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1
作者 张斌 尹鑫 杨文 《中国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9,共13页
学科体系建设是中国档案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发展历经基本成型期(1952—1996年)、转型发展期(1997—2011年)、创新发展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完整丰富学科体系的跨越发展。环顾... 学科体系建设是中国档案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发展历经基本成型期(1952—1996年)、转型发展期(1997—2011年)、创新发展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完整丰富学科体系的跨越发展。环顾当下,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对立足中国国情与深耕中国实践的重视、对学科体系和内容彰显中国特色的重视、对创造性地转化国外理论和经验的重视。面向未来,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仍需扎根中国大地,进一步提炼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中国元素;立足专业内涵,进一步发掘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特色元素;放眼国际社会,回应学科体系建设的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学科体系 历史发展 学科建设
下载PDF
20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2
作者 侯怀银 梁林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20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经历了初创、初步发展、以俄为师、艰难探索、恢复与重建以及深入发展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0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在学科基础、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期问题等方面获得... 20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经历了初创、初步发展、以俄为师、艰难探索、恢复与重建以及深入发展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0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在学科基础、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期问题等方面获得了积极进展。新时代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凸显学科自主发展意识、优化研究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史料挖掘工作,加强学科的对外交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外国教育史 学科发展 学科自主发展 研究队伍 史料挖掘
下载PDF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背景下档案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拓展
3
作者 王文彬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5,共4页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标志着档案学科迈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立足信息资源管理视角,探讨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背景下档案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拓展。未来,档案学研究应进一步拓展学术疆域,关注数字档案资...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标志着档案学科迈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立足信息资源管理视角,探讨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背景下档案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拓展。未来,档案学研究应进一步拓展学术疆域,关注数字档案资源管理,推进理论体系与方法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提升其国际学术影响力。在继承创新中赓续档案文明,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价值,着力推动档案学研究范式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档案学人的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档案学 研究范式创新 学科更名 学科发展
下载PDF
建党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变迁及反思
4
作者 张继河 周文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36,共6页
历史制度主义者的制度变迁理论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作为正式制度的教师政策等是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党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干部教育、以苏为师、专业培训和师德建设等四个阶段。通过对相关政策... 历史制度主义者的制度变迁理论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作为正式制度的教师政策等是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党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干部教育、以苏为师、专业培训和师德建设等四个阶段。通过对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变迁受宏观环境制约,体现从高度集权模式到准市场经济模式、从革命式变迁到渐进式变迁趋势。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创新要实现高校、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等多方行动者的利益均衡。高校要积极疏通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师对话的桥梁;教师要主动顺应制度变迁,基于高校实际探寻自我特色的发展路径。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关注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现象,弱化以往教师制度中“糟粕”成分对新制度建设的影响,实现旧制度与新制度的良性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制度变迁理论 历史制度主义
下载PDF
明清合浦县学宫的历史沿革与空间演变探析
5
作者 吴桂宁 黑箫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195-197,共3页
坐落于合浦廉州古城的合浦县学宫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合浦县学宫曾历经多次迁建、重修与损毁,现存的合浦县学宫遗址仅存大成殿。从历代的史料记载中,可推测出合浦县学宫在明清时期的大致建筑空间布局。在史料考证与实物... 坐落于合浦廉州古城的合浦县学宫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合浦县学宫曾历经多次迁建、重修与损毁,现存的合浦县学宫遗址仅存大成殿。从历代的史料记载中,可推测出合浦县学宫在明清时期的大致建筑空间布局。在史料考证与实物调查的基础上,挖掘合浦县学宫的历史沿革、选址变迁与空间演变,并探析其营建思想与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县学宫 历史沿革 选址变迁 空间演变 明清时期
下载PDF
对海外华文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的若干思考:个体与学科的双重自觉
6
作者 王列耀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共11页
从史料学的意识觉醒,到史料学的倡导、建设与发展,中间似乎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个体的自觉,到学科的自觉;从理论的探讨,到全面的建设。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发展,也大致如此。建立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是学科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标志... 从史料学的意识觉醒,到史料学的倡导、建设与发展,中间似乎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个体的自觉,到学科的自觉;从理论的探讨,到全面的建设。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发展,也大致如此。建立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是学科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发展的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史料整理与研究 学科发展 个体自觉 学科自觉
下载PDF
“互联网+”单元教学促进学生学业质量发展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王浩楠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5期54-63,共10页
