDF
EBV相关肿瘤和健康人群BALF2基因序列分析
8
作者 于彩霞 赵梦鹤 +2 位作者 肖华 王云 刘雯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BALF2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分布特征与EB病毒(EBV)相关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PCR结合DNA测序的方法,对349例EBV阳性标本进行DNA序列分析,利用Lasergene软件将其与EBV标准株B95-8序列进行比对,并生成系统发生树,对基因变... 目的探讨BALF2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分布特征与EB病毒(EBV)相关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PCR结合DNA测序的方法,对349例EBV阳性标本进行DNA序列分析,利用Lasergene软件将其与EBV标准株B95-8序列进行比对,并生成系统发生树,对基因变异型进行分类。结果根据系统发生树将BALF2分为5个基因型BALF2-A、BALF2-B、BALF2-C、BALF2-D和BALF2-E。其中,BALF2-E在鼻咽癌中的检出率高于健康人群,中国南方鼻咽癌人群BALF2-E的检出率高于北方鼻咽癌人群(χ2=10.26,P<0.01)。结论BALF2基因存在多态性,其变异类型分布与肿瘤类型、地域有关,BALF2-E亚型与鼻咽癌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淋巴瘤 胃肿瘤 鼻咽癌
下载PDF
临沂市体检人群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王艳丽 李钦 +2 位作者 秦娜娜 孙雨浩 魏健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9-94,共6页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EB病毒相关血清学标志物Rta蛋白IgG抗体(Rta/IgG)、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3项抗体的检测结果,为临沂地区鼻咽癌(NPC)的早期筛查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临沂市...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EB病毒相关血清学标志物Rta蛋白IgG抗体(Rta/IgG)、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3项抗体的检测结果,为临沂地区鼻咽癌(NPC)的早期筛查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临沂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15873名体检人员的3项抗体检测结果,按照年龄聚集情况将其分为≤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岁组,比较各组间3项抗体吸光度值,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ta/IgG、EA/IgA、VCA/IgA 3项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34%、9.96%、19.30%,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0.030,P<0.05),在不同年龄组段(≤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岁组)进行比较时,抗体阳性率总体随年龄增大而升高,VCA/IgA(16.76%、18.81%、18.85%、19.06%、31.61%)在不同年龄区间总体阳性率要高于Rta/IgG(8.54%、8.91%、9.89%、11.05%、11.63%)、EA/IgA(7.42%、8.67%、8.87%、9.71%、1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957、64.805、16.222,P均<0.05);在性别间比较时,Rta/IgG、VCA/IgA在性别间存在差异(χ^(2)=5.479、48.310,P均<0.05);在对3项抗体阳性聚集情况进行分析时,其中3项抗体阴性、1项抗体阳性、2项抗体阳性、3项抗体阳性占比分别为(67.27%、26.38%、5.79%、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319.137,P<0.05);对249名男性及137名女性高风险人员进行追踪,有1例男性被确诊为NPC。结论临沂市体检人群EB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与年龄及性别有关,对检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追踪,有利于NPC的早期筛查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疱疹病毒4 抗体 患病风险
下载PDF
An atlas of immune cell transcriptomes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immunological non-responders identified marker genes that control viral replication
10
作者 Yahong Chen Xin Li +7 位作者 Shuran Liu Wen Ao Jing Lin Zhenting Li Shouli Wu Hanhui Ye Xiao Han Dongliang L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2期2694-2705,共12页
Background:Previous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bulk transcriptome of peripheral blood immune cells in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experiencing immunological non-responsiveness.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 Background:Previous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bulk transcriptome of peripheral blood immune cells in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experiencing immunological non-responsiveness.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fic immune cell subtypes in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who exhibit immunological non-responsiveness.Methods:A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btained from both immunological responders(IRs)(CD4^(+)T-cell count>500)and immunological non-responders(INRs)(CD4^(+)T-cell count<300)was conducted.The transcriptomic profil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distinct cell subpopulations,marker genes,and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aiming to uncover potential gene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mmunological non-responsiveness.Results:Among the cellular subpopulations analyzed,the ratios of monocytes,CD16^(+)monocytes,and exhausted B cells demonstrated the most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INRs and IRs,with fold changes of 39.79,11.08,and 2.71,respectively.In contrast,the CD4^(+)T cell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0.39-fold change)in INRs compared with that in IRs.Similarly,the