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油高产夏大豆冀豆26的选育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燕 刘兵强 +7 位作者 孟庆民 陈强 黄冀楠 刘晓燕 史晓蕾 闫龙 张孟臣 杨春燕 《大豆科技》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冀豆2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豆17为母本,冀豆1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混合法选育而成的夏大豆新品种。2020—2021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3619.7 kg/hm^(2),较对照品种冀豆12平均增产8.5%。2021年参加河北... 冀豆2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豆17为母本,冀豆1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混合法选育而成的夏大豆新品种。2020—2021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3619.7 kg/hm^(2),较对照品种冀豆12平均增产8.5%。2021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534.0 kg/hm^(2),较对照品种冀豆12平均增产10.7%。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为22.56%,属高油品种,适宜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区种植。202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豆2022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冀豆26 高油 高产 品种选育
下载PDF
基于国内外大豆品种比较的中国大豆品种改良路径探索
2
作者 郭勇 姜思琦 +3 位作者 于莉莉 徐江源 洪慧龙 邱丽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1,共7页
我国的大豆生产落后于世界大豆主产国,从品种角度看,存在着单产水平低、油分含量低等问题。本文对主产国大豆品种研发应用情况以及美国大豆品种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了美国在大豆种质的资源研究、育种技术研发、品种特性鉴定以及环境... 我国的大豆生产落后于世界大豆主产国,从品种角度看,存在着单产水平低、油分含量低等问题。本文对主产国大豆品种研发应用情况以及美国大豆品种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了美国在大豆种质的资源研究、育种技术研发、品种特性鉴定以及环境因素研究等方面对于大豆品种研发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中美大豆品种特性的全面比较分析,明确我国大豆品种在单产、含油量、种植密度等方面的差距,提出了快速提升我国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路径,即通过对高油大豆资源进行表型精准鉴定,研发全基因组选择、转基因等高效育种技术,聚合产量和其他优异性状,创制优异大豆种质,设计培育高油高产突破性品种,以期为中国大豆品种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改良 高油高产 路径
下载PDF
餐厨废大豆油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3
作者 沙耀华 宋文佳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公路建设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生物沥青的研发一方面促进了生物质资源的再生利用,另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减少了石油沥青的开采。以餐厨废大豆油为添加剂,制备了废大豆油改性沥青。通过针入度、软化点... 公路建设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生物沥青的研发一方面促进了生物质资源的再生利用,另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减少了石油沥青的开采。以餐厨废大豆油为添加剂,制备了废大豆油改性沥青。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和黏度等常规性能试验以及多重应力蠕变与恢复试验(MSCR)、线性振幅扫描试验(LAS)等流变性能探究了废大豆油对基质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废大豆油自身轻质组分多、黏度小等物化特征,废大豆油提高了沥青的针入度,降低了沥青的软化点及黏度,并且废豆油掺量越多,这种改性效果越明显。掺入6%的废豆油能使70^(#)和90^(#)基质沥青的针入度分别提高93.2%和68.6%,使软化点分别降低7.9℃和4.9℃,使黏度分别降低31.3%和22.9%。黏度的降低改善了沥青的施工和易性,6%掺量的废豆油可使70^(#)和90^(#)沥青的拌合温度降低9.4℃和6.6℃,压实温度降低10.8℃和8.2℃。此外,废大豆油增加了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降低了变形恢复率。因此,废豆油使沥青黏性成分增加,抗高温蠕变性能降低,但增加了重复荷载下沥青的疲劳寿命。实际应用中,废豆油掺量可根据地区温度差异进行调整,应在不过多损害高温性能的同时提高低温性能或施工简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生物沥青 废大豆油 高温性能 和易性
下载PDF
高油大豆新品种兴豆7号的选育
4
作者 田甜 陈娜仁图雅 +6 位作者 李国庆 杨帆 李小忠 郑慧 尤艳华 黄田田 董汉文 《大豆科技》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兴豆7号是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以春优439为母本,合99-718(合丰5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油大豆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613.8 kg/hm^(2),较对... 兴豆7号是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以春优439为母本,合99-718(合丰5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油大豆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613.8 kg/hm^(2),较对照品种丰豆2号增产9.8%。201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中早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530.6 kg/hm^(2),较对照品种丰豆2号增产6.8%。该品种粗脂肪含量为24.24%,粗蛋白含量为36.74%,适宜≥10℃活动积温2500℃以上地区春播种植。201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豆2019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大豆 兴豆7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瓶中抗氧剂降解产物的提取及在大豆油(供注射用)中的迁移研究
5
作者 尧云峰 胡尚钊 +3 位作者 王璐 李慧敏 崔洪辉 付春旺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8期36-38,25,共4页
