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温瞬时灭菌对米酒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熊思瑞 王龙宇 +3 位作者 王云峰 王宇婷 金铁岩 张玲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8,218,共7页
目的:使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的米酒既符合商业上无菌要求也满足消费者对米酒质量的要求。方法:对朝鲜族米酒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在贮藏期每周测定其理化指标、感官指标以及微生物指标以确定该灭菌法的最佳灭菌条件,并分析此灭菌方法处理... 目的:使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的米酒既符合商业上无菌要求也满足消费者对米酒质量的要求。方法:对朝鲜族米酒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在贮藏期每周测定其理化指标、感官指标以及微生物指标以确定该灭菌法的最佳灭菌条件,并分析此灭菌方法处理的朝鲜族米酒在贮存20周后的品质和功能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超高温瞬时灭菌的最佳参数为125℃灭菌5 s。贮存20周后,米酒中总氨基酸含量为0.70 mg/100 mL,有机酸含量为321.68 mg/100 mL。结论:超高温瞬时灭菌方法对氨基酸含量有一定负面影响,但能在保证米酒风味的同时高效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族米酒 超高温瞬时灭菌 氨基酸含量 功能性成分
下载PDF
高效瞬时灭菌技术对平菇栽培基质的影响
2
作者 许方方 刘丽娜 +2 位作者 李顺峰 崔国梅 王安建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48,共5页
为了深入探究高温瞬时灭菌技术对平菇栽培基质的影响,并寻求最佳平菇原料处理工艺,采用自制螺杆对平菇栽培原料进行高温瞬时灭菌处理。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处理后的基质进行结构分析,以木质纤维素各组分含量为指标,比... 为了深入探究高温瞬时灭菌技术对平菇栽培基质的影响,并寻求最佳平菇原料处理工艺,采用自制螺杆对平菇栽培原料进行高温瞬时灭菌处理。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处理后的基质进行结构分析,以木质纤维素各组分含量为指标,比较了处理前后平菇栽培原料的营养组分变化,同时,还评估了持水力、容重和比孔隙率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经过高温瞬时灭菌处理后,平菇栽培料在红外光谱分析中显示化学组成未变,但组分含量有变化;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其结晶度增加。此外,处理后的持水力提升至3.76 g·g^(-1),较之前增加了72%,比孔隙率也增至6.31 g·mL^(-1),较之前增加了30%,同时,容重及溶胀也均有显著变化。在营养组分方面,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w,后同)分别由31.79%、12.02%降至29.22%、9.95%。表明高温瞬时灭菌技术改善了平菇栽培料的结构特性,研究结果为更好地利用栽培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栽培料 高温瞬时灭菌 分解 改性
下载PDF
基于CRITIC法优化大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
3
作者 刘融融 焦连庆 +2 位作者 张婷 于敏 田义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5-215,共11页
为优化大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分析其对大叶冬青灭菌效果及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灭菌前后大叶冬青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多酚类化合物和皂苷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以灭菌... 为优化大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分析其对大叶冬青灭菌效果及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灭菌前后大叶冬青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多酚类化合物和皂苷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以灭菌温度、灭菌时间、药材粒度为考察因素,以灭菌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多酚类、皂苷类化合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权重分析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确定指标相关性权重并计算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按照综合加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是多酚类化合物含量25.78%、皂苷类类化合物含量47.22%、DPPH·清除率26.99%,最佳灭菌工艺条件为:灭菌温度160或170℃,灭菌时间10 s,粉碎粒度不大于24目。按优化工艺灭菌后的样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灭菌前后样品的多酚、皂苷类化合物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且样品多酚、皂苷类化合物的指纹图谱相似度≥0.9。综上所述,瞬时高温灭菌能有效杀灭大叶冬青中的微生物,且对质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瞬时高温灭菌 正交设计 抗氧化活性 多酚类化合物 皂苷类化合物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即食凤爪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戚文元 颜伟强 +5 位作者 孔秋莲 岳玲 包英姿 陈志军 戴旭东 郭卡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5-931,共7页