学生学业质量的发展是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素养本位的学业质量观,对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提出了新要求。依托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以“互联网+”单元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为基础,基于OBE理念构建了其促进学生学业质量发展的... 学生学业质量的发展是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素养本位的学业质量观,对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提出了新要求。依托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以“互联网+”单元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为基础,基于OBE理念构建了其促进学生学业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框架,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探究“互联网+”单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学业过程性质量和结果性质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单元教学可有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的发展,可提升学生学科发展水平,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基于分析结果,进一步对“互联网+”单元教学促进学生学业质量发展的原因和学理进行了分析,为在课堂实践中应用“互联网+”单元教学模式,赋能学生学业质量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单元教学 学业质量 学习方式变革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中小学校长培训政策的变迁历程、演进逻辑及发展前瞻——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8份政策文本分析
8
作者 郅庭瑾 刘文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101,共16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78份与校长培训相关的教育政策。本研究从政策工具理论的分析视角出发,采用文本计量的研究方法,将七十多年来的校长培训政策发展划分为“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6年)、“建章立制阶段”(1977—1989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78份与校长培训相关的教育政策。本研究从政策工具理论的分析视角出发,采用文本计量的研究方法,将七十多年来的校长培训政策发展划分为“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6年)、“建章立制阶段”(1977—1989年)、“确保合格阶段”(1990—1999年)、“公平发展阶段”(2000—2012年)、“卓越引领阶段”(2013年至今)。在这些政策演进的背后,呈现出了几条清晰的逻辑脉络:政策供给从行政权威指导走向专业能力建设,价值导向从改造教育走向培养卓越校长提升教育质量,目标指向从岗位需要走向国家标准规范引领,政策执行从注重培训模式总结走向追求教育思想生成。未来校长培训的发展,要创新培训的模式体系,通过技术赋能推行数字化培训,更新专业标准并优化课程方案,构建培养教育家型校长的培训考核评价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培训 教育政策 历史变迁 演进逻辑 发展前瞻
下载PDF
我国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及高质量发展
9
作者 李清煜 王书琴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3,共14页
政策是主导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高质量政策是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可将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分为以规模扩张与“外部输血”为特征的政策探索期(2001—2013年)、以质量提升与... 政策是主导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高质量政策是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可将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分为以规模扩张与“外部输血”为特征的政策探索期(2001—2013年)、以质量提升与“输造结合”为特征的政策发展期(2013—2020年)、以内生发展与优化赋能为特征的政策完善期(2020年至今)3个阶段。其中,政策变迁背后的深层结构是区域经济不协调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的经济结构、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政治结构,以及“西部”身份标签不断固化的文化观念结构;阻滞变迁的锁定效应包括政府主体政策选择的锁定与高校主体发展方式的锁定;推动变迁的动力是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质量强调政策演进需要从问题解决与价值取向的维度对现有政策进行完善、升级或重构。立足新时代新阶段新要求,要以高质量政策推动西部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单向赋能,探索循环发展;扭转悲观预期,强化特色发展;突破锁定效应,促进内生发展;激活长效动力,实现协同可持续发展。要在政策系统中重新认识和处理好高等教育全局与西部、西部内部、东西之间以及教育内外部4对重要关系,统筹兼顾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西部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政策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下载PDF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 Changes and Other Key Features 被引量:9
10
作者 Shouying Liu Ruimin Wang Guang Shi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8年第1期42-65,共24页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of sampled data from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for 70,000 peasant households,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has been increasing at a faster rate than land productivity since 2003. La...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of sampled data from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for 70,000 peasant households,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has been increasing at a faster rate than land productivity since 2003. Labor productivity has, in fact, experienced long-term stagnation, The data also reveals the heterogenization of small farmers, farm machinery replacing manual labor as an agricultural input,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land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land leasing market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entities.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helps to recognize the declining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al land, the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changes, the path and the disposition of the changes to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and the adjustment of China's rural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l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爱君 张永年 范巧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1,共12页
