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lation,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is between Yield Traits and Yield of Yongyou No.9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胜 林太赟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4期517-519,共3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high and efficiency technique in intersubspecific hybrid rice Yongyou No.9.[Method] We conducte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of inter...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high and efficiency technique in intersubspecific hybrid rice Yongyou No.9.[Method] We conducte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of intersubspecific hybrid rice Yongyou No.9 based on the data of its ear,grain and weight at different yield levels.[Result]The performance of ear,grain and weight in Yongyou No.9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yield levels.The enhancement of effective ears would restrain the number of per ear total grains.It was found that the direct contributions of main economic traits to yield were determined to be per ear total grainseffective earseed setting rate1 000-grain weight.[Conclusion]The high-yield and effect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ggested as follows:on the basis of certain effective ear number,grain number per ear should be mainly focused with a consideration to 1 000-grain w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ngyou No.9 Single cropping late rice high yield and 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
下载PDF
双季稻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
2
作者 周昕 陈细兵 +3 位作者 曾文进 黄颖洪 彭雨 陈佳娜 《作物研究》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为推进双季稻机械化生产,促进单产提高,集成了“机械整地、机械施肥、机械撒施石灰、机械播种育秧、机械插秧、机械开丰产沟、机械植保、机械粉碎秸秆还田、机械深翻越冬、机械开沟、机播绿肥”等农机农艺融合的双季稻机械化高产高效生... 为推进双季稻机械化生产,促进单产提高,集成了“机械整地、机械施肥、机械撒施石灰、机械播种育秧、机械插秧、机械开丰产沟、机械植保、机械粉碎秸秆还田、机械深翻越冬、机械开沟、机播绿肥”等农机农艺融合的双季稻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并于2022年在汨罗市对该模式进行17 hm^(2)的示范应用。结果显示,在双季稻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下,双季稻周年产量增加了2.19 t/hm^(2)、纯效益增加了4782元/hm^(2),双季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全程机械化 技术模式 高产高效 农机农艺融合
下载PDF
Potential promoted productivity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medium-and low-yield cropland land in China 被引量:7
3
作者 闫慧敏 冀咏赞 +3 位作者 刘纪远 刘芳 胡云锋 匡文慧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259-271,共13页
With a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better food consumption levels, im- 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rable land use and increasing its productivity have become funda- mental strategies to meet the growing food... With a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better food consumption levels, im- 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rable land use and increasing its productivity have become funda- mental strategies to meet the growing food security needs in China. A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medium- and low-yield cropland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plans for cropland improvement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new method to identify high-, medium-, and low-yield cropland from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data at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500 m. The method could be used to reflect the regional heterogeneity of cropland productiv- ity because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was based on the regionalization of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high-, medium-, and low-yield cropland in China was 21%, 39%, and 40%, respectively. About 75% of the low-yield cropland was lo- cated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and about 53% of the high-yield cropland was located in plain areas. The five