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处理制备高硅多级孔ZSM-5催化MTP反应
1
作者 刘亮亮 刘民 郭新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3-1193,共11页
以水热法合成母体硼硅沸石(BS),然后使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单独处理以及氢氧化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溶液处理,并在碱溶液中加入铝源,制备一系列高硅多级孔ZSM-5分子筛样品(命名为BHZ-A和BHZ-AB系列样品)。采用XRD、SEM、... 以水热法合成母体硼硅沸石(BS),然后使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单独处理以及氢氧化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溶液处理,并在碱溶液中加入铝源,制备一系列高硅多级孔ZSM-5分子筛样品(命名为BHZ-A和BHZ-AB系列样品)。采用XRD、SEM、ICP、Ar物理吸附、NH3-TPD和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样品的孔结构和酸性质等,并提出了CTAB的保护作用:在碱处理过程中,CTAB抑制NaOH的脱硅作用从而保护分子筛不被过度刻蚀。在压力0.1 MPa、温度743 K、水/醇摩尔比为1/1和甲醇质量空速为3 h^(-1)条件下,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BHZ(含B的H型ZSM-5)分子筛样品催化甲醇制丙烯(MTP)反应72 h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碱处理制备得到的高硅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强酸量是影响其MTP反应性能和积炭的主要因素,由于BHZ-0.1A和BHZ-0.1AB样品具有丰富的介孔和合适的酸性,其MTP反应性能优异,丙烯选择性均约为50%,积炭量均约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处理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甲醇制丙烯 ZSM-5分子筛
下载PDF
有机改性粘土对铜绿微囊藻的絮凝去除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国锋 钟继承 +2 位作者 张雷 范成新 任小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368,共6页
如何有效的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频繁出现的藻华,已成为湖泊环境治理中的一个迫切问题.通过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的原位沉积物为介质,利用搅拌器和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来研究烷基铵盐改性物质絮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细胞的... 如何有效的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频繁出现的藻华,已成为湖泊环境治理中的一个迫切问题.通过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的原位沉积物为介质,利用搅拌器和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来研究烷基铵盐改性物质絮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细胞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烷基铵盐和粘土的添加量分别为0.3g/L和0.2g/L,搅拌停止30min后,其去除效率达83.9%;在絮凝沉降500min后,水体中藻细胞去除率可达98.9%,较能有效的絮凝沉降藻细胞;同时水体的浊度也有相应的提高.电镜扫描表明这种活性剂形成的网捕包膜作用对藻细胞的沉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烷基铵盐的杀菌作用可能会造成藻细胞内含物向水体释放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铜绿微囊藻 絮凝沉降 电镜扫描 网捕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驱油聚合物界面剪切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绪龙 李静 +4 位作者 杨勇 张继超 张磊 张路 赵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8-916,共9页
利用双锥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油田现场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M)和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溶液的界面剪切流变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AM分子通过疏水作用形成界面网络结... 利用双锥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油田现场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M)和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溶液的界面剪切流变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AM分子通过疏水作用形成界面网络结构,界面剪切复合模量明显高于PHPAM.SDBS和CTAB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HMPAM分子中的疏水嵌段形成聚集体,破坏界面网络结构,剪切模量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明显降低.同时,界面膜从粘性膜向弹性膜转变.低SDBS浓度时,少量SDBS分子与PHPAM形成混合吸附膜,界面膜强度略有升高;SDBS浓度较高时,界面层中PHPAM分子被顶替,吸附膜强度开始减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中和PHPAM分子的负电性,造成聚合物链的部分卷曲,从而降低界面膜强度.弛豫实验结果证实了表面活性剂破坏HMPAM网络结构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界面剪切流变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 被引量:23
4
作者 吴和舟 吴祯荣 +1 位作者 林杰 郑肇生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29,共4页
报道了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增敏剂,铬(Ⅵ)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间苯二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铬(Ⅵ)的新催化光度法。本法由于添加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灵敏度提高19.8倍,测定铬(Ⅵ)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02~0... 报道了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增敏剂,铬(Ⅵ)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间苯二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铬(Ⅵ)的新催化光度法。本法由于添加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灵敏度提高19.8倍,测定铬(Ⅵ)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02~0.28mg/L,检出限为5.3×10-3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1%(n=9),可用于水样中铬(Ⅵ)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CTMAB 测定 增敏剂 催化光度法
下载PDF
不同工艺有机插层蛭石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5
作者 韩炜 张尧 +1 位作者 刘炜 吴驰飞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8-101,共4页
以2倍蛭石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插层剂,利用热液搅拌法、球磨法、煮沸法、熔融搅拌法等4种不同工艺对蛭石进行插层处理。对有机插层后的蛭石进行了粉晶X射线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不同... 以2倍蛭石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插层剂,利用热液搅拌法、球磨法、煮沸法、熔融搅拌法等4种不同工艺对蛭石进行插层处理。对有机插层后的蛭石进行了粉晶X射线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插层工艺会导致有机插层蛭石的层间距及微结构的变化。随着层间距的增大,蛭石层间的有机相含量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石 有机插层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插层工艺
