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logy and Geochronology of Monzonite Porphyry Intruding in Xiong'er Volcanic Rocks in Xiaoshan Area, Western Henan Province
1
作者 LI Linlin SHI Yuru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S1期73-,共1页
Xiong’er volcanic rocks cover an area of more than6×104 km2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The Xiong’er group has been divided,from bottom to top,into the Dagushi,Xushan,Jidanping and
关键词 western henan province Petrology and Geochronology of Monzonite Porphyry Intruding in Xiong’er Volcanic Rocks in Xiaoshan area SHRIMP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豫西黄土丘陵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2
作者 衣强 李越梅 +4 位作者 闫俊飞 顾治家 张红峰 李泮营 黄淑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4,85,共9页
[目的]分析豫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同坡度条件下土壤侵蚀产流产沙规律,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河南省嵩县胡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点2011—2020年12个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数据,揭示了不... [目的]分析豫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同坡度条件下土壤侵蚀产流产沙规律,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河南省嵩县胡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点2011—2020年12个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数据,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产流产沙规律,采用相关分析研究了降雨特征、坡度、土地利用与产流产沙的关系。[结果](1)与裸地小区相比,草地小区的减流减沙效益最大。草地的多年平均减流效益变化为78.6%~85.9%,减沙效益最高可达100%。林地的减流效益为32.9%~51.3%,减沙效益为55.3%~78.9%。(2)各径流小区产流产沙次数、大小与坡度关系密切,10°与15°的产流产沙差别不大,25°的坡度上产流产沙明显增加。此外,随着坡度的增加,林草地的水土保持效益也在降低。(3)径流小区径流深与最大30 min雨强(I_(30))、土壤流失量与降雨侵蚀力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在豫西黄土丘陵区缺少径流泥沙定位观测的区域,一定的坡度和植被状况下,可用降雨过程资料来估测坡面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产沙 径流小区 土地利用 豫西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基于TEM的金属矿采空区快速探测技术——以河南西部某铝土矿为例
3
作者 尚建阁 李冰 +1 位作者 邢尚鑫 冯亮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2期287-296,共10页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经过长期的资源能源开发,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地下开采矿山。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地下开采矿山形成的采空区也逐渐增加,并且已经慢慢地产生了采空区失稳、突水等安全隐患,给矿山和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为...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经过长期的资源能源开发,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地下开采矿山。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地下开采矿山形成的采空区也逐渐增加,并且已经慢慢地产生了采空区失稳、突水等安全隐患,给矿山和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减轻和预防由地下采空区所引发的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及探测极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利用磁性源瞬变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TEM)大定源装置,在河南西部某铝土矿区开展采空区探测的野外施工具体流程及参数选择要点,并通过该方法快速圈定了采空区积水区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矿区采空区主要积水区位于矿区东部,积水面积约510000 m 2,而矿区西部及南部区域无积水。结论认为,该方法野外试验流程正确,磁性源瞬变电磁法对金属矿采空区探测有效。该方法在采空区探测领域的应用,为矿山在今后的地下开采过程中有效避免安全事故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源TEM 采空区 河南西部 铝土矿
下载PDF
