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0
1
作者 范根成 朱万光 +7 位作者 王永玲 王玉东 蒋贻海 张子春 刘相娥 吴延功 孙丰兰 杜元钊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从发病率为100%、病死率为97%的鸡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凝集鸡红细胞的作用可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证明所分离的毒株为新城疫病毒。鸡胚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1日龄雏鸡脑内致死指数、6周... 从发病率为100%、病死率为97%的鸡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凝集鸡红细胞的作用可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证明所分离的毒株为新城疫病毒。鸡胚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1日龄雏鸡脑内致死指数、6周龄雏鸡静脉致死指数、血凝解脱及血凝素热稳定性等试验表明,分离毒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其毒力比标准强毒F48E8株还强。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表明,分离毒的血凝性与F48E8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强毒株
下载PDF
鉴别猪伪狂犬病病毒强毒与疫苗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2
作者 顾阳 高晓云 +3 位作者 程琨 潘鑫龙 崔保安 陈红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4-97,共4页
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gH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建立gE和gH基因的单项PCR扩增方法。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鉴别PRV强毒和疫苗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即利用一次PCR反应,从强毒株基因组中可同时扩增出2条... 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gH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建立gE和gH基因的单项PCR扩增方法。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鉴别PRV强毒和疫苗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即利用一次PCR反应,从强毒株基因组中可同时扩增出2条大小分别为429 bp(gE基因)、355 bp(gH基因)的特异性片段,从弱毒株DNA中仅扩增出1条大小为355 bp的片段,而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DN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最低有效检测量为1×102TCID50/0.1 mL。该方法适合对PRV强毒和疫苗毒的快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双重PCR 检测 强毒株 疫苗株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鉴别鸡毒霉形体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邓显文 谢芝勋 +5 位作者 唐小飞 谢志勤 庞耀珊 廖敏 刘加波 何竞铭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11,共5页
根据鸡毒霉形体 (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结构特点 ,分别设计合成 2对引物XZ1、XZ2 和XZ4 5、XZ4 6 ,建立了可检测MG强、弱毒株的PCR方法。以引物XZ1、XZ2 对MG强毒株和弱毒株进行的PCR ,均可扩增出 732bp的特异性片段 ;而以另 1... 根据鸡毒霉形体 (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结构特点 ,分别设计合成 2对引物XZ1、XZ2 和XZ4 5、XZ4 6 ,建立了可检测MG强、弱毒株的PCR方法。以引物XZ1、XZ2 对MG强毒株和弱毒株进行的PCR ,均可扩增出 732bp的特异性片段 ;而以另 1对引物XZ4 5、XZ4 6 对MG弱毒株进行PCR ,可扩增出 5 2 4bp的特异性片段 ,但对鸡毒霉形体标准强毒株和野毒株的PCR ,则扩增不出任何条带。特异性试验表明 ,这 2对引物对其他种类鸡毒霉形体及其他对照禽病病原核酸模板的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 ,2对引物PCR均能检出 10 0fg的MGDNA。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上述 2对引物的 2次PCR扩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鸡毒霉形体 强毒株 弱毒疫苗株 基因组结构 检测 PCR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鉴别鸡毒支原体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谢芝勋 邓显文 +5 位作者 谢志勤 庞耀珊 唐小飞 廖敏 刘加波 何竞铭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6-479,共4页
