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灵、传说与人地关系--北京潭柘寺大青二青传说研究
1
作者 赵灵毓 齐乐遥 鞠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81-86,100,共7页
大青二青是潭柘寺中的灵蛇,其传说主要讲述灵蛇与潭柘寺建寺和当地水源的深厚关联。传说之所以经久流传,是因为“灵蛇”走向了现实生活,成为一种地方自然知识。将其放回当地固有的农业传统,会发现不同版本的传说中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区域... 大青二青是潭柘寺中的灵蛇,其传说主要讲述灵蛇与潭柘寺建寺和当地水源的深厚关联。传说之所以经久流传,是因为“灵蛇”走向了现实生活,成为一种地方自然知识。将其放回当地固有的农业传统,会发现不同版本的传说中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区域性认同,形成了山川圣地中生态—文化的互动。民众对灵蛇的认识反映了当地山民如何理解自然,尤其是地方经验下人与生灵、水的关系,即“自然观”。在其想象中,生灵具有感知人性的能力,可以链接人与自然。京西山民所理解的人地关系,既有基于环境的“自然—生灵—人”关系,也有基于等级的“天—皇权—民”范畴。更重要的是,它们都以“生态—信仰”为基本结构,这正是潭柘寺山民共享并内涵于生活的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灵 大青二青 民俗传说 潭柘寺 生态 自然观 人地关系
下载PDF
Human Rights as Unique Rights——an analysis of Raz's Political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2
作者 严海良 JIANG Yu(译)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1年第2期311-332,共22页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notion of human rights in contemporary times and triggered the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what are human rights"The natur...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notion of human rights in contemporary times and triggered the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what are human rights"The natural rights view,which is based on human nature,regards human rights as universal moral rights owned by everyone against all others.holding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from the natural rights view,Raz,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olitical notion of human rights,bases his view on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human rights in restricting national sovereignty in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defines human rights as the legal rights enjoyed by everyone against the country since the end of the World War ii,which should be enforced by fair and reliabl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Unavoidably,Raz’s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has been subject to questioning and criticism by natural right theorists.The controversy around Raz’s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shows that:on one hand,the Western academic circle has not readied a basic consensu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rights based o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practice;on the other hand,it deeply reveals the theoretical ne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reach a basic consensus o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practice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legal 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tical view of human rights natural rights national sovereignty legal rights
下载PDF
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人本性发展--推荐算法的反向推荐
3
作者 陈国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0-13,共4页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大数据的运用和普及,以精准推送和有效供给为特征的推荐算法(Recommendation Alogrithm)成为当前网络领域内容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获取想要的内容或者网络产品。但是推荐算法在为人...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大数据的运用和普及,以精准推送和有效供给为特征的推荐算法(Recommendation Alogrithm)成为当前网络领域内容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获取想要的内容或者网络产品。但是推荐算法在为人们带来个性化推荐的便利和技术红利的同时,仍存在不少问题:用户隐私的泄露、恶意的舆论导向、毫无察觉的封闭式社交,违背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符合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人本性,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因此,为实现推荐算法的人本性发展,文章构想出推荐算法的未来发展——反向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人本性 推荐算法 反向推荐
下载PDF
论商鞅法治主义的内在逻辑及其影响
4