以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区域经济发展轴线为索引,通过荟萃分析方法对历史文献进行梳理提炼,运用科学抽象法和归纳演绎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规律性特征和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在政策层、结构层和动力层等方面... 以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区域经济发展轴线为索引,通过荟萃分析方法对历史文献进行梳理提炼,运用科学抽象法和归纳演绎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规律性特征和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在政策层、结构层和动力层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生产导向的服务革命发展模式、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模式、梯度导向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全局导向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多元导向的“新协调”发展模式。新时期要以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为导向,构建以空间协调、治理有效和市场统一为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逻辑框架 历史变迁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中国高职生源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秋玲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9,共4页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生源的发展经历了规模快速增长、规模稳步增长与结构逐步调整并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当前,高职教育类型得以明确,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日渐丰富,人们接受高职教育的需求也日趋旺盛,高职生源的发展由层次定位主...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生源的发展经历了规模快速增长、规模稳步增长与结构逐步调整并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当前,高职教育类型得以明确,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日渐丰富,人们接受高职教育的需求也日趋旺盛,高职生源的发展由层次定位主导下的同质化转向类型定位主导下的多样化。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高职生源规模发展将相对稳定,结构优化成为重点,生源竞争更加激烈,半工半读学生比重渐次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源 历史变迁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立法建议
13
作者 刘莉 魏江磊 周铁刚 《中国名城》 2023年第8期24-28,共5页
气候变化是全球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西安历史文化名城面临气温变化、地下水位变化以及极端天气的风险,针对气候变化立法必须给予回应。首先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名城保护理... 气候变化是全球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西安历史文化名城面临气温变化、地下水位变化以及极端天气的风险,针对气候变化立法必须给予回应。首先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名城保护理念,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有之义;其次明确气候部门作为名城保护多元主体;再者重视气候因素在规划中的地位,将气候因素纳入名城规划的内容;最后加强名城保护的国际合作,分享应对气候风险经验,为建立气候适应性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 立法建议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欧盟电梯安全技术法规与标准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菁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21期240-248,共9页
特种设备安全是公共安全的基本防线,电梯作为人民群众使用最为广泛的特种设备之一,其安全平稳运行是社会的强烈需求。本文立足欧盟法规,梳理了与电梯安全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分别以时间轴和甘特图的方式列出其历史发展脉络,并基于此... 特种设备安全是公共安全的基本防线,电梯作为人民群众使用最为广泛的特种设备之一,其安全平稳运行是社会的强烈需求。本文立足欧盟法规,梳理了与电梯安全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分别以时间轴和甘特图的方式列出其历史发展脉络,并基于此提出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国内电梯行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安全 欧盟 技术法规与标准 历史变化 发展趋势
下载PDF
Reconstruction of cropland spatial patterns and its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ver the 20th century on the Songnen Pla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4
15
作者 ZHANG Lijuan JIANG Lanqi ZHANG Xuezhe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7年第10期1209-1226,共18页
We initially estimated the cropland area at county level using local historical documents for the Songnen Plain (SNP) in the 1910s and 1930s. We then allocated this cropland area to grid cells with a size of 1 km &#... We initially estimated the cropland area at county level using local historical documents for the Songnen Plain (SNP) in the 1910s and 1930s. We then allocated this cropland area to grid cells with a size of 1 km ×1 km, using a range of cultivation possibilities from high to low; this was based on topography and minimum distances to rivers, settlements, and traffic lines. Cropland areas for the 1950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Land Use Map of Northeast China, and map vectoriz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ArcGIS technology. Cropland areas for the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and 2010s were retrieved from Landsat images. We found that the cropland areas were 4.92 ×10^4 km^2 and 7.60 ×10^4 km^2, accounting for 22.8% and 35.2%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SNP in the 1910s and 1930s, respectively, which increased to 13.14 × 10^4 km^2, accounting for 60.9% in the 2010s. The cropland increased at a rate of 1.18 ×10^4 km^2 per decade from the 1910s to 1970s while it was merely 0.285 ×10^4 km^2 per decade from the 1970s to 2010s. From the 1910s to 1930s, new cultivation mainly occurred in the central SNP while, from the 1930s to 1970s, it was mainly over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parts. This spatially explicit reconstruction could be offered as primary data for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human-induced land cover based on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last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cover change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istorical documents gridding data
原文传递
基于历史卫星遥感影像对城区空间形态演变的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现峰 刘乾忠 +4 位作者 宫昌华 杨先连 钱淑君 肖艳丽 郭志谦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7期39-45,共7页
基于潍坊市近50年来历史遥感影像,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对历史影像进行中心城区范围提取,并开展面积变化、扩张速度和扩张强度、紧凑度、分形维数、重心迁移等相关指数的统计分析,发现潍坊市中心城区扩张的历史演变规律。通过提取水系、... 基于潍坊市近50年来历史遥感影像,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对历史影像进行中心城区范围提取,并开展面积变化、扩张速度和扩张强度、紧凑度、分形维数、重心迁移等相关指数的统计分析,发现潍坊市中心城区扩张的历史演变规律。通过提取水系、道路等城市发展相关要素,分析对其历史变化情况进行专题分析,以此为城市发展和规划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研究发现,潍坊市中心城区的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初期向东侧发展,与寒亭区、坊子区形成三角状星型结构。后发展形成东西一体相连的单中心城区结构,最终形成潍坊市中心城区东西、南北十字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空间形态 历史演变 动态监测 山东潍坊
