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ismism and Fluxoturbidite in Front of Delta 被引量:1
1
作者 YANJi-hua CHENShi-yue +2 位作者 JIANGZai-xing SONGGuo-qi QIUGui-qia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1期26-31,共6页
Seism is one of the main triggering mechanisms of forming fluxoturbidite in front of delta. The forming process of fluxoturbidite in front of delta under seismism was experimentally simulated in lab. The results show ... Seism is one of the main triggering mechanisms of forming fluxoturbidite in front of delta. The forming process of fluxoturbidite in front of delta under seismism was experimentally simulated in lab.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slumping and three kinds of fluxoturbidites in front of delta under seismism. The liquefied fluxo- turbidite and secondary overlapped turbidite move by their own gravity, and develop mainly on the base of foreslope and the frontal bed slope. They have a small sedimentary scale and can’t move too far. On the contrary, the faulted fluxoturbidites have a larger scale and can move a long distance. The collision- power from hinder overlapped sand body is also the motivity of the faulted fluxoturbidite’s migration besides its own gravity. They mostly develop in the deep sag in front of delta, and are the favorable room to accumulate petroleum.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demonstration and inversion of similarity, at least 7.35 M of earthquake had happened in middle- Shasan period of Paleogene, which induced the slumping of delta front. So the tectonic action of northern steep slope is the main reason to induce earth- 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 DELTA fluxoturbidite flume experiment INVERSION
下载PDF
Donald V.Helmberger memoir—exceptional seismologist,teacher,mentor,friend
2
作者 Douglas Dreger 《Earthquake Science》 2022年第1期26-28,共3页
Donald V.Helmberger was an unparalleled observational seismologist,and theoretician.His pioneering work in seismic waveform modeling,and the numerical methods he developed to simulate seismograms to study the structur... Donald V.Helmberger was an unparalleled observational seismologist,and theoretician.His pioneering work in seismic waveform modeling,and the numerical methods he developed to simulate seismograms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 and the nature of earthquake sources have become techniques that are now commonpl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 EARTHQUAKE Earth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ICRO SEISM FRACTURE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FRACTURING AND WATER INJECTIONEVALUATION OF OIL AND WATER WELI~
3
《国外测井技术》 2011年第3期3-4,共2页
关键词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加固对单层砌体结构性能影响及施工
4
作者 李文秀 赵根兄 谢文龙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4期84-87,67,共5页
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难以达到湿作业时间短、承载力提升高和加固费用少等效果,因而选用了一种砌体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通过荷载循环试验及破坏性试验得到未施加预应力模型、山墙两侧预应力模型及山墙中侧预应力模型的应变-荷载循环... 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难以达到湿作业时间短、承载力提升高和加固费用少等效果,因而选用了一种砌体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通过荷载循环试验及破坏性试验得到未施加预应力模型、山墙两侧预应力模型及山墙中侧预应力模型的应变-荷载循环曲线。结果表明:在山墙两侧施加预应力对单层砌体房屋的抗剪性能和整体承载能力提升有良好的效果。同时经对比不同防火防腐材料性能,预应力筋采用聚醚砜-环氧复合涂料更为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震后加固 防火防腐材料
下载PDF
开元矿业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探查物探方法研究
5