provinces with the largest area of high-yield cropland were all located in the Huang-Huai-Hai region, and the area amounted to 42% of the national high-yield cropland area. Meanwhile, the proportion of high-yield cropland was lower than 15% in Hei- Iongjiang, Sichuan, and Inner Mongolia, which had the largest area allocated to cropland in China. If all the medium-yield cropland could be improved to the productive level of high-yield cropland and the low-yield cropland could be improved to the level of medium-yield cropland, the total productivity of the land would increase 19% and 24%,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security light use efficiency model cropland productivity high- medium- and low-yield crop-l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原文传递
内江市“水稻-大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
作者 朱丽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5期53-55,共3页
内江市农业生产以水稻和大蒜为主要经济作物。长期以来实施的单一作物连作模式已经导致了土壤疲劳、肥力下降和病虫害增多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一种水稻与大蒜的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通过改良种植结构,提高农田生态系... 内江市农业生产以水稻和大蒜为主要经济作物。长期以来实施的单一作物连作模式已经导致了土壤疲劳、肥力下降和病虫害增多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一种水稻与大蒜的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通过改良种植结构,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保持土壤健康。轮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水稻和大蒜的单产,优化了产品的品质,还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与肥力,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大蒜 轮作高产 高效栽培 种植技术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25
5
作者 钱春荣 于洋 +5 位作者 宫秀杰 姜宇博 赵杨 郝玉波 李梁 张卫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69-2077,共9页
以黑龙江省近50年来第1积温带大面积种植的8个典型春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0年进行密度和施肥的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年代主栽品种氮肥偏生产力(PFP)、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吸收利用率(NRE)及主要器官氮含量对密度和氮素的... 以黑龙江省近50年来第1积温带大面积种植的8个典型春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0年进行密度和施肥的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年代主栽品种氮肥偏生产力(PFP)、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吸收利用率(NRE)及主要器官氮含量对密度和氮素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1970s-2000s品种更替过程中,PFP和NRE呈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每10年3.41kg kg^-1和2.26个百分点。NAE在1970s-1990s呈显著递增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氮收获指数随年代递增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1.51个百分点;茎、叶和籽粒氮积累量随年代推进呈显著递增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递增0.09、0.07和0.12g株一;上述各主要指标在年代、密度和氮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各年代品种的氮肥利用效率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随密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最高效率值出现在50000-70000株hm^-2范围内,现代品种的最高氮效率的种植密度高于老品种。各年代品种籽粒、叶片、茎氮素积累量和氮收获指数随密度增加呈显著递减趋势。各年代品种籽粒、茎和叶片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对氮收获指数影响各年代品种表现不同。上述结果表明,品种改良的氮肥增效潜力较大。在现有的品种状况下,增密不仅可以增产,而且可以显著提高肥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粮食安全 资源利用效率 品种演变 高产高效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78
6
作者 王秀斌 徐新朋 +4 位作者 孙刚 孙静文 梁国庆 刘光荣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9-1286,共8页
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氮肥用量(N 0、60、120、180、240、300和360 kg/hm2),研究了江西省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双季稻最佳施氮量,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产... 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氮肥用量(N 0、60、120、180、240、300和360 kg/hm2),研究了江西省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双季稻最佳施氮量,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产田、中产田和高产田分别在施氮量为120、180和240 kg/hm2处理取得高产;氮肥贡献率在低产田和中产田上大于高产田,且分别在施氮处理为N 120、180和240 kg/hm2达到最大;土壤氮素依存率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氮素依存率逐渐降低;氮肥吸收利用率为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低、中、高产田间差异不大。高、中、低产田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而氮肥生理利用率各施氮处理间变化不大。综合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得出,低产田、中产田和高产田双季稻适宜施氮量分别为N 120、180和24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田 双季稻 产量 氮肥施用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水旱轮作系统作物养分管理策略 被引量:80
