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ular unconformity in Pennsylvanian strata from 3-D seismic interpretation,Goldsmith Field,West Texas
1
作者 Edwin I.Egbobawaye Nelly Omoruyi +3 位作者 Abdulmutallib Aminu Robert Trentham Mohamed K.Zobaa Sumit Verma 《Energy Geoscience》 EI 2024年第2期298-303,共6页
The Pennsylvanian unconformity,which is a detrital surface,separates the beds of the Permian-aged strata from the Lower Paleozoic in the Central Basin Platform.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unconformi... The Pennsylvanian unconformity,which is a detrital surface,separates the beds of the Permian-aged strata from the Lower Paleozoic in the Central Basin Platform.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unconformity is an angular unconformity,overlying multiple normal faults,and accompanied with a thrust fault which maximizes the region's structural complexity.Additionally,the Pennsylvanian angular unconformity creates pinch-outs between the beds above and below.We computed the spectral decomposition and reflector convergence attributes and analyzed them to characterize the angular unconformity and faults.The spectral decomposition attribute divides the broadband seismic data into different spectral bands to resolve thin beds and show thickness variations.In contrast,the reflector convergence attribute highlights the location and direction of the pinch-outs as they dip south at angles between 2° and 6°.After reviewing findings from RGB blending of the spectrally decomposed frequencies along the Pennsylvanian unconformity,we observed channel-like features and multiple linear bands in addition to the faults and pinch-outs.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identified linear bands could be the result of different lithologies associated with the tilting of the beds,and the faults may possibly influence hydrocarbon migration or act as a flow barrier to entrap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The identification of this angular unconformity and the associated features in the study area are vital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1)the unconformity surface represents a natural stratigraphic boundary;2)the stratigraphic pinch-outs act as fluid flow connectivity boundaries;3)the areal extent of compartmentalized reservoirs'boundaries created by the angular unconformity are better defined;and 4)fault displacements are better understood when planning well locations as faults can be flow barriers,or permeability conduits,depending on facies heterogeneity and/or seal effectiveness of a fault,which can affect hydrocarbon production.The methodology utilized in this study is a further step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reservoirs and can be used to expand our knowledge and obtain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Goldsmith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sylvanian unconformity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Spectral decomposition Reflector convergence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atastrophe Theory in 3D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of Coal Mine 被引量:4
2
作者 ZHAO Mu-hua YANG Wen-qiang CUI Hui-xi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4期339-343,共5页
In order to detect fault exactly and quickly, cusp catastrophe theory is used to interpret 3D coal seismic data in this paper. By establishing a cusp model, seismic signal is transformed into standard form of cusp cat... In order to detect fault exactly and quickly, cusp catastrophe theory is used to interpret 3D coal seismic data in this paper. By establishing a cusp model, seismic signal is transformed into standard form of cusp catastrophe and catastrophe parameters, including time-domain catastrophe potential, time-domain catastrophe time, frequency-domain catastrophe potential and frequency- domain degree, are calculated. Catastrophe theory is used in 3D seismic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in coal m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ition of abnormality of the catastrophe parameter profile or curve is related to the location of fault, and the cusp catastrophe theory is effective to automatically pick up geology in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interpretation precision in 3D seismic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strophe theory cusp catastrophe cusp model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下载PDF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Part1: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3