作者 李敬鹏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开元矿业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大,井田内断层、陷落柱发育,是影响该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破坏了可采煤层的完整性,减少煤炭资源储量,在生产中要加强对地质构造的探查。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以开元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 开元矿业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大,井田内断层、陷落柱发育,是影响该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破坏了可采煤层的完整性,减少煤炭资源储量,在生产中要加强对地质构造的探查。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以开元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矿9101工作面和9403工作面采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和槽波地震的方法进行探查,并圈定了异常区。根据工作面后续开采情况可知,圈定的异常区与实际揭露的断层和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基本一致,说明地质物探工作及时指导了工作面的布置及回采,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地质构造 无线电波坑道透视 槽波地震
下载PDF
二维地震勘探在朱楼井田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王纬 嵇星华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82-86,119,共6页
为了优化并合理利用砀山县矿产资源,促进砀山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朱楼井田的开发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此次勘探需详细查明勘查区内新生界厚度及底界面起伏形态,查明7、10煤层中落差大于50 m的断层的性质及延伸情况,查明7、10煤层起伏形... 为了优化并合理利用砀山县矿产资源,促进砀山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朱楼井田的开发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此次勘探需详细查明勘查区内新生界厚度及底界面起伏形态,查明7、10煤层中落差大于50 m的断层的性质及延伸情况,查明7、10煤层起伏形态并初步了解7、10煤层厚度变化趋势。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区地质资料并结合以往物探资料,认为二维地震勘查可满足此次勘探任务并部署14条测线总长100.84 km的地震测线。结果表明,二维地震勘探是查明构造情况、控制煤层赋存形态、以及断裂构造状况的借鉴手段之一,本文即阐述二维地震方法在井田勘探起到的作用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地震 数据采集 波组特征 新生界厚度 断层
下载PDF
榆神矿区三维地震节点检波器应用及采空区解释效果
7
作者 李步逊 王磊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本文针对榆神矿区风积沙地区煤矿勘探开发的需求,总结了一套满足榆神矿区风积沙地区煤矿勘探开发需求的宽方位、高覆盖三维节点高效采集应用方式。该技术突破了风积沙地区高密度三维节点接收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实现了风积沙地区高密... 本文针对榆神矿区风积沙地区煤矿勘探开发的需求,总结了一套满足榆神矿区风积沙地区煤矿勘探开发需求的宽方位、高覆盖三维节点高效采集应用方式。该技术突破了风积沙地区高密度三维节点接收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实现了风积沙地区高密度三维节点检波器采集应用,经过后期资料精细化处理,以及室内采空区解释效果,有效解决了风积沙地表下地质目标探查的需求,为同类条件下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提供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地区 节点采集 精细化解释 采空区解释 高密度三维地震
下载PDF
小保当煤矿首采区三维地质特征研究
8
作者 杨彪 李杰 +1 位作者 杨小勇 席义苗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65-69,73,共6页
地质构造的复杂多变性严重制约了现场的生产,传统地质勘探难以实现全方位勘察,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取陕北小保当一号井首采区为研究背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的方法对采区断层地质构造和上覆岩土... 地质构造的复杂多变性严重制约了现场的生产,传统地质勘探难以实现全方位勘察,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取陕北小保当一号井首采区为研究背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的方法对采区断层地质构造和上覆岩土覆盖层厚度变化趋势开展勘探作业。勘探研究表明,小保当一号井首采区共发现9条断层,均为正断层,其中2^(-2)煤层分布2条断层,5^(-2)煤层分布7条断层,断层落差相对较小;2-2煤上覆岩土覆盖层厚度为50~115 m,勘探区覆盖层厚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厚,最大厚度为115 m。在开采该区西南部时,应选取较大工作阻力支架,采区东北区域开采时,加强矿井涌水量和漏风等问题的监管,对突发灾害开展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断层构造 首采区 岩土覆盖层 灾害防治
下载PDF
爆破地震测试及建筑结构安全标准研究 被引量:69
9
作者 言志信 王永和 +1 位作者 江平 王后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907-1911,共5页
结合岩土特性,运用应力应变关系和波的传播特性,证明用质点振速描述爆破地震效应的合理性。通过多次的爆破地震观测,获得了大量地震波波形图和频谱图资料,并获得了不同场地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及参数。通过研究爆破振动测试结果,将我国《... 结合岩土特性,运用应力应变关系和波的传播特性,证明用质点振速描述爆破地震效应的合理性。通过多次的爆破地震观测,获得了大量地震波波形图和频谱图资料,并获得了不同场地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及参数。通过研究爆破振动测试结果,将我国《爆破安全规程》与国外安全标准进行对比,从理论上阐明了爆破安全标准应将振速限值与振动频率相关联,并提出了改进办法和爆破地震安全振速建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地震效应 建筑结构 结构安全 地震波波形图 频谱图 地震观测
下载PDF
应用地震地层综合法计算叠合盆地剥蚀厚度——以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为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小兵 张哨楠 +4 位作者 赵锡奎 何建军 李坤 代寒松 陈杨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6-368,共3页
叠合盆地中剥蚀地层厚度的恢复对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及热史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计算剥蚀厚度的方法较多,但都存在局限性。通过对比发现,在结合其他方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用地震资料在区域上展开的地震地层综合法在叠... 叠合盆地中剥蚀地层厚度的恢复对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及热史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计算剥蚀厚度的方法较多,但都存在局限性。通过对比发现,在结合其他方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用地震资料在区域上展开的地震地层综合法在叠合盆地剥蚀厚度的恢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运用该方法对阿克库勒凸起中上奥陶统的剥蚀地层厚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中上奥陶统在该区的剥蚀厚度为0~61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方法 塔里木盆地 阿克库勒 剥蚀
