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Current Human-Elephant Conflicts in Amboseli Ecosystem, Kenya: Insights from the Field and Key Informants 被引量:1
1
作者 Moses Makonjio Okello Stephen J. Njumbi +1 位作者 John Warui Kiringe James Isiiche 《Natural Resources》 2014年第9期462-477,共16页
Few animals elicit such drastically different human emotions, so do elephants. Elephants capture the affection of people but also inspire animosity and fear at the same time. This is because there are conflicts with p... Few animals elicit such drastically different human emotions, so do elephants. Elephants capture the affection of people but also inspire animosity and fear at the same time. This is because there are conflicts with people over space, critical resources, costs of damages and general insecurity to people. This paper examined field evidence and interviewed expert key informants on current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human-elephants in Amboseli Ecosystem. According to them, generally, the most prevalent (score of 1 lowest to 10 highest) threats to elephants were competition for critical resources (6.32 ± 0.44) followed by blocking of migration (6.24 ± 0.46), harassment of elephants (4.83 ± 0.75), poaching (4.57 ± 0.37), and retaliatory killings (3.78 ± 0.31). For threats that elephants pose to people, the most prevalent one was crop raiding (6.95 ± 0.26) followed by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6.71 ± 0.46), general insecurity to people (5.76 ± 0.65), property destruction (5.16 ± 0.41), injury and death to livestock (3.78 ± 0.37), and injury and death to people (2.71 ± 0.27). For the severity of the threats, the highest score was given to crop raiding whose average score was 7.90 ± 0.24 followed by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and degradation (6.89 ± 0.43), injury and death to people (6.72 ± 0.44), injury and death to livestock (6.36 ± 0.50), property destruction (5.78 ± 0.49), general insecurity to people (5.62 ± 0.64). Severity levels followed the same trend or varied slightly. These drivers of human-elephant conflicts need to be addressed decisively to protect both people and elephants. There is a need to ensure local people’s benefit from elephants through ecotourism investments such as wildlife sanctuaries, leasing critical space for elephants’ dispersal on acceptable terms, through appropriate compensation schemes for elephant costs, and supporting local community wildlife rangers to prevent confli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oseli Ecosystem elephantS human-elephant conflicts Kenya Threats FACING elephantS
下载PDF
Perception and Attitudes of Local Communities Towards Wild Elephant-related Problems and Conservation in Xishuangbanna,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8
2
作者 HE Qingcheng WU Zhaolu +1 位作者 ZHOU Wai DONG Ru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5期629-636,共8页
The problem of wild elephants, or human-elephant conflict (HEC), influences the daily life of local communities and hinders the conservation of wild elephants.The perception and attitudes of local communities who inha... The problem of wild elephants, or human-elephant conflict (HEC), influences the daily life of local communities and hinders the conservation of wild elephants.The perception and attitudes of local communities who inhabited the frontiers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wild elephant movement are important to the mitigation of the HEC and conservation of wild elephants. To analyze the perception and attitudes of local communities, the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PRA) was used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423 interviewees from 22 villages in Xishuangbanna from July 2009 to February 2010.