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次打击大鼠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及病理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德晖 黎毅敏 +5 位作者 陈福雄 马桂璋 顾莹莹 陈国勤 张丽梅 王国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71-275,393,共6页
目的建立两次打击大鼠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研究动物各器官代偿与失代偿的反应过程。方法选择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2只),出血+腹腔注射内毒素组(B组,42只),出血组(C组,42只),腹腔注射内毒素组(... 目的建立两次打击大鼠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研究动物各器官代偿与失代偿的反应过程。方法选择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2只),出血+腹腔注射内毒素组(B组,42只),出血组(C组,42只),腹腔注射内毒素组(D组,42只)。在实验的第8、24、48、72小时随机抽取每组大鼠各8只,观察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死亡率;血清内毒素血症阳性率(鲎试验);各脏器功能指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丙氨酸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酸激酶(CK)]及重要脏器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在实验8~24h,B组大鼠的症状、体征与功能指标(WBC、PaO2、ALT、BUN、CK)均有明显变化,与A组、C组、D组差异有显著性;其肺、肝、肾、心、脾及小肠等重要脏器病理改变明显。在48~72h,存活大鼠的症状、体征、功能指标及重要脏器病理变化逐步恢复;血清鲎试验阳性率为16.7%。MODS的发生率45.2%,总死亡率为21.4%。结论以失血加腹腔内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可成功复制大鼠MODS模型,方法简便,能较好地反映大鼠对创伤和感染因素表现出器官功能由代偿到失代偿的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内毒素 创伤 模型 大鼠
下载PDF
人参二醇皂甙对“两次打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肺CD14和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于振香 彭丽萍 +1 位作者 左梦华 赵雪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皂苷(PDS)对“二次打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失血-内毒素二次打击组(HL组)、地塞米松预治疗组(HLD)及PDS预治疗组(HLP组)。大鼠经失血性休...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皂苷(PDS)对“二次打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失血-内毒素二次打击组(HL组)、地塞米松预治疗组(HLD)及PDS预治疗组(HLP组)。大鼠经失血性休克引起的“一次打击”和内毒素引起的“二次打击”后,导致SIRS模型。提取肺总RNA和蛋白,分别以RT-PCR检测CD14和IκBa 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CD14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肺组织CD14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丰度以HL组最高,HLP组、HLD组均明显低于HL组(P<0.05)。而IκBamRNA表达水平,HL组明显低于S组(P<0.01),HLP组和HLD组明显高于HL组(P<0.05和P<0.01),而与S组相近(P>0.05)。HL组的NF-κBP65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组,HLD和HLP组的NF-κBP65蛋白质表达水平也低于HL组(P<0.05),接近S组(P>0.05)。结论PDS与DEX对“两次打击”SIRS肺损伤有类似的保护作用,抑制LPS介导的CD14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过度激活是实现对肺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内毒素二次打击 SIRS 人参二醇 地塞米松 CD14 IκBa NF-ΚB
下载PDF
“两次打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国强 汪良 陈彦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 建立符合临床特征的、稳定的“两次打击”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模型。方法 在失血性休克的“首次打击”后 ,用不同剂量的内毒素作为“第 2次打击”制作大鼠SIRS模型。 6h后 ,分析症状体征、动脉血氧分压 (PaO2 )的变化... 目的 建立符合临床特征的、稳定的“两次打击”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模型。方法 在失血性休克的“首次打击”后 ,用不同剂量的内毒素作为“第 2次打击”制作大鼠SIRS模型。 6h后 ,分析症状体征、动脉血氧分压 (PaO2 )的变化、脏器功能及病理改变、外周血白细胞数和血清TNF -α含量的变化。结果  (1)实验组术后体温下降 ,呼吸加快 ,白细胞计数和PaO2 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P <0 .0 5或 <0 .0 1) ;(2 )心、肝、肾功能指标明显增高 (P <0 .0 5或 <0 .0 1) ;(3)血清TNF -α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 ;(4)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多脏器炎性改变。结论 该模型为目前较理想的研究SIRS的动物模型 ,对SIRS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大鼠 疾病模型 失血性休克 内毒素 脏器功能 病理改变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冷水游泳和电击两种不同应激因素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志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6-147,共2页
采用冷水游泳和电击对小鼠进行刺激,15天后,用Y-迷宫进行记忆检测并记录分析。结果表明冷水游泳组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提高,而电击组学习记忆能力有所衰退。两种应激形式对小鼠的学习记忆产生了相反的结果,说明了强烈刺激或不适宜刺激可损... 采用冷水游泳和电击对小鼠进行刺激,15天后,用Y-迷宫进行记忆检测并记录分析。结果表明冷水游泳组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提高,而电击组学习记忆能力有所衰退。两种应激形式对小鼠的学习记忆产生了相反的结果,说明了强烈刺激或不适宜刺激可损害小鼠的学习记忆,而只有适宜的应激刺激才有助于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游泳 电击 应激 小鼠 学习记忆
下载PDF