作者 李刚 蒋永安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商鞅法治主义内在逻辑的起点是其历史观与人性论。以商鞅的历史观为视角,可以看出商鞅将物质生产资料作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商鞅将历史进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并指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治理方式存在差异。以商鞅的人性论为视角,可以看... 商鞅法治主义内在逻辑的起点是其历史观与人性论。以商鞅的历史观为视角,可以看出商鞅将物质生产资料作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商鞅将历史进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并指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治理方式存在差异。以商鞅的人性论为视角,可以看出商鞅指明了人民趋利避害的本性,从而主张轻罪重刑,目的在于防止人民行奸邪之事,借重刑的手段来遏制人趋利的本性,借此督促人民遵守社会秩序。商鞅提出的法治理论丰富了我国法治文化的内容,为后世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过商鞅忽略了道德的作用,盲目推崇法治万能论,将人民束缚在极为严密的法网之下,繁杂而严苛的法律引起了人民内心的激愤之情,导致其法治主张走向了历史的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 法治主义 历史观 人性论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立论依据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晨晨 《理论建设》 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任何国家走向现代化都必然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迫切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屡屡造成生态危机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实现人与自...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任何国家走向现代化都必然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迫切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屡屡造成生态危机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平衡,从而确保现代化能够兼顾稳定与发展。这种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借鉴与传承,对西方现代化反生态性的思考与超越,同时也是对我国生态治理实践的经验总结。源此深厚的立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构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从而为化解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生态自然观 生态文化
下载PDF
荀子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含初探
6
作者 冯正强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1-45,53,共6页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是对传统友善价值观的传承与创造性发展。不同于孔孟从人性善进路来探讨传统友善价值观的蕴含,荀子另辟蹊径从人性恶的角度探讨了他对儒家传统友善价值观的理解。他的性恶论思想让我...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是对传统友善价值观的传承与创造性发展。不同于孔孟从人性善进路来探讨传统友善价值观的蕴含,荀子另辟蹊径从人性恶的角度探讨了他对儒家传统友善价值观的理解。他的性恶论思想让我们看到了非友善行为的人性根源所在,即人的“生而好利”;他对“人生不能无群”的强调,深刻揭示了友善型人际关系之所以重要的根本原因;他对“礼者,人道之极也”的探讨,也为我们描绘了友善型人际关系如何得到规范和固化的途径。重温荀子思想的友善价值观蕴含,有效拓宽了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思想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友善观 性善论 性恶论
下载PDF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先秦儒家的死亡观与人性论
7
作者 杨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78-86,共9页
曾子有疾,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句因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得以广泛流传。将其注解与曾子本人的品格相结合,可见曾子所代表的先秦儒家对死亡所持观念与人性论之间的微妙关系。儒家思想中存在着道德性的死亡观,且由于死亡的伦理意... 曾子有疾,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句因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得以广泛流传。将其注解与曾子本人的品格相结合,可见曾子所代表的先秦儒家对死亡所持观念与人性论之间的微妙关系。儒家思想中存在着道德性的死亡观,且由于死亡的伦理意义及其对善恶判断的影响,使得儒者坚定自身德性。此外,死亡的存在影响了儒家人性论中的先验成分与现实的道德原则,产生善端并驱动善行,进而使将死之人能够遵循善道,发挥教化的伦理价值。这也成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伦理解释,体现了儒家以死立善、以言续道和以善为终的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子 儒家 死亡观 人性论 生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启迪
8
作者 曹鏸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批判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基础上,以劳动实践串联起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人—自然—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人化自然与历史自然的辩证统一性、生产异化和资本逻辑的批判统一性、现实生态价值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和谐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批判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基础上,以劳动实践串联起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人—自然—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人化自然与历史自然的辩证统一性、生产异化和资本逻辑的批判统一性、现实生态价值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和谐统一性四大理论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瑰宝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泉源。汲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内涵精华,从坚持人本价值依归、把握实践自然本质、警惕异化自然恶果、秉持国际生态正义观四方面,为解决我国现实生态难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题的唯物史观意蕴
9
作者 刘利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29-134,共6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题的提出并非人类社会面对生态危机的权宜之计,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揭示的一种历史必然。基于唯物史观,无论从社会结构的自然维度解读,还是从社会基本矛盾的生态维度分析,抑或从社会形态演进的生态取向阐释,...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题的提出并非人类社会面对生态危机的权宜之计,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揭示的一种历史必然。基于唯物史观,无论从社会结构的自然维度解读,还是从社会基本矛盾的生态维度分析,抑或从社会形态演进的生态取向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呈现出历史进程中内在规律性。它是继工业文明后的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历史必然性,也就具有了现实性。阐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题的唯物史观意蕴,不但可以深化对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认识,正视当代社会深层次社会结构和发展动力问题,而且能够指导在实践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新的文明形态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社会结构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形态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成就、基本经验与前景展望