豫西山地不同类型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沛松 寇利轩 +4 位作者 胡军 程立平 佟伟霜 刘志鹏 王鑫隆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22,152,共8页
为探究豫西低山丘陵退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C、N含量分布特征,在长期未被扰动的自然荒草坡地上设置9种不同植被类型试验小区,分别为紫花苜蓿(M)、速生杨(Y)、侧柏(B)、栓皮栎(L)、刺槐(H)、速生杨×紫花苜蓿(YM)、侧柏×... 为探究豫西低山丘陵退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C、N含量分布特征,在长期未被扰动的自然荒草坡地上设置9种不同植被类型试验小区,分别为紫花苜蓿(M)、速生杨(Y)、侧柏(B)、栓皮栎(L)、刺槐(H)、速生杨×紫花苜蓿(YM)、侧柏×紫花苜蓿(BM)、栓皮栎×紫花苜蓿(LM)、刺槐×紫花苜蓿(HM),以自然荒草地(CK)为对照。在植被恢复的第9年,测定不同植被模式小区下及区内不同坡度间的土壤TC、TN含量。结果表明,相较于CK,林草复合模式BM、LM、HM,及纯林模式L和H植被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TC、TN含量。在Y、B、L各个植被模式各坡面不同坡位间的TC、TN含量均呈现显著性差异,而YM、BM、LM和HM模式各自坡位间基本都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林草复合模式可以减小坡面C、N含量的分布差异。因此,林草复合植被模式具有明显的增碳固氮作用。环境因子土壤pH和凋落物养分碳氮是影响土壤C、N含量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土壤pH与土壤TC、TN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凋落物N与土壤TC、TN呈显著正相关,而凋落物C/N与土壤TC、TN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低山丘陵区 人工植被 林草模式 土壤碳氮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豫西丘陵区域油用牡丹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
5
作者 许文营 王煜 +1 位作者 李月霞 智利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45-149,共5页
本文对豫西丘陵区域油用牡丹栽培状况进行了探析,指出了本地区油用牡丹栽培中存在种苗质量无保证、栽培模式不规范、籽实价格波动较大、人工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选育和引进油用牡丹优良品种、建立种子园繁殖高质... 本文对豫西丘陵区域油用牡丹栽培状况进行了探析,指出了本地区油用牡丹栽培中存在种苗质量无保证、栽培模式不规范、籽实价格波动较大、人工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选育和引进油用牡丹优良品种、建立种子园繁殖高质量种苗、推广高效规范栽培模式和持续拓展油用牡丹产业链等,以期促进油用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栽培现状 发展对策 豫西丘陵区域
下载PDF
豫西黄土高原农作区鼠类群落动态:时空尺度格局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亚军 王廷正 +3 位作者 李金钢 张越 邰发道 张菊祥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7-203,共7页
本文分析了豫西农业生态系统中鼠类群落局部空间尺度的短期动态格局。在区域尺度上,该群落为棕色田鼠+大仓鼠型,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匀度都有显著的正相关,丰富度的作用大于均匀度的作用。由于资源分布的斑块性,群落优势种和次... 本文分析了豫西农业生态系统中鼠类群落局部空间尺度的短期动态格局。在区域尺度上,该群落为棕色田鼠+大仓鼠型,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匀度都有显著的正相关,丰富度的作用大于均匀度的作用。由于资源分布的斑块性,群落优势种和次优势种对环境变异的季节性反应不同,故群落的时空格局具有明显的变化。在农田中,群落在秋季分化为棕色田鼠+大仓鼠亚群落型和大仓鼠+棕色田鼠型,后者的生境斑块为单一的玉米田和油葵田;在作物轮作的格局下,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匀度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在果园中,无论果树树龄和季节的变化,棕色田鼠的多度总是大于大仓鼠,即群落格局是不变的,而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多度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然而,灌溉可使大仓鼠与棕色田鼠的数量关系发生逆转,因此灌溉不仅影响果园中鼠类群落格局的分化,而且也将影响到农田中的这种分化。在一年弃耕地中,群落格局从夏季开始由棕色田鼠+大仓鼠亚群落型转化为大仓鼠+棕色田鼠亚群落型;在第3年末演替结束时,多年生植物取代一年生植物成为优势种,大仓鼠+棕色田鼠群落格局则趋于稳定。在此过程中,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均匀度均无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还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尺度 鼠类 群落 农作区 豫西黄土高原
下载PDF
豫西地区铝土矿中镓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汤艳杰 贾建业 刘建朝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20,共6页