作者 蒋茄钰 付守献 李九灵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5年第4期241-246,共6页
Branching river channels and the coexistence of valleys, ridges, hiils, and slopes'as the result of long-term weathering and erosion form the unique loess topography. The Changqing Geophysical Company, working in the... Branching river channels and the coexistence of valleys, ridges, hiils, and slopes'as the result of long-term weathering and erosion form the unique loess topography. The Changqing Geophysical Company, working in these complex conditions, has established a suite of technologies for high-fidelity processing and fine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data.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and illustrates th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plateau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STATICS bin optimization noise attenuation data interpretation
下载PDF
Oil-gas reservoir in the Mesozoic strata in the Chaoshan depression,northern South China Sea:a new insight from long off set seismic data 被引量:1
4
作者 Tao XING Guangjian ZHONG +2 位作者 Wenhuan ZHAN Zhongquan ZHAO Xi CHEN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377-1387,共11页
The Chaoshan depression,a Mesozoic basin in the Dongsha sea area,northern South China Sea,is characterized by well-preserved Mesozoic strata,being good conditions for oil-gas preservation,promising good prospects for ... The Chaoshan depression,a Mesozoic basin in the Dongsha sea area,northern South China Sea,is characterized by well-preserved Mesozoic strata,being good conditions for oil-gas preservation,promising good prospects for oil-gas exploration.However,breakthrough in oil-gas exploration in the Mesozoic strata has not been achieved due to less seismic surveys.New long-off set seismic data were processed that acquired with dense grid with single source and single cable.In addition,the data were processed with 3D imaging method and fi ner processing was performed to highlight the target strata.Combining the new imaging result and other geological information,we conducted integrated interpretation and proposed an exploratory well A-1-1 for potential hydrocarbon.The result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achieving breakthroughs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Mesozoic strata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oshan depression Mesozoic strata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long off set seismic data integrated interpretation exploratory well
下载PDF
3D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PROSPECTING IN MINING AREAS,XIEQIAO COLLIERY
5
作者 崔若飞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1996年第1期88-96,共9页
3D seismic prospecting in mining areas of Xieqiao Colliery is a successfulmodel for an advancement from the resource prospecting to mining prospecting stagein coal fields. Its results have proved that faults with a th... 3D seismic prospecting in mining areas of Xieqiao Colliery is a successfulmodel for an advancement from the resource prospecting to mining prospecting stagein coal fields. Its results have proved that faults with a throw of 5-10 m can be detected in an area with good seismogeologic conditions by using 3D seismic technique.Detection of underground tunnels for the first time utilizing 3D seismic data indicates that subsided columns, gotten and mine goaf can be detected using 3D seismic technique, so it has a broad applied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seismic prospecting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FAULT pattern recognition
下载PDF
基于循环一致性对抗网络的地震断层训练样本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永升 李海英 +3 位作者 刘军 张政 严哲 顾汉明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7-425,共9页
为了获得真实的地震断层训练样本,提出了基于循环一致性对抗网络的断层训练样本合成方法。使用随机生成的断层标签与实际断层数据作为输入,利用无监督的对抗网络学习断层标签与断层数据之间的联系,生成与断层标签特征相匹配的地震断层样... 为了获得真实的地震断层训练样本,提出了基于循环一致性对抗网络的断层训练样本合成方法。使用随机生成的断层标签与实际断层数据作为输入,利用无监督的对抗网络学习断层标签与断层数据之间的联系,生成与断层标签特征相匹配的地震断层样本,由此得到带有标签的断层训练样本集。该方法是一种获取断层训练样本集的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深度学习地震断层解释缺少训练数据集的问题。对合成断层样本与真实断层进行平均主频与纹理差异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使用合成的断层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并将结果应用于实际数据测试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成的断层训练样本具有真实可靠的特点,所提方法可以针对不同工区生成具有目标导向性的断层,能够灵活有效地应用于不同工区的地震断层智能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断层识别 断层智能解释 地震资料解释 断层样本合成 深度学习 无监督学习
下载PDF