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程中生命体征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卸来 葛丽英 +1 位作者 冯国和 戚富琴 《健康研究》 CAS 2011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程进展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SIRS模型组和实验对照组。SIRS模型组大鼠以失血+LPS"两次打击"法建立大鼠SIRS模型: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再行颈动脉插管... 目的研究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程进展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SIRS模型组和实验对照组。SIRS模型组大鼠以失血+LPS"两次打击"法建立大鼠SIRS模型: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再行颈动脉插管并连接Medlab系统以检测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经腹腔测量体温。生命体征平稳后经颈动脉放血10 ml/kg体重,放血结束后马上腹腔注射内毒素LPS6 mg/kg。于放血结束后、放血结束后30 min、放血结束后60 min、注射LPS 6h后分别记录体温、平均动脉压、脉搏及呼吸频率各一次。实验对照组不予失血+LPS处理,其它实验操作同模型组,并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平稳6.1 h后(相当于模型组给LPS 6h后)两个时间点各测定所需指标一次。结果 (1)实验对照组:体温、平均动脉压、脉搏、呼吸频率在观察期内无显著性变化(均P>0.05);(2)SIRS模型组:平均体温由麻醉平稳后的36.10℃下降至LPS处理后6 h的32.86℃,平均下降3.19℃;呼吸频率各时间点间无显著性差异(F=0.194,P=0.940);MAP:当大鼠失血量达10 ml/kg体重时,平均MAP由114.9 mmHg显著下降至61.5 mmHg(P<0.001),但30 min后又显著回升,随后又开始进行性下降,至失血+LPS作用6 h后,平均动脉压降至55.4 mmHg;脉搏:当失血量达10 ml/kg体重时,平均脉搏由344.6次/min显著增快至402.9次/min(P<0.001),但30 min后又略有减慢,随后脉搏又开始进行性加快,至失血+LPS作用6 h后,平均脉搏增快至452.5次/min。结论在失血+LPS"两次打击"所致大鼠SIRS进程中,体温、MAP、脉搏都显示出显著的动态变化,但呼吸频率却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两次打击 生命体征 大鼠
下载PDF
投篮技术动作与投篮命中率关系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林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202-203,共2页
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理论分析法和力学分析法等方法,以单手肩上投篮为例,对投篮技术动作与投篮命中率的关系进行研究,说明投篮技术动作对提高投篮命中率的重要性,为篮球教学训练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投篮 投篮技术 命中率 协调性
下载PDF
人参二醇皂苷对失血-内毒素二次打击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于振香 丁艳华 +1 位作者 李璐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0-892,共3页
目的:探讨失血-内毒素二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以及人参二醇皂苷(PDS)对其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失血性休克组(H组)、失血-内毒素双打击组(HL组)、地... 目的:探讨失血-内毒素二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以及人参二醇皂苷(PDS)对其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失血性休克组(H组)、失血-内毒素双打击组(HL组)、地塞米松预治疗组(HLD组)及PDS预治疗组(HLP组)。在失血性休克首次打击的基础上,用内毒素作为第二次打击复制大鼠难治性休克模型,6 h后处死动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血清TNF-α和IL-6含量,H组、HL组与S组比较均明显升高,但以HL组尤为明显(P<0.01,P<0.001),而HLP组和HLD组的TNF-α含量和IL-6含量则明显地低于HL组(均P<0.01)。结论:在失血性休克基础上给予内毒素可显著地提高TNF-α和IL-6的血清水平;PDS和地塞米松有类似的抑制TNF-α和IL-6的释放,保护失血-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 休克 人参二醇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两次打击”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NF-kB p65 mRNA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民利 徐孝平 +2 位作者 应华忠 吕建敏 王德军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6年第1期10-12,16,共4页
目的观察用油酸(OA)和脂多糖(LPS)两次打击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核因子———kB(NF_kB)p65 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转录调节因子NF_kB p65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用OA(0.2mL/kg)和LPS(2mg/kg)两次打击,建立两次打击急性肺损伤(ALI)模型... 目的观察用油酸(OA)和脂多糖(LPS)两次打击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核因子———kB(NF_kB)p65 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转录调节因子NF_kB p65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用OA(0.2mL/kg)和LPS(2mg/kg)两次打击,建立两次打击急性肺损伤(ALI)模型,进行ALI大鼠血液白细胞(WBC)分类计数和肺指数测定、肺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原位杂交检测肺组织中NF_kB p65 mRNA的表达。结果两次打击后的ALI大鼠血液中WBC和肺指数显著升高,WBC分类呈现淋巴细胞比率降低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的变化,呈典型的急性炎症表现,肺脏病理改变严重。原位杂交检测显示,ALI大鼠肺组织细胞中NF_kB p65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在ALI大鼠肺组织细胞中NF_kB p65 mRNA的表达量增强,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发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次打击 急性肺损伤 WISTAR大鼠 NF-KB P65 mRNA
下载PDF
赤芍承气汤对内毒素二次打击后急性肝损伤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泰洪 杨襄蓉 +2 位作者 吕丹丹 曾常春 聂广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9-32,I0003,共5页
目的:研究赤芍承气汤对内毒素二次打击后急性肝损伤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阐述其对肝衰竭的防治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赤芍承气汤低(C)、中(D)、高(E)剂量组,培菲康组(F),造模前3天开始灌胃,末次灌胃1h后,... 目的:研究赤芍承气汤对内毒素二次打击后急性肝损伤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阐述其对肝衰竭的防治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赤芍承气汤低(C)、中(D)、高(E)剂量组,培菲康组(F),造模前3天开始灌胃,末次灌胃1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通过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24 h后成肝衰竭模型对SD大鼠制造第一次打击,之后给予赤芍承气汤或培菲康治疗,再腹腔注入脂多糖(LPS,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作为第二次打击。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二次打击后2h、8h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内毒素(ET)水平、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二次打击致各组大鼠ALT、AST、TBil、ET、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肝脏内炎细胞浸润、坏死明显,药物干预组大鼠相关指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病变减轻。结论:赤芍承气汤对内毒素二次打击急性肝损伤大鼠具有防治作用,该方能减轻其肝脏的损伤,改善肝脏功能,提高其大鼠生存率,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减轻内毒素血症从而切断了部分内毒素的信号传导通路,有效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TNF-α等炎症介质的释放进而减轻肝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承气汤/药效学 二次打击 内毒素 肝衰竭 细胞因子 大鼠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滕林 余旻 +1 位作者 李俊明 刘先哲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0-1305,共6页