下载PDF
System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the River Leader System: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被引量:3
17
作者 ZHENG Shihao QIN Haibo +3 位作者 LI Yingming HAO Liang GUO Fengyuan ZHANG Conglin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0年第4期414-424,共11页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River Leader System,some problems have emerged regarding its progress and effec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the historical change process of the River Leade...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River Leader System,some problems have emerged regarding its progress and effec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the historical change process of the River Leader System was revealed in this paper.There were two key nodes in the historical change progress of the River Leader System.In 2014,the river leader system promotion was transferred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In 2016,the River Leader System was recogniz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implemented nationwide.The historical change process of the River Leader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the creation and formation period,the pilot and diffusion period,and the promotion and strengthening period.The change in the river and lake problems w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the River Leader System.A path dependent phenomenon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olicy diffusion scope,problem orientation,main tasks and management methods.At present,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River Leader System,such as a lack of inter-provincial coordination,imperfect evaluation mechanism,poorly coordinated management tasks,and insufficient public participation.To solve these problems,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In the short term,the River Leader System will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strengthened.In the long term,it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integr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ver Leader System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historical change development trend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变迁逻辑
18
作者 王爱玲 武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1-38,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历经数量满足、专业合格、提质赋能等三个发展阶段。借助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检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可得出如下结论:国家的宏观制度情境决定了我国农村教师补充...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历经数量满足、专业合格、提质赋能等三个发展阶段。借助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检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可得出如下结论:国家的宏观制度情境决定了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选择和变迁,观念及行为主体构成了影响该政策变迁的关键变量;高昂成本、学习效应及协同效应等激励反馈机制不断强化初始政策选择,使得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变迁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也同样存在系列重大事件构成的“关键节点”。农村教师补充政策进一步发展要紧密结合农村场域的宏观战略调整,充分把握“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契合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依赖,不断强化县级政府、师范生委托培养学校的责任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 制度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宏观战略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下载PDF
基于价值的太湖流域历史文化空间体系构建初探
19
作者 汪艳 刘永潇 梁雅雯 《新建筑》 2023年第3期80-85,共6页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呈现从分散保护走向协同保护的发展趋势,新时期构建以价值为基础的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需要对保护要素和保护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太湖流域水网密布、江河湖海汇聚的...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呈现从分散保护走向协同保护的发展趋势,新时期构建以价值为基础的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需要对保护要素和保护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太湖流域水网密布、江河湖海汇聚的自然本底,与长期的人工营造,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同步变迁的城乡单元。以水网格局作为太湖流域自然与人文生发的“基质”,分析与总结了该地区发展变迁过程、形成机理与价值内涵,进而构建以历史文化价值要素载体为基底,以自然-文化生态斑块、文化线路、历史文化价值点、文化标识为纽带的太湖流域历史文化空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格局 太湖流域 发展变迁 价值 历史文化空间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想象力
20
作者 王天夫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6,共7页
社会学在欧洲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学的起源和建设都表明,社会学学科的开创和发展与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紧密相联;社会巨变往往也是孕育社会思潮和社会理论的机会。综观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20世纪之交的旧制度解体与国族救亡... 社会学在欧洲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学的起源和建设都表明,社会学学科的开创和发展与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紧密相联;社会巨变往往也是孕育社会思潮和社会理论的机会。综观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20世纪之交的旧制度解体与国族救亡开启了学科的发端,介绍引进了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社会改造与国家发展的道路探索之中;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社会学学科重建,学习和借鉴了当前发达社会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制,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与经验材料,也培养了大量研究人才。如今,数字时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国社会学带来了学科发展的历史机遇,社会学学人应当发挥时代想象力,植根于中国大地,由学习和借鉴转变为引领与创造,积极参与学术规则的制定与社会实践的建构,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学 学科发展历史机遇 时代想象力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