镓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稀散金属 ,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豫西地区的铝土矿石中含有丰富的镓资源。通过对区内铝土矿石中镓的分布特征做了多方面的对比研究 ,归纳出镓的分布规律 :空间上 ,在不同铝土矿区的矿石中镓的平均质量分数变化显著 ,... 镓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稀散金属 ,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豫西地区的铝土矿石中含有丰富的镓资源。通过对区内铝土矿石中镓的分布特征做了多方面的对比研究 ,归纳出镓的分布规律 :空间上 ,在不同铝土矿区的矿石中镓的平均质量分数变化显著 ,在矿体平均厚度最大的张窑院矿区 ,矿石中的镓高度富集。时间上 ,沉积成矿相对较早的铝土矿层 ,因其长期遭受强烈的表生富集作用 ,矿石中镓的平均品位较高。从矿石结构类型来看 ,土状和峰窝状矿石中的镓品位明显高于豆、鲕状和致密状矿石。另外 ,矿石中镓平均含量的变化总与铝土矿富矿体的产出位置关系密切。并且 ,探讨了铝土矿中镓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地区 铝土矿床 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表生富集作用
下载PDF
豫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陡坡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沛松 王健胜 +3 位作者 楚纯洁 蒋有绪 郭泉水 文祯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8-212,229,共6页
对豫西低山丘陵区陡坡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人工草地、自然荒草地、柏树林地、人工女贞林地和桃树林地)下土壤部分理化性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干扰活动会加速陡坡地土壤质量退化。5种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 对豫西低山丘陵区陡坡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人工草地、自然荒草地、柏树林地、人工女贞林地和桃树林地)下土壤部分理化性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干扰活动会加速陡坡地土壤质量退化。5种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理化指标除速效磷含量外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近自然状态的柏树林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C/N、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土壤电导率均最高,全钾含量也较高,仅次于人工草地,pH值接近于7;人工草地、人工女贞林地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含量和土壤电导率较低,与其他用地方式间差异显著(P<0.05)。陡坡地植被郁闭度和盖度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较大,林地速效钾含量高于草地。因此,在豫西低山丘陵区35°以上陡坡地不宜作为人工草地和人工景观林地,建议将柏树作为生态恢复的优先选择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低山丘陵区 陡坡地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状
下载PDF
豫西杜家沟铝土矿中镓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浅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汤艳杰 贾建业 刘建朝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2,共4页
镓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稀贵金属 ,它的回收利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对杜家沟铝土矿床矿石中镓的分布特征做了多方面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出镓的分布规律 :空间上 ,镓在不同层位的矿石中平均含量变化显著 ,镓含量随着矿层平均厚度... 镓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稀贵金属 ,它的回收利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对杜家沟铝土矿床矿石中镓的分布特征做了多方面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出镓的分布规律 :空间上 ,镓在不同层位的矿石中平均含量变化显著 ,镓含量随着矿层平均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遭受强烈的表生富集作用 ,铝土矿中镓的平均品位较高。从矿石结构类型来看 ,蜂窝状矿石中的镓品位明显高于豆、鲕状和致密状矿石。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家沟 铝土矿床 分布规律 表生富集作用 矿石结构
下载PDF
2000-2015年豫西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杜军 赵胜朝 +1 位作者 邱士可 郭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9-284,291,共7页
