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X in Mammalian CHO-DG44 Cells
1
作者 Jinwu CHEN Yi LI +4 位作者 Mei LIU Sainan WANG Zilong XIAO Junjie XIA Lulu Q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3年第3期50-54,共5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a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 line that stably expresses recombinant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X(rhFX),and to induce efficient expression of the target gene with different ...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a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 line that stably expresses recombinant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X(rhFX),and to induce efficient expression of the target gene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ethotrexate(MTX).[Methods]PCR was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rhFX gene,and a recombinant expression plasmid pOptiVEC-rhFX was constructed and subjected to doubl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identification.CHO-DG44(DHFR-)cells were transfected by the liposome method,and the target protein was purified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detected by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and Western blot.A cell line with efficient and stable expression of the target gene was obtained by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MTX to select positive clones.[Results]PCR yielded a 1509 bp rhFX sequence,and the results of double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showed that the constructed pOptiVEC-rhFX plasmid was correct.After transfection of cells,MTX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rotein expression.When MTX reached 1.0μmol/L,the expression efficiency of the target protein was(9±0.27)μg/ml.The purity of the target protein purified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was 93%,which could be used for subsequent experiments.The expression efficiency of rhFX in eukaryotic mammalian cells was improved by increasing MTX concentration,and a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purification process for the target protein wa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Conclusion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the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rhFX,and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rugs related to rhF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X(rhFX) Eukaryotic expression MTX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monoclon alantibodies to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Ⅹ
2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407-,共1页
关键词 Preparation of monoclon alantibodies to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e of a New Coagulation Factor XI Catalytic Domain for Drug Discovery 被引量:1
3
作者 江龙光 袁彩 +4 位作者 陈宏炜 王宇 赵宝玉 张旭 黄明东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7期1021-1029,共9页
Human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XI (FXI) is a key enzyme in the amplification phase of blood coagulation cascade, and is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anti-coagulant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We designed a... Human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XI (FXI) is a key enzyme in the amplification phase of blood coagulation cascade, and is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anti-coagulant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We designed a new mutant form of FXIa catalytic domain rhFXI370-607 (N73Q-N113Q-C123S), and report here the facile preparation, protein crystalliz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is protein. We highlight a few uniqu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XIa after comparison with the trypsin family serine proteases at sequence and structural levels. This work provides a foundation to develop new small molecular FXIa inhibitors with increased potency and specif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XI crystal structure serine proteases INHIBITORS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张晓阳 藏美荣 +3 位作者 锁静 孟建波 宋晓宁 王金铠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深入了解三者之间的潜在关系...