目的:考察高密度聚乙烯瓶中抗氧剂降解产物与大豆油(供注射用)的相容性,评估高密度聚乙烯瓶中3种抗氧剂降解产物是否存在安全性风险。方法: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学验证,并采用该法测定降解产物在高密度聚乙烯... 目的:考察高密度聚乙烯瓶中抗氧剂降解产物与大豆油(供注射用)的相容性,评估高密度聚乙烯瓶中3种抗氧剂降解产物是否存在安全性风险。方法: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学验证,并采用该法测定降解产物在高密度聚乙烯瓶中的含量及在大豆油中的迁移量。结果:方法适用性良好,准确度高,稳定性强,方法学符合要求。应用该方法对三批大豆油(供注射用)进行检测,在加速试验(40℃±2℃、75%±5%、放置0、3、6个月)及长期试验(25℃±2℃、60%±10%、放置3、6、9、12个月)的试验条件下,均未检出DBP、DBB、DBHBA。结论:高密度聚乙烯瓶中抗氧剂降解产物未能迁移进入大豆油(供注射用),该包材与大豆油(供注射用)相容性良好,为其安全性风险评估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大豆油 高密度聚乙烯瓶 相容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极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益农豆510选育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6
作者 王建坤 梅媚 +2 位作者 刘春雨 张庆福 闫洪睿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益农豆510推广应用,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该品种是哈尔滨市益农种业有限公司2009年以黑河43为父本、东升1号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2016-2017年参加...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益农豆510推广应用,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该品种是哈尔滨市益农种业有限公司2009年以黑河43为父本、东升1号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2016-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区域试验,2年14个试验点增产点率93%,平均产量为2 317.65 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45增产8.2%。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6个试验点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2 549.4 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45增产7.8%。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190032。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三年脂肪平均含量22.3%,属高油品种。本研究还对其栽培模式进行了探索,并进行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大面积高产创建示范田,产量达到2 809.5~3 145.5 kg·hm^(-2),创造了大面积高产典型。该品种被列入“2023年黑龙江省高油高产大豆奖补政策大豆品种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益农豆510 高油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极早熟高油大豆品种佳豆30的选育与育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美玲 郭泰 +6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赵海红 张振宇 徐杰飞 赵星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21-24,共4页
为了挖掘极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佳豆30的品种潜力与优势,总结了该品种选育结果与育种经验。该品种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08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1900℃左右,为极早熟品种;省级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56.5 kg/hm ^(2),较对照品种黑河45增... 为了挖掘极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佳豆30的品种潜力与优势,总结了该品种选育结果与育种经验。该品种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08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1900℃左右,为极早熟品种;省级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56.5 kg/hm ^(2),较对照品种黑河45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51.8 kg/hm ^(2),较对照品种黑河45增产8.9%;国家级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38.6 kg/hm ^(2),比对照品种黑河45增产8.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58.7 kg/hm ^(2),比对照品种黑河45增产9.1%;脂肪含量22.11%,蛋白质含量39.46%,为高油品种;病害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中抗大豆灰斑病(SCSH)、中感大豆病毒病SMVⅠ号株系和感大豆病毒病SMVⅢ号株系;适宜北方春大豆极早熟区种植。该品种的选育体会可归纳为4点,包括制定育种目标要面向主产区、优选亲本是品种选育成败的关键、坚持生态育种理念培育优良品种和极早熟育种要突出产量与品质,可供育种工作者学习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熟 高油大豆 佳豆30 选育
下载PDF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3517的选育及良种良法配套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玮 马潇潇 +5 位作者 王冬昭 蒋洪蔚 谢建国 郑宇宏 王曙明 李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48-152,共5页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吉育3517推广应用,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该品种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13年以垦02-728为母本、吉育30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2020-2021年...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吉育3517推广应用,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该品种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13年以垦02-728为母本、吉育30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2020-202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406.3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303平均增产4.9%,其中最高产量达4400.0 kg·hm^(-2)。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697.2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303平均增产6.8%,其中最高产量达4285.6 kg·hm^(-2)。202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20028。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油分含量两年平均23.40%,属高油品种。本研究还对其栽培模式进行了探索,并进行良种良法配套示范,相比同生育期组主推品种吉育303增产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吉育3517 高油 高产 栽培模式
下载PDF
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242的选育
9