以豫西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面积空间变化、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分析了2000—2015年豫西黄土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按照5 km×5 km格网将研究区划分为106... 以豫西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面积空间变化、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分析了2000—2015年豫西黄土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按照5 km×5 km格网将研究区划分为1069个生态风险评价单元,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占比、景观脆弱指数及扰动指数构建生态风险指数,利用半变异函数和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开展豫西黄土丘陵区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特征评价。结果表明:豫西黄土丘陵区以林地、耕地为主,占研究总面积的83%以上,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强度也在不断增加,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最为明显;2000—2015年,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高生态风险区的基质景观类型以耕地为主;生态风险值的空间集聚形态主要以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为主,呈现低—低集聚区域增加、高—高集聚区域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黄土丘陵区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风险 空间自相关分析
下载PDF
豫西山区森林群落邻体竞争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明作 闫东锋 +2 位作者 张学峰 苗军 李增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09-413,共5页
运用邻体干扰指数模型,分析了豫西山区森林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以及种群和个体在群落中的竞争干扰状态.结果表明,幼龄林群落中的种内、种间竞争指数因生境条件不同有所差异;中龄林群落基本稳定,其阔叶类种群的平均竞争指... 运用邻体干扰指数模型,分析了豫西山区森林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以及种群和个体在群落中的竞争干扰状态.结果表明,幼龄林群落中的种内、种间竞争指数因生境条件不同有所差异;中龄林群落基本稳定,其阔叶类种群的平均竞争指数小于针叶类种群的平均竞争指数,说明针叶类种群处于被压状态而阔叶类种群处于竞争状态,自然情况下的群落演替过程中阔叶类种群将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山区 森林群落 邻体竞争 竞争效应 邻体干扰指数模型 群落演替
下载PDF
欠发达农区经济发展中的农户行为——以豫西山地丘陵区为例 被引量:81
12
作者 李小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9-468,共10页
根据对河南西部山地丘陵区10个县(市) 332家农户的调查分析,欠发达农区制约区域发展的农户行为包括:①农户生产经营信息来源具很大局限性;②农户收入严重依赖自然条件;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意识障碍,农民对非农业参与意识不强;④... 根据对河南西部山地丘陵区10个县(市) 332家农户的调查分析,欠发达农区制约区域发展的农户行为包括:①农户生产经营信息来源具很大局限性;②农户收入严重依赖自然条件;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意识障碍,农民对非农业参与意识不强;④农户贷款积极性不高且贷款多为维持日常生活需要;⑤农户更加期望用新增加的收入改变家庭生活状况,而不是发展生产。进一步的量化模型分析,揭示了农户收入在山区、丘陵和平原环境下受相关变量影响程度的差异,以及自给性与商品性生产不同比例农户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文章讨论了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区域发展问题,并基于对农户行为的分析,对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思路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行为 区域发展 欠发达区域 河南 山地丘陵区 剩余劳动力
下载PDF
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上段钙质结核成因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德顺 祁帅帅 +2 位作者 杨文涛 王艳鹏 李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1,共10页
钙质结核作为沉积地层中重要记录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信息。本文选取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上段的钙质结核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等方法对钙质结核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并恢复该时期的古气候。结果表明:(1)孙家沟... 钙质结核作为沉积地层中重要记录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信息。本文选取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上段的钙质结核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等方法对钙质结核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并恢复该时期的古气候。结果表明:(1)孙家沟组上段的钙质结核根据不同的岩石学特征可分为Ⅰ类和Ⅱ类。Ⅰ类为分布在该段底部和顶部紫红色、灰黄色团块状和姜结状结核,其成因主要是成岩作用过程中CaCO 3饱和沉淀、溶蚀交代形成;Ⅱ类以位于该段中上部土黄色椭球状结核为主,与围岩层有明显的界线,具有同心纹理,为碳酸盐在饱和后不断析出受胶结作用影响凝结成核,并使结核由内向外不断生长。(2)Ⅱ类结核的碳、氧同位素、古盐度“Z值”“S值”的变化特征表明上段地层为封闭型的半咸水-咸水湖泊沉积,其古气候特征主要以炎热干旱-半干旱为主。(3)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上段钙质结核的大量出现,预示着晚二叠世的古气候由温湿型向干热型转变。