根据鸡毒支原体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设计合成了二对引物XZ1,XZ2 和XZ45、XZ46,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鉴别MG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多重PCR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用这两对引物对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进行多重PCR ,强毒株只... 根据鸡毒支原体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设计合成了二对引物XZ1,XZ2 和XZ45、XZ46,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鉴别MG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多重PCR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用这两对引物对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进行多重PCR ,强毒株只扩增出 732bp一条带 ,而弱毒疫苗株则可同时扩增出 732bp、5 2 4bp二条带 ,而对其他种类鸡支原体和其它禽病病原的扩增不出现任何条带 ,结果均为阴性 ;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多重PCR最低能检出 1pg的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DNA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检测鉴别 鸡毒支原体 强毒株、弱毒株
下载PDF
中药免疫增强剂对鸡ILT疫苗免疫和强毒攻击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继东 李淑芳 +3 位作者 杨润德 杨淑亚 薛宗丽 李坤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选择健康仔鸡 70只 ,随机分为 7组 ,每组 10只。 1组为健康对照组 (不免疫、不攻毒 ) ,2~ 4组为不同处理的免疫试验组。在试验仔鸡 45日龄时 ,2组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 (ILT)疫苗 ,3组免疫ILT疫苗同时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剂Ⅰ ,4组免疫... 选择健康仔鸡 70只 ,随机分为 7组 ,每组 10只。 1组为健康对照组 (不免疫、不攻毒 ) ,2~ 4组为不同处理的免疫试验组。在试验仔鸡 45日龄时 ,2组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 (ILT)疫苗 ,3组免疫ILT疫苗同时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剂Ⅰ ,4组免疫ILT疫苗同时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剂Ⅱ。 5、6组为非免疫试验组。在仔鸡 5 2日龄时 ,5组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Ⅰ ,6组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Ⅱ。 7组为单纯强毒攻击组。 5 5日龄时 ,2~ 7组全部用ILT强毒 (EID50 =10 -5 33/ 0 1ml)攻击。结果显示 :试验 2组在免疫后 3d ,RBC -CRl和RBC -IC花环率显著降低 ,免疫后第 9d ,上述两个花环率恢复到正常值。试验 3、4组 ,RBC -CRl和RBC -IC花环率在免疫后升高 ,且高于 1组和 2组。强毒攻击后 5d、10d ,试验 2~ 6组 ,RBC -CRl、RBC -IC花环率仍然保持在攻毒前的水平。 7组的RBC -CRl和RBC -IC花环率显著降低 ,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在攻毒后第 10d(试验 2、3、4组免疫后 2 0d) ,体内ILT抗体检测结果为 ,试验 1组ILT抗体全部阴性 ,其他试验组的ILT抗体效价为 :2组、3组、7组为 1∶8;4组、5组为 1∶32 ;6组为 1∶2 5 6。说明ILT疫苗免疫或强毒攻击 ,均会引起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 疫苗 强毒 红细胞免疫 中药免疫增强剂
下载PDF
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H5亚型禽流感高产疫苗株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明 张云 +3 位作者 刘春国 潘蔚绮 刘超男 杨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0-726,共7页
采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了鹅源高产禽流感病毒的6条内部基因片段,近期分离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以及N3亚型参考毒株的神经氨酸酶基因,分别构建了8个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载体,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拯救出了全部基因都源于禽源... 采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了鹅源高产禽流感病毒的6条内部基因片段,近期分离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以及N3亚型参考毒株的神经氨酸酶基因,分别构建了8个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载体,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拯救出了全部基因都源于禽源的重组流感病毒疫苗株rH5N3。通过对血凝素蛋白HA1和HA2连接肽处的5个碱性氨基酸(R-R-R-K-K)基因缺失与修饰,从而消除了病毒基因的毒力相关序列,拯救的rH5N3疫苗株对鸡和鸡胚均无致病性,病毒在鸡胚尿囊液和细胞培养上清的HA效价得到极大提高,分别为1:2048和1:512。制备的禽流感疫苗免疫动物后4~5周即可诱导产生高效价的HI抗体,鸡免疫后18周依然保持高水平的HI抗体。重组疫苗不论是对于国内早期分离的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还是近期分离的A/Goose/HLJ/QFY/04都能够产生完全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鸡攻毒后不发病、不排毒、不死亡。带有N3鉴别诊断标记禽流感疫苗株的研制为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反向遗传学 高产株 疫苗
下载PDF
猪瘟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酶切检测方法的建立、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董浩 李菲 +2 位作者 王鑫 王开 胡桂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7-189,共3页