作者 董岭超 王曙明 +5 位作者 杨振宇 孟凡凡 孟凡钢 范旭红 蒋洪蔚 闫日红 《大豆科技》 2023年第6期47-50,共4页
吉育24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2012年以早熟中间材料公交01109-1为母本,吉原引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2722.8 kg/hm... 吉育24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2012年以早熟中间材料公交01109-1为母本,吉原引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2722.8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增产10.4%。202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651.2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增产4.3%。该品种早熟、高产、高油,适宜吉林省东部大豆早熟区种植。202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1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吉育242 早熟 高油
下载PDF
低纬高原地区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选育及栽培要点
10
作者 赵银月 张亮 +4 位作者 崔兴洪 刘和湖 黄国贤 韩玉芝 王铁军 《大豆科技》 2023年第5期43-48,共6页
为培育低纬高原地区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引进优异资源与该区域优良大豆品种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育成2个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云黄16和云黄17。2018-2019年,云黄16和云黄17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2年区... 为培育低纬高原地区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引进优异资源与该区域优良大豆品种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育成2个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云黄16和云黄17。2018-2019年,云黄16和云黄17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云黄16平均产量为3801 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增产24.4%;云黄17平均产量为3528 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增产15.5%。2019年,云黄16和云黄17参加云南省生产试验,其中云黄16平均产量为3058.8 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增产39.5%;云黄17平均产量为3162.9 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增产44.2%。经测定,2个品种均属高油大豆品种,其中云黄16粗蛋白质含量为38.1%,粗脂肪含量为22.37%;云黄17粗蛋白质含量为38.5%,粗脂肪含量为23.44%。云黄16和云黄17均适宜云南省低纬高原地区常年种植,可净种、间作和套种。2020年,云黄16和云黄17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滇审大豆2020003号和滇审大豆202000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低纬高原 高产 高油 栽培要点
下载PDF
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雁育豆23”的选育
11
作者 滕嘉隆 孙元宏 +3 位作者 姚秀炜 张世祺 李平萍 马文清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2-35,共4页
“雁育豆23”是以合交02-69为母本,吉育8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20—2021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58.6 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9.4%。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30.9 kg/hm^(2),比对照合交02-69... “雁育豆23”是以合交02-69为母本,吉育8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20—2021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58.6 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9.4%。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30.9 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3.0%,最高产量达3815.4 kg/hm^(2)。“雁育豆23”的特点为高产、高油,抗逆性强,抗倒伏,适应性广,平均百粒重19.2 g,粗脂肪含量20.98%,蛋白质含量38.56%。适宜种植区域为吉林省大豆早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高油 大豆 “雁育豆23” 选育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油中3种抗氧化剂的不确定度评定
12
作者 杨眉 宋明雄 +2 位作者 陈润霖 业润泽 周伟 《粮食加工》 2023年第5期152-157,共6页
建立用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大豆油中的3种抗氧化剂(BHT、BHA、TBHQ)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等参数的分析研究,确定该方法便捷可靠。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提供的不确定度分析思... 建立用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大豆油中的3种抗氧化剂(BHT、BHA、TBHQ)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等参数的分析研究,确定该方法便捷可靠。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提供的不确定度分析思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该实验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影响结果的各个不确定度分量,为后续工作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实验数据表明储备液和标准溶液的配制、样品回收、固相萃取过程、标准曲线拟合对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较大,样品称量和液相色谱进样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结果表示为0.0128±0.00176 g/kg,k=2(P=95%);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测定结果表示为0.0144±0.00198 g/kg,k=2(P=95%);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测定结果表示为0.0140±0.00192 g/kg,k=2(P=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 大豆油 抗氧化剂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被引量:31
13