目的动态监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TLR4在MODS早期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 目的动态监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TLR4在MODS早期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MODS模型组(32只),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6,12,24,48h不同时相,每组8只。采用“二次打击”即眼球失血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MODS模型,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在不同的时相点搜集标本。肉眼、光镜观察肾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测定肾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表面TLR4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法)。结果(1)正常对照组肾组织结构无改变;MODS组肾组织损伤较重。(2)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6h肾组织TLR4的表达开始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h达到高峰(P〈0.01),24h开始下降(P〈0.01),48h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外周血白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6~48h组均有明显增加(P〈0.01)。外周血WBC表面的TLR4与肾组织TLR4质量分数变化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93(P〈0.05)。结论在MODS的早期,大鼠肾组织TLR4表达迅速上调,高表达的TLR4可能在MODS肾损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TOLL样受体4 脂多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肾组织 病理改变 二次打击 大鼠
原文传递
动态监测TOLL样受体4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林 余旻 +2 位作者 李俊明 井景 刘先哲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4-688,共5页
目的 动态监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TLR4在MODS早期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健康对照组(8只)... 目的 动态监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TLR4在MODS早期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健康对照组(8只)、MODS模型组(32只),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6 h,12 h,24 h,48 h不同时相,每组8只.采用"二次打击"即眼球失血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MODS模型:大鼠左眼球取血2 mL/100 g,在放血4 h后予无菌腹腔注射LPS 5 mg/kg.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在不同的时间点搜集标本.肉眼、光镜观察肝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测定肝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表面TLR4蛋白表达.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法).结果 (1)健康对照组肝组织结构无改变;NODS组肝组织损伤较重.(2)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6h肝组织TLR4的表达开始增高,12 h达到高峰(P〈0.01),24 h开始下降(P〈0.01),48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外周血白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6~48 h组均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 在MODS的早期,大鼠肝组织TLR4表达迅速上调,高表达的TLR4可能参与了MODS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TLR4有可能成为防治MODS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TOLL样受体4 脂多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肝组织 二次打击 大鼠
原文传递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玉荣 滕林 +1 位作者 余曼 刘先哲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9-824,共6页
目的检测Ⅳ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肾组织及血清中变化,探讨细胞外基质的破坏与MODS肾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 目的检测Ⅳ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肾组织及血清中变化,探讨细胞外基质的破坏与MODS肾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8只)、MODS模型组(32只),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6、12、24、48h不同时点,每组8只。采用“二次打击”即眼球失血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MODS模型:大鼠左眼球取血2ml/100g,在放血4h后予无菌腹腔注射LPS5mg/kg。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在不同的时相点搜集标本。血生化检测各组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的变化;光镜及电镜观察肾组织的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Ⅳ型胶原及MMP-9的浓度变化;western印迹技术测定肾组织中Ⅳ型胶原及MMP-9的蛋白水平。组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法)。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MODS组各个时点肾功能损害较为明显,cr及BUN均明显增高(P〈0.05)。(2)光镜下对照组肾组织结构无改变;MODS组肾组织损伤较重。电镜下对照组肾组织基底膜胶原纤维连续完整,MODS组肾组织基底膜水肿、胶原纤维分布缺损明显。(3)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6~48h,MODS组大鼠血清中MMP-9水平均明显增高,于造模后12h达到高峰(P〈0.05)。造模后血清Ⅳ型胶原的质量浓度各组均高于对照组,6~12h组升高不明显(P〉0.05),24~48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造模后肾组织MMP-9的浓度6—12h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24h达到高峰(P〈0.01),随后48h下降。造模后各组肾组织Ⅳ型胶原的质量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细胞外基质的破坏是引起MODS肾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成为MODS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疗和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内皮细胞 细胞外基质 1V胶原 多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二次打击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