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ocal communities had their views on the elephant-related problems. In field survey, we found that 66.5% of interviewees were willing to support, participate in, and assist in the conservation of wild elephants;33.5% of interviewees were opposed or indifferent to such conservation, because their livelihoods and even their lives were endangered by wild elephants. These views and attitudes were influenced by local communities′perception of HEC, education level, gender and self-interes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diverse views among local communities and balance profits and costs in addressing H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大象 社区 野生 中国西南 感知 参与式农村评估 养护
下载PDF
2017—2020年思茅区亚洲象肇事及补偿情况调查
3
作者 金瑜 王娟 李起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对思茅区亚洲象肇事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思茅区土地利用类型情况及其对亚洲象肇事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年以来思茅区亚洲象数量呈稳定快速增长趋势,肇事数量和造成的损失也呈增长态势,2017—2020年共造成经济损失2 400.10万元,人... 对思茅区亚洲象肇事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思茅区土地利用类型情况及其对亚洲象肇事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年以来思茅区亚洲象数量呈稳定快速增长趋势,肇事数量和造成的损失也呈增长态势,2017—2020年共造成经济损失2 400.10万元,人员伤亡4人,分布范围和受损户数扩大;亚洲象对农作物损害程度不同,其肇事频率与季节性食物变化密切相关,月损失呈先波动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土地利用格局是其种群扩散分布的重要基础。建议采取建设生态廊道提高亚洲象栖息地连通度,建设食源基地与完善象损赔偿机制,强化亚洲象预警系统等对策缓解人象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肇事损失 人象冲突 土地利用格局
下载PDF
人象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展望--基于亚洲象对人的负面影响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胡宇轩 张忠义 +1 位作者 杜宇晨 谢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72-79,共8页
人象冲突是我国人兽冲突中的典型事件,不仅影响着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着当地农户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对人象冲突的度量、冲突生成机理、行为响应及人象冲突治理措施4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后,可得出如下结论:首先,... 人象冲突是我国人兽冲突中的典型事件,不仅影响着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着当地农户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对人象冲突的度量、冲突生成机理、行为响应及人象冲突治理措施4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后,可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人象冲突被界定为人与象之间负面的交互影响,但度量主要集中在象对人类构成的直接负面影响;其次,人象冲突的成因可归纳为"挤出效应""机会效应""攻击效应"与"攀升效应",冲突的始点在于亚洲象离开原有栖息地后,活动范围扩大至农户生产生活区,造成空间重叠;再次,不同生计资本的农户面对人象冲突行为响应不同,生计资本强的农户的响应行为更有助于避免人象冲突发生;第四,目前采取的人象冲突治理措施覆盖了事前、事中、事后3个环节,具有积极作用,但仍不足以解决人象冲突问题。为加强人象冲突的有效治理,建议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工作,丰富研究基础理论,拓展研究数据来源,结合人象冲突新态势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增强研究产出对决策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象冲突 生成机理 治理措施 文献综述法
下载PDF
亚洲象迁移过程中与人类冲突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思桃 孔芳菲 田恬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第1期63-66,共4页
我国的亚洲象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3个州(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亚洲象与人类的冲突时有发生,互相伤害,形成了亚洲象分布区最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村寨、查看现场、录像拍照并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查找相... 我国的亚洲象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3个州(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亚洲象与人类的冲突时有发生,互相伤害,形成了亚洲象分布区最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村寨、查看现场、录像拍照并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查找相关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一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设亚洲象迁移生态廊道的建议并设计了廊道配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人象冲突 迁徙生态廊道
下载PDF
基于云南大象北移热点事件的生态舆情研究
6
作者 王武魁 牛紫琳 +2 位作者 李艳 闫雨萌 孔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6-102,共7页