以即食凤爪为试材,研究了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对凤爪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剂量处理条件下凤爪的脂质氧化TBARS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弹性、汁液流失率、感官品质和菌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达到6.0 kGy时,产品贮藏180 d后其... 以即食凤爪为试材,研究了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对凤爪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剂量处理条件下凤爪的脂质氧化TBARS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弹性、汁液流失率、感官品质和菌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达到6.0 kGy时,产品贮藏180 d后其菌落总数为4 300 cfu/g,菌落总数电子束辐照的D10值在1.84~2.22 kGy;辐照剂量大于6.0 kGy时,TBARS值与空白相比有显著差异,而TVB-N则无显著差异;辐照剂量超过8.0 kGy时,则凤爪的弹性与汁液流失率有显著的影响。辐照剂量在一定范围内(8.0 kGy),对产品的感官品质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常温下180 d的贮藏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电子束辐照可以显著降低并控制即食凤爪微生物含量,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凤爪 电子束 辐照 灭菌 品质
下载PDF
微波及高强电磁脉冲灭菌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卢智远 石频频 +3 位作者 朱满座 孙文权 丁华 侯建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1-813,共3页
采用连续微波与瞬态电磁脉冲对食用酱油和中草药丸进行灭菌实验研究,从微生物细胞的介电特性、膜离子通透率和外电场引起的膜电压变化进行了生物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分析。微波连续波的灭菌主要是基于生物的热效应。而瞬态电磁脉冲灭菌则... 采用连续微波与瞬态电磁脉冲对食用酱油和中草药丸进行灭菌实验研究,从微生物细胞的介电特性、膜离子通透率和外电场引起的膜电压变化进行了生物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分析。微波连续波的灭菌主要是基于生物的热效应。而瞬态电磁脉冲灭菌则是基于生物的非热效应。在外电场作用下,细胞的跨膜电位增加,导致钾离子通道开启,细胞的钾离子流向膜外。膜电压的改变使得电压依赖性的钙离子通道开启。膜外浓度较大的Ca2+顺电位梯度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消亡,细胞的跨膜电压变化越大,引起的细胞死亡率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灭菌 瞬态电磁脉冲灭菌 细胞膜电压 生物热效应 生物非热效应
下载PDF
龙须菜即食食品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文鸽 徐大伦 +3 位作者 黄晓春 潘云娣 侯温甫 孙翠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7-100,共4页
以龙须菜为原料,经过脱腥、护绿、调味、真空包装、杀菌等工艺处理,获得了三种风味的龙须菜即食方便食品。
关键词 龙须莱 即食食品 脱腥 护绿 杀菌
下载PDF
即食扇贝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昌衡 孟秀梅 +8 位作者 袁文鹏 王小军 张绵松 夏雪奎 刘新 张永刚 唐聚德 胡炜 孙永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71,共3页
加工即食扇贝。通过对漂烫、入味、高温短时杀菌、温和式杀菌等工艺的研究确定各工艺的参数。采用烫漂3 min、直接入味、135℃高温处理10 min、95℃杀菌40 min时产品质量较好。所制备即食扇贝鲜嫩、多汁,色泽亮白,包装透明,携带、食用... 加工即食扇贝。通过对漂烫、入味、高温短时杀菌、温和式杀菌等工艺的研究确定各工艺的参数。采用烫漂3 min、直接入味、135℃高温处理10 min、95℃杀菌40 min时产品质量较好。所制备即食扇贝鲜嫩、多汁,色泽亮白,包装透明,携带、食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扇贝 高温短时杀菌 温和式杀菌
下载PDF
脉冲强光对即食杏鲍菇杀菌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艺龙 陈君琛 +3 位作者 沈恒胜 吴俐 赖谱富 郑恒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0-405,共6页
为了在即食杏鲍菇产品加工中应用脉冲强光杀菌技术,试验先确定脉冲强光闪照时间、闪照方式,再分析其对即食杏鲍菇产品色泽、质构影响及对表面染菌的杀灭效果,最后研究脉冲强光辅助热与生物抑菌剂对即食杏鲍菇产品灭菌效果。结果表明,脉... 为了在即食杏鲍菇产品加工中应用脉冲强光杀菌技术,试验先确定脉冲强光闪照时间、闪照方式,再分析其对即食杏鲍菇产品色泽、质构影响及对表面染菌的杀灭效果,最后研究脉冲强光辅助热与生物抑菌剂对即食杏鲍菇产品灭菌效果。结果表明,脉冲强光最佳闪照时间是即食杏鲍菇产品2面各闪照20s,闪照方式采用先包装再照射;20s处理即食杏鲍菇的色泽、质构没有显著变化,且可使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分别为98.34%、91.42%、98.73%;脉冲强光闪照2面各20s+沸水灭菌20 min+50 mg·kg-1的生物抑菌剂Nisin可使产品60d后感官品质与菌落总数均符合质量要求。试验为即食杏鲍菇产品生产采取合理的处理参数值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强光 即食杏鲍菇 品质 染菌杀灭效果 脉冲强光-热-抑菌剂联合杀菌
下载PDF
即食海带的脱腥与杀菌工艺 被引量:22
9
作者 江洁 陈兴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探讨了淡干海带加工成即食海带过程中海带脱腥、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醋酸对海带有良好的脱腥效果,海带经体积分数为1.0%醋酸溶液脱腥20 min后,在100℃下杀菌22 min,所得产品无腥臭味、色泽翠绿、口感脆嫩,达到... 探讨了淡干海带加工成即食海带过程中海带脱腥、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醋酸对海带有良好的脱腥效果,海带经体积分数为1.0%醋酸溶液脱腥20 min后,在100℃下杀菌22 min,所得产品无腥臭味、色泽翠绿、口感脆嫩,达到商业无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海带 脱腥 杀菌 工艺
下载PDF
即食夏贻贝的加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昌衡 夏雪奎 +8 位作者 袁文鹏 唐聚德 孟秀梅 刘新 张永刚 王小军 张绵松 孙永军 胡炜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0年第4期375-376,共2页