下载PDF
中国石油物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8
11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董世泰 邓志文 徐光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石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物探力量,陆上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形成了8项特色物探技术,其中复杂山地、黄土塬等地震勘探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高端技术研发方面,高密度地震、全数字地震、多波等技术在复杂油气藏描... 中国石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物探力量,陆上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形成了8项特色物探技术,其中复杂山地、黄土塬等地震勘探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高端技术研发方面,高密度地震、全数字地震、多波等技术在复杂油气藏描述方面初见实效,并建立了较完备的技术流程。中国石油物探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软件和装备研发方面,自主研发了物探一体化核心软件,大型地震仪器已通过2 000道野外试生产,在不久的将来将规模生产。为适应新形势下勘探开发需求,中国石油将继续在未来几年技术发展蓝图指导下,开展物探核心装备与软件研制和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迎接"四大工程"对物探技术提出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物探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 高密度地震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多地震属性同位协同储集层地质建模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建阳 于兴河 +3 位作者 李胜利 王彦辉 杨愈 代伟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介绍了多地震属性提取及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出具体研究思路:首先提取多种地震属性进行聚类分析,选取地震属性组合,拟合与井点砂体厚度的相关性,得到砂体厚度的平面分布预测;然后在地质建模软件中,利用变差函数,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进而... 介绍了多地震属性提取及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出具体研究思路:首先提取多种地震属性进行聚类分析,选取地震属性组合,拟合与井点砂体厚度的相关性,得到砂体厚度的平面分布预测;然后在地质建模软件中,利用变差函数,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进而协同井间砂体厚度分布预测结果,建立三维砂体骨架及属性参数模型,以此定量表征储集层的三维空间分布特性及其非均质性。以大庆杏树岗油田杏56井区为例,指出将多地震属性分析结果协同储集层地质建模,可以综合地震、地质、测井等多方面信息,可为充分有效地综合利用多尺度信息提供良好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树岗油田 地震 储集层 模型 预测
下载PDF
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球物理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96
13
作者 于景邨 刘志新 +1 位作者 岳建华 刘树才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6-592,共7页
简要介绍了我国煤矿生产的发展趋势,说明地质构造及煤层顶、底板水问题是当前煤矿深部开采中所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综合论述了煤矿深部开采中所用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地震勘探技术、矿井直流电法、矿井瞬变电磁法及地质雷达... 简要介绍了我国煤矿生产的发展趋势,说明地质构造及煤层顶、底板水问题是当前煤矿深部开采中所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综合论述了煤矿深部开采中所用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地震勘探技术、矿井直流电法、矿井瞬变电磁法及地质雷达等勘探技术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矿井电阻率成像技术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围岩-隧道衬砌结构体系的减震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志杰 高波 关宝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90-594,共5页
隔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减震新技术,对地面建筑效果显著。本文在分析了地面结构隔震原理的基础上,以隧道洞口段为研究对象,从隔震角度出发,提出了地下结构减震模式的基本构思。根据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结果,论述了这一构... 隔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减震新技术,对地面建筑效果显著。本文在分析了地面结构隔震原理的基础上,以隧道洞口段为研究对象,从隔震角度出发,提出了地下结构减震模式的基本构思。根据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结果,论述了这一构思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抗震 减震 围岩 衬砌结构
下载PDF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加卸载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姜彤 马莎 +1 位作者 许兵 马瑾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3803-3807,共5页