挖掘媒体报道和网民对于云南大象北移事件的态度倾向和主要观点,探索网民或社会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和科普教育的程度,通过研究发现适合引导野生动物保护舆情的网络平台。以云南大象北移事件网络舆情为对象,利用数据获取工具,采... 挖掘媒体报道和网民对于云南大象北移事件的态度倾向和主要观点,探索网民或社会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和科普教育的程度,通过研究发现适合引导野生动物保护舆情的网络平台。以云南大象北移事件网络舆情为对象,利用数据获取工具,采用情感分析、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分析舆论发展状况。研究发现网络舆情数据主要聚集于哔哩哔哩、新闻媒体和微信3个平台,可作为未来舆情引导的主要平台;《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召开使舆情情感出现反转,对舆情的引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意识薄弱,政府相关部门科普教育力度不足;野生动物保护舆情网络传播能力有待加强。基于研究结果,对野生动物保护和舆情引导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象 野生动物保护 舆情 人兽冲突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监测预警中的首次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曼 刘铭宇 +7 位作者 王仕华 谭栩吉 岩光 付潍毓 饶婉钦 郭贤明 杨云 陈明勇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7-485,共9页
2019—2020年在云南西双版纳构建了野生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监测预警体系,大量布设红外相机采集亚洲象活动数据,通过移动网络传输至数据管理平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亚洲象影像,统计分析后借助移动网络将预警信息自动发布到当地... 2019—2020年在云南西双版纳构建了野生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监测预警体系,大量布设红外相机采集亚洲象活动数据,通过移动网络传输至数据管理平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亚洲象影像,统计分析后借助移动网络将预警信息自动发布到当地村寨预警广播和手机APP、微信及短信,达到自动预警的目标。2021年1—6月,在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布设的579台红外相机通过移动网络自动传输数据294381条到数据管理平台,数据管理平台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共挑选出野生亚洲象照片及视频4666条,其中,成功预警3901条,有效预警率为83.60%;从预警发布效率来看,能在较短时间(0~4 min)内发布的预警率为88.92%,其中,在0~2 min内发布的预警率为71.21%,表明该系统从数据自动采集、网络传输、人工智能识别亚洲象和预警信息自动发布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分析认为,以红外相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为主构建的西双版纳亚洲象监测预警体系在缓解人象冲突及减轻亚洲象监测员工作强度方面优势明显。进一步完善该系统后,亚洲象监测预警体系可在今后野生亚洲象活动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传输、亚洲象影像人工智能识别和预警信息自动发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我国野生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象冲突 人工智能技术 亚洲象 监测 预警 西双版纳
下载PDF
亚洲象生境长时序变化及其对人象冲突的影响——基于融合MaxEnt与HSI模型的生境适宜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杰京 陈飞 +3 位作者 谢菲 张鑫 尹文萍 樊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07-3818,共12页
生境变化直接关系到物种种群维持与人类安全,揭示其长期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可为物种保护与生境恢复提供科学支撑。但因受物种活动点数据获取与位置精度的局限,鲜见濒危、危险物种的长时序生境变化研究。以人象冲突频发的西双版... 生境变化直接关系到物种种群维持与人类安全,揭示其长期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可为物种保护与生境恢复提供科学支撑。但因受物种活动点数据获取与位置精度的局限,鲜见濒危、危险物种的长时序生境变化研究。以人象冲突频发的西双版纳勐海—普洱澜沧地区亚洲象种群(勐海—澜沧象群)活动区为例,提出融合MaxEnt与HSI模型的亚洲象长时序生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即基于荟萃分析筛选出的15个亚洲象生境评价因子,结合近期有限的物种活动点监测数据,利用MaxEnt得到生境评价因子的贡献率,再运用HSI模型计算生境适宜性指数;利用该方法制作出研究区1988—2020年逐年时序的亚洲象生境适宜性图,以分析亚洲象生境的时空变化,将其与亚洲象肇事数据结合,进而分析人象冲突与生境变化的关联。结果表明:(1)基于物种生境偏好不变的前提,融合MaxEnt模型与HSI模型的生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可应用于物种的长时序生境评价,且基于亚洲象活动点数据从动物对生境利用的生态学视角定量获取亚洲象对各生境评价因子的偏好程度,使生境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生态可解释性;(2)目前亚洲象适宜生境面积占研究区面积三分之一(4039.76 km^(2)),其主要分布于河流(如澜沧江、南郎河和南览河)干流沿岸,且生境适宜性随离河流距离增加而下降;(3)1988—2020年,研究区亚洲象最适生境面积减少4.7%(568.48 km^(2)),其中2000—2013年减少尤为严重,占3%(362.89 km^(2));亚洲象生境斑块的连通性均显著降低,其中最适生境斑块的连通性降幅最大;而生境斑块数量增长了10.8%,生境景观破碎趋势明显;(4)1988—2020年间,研究区亚洲象生境退化面积占比为9.11%(1094.21 km^(2)),且亚洲象肇事引发的人象冲突主要发生在研究区中部的生境退化区;此外研究发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导致的生境退化和生境景观格局变化是影响亚洲象肇事的主要因素。因此,深入认识亚洲象生境长期变化趋势与过程,据此逆序修复或恢复生境适宜性及连通性,科学提升亚洲象生境质量,以寻求亚洲象种群维持与人象冲突缓解,从而实现人象和谐与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生境评价 MAXENT 生境适宜性指数 人象冲突 亚洲象
下载PDF
中老边境跨境区域亚洲象联合保护探究
9
作者 召玉龙 李有寿 +4 位作者 李金华 王利繁 刘生强 吉馗 张忠员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97-100,187,共5页