智能物探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7
作者 杨午阳 魏新建 李海山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8,共19页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得益于物探领域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硬件算力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深度学习框架,智能物探技术从早期的机器学习发展为目前的深度学习,在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等方面的应用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2)目前智能物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标签集的构建、去噪、断裂检测、层位与层序解释、地震相分类和异常体检测、岩性识别与油气藏开发、地震反演成像等方面,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克服了人工交互操作和人工经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助力打破传统物探技术瓶颈。(3)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面临着缺少公开的标签数据集、缺少解决地球物理领域问题的智能化框架及尚未形成适用于地球物理领域共享的智能化开发平台等难题,可以从解决数据基础、构建智能平台、开展网络架构基础性研究及与应用场景结合等方面着手解决;此外,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还包含智能地震成像方法研究,储层成像方法研究,油气大数据挖掘、智能风险评估与智能决策以及超算软件装备研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物探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标签数据集 深度学习框架 智能处理与解释 地震资料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的半监督层位追踪方法
8
作者 李沐阳 高建虎 +1 位作者 雍学善 常德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8-947,共10页
层位追踪是地震资料解释的关键步骤,通常由解释人员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效率较低。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构建地震数据和训练标签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从而完成层位追踪,由于人工解释结果获取困难,仅由少量标签训练的模型泛化能力较差。为此,提... 层位追踪是地震资料解释的关键步骤,通常由解释人员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效率较低。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构建地震数据和训练标签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从而完成层位追踪,由于人工解释结果获取困难,仅由少量标签训练的模型泛化能力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半监督层位追踪方法,将层位追踪转化为层位断层间区域的图像分割。首先使用自编码器对无标签数据进行训练,之后将部分参数迁移至有监督学习网络后使用少量标签数据进行有监督学习,最后对整个工区的地震数据进行预测,提取分割结果边缘作为层位追踪结果。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结果均表明,相较于有监督学习层位追踪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少的错误分割,由分割边界提取的层位与人工层位解释结果的误差较小,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位追踪 地震资料解释 卷积神经网络 半监督学习 图像分割
下载PDF
地震资料在气藏测井解释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西伯利亚盆地M气田为例
9
作者 吴国海 胡欣 +4 位作者 郭振华 倪国辉 姜仁 杨爰齐 王坤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西伯利亚盆地M气田的白垩系上部层系HM1层、HM2层砂岩储层存在低阻气层,测井资料不完整,缺少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曲线,给气层的解释评价带来较大困难。应用测井及试气资料发现地震剖面中亮点反射特征和储层含气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AVO技... 西伯利亚盆地M气田的白垩系上部层系HM1层、HM2层砂岩储层存在低阻气层,测井资料不完整,缺少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曲线,给气层的解释评价带来较大困难。应用测井及试气资料发现地震剖面中亮点反射特征和储层含气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AVO技术,对地震叠前资料作了提噪和振幅补偿等处理工作,得到5个道集高精度的AVO剖面,通过分析振幅和炮检距的变化关系,进一步证实了地震亮点反射特征是气层引起的,确定了地震资料在辅助测井解释及气层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用测井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有效刻度、标定,排除地震反射特征中与天然气富集无关的岩性等因素,建立地震反射特征和储层含气性之间的直接关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地震资料中包含的天然气信息,亮点反射、锅底反射、屏蔽—吸收等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辅助测井解释,在弥补测井资料不足的同时,也对测井解释结论进一步验证,根据亮点的分布范围精确地圈定出HM1层、HM2层的含气范围,真正实现了井—震结合。另外,利用亮点的振幅变化特征在预测高丰度的含气区、预测气层的厚度变化及估算气水界面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气藏进行解释评价中采用这种井—震结合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井位优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成果得到了生产实践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气藏 测井解释评价 重要作用
下载PDF
SH地区地震资料分析及精细构造解释方法研究
10
作者 刁红霞 施兴刚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211-213,共3页
SH地区作为油田滚动评价的重点区带潜力巨大。但是该区断层发育,断裂系统复杂,断层组合样式较多,同时受多套火成岩干扰和不整合面影响,成藏因素复杂,明确断层展布存在很大难度。基于此,文章对SH地区地震资料进行了品质分析,对地震资料... SH地区作为油田滚动评价的重点区带潜力巨大。但是该区断层发育,断裂系统复杂,断层组合样式较多,同时受多套火成岩干扰和不整合面影响,成藏因素复杂,明确断层展布存在很大难度。基于此,文章对SH地区地震资料进行了品质分析,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类,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了技术对策,进而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在SH地区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并利用多手段进行断层识别和组合,识别构造圈闭,落实了多个复杂断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分析 构造精细解释 断层识别
下载PDF
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研究
11