应用高温短时杀菌技术,以夏贻贝肉为原料,经整理、清洗、沥干、调味、脱水、真空包装密封、杀菌工序,建立了一种生产软包装即食鲜夏贻贝的新工艺。该工艺制作简单,工序合理,保持新鲜夏贻贝营养成分不变、打开包装即可食用。
关键词 夏贻贝 即食食品 高温短时杀菌技术 软包装
下载PDF
响应面法设计即食鲜海参加工工艺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硕 马满园 +1 位作者 代晓琳 张崇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6-108,121,共4页
为了探讨即食鲜海参加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方法设计正交试验,对鲜海参漂烫、调味、蒸煮等工艺进行优化。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感官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数据得出最佳加工工艺为:腌制温度21℃、腌制时间70 min、调料浓... 为了探讨即食鲜海参加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方法设计正交试验,对鲜海参漂烫、调味、蒸煮等工艺进行优化。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感官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数据得出最佳加工工艺为:腌制温度21℃、腌制时间70 min、调料浓度64%,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感官评价为9.3分,符合商业无菌标准。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能真实地反映腌制温度、腌制时间、腌制调料浓度对加工工艺的影响,通过优化能有效地提高生产工艺,并建立了一种生产软包装即食海参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即食海参 腌制 灭菌
下载PDF
即食鲜海参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银塔 李钰金 +1 位作者 陈英乡 邵仁东 《肉类研究》 2010年第6期78-81,共4页
应用阶段式杀菌技术,在对鲜海参漂烫、调味、包装、杀菌强度等工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生产即食鲜海参的新工艺。本实验通过调味过程中多糖、水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溶出量的变化,确定了低温减压浸味法。研究煮制前后海参质构情况... 应用阶段式杀菌技术,在对鲜海参漂烫、调味、包装、杀菌强度等工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生产即食鲜海参的新工艺。本实验通过调味过程中多糖、水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溶出量的变化,确定了低温减压浸味法。研究煮制前后海参质构情况,鲜海参与本产品在口感和营养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 鲜海参 调理 阶段式杀菌
下载PDF
复水与杀菌工艺对即食香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翁敏劼 孔智伟 +2 位作者 陈君琛 李怡彬 赖谱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为了改进即食香菇的加工技术,探讨了复水温度对即食香菇加工中干菇复水效果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微波-沸水协同杀菌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即食香菇复水工艺的最佳温度为90℃,此时复水时间为15min,可减少多糖和蛋白质的损失,并能... 为了改进即食香菇的加工技术,探讨了复水温度对即食香菇加工中干菇复水效果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微波-沸水协同杀菌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即食香菇复水工艺的最佳温度为90℃,此时复水时间为15min,可减少多糖和蛋白质的损失,并能除去部分苦味;微波-沸水协同杀菌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103s,微波发射功率3.7W.g-1,沸水时间21min。即食香菇复水与杀菌工艺的改进,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对即食香菇生产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香菇 复水温度 协同杀菌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挥发性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书红 张海涛 +2 位作者 王颉 宋春风 刘亚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为了研究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香气成分的变化,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杀菌前后分别鉴定出117种和119种挥发性成分。杀菌前的即食扇贝中,醇、... 为了研究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香气成分的变化,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杀菌前后分别鉴定出117种和119种挥发性成分。杀菌前的即食扇贝中,醇、醛、酯、酮、酸、芳香族、呋喃、酚类、烃和其他的含量分别为3.21%、4.78%、2.06%、0.47%、0.25%、8.38%、0.03%、0.72%、32.58%、47.52%,数量分别为7、9、9、4、2、22、1、1、33和29种。杀菌后的即食贝柱中,醇、醛、酯、酮、酸、芳香族、呋喃、酚类、烃和其他的含量分别为2.85%、4.48%、11.54%、0.90%、0.49%、7.81%、0.86%、0.55%、28.20%、42.32%,数量分别为9、11、11、6、5、15、5、3、32和22种,杀菌前后有67种成分相同。杀菌后的即食扇贝柱中酯类和呋喃等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显著多于杀菌前。因此杀菌过程对即食扇贝柱的挥发性成分具有一定的保留和增香作用,使即食扇贝柱的风味更加浓郁,香气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扇贝柱 挥发性成分 杀菌 气质联用
下载PDF
微酸性次氯酸钠杀菌水在净菜加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政文 王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164,共4页