2014—2018年,对中老边境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开展访问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中老边境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内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及活动通道。在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内,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亚洲象跨境保护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同,在人象冲... 2014—2018年,对中老边境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开展访问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中老边境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内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及活动通道。在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内,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亚洲象跨境保护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同,在人象冲突中,中方给予遭受亚洲象损害方一定程度的补偿,而老方因经济条件所限难以兑现补偿,造成民众抵触情绪。边境各国经济发展影响到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的发展,提升中老边境区域两国边民收入是开展跨境联合保护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跨境保护 人象冲突 中老边境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亚洲象新活动廊道的开辟和利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林柳 朱文庆 +4 位作者 张龙田 冯利民 王利繁 陶庆 张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5-332,共8页
利用村寨访问、痕迹追踪和3S技术,对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亚洲象种群活动范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尚勇亚洲象的活动区域包括尚勇保护区的大部分区域,保护区西部的上中良、曼粉、河图和南平等村寨的部分集体林以及由河图、南... 利用村寨访问、痕迹追踪和3S技术,对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亚洲象种群活动范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尚勇亚洲象的活动区域包括尚勇保护区的大部分区域,保护区西部的上中良、曼粉、河图和南平等村寨的部分集体林以及由河图、南平延伸,途经田房,龙匡和咖啡二队直至老挝境内的狭长廊道,总面积约395km2。廊道长约17km,呈"S"形,两端宽中间窄,最窄处约0.66km,廊道内天然林面积仅占37.6%,且呈不连续分布。至2006年12月,记录亚洲象经由该廊道的跨境活动共6次,象群不仅利用此廊道在不同栖息地之间来回活动,而且还以廊道内的天然林或橡胶林为庇护所,取食周围的农作物。栖息地减少和破碎化、人类活动和盗猎威胁是导致亚洲象在此区域内活动并最终开辟新活动廊道的原因。在勐养、勐腊和尚勇保护区以及中国老挝之间建立生态走廊带,严厉打击盗猎和科学的栖息地管理是恢复和增大亚洲象生存空间,缓解人象冲突,更好地保护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廊道 人象冲突 盗猎 跨境
下载PDF
西双版纳尚勇亚洲象的食物组成与取食生态(英文) 被引量:28
11
作者 陈进 邓晓保 +1 位作者 张玲 白智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9-316,共8页
于1998~2000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的自然生境中,通过对亚洲象取食植物调查和粪便分析,了解亚洲象的食物组成与取食习性。结果显示,野外跟踪调查共记录有106种植物被亚洲象所取食,其中有83种出现在象的粪便中,这些种... 于1998~2000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的自然生境中,通过对亚洲象取食植物调查和粪便分析,了解亚洲象的食物组成与取食习性。结果显示,野外跟踪调查共记录有106种植物被亚洲象所取食,其中有83种出现在象的粪便中,这些种类分别属于:禾本科8种(10.0%)、桑科7种(9.9%)、蝶形花科4种(8.4%)、五加科3种(6.6%)、葡萄科3种(5.7%)、夹竹桃科3种(4.6%)、芭蕉科1种(4.2%)、姜科3种(3.7%)、紫金牛科3种(3.6%)、蔷薇科3种(3.6%)、大戟科5种(3.3%)、榆科2种(3.0%)、含羞草科4种(2.9%)13个植物科。根据食物中所占的比率,桑科的榕属(Ficus)、禾本科的竹类(Bambusoideae)、小果野芭蕉(Musaacuminate)和莠竹(Microstegiumciliatum)是亚洲象的主要食物资源。在觅食过程中,亚洲象取食包括乔木、藤本灌木和草本等各种生活型的植物,其中先锋种所占比率(59%)高于后续种;选择性啃食枝条的植物种类(77种)高于牧草式取食的种类(6种)。亚洲象取食植物种类的月变化与月平均温度和月降雨量成负相关,旱季取食植物种类高于雨季。本研究对制定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策略,以及解决保护区周边日趋恶化的人象矛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食物结构 粪便分析 取食方式 人象矛盾
下载PDF
中国亚洲象损害地区农户受偿意愿调查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欣 马建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为了保护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解决当地农户在亚洲象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的侵扰和损害的补偿标准同受偿意愿相差过大问题,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从探查补偿的角度,以亚洲象损害地区为平台,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 为了保护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解决当地农户在亚洲象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的侵扰和损害的补偿标准同受偿意愿相差过大问题,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从探查补偿的角度,以亚洲象损害地区为平台,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亚洲象损害的受偿意愿(WA)。调查结果显示:69.96%的农户愿意自发保护亚洲象,而不愿意自发保护亚洲象的农户中,90.79%可以通过给予合理补偿让农户满意而支持亚洲象保护工作。如果实行农户支持的亚洲象损害补偿方案,94.1%的农户将支持亚洲象保护工作。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偿意愿同被调查者家庭人口数以及亚洲象的损害额度成正相关,同被调查者居住地状况以及被调查者家庭种植橡胶数目成负相关。农户家庭对补偿政策的平均受偿意愿为:保护区内居住的1 337.30元/(年.人);保护区边缘居住的1 129.20元/(年.人);保护区外居住的921.11元/(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象冲突 条件价值评估法 受偿意愿 态度 缓解对策
