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demiology and Histopathology of Cancers of the 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 in the ENT and Head and Neck Surgery Department of the Ignace Deen National Hospital
1
作者 Mamadou Mouctar Ramata Diallo Oumou Amadou Diallo +3 位作者 Raphan Madi Kaba Keita Ousmane Barry Abdoulaye Keita Alpha Oumar Diall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024年第4期259-274,共16页
Introduction: Head and neck cancers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burden of cancer, collectively ranking fourth for cancer incidence and second for cancer mortality worldwide.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al and his... Introduction: Head and neck cancers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burden of cancer, collectively ranking fourth for cancer incidence and second for cancer mortality worldwide.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aspects of head and neck cancers in the ENT-CCF department of Ignace Deen National Hospital.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was a descriptive retrospective study covering a period of 5 years from September 1, 2016, to September 30, 2021. Results: We collected 43 cases of head and neck cancers, representing a hospital frequency of 1.85%. The mean age was 45.21 ± 13.23 years. Males predominated, accounting for 65.12%, compared to 34.88% for females, with a male-to-female ratio of 1.87. Housewives accounted for 27.90%, followed by farmers at 23.26% and traders/merchants at 18.60%, with 41.86% being uneducated. The main risk factors were tobacco (37.21%) and alcohol (34.88%). Pain (53.49%), dysphonia (51.16%), and dyspnea (39.53%) were the main presenting symptom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74.42%) and large cell lymphoma (18.60%) were the most commonly cited histological types. Conclusion: Head and neck cancers remain relatively common in our country. Improving prognosis depends on early diagnosis of the condition, resuscitation resources, and prompt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Head and Neck histopathologY Ignace Deen national Hospital
下载PDF
排钱草总生物碱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动物相关指标的作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钟鸣 余胜民 +1 位作者 黄琳芸 杨增艳 《肝脏》 2001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观察排钱草总生物碱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 (CCl4 )诱导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按阻断肝纤维化实验研究方法和治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方法 ,从血清相关指标、肝脏羟脯氨酸含量和病理组织学等观察... 目的 观察排钱草总生物碱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 (CCl4 )诱导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按阻断肝纤维化实验研究方法和治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方法 ,从血清相关指标、肝脏羟脯氨酸含量和病理组织学等观察排钱草总生物碱的疗效 ,以秋水仙碱作为阳性对照药。结果 排钱草总生物碱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HA、γ 球蛋白及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显示良好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钱草总生物碱 肝脏羟脯氨酸 肝脏 病理检查 实验性肝纤维化
下载PDF
新型一体式软性人工角膜支架植入碱烧伤兔角膜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白华 王丽强 黄一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4期6138-6143,共6页
背景:前期实验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人工角膜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良好的亲水性,在植入家兔皮下和正常角膜组织实验中显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具有抗撕裂强度。目的:进一步评估新型一体式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人工角膜多孔支架材料... 背景:前期实验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人工角膜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良好的亲水性,在植入家兔皮下和正常角膜组织实验中显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具有抗撕裂强度。目的:进一步评估新型一体式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人工角膜多孔支架材料在碱烧伤角膜中的生物愈合过程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氢氧化钠碱烧伤新西兰兔角膜3个月后,形成带新生血管和角膜白斑的动物模型。将孔隙性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人工角膜材料植入烧伤后的角膜板层间,分别于植入后2,8,16,28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组织病理学显示,材料植入后2周炎症反应轻微,所有标本中均无钙化现象,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材料孔隙中有成纤维细胞长入并有胶原沉积,随着时间推移,孔隙逐渐被填满;到16周时,与角膜组织能形成稳定的连接;28周时,材料孔隙几乎被新生组织完全充填,细胞数量减少,主要由成熟纤维构成。扫描电镜显示新生组织长入材料孔隙之中,与角膜结合紧密;透射电镜下见迁徙入材料内的角膜细胞胞浆富含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显示旺盛的合成功能;其周围有胶原、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并且显示出从新生到成熟的动态变化。结果证实植入碱烧伤兔角膜层间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孔隙性材料能够允许角膜细胞迁徙、增殖,分泌沉积细胞外基质,形成新的组织,达到材料与组织的稳定连接,显示了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复合支架材料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人工角膜 碱烧伤 角膜移植 组织病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抗球虫中药常山口服液的亚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玲 郭志廷 +4 位作者 林春全 张晓松 罗小琴 杨珍 郭爱民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34-1342,共9页
通过评价常山口服液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基础上,进行常山口服液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其毒性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取10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4个给药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给... 通过评价常山口服液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基础上,进行常山口服液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其毒性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取10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4个给药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给药组按照1.20,0.60,0.30,0.15g/kg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0d,所有大鼠于给药后分3次(10,20,30d)扑杀,观察测定其临床症状、体质量、采食量、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病理及组织学等指标。结果显示:常山口服液可显著降低特高、高及中剂量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降低特高剂量组平均日增重(P<0.01),但对大鼠体质量的增加及生长发育无抵制作用;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和给药时间的延长,常山口服液会对各剂量组的凝血系统指标造成一定影响,与给药剂量无显著相关性,推测无明显毒性反应;常山口服液对大鼠主要脏器的总体损伤程度为特高剂量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空白组,高剂量组常山口服液的脏器质量及相对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特高、高剂量组大鼠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淤血、变性和坏死,中、低剂量组的病变程度在给药10,20d时较对照组差异不大,至30d时毒性损伤以肝、肾、脾的组织病理变化较为明显。结果表明:常山口服液高剂量、长期给药,其毒性损伤的靶器官主要为肝脏、肾脏和脾脏,呈现"时-毒"和"量-毒"关系。在临床合理剂量及合理用药的条件下,其毒性总体较低,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口服液 亚急性毒性 组织学病理学 脏器指数 血液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