本次研究结果对揭示二叠纪末期陆相古气候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孙家沟组 钙质结核 古气候 豫西宜阳地区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矿山开采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以豫西某铝土矿矿集区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魏也纳 赵鸿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以豫西某铝土矿矿集区为试验区,以SPOT-5、资源二号卫星、QuickBird影像为数据源,提出矿山开采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并对试验区铝土矿开采状况进行动态遥感监测。根据基准年及现状年的监测结果,在基准年至现状年的3年间,试验区铝土... 以豫西某铝土矿矿集区为试验区,以SPOT-5、资源二号卫星、QuickBird影像为数据源,提出矿山开采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并对试验区铝土矿开采状况进行动态遥感监测。根据基准年及现状年的监测结果,在基准年至现状年的3年间,试验区铝土矿开采量急剧增加,存在越界和界外开采现象,开采秩序一度比较混乱;现状年与基准年相比,越界和界外已停采面积均大幅增加,开采秩序好转;至现状年大多数铝土矿采场未进行复垦和环境治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中采用的集3S技术于一体的矿业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对其他矿山开采的动态遥感监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监测结果可为矿山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5 资源二号 遥感技术 矿山开采 动态监测 豫西地区
下载PDF
豫西熊耳山地区北岭金矿Pb、S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肖龙 申硕果 +5 位作者 黄丹峰 李敏 谭红霞 龚若飞 王子靖 李宗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264,共12页
位于豫西熊耳山地区的北岭金矿是一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其金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采集主成矿阶段的矿石并挑选其中的黄铁矿进行铅和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的208 Pb/204 Pb值为36.789~37... 位于豫西熊耳山地区的北岭金矿是一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其金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采集主成矿阶段的矿石并挑选其中的黄铁矿进行铅和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的208 Pb/204 Pb值为36.789~37.861,平均值为37.455;207 Pb/204 Pb值为15.383~15.505,平均值为15.444;206 Pb/204 Pb值为16.373~17.294,平均值为16.939。矿石铅μ值为9.36~9.43,平均值为9.38;Th/U值为4.04~4.17,平均值为4.09。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地幔,有壳源物质的混染。黄铁矿的δ34 S为-9.6‰^-16.6‰,平均为-14.85‰,表明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硫同位素发生了较强烈的分馏,分馏原因可能是因天水加入到成矿流体中导致氧逸度升高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硫同位素 北岭金矿 熊耳山地区 豫西
下载PDF
豫西山区日本落叶松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福禄 李树人 +2 位作者 冯宗炜 王建文 刘金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用A值法和R值法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林的种群结构和不同生长级林木的分布格局。两种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日本落叶松林已处于分化状态:Ⅰ级木和Ⅱ级木个体之间相互排斥,呈均匀分布状态;Ⅲ级木之间关系不太明显,在Ⅰ,Ⅱ级木之间呈随机... 用A值法和R值法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林的种群结构和不同生长级林木的分布格局。两种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日本落叶松林已处于分化状态:Ⅰ级木和Ⅱ级木个体之间相互排斥,呈均匀分布状态;Ⅲ级木之间关系不太明显,在Ⅰ,Ⅱ级木之间呈随机分布状态;Ⅳ,Ⅴ级木在林冠空隙中呈集群分布状态。各级林木个体,随着遮光指数的增加,其树高、冠幅、胸径和年轮宽度相应减少,导致林木个体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林 遮光指数 分布格局 河南西部山区
下载PDF
豫西山区典型林分近自然状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东锋 牛梦鹤 +2 位作者 吴桂藏 张振 杨喜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14,共8页