为有效鉴别猪瘟病毒强毒株(Shimen)与弱毒疫苗株(HCLV),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囊膜糖蛋白E2基因高度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在其跨越区内部有Shimen株独有的限制性内切酶BglⅡ酶切位点,采取酶切RT-PCR产物的方法鉴别Shimen... 为有效鉴别猪瘟病毒强毒株(Shimen)与弱毒疫苗株(HCLV),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囊膜糖蛋白E2基因高度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在其跨越区内部有Shimen株独有的限制性内切酶BglⅡ酶切位点,采取酶切RT-PCR产物的方法鉴别Shimen株和疫苗株,同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从Shimen株和疫苗株中均能扩增出一条大小为750bp的特异性片段,疫苗株的RT-PCR产物不能被BglⅡ酶切,Shimen株的RT-PCR产物则被酶切为大小分别为520和230bp的两条带。此方法可扩增猪瘟病毒的E2基因保守片段,对病毒RNA的最小检出量为3.96×10-4μg/mL。采用此方法检查了30例临床疑似猪瘟病料,结果3例感染猪瘟病毒强毒,21例为猪瘟弱毒疫苗株,其他为猪瘟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强毒株和疫苗株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酶切
下载PDF
猪瘟强毒株与兔化弱毒疫苗株的LAMP鉴别检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改平 何文博 +5 位作者 王德国 周景明 邓瑞广 郭军庆 祁艳华 王爱萍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90,共6页
为了鉴别猪瘟病毒(CSFV)野毒感染和疫苗接种,系统比较分析CSFV标准强毒株、疫苗株、不同基因亚型的野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差异,设计一套分别针对猪瘟强毒与弱毒NS5B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建立特异性的猪瘟强毒株与疫苗株的LAM... 为了鉴别猪瘟病毒(CSFV)野毒感染和疫苗接种,系统比较分析CSFV标准强毒株、疫苗株、不同基因亚型的野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差异,设计一套分别针对猪瘟强毒与弱毒NS5B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建立特异性的猪瘟强毒株与疫苗株的LAMP检测方法.LAMP扩增产物用罗丹明B指示剂或者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该方法特异性好,比RT-PCR灵敏度高出1 000倍,且重复性稳定性良好,为快速准确地鉴别CSFV野毒感染和疫苗接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强毒株 兔化弱毒疫苗株 环介导等温扩增 鉴别检测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强弱毒株感染对仔猪免疫机能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5
9
作者 夏平安 李伟娟 +5 位作者 周海范 卢高峰 刘明莉 邱璜 王中明 崔保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3-687,共5页
20日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阴性健康仔猪滴鼻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Hn-1/06强毒株和BJ-4弱毒株,于接种后0、5、11、18、30、405、0 d无菌采血,制备血清和分离白细胞,并在感染猪发病死亡或第50天后分别剖杀取各器官组... 20日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阴性健康仔猪滴鼻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Hn-1/06强毒株和BJ-4弱毒株,于接种后0、5、11、18、30、405、0 d无菌采血,制备血清和分离白细胞,并在感染猪发病死亡或第50天后分别剖杀取各器官组织。经RT-PCR方法检测,强弱毒株在血清、白细胞和各组织器官内分布基本一致;经ELISA方法和免疫荧光抑制试验及IFA流式细胞术检测,强弱毒株感染均诱导机体产生抗N蛋白抗体,强毒株的抗N蛋白抗体产生早于弱毒株;强毒株感染未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弱毒株感染后第30天诱导产生了较低水平的中和抗体,随后逐步升高;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强毒感染猪CD3+T淋巴细胞及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均下降,CD4+/CD8+比值远远小于对照组,弱毒感染猪CD3+T淋巴细胞及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先下降,40 d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CD4+/CD8+比值先下降,11 d后开始逐步上升,18 d后超过对照组,近50 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说明,在强毒株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被抑制,不能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导致病毒快速增殖复制;在弱毒株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先被抑制,后免疫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水平,使体内病毒进一步被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弱毒株 强毒株 免疫机能差异
下载PDF
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流行株VP2基因重组新城疫病毒LaSota疫苗株的构建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葛金英 温志远 +5 位作者 高宏雷 王永 胡森 鲍恩东 王笑梅 步志高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3-251,共9页