作者 李潇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针对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问题,首先对相干数据体解释断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三维自动追踪解释断层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对变速做图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推动我国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结构解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 针对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问题,首先对相干数据体解释断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三维自动追踪解释断层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对变速做图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推动我国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结构解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相干数据体以此实现断层的自动和半自动解释,可以理清目标区域中的断层系统,在引入全三维追踪层位技术以后,可以对目标层进行全面解释,对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而言,其将会随着岩性横向或者纵向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将T0图转化为深度构造图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变速做图技术,进而可以得到准确的地质构造信息,为井位的合理部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相干数据体 构造解释 断层解释 变速做图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地震勘探新进展 被引量:42
12
作者 李志荣 邓小江 +5 位作者 杨晓 巫芙蓉 刘定锦 张红 谭荣彪 周跃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3,125-126,共4页
我国目前对于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理论上,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对页岩气进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在对四川盆地南部页岩层段地质、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页岩... 我国目前对于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理论上,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对页岩气进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在对四川盆地南部页岩层段地质、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思路及技术流程,取得了页岩气地震勘探的新进展。采集方面,通过对激发接收参数的试验攻关,优选了技术性与经济性兼备的、合理的采集参数;处理方面,特别注重静校正、保真保幅及浅层信息保护等处理环节;解释方面,在分析页岩气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断层精细解释+埋深编制+优质页岩厚度预测等环节的工作,为该地区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开发目标区的选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地震勘探 技术 进展 采集处理解释 技术攻关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被引量:160
13
作者 董春梅 张宪国 林承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8-704,共7页
简单地讲,地震沉积学是应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它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与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等其他学科都有所不同,地震沉积学最大的理论... 简单地讲,地震沉积学是应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它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与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等其他学科都有所不同,地震沉积学最大的理论突破在于对地震同相轴穿时性的重新认识。但它是沉积学的发展而不是替代,地震沉积学研究要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在沉积学规律的指导下进行。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解释是地震沉积学中的三项关键技术。相位转换使地震相位具有了地层意义,可以用于高频层序地层的地震解释;地层切片是沿两个等时界面间等比例内插出的一系列层面进行切片来研究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平面展布的技术;基于不同频率地震资料反映地质信息的不同,采用分频解释的方法,使得地震解释结果的地质意义更加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穿时性90° 相位转换 地层切片 分频解释
下载PDF
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监控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关昕 王建民 +3 位作者 王元波 王丽娜 林春华 卢福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对地震资料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监控地震资料的处理过程,以确保地震资料处理的有效性和保真性。通过开发、应用地震处理系统、解释系统中能量分析、频率分析、相干体分析等...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对地震资料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监控地震资料的处理过程,以确保地震资料处理的有效性和保真性。通过开发、应用地震处理系统、解释系统中能量分析、频率分析、相干体分析等技术对原始数据、流程试验、处理过程的适时监控,逐步形成了一套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监控方法,保证了处理流程及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而达到油气勘探、开发对地震资料解释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处理精度 数据解释 质量监控
下载PDF
基于井间地震资料的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建华 刘百红 +3 位作者 张延庆 魏小东 周晶 张亚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7,5+130,共9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井间地震资料并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质及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储层分析的方法。其主要思路是:首先对目标储层进行标定、识别、追踪并解释;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得到波阻抗剖面,据此估算其他物性参数(如波阻抗、电阻率、自然... 本文探讨了基于井间地震资料并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质及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储层分析的方法。其主要思路是:首先对目标储层进行标定、识别、追踪并解释;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得到波阻抗剖面,据此估算其他物性参数(如波阻抗、电阻率、自然伽马、孔隙度等);然后综合测井、钻井资料和井区地质资料对储层进行精细研究,建立井间油藏剖面。文中针对中国西部塔里木盆地某油田稠油层埋藏深、原油黏度高、储层物性差、横向非均质性严重且构造复杂等特点,应用本文方法对高分辨率采集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了储层分析研究,明确了三叠系克拉马依组(T2k2Ⅱ)油藏储层的连通性及裂缝发育情况,落实了井间储层中断层的准确位置以及储层横向和纵向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储层描述 精细解释 地震反演 地质资料 测井曲线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断阶带圈闭特征 被引量:28
16
作者 陈国民 万云 +2 位作者 张培平 夏敏全 张道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共5页