近自然森林经营是达到持续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目标林分进行近自然状态分析是开展科学森林经营活动的前提。以豫西山区4种典型林分(栎类纯林、阔杂林、松栎混交林和油松纯林)为研究对象,在构建近自然状态评价指标体... 近自然森林经营是达到持续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目标林分进行近自然状态分析是开展科学森林经营活动的前提。以豫西山区4种典型林分(栎类纯林、阔杂林、松栎混交林和油松纯林)为研究对象,在构建近自然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PCo 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坐标分析法对林分之间的相异关系和林分近自然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林分上层结构特征、林分下层结构特征和林分地表根系结构特征3方面构建的近自然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反映林分之间的差异信息;PCo A坐标排序轴前2轴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94.79%;排序图显示,松栎混交林与阔杂林较接近,阔杂林与栎类纯林较接近,而栎类纯林与油松纯林较接近。将研究区油松纯林、阔杂林、松栎混交林和栎类纯林4个30年生的中龄林分近自然状态分别划分为人工、天然、近天然和半天然,对各林分类型从林木竞争、林分结构、林分生长、林下更新能力和地表根系发育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近自然林森林经营策略。林分近自然状态评价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PCoA坐标分析 近自然森林经营 评价指标体系 豫西山区
下载PDF
宋元时期豫西山地丘陵区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楚纯洁 赵景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67,共11页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提取了北宋和元代豫西山地丘陵区的洪涝灾害信息,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宋元时期豫西山地丘陵区洪涝灾害频发,北宋平均3.29a发生1次,元代2.74a发生1次,...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提取了北宋和元代豫西山地丘陵区的洪涝灾害信息,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宋元时期豫西山地丘陵区洪涝灾害频发,北宋平均3.29a发生1次,元代2.74a发生1次,均以轻中度灾害为主,分别占全部灾害的76.5%和63.2%;受灾类型均以雨灾型为主,其次为河溢型和河决型,北宋3种类型的频次比分别为56.9%,29.4%和13.7%,元代则分别为60.5%,26.3%和13.2%,当地降水是这一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驱动力。(2)北宋前60a洪涝灾害频发,之后趋于减少,元代则前期少中后期多,季节变化上两个时期均集中于夏秋季节。(3)宋元时期洪涝灾害均主要集中于伊洛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及黄河干流沿线,但北宋空间不均衡性突出,由西南向东北增多,元代空间差异性则显著减小。(4)极端降水、持续性降水及地理环境因素是造成宋元时期洪涝灾害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5)宋元时期洪涝灾害具有共同的3.2a,7~8a和25—27a的周期,且与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汛期降水等因素存在不同尺度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时空分布 降水 宋元时期 豫西山地丘陵区
下载PDF
豫西黄土丘陵山区土壤侵蚀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连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45,49,共6页
在分析豫西黄土丘陵山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 ,研究了该区土壤侵蚀的现状特点 ,进而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危害 ,指出地形崎岖、坡度较大 ,黄土层深厚疏松 ,降水集中、暴雨较多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森林资源过... 在分析豫西黄土丘陵山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 ,研究了该区土壤侵蚀的现状特点 ,进而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危害 ,指出地形崎岖、坡度较大 ,黄土层深厚疏松 ,降水集中、暴雨较多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森林资源过伐 ,陡坡开荒是造成该区严重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土壤侵蚀不仅造成河道堵塞 ,水库防洪、灌溉能力降低 ,同时还引起土壤的进一步贫瘠化 ,加剧山区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农业可持续发展 豫西黄土丘陵山区
下载PDF
豫西丘陵区不同氮、钾肥用量配施对豫麦47号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占平 孙克刚 +2 位作者 雷全奎 李瑞萍 王英 《河南科学》 2002年第1期97-99,共3页
在该试验条件下 ,豫麦 47号的湿面筋含量平均为 2 8.3%,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分别为 6 3.2 %、3.9分钟和 4.2分钟 ,与豫麦 47号适生区栽培条件下均有较大差异。氮肥可有效提高豫麦 47号的冬前分蘖、亩有效穗数和湿面筋含量 ,... 在该试验条件下 ,豫麦 47号的湿面筋含量平均为 2 8.3%,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分别为 6 3.2 %、3.9分钟和 4.2分钟 ,与豫麦 47号适生区栽培条件下均有较大差异。氮肥可有效提高豫麦 47号的冬前分蘖、亩有效穗数和湿面筋含量 ,钾肥可提高亩穗数和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麦47号 豫西褐土 适生区 品质 产量 强筋小麦 氮肥 钾肥 用量配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