10
作者 金书秦 丁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8,共10页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包含了在工农、城乡、社会群体之间重构生产关系的向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贯穿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包含了在工农、城乡、社会群体之间重构生产关系的向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贯穿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系统把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坚持从“两个结合”的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抓手,稳定粮食安全基本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三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领导 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历史观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内在机理、价值蕴涵与发展路径
11
作者 李学林 刘美驿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内在机理,它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三者之间的紧密联...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内在机理,它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陈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范例,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可持续蓝图,贡献了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加快推进“两个结合”,加强与西方现代化生态道路的界限划分和交流互鉴,提升人民群众的现代化生态意识与动力,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中国式花园城市: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
12
作者 薄凡 赵笛 韩瑞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0,共10页
花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潮流下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的一种理想模式,与中国本土文化和城市发展形势相结合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中国式花园城市吸收国外花园城市建设经验,延续中华传统自然山水观意蕴,拓展现代生态都市主义理论,成为建设人与自... 花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潮流下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的一种理想模式,与中国本土文化和城市发展形势相结合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中国式花园城市吸收国外花园城市建设经验,延续中华传统自然山水观意蕴,拓展现代生态都市主义理论,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其特性包括系统性、人民性、人文性、生态性、强韧性等。在具体构成上以城市要件、环境要件和连通要件为支撑,涵盖微观花园要素、中观花园场景、宏观花园体系三个层次。实践方面可在景观设计上建设开敞花园空间、在空间形态上打造全域花园体系、在功能设置上营造多元花园场景、在治理方式上共享多重花园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花园城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居环境 自然山水观 生态营城
下载PDF
科学革命视角下对近代“自然状态”学说的理论重构
13
作者 刘萌萌 《科学文化评论》 2024年第2期108-122,共15页
近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自然状态”学说的实质在于对人属自然的部分和属人的部分做出区分,并凸显前者的实在性与后者的虚幻性、可建构性。自然状态学说这一框架和各哲学家为其赋予的内容关联着近代自然科学领域对于自然新的理解,即把“自... 近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自然状态”学说的实质在于对人属自然的部分和属人的部分做出区分,并凸显前者的实在性与后者的虚幻性、可建构性。自然状态学说这一框架和各哲学家为其赋予的内容关联着近代自然科学领域对于自然新的理解,即把“自然”首先理解为客观的独立于人的“自然界”,因而关联着近代人从整体上对自然世界与人的世界的划分。自然状态学说所体现的对社会的消解和还原,对附着在各种社会关系、意义网络中的人的消解与还原,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实施的“去人化”策略是同一种思维方式在不同领域的表现。自然状态维度弱化了人的自然嵌入性和社会嵌入性,使人成为最初的存在论意义上的人,促进了人的自觉和自为,相应地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后果和文化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观 科学革命 政治哲学 自然状态 人性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生态观
14
作者 若贺曼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1-34,共4页
通过对生态学、生态观的概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在生态学以及生态观的概念范畴中,人、社会、自然都是其重要的核心要素。因此笔者以人、社会、自然要素为核心,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生态观进行梳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自然观、社会... 通过对生态学、生态观的概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在生态学以及生态观的概念范畴中,人、社会、自然都是其重要的核心要素。因此笔者以人、社会、自然要素为核心,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生态观进行梳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进行分析,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非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方法论的超越
15
作者 鲁桐君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希望通过以人“不在场”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其哲学方法论上体现为“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确立的初衷是为了把人从恶化的生态环境中拯救出来,最终却陷入为了拯救人而又消灭人的逻辑悖论。然而,解决生...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希望通过以人“不在场”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其哲学方法论上体现为“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确立的初衷是为了把人从恶化的生态环境中拯救出来,最终却陷入为了拯救人而又消灭人的逻辑悖论。然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既主张“人化自然”的必要性,又确立“自然人化”的实践性,为走出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敬畏生命”的困境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文化 “敬畏生命”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四种关系论 被引量:7