7
作者 范明生 江荣风 +2 位作者 张福锁 吕世华 刘学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432,共9页
水旱轮作系统是我国主要的作物生产系统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作物和土壤季节间的干湿交替变化是这一系统的显著特征,这也引起了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在不同作物季节间的交替变化,构成独特的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面临的主要问... 水旱轮作系统是我国主要的作物生产系统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作物和土壤季节间的干湿交替变化是这一系统的显著特征,这也引起了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在不同作物季节间的交替变化,构成独特的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生产力下降或徘徊不前,灌溉水日益短缺,养分管理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和环境污染等.本文在综述水旱轮作系统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通过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解决该系统养分投入、作物生产和环境风险之间的矛盾.该策略的核心内容是:从整个轮作系统角度出发调控养分,综合应用各种养分资源(化肥、有机肥及环境养分),使养分供应匹配作物需求,并根据不同养分资源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使养分管理与节水、高产栽培等农作技术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早轮作 养分资源高效利用 高产 环境保护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下载PDF
论作物高产的遗传基础及实现产量突破的技术与途径 被引量:19
8
作者 胡琳 许为钢 +2 位作者 赵新西 董海滨 张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32,共4页
论述了作物高产的遗传基础及其技术途径,认为作物理想型有利于提高群体光合产量,是实现作物高产的形态基础;利用不同基因型之间的互作关系将是获得作物理想型的一个可能的途径。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已将C4作物的高光效基因... 论述了作物高产的遗传基础及其技术途径,认为作物理想型有利于提高群体光合产量,是实现作物高产的形态基础;利用不同基因型之间的互作关系将是获得作物理想型的一个可能的途径。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已将C4作物的高光效基因和转化高效基因导入C3作物,该方向的研究将可能获得作物产量的跨越式提高。另外,筛选具有高光效或耐光抑制特性的种质资源材料,也是进行作物高产育种的重要基础。就小麦而言,穗分化特性的改良也是提高其产量水平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高产 形态性状 高光效 耐光抑制 同化物运转 稳分化
下载PDF
分次施氮对单季稻氮素利用率及生态经济适宜施氮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米 杨京平 +2 位作者 徐伟 汪华 孙军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6,共6页
2004年至2005年在浙北富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分次施氮对单季稻氮素利用率及稻田生态经济适宜施氮量的影响.在单季稻不同生育期内,测定水稻植株叶、茎、穗、根全氮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的水稻产量随... 2004年至2005年在浙北富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分次施氮对单季稻氮素利用率及稻田生态经济适宜施氮量的影响.在单季稻不同生育期内,测定水稻植株叶、茎、穗、根全氮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的水稻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与低施氮水平相比,高施氮水平对水稻增产和对氮肥吸收利用率差异不显著,反而向环境中输入较多的氮素;2年的试验表明,应调整返青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施氮比例,实现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浙北富阳高肥力稻田中施氮水平需兼顾水稻生产、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其适宜施氮量为195~23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 氮素利用率 施氮量 高肥力稻田
下载PDF
关于粮食作物滴灌施肥高产高效机理的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飞 曾胜和 +3 位作者 陈云 王国栋 张鑫 张磊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90,共4页
滴灌施肥技术是国内外公认的一项高效灌溉和高效施肥技术。滴灌施肥技术与大田灌溉相比节省灌水量,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省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劳动力,提高作物产量。针对作物滴灌施肥水肥高效的现状,综述了滴灌施肥条件下小麦玉米的... 滴灌施肥技术是国内外公认的一项高效灌溉和高效施肥技术。滴灌施肥技术与大田灌溉相比节省灌水量,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省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劳动力,提高作物产量。针对作物滴灌施肥水肥高效的现状,综述了滴灌施肥条件下小麦玉米的增产效果和水肥利用率状况。从实时灌溉与施肥、水肥一体化与专用肥应用、作物的宽窄行栽培3个方面分析了粮食作物滴灌施肥高产高效的可能机制。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粮食作物滴灌施肥存在的3个问题:滴灌施肥系统滞后、肥料进入施肥系统的时间缺乏科学依据、滴灌规格和滴头压力选择缺乏依据。并对今后滴灌施肥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施肥 粮食作物 高产高效 专用肥 宽窄行栽培
下载PDF
西南地区水旱轮作系统养分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与管理策略建议 被引量:21
11
作者 范明生 樊红柱 +5 位作者 吕世华 曾祥忠 石孝均 刘维震 江荣风 张福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1564-1568,共5页