下载PDF
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阿水库对亚洲象迁移活动和人—象冲突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嘉琦 王怡涵 +6 位作者 张磊 崔宁 吕婷 黄元 戴蓉 李正玲 陈明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7-239,共13页
2020年1—12月,采用半结构式访查法、痕迹跟踪调查法和无人机跟踪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拟建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阿水库涉及区域的亚洲象种群结构、迁移路线等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样方法和3S技术对该区域亚洲象取食植物和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 2020年1—12月,采用半结构式访查法、痕迹跟踪调查法和无人机跟踪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拟建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阿水库涉及区域的亚洲象种群结构、迁移路线等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样方法和3S技术对该区域亚洲象取食植物和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探讨拟建勐阿水库可能对亚洲象迁移活动和人—象冲突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拟建勐阿水库区域活动的亚洲象小种群被称为澜沧江西部种群或西双版纳勐海—普洱澜沧种群,仅由19头亚洲象(10头雄性,9头雌性)组成,有2条亚洲象迁移路线穿越该区域;(2)在研究区域共统计到亚洲象取食植物12目19科32属33种,基本能满足该象群的取食需求;(3)海拔、坡度、植被隐蔽度及食物资源等生态因子的适宜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包括占总面积14.61%的最适生境和占总面积82.05%的相对适宜生境)都能满足该亚洲象小种群的基本生活需求;(4)2条亚洲象迁移路线中的1条将因水库建设而阻断,迫使该象群改变原来的迁移路线;(5)水库淹没区的植被将被永久破坏,原本连片的适宜栖息地也将受到进一步切割和压缩影响;(6)当食物资源无法满足亚洲象生存需求时,它们可能会选择进入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食物的农耕区取食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随着人流、车流大量增加,亚洲象与人相遇的概率也会大幅度增加。分析认为,拟建勐阿水库将淹没1条迁移通道,对亚洲象迁移活动造成阻碍,迫使象群改变路线,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人—象冲突。建议在水库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减少工程项目对亚洲象种群及其栖息地的负面影响;水库建设和管理部门、林业和草原管理部门等应加强对亚洲象活动的监测和预警,避免亚洲象肇事造成人员伤亡和更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迁移路线 勐阿水库 栖息地适宜性 人—象冲突
下载PDF
西双版纳人象冲突保险产品设计及其费率厘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敏 李丽 +5 位作者 李云仙 李雯雯 邓喜庆 刘洪江 代云川 张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1-206,共6页
人象冲突的频繁发生,给西双版纳政府和村民带来极大不便。文章在西双版纳人象冲突风险区域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RStudio软件中fitdistrplus程序包对2011—2016年西双版纳人象冲突补偿数据的分布进行拟合,从而厘定出不同风险区域的... 人象冲突的频繁发生,给西双版纳政府和村民带来极大不便。文章在西双版纳人象冲突风险区域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RStudio软件中fitdistrplus程序包对2011—2016年西双版纳人象冲突补偿数据的分布进行拟合,从而厘定出不同风险区域的纯保费。结果表明:无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和高风险区域的单位纯保费合计分别为:1 718.33元、4 667.14元、7 578.624 5元、9 862.595元。文章从定量的角度分析缓解人象冲突的可行性措施,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西双版纳人象冲突肇事保费厘定上提供了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象冲突 风险值 风险区域 对数正态分布 保费厘定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亚洲象肇事特点及损失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斌 李雯雯 +2 位作者 许利剑 陆英杰 郭敏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1期118-123,129,共7页
近年来,亚洲象肇事越来越频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2011—2015年亚洲象在勐养子保护区周边肇事赔损数据分类、统计和分析发现:在损害类型上,亚洲象肇事对农作物、经济作物的赔损金额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4.11%和52.44%;在受损空... 近年来,亚洲象肇事越来越频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2011—2015年亚洲象在勐养子保护区周边肇事赔损数据分类、统计和分析发现:在损害类型上,亚洲象肇事对农作物、经济作物的赔损金额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4.11%和52.44%;在受损空间分布上,仅发生在大渡岗乡、勐养镇、普文镇和基诺乡,其中大渡岗乡的关坪村委会、大干坝村委会和勐养镇的跳坝河村委会赔损次数累积达到1 000次以上;在肇事时间上,主要是第三、四季度,其中11月和12月份赔损金额最大;在作物选择上,玉米核损金额最高,其次是橡胶和稻谷。为缓解人象冲突,提出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管理,建设食物源基地及生物廊道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肇事特点 人象冲突 损失情况 损失赔偿 勐养子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生态位元模型预测亚洲象在勐海县的潜在分布区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巧燕 陈颖 时坤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5期30-35,共6页
