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edict oil recovery in high water cut stage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志斌 刘浩翰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6期988-995,共8页
The wat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metho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the oil and water phase permeability ratio and the water saturation is inappropriate to predict the oil recovery in t... The wat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metho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the oil and water phase permeability ratio and the water saturation is inappropriate to predict the oil recovery in the high water cut stage. Hence, a new wat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equation adapted to the high water cut stage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oil recovery. The water drive phase permeability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curve of the oil and water phase permeability ratio vs. the water saturation, in the semi-logarithmic coordinates, has a significantly lower bend after entering the high water cut stage, so the wat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metho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the oil and water phase permeability ratio and the water saturation is inappropriate to predict the oil recovery in the high water cut stage; therefore, a new wat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equation based on a better relationship between ln(kro/k,.~) and S~ is urgently desirable to be established to effectively and reliably predict the oil recovery of a water drive reservoir adapted to a high water cut stage. In this paper, by carrying out the water drive phase permeability experiments,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between the oil and water phase permeability ratio and the water saturation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and an integration of the established model, the wat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equation adapted to a high water cut stage is obtained. Using the new wat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to predict the oil recovery of the GD3-block of the SL oilfield and the J09-block of the DG oil field in China, results with high predicted accuracy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water cut stage phase permeability equation wat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predicting oil recovery
原文传递
特高含水期油田水驱特征曲线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继强 岳圣杰 +2 位作者 宋瑞文 陈青松 王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1,共5页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水驱特征曲线偏离直线段出现上翘,从而造成最终可采储量预测值偏高的问题。为此,在三次多项式拟合的半对数相渗关系表达式的基础上,对水驱特征曲线进行优化,使优化后的水驱特征曲线能更符合油田的实际生产情况。分...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水驱特征曲线偏离直线段出现上翘,从而造成最终可采储量预测值偏高的问题。为此,在三次多项式拟合的半对数相渗关系表达式的基础上,对水驱特征曲线进行优化,使优化后的水驱特征曲线能更符合油田的实际生产情况。分别应用优化后的水驱特征曲线和两段直线法对D油田某区块进行最终可采出量预测,并与用Arps递减曲线法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驱特征曲线和两段直线法所预测出的可采储量结果与Arps递减曲线法所获取的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69%和5.83%,表明优化后的水驱特征曲线适用性更好,准确性更高,且可以简单快速地预测出高含水期油田的最终可采储量。该研究对于油田开发后期开发方案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特征曲线 特高含水期 相渗关系 可采储量预测
下载PDF