下载PDF
有机改性沸石覆盖抑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林建伟 朱志良 +1 位作者 赵建夫 马红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51-1655,共5页
制备了十六烷基三甲基铵(HDTMA)有机改性沸石,研究了该改性沸石覆盖底泥对底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①当HDTMA负载量为沸石外部阳离子交换容量(ECEC)的207%时,有机改性沸石吸附磷酸盐的效果最佳;最佳负载量条件下的有机改... 制备了十六烷基三甲基铵(HDTMA)有机改性沸石,研究了该改性沸石覆盖底泥对底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①当HDTMA负载量为沸石外部阳离子交换容量(ECEC)的207%时,有机改性沸石吸附磷酸盐的效果最佳;最佳负载量条件下的有机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为0.644 mg.g-1,常数K为0.295 L.mg-1;pH值对有机改性沸石吸附磷酸盐的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共存阴离子(NO3-,HCO3-和SO42-)的存在会抑制有机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②最佳HDTMA负载量条件下有机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为13.0 mg.g-1,常数K为0.011 9 L.mg-1,且与天然沸石相比单位质量改性沸石的吸附量降低了20%左右.③有机改性沸石覆盖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氨氮的释放,但有效抑制底泥氨氮释放的持续时间与天然沸石相比缩短了1/5;有机改性沸石覆盖抑制底泥磷释放的效率与天然沸石相比大大加强,且投加的有机改性沸石越多,对底泥磷释放的抑制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改性沸石 氮磷 释放 覆盖
下载PDF
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氧化汽油深度脱硫 被引量:15
7
作者 宋华 李国忠 李正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9-444,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磷钨酸为原料制备了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和SEM表征。研究了磷钨酸季铵盐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法生产低硫汽油技术。考察了萃取剂以及氧化条件和萃取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磷钨酸为原料制备了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和SEM表征。研究了磷钨酸季铵盐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法生产低硫汽油技术。考察了萃取剂以及氧化条件和萃取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汽油10 mL,双氧水0.01 mL,催化剂0.0016 g,氧化温度30℃,氧化时间60 m in的条件下,采用复合溶剂LJ-1进行萃取,萃取温度20℃,静置时间15 m in,剂油比为1时,直溜汽油中的硫含量由179.3 mg/L降至10.8 mg/L,脱硫率达94.0%。氧化萃取时的脱硫率比未经氧化直接萃取时的脱硫率高45.6%,氧化脱硫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磷钨酸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氧化脱硫 汽油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有机蒙脱石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红娟 彭同江 +1 位作者 梁志勇 赵双盟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1,共3页
以成都双流提纯、钠化膨润土为原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MAB)为插层剂,用功率为480W的微波加热反应1min,就可使这种有机蒙脱石的胶体率达到98%,晶面间距增大到2.65nm,HTMAB阳离子以倾斜方式排列在蒙脱石结构片层间。与常规加热法... 以成都双流提纯、钠化膨润土为原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MAB)为插层剂,用功率为480W的微波加热反应1min,就可使这种有机蒙脱石的胶体率达到98%,晶面间距增大到2.65nm,HTMAB阳离子以倾斜方式排列在蒙脱石结构片层间。与常规加热法相比,微波法制备有机蒙脱石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耗能,减小了工作量,插层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有机蒙脱石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微波法
下载PDF
有机膨润土对溶液中阿莫西林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查双兴 周琰 +1 位作者 金晓英 陈祖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61,共5页
应用膨润土吸附阿莫西林,探讨了4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并以改性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盐(DK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投加量、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有机膨润土吸附溶液中阿莫西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pH值条件下,... 应用膨润土吸附阿莫西林,探讨了4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并以改性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盐(DK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投加量、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有机膨润土吸附溶液中阿莫西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pH值条件下,DK1的吸附剂效果最佳,且吸附在15min内快速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同时符合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型等温吸附方程,是个吸热的过程,Langmuir理论最大吸附容量在30℃时可达27.86mg/g。对等温方程的研究表明,DK1对阿莫西林的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吸附性能良好,易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吸附 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盐改性膨润土 阿莫西林 膨润土
下载PDF
泡沫分离除去水溶液中微量硫酸根离子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伟光 吴兆亮 +1 位作者 卢珂 郑辉杰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9-493,共5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为表面活性物质,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对去除水溶液中微量硫酸根离子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溶液的pH、鼓泡气体流量、表面活性剂浓度及泡沫塔装液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对...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为表面活性物质,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对去除水溶液中微量硫酸根离子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溶液的pH、鼓泡气体流量、表面活性剂浓度及泡沫塔装液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对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去除效果比较理想,在溶液pH10、气体流量0.036m3/h、装液量900mL、表面活性剂浓度0.13g/L的条件下,溶液中的SO42-能很好分离(富集比为22.4,去除率为94.1%).与其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在泡沫分离结束后不会在水溶液中引入新的酸根离子,为进一步探索脱盐新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离 硫酸根离子 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 富集比 去除率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用锰(Ⅱ)-氨三乙酸-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高碘酸钾-灿烂甲酚蓝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锰 被引量:27