本文通过农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西南地区水旱轮作系统养分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管理策略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农户间施肥量差异大,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养分施用不平衡、偏施氮肥的现象比较普遍;氮肥施用时期不合理,与作物需... 本文通过农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西南地区水旱轮作系统养分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管理策略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农户间施肥量差异大,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养分施用不平衡、偏施氮肥的现象比较普遍;氮肥施用时期不合理,与作物需求不同步;没有考虑环境养分供应与水旱轮作系统养分动态特征。养分管理应当遵循:从整个轮作系统出发调控养分,综合应用各种养分资源,根据不同养分资源的特征确定管理策略,以及综合应用减少养分损失,高产栽培等农作技术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轮作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养分资源高效利用 施肥调查
下载PDF
稻田长期连种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高额稳产性和施肥效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实烨 王家玉 +4 位作者 王胜佳 陈义 任宇 贺春玲 金苍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在中国浙江省东南部滨海平原上的黄岩市,通过历时18年(1974~1991)的长期定位试验,得出稻田连年种植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研究结果为:尽管受到不同年份气候的影响以及同一复种方式长期连种带来的局限因素,但在固定的施肥管理条件... 在中国浙江省东南部滨海平原上的黄岩市,通过历时18年(1974~1991)的长期定位试验,得出稻田连年种植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研究结果为:尽管受到不同年份气候的影响以及同一复种方式长期连种带来的局限因素,但在固定的施肥管理条件下加上不断更换高产抗病良种,18年平均亩产可以保持吨粮水平(1009kg/亩)。说明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粮食三熟制可以长期连种而达到高额稳产。研究还阐明了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比组合下的最佳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熟制 大麦 双季稻 施肥 连作
下载PDF
山西省作物高产高效综合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邵新胜 梁哲军 +1 位作者 赵海祯 席天元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分析了国内外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山西省作物生产现状,提出开展山西省作物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节水省肥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棉田高效种植模式及开发、高效经济作物高产关键技术与开发、作物抗逆... 分析了国内外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山西省作物生产现状,提出开展山西省作物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节水省肥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棉田高效种植模式及开发、高效经济作物高产关键技术与开发、作物抗逆与环境友好技术研究及开发、农业成果转化扩散模式),并分析了该综合技术研究对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作物生产 高产高效 综合技术
下载PDF
高产土壤条件下双季杂交稻施磷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杨珠 黄运湘 +4 位作者 周清 黄升平 黄见良 李合松 邹应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8-213,共6页
为完善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以湖南省醴陵市高产稻田土壤——河沙泥为供试土壤 ,杂交早稻V40 2和杂交晚稻 V6 44为供试作物 ,对不同施磷水平的杂交稻和土壤效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高产土壤条件下 ,施磷仍能促进水稻提早分... 为完善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以湖南省醴陵市高产稻田土壤——河沙泥为供试土壤 ,杂交早稻V40 2和杂交晚稻 V6 44为供试作物 ,对不同施磷水平的杂交稻和土壤效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高产土壤条件下 ,施磷仍能促进水稻提早分蘖 ,增大水稻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 ,但对水稻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吸收无促进作用 .施磷处理水稻一生中地上部干物质总量和稻谷产量与不施磷处理无明显差异 .施磷的增产效应系数低是高产稻田土壤的重要肥力特性之一 .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水稻施磷量不应依据施磷效应曲线来确定 ,而应依据水稻生产的目标产量和生产单位重量稻谷的需磷量来确定 .依据本试验结果 ,早、晚稻生产 1 0 0 kg稻谷平均吸磷量分别为 0 .32 6 kg和 0 .35 5 kg.比照早、晚稻稻谷产量分别为 7991 .5 kg/hm2 和775 3.9kg/hm2 ,则早、晚稻施磷量应分别为 2 6 .0 5 kg/hm2和 2 7.5 2 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杂交水稻 高产水稻土 肥效 磷肥
下载PDF
水资源约束地区种植结构优化研究——以华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65
15