糠醇-脲-甲醛树脂固砂剂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乐梅 李建康 +5 位作者 吕健海 徐忠 赵彧 王世军 孙瑞霞 徐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5,123,共4页
该固砂剂是为满足胜利胜坨油田高含水、严重出砂油井的防砂而开发的。所研制的糠醇 脲 甲醛树脂活性高 ,水分散性良好。通过组分筛选和配方优化 ,得到固砂液的基本配方为 :5 .0~ 8.0 %树脂 ,2 .5~ 5 .0 %潜在酸固化剂 ,0 .2 %~ 0 .... 该固砂剂是为满足胜利胜坨油田高含水、严重出砂油井的防砂而开发的。所研制的糠醇 脲 甲醛树脂活性高 ,水分散性良好。通过组分筛选和配方优化 ,得到固砂液的基本配方为 :5 .0~ 8.0 %树脂 ,2 .5~ 5 .0 %潜在酸固化剂 ,0 .2 %~ 0 .5 %商品偶联剂HK 5 5 0 ,用清水配液。实验固砂液与粒径 0 .4~ 0 .8mm的石英砂在 6 0℃反应 2 4小时形成的固结砂 ,抗压强度大于 5MPa ,渗透率保留率大于 80 % ,适用温度下限 6 0℃ ,上限至少为 90℃ ,在油田污水、煤油、10 %盐酸、10 %硫酸、10 %NaOH碱液中浸泡 90天强度基本不变 ,在 10 %KMnO4溶液中浸泡 10d后解体。石英砂中含有粘土时固结砂抗压强度急剧降低 ,≤ 1%时抗压强度 >5MPa。石英砂粒径减小使固结砂渗透率保留率降低。简介了在胜坨油田 12口严重出砂井和 9口一般出砂井用该固砂液固砂的结果。图 5表 6参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醇-脲-甲醛树脂 固砂剂 防砂技术 油井 单液法 油层 渗透率 偶联剂 HK-550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预分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4
作者 杨蕾 宋奇 +2 位作者 郭鹏 罗江涛 钱国全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第5期25-29,共5页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期,造成了污水加热能耗高、系统处理负荷高等问题。首先介绍高含水采出液给油田生产带来的危害,其次针对危害,重点详述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预分水处理技术,最后对预分水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认...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期,造成了污水加热能耗高、系统处理负荷高等问题。首先介绍高含水采出液给油田生产带来的危害,其次针对危害,重点详述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预分水处理技术,最后对预分水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随着高含水油田的增多,高效预分水装置会逐渐向各种技术的一体化、小型化、低投资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将预分水与污水除油合二为一,减少污水流动环节,从而有效降低后端油水处理系统负荷、能耗及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预分水 仰角式分离器 高效三相分离器
下载PDF
高含水期水驱曲线的推导及上翘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74
5
作者 陈元千 陶自强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3期19-24,共6页
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是预测水驱油田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当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之后,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总会发生上翘现象,并影响到方法的有效应用。基于油水两相流动的基本原理,对高含水期的甲型和乙型水驱曲... 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是预测水驱油田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当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之后,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总会发生上翘现象,并影响到方法的有效应用。基于油水两相流动的基本原理,对高含水期的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进行了重新推导,并对其后期上翘问题作了有效的理论分析。利用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确定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经济极限含水率为95%或水油比为19时外推的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水驱 两相流 油田开发 含水率
下载PDF
基于分流法的电导含水率计的响应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敏 丁庆荣 +2 位作者 黄春辉 杨志刚 于勇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为提高高含水、特高含水井中含水率测量的分辨率,设计了基于分流法的高分辨率电导含水率计。该仪器是在阻抗式含水率计的阻抗传感器内加入非导电分流管,通过分流部分流经阻抗传感器的水流量使阻抗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混相值增大。与阻抗式... 为提高高含水、特高含水井中含水率测量的分辨率,设计了基于分流法的高分辨率电导含水率计。该仪器是在阻抗式含水率计的阻抗传感器内加入非导电分流管,通过分流部分流经阻抗传感器的水流量使阻抗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混相值增大。与阻抗式含水率计相比,该仪器的相对响应值更小,扩大了不同含水率时仪器相对响应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仪器测量的分辨率。实验表明:分流管使该仪器在高含水条件下分辨率达到2%;当含水率大于80%或当含水率小于80%、流量大于20 m^3/d时,可初步确定2%为仪器自身具有的分辨率。现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仪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阻抗传感器 分辨率 油水两相流 标准偏差
