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纬高原水汽输送特征及其对云南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万云霞 晏红明 +1 位作者 金燕 彭启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5-934,共10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云南124个观测站降水资料,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低纬高原地区水汽输送水平变化和垂直变化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云南的水汽输送源地和路径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半年主要受西风带水汽输送的影响,夏...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云南124个观测站降水资料,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低纬高原地区水汽输送水平变化和垂直变化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云南的水汽输送源地和路径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半年主要受西风带水汽输送的影响,夏半年主要受热带海洋水汽输送的影响。(2)各边界整层水汽收支季节差异显著,冬半年水汽主要从西边界输入,夏半年主要从南边界输入,北边界一年四季均为水汽输出,东边界水汽收支月际波动最大,且会发生水汽收支性质转变。(3)各边界水汽收支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各季节西边界和南边界从低层至高层基本为水汽输入;东边界和北边界水汽收支存在显著的垂直差异和季节差异特征。秋季和冬季水汽输入层较春季和夏季深厚。年际尺度上冬季和春季水汽收支变化相对比较简单,东边界和北边界均为水汽输出,而西边界和南边界为水汽输入;夏季和秋季的水汽收支变化比较复杂,各边界水汽收支的年际差异非常显著。云南夏季降水异常与净水汽收支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来自南半球在80°E-90°E附近转向北的越赤道气流和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带来的水汽输送对云南的夏季旱涝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高原 水汽输送 水平变化 垂直变化 云南夏季降水
下载PDF
SPS暴雨概念模式的研究──物理机制及对北美大陆的降雨分析和预报
2
作者 蔡尔诚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11-20,共10页
经1966~1994年的观测与研究,提出了一个适合北半球的暴雨预报概念模式,并讨论了它的物理机制及对北美地区降雨分析的结果。
关键词 暴雨概念模式 北美大陆 降雨 预报
下载PDF
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海温异常与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特征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婷 李丽平 王远清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5-724,共10页
利用NOAA逐月海表温度(SST)资料,NCEP/NCAR风场、高度场和比湿再分析资料和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753站逐日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两次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海温异常分布特征、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以及环流异常特征,结... 利用NOAA逐月海表温度(SST)资料,NCEP/NCAR风场、高度场和比湿再分析资料和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753站逐日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两次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海温异常分布特征、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以及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2015/2016的厄尔尼诺事件是自1950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的一次事件,日界线附近的海温较1997/1998年的偏高。2)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华南西部、江南北部到长江流域、黄淮北部到华北南部以及我国东北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而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次年降水范围和强度相对较小,强雨带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黄淮地区和华北一带及河套北部。3)1997/1998年事件次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位置偏西,脊线偏南,向上垂直质量输送异常偏强、高低层水平风场配合以及水汽通量异常辐合偏强均有利于长江流域一带以及我国东北地区降水产生,而2015/2016年事件次年的副高相对偏弱,且脊线位置偏北、偏东,水平、垂直异常环流和水汽偏弱,因此降水范围和程度较1997/1998年的偏弱。从海温分布型和次年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造成的影响上看,2015/2016年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有别于传统东部型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东部降水 水平风场 垂直质量输送 水汽通量
下载PDF
Lower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Variations Diagnosed from Satellite Observations,Reanalysis Data,and a Chemistry-Climate Model 被引量:1
4
作者 Yan XIA Yi HUANG +1 位作者 Yongyun HU Jun YANG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701-715,共15页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variations,which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urface climate,have drawn extensive studies.Here,the variation in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data from observations of ...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variations,which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urface climate,have drawn extensive studies.Here,the variation in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data from observations of the Microwave Limb Sounder(MLS)on the Aura satellite,from the ECMWF Interim Reanalysis(ERAI),and simulations by the Whole Atmosphere Community Climate Model(WACCM).We find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annual mean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among these datasets may be partly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s in vertical transports.Using budget analysis,we find that the upward transport of water vapor at 100 h Pa is mainly located over the Pacific warm pool region and South America in the equatorial tropics in boreal winter and over the southeast of the South Asian high and south of North America in boreal summer.It is found that temperature averaged over regions with upward transport is a better indicator o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ropical mean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than the tropical mean temperature.It seems that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seasonal cycle amplitude of lower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in the tropics can also be impacted by the vertical transport.The radiative effects of the interannual changes in water vapor in the lowermost stratosphere are underestimated by approximately 29%in both ERAI and WACCM compared to MLS,although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water vapor in the lowermost stratosphere are dramatically overestimated in ERAI and WACCM.The results here indicate that the radiative effect of long-term changes in water vapor in the lowermost stratosphere may be underestimated in both ERAI and WACCM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ransport chemistry-climate model radiative effects interannual variations
原文传递
龙岩地区一次夏季暴雨天气过程的地形影响模拟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倪悦 廖义樟 苏源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7年第3期200-207,共8页
利用中尺度WRF数值模式对2015年7月22日龙岩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试验,从地形对大气垂直运动、高低层水平散度以及水汽条件的影响三方面进行控制性试验与敏感性试验对比,研究了龙岩地区特殊地形对此次大暴雨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过... 利用中尺度WRF数值模式对2015年7月22日龙岩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试验,从地形对大气垂直运动、高低层水平散度以及水汽条件的影响三方面进行控制性试验与敏感性试验对比,研究了龙岩地区特殊地形对此次大暴雨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降水分布对龙岩地区地形十分敏感,特殊地形作用能使当地降水产生明显增幅。高地形通过阻挡和摩擦作用使大气在近地面层形成堆积,为中低层大气的垂直上升运动积累能量,这种地形影响可以通过中小尺度的扰动上传到对流层顶高度;地形的作用还有利于中低层大气水平辐合、高层水平辐散作用的加强,并以波列的形式影响周围大气,这种地形对大气水平散度的影响对降水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受地形影响,水汽在迎风坡有明显的累积,随着降水系统的移动在高地形区产生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地形作用 垂直运动 水平散度 水汽输送 模拟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