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logeny of higher taxa of hexapoda according to 12sRNA sequences
1
作者 ZHANG Yazhou ZHANG Yaping +2 位作者 LUAN Yunxia CHEN Yongjiu YIN Weny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1年第10期840-842,共3页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Hexapoda has been debat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will be resolved mainly depending on the settlement of monophyly, affinities and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Protura, Collembola and Diplu...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Hexapoda has been debat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will be resolved mainly depending on the settlement of monophyly, affinities and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Protura, Collembola and Diplura. Mitochondrial 12sRNA gene about 355 bp fragments from one proturan species, two collembolan species, two dipluran species and one oribatid species were sequenced. The Ki-mura 2-parameter distances were calculated and a series of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re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N-J method, from which the following points were drawn: (i) Protura and Collembola compose a monophyletic group representing absent-cerci; (ii) Diplura is not a monophyletic group, in which Campodeoid with filiform cerci belongs to a clade and Japygoid with pincer cerci and Ectognatha compose another clade, that is, Insecta s. str. stemmed from Japygoid. So it would be suggested that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Hexapoda is [Parainsecta (Collembola + Protura) +Campodeoid +Insecta (Japygoi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XAPODA 12sRNA PHYTOGENY higher taxa monophyly.
原文传递
中国大型高等真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类群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培贵 王向华 +2 位作者 于富强 郑焕娣 陈娟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5-296,共12页
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类群在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及生态系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有必要对其进行筛选和确定。在多年的野外考察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参照植物和动物关键类群的划分原理及方法 ,结合高等真菌的特点将大型高等真菌划... 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类群在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及生态系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有必要对其进行筛选和确定。在多年的野外考察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参照植物和动物关键类群的划分原理及方法 ,结合高等真菌的特点将大型高等真菌划分为 3种类型 :濒危类群、重大科学价值类群和重要经济类群。其中 ,濒危类群指在近年的考察和报告中发现的数量急剧减少或由于过度的采集资源明显受到威胁的种类 ,其中有虫草属 (Cordyceps)的中华虫草 (C sinensis)、块菌属 (Tuber)的中华块菌 (T sinense)、假下陷块菌 (T pseu doexcavatum)、喜马拉雅块菌 (T himalayense)、革菌属 (Thelephora)的干巴菌 (T ganbajun)、口蘑属的松茸 (Tricholomamatsutake)及其近缘种和蒙古口蘑 (T mongolicum) ;重大科学价值类群指在真菌系统演化或与动、植物和其它真菌协同进化中的一些重要类群 ,或在应用研究领域具重要价值的类群 ,如鸡菌属 (Termitomyces)、鹅膏属 (Amanita)、腹菌与伞菌的过渡类型如地红菇属 (Macowanites)、粉褶包属 (Richoniella)、轴腹菌属 (Hydnangium)、腹牛肝菌属 (Gastroboletus)等、牛肝菌类中的一些特殊单种属和寡种属如圆花孢牛肝菌属 (Heimiel la)、圆孔牛肝菌属 (Gyroporus)等 ;重要经济类群指广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等真菌 濒危类群 重大科学价值类群 重要经济类群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天牛科高级阶元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董抗震 杨星科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1-217,共7页
从比较形态学 ,特别是外生殖器形态研究和生物地理学等诸方面对天牛科高级阶元的分类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据此总结了当今关于天牛科高级阶元分类的几个观点 ,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 1 )天牛科包括 :锯天牛、异天牛、幽天牛、椎天牛、锯... 从比较形态学 ,特别是外生殖器形态研究和生物地理学等诸方面对天牛科高级阶元的分类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据此总结了当今关于天牛科高级阶元分类的几个观点 ,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 1 )天牛科包括 :锯天牛、异天牛、幽天牛、椎天牛、锯花天牛、膜花天牛、花天牛、天牛、沟胫天牛共 9个亚科 ;( 2 )瘦天牛亚科 (Disteniinae)提升为瘦天牛科 (Disteniidae) ;( 3 )狭胸天牛、裸天牛、暗天牛和盾天牛 4个类群的分类位置还有待确定 ;( 4 )也正因为上述 4个类群的分类地位尚未确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科 天牛总科 高级阶元 分类 鞘翅目 叶甲总科
下载PDF
雀形目高级阶元分类与起源研究概况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洪峰 雷富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8-193,共6页