下载PDF
高含水期水平管油气水三相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7
作者 汪笑楠 马贵阳 +3 位作者 孙皓 李思宁 李丹 杜义朋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78-82,共5页
由于油气水三相间存在着不稳定的混合界面,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产生多种流型。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水平管道中油气水三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在不同含气体积分数、含油体积分数、黏度及流速条件下油气水三相在水平管道中流动的相分布图... 由于油气水三相间存在着不稳定的混合界面,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产生多种流型。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水平管道中油气水三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在不同含气体积分数、含油体积分数、黏度及流速条件下油气水三相在水平管道中流动的相分布图。分析可知,在高含水期,随着含气体积分数的增加,流型由气泡流发展成分层流;随着混合物流速的增长,流型由分层流发展成段塞流。含气体积分数和混合物流速对流型有较大的影响。含油体积分数和原油黏度对流型的影响不明显。计算结果与相关理论比较吻合,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VOF模型 油气水三相流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紧凑立式三相分离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美丽 白春禄 +1 位作者 陈丛磊 雷俊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5-21,共7页
将重力沉降和旋流分离相结合设计了一种紧凑型立式三相分离器。利用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油水分离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对4种结构进行了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入口管径对分离效果影响显著,起旋管长度影响次之,排油管入口高度... 将重力沉降和旋流分离相结合设计了一种紧凑型立式三相分离器。利用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油水分离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对4种结构进行了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入口管径对分离效果影响显著,起旋管长度影响次之,排油管入口高度对分离效率有一定影响,起旋管径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最小。最优结构方案为入口管径D 1=60 mm,起旋管长L=350 mm,起旋管径d 2=110 mm,排油管入口高度h=80 mm,此时,分离效率为96%。最优结构的单因素实验表明,处理量和分流比对分离性能影响显著,处理量越小和分流比越大,油水分离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采出液 高含水率 三相分离器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
下载PDF
新型高效三相分离器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焜 《石油矿场机械》 200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目前,胜利油田采用了三次采油工艺技术,为了满足注聚采出液处理和高稠、高含水采出液处理的需要,采用高效聚结分离技术和先进的控制方法,研制了适用于含聚、高稠、高含水采出液的新型高效三相分离器。
关键词 三相分离器 高含水 三次采油 稠油
下载PDF
河口灰岩油藏“调、堵、疏”控水技术研究
10
作者 毛源 程建军 +1 位作者 唐存知 程永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42-46,共5页
针对胜利油田河口油区裂缝性灰岩油藏开发中逐渐显现的边水侵入、高含水问题进行控水技术研究。以河口L34-7块中高渗灰岩裂缝油藏为例,在系统分析含水上升规律、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堵水工艺适应性的基础上,提出“调、堵、疏”的控水思路... 针对胜利油田河口油区裂缝性灰岩油藏开发中逐渐显现的边水侵入、高含水问题进行控水技术研究。以河口L34-7块中高渗灰岩裂缝油藏为例,在系统分析含水上升规律、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堵水工艺适应性的基础上,提出“调、堵、疏”的控水思路与对策,设计相渗调节、高强度封堵及近井疏通体系。在L34-7块矿场进行了“调、堵、疏”控水工艺试验,单井增油4.8 t,含水率下降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 高含水 相渗透 堵水 疏通 控水技术
下载PDF
国内产液剖面测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取得的新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胡金海 黄春辉 +2 位作者 刘兴斌 张玉辉 王延军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5年第6期10-15,共6页
针对国内陆上油田产液剖面测井技术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开展了高含水井、低产液井、水平井及油气水三相流条件下测井技术研究,开发出了应用于高含水油井的高分辨率含水率计和油水两相流电磁流量计、应用于低产低渗油田的分... 针对国内陆上油田产液剖面测井技术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开展了高含水井、低产液井、水平井及油气水三相流条件下测井技术研究,开发出了应用于高含水油井的高分辨率含水率计和油水两相流电磁流量计、应用于低产低渗油田的分离式产液剖面测井仪、用于三相流测井的光纤探针持气率计、应用于水平井的水平井测井新技术及针对特殊管柱工艺的同层注采储存式含水率计。借助大型多相流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对仪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开展了现场试验,为解决多相流产液剖面测井难题奠定了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液剖面 高含水井 水平井 油气水三相流