作者 冯丽娟 朱洪德 +1 位作者 于洪久 王春凤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8-162,共5页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密度、施肥量三因素通过影响高油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植株干物质积累,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施肥量对...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密度、施肥量三因素通过影响高油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植株干物质积累,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农大96065,密度为36万株/hm2,施肥量为210 kg/hm2时的产量最高,达3407.45 kg/hm2;高油大豆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影响,其次是密度和施肥量;蛋白质脂肪总量主要受密度因素影响,品种效应其次,施肥量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大豆 密度 施肥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高产高油大豆合丰55油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志新 郭泰 +5 位作者 吴秀红 郑伟 李灿东 张振宇 刘忠堂 韩世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2-605,共4页
合丰5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08年育成的优良大豆品种,该品种具有超高产、高油、抗病、广适应性等突出优点。为了进一步探索该品种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采用二因素三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播种密度与施肥水平对其油... 合丰5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08年育成的优良大豆品种,该品种具有超高产、高油、抗病、广适应性等突出优点。为了进一步探索该品种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采用二因素三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播种密度与施肥水平对其油分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高油大豆品种产量影响显著,随密度的增加和常规施肥量提高,高油大豆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高油大豆油分含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随着密度的增加油分含量下降明显,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油分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密度和施肥量互作对产量及油分含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密度 施肥水平 高产高油大豆 油分 产量
下载PDF
美国大豆资源利用与高油大豆合丰57的创新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秀红 郭泰 +3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刘忠堂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4-516,共3页
利用美国高油大豆种质资源Hobbit与本单位自主创新的高油大豆品种合丰42号杂交,对其后代材料F2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和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与病害鉴定技术,创新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合丰57。该品种油分含量... 利用美国高油大豆种质资源Hobbit与本单位自主创新的高油大豆品种合丰42号杂交,对其后代材料F2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和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与病害鉴定技术,创新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合丰57。该品种油分含量22.87%,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31.4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47号平均增产13.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19.7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号平均增产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豆资源 利用 高油大豆 合丰57 创新
下载PDF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高油大豆产量品质及微环境生态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苗保河 刘波 +6 位作者 董庆裕 余松烈 李向东 张丽娟 何启平 朱陶 刘兴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60-2168,共9页
2005~2006年,在菏泽市农科院试验田,以高油大豆品种鲁豆9为试验材料,研究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蛋白质、脂肪、脂肪酸组分以及微环境生态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波浪冠层群体增产253.65kg/hm2,增产11.7... 2005~2006年,在菏泽市农科院试验田,以高油大豆品种鲁豆9为试验材料,研究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蛋白质、脂肪、脂肪酸组分以及微环境生态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波浪冠层群体增产253.65kg/hm2,增产11.76%;株高降低1.21cm,降低1.46%;在籽粒脂肪总量提高1.52%基础上,亚油酸含量提高1.60%,亚麻酸和硬脂酸含量分别降低0.14%和7.20%。波浪冠层各密度群体间株高和分枝数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百粒重差异不显著。波浪冠层群体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分别增加67.68μmo.lm-.2s-1和8.31μmo.lmol-1,分别增加5.06%和2.45%;湿度增加0.33mbar,增高4.47%;低温生育期时温度增加1.86℃,增加0.69%,高温生育期时温度平均降低0.17℃,降低0.51%。光照、温度、湿度和CO2等微环境生态因子的变化,更利于高油大豆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波浪冠层 高油大豆 产量 品质 生态因子
下载PDF
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洪德 冯丽娟 +4 位作者 于洪久 王春凤 宋伟 刘敏 高中利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6-972,共7页
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施肥水平、播期对高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密度、施肥水平、播期4因素通过影响高油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高油大豆的产量。其中叶... 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施肥水平、播期对高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密度、施肥水平、播期4因素通过影响高油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高油大豆的产量。其中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随着密度和施肥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播期的延迟而下降,而叶绿素含量则随着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但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和播期的延迟呈上升趋势;施肥水平对高油大豆的产量影响最大,其中农大15751在5月3日播种,施肥量为300 kg.hm-2,密度为45×104p lants.hm-2时产量最高,达378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大豆 密度 施肥水平 播期 产量