对雀形目鸟类高级阶元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经典分类与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的分类系统在高级阶元 (总科 )有较大差异 ,但科级的分类基本一致。在雀形目鸟类起源研究方面 ,古生物学研究结果认为其起源于劳亚古陆 ;... 对雀形目鸟类高级阶元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经典分类与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的分类系统在高级阶元 (总科 )有较大差异 ,但科级的分类基本一致。在雀形目鸟类起源研究方面 ,古生物学研究结果认为其起源于劳亚古陆 ;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则认为其起源于冈瓦纳古陆。由于化石的证据与“分子钟”的推测年代相差较大 ,因此对雀形目鸟类的起源还存在争议 ,但是目前的研究更倾向于“冈瓦纳起源”假说。关键词 雀形目鸟类 ,高级阶元 ,系统发育 ,起源 ,冈瓦纳古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形目 鸟类 系统发育 起源 冈瓦纳古陆
下载PDF
基于核糖体DNA联合序列的天牛总科高阶元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子涵 尹新明 +3 位作者 安世恒 苏丽娟 李京 张鸿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0-720,共11页
【目的】利用核糖体DNA联合序列探讨天牛总科高阶元分子系统发育。【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测定了63种天牛核糖体28S rDNA D2和D3区以及18S rDNA V4和V7区的DNA序列,并采用邻接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论法分别构建了天牛... 【目的】利用核糖体DNA联合序列探讨天牛总科高阶元分子系统发育。【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测定了63种天牛核糖体28S rDNA D2和D3区以及18S rDNA V4和V7区的DNA序列,并采用邻接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论法分别构建了天牛总科2科6亚科63种的分子进化系统。【结果】序列联合比对分析,最终得到1 404 bp的联合数据组,其中可变位点446个(32.0%),保守位点958(68.0%),转换/颠换的平均值(R值)为1.73。28S rDNA和18S rDNA以及联合序列的饱和度分析显示碱基突变未达到饱和,说明这些序列适合于分子进化树的构建。利用不同系统发育重建方法得到进化树具有相似拓扑结构,结果支持沟胫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为单系群,这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似;狭胸天牛独立成为亚科得到了支持。【结论】利用28S rDNA D2和D3区以及18S rDNA V4和V7区联合序列成功构建出了天牛总科高阶元的系统发育树。研究表明联合序列分析是探讨天牛高阶元分类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总科 高级阶元 核糖体DNA 18S RDNA 分子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中国植物新分类群、新名称变化2022年度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杜诚 刘军 +1 位作者 叶文 廖帅 《生物多样性》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2,共5页
中国植物物种名称随着新分类群的发表和新记录的发现而增加,随着新分类处理带来的组合、替代和归并而变化,随着名称修订和错误订正而改正,随着中国产地被排除而减少。这些资料都零散地存在于各种出版物中,需要及时整理并在具体类群专家... 中国植物物种名称随着新分类群的发表和新记录的发现而增加,随着新分类处理带来的组合、替代和归并而变化,随着名称修订和错误订正而改正,随着中国产地被排除而减少。这些资料都零散地存在于各种出版物中,需要及时整理并在具体类群专家指导下尽快收录于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之中。本文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和数据校正,筛选出2022年出版的1部书籍和62种刊物中发表的403篇文章,对其中与中国植物物种编目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标准化,并将标准化的数据以Excel文件的形式共享。排除异常数据后,2022年中国境内共发表植物新属12个,新种286个,新种下类群20个,新记录属6个,新记录种及种下等级57个,重新发现多年未见物种4个,排除中国分布物种6个。新发表的物种分别属于被子植物(262种及种下等级)、裸子植物(1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8种)、苔藓植物(15种及种下等级),其中155个类群发表时提供了除形态学信息之外的分子系统学、染色体、微形态、基因组等方面的证据,综合性证据的使用率超过50%,有92种在发表时就依据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状态。云南、四川、西藏、广西、贵州等西南省区发表和发现的新分类群和新记录数量最多,墨脱是全国新分类群发现最多的县。2022年中国还发表新组合(等级)名称122个,新名称11个,有103个植物名称被处理为76个物种的异名,重新承认4个物种。2022年高等植物净增加346个分类群,占全国高等植物总量的0.89%,240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0.62%,总体植物名称变化率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新分类群 名称变动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植物新分类群、新名称2020年度报告 被引量:24
7
作者 杜诚 刘军 +4 位作者 叶文 廖帅 葛斌杰 刘冰 马金双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1-1020,共10页
2020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59个,其中新属21个、新种312个、新亚种6个、新变种14个、新变型6个;发表新组合(等级)217个,新名称11个;发表国家级新记录48个;将85个名称处理为65个名称的异名;对14个名称进行了应用订正;新指定后选(... 2020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59个,其中新属21个、新种312个、新亚种6个、新变种14个、新变型6个;发表新组合(等级)217个,新名称11个;发表国家级新记录48个;将85个名称处理为65个名称的异名;对14个名称进行了应用订正;新指定后选(新)模式物种147个;还新发现多年未曾发现的物种2个,排除物种分布3个。新发表的物种中,苔类植物门有3个、藓类植物门3个、蕨类植物门6个、裸子植物门1个新杂交种、被子植物门299个。这些新物种中,有86个发表的同时提供了详细的分子证据,78个在发表时就依据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的状态。云南、西藏、广西和四川等西南4省区发表新物种最多,占全国新物种发表总数的2/3;新物种发现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云南、海南、台湾、广西和浙江等省区;墨脱县是新物种发现数量最多的县级行政单位。2020年中国高等植物净新增294个分类群,占全国总数的0.79%,313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占全国总数的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新分类群 名称变动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植物新分类群、新名称变化2021年年度报告 被引量:9
8
作者 杜诚 刘军 +1 位作者 叶文 廖帅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7,共9页