下载PDF
基于分流法高分辨率阻抗式含水率计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庆荣 王敏 +2 位作者 刘兴斌 于勇波 周正洲 《石油仪器》 2013年第4期29-32,2,共4页
为提高高含水及特高含水井中含水率测量分辨率,设计了基于分流法高分辨率含水率计。该仪器是基于阻抗传感器而设计的,在阻抗传感器内加入一非导电分流管,通过分流部分水,降低了流经阻抗传感器内流体的含水率,使得阻抗传感器测量得到的... 为提高高含水及特高含水井中含水率测量分辨率,设计了基于分流法高分辨率含水率计。该仪器是基于阻抗传感器而设计的,在阻抗传感器内加入一非导电分流管,通过分流部分水,降低了流经阻抗传感器内流体的含水率,使得阻抗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混相值增加,仪器的测量响应明显降低,拉大了不同含水率时仪器响应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提高分辨率的能力。通过动态实验研究验证了基于分流法高分辨率含水率计中的分流管能够提高仪器的测量分辨率,在高含水条件下分辨率可达到2%。并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仪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为油田高含水油井测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阻抗传感器 分辨率 油水两相流
下载PDF
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压力损失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光华 龚烈航 +1 位作者 王洪伦 刘述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压力损失产生的原因,并对不同条件下切割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形成过程中,压力损失主要是由于磨料液由管道进入喷嘴发生断面收缩时造成的;随着水射流压力的... 从理论上分析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压力损失产生的原因,并对不同条件下切割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形成过程中,压力损失主要是由于磨料液由管道进入喷嘴发生断面收缩时造成的;随着水射流压力的增大,切割深度增加,压力损失增大,但增大的程度会越来越小;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大,切割深度变小,压力损失减小,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却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混合磨料水射流 压力损失 两相流动 高压管路 切割系统
下载PDF
油井采出液预分水用轴向水力旋流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白春禄 王春升 +4 位作者 陈家庆 尚超 张明 刘美丽 郑晓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49-1656,共8页
高含水油井采出液的高效预分水是目前油气集输处理领域面临的关键难题之一,轴向水力旋流器因具有结构紧凑、分离效率高等优点而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自主研发的油井采出液预分水用轴向水力旋流器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与切... 高含水油井采出液的高效预分水是目前油气集输处理领域面临的关键难题之一,轴向水力旋流器因具有结构紧凑、分离效率高等优点而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自主研发的油井采出液预分水用轴向水力旋流器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与切向水力旋流器对比,轴向水力旋流器不仅分离效率更高,而且油出口处的油滴聚结长大近1.8倍,在分水率高于50%的情况下,水出口处的含油浓度低于1000mg/L;轴向水力旋流器压降较低,且压降比与分流比呈线性相关。分流比、含水率和流量对分离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分流比的变化直接影响油核的大小和稳定性,室内样机的最佳分流比为0.45,当含水率为90%、处理量为1.00m^3/h时分水率与含油浓度分别为62.9%和432.8mg/L;含水率高于75%时分离性能良好;室内样机的最佳流量为1.50m^3/h。自主研发的轴向水力旋流器不仅满足性能要求,而且在操作弹性、可控性方面较切向水力旋流器均有一定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两相流 混合物 水力旋流器 油井采出液 高含水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整装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从见 《科技信息》 2013年第3期100-101,共2页
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冲刷以后,储层渗透率及油水运动规律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储层的这种变化特征以及夹层和高渗流带对剩余油的影响,是油藏数值模拟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泥质、灰质、物性夹层参数进行分类赋值,并... 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冲刷以后,储层渗透率及油水运动规律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储层的这种变化特征以及夹层和高渗流带对剩余油的影响,是油藏数值模拟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泥质、灰质、物性夹层参数进行分类赋值,并建立储层物性渗透率时变模型和不同含水阶段相对渗透率模型,实现高精度历史拟合和剩余油描述,为制定开发技术政策界限以及设计优化开发调整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夹层赋值 渗透率时变 相渗时变 高渗流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含水原油物性及流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停 庞永莉 +3 位作者 白剑锋 王智 李昂 吴海浩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9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了得到油田现场中高含水后期原油水两相流动规律,选取长庆某典型高含水原油,测量其基本物性及反相点,改进了适合易乳化原油的反相预测模型,对比了不同温度下表观黏度反相前后的差异。