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1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oving the Historical Town of Most: Technocratic and Humanistic Thought in the Practice of State Socialism
1
作者 Matej Spum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4年第4期235-243,共9页
The pushing through of the idea to destroy the historical town of Most and to build a modem town of the same name nearby, as well as the carrying out of this idea, took place in Northern Bohemia between 1960 and 1980.... The pushing through of the idea to destroy the historical town of Most and to build a modem town of the same name nearby, as well as the carrying out of this idea, took place in Northern Bohemia between 1960 and 1980. The immediate cause and chief argu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whole project was the fact that the old town was located on large supplies of lignite (brown coal). On the basis of the archival research of this "great experiment", substantial theses and questions can be formulated. Primarily,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destruction of a Medieval town and a construction of a new urbane centre was dominated (rather than by communist utopia) by economic and technocratic thought. It was the logics of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and financial gains and losses, which enforced the plan and shaped the practice of de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role of the humanistic socialist discourse of justice and good life has to be inquired. This traditional thought was used to back up the technocratic decision as well as to articulate intellectual critique of the whole project. It is especially this ambival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modernist discourses (the technocratic and humanistic thought), which constitutes the core of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history coal mining Czech borderlands technocratic and humanistic thought PRESERVATION
下载PDF
Ceramic Art Reality in the Context of Technology History
2
作者 HAN Guangda ZHENG Naizhang WU Junmi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7期321-337,共17页
The art of ceramics originates from the basic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and uses the tools,following the methods,and the visu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combined with aesthetics.Modern technology has spawned new ceramic... The art of ceramics originates from the basic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and uses the tools,following the methods,and the visu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combined with aesthetics.Modern technology has spawned new ceramic decoration methods and provided new ideas for artistic creation.Ceramic art relies on ceramic crafts.As the most technical form of many art categories,it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Combination of Art and Crafts”of arts and crafts,and it is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Beauty”in the space-time carrier.The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 glaze shows that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eramic technology should rely on the aesthetics of ceramics,and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modern ceramic art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ceramic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TTERY technical thought GLAZE
下载PDF
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一体双层”模式建构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思永 宋庆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82,共21页
当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学术史梳理,以便回望来路,展望去路。近年来,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正成为国内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应对翻译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诉求。但与当前欣欣向荣的翻译史研究相比,国内的翻译理论史研... 当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学术史梳理,以便回望来路,展望去路。近年来,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正成为国内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应对翻译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诉求。但与当前欣欣向荣的翻译史研究相比,国内的翻译理论史研究还较为薄弱。本研究聚焦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模式的元思考,尝试以翻译理论史的4个要素——译论、翻译实践、译论者和社会为构成性的“一体”,从内层——心理层和外层——社会层以及相对应的两个跨学科视角——发生认识论和知识社会学作为阐释性的“双层”,建构一个研究和撰写中国翻译理论史的“一体双层”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理论阐发和举例论证,最后对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提出几点建议,特别是提出建立一个译学分支学科——“译论思想史”的设想。本研究希望能为中国翻译理论史的研究和撰写提供研究模式方面的可能途径,助力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一体双层”模式 心理建构 社会建构 译论思想史