2021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其中新科1个,新属11个,新种289个,新亚种3个,新变种18个,新变型20个。新发表的物种分别属于苔类植物门(5个新种)、藓类植物门(4个新种)、石松门(3个新种)、蕨类植物门(22个新种)、裸子植物门(2... 2021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其中新科1个,新属11个,新种289个,新亚种3个,新变种18个,新变型20个。新发表的物种分别属于苔类植物门(5个新种)、藓类植物门(4个新种)、石松门(3个新种)、蕨类植物门(22个新种)、裸子植物门(2个新种)、被子植物门(253个新种)。其中111个新种同时提供了详细的分子证据,76个在发表时就依据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的状态。云南、西藏、四川和广西等西南4省区发表的新种最多,共占全国新种发表总数的63.3%;新种发现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台湾、海南、云南、浙江和广东等省区。2021年中国共发表植物新组合(等级)134个,新名称9个;发表国家级新记录62个;将92个名称处理为62个名称的异名;对7个名称进行了应用订正;重新承认了2个属和10个物种;新指定后选(新)模式物种49个;还新发现多年未曾发现的物种9个,排除物种分布7个。2021年中国高等植物净新增364个分类群,占全国植物总数的0.98%,230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占全国植物总数的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新分类群 名称变动 中国
原文传递
Reallocation of foliicolous species of the genus Strigula into six genera(lichenized Ascomycota,Dothideomycetes,Strigulaceae) 被引量:6
9
作者 Shu‑Hua Jiang Robert Lücking +4 位作者 Amanda Barreto Xavier‑Leite Marcela E.S.Cáceres AndréAptroot Carlos Vinas Portilla Jiang‑Chun Wei 《Fungal Diversity》 SCIE 2020年第3期257-291,共35页
Strigula sensu lato has been previously defined based on phenotype characters as a rather broad genus including tropical to temperate species growing on a wide array of substrata.In this study,based on a multilocus ph... Strigula sensu lato has been previously defined based on phenotype characters as a rather broad genus including tropical to temperate species growing on a wide array of substrata.In this study,based on a multilocus phylogenetic approach,we show that foliicolous species form six well-delimited clades that correlate with diagnostic phenotype features,including thallus morphology,carbonization of the involucrellum and excipulum,ascospore dimensions,and type of macroconidia.Given the topology,with five of the six clades emerging on long stem branches,and the strong phenotypic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clades,we recognize these at the genus level,making mostly use of previously established genus names.Four genera,namely Phylloporis,Puiggariella,Raciborskiella,and Racoplaca,are resurrected for the S.phyllogena,S.nemathora,S.janeirensis,and S.subtilissima groups,respectively,whereas one new genus,Serusiauxiella gen.nov.,is introduced for a novel lineage with peculiar macroconidia.The only sequenced non-foliicolous species,S.jamesii,is not closely related to these six foliicolous lineages but clusters with Flavobathelium and Phyllobathelium,revealing it as an additional undescribed genus-level lineage being treated elsewhere.Within the new genus Serusiauxiella,three new species are described:Serusiauxiella filifera sp.nov.,S.flagellata sp.nov.,and S.sinensis sp.nov.In addition,ten new combinations are proposed:Phylloporis austropunctata comb.nov.,P.radiata comb.nov.,P.vulgaris comb.nov.,Puiggariella confluens comb.et stat.nov.,P.nemathora comb.nov.,P.nigrocincta comb.nov.,Racoplaca maculata comb.nov.,R.melanobapha comb.nov.,R.transversoundulata,and R.tremens comb.nov.We also report on a peculiar,previously unrecognized growth behaviour of the macroconidial appendages in Strigula s.l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haleuros Epiphyllous lichens Generic classification higher taxa Macroconidial appendages Phycopeltis Surface fixation Trentepohlia
原文传递
天牛类高级阶元分类系统简介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美英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介绍了历史上天牛类昆虫高级阶元的几个主要的分类系统,推荐使用目前较为合理的四科八亚科分类系统,并介绍了较新较合理的天牛类支系图,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天牛类 高级阶元 分类系统 支系图
原文传递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尺度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与高级分类单元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连军豪 潘新园 +3 位作者 丁晓龙 遇宝平 唐小平 胡慧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88,共4页
利用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分析保护区尺度上物种与高级分类单元在数量上的关系。结果表明,属、科在数量上都随着物种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物种-属、物种-科在数量上呈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r>... 利用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分析保护区尺度上物种与高级分类单元在数量上的关系。结果表明,属、科在数量上都随着物种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物种-属、物种-科在数量上呈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r>0.8),在乘幂模型、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拟合中,乘幂模型拟合最好。结果显示了,保护区尺度上物种与高级分类单元间具有数量相关规律,且可用模型拟合。因此,在保护区尺度上,高级分类单元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出物种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脊椎动物 保护区尺度 高级分类单元 物种数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