将作用在边坡上的地震力视为对边坡的加卸载,应用动力有限单元法和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开展边坡的全时程动力分析,建立了地震边坡加卸载响应模型,以边坡位移、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为响应参数讨论了地震过程中边坡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提出... 将作用在边坡上的地震力视为对边坡的加卸载,应用动力有限单元法和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开展边坡的全时程动力分析,建立了地震边坡加卸载响应模型,以边坡位移、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为响应参数讨论了地震过程中边坡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提出了以加卸载响应比判断地震边坡稳定性的新思路,研究结论可推广应用于所有具有周期荷载特征的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地震 边坡 加卸载响应比
下载PDF
煤矿采场覆岩破坏的微地震监测预报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永杰 陈绍杰 +1 位作者 张兴民 逄焕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07-1410,共4页
微地震现象是岩体破坏失稳发生前给出的重要信息,研究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微地震特征对于预报岩体破坏、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山东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煤矿井下微震监测系统对华丰煤矿采场覆岩破坏过程进行了监测。通过对... 微地震现象是岩体破坏失稳发生前给出的重要信息,研究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微地震特征对于预报岩体破坏、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山东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煤矿井下微震监测系统对华丰煤矿采场覆岩破坏过程进行了监测。通过对监测到的微地震事件定位计算,证实微地震发展演化与采场覆岩破坏密切相关。根据未失稳岩体微震事件频数、能量、距离的差分变化规律,能够较准确地提前预报岩体破坏,对于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解决煤矿井下岩体破坏预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岩体 破裂 定位 监测 预报
下载PDF
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边坡失稳机理与临界振速 被引量:29
17
作者 黎剑华 张龙 颜荣贵 《矿冶》 EI CAS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论述了爆破地震波对岩石边坡失稳的作用机制 ,探讨了边坡失稳的临界振速及其控制策略 。
关键词 爆破地震波 边坡 临界振速 稳定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模糊嵌套多级中值滤波方法及其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财 李红星 +4 位作者 陶春辉 刘洋 王典 苏巍 顾春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34-1542,共9页
多级中值滤波器在地震数据处理应用中,其滤波长度越大,消噪效果越好,但同时也会破坏有效信息.如果为了保护有效信息而减少滤波长度,又会造成大量的噪声不能消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嵌套多级中值滤波器,设计一个阀值作为判断参数,使滤... 多级中值滤波器在地震数据处理应用中,其滤波长度越大,消噪效果越好,但同时也会破坏有效信息.如果为了保护有效信息而减少滤波长度,又会造成大量的噪声不能消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嵌套多级中值滤波器,设计一个阀值作为判断参数,使滤波器能够在消除随机噪声时采用长滤波器滤波,而在保留有效信息时采用短滤波器滤波,从而既能很好地消除随机噪声,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有效信息,保留有效信息的细节结构.经过模型分析和实际资料处理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噪声 中值滤波 模糊嵌套多级中值滤波 地震 数据处理
下载PDF
井间地震资料的频谱分析及其与地面地震资料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浩杰 魏国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58,共3页
井间地震单一技术解决问题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对井间地震资料频谱随偏移距变化、不同波场处理过程后频谱变化、反射波成像过程后频谱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与对应的地面地震剖面频谱及子波频谱进行了比较,研究了... 井间地震单一技术解决问题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对井间地震资料频谱随偏移距变化、不同波场处理过程后频谱变化、反射波成像过程后频谱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与对应的地面地震剖面频谱及子波频谱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分辨率与频谱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井间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和处理成果是可靠的,与地面地震在同一尺度上的性质一致,且存在叠合频带;井间地震资料频谱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作用及形成AVA道集时的空间转换和叠加作用;主频、高截频、频宽是实际地震资料分辨率的主要表征参数,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低频信息比低分辨率的少。井间地震资料和地面地震资料的联合应用有其理论的可行性和实现基础,并有多种方式,对于提高对地质目标的分辨能力和分辨可靠性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频谱分析 分辨率 地面地震 联合应用
下载PDF
微地震的线性方程定位求解及其病态处理 被引量:18
20
作者 逄焕东 姜福兴 张兴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0-62,共3页
岩体破裂时会产生微地震现象,微地震的发生与岩体内部的能量释放以及进一步的裂纹演化、破裂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用微地震的时空分布来预测岩体的破裂。微地震定位是预测岩体破裂的基础。研究了微地震定位方程求解过程中不同情况... 岩体破裂时会产生微地震现象,微地震的发生与岩体内部的能量释放以及进一步的裂纹演化、破裂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用微地震的时空分布来预测岩体的破裂。微地震定位是预测岩体破裂的基础。研究了微地震定位方程求解过程中不同情况下解的几种情况无穷解、唯一解和最小二乘解。由于定位问题属于反问题,因此,定位方程往往呈现病态,为此,进一步分析了病态方程的正则化处理方法。实际算例证明,用正则化方法求解定位方程具有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的优点,非常适合求解此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变分原理 条件数 正则化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