作者 高明杰 罗其友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10,共7页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除了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栽培技术之外,调整种植结构也是农业节水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论文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构建了区域节水高效种植结构调整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克服了以往模型研究中存在的只...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除了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栽培技术之外,调整种植结构也是农业节水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论文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构建了区域节水高效种植结构调整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克服了以往模型研究中存在的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局限性。并应用该模型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华北地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该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定量分析运算,提出了该区2010年和2030年的节水高效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案,该方案重点压缩了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扩大了低耗水作物种植比例,种植业用水效率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 节水高效种植结构 多目标模糊优化 水资源约束
下载PDF
箬竹资源利用及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战胜 艾文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7828-7830,7839,共4页
介绍了箬竹丰产栽培技术和高效利用,最后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资源 丰产栽培 高效利用 箬竹
下载PDF
作物磷高效种质资源筛选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照辉 贺立源 +2 位作者 张丽梅 郭再华 章爱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1期61-68,共8页
从筛选方法、筛选时期、筛选压力和筛选指标几方面对作物磷高效筛选研究进行概述。结果表明,土培法可以有效地筛选磷高效作物;筛选时期以苗期为宜,结合全生育期复筛更佳;筛选压力可根据不同的作物、筛选方法、筛选时期而定;筛选指标多... 从筛选方法、筛选时期、筛选压力和筛选指标几方面对作物磷高效筛选研究进行概述。结果表明,土培法可以有效地筛选磷高效作物;筛选时期以苗期为宜,结合全生育期复筛更佳;筛选压力可根据不同的作物、筛选方法、筛选时期而定;筛选指标多种多样,主要为一些与磷效率有关的生理和形态指标。同时指出当前作物磷高效种质资源筛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磷高效 筛选方法 筛选指标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一年一作玉米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对播期的响应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彩云 党红凯 +4 位作者 李佳 刘学彤 马俊永 李科江 郑春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0-724,共15页
本文通过研究限水灌溉条件下,播期对一作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阶段气象因子与产量、产量性状及灌浆参数的相关关系,探讨播期对一年一作玉米产量的影响机制,为低平原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撑。试验采用‘先玉... 本文通过研究限水灌溉条件下,播期对一作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阶段气象因子与产量、产量性状及灌浆参数的相关关系,探讨播期对一年一作玉米产量的影响机制,为低平原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撑。试验采用‘先玉335’和‘郑单958’两个玉米品种,设置5个播期:5月5日(SD_(1))、5月20日(SD_(2))、6月5日(SD_(3))、6月20日(SD_(4))和6月30日(SD_(5))。结果表明:1)播期对产量影响显著,且受品种和年型综合影响。随播期的延后,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两年平均以SD_(1)产量最低,SD_(4)产量最高,SD_(3)和SD_(4)间产量差异不显著。SD_(4)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和百粒重较高。2)通径分析表明,产量要素对产量的贡献相互影响,其中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百粒重。3)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粒重变化特征(R^(2)>0.98,P<0.01),粒重的大小由平均灌浆速率(V)和灌浆持续期(D)的乘积决定,其中D对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4)从气象因子对产量和百粒重的影响来看,播种到吐丝的日平均气温(T_(Avsf))越高,吐丝到成熟的日均温差(TR_(Avfm))越大,产量越高;吐丝后10 d≥35℃的天数(D_(1)fa)越多,吐丝到成熟的日均气温(T_(Avfm))越高,产量和百粒重越低;其中T_(Avfm)对产量和百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且各气象因子对产量和百粒重的作用相互影响。SD_(1)粒重较低的主要原因是T_(Avfm)高、TR_(Avfm)小,且D1_(fa)高,D较短。SD_(3)和SD_(4)粒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TRAvsf较大,V、D较高。SD_(5)虽然TR_(Avfm)较大,但因T_(Avfm)较低,总体D缩短,最终粒重降低。5)从品种来看,‘先玉335’较‘郑单958’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和百粒重高,且‘先玉335’的V和V×D分别较‘郑单958’高0.19 mg∙grain^(−1)∙d^(−1)和0.73 mg∙grain^(−1)∙d^(−1)。这说明选用产量潜力大、灌浆速率高的品种,在6月上旬到6月中下旬播种可优化生育期气象要素,进而提高粒重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平原区 玉米单作 一年一作 高产高效 产量性状 灌浆特征 播期 气象因子
下载PDF
长江中游棉区西瓜—棉花—大白菜—菠菜连作套种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新稳 田绍仁 +2 位作者 柯兴盛 杨绍群 肖水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62-64,79,共4页
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总结出了适合长江中游棉区的西瓜-棉花-大白菜-菠菜连作套种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关键词 西瓜 棉花 大白菜 菠菜 连作套种 高产高效
下载PDF
作物超高产育种途径探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东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77-1481,共5页
本文以3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例,阐述了作物超高产育种的概念,归纳了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并从理想株形选育、高光效育种、遗传资源的发现与创新和生物技术手段4个方面分析了作物超高产的途径。
关键词 作物 超高产 理想株形 高光效 遗传资源 生物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