ratios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terminal effector CD8^(+)T cells were also lower(0.37-fold and 0.27-fold,respectively)in the INRs group.In addition to several well-characterized immune cell-specific markers,we identified a set of 181 marker genes that were enriched in biological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replication.Notably,ISG15,IFITM3,PLSCR1,HLA-DQB1,CCL3L1,and DDX5,which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influence HIV replication through their interaction with viral proteins,emerged as significant monocyte marker genes.Furthermore,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natural killer cells were also enriched in biological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HIV replication.Conclusions:We generated an atlas of immune cell transcriptomes in HIV-infected IRs and INRs.Host genes associated with HIV replication were identified as markers of,and were found to b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different types of immune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mmunological non-responsiveness CD4 T cell CD8 T cell Natural killer cells HIV replication
原文传递
穿孔素和颗粒酶B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姜涛 李黎平 +3 位作者 易思思 欧阳文献 谭艳芳 李双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56-1959,共4页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中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变化,探索其在肝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且符合IM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以30例健...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中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变化,探索其在肝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且符合IM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以30例健康儿童志愿者为对照组;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BMC中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及其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表达。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法。结果在60例IM患儿中,肝损伤发生率50%(30/60),其中ALT<200 U/L者60%(18/30),200 U/L≤ALT<400 U/L者33.3%(10/30),ALT≥400 U/L者6.67%(2/30),所有患儿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均恢复正常。与正常组相比,IM非肝损伤和肝损伤组CD8+T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与IM非肝损伤组相比,肝损伤组中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及NK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结论 IM患儿肝损伤发生率高,主要为轻中度转氨酶升高,能自限性恢复正常,NK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及CD8+T淋巴细胞高表达是造成IM肝损伤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穿孔素 颗粒酶类 儿童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 被引量:18
12
作者 丁芳 冯向辉 +4 位作者 孟焕新 赵亦兵 张立 路瑞芳 陈智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龈下菌斑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 megalovirus,HCMV)、EB病毒1型(Epstein-Barr virus-1,EBV-1),探讨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及牙周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龈下菌斑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 megalovirus,HCMV)、EB病毒1型(Epstein-Barr virus-1,EBV-1),探讨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及牙周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89名AgP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2种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1型(EBV-1),同时应用16S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8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包括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类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Bf;现已更名为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直形弯曲菌(Campylobacter rectus,Cr)、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牙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结果:89名AgP患者的HCMV检出率为43.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P组的EBV-1阳性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6—8种牙周致病菌的AgP患者其HCMV和EBV-1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仅检出3~5种细菌的AgP患者的病毒检出率(P〈0.05)。结论:HCMV、EBV-1在AgP患者龈下的检出率较健康对照高;且在检出牙周致病菌种类数较多的样本中,疱疹病毒的检出率高,提示牙周感染HCMV和EBV-1与侵袭性牙周炎相关,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在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巨细胞病毒 疱疹病毒4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EB病毒感染IgM抗体与病毒DNA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柳文菊 杜昆 +3 位作者 刘学政 汪功文 周莉 陈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83-284,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呼吸道感染EB病毒(EBV)IgM抗体与病毒D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062例患儿的血清标本中的EBV-IgM,同时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患儿咽拭子标本中的EBV-DNA,对不同年龄段结果利用软件SPSS11....