下载PDF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道”与“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潘璐璐 徐根玖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193-196,共4页
教书且育人的理念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教师依托于课程在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探讨大学数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立足点和发力点,提出数学课程育人要依托于数学课程自身特点和专业内涵,植根于数学教师的... 教书且育人的理念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教师依托于课程在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探讨大学数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立足点和发力点,提出数学课程育人要依托于数学课程自身特点和专业内涵,植根于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注重数学史特别是中国数学史的融入,以及数学不同分支知识之间的互通互融,同时也要重视教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数学 课程思政 数学史 数学思想 数学教材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6,共13页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看法。中华优秀传统历史观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包括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对厚古薄今复古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思...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看法。中华优秀传统历史观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包括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对厚古薄今复古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思想、民本思想、大同思想、“大一统”思想等,蕴含着与唯物史观相契合的合理因素和创新萌芽,在中国社会历史观发展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贡献了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智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进步历史观的有益成分,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进步历史观的有机结合,在“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华优秀传统思想 进步历史观 民本思想 大同思想
下载PDF
追溯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根源——杨鑫辉教授专访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鑫辉 李锐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是中国心理学家自觉自发的创举,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严密的学术体系,产生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实践证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是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然和应然。作为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的创建人与参...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是中国心理学家自觉自发的创举,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严密的学术体系,产生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实践证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是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然和应然。作为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的创建人与参与者,杨鑫辉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对此进行的整理和发掘工作,是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为范本进行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需要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方法,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统一、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统一、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中国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 心理学中国化
下载PDF
超越范式之争——文史哲法学的前提、立场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9-98,共10页
文史哲是中国文化鲜明的标志性特征。笔者尝试提出的文史哲法学,既是立足于中国传统与实践,又是面向世界的具有普遍性样态的法学范式,理应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法学目标。有别于教义法学和社科法学的研究旨趣,文史哲法... 文史哲是中国文化鲜明的标志性特征。笔者尝试提出的文史哲法学,既是立足于中国传统与实践,又是面向世界的具有普遍性样态的法学范式,理应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法学目标。有别于教义法学和社科法学的研究旨趣,文史哲法学是一种全新视角的法学研究范式,它倡导厚植于中国的文史哲传统。其中,文学是法学素材的来源,史学是法学精神的见证,哲学则是法学价值的终极追求。文史哲法学旨在沟通中国历史传统与当下实践,侧重将文史哲作为工具和视角来研究人文与法学的互动关系,将人文价值和生活实践统一于法学研究场域之内,在保持统一性的前提下追求普遍性与实践性向度。中华法治文明在保持其独立个性、赋能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能为纾解人类的法律工具主义困境提供中国方案,促使法学脱离封闭的教条式思维模式与理论的窠臼,进而更好地为中国法学的本土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法学 教义法学 社科法学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华法系
下载PDF
2023中国美育研究述评(上)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琴 《美育学刊》 2024年第3期10-21,共12页
2023年美育研究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学科体系方面,美育教学和课程建设进一步体系化和规范化,美育课程、美育教师、美育评价等问题的探讨在理论上不断得以深化。特别是2023年底《教育部关于全面... 2023年美育研究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学科体系方面,美育教学和课程建设进一步体系化和规范化,美育课程、美育教师、美育评价等问题的探讨在理论上不断得以深化。特别是2023年底《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的发布,开启了学校美育教学工作的新篇章;在美育学学术体系建构方面,美育思想的深化、美育概念的梳理及拓展、美育方法的创新与总结、美育原理的阐释等都有所推进。在美育话语体系方面,美育研究不断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以及当代西方美育与艺术教育相关经验中吸取话语资源,进行话语凝练和理论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美育学 话语 美育思想史
下载PDF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the Origins of Quality Management
9
作者 Zhou huan 《商情》 2012年第47期90-93,共4页