亚洲象到农地觅食而踩踏、取食庄稼以及伤人事件频繁发生,缓解人象冲突迫在眉睫。结合亚洲象分布数据和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人为活动三大类环境变量,构建最大熵生态位元模型,综合分析影响亚洲象分布的环境因子,直观和定量地预测亚洲象... 亚洲象到农地觅食而踩踏、取食庄稼以及伤人事件频繁发生,缓解人象冲突迫在眉睫。结合亚洲象分布数据和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人为活动三大类环境变量,构建最大熵生态位元模型,综合分析影响亚洲象分布的环境因子,直观和定量地预测亚洲象在勐海县的潜在分布区和适生指数。研究结果显示,勐海县东北部的勐往乡和西部的勐满镇、打洛镇和南部的布朗山乡拥有较大面积的亚洲象适宜栖息地,海拔为主要限制因子,距河流的距离次之。认为可将潜在分布区与人为活动用地重叠度高的区域作为防范亚洲象肇事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潜在分布区 最大熵生态位元模型 环境变量 适生区 人象冲突 勐海县
下载PDF
我国人象冲突演变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宇轩 杜宇晨 +3 位作者 陈俊峰 谢屹 王利繁 白静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0-835,共6页
人象冲突是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失衡发展的一种缩影,威胁着农户的粮食安全、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制约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从人象冲突历史演进角度出发,将1949年以来的人象冲突分为人象相敬、人进象退和人象相持3个阶段... 人象冲突是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失衡发展的一种缩影,威胁着农户的粮食安全、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制约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从人象冲突历史演进角度出发,将1949年以来的人象冲突分为人象相敬、人进象退和人象相持3个阶段,演变过程中存在缺乏社区自治机制的缓冲阀、缺乏社会整合机制的平衡阀和缺乏社会沟通机制的调压阀,进而加剧了人象冲突程度。据此,提出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倡导社会资本介入和构建社区共管建议,以期早日实现人象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象冲突 演变历程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中国亚洲象与人类关系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明勇 杨士剑 +2 位作者 刘林云 董永华 杨正斌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对中国亚洲象的历史性南移、分布现状、亚洲象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因人象生境之争而形成的日益严重的人象冲突、亚洲象的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对亚洲象保护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亚洲象 生境 人象冲突 自然保护
下载PDF
亚洲象保护成效与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静楠 郑进烜 +4 位作者 王勇 余昌元 董磊 吴富勤 杨焌熔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6期141-144,共4页
云南作为全球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全国唯一有亚洲象分布的省份,将亚洲象的拯救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点工程。云南省在亚洲象拯救保护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非法贸易得到遏制,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不断推进... 云南作为全球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全国唯一有亚洲象分布的省份,将亚洲象的拯救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点工程。云南省在亚洲象拯救保护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非法贸易得到遏制,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不断推进,安防和肇事补偿机制不断完善,但目前尚存在人象冲突不断加剧,管理与科研能力薄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国际联合保护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藉此,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多措并举缓解人象冲突,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保护成效 人象冲突 肇事补偿 国际联合保护
下载PDF
西双版纳人象冲突及其防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涛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0期18-20,共3页
指出了人象冲突问题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和生境的破坏,西双版纳人象冲突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对西双版纳人象冲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参考文献等方法,认为人象冲突形成的实质原因是:生境的破坏、取... 指出了人象冲突问题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和生境的破坏,西双版纳人象冲突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对西双版纳人象冲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参考文献等方法,认为人象冲突形成的实质原因是:生境的破坏、取食物种的减少和习性的变化、现代交通的切割、人为的主动侵犯和亚洲象的报复行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完全解决人象冲突的问题是不可能达到的,人象冲突在有大象的国家普遍存在,这不仅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大象的长期保护也是不利。对人象冲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对一些相关的部门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象冲突 防治措施 西双版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