16
作者 甘晖 叶文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6期7-11,共5页
文章主要以中国古代文明为例,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明演化中存在分裂的现象,并初步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被分解成两种关系,即人与天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从系统的整体角度考虑,将涉及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 文章主要以中国古代文明为例,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明演化中存在分裂的现象,并初步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被分解成两种关系,即人与天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从系统的整体角度考虑,将涉及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人与天的关系;从自然中一个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此种分解亦可以作为理解"李约瑟问题"的一种视角。本文将这两种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共四种关系,统一在三种生产理论的框架内。这样的划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环境管理学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天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 李约瑟问题 生态文明 三种生产理论
下载PDF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生态旅游发展观的比照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文杰 乌铁红 张宏磊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4-156,159,共4页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自然观是处理天人关系的规范。从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视角来审视生态旅游的生态内涵和生态意蕴,将中国传统自然观作为生态旅游的立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比照天人合一与生态旅游的天人系统;自然无为、道法自...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自然观是处理天人关系的规范。从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视角来审视生态旅游的生态内涵和生态意蕴,将中国传统自然观作为生态旅游的立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比照天人合一与生态旅游的天人系统;自然无为、道法自然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万物皆道与生态旅游平等共生观;天地伦理观与生态旅游的生态道德责任以及节俭朴素与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观等五方面,可以促进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自然观 天人合一 生态旅游
下载PDF
三种人的本质观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光荣 林孟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The authors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views of human beings,i.e.reactive,reactive in depth,and proactive human beings described by G.Allport on psychotherapy.There was a set of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the... The authors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views of human beings,i.e.reactive,reactive in depth,and proactive human beings described by G.Allport on psychotherapy.There was a set of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therapeutic orientations that affected by the three kinds of human images.These differences included:focusing on the diseases vs the clients,emphasizing on treatment vs development,teaching vs facilitating,how to deal with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doctors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treatment vs clients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change,and focusing on which one among thinking,feelings,and 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观 心理治疗 行为主义心理学 弗洛伊德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反应的存在” “深层反应的存在” “自发性的存在”
下载PDF
孔子道德教化思想的义理体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志华 聂民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22,共6页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首开道德教化思想之先河,从而将"二帝""三王"所开创的"礼乐之教"化转为"成德之教"。客观地看,"成德之教"表现为一种道德教化思想,而这种道德教化展示为一个内容丰...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首开道德教化思想之先河,从而将"二帝""三王"所开创的"礼乐之教"化转为"成德之教"。客观地看,"成德之教"表现为一种道德教化思想,而这种道德教化展示为一个内容丰富的义理体系:"性相近,习相远"是道德教化的人性论基础,"文""行""忠""信"是道德教化的基本内容,"中庸"是实施道德教化的方法论,"内圣外王"则是道德教化的理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道德教化 人性论
下载PDF
论梭罗的自然观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静 严慧仁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4-47,共4页
梭罗是生态主义文学的先驱。《瓦尔登湖》集中体现了其自然观的三维结构:自然是美的,世界之美在于自然;自然是生命的,自然之美本于生命;自然界生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温柔的”“人际关系”。其自然伦理意识给后世以极... 梭罗是生态主义文学的先驱。《瓦尔登湖》集中体现了其自然观的三维结构:自然是美的,世界之美在于自然;自然是生命的,自然之美本于生命;自然界生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温柔的”“人际关系”。其自然伦理意识给后世以极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自然观 《瓦尔登湖》 人际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