【目的】重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作为新型的活病毒载体疫苗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城疫病毒作为防制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及新城疫重... 【目的】重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作为新型的活病毒载体疫苗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城疫病毒作为防制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及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病毒载体疫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股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救获野生型NDV LaSota疫苗株rLaSota及表达vvIBDV Gx株VP2基因的重组疫苗株rLaSota-VP2,分别经滴鼻点眼途径免疫SPF雏鸡,免疫后21d分别以vvIBDVGx超强毒和新城疫强毒进行攻击。【结果】rLaSota及表达vvIBDV-VP2基因平均鸡胚致死时间均大于120h,脑内致病指数(ICPI)分别为0.4和0.36,静脉内致病指数(IVPI)均为0;接种后72~96h每毫升尿囊液EID50则分别达到109.0以上。rLaSota-VP2以106.0EID50一次免疫7日龄SPF鸡雏,免疫后3周对新城疫强毒致死攻击100%保护,对vvIBDV攻击免疫保护率达90%以上。【结论】重组病毒rLaSota-VP2保持了LaSota亲本疫苗株高滴度的鸡胚生长特性和低致病性及遗传稳定性,免疫雏鸡对新城疫强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的致死均形成有效免疫保护。本研究为研制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重组二联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新城疫病毒 LaSota疫苗株 反向遗传操作 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株 VP2基因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及其亲本毒驴强毒株前病毒基因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雪峰 姜成刚 +8 位作者 郭巍 项伟 吕晓玲 赵立平 王凤龙 孔宪刚 张晓燕 邵一鸣 周建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3-450,共8页
为阐明马传染性贫血白细胞弱毒疫苗株(EIAVDLV)的致弱和免疫保护机理,对EIAVDLV121及其亲本驴强毒株(EIAVDV117)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准种理论,分析了EIAV疫苗致弱过程中基因组进化特点。利用LA-PCR技术对EIAVDV117和EIA... 为阐明马传染性贫血白细胞弱毒疫苗株(EIAVDLV)的致弱和免疫保护机理,对EIAVDLV121及其亲本驴强毒株(EIAVDV117)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准种理论,分析了EIAV疫苗致弱过程中基因组进化特点。利用LA-PCR技术对EIAVDV117和EIAVDLV121的前病毒基因组分两段进行扩增,分别获得4个和10个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EIAVDV117前病毒基因组平均为8236bp,G+C含量38.0。EIAVDLV121前病毒基因组平均8249bp,G+C含量37.3。两者的前病毒基因组平均差异率为2.8。其中S2、LTR和env基因差异较大,分别为4.1、3.9和3.1。此外,S2、S3和env推导的氨基酸的差异明显,分别为10.4、5.6和4.8(gp90为6.8)。EIAVDLV121各基因的异质性均显著高于EIAVDV117。研究发现体外培养的EIAVDLV121至少有5种类型的LTR混合存在。在gp9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上,EIAVDV117比EIAVDLV121平均多2个N-糖基化位点,总数为19,其中3个为EIAVDV117特有。EIAVDLV121有1个疫苗株特有N-糖基化位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生物学特性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弱毒疫苗株 前病毒 基因组进化分析 准种
下载PDF
广谱抗源科丰1号对大豆花叶病毒强毒株系群SC-8抗性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修强 盖钧镒 喻德跃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0-192,共3页
以杂交组合科丰 1号× 1138- 2为材料 ,从其P1、P2 、F2 :3、以及由F2 衍生的 2 0 6个重组自交系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广谱抗源科丰 1号对新发现的大豆花叶病毒SC - 8强毒株系群的抗性受单个显性基因控制 ,从而扩展了对科丰 1号这... 以杂交组合科丰 1号× 1138- 2为材料 ,从其P1、P2 、F2 :3、以及由F2 衍生的 2 0 6个重组自交系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广谱抗源科丰 1号对新发现的大豆花叶病毒SC - 8强毒株系群的抗性受单个显性基因控制 ,从而扩展了对科丰 1号这一广谱性抗SMV材料抗性遗传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毒 强毒株系群 SC-8抗性 遗传研究 科丰l号 SMV 抗性接种
下载PDF
鸭肠炎病毒强毒和疫苗弱毒鉴别诊断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春和 刘荣昌 +6 位作者 陈翠腾 程龙飞 傅光华 施少华 陈红梅 傅秋玲 黄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9-224,共6页