下载PDF
高油大豆种质资源合丰50特点与育种利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美玲 郭泰 +6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赵海红 徐杰飞 张振宇 赵星棋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0,F0002,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与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潜力,对高油大豆种质合丰50特点与育种利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该种质具有含油量高(22.57%)、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及优良性状遗传力高等突出特点,集优良性状与基因于一体。作为品种生产直接利用,... 为了深入研究与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潜力,对高油大豆种质合丰50特点与育种利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该种质具有含油量高(22.57%)、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及优良性状遗传力高等突出特点,集优良性状与基因于一体。作为品种生产直接利用,年最大推广面积64.9 hm^( 2),累计推广面积445.9万hm^( 2),增产大豆17.5亿kg,创社会效益66.3亿元。作为种质资源利用,先后育成了高油大豆新品种17个,油分含量≥21.24%,平均值为22.42%,最高值为24.13%,其中大豆新品种合农75油分含量为23.40%,2019年推广面积达50.7万hm^( 2),2015—2019年累计推广面积157.7万hm^( 2),增产大豆5.4亿kg,创经济效益20.3亿元。该种质既是优良品种又是优异种质资源,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与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大豆 种质资源 合丰50 特点 育种利用
下载PDF
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栾晓燕 杜维广 +5 位作者 满为群 刘鑫磊 马岩松 郑宝香 陈怡 刘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5-891,共7页
为建立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进行了抗(耐)旱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系)筛选,土壤水份对高油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的影响,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研究,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等单项研究及对高油高产抗旱单项栽培技术组装研究... 为建立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进行了抗(耐)旱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系)筛选,土壤水份对高油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的影响,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研究,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等单项研究及对高油高产抗旱单项栽培技术组装研究。结果如下: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种植的抗(耐)旱高油大豆品种黑农37、黑农41、黑农44、合丰40、垦农4、红丰11、黑河27、合丰47;黑农41品种,任何生育时期受到干旱胁迫都会对其产量和油分含量造成负面影响,其干旱胁迫影响程度表现为:结荚~鼓粒期>鼓粒期>结荚期>花期>苗期,以结荚~鼓粒期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可使单株产量下降27.1%,油分下降12.6%;秋翻秋起垄整地是较好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较春搅茬起垄有较明显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4.28%~16.67%;黑农44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垄上穴播为20~25万株hm-2,垄上双条播为25万株hm-2;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在适应推广区域内是一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和推广价值的栽培技术,其增产幅度为13.55%~25.4%;提出建立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的最佳模式:以高油品种黑农44为核心,在蓄水保墒的秋翻秋起垄的耕作基础上,配之穴播+优化施肥(N7+P14+K10)+抗旱种衣剂+抗旱叶面肥+行间覆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大豆 优质高产 旱作栽培 技术体系
下载PDF
波浪冠层群体微生态环境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苗保河 刘波 +5 位作者 李向东 余松烈 董庆裕 王凤娟 李凤兰 汪胜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0-236,共7页
探讨波浪冠层群体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005-2006年,以高油大豆品种鲁豆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波浪冠层对鲁豆9号群体结构、微生态环境、光合特性、产量、产量构成... 探讨波浪冠层群体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005-2006年,以高油大豆品种鲁豆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波浪冠层对鲁豆9号群体结构、微生态环境、光合特性、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波浪冠层群体与CK相比,株高平均降低1.41 cm、分枝减少0.08个,分别降低和减少1.38%和5.30%;群体光照度、CO2浓度和湿度分别增加67.68μm o l/(m2.s)和8.31μL/L和0.33 m bar,分别增加5.06%、2.45%和4.47%;低温生育期时温度提高0.06℃,高温生育期时温度平均降低0.17℃;植株中部透光率提高1.57%,光合速率提高4.04%;密度平均增加3.0万株/hm2,单产平均增加253.65 kg/hm2,增产11.7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籽粒脂肪总量提高1.52%基础上,亚油酸含量提高1.60%,亚麻酸和硬脂酸含量分别降低0.14%和7.20%。波浪冠层群体密度与脂肪和棕榈酸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r=-1.00**和-0.90*);脂肪与亚油酸呈正相关(r=0.79),而与硬脂酸呈负相关(r=-0.55);油酸与亚油酸和亚麻酸均呈负相关(r=-0.74和-0.50),亚油酸和亚麻酸呈显著正相关(r=-0.95*)。因此,波浪冠层群体调节了大豆生长发育的微生态环境,更利于高油大豆产量形成和品质改良,不仅能增产,而且提高高油大豆脂肪含量、优化脂肪酸组分、提高了营养价值,在生产上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冠层 微生态环境 高油大豆 产量 品质 脂肪酸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