结合油水两相管流环道实验,得到了不同含水率下压... 为了得到油田现场中高含水后期原油水两相流动规律,选取长庆某典型高含水原油,测量其基本物性及反相点,改进了适合易乳化原油的反相预测模型,对比了不同温度下表观黏度反相前后的差异。结合油水两相管流环道实验,得到了不同含水率下压降与流量的关系,分析了压降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的误差。结果表明,该原油在低于凝点(26.0℃)且水为连续相时表现出较强的剪切稀释性,高于凝点时,反相前温度对体系黏度的影响起主导作用,而在反相后温度对体系黏度的影响不大。改进反相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高含水原油的反相点。反相前,压降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反相后压降出现骤降。高含水原油的基本物性与流动规律的研究为油田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黏温特性 反相 压降 模型
下载PDF
底水油藏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水平井产能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恩慧 杨威 +2 位作者 汪巍 李博 郭敬民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9期21-26,共6页
为了搞清底水油藏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水平井产能预测,考虑水平井进入高含水期,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含水饱和度半对数曲线不再呈线性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高含水期下新的油水相渗表征公式,给出高含水期水平井油水两相产能公式。通... 为了搞清底水油藏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水平井产能预测,考虑水平井进入高含水期,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含水饱和度半对数曲线不再呈线性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高含水期下新的油水相渗表征公式,给出高含水期水平井油水两相产能公式。通过实例对比,与常规的水平井产能公式计算结果相比,利用本文公式计算出结果与水平井实际产量的相对误差最小,仅为6.2%,对高含水期下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高含水期 油水两相 水平井产能 相渗表征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下水平井油水两相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恩慧 李博 +2 位作者 彭琴 杨威 孟鹏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9年第3期54-57,7,共4页
当生产井进入高含水期后,油藏渗流出现了油水两相流动.以水平井渗流原理为基础,将水平井的三维渗流简化为2个二维平面渗流,引用保角变换和电模拟概念,得到水平井油水两相产能方程,结合特高含水期相渗关系表征方程,可对水平井油水两相产... 当生产井进入高含水期后,油藏渗流出现了油水两相流动.以水平井渗流原理为基础,将水平井的三维渗流简化为2个二维平面渗流,引用保角变换和电模拟概念,得到水平井油水两相产能方程,结合特高含水期相渗关系表征方程,可对水平井油水两相产能方程求解.通过实例对比,与常规的水平井产能公式计算结果相比,利用本文公式计算出水平井的产量与实际产量的相对误差最小,仅为6.3%,对特高含水期下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油水两相 水平井 产能 表征方程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强非均质油藏剩余油研究新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金蔓 霍宏博 +2 位作者 胡勇 张雷 李金泽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3-47,共5页
渤海Q油田储层纵向及平面非均质性强,地质模型建立难度大,且存在特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准确率低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理论,生产测井资料与流线模拟相结合,利用生产测井资料提供的单层产液量和含水率及分层注入量等数据,判断流... 渤海Q油田储层纵向及平面非均质性强,地质模型建立难度大,且存在特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准确率低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理论,生产测井资料与流线模拟相结合,利用生产测井资料提供的单层产液量和含水率及分层注入量等数据,判断流体运移规律,确定油藏内任意一点上的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应用该方法,渤海Q油田进行注水单元流场调控,提出增注、卡层、堵水等措施,单井产量增加14倍,油田年产油量负递减。实践表明,生产测井资料与流线模拟结合可有效识别剩余油分布,为特高含水期强非均质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流线分布 两相渗流 源汇 非均质 吸水剖面 产液剖面 剩余油
下载PDF
高含水期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探讨
20
作者 贺明芳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9期183-,共1页
分析了形成剩余油的原因,以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所在八面河油田为例着重对高含水期河流相储层剩余油的分布情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含水期 相储层 剩余油 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