为建立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强毒和疫苗弱毒的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分析比较GenBank数据库中上传的DEV强毒株和疫苗弱毒株UL2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DEV疫苗弱毒和DEV强毒在UL2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Oligo 7.0... 为建立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强毒和疫苗弱毒的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分析比较GenBank数据库中上传的DEV强毒株和疫苗弱毒株UL2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DEV疫苗弱毒和DEV强毒在UL2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Oligo 7.0,设计一组可对DEV强毒株和疫苗弱毒株UL2基因进行编码区全长扩增的特异性引物,经条件优化后建立DEV强毒和疫苗弱毒鉴别诊断的PCR方法。结果表明,DEV疫苗弱毒和DEV强毒在UL2基因上存在528bp的连续核苷酸序列缺失。优化后的PCR方法最佳退火温度为55℃,对DEV强毒和疫苗弱毒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1 019bp和491bp;敏感性强,最低检测限为15.3pg;特异性好,对鸭源常见传染病(如番鸭细小病毒、鸭圆环病毒、鹅细小病毒、鸭源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无特异性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病毒 强毒 疫苗弱毒 UL2基因 PCR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的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克伟 戴爱玲 +2 位作者 吴德峰 杨小燕 江丹丹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6-69,共4页
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gB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以PRV容A株细胞培养毒为模板,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区分PRV野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能从野毒株基因组中同时扩增出2条大小分别为400bp(gE基... 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gB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以PRV容A株细胞培养毒为模板,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区分PRV野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能从野毒株基因组中同时扩增出2条大小分别为400bp(gE基因)、582bp(gB基因)的特异性片段,从疫苗毒DNA中仅扩增出1条大小为582bp的片段。试验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临床上20份PRV感染疑似病料进行检测,双重PCR检测的结果与单重PCR检测结果总体符合率为100%,表明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双重PCR 野毒株 疫苗株
下载PDF
鉴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涵 韩昊莹 +5 位作者 张鸿鑫 刘秋歌 郭奎 朱彦宁 杨明凡 陈红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8-392,共5页
为建立鉴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M、ORF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鉴别PEDV野毒株和疫苗株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 为建立鉴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M、ORF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鉴别PEDV野毒株和疫苗株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显示,该检测方法对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Salmonella及E.coli等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显示,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对M基因和ORF3基因的最低有效检测量分别为44.5拷贝/μL和481拷贝/μL。本研究建立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可实现对PEDV野毒和疫苗毒的快速检测,适合于现地猪流行性腹泻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野毒株 疫苗株 双重PCR
下载PDF
4种中等毒力活疫苗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宏艳 赵瑞宏 +3 位作者 张丹俊 朱会 胡晓苗 朱传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8-221,共4页
针对安徽省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株AH01的流行,用4种临床上常用的国内外中等毒力活疫苗分组免疫13日龄的麻黄鸡,于免疫接种后10d用AH01株攻毒,观察各组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定法氏囊指数,同时用ELISA检测免疫鸡血清中抗体... 针对安徽省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株AH01的流行,用4种临床上常用的国内外中等毒力活疫苗分组免疫13日龄的麻黄鸡,于免疫接种后10d用AH01株攻毒,观察各组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定法氏囊指数,同时用ELISA检测免疫鸡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这4种疫苗对超强毒株AH01均有免疫保护效果,但北京的疫苗A的免疫保护效果最好,其次是以色列的疫苗C,南京的疫苗B和马来西亚的疫苗D的免疫保护作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中等毒力活疫苗 超强毒株 免疫保护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校海霞 姜北宇 +3 位作者 高轩 张莉 刘月焕 王宏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83,共5页