利用低浓度次氯酸(pH调整)供给装置制备的杀菌水(微酸性次氯酸钠溶液),与次氯酸钠溶液对比进行了大肠杆菌的杀灭试验和即食生菜清洗杀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微酸性次氯酸钠溶液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远优于次氯酸钠溶液,微酸性次氯酸钠... 利用低浓度次氯酸(pH调整)供给装置制备的杀菌水(微酸性次氯酸钠溶液),与次氯酸钠溶液对比进行了大肠杆菌的杀灭试验和即食生菜清洗杀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微酸性次氯酸钠溶液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远优于次氯酸钠溶液,微酸性次氯酸钠溶液在低浓度条件下用于即食生菜的清洗杀菌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能够满足即食蔬菜产品的卫生要求,对于保证净菜的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酸性次氯酸钠 清洗杀菌 即食蔬菜 大肠菌群
下载PDF
田鸡即食营养汤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平 王秀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197,253,共3页
以长白山野生资源——田鸡为原料,生产即食粉状营养保健汤料。通过正交实验和反复检测,确定了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筛选出鲜味剂、原辅料的最佳配比,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关键词 田鸡 即食汤料 微波灭菌 超微粉
下载PDF
即食鲜海参加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昌衡 袁文鹏 +5 位作者 刘健敏 孟秀梅 王小军 唐聚德 胡炜 孙永军 《中国食品工业》 2008年第2期56-58,共3页
应用含气调理杀菌技术,在对鲜海参漂烫、调味、蒸煮、充氮封口、杀菌强度等工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生产软包装即食鲜海参的新工艺。
关键词 海参 即食食品 含气调理杀菌技术 软包装
下载PDF
武汉808人份新冠康复者血浆的制备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川桥 郑雪 +2 位作者 王炼红 秋凤华 薛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758-760,共3页
目的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进行血液成分制备用于临床新冠危重病患者治疗。方法采集新冠康复出院14 d以上且无发热并符合献血者健康标准的捐献者血浆进行血液成分制备,全封闭无菌分装、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速冻制备成... 目的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进行血液成分制备用于临床新冠危重病患者治疗。方法采集新冠康复出院14 d以上且无发热并符合献血者健康标准的捐献者血浆进行血液成分制备,全封闭无菌分装、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速冻制备成新冠康复者血浆和病毒灭活新冠康复者血浆供应临床。结果 808人份康复者血浆中A型占39.1%、B型占26.2%、O型占25.4%、AB型占9.3%,检验合格603人份占74.6%,不合格205人份占25.4%(其中血清学IgG抗体<160不合格159人份,其他传染性指标不合格46人份);共制备分装捐献者血浆1 699袋,其中制备新冠康复者血浆133袋(100 mL规格132袋、200 mL规格1袋);制备病毒灭活新冠康复者血浆1 566袋(100 mL规格642袋、150 mL规格4袋、200 mL规格920袋)。结论规范新冠康复者血浆成分制备特性,完善安全有效的制备和防护措施,有效提高临床新冠康复者血浆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康复者血浆 血浆病毒灭活 无菌接驳 血浆速冻
下载PDF
维血宁合剂的灭菌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武会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对维血宁合剂的灭菌工艺进行研究,并确定最佳灭菌工艺,改善外观性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方法以外观性状、pH值和成品中的有效成分大黄素、虎杖苷为指标,比较煮沸灭菌法和高温瞬时灭菌法。结果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灭菌的成品pH值下降... 目的对维血宁合剂的灭菌工艺进行研究,并确定最佳灭菌工艺,改善外观性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方法以外观性状、pH值和成品中的有效成分大黄素、虎杖苷为指标,比较煮沸灭菌法和高温瞬时灭菌法。结果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灭菌的成品pH值下降较少,外观性状较好,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结论维血宁合剂的灭菌工艺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可有效提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血宁合剂 工艺 高温瞬时灭菌法
下载PDF
益视口服液的灭菌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武会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8期83-85,共3页
目的:对益视口服液的灭菌工艺进行研究,改善外观性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确定最佳灭菌工艺。方法:以外观性状、pH值和成品中的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20H22O9)为指标,比较煮沸灭菌法和高温瞬时灭菌法。结... 目的:对益视口服液的灭菌工艺进行研究,改善外观性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确定最佳灭菌工艺。方法:以外观性状、pH值和成品中的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20H22O9)为指标,比较煮沸灭菌法和高温瞬时灭菌法。结果: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灭菌的成品pH值下降较少,外观性状较好,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结论:益视口服液的灭菌工艺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可有效提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视口服液 工艺 高温瞬时灭菌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