11
作者 吴和舟 郑肇生 +1 位作者 丁春令 曾志聪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085-1088,共4页
基于存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和增敏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灿烂甲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法,讨论了有关反应机理。本法由于添加了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灵敏度揭高2.5倍,测定锰含量线性范围为8.... 基于存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和增敏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灿烂甲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法,讨论了有关反应机理。本法由于添加了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灵敏度揭高2.5倍,测定锰含量线性范围为8.0×10-4~8.0×10-3mg/L,检出限为7.0×10-5mg/L,相对标准偏差为4.7%(n=11),可用于测定茶叶和水样中的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灿烂甲酚蓝 茶叶 CTMAB
下载PDF
改性沸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废水同步脱氮除磷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蕾 张龙 +2 位作者 张效华 白永刚 蒋永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3,共6页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溶液和LaCl3溶液对人造沸石进行改性,以实现其对废水的同步脱氮除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改性沸石制备的最佳条件,并运用SEM、BET、EDS、FTIR、XRD和TG技术对改性沸石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可...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溶液和LaCl3溶液对人造沸石进行改性,以实现其对废水的同步脱氮除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改性沸石制备的最佳条件,并运用SEM、BET、EDS、FTIR、XRD和TG技术对改性沸石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可提高人造沸石对废水中氨氮(NH4+-N)和总磷(TP)的去除率;改性沸石制备的最佳条件为HDTMA质量浓度12 g/L、LaCl3质量浓度9 g/L、HDTMA溶液和LaCl3溶液的体积比1∶5,固液比1∶90;采用该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沸石吸附处理NH4+-N和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3.78 mg/L和11.78 mg/L的废水,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96.88%和95.12%。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HDTMA和LaCl3有效负载于人造沸石表面,且未改变人造沸石的基本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 除磷 脱氮 沸石 改性
下载PDF
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煤矸石中痕量钇 被引量:8
13
作者 夏畅斌 黄念东 李浔 《冶金分析》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4,共3页
研究了在NH4Ac缓冲溶液中,钇(Ⅲ)和水杨基荧光酮(SF)的络合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 7.0 NH4Ac的缓冲溶液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105,钇(Ⅲ)质量浓度在0~0.35... 研究了在NH4Ac缓冲溶液中,钇(Ⅲ)和水杨基荧光酮(SF)的络合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 7.0 NH4Ac的缓冲溶液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105,钇(Ⅲ)质量浓度在0~0.35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加标回收率在98.8%~105.2%之间,RSD(n=·6)为2.8%~5.2%.本法可用于测定煤矸石中微量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分光光度法 水杨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FC911对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莉 王彦玲 +2 位作者 蒋官澄 郑晶晶 金家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9-422,共4页
分别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阳离子氟碳型表面活性剂FC911处理石英砂,然后用Washburn法测定处理后石英砂对水和油的接触角,研究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液CTAB浓度从0增至10000 mg/L... 分别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阳离子氟碳型表面活性剂FC911处理石英砂,然后用Washburn法测定处理后石英砂对水和油的接触角,研究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液CTAB浓度从0增至10000 mg/L,石英砂水相接触角由0°增至89°,再减至66°,表面从水湿变为中性润湿,再变为弱水湿。FC911浓度为10~1000 mg/L时,水相接触角由>90°逐渐减小至89.7°;油相接触角由15.3°逐渐增至>90°。石英砂表面由强油湿变为弱油湿后再变为中间气湿。较低浓度的FC911即可将石英砂表面转变为既疏水又疏油的中间气湿,最佳使用浓度为2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阳离子氟碳型表面活性剂 Washburn法 润湿性 接触角 气湿
下载PDF
CTAB/聚合物复合插层膨润土降滤失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永明 朱红 +2 位作者 王芳辉 张拦 黄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28-2031,共4页
以膨润土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单体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插层剂,通过离子交换法,在过硫酸钾的引发下,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P(AMPS-AM)/CTAB/Na-MMT,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 以膨润土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单体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插层剂,通过离子交换法,在过硫酸钾的引发下,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P(AMPS-AM)/CTAB/Na-MMT,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表征。考察了单体配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加量以及膨润土加量对该复合材料降滤失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比为6∶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加量为5%,膨润土加量为15%时该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检测结果显示,膨润土表面的羟基参与了反应,P(AMPS-AM)/CTAB进入到膨润土夹层,其层间距增大了0.711nm,而改性前后膨润土的形貌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聚合物 复合插层 膨润土 降滤失剂