关键词 企业 产品质量 产品管理 经营管理
下载PDF
置身于孟子研究A计划与B计划的交接处——商务印书馆《盈科后进——中国孟学史丛论》后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海文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中山大学杨海文教授二十多年来的孟子研究包括A计划、B计划:前者的关键词是文学、哲学、历史,重心放在内涵生产的守正创新,范式生产未能取得突破性的守正创新;后者的关键词是孟子思想研究、孟学史研究、《孟子》单章研究,不仅旨在内涵... 中山大学杨海文教授二十多年来的孟子研究包括A计划、B计划:前者的关键词是文学、哲学、历史,重心放在内涵生产的守正创新,范式生产未能取得突破性的守正创新;后者的关键词是孟子思想研究、孟学史研究、《孟子》单章研究,不仅旨在内涵生产的守正创新,而且旨在范式生产的守正创新。从A计划转入B计划,具有“辞旧迎新”的意义:一方面,将以《盈科后进——中国孟学史丛论》为代表的孟学史研究,当作先前一个阶段暂时结束的见证;另一方面,将以“新编孟子正义”为代表的《孟子》单章研究,当作未来一个阶段正式开启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思想研究 孟学史研究 《孟子》单章研究 内涵生产 范式生产
下载PDF
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及其反思
11
作者 曹龙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0,I0004,共10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人文社会科学“语言学转向”的整体效应影响,政治思想史研究出现了“语言学转向”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政治思想史研究在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主学科中学术地位不断下降的背景之下,从而也被视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人文社会科学“语言学转向”的整体效应影响,政治思想史研究出现了“语言学转向”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政治思想史研究在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主学科中学术地位不断下降的背景之下,从而也被视为政治思想史研究积极寻求研究范式创新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语言学转向”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发现,虽然“语言学转向”拓展了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议题思路,并提供了新的方法资源,但政治思想史领域的“语言学转向”也存在创新有效性有限、学科主体性困境更为突出以及无法解决“理论贫困”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后半叶以来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学科危机问题异常复杂,除了知识层面的议题拓展、方法创新等问题外,还与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定位,甚至与政治学、历史学等政治思想史所根植的相关主学科的研究取向变化等紧密相关,如何让政治思想史研究重获新生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史 语言学转向 剑桥学派 概念史 新文化史
下载PDF
学科、理论、历史:翻译研究的目标与价值——谭载喜教授译学思想访谈录
12
作者 蓝红军 谭载喜 《英语研究》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聚焦谭载喜教授的译学建设思想,就中国的翻译学科建设、翻译理论建设、翻译历史研究三个方面对谭教授进行访谈。访谈中,谭教授结合自身的治学经验,主要就翻译学科建设的本位与初心、翻译理论建设的国际视野、西方翻译史学研究的目... 本文聚焦谭载喜教授的译学建设思想,就中国的翻译学科建设、翻译理论建设、翻译历史研究三个方面对谭教授进行访谈。访谈中,谭教授结合自身的治学经验,主要就翻译学科建设的本位与初心、翻译理论建设的国际视野、西方翻译史学研究的目的与价值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载喜教授 译学思想 学科 理论 史学
下载PDF
“现代人”思想·长篇小说诗学·美学和历史视野——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1922—1949年)的几点思考
13
作者 陈思广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思路是:以“现代人”思想为根,以长篇小说诗学为本,在美学和历史的视野下,通过对前二者融创度与完成度的探析与相关艺术问题的剖析、阐释,实现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历程共时性与历时性... 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思路是:以“现代人”思想为根,以长篇小说诗学为本,在美学和历史的视野下,通过对前二者融创度与完成度的探析与相关艺术问题的剖析、阐释,实现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历程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描述与定位,即在主潮中透视,在诗学中辨析,在审美中感悟,在时代中把握,进而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艺术得失。通过对现代长篇小说诗学艺术的深入揭示,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现象与问题加以理论的探讨与提升,深化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研究的问题意识,构建并拓宽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审美认知谱系,是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的一个有效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 1922—1949年 “现代人”思想 长篇小说诗学 美学和历史视野
下载PDF
如何看待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
14
作者 姜广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是学界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思想资料的著述,曾长期引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中国思想通史》不应该预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但... 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是学界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思想资料的著述,曾长期引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中国思想通史》不应该预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但古往今来的学者研究思想史或哲学史皆会预设理论框架。而且以今日视角看,《中国思想通史》仍然具备知识的“含金量”和理论的“含金量”,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含金量”虽然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但也具备历久弥新的永恒性。另外,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思想通史》对唯物、唯心分析工具的使用是严格把握分寸、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能将唯物、唯心分析工具泛化、绝对化的错误归咎于《中国思想通史》所开创的学术范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 范式 学术价值
下载PDF
试论“五四宪法”的科学性——近代以来思想史的视角
15
作者 李留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11,共7页
“五四宪法”具有鲜明的科学品格。认识“五四宪法”的科学性离不开它所产生的社会思想背景。中国近代以来的科学观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实证主义科学精神的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引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几个发展阶段。从思想史视角观... “五四宪法”具有鲜明的科学品格。认识“五四宪法”的科学性离不开它所产生的社会思想背景。中国近代以来的科学观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实证主义科学精神的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引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几个发展阶段。从思想史视角观察,“五四宪法”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科学态度、科学内涵和科学策略等诸多方面;从思想史视角观察,也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五四宪法”后来的遭际,从而更好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宪法” 科学性 思想史