昆北断阶带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缘昆仑山前,勘探程度较低,油气成藏较为复杂。通过圈闭类型、圈闭控制因素和断裂展布研究,深入探索研究区主要勘探目标及油气聚集规律。应用构造解释与综合地质研究成果,指出昆北断阶带现阶段勘探的主要... 昆北断阶带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缘昆仑山前,勘探程度较低,油气成藏较为复杂。通过圈闭类型、圈闭控制因素和断裂展布研究,深入探索研究区主要勘探目标及油气聚集规律。应用构造解释与综合地质研究成果,指出昆北断阶带现阶段勘探的主要圈闭类型为构造型圈闭,以断鼻、断背斜、断块为主,其平面分布主要受断裂发育与构造变形程度等因素控制,与断裂体系有明显的依存关系且大多为断裂分割而完整性较差,沿断裂走向具有成排、成带分布的特点;圈闭主要形成于中新世与上新世,主要定型于上新世;各构造部位圈闭含油气性差异大。研究结果对昆北断阶带下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昆北断阶带 地震资料解释 圈闭类型 圈闭特征
下载PDF
GeoEast地震属性技术在东坪地区地震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程玉红 马新民 +2 位作者 雍学善 刘小梅 倪祥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42-147,6-7,共6页
现今油气勘探目标已逐步向岩性、裂缝、断块等隐蔽油气藏转移,勘探难度加大,因此要求充分挖掘、利用地震资料中的丰富地质信息,同时结合地质、钻井等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储层、流体性质等综合解释。地震属性技术是目前广泛应... 现今油气勘探目标已逐步向岩性、裂缝、断块等隐蔽油气藏转移,勘探难度加大,因此要求充分挖掘、利用地震资料中的丰富地质信息,同时结合地质、钻井等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储层、流体性质等综合解释。地震属性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有力工具。本文简述了地震属性技术及其发展,通过实例充分展示了GeoEast解释系统提供的地震属性技术在精细构造解释、储层预测及油气检测等方面的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技术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储层预测 精细构造解释 油气检测 阿尔金斜坡
下载PDF
基于地质目标的岩性油气藏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明 孙夕平 +3 位作者 崔兴福 张昕 李凌高 杜文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3-331,I0011,共10页
岩性油气藏存在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等勘探难点,在常规处理的地震资料上开展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时,地震资料分辨率、保幅性等难以满足地质需求。为此,探索提出了基于地质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主要包括:(1)研究初期的规划阶... 岩性油气藏存在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等勘探难点,在常规处理的地震资料上开展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时,地震资料分辨率、保幅性等难以满足地质需求。为此,探索提出了基于地质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主要包括:(1)研究初期的规划阶段,以地质目标为导向,分析储层预测对地震资料品质的要求,明确相应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关键技术,形成处理与解释整体技术流程;(2)处理解释阶段,通过合成记录标定、属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动态分析各处理环节对刻画地质目标的影响,实时反馈到处理流程中,及时对处理方法和参数选择做出相应调整,最终获得满足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需求的高品质地震资料;(3)储层描述阶段,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进一步开展储层预测工作,对岩性油气藏储层做出更精细的判断。整个一体化流程中,处理、解释人员始终协同工作,从过去的"单向串联"工作模式变为"双螺旋并联"模式。地震解释工作时间前移,与处理工作同步开展,二者相互指导,螺旋上升,实现了处理、解释技术的有机融合,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地震预测 处理解释一体化 保幅 提高分辨率
下载PDF
测井-地震-油藏模拟一体化技术及其在老油田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甘利灯 戴晓峰 +4 位作者 张昕 李凌高 杜文辉 高银波 卢明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7-639,691,共24页
以大庆长垣喇嘛甸油田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技术需求和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共享油藏模型为核心的(测)井(地)震(油)藏(模拟)一体化技术理念,通过井震融合和震藏融合技术的研究,形成了动态地震岩石物理分析、井控保幅高分辨率地震资... 以大庆长垣喇嘛甸油田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技术需求和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共享油藏模型为核心的(测)井(地)震(油)藏(模拟)一体化技术理念,通过井震融合和震藏融合技术的研究,形成了动态地震岩石物理分析、井控保幅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井控精细构造解释、井震联合储层研究、地震约束油藏建模和地震约束油藏数模技术系列,建立了老油田剩余油分布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和技术系列在研究区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现了断距2m以上低级序断层的识别,构造解释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08%,2m以下薄储层识别符合率达86%,剩余油分布预测符合率80%。研究成果指导了15口井补孔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与措施前相比,平均单井增液量44.0t/d,增油量8.9t/d,含水率下降9.7%,为老油田挖潜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研究表明,要想充分发挥地震技术在老油田挖潜中的作用,就必须遵从由地震到油藏,再回到地震的井震藏一体化工作流程;在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过程中必须突出井控,强调井震一致性;在油藏工程阶段要突出地震约束,充分发挥地震资料面上密集采集的优势。尽管如此,在井震藏一体化工作流程中仍有许多技术亟待研究与完善,如老油田复杂开发过程的地震岩石物理基础研究,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地震响应机理与预测方法研究,以及地震约束沉积微相自动成图技术与井震藏一体化软件平台研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油田 井震藏-体化 动态地震岩石物理分析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 不粗化 地震约束油藏建模与数模
下载PDF
大庆长垣油田井震结合断层解释技术及效果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操 周莉莉 +3 位作者 姜岩 王彦辉 李雪松 吕双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8-552,共5页
结合密井网开发区井断点数据准确、齐全,高密度地震资料品质高、断层反射特征清晰两方面的优势,综合测井、地震数据中的有用信息,阐述了井震结合断层解释技术。该技术包括断层三维识别技术、井震结合断层空间定位、断层假象密井网验证... 结合密井网开发区井断点数据准确、齐全,高密度地震资料品质高、断层反射特征清晰两方面的优势,综合测井、地震数据中的有用信息,阐述了井震结合断层解释技术。该技术包括断层三维识别技术、井震结合断层空间定位、断层假象密井网验证、区分小断层与岩性变化的地震响应特征、井震解释垂向断距对比等内容。通过在长垣油田多个区块的应用,落实了大断层的空间位置,对大断层下盘的断层假象的认识更清楚,小断层解释更准确,整体上提高了各类断层的解释精度。在井震结合断层精细解释的基础上,通过部署平行于断面的大斜度井挖掘断层附近的剩余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垣油田 井震结合 断层解释 断层假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