从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发病鸡群中分离到8株有血凝性的分离物,其血凝作用可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AIV(H9亚型)、EDS76阳性血清所抑制,表明8株分离物均为新城疫病毒。利用鸡胚终点稀释法对这8株NDV进行了克隆。对8株NDV的... 从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发病鸡群中分离到8株有血凝性的分离物,其血凝作用可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AIV(H9亚型)、EDS76阳性血清所抑制,表明8株分离物均为新城疫病毒。利用鸡胚终点稀释法对这8株NDV进行了克隆。对8株NDV的毒力指数(MDT、ICPI、IVPI)测定结果显示:MDT在42 9~49 5h之间,ICPI在1 95~2 00之间,IVPI在2 68~2 89之间。表明8株NDV均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其毒力与标准强毒株F48E8相近。各分离毒株经2%磷钨酸负染后,电镜下观察,可见丝状、圆形或不规则形态的病毒粒子,表面有纤突样结构。各毒株的大小不尽相同,粒子直径或长轴在100~500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强毒株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牛种布鲁氏菌clpP基因缺失株的毒力和免疫保护力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小薇 吴方达 +6 位作者 刘郁夫 董浩 孙永健 毕一鸣 张存瑞 刘林青 韩焘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11期59-64,共6页
为研究布鲁氏菌clpP基因与细菌毒力的关系,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牛种布鲁氏菌clpP基因缺失株,用巨噬细胞RAW264.7感染模型和小鼠感染模型评价clpP基因缺失株的毒力,同时测定该缺失株免疫小鼠后产生的免疫保护力。研究发现:牛种布鲁氏... 为研究布鲁氏菌clpP基因与细菌毒力的关系,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牛种布鲁氏菌clpP基因缺失株,用巨噬细胞RAW264.7感染模型和小鼠感染模型评价clpP基因缺失株的毒力,同时测定该缺失株免疫小鼠后产生的免疫保护力。研究发现:牛种布鲁氏菌clpP基因缺失后,在细胞感染模型和小鼠感染模型中的毒力显著降低;clpP基因缺失株感染小鼠后,不引起脾脏肿胀,并且在脾脏内的持续期短于A19疫苗株,说明该基因缺失株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使用clpP基因缺失株免疫小鼠后,该基因缺失株无法抵御牛种布鲁氏菌2308株和羊种布鲁氏菌M28株的感染。本研究为揭示布鲁氏菌致病机制和新型布病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疫苗 clpP基因 毒力 基因缺失株 免疫保护
下载PDF
三种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的攻毒保护试验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玉章 代永联 +2 位作者 吴光玉 衣服德 王永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11期87-90,共4页
为比较3种商品化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15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攻毒对照组、乾元浩疫苗组、梅里亚疫苗组、瑞普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5组,并按厂家说明剂量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8日龄时进行马立克氏病超强毒Md5株攻毒,... 为比较3种商品化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15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攻毒对照组、乾元浩疫苗组、梅里亚疫苗组、瑞普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5组,并按厂家说明剂量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8日龄时进行马立克氏病超强毒Md5株攻毒,每天观察各组临床症状,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根据免疫攻毒后的临床观察、剖检病变和病理切片等综合分析,梅里亚疫苗组的保护指数略高于乾元浩疫苗组和瑞普疫苗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厂家生产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对Md5超强毒株的攻击具有相似的保护效果。因此在生产中使用国产马立克氏病疫苗或进口马立克氏病疫苗均能对我国当前流行的马立克氏病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超强毒株 商品化疫苗 免疫效果 病理学观察
下载PDF
鸭瘟病毒ZJ2016强毒株部分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红丽 黄靖 +4 位作者 刘霞 吴赟竑 冯肖肖 吴雪军 徐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6-233,共8页
2016年,浙江省一鸭场发生疑似鸭瘟病例,经鉴定,病鸭感染鸭瘟病毒,命名为ZJ2016病毒株。实验应用二代基因测序方法对该病毒核酸进行全基因测序,鉴定分析鸭瘟病毒ZJ2016株抗原与毒力相关基因序列特征。对测序病毒主要囊膜糖蛋白基因gB、gC... 2016年,浙江省一鸭场发生疑似鸭瘟病例,经鉴定,病鸭感染鸭瘟病毒,命名为ZJ2016病毒株。实验应用二代基因测序方法对该病毒核酸进行全基因测序,鉴定分析鸭瘟病毒ZJ2016株抗原与毒力相关基因序列特征。对测序病毒主要囊膜糖蛋白基因gB、gC、gG、gH、gI、gK、gL、gM、gN与致病力基因LORF11、UL2、UL12、UL41、UL47、US10进行核酸与氨基酸序列分析,并与已发表毒株序列及疫苗株(VAC株、clone-03株)序列比较。结果显示,与疫苗免疫保护抗原相关的ZJ2016株囊膜糖蛋白序列与疫苗毒株序列相比未发生明显的变异,而ZJ2016株的LORF11、UL2、UL12、UL41、UL47、US10基因结构及同源性与疫苗株氨基酸序列差异明显,且与中国其他分离强毒株LH2011株、CHv株、CV株同源性较高,表明该毒株具有强毒株的基因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抗原 毒力基因 强毒株 疫苗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