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呼吸道感染EB病毒(EBV)IgM抗体与病毒D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062例患儿的血清标本中的EBV-IgM,同时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患儿咽拭子标本中的EBV-DNA,对不同年龄段结果利用软件SPSS11.5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 1062例患儿EBV-DNA阳性率为46.61%,EBV-IgM阳性率6.7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DNA各年龄段分组检测中,阳性率分别为21.05%、40.91%、65.71%、50.00%,≤1岁的低龄患儿阳性率最低(21.0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处于不同阶段,对EB病毒的免疫应答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儿童 免疫球蛋白M
下载PDF
115例成人急性EB病毒感染相关肝损伤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玉英 王欣慧 +7 位作者 万钢 孟培培 周洋 吴桐 侯艺鑫 于浩 姜婷婷 江宇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EB病毒(EBV)感染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等实验室检查特征,为成人急性EBV感染相关肝损伤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6月-2016年3月因成人急性EBV感染伴发肝功能异常的115例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EB病毒(EBV)感染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等实验室检查特征,为成人急性EBV感染相关肝损伤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6月-2016年3月因成人急性EBV感染伴发肝功能异常的1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黄疸分为黄疸组(n=46)和非黄疸组(n=69),并对黄疸升高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5例患者中出现发热106例(92.2%),咽峡炎97例(84.3%),扁桃体肿大73例(63.5%),浅表淋巴结肿大73例(63.5%),脾肿大74例(64.4%)。黄疸组和无黄疸组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比例(t=-2.51,P=0.014)、ALT(Z=4.93,P<0.001)、AST(Z=5.34,P<0.001)、GGT(Z=5.26,P<0.001)、ALP(Z=5.29,P<0.00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T(比值比=1.008,95%可信区间:1.003~1.012,P<0.001)、ALP(比值比=1.008,95%可信区间:1.003~1.013,P=0.001)为TBil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急性EBV感染相关肝损伤以ALT和AST升高为主,发热、咽峡炎、扁桃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脾肿大等临床表现较常见,AST、ALP为TBil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疱疹病毒4 黄疸 成人
下载PDF
血浆EBV DNA定量分析在监测鼻咽癌患者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多杰 彭开桂 +2 位作者 江浩 刘静景 沈学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EB病毒DNA(EBV DNA)含量在监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81例放疗后随诊的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含量,比较缓解组与复发、转移组血浆EBV DNA差异。结果放疗后缓解组患者血浆EBV... 目的探讨血浆EB病毒DNA(EBV DNA)含量在监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81例放疗后随诊的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含量,比较缓解组与复发、转移组血浆EBV DNA差异。结果放疗后缓解组患者血浆EBV DNA阳性率为15.7%,中位拷贝数为0 copy/ml;放疗后复发或转移组患者血浆EBV DNA阳性率93.3%,中位拷贝数6 432 copies/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血浆EBV DNA定量检测有可能成为监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复发、转移的肿瘤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疱疹病毒4 DNA 复发 肿瘤转移
下载PDF
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筱莉 陈燕 +1 位作者 叶倩 刘秀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期140-141,144,共3页
目的探讨单项和联合检测EB病毒(EBV)VCA-IgA、EA-D-IgG和EA-D-IgA 3种抗体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及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00例鼻咽癌患者血清,选择鼻咽良性疾病91例及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其他癌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研究对象。用酶联免... 目的探讨单项和联合检测EB病毒(EBV)VCA-IgA、EA-D-IgG和EA-D-IgA 3种抗体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及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00例鼻咽癌患者血清,选择鼻咽良性疾病91例及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其他癌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所有患者同时检测血清EBV VCA-IgA、EA-D-IgG和EA-D-IgA 3种抗体,评价单项和联合检测EB病毒抗体对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和筛查的价值。结果单项EB抗体对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VCA-IgA 82.0%、85.7%,EA-D-IgG 84.6%、95.6%,EA-D-IgA 44.0%、97.8%,平行联合检测VCA-IgA和EA-D-IgG的敏感性为97.2%,大大高于各单项EBV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也高于VCA-IgA和EA-D-IgA,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EBVCA-IgA和EA-D-IgG有互补作用,二者平行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血清学诊断及筛查的敏感性,序列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诊断 抗体 病毒 疱疹病毒4 普查
下载PDF
鼻咽清毒颗粒加鼻渊舒口服液抑制鼻咽癌高危人群EB病毒VCA/IgA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长凯 孔维佳 +2 位作者 余青松 张松 李擎天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729-732,共4页