下载PDF
季铵盐插层钠基蒙脱土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索大鹏 陈志刚 杨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98-100,103,共4页
采用溴化十六碳烷基三甲铵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改性,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配比、反应时间和搅拌方式对蒙脱土插层效果的影响。FTIR证明有机插层剂已进入蒙脱土的层间;XRD结果表明蒙脱土的层间距由1.4nm增加到2.8-3.9nm;TEM观察表明蒙脱土... 采用溴化十六碳烷基三甲铵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改性,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配比、反应时间和搅拌方式对蒙脱土插层效果的影响。FTIR证明有机插层剂已进入蒙脱土的层间;XRD结果表明蒙脱土的层间距由1.4nm增加到2.8-3.9nm;TEM观察表明蒙脱土的层间距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插层 钠基蒙脱土 工艺 溴化十六碳烷基三甲铵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有机膨润土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飞 唐宏科 王腾飞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5-36,51,共3页
以提纯后的钠基膨润土为原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为改性剂制备有机膨润土。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有机膨润土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改性条件:改性剂用量为100 g膨润土加入115 mmol改性剂,反应温度为60℃,反应... 以提纯后的钠基膨润土为原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为改性剂制备有机膨润土。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有机膨润土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改性条件:改性剂用量为100 g膨润土加入115 mmol改性剂,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90 m in。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膨润土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季铵盐在不破坏膨润土原有的层间结构骨架的情况下,可以顺利地插层到膨润土层状结构中,使得层间距发生一定的膨胀。以CTAC为改性剂,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有机膨润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改性 交换率
下载PDF
环氧树脂/改性氮化硼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徐随春 赵春宝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0,共5页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氮化硼(BN),以此微粒为导热填料制备了环氧树脂(EP)/改性BN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BN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电绝缘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BN能够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氮化硼(BN),以此微粒为导热填料制备了环氧树脂(EP)/改性BN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BN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电绝缘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BN能够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随着改性BN的加入,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逐渐上升,体积电阻率略有下降,当改性BN的含量为14.6%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到0.62 W/(m·K),较纯环氧树脂的热导率提高了169.6%,且复合材料仍保持优异的绝缘性能;随着BN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BN的含量为10.2%时,复合材料失重10%时的热分解温度(T10)上升到最高值376.4℃,较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氮化硼 导热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新疆水黑云母及其HDTMA^+插层复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海明 张宝述 +2 位作者 彭同江 孙红娟 宋绵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1-234,239,共5页
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新疆尉犁蛭石矿出产的水黑云母(HB)以及经十六烷基三甲基铵阳离子(HDTMA+)插层后形成的HDTMA-HB复合物的红外吸收特征。结果表明,新疆水黑云母红外吸收主要可分为3个区域,同时具有蛭石和金云母的特... 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新疆尉犁蛭石矿出产的水黑云母(HB)以及经十六烷基三甲基铵阳离子(HDTMA+)插层后形成的HDTMA-HB复合物的红外吸收特征。结果表明,新疆水黑云母红外吸收主要可分为3个区域,同时具有蛭石和金云母的特征吸收峰;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离子能够插层进入水黑云母的蛭石晶层形成HDTMA-HB复合物,该复合物的红外吸收特征为HDTMA+和水黑云母吸收的结合体,只是某些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漂移;有机分子以类液态的形式存在于水黑云母层间;复合物中水的吸收峰仍然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离子 水黑云母 复合物 红外光谱
下载PDF
人血清中血红蛋白含量的分子荧光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琳 孙素颜 +1 位作者 姚桂燕 李永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8-50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直接测定血红蛋白的新方法。方法:利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Zn^2+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荧光强度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用荧光光谱法对人血清中的血红蛋白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 目的:建立一种直接测定血红蛋白的新方法。方法:利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Zn^2+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荧光强度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用荧光光谱法对人血清中的血红蛋白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10^-8-6×10^-7mol/L,检出限为1.9×10^-9mol/L,加标回收率99.10%-99.61%。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4。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测试成本低,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荧光光谱法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锌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