下载PDF
现代货币理论:一场新的宏观经济学革命
16
作者 李黎力 张红梅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9,共12页
理解国家治理需要宏大多元的理论视野,与之密切相关的现代货币理论在近些年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基于经济思想史视角,从思想渊源、思想学派、研究传统和思想革命四个方面,廓清了现代货币理论的本来面目,展望了该理论的未来走向。... 理解国家治理需要宏大多元的理论视野,与之密切相关的现代货币理论在近些年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基于经济思想史视角,从思想渊源、思想学派、研究传统和思想革命四个方面,廓清了现代货币理论的本来面目,展望了该理论的未来走向。作为一个新的宏观经济学派,现代货币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对克纳普、米歇尔—因尼斯、凯恩斯、勒纳、明斯基和戈德利等思想先驱的思想,以及后凯恩斯主义、制度学派、马克思主义和卡莱茨基主义等思想流派的特色理论的重新组合和杂交增长,代表着历史上由来已久的货币、财政、就业、贸易和经济周期等经济学研究传统的当代复兴和最新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现代货币理论引发了劳丹意义上的经济学革命,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库恩意义上的突变式经济学革命,从而改变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货币理论 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派 研究传统 经济学革命
下载PDF
系统的情报观到系统的安全观:兵家情报思想探赜
17
作者 刘畅 张力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4,共6页
[研究目的]中国传统情报思想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的情报思想究竟折射出何种情报观,并且其背后蕴含何种国家安全意蕴,还需要系统梳理。全景把握古代情报思想,能够为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提供启示。[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兵家为研究... [研究目的]中国传统情报思想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的情报思想究竟折射出何种情报观,并且其背后蕴含何种国家安全意蕴,还需要系统梳理。全景把握古代情报思想,能够为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提供启示。[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兵家为研究对象,选取《孙子兵法》《六韬》《吴子》三个代表性的兵家著作为具体分析文本,系统提炼兵家的情报观,并从“情报—反情报”“情报—决策—安全”两个维度剖析古代情报观及其背后蕴含的安全观。[研究结论]兵家的情报思想体现出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情报工作体系,包含了“情报工作周期”的各个要素,并构建了情报与安全之间相关关系。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情报史仍具有良好的现代价值,在提升国家安全工作效能方面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史 兵家情报思想 情报观 安全观 国家安全 情报工作 《孙子兵法》 《六韬》 《吴子》
下载PDF
卢梭的立法者难题及其中国解决方案
18
作者 葛宇宁 《天中学刊》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卢梭认为,立法者承担着塑造政治生活方式和塑造人民的职能,其行动原理是公意。不过,卢梭在其政治理论中引入独立的立法者,却产生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确保人民和立法者关系的统一。立法者不是人民本身,如何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正是人... 卢梭认为,立法者承担着塑造政治生活方式和塑造人民的职能,其行动原理是公意。不过,卢梭在其政治理论中引入独立的立法者,却产生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确保人民和立法者关系的统一。立法者不是人民本身,如何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正是人民自己想要的法律或者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就是人民自己制定的法律,卢梭并没有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的立法实践从实质上初步解决了卢梭的立法者难题,既能保证人民成为真正的立法者,又能保证人民制定的法律符合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哲学 西方法律思想史 立法理论 立法者
下载PDF
档案类电视节目对档案叙事的作用分析
19
作者 陈勇 刘越 粟盛民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3,46,共4页
档案叙事是指档案形成者出于特定目的,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对历史事件及社会脉络进行选择与记录,再现过去发生的事件,从而呈现给大众的过程。档案类电视节目是一种新兴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它依赖于最真实的档案材料,利用电视传播... 档案叙事是指档案形成者出于特定目的,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对历史事件及社会脉络进行选择与记录,再现过去发生的事件,从而呈现给大众的过程。档案类电视节目是一种新兴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它依赖于最真实的档案材料,利用电视传播向大众传递历史概况和真实事件。叙事方式从单一的书本模式转化为了现代化的音像模式,从阅读档案到观看档案。本文从叙事方式、叙事历史、叙事内容和叙事思想四个方面分析了档案类电视节目对档案叙事的作用。在分析过程中,用了不同类型档案类电视节目的例子来加强其对档案叙事作用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档案叙事 叙事方式 叙事历史 叙事内容 叙事思想 文化思想 社会记忆
下载PDF
孙毓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
作者 范军 秦雅婕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3期118-138,共21页
孙毓修(1871—1923)字星如,一字恂如(恂儒),号留庵,自署小绿天主人,笔名绿天翁、东吴旧孙等,江苏无锡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文化界的著名编辑出版家和文献学者,他在商务印书馆任职期间主持编译了众多儿童文学作品,并在古籍文献整理及图... 孙毓修(1871—1923)字星如,一字恂如(恂儒),号留庵,自署小绿天主人,笔名绿天翁、东吴旧孙等,江苏无锡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文化界的著名编辑出版家和文献学者,他在商务印书馆任职期间主持编译了众多儿童文学作品,并在古籍文献整理及图书馆学发展上有诸多贡献,在中国印刷史研究方面也有开先河之功。目前学界对孙毓修的研究讨论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关注孙毓修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通过分析孙毓修编译的儿童文学作品解读其儿童文学观和文学编译理念;第二是注重孙毓修的古籍整理工作,重新出版他的文献学著述,探讨其版本目录学成就及思想,对其印刷史研究成果也有所关注;第三是聚焦于孙毓修对图书馆学的贡献,归纳他主持涵芬楼期间的管理实践和理论成果。本文旨在总结和评述国内学界的孙毓修研究现状,梳理其著述整理出版和重刊情况,为拓展和深化孙毓修的相关提供参考。本文认为,孙毓修研究还应进一步发掘史料,扩宽视野,借鉴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尤其是要注重从数字人文背景下加强其阅读史、心态史、生活史、知识社会史、知识分子史、精神分析、中外文学交流史等多角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毓修 儿童文学 编译思想 版本目录学 图书馆学 印刷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