目的:观察鼻咽清毒颗粒加鼻渊舒口服液对鼻咽癌高危人群EB病毒壳抗原抗体VCA/IgA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36例鼻咽癌高危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鼻咽清毒颗粒加鼻渊舒口服液组)76例和对照组(鼻咽清毒颗粒组)60例。两组在治疗前均经电子... 目的:观察鼻咽清毒颗粒加鼻渊舒口服液对鼻咽癌高危人群EB病毒壳抗原抗体VCA/IgA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36例鼻咽癌高危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鼻咽清毒颗粒加鼻渊舒口服液组)76例和对照组(鼻咽清毒颗粒组)60例。两组在治疗前均经电子鼻咽镜检查和鼻咽部活检排除有鼻咽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EB病毒VCA/IgA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38.04和1∶30.80,两组几何平均滴度基本一致,u=1.18,P=0.320。治疗后,实验组76例患者中痊愈42例(55.3%)、显效16例(21.0%)、有效10例(13.2%)及无效8例(10.5%),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60例患者中痊愈10例(16.7%)、显效4例(6.6%)、有效10例(16.7%)及无效36例(6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P=0.000。治疗后,对照组VCA/IgA几何平均滴度降至1∶22.15,鼻咽清毒颗粒对EB病毒VCA/IgA滴度水平影响不大,u=1.34,P=0.220;而实验组VCA/IgA几何平均滴度降至1∶8.26,鼻咽清毒颗粒加用鼻渊舒口服液能显著性降低鼻咽癌高危人群EB病毒VCA/IgA滴度水平,u=8.92,P=0.000。结论:鼻咽清毒颗粒加用鼻渊舒口服液对鼻咽癌高危人群EB病毒VCA/IgA滴度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助于降低鼻咽癌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中药疗法 抗体 病毒/分析 疤疹病毒4 人/免疫学 滴定分析法 危重病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血浆游离爱泼斯坦-巴尔病毒DNA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袁晖 杨蓓蓓 许则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浆游离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pstein Barrvirus,EBV)DNA定量测定在鼻咽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 ,FQ PCR)技术 ,测定 6 6份治疗前或治... 目的 分析血浆游离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pstein Barrvirus,EBV)DNA定量测定在鼻咽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 ,FQ PCR)技术 ,测定 6 6份治疗前或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含量 ,并与 30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分析该含量与鼻咽癌分期、淋巴结转移灶负荷以及治疗后短期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阳性率 (6 6 7% ,2 8/ 4 2例 )和复制 (中位数 5 2 2 0拷贝 /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阳性率 10 % ,3/ 30例 ;复制中位数 0 ) ;治疗前组中 ,Ⅲ~Ⅳ期患者复制量 (中位数3130 0拷贝 /ml)高于Ⅰ~Ⅱ期 (中位数 4 0 0 0拷贝 /ml) ,N2 3患者 (中位数 32 5 0 0拷贝 /ml)高于N0 1(中位数 4 0 0 0拷贝 /ml)。而且 ,治疗后患者 (中位数 0 )低于治疗前 (中位数 5 2 2 0拷贝 /ml)。治疗后短期疗效评估发现 ,病灶有残留者DNA含量 (中位数 2 0 83 0拷贝 /ml)高于病灶消退良好者 (中位数0 )。结论 血浆游离E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血浆 游离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DNA定量测定 诊断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EBV-EA 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肖锡宾 张昌卿 +5 位作者 李经略 黄宝珍 冯凯涛 叶永照 孙韵 黄腾波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454例鼻咽癌和300例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免疫酶法测定抗EA抗原的IgA/EA抗体,用ELISA法测定IgG/EA抗体,以及用抗酶率... 目的:探讨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454例鼻咽癌和300例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免疫酶法测定抗EA抗原的IgA/EA抗体,用ELISA法测定IgG/EA抗体,以及用抗酶率法测定抗EBVDNA酶抗体。并用免疫酶法测定IgA/VCA和ELISA法测定IgG/EA的方法对鼻咽癌高发区人群的9536例血清进行鼻咽癌筛查。结果:3种方法中ELISA法检测IgG/EA诊断鼻咽癌的效率最高(925%)。以双项检测阳性(IgG/EAA值≥018和IgA/VCA滴度≥1∶80)为标准,鼻咽癌筛查的阳性预示值(鼻咽癌数/阳性血清数)为165%(13/79),高于单项阳性标准,P<005。结论:ELISA检测血清IgG/EA的方法适用于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与检测IgA/VCA的免疫酶法联合应用的双阳性标准适合于在鼻咽癌筛查中采用。为了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建议将双项阳性标准中的IgA/VCA滴度定为≥1∶5。IgA/VCA滴度从≥1∶8升高到≥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诊断 筛查 EBV-EA IGG抗体 测定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T细胞亚群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曹友德 聂盛丹 +1 位作者 邓中华 龙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检测EB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T细胞亚群的细胞表达情况,探讨IM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IM患儿组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细胞表达率,... 目的检测EB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T细胞亚群的细胞表达情况,探讨IM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IM患儿组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细胞表达率,并与随机抽取的24例同龄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IM患儿组急性期CD3+、CD8+细胞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CD4+、CD4+/CD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IM患儿组恢复期CD3+、CD8+细胞表达率较急性期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恢复期CD4+、CD4+/CD8+较急性期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M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异常,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改变是IM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监测IM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疱诊病毒4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