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深入了解三者之间的潜在关系和机制。方法报告1例AS合并APL及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患者APL达到完全缓解期,继续巩固治疗。AS、APL和DIC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人白细胞抗原-B27、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3/17轴和其他免疫功能。结论AS与APL、DIC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从基因到免疫功能都存在着潜在的发病机制,其中的奥妙仍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人白细胞抗原-B27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23/17轴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与活化凝血因子Ⅹ的结合性质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吴双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 (ACFⅡ )与活化凝血因子Ⅹ (FⅩa)在钙离子作用下形成了 1∶1的复合物 ,从而延长凝血时间 .这个复合反应是依赖于钙离子的 ,ACFⅡ在没有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不能与FⅩa形成复合物 .ACFⅡ是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 (ACFⅡ )与活化凝血因子Ⅹ (FⅩa)在钙离子作用下形成了 1∶1的复合物 ,从而延长凝血时间 .这个复合反应是依赖于钙离子的 ,ACFⅡ在没有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不能与FⅩa形成复合物 .ACFⅡ是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子Ⅹ结合蛋白家族中一个新发现的成员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 946 8 1.ACFⅡ分子中含有 2 5 1个氨基酸残基 ,其氨基酸组成与这一家族中其他成员十分相似 .ACFⅡ在抗凝血反应中存在一临界浓度 (12nmol/L) ,只有在高于其临界浓度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因子Ⅱ 活化凝血因子 钙离子 蛇毒
下载PDF
慢性重型肝炎凝血因子Ⅴ、Ⅶ、Ⅹ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春丽 于金东 +2 位作者 高涛 张月萍 徐建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269-271,共3页
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凝血因子Ⅴ、Ⅶ、Ⅹ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7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前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后者分为早期、恢复期,采用血凝法动态检测两组各期及对照组中患者凝血因子Ⅴ、Ⅵ、... 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凝血因子Ⅴ、Ⅶ、Ⅹ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7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前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后者分为早期、恢复期,采用血凝法动态检测两组各期及对照组中患者凝血因子Ⅴ、Ⅵ、Ⅹ的水平,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组早期凝血因子Ⅴ、Ⅶ、Ⅹ水平分别为34.64±2.89、20.96±2.23、42.62±3.28,中期分别为22.81±2.28、14.40±1.63、32.67±2.70,晚期分别为14.25±1.76、9.90±1.48、25.76±2.4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肝功能受损程度加剧而呈进行性降低,其中19因子下降最明显。存活组早期3种因子水平分别为45.58±8.69、21.96±6.61、42.27±12.25,均显著低地正常对照组。恢复期中Ⅶ因子为68.85±31.74,Ⅹ因子为64.12±11.65,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Ⅴ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存活组与死亡组的早期Ⅴ因子的活性有显著性差异(t=2.44,P<0.05),而Ⅶ因子、Ⅹ因子差异无显著性(t值分别为0.38、0.09,P>0.05)。结论:动态观察凝血因子Ⅴ、Ⅶ、Ⅹ水平的变化,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Ⅶ因子是较灵敏的指标,Ⅴ因子是判断预后的最好指标,由于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凝血因换Ⅴ 凝血因子Ⅶ 凝血因子
下载PDF
首批人凝血因子Ⅱ和Ⅹ浓制剂国家标准品协作标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沈琦 任跃明 +3 位作者 刘大英 曹勤立 Elaine Gray 李胜彩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66-168,共3页
目的协作标定首批人凝血因子Ⅱ和Ⅹ浓制剂国家标准品。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 98 590批人凝血因子Ⅱ和Ⅹ浓制剂国际标准品 ,采用一期法标定我国首批人凝血因子Ⅱ和Ⅹ浓制剂国家标准品 ,将标准品分别于4℃、2 2℃、37℃保存 5个月 ,进行稳... 目的协作标定首批人凝血因子Ⅱ和Ⅹ浓制剂国家标准品。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 98 590批人凝血因子Ⅱ和Ⅹ浓制剂国际标准品 ,采用一期法标定我国首批人凝血因子Ⅱ和Ⅹ浓制剂国家标准品 ,将标准品分别于4℃、2 2℃、37℃保存 5个月 ,进行稳定性考查。结果人凝血因子Ⅱ和Ⅹ国家标准品的效价分别为 1 6 .1IU 支和 1 2 .1IU 支 ,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Ⅱ 人凝血因子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 标准品
下载PDF
2种F10基因新突变导致凝血因子Ⅹ缺陷症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佳维 陈琼 +3 位作者 丁秋兰 王学锋 奚晓东 王鸿利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408-413,共6页
目的:探讨1个凝血因子Ⅹ(FⅩ)缺陷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筛查以及凝血因子活性及抗原含量检测进行表型诊断;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浆中FⅩ抗原含量和分子量大小;以中和试验检测FⅩ的抑... 目的:探讨1个凝血因子Ⅹ(FⅩ)缺陷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筛查以及凝血因子活性及抗原含量检测进行表型诊断;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浆中FⅩ抗原含量和分子量大小;以中和试验检测FⅩ的抑制物。以PCR方法对F10基因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和5’端非翻译区进行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诊断;构建F10基因突变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测定表达产物的FⅩ促凝活性(FⅩ:C)和FⅩ抗原含量(FⅩ:Ag)。结果:先证者FⅩ:C和FⅩ:Ag分别为<1%和53.36%,中和试验结果阴性,诊断为交叉反应物质阳性(CRM+)的FⅩ缺陷症。F10基因分析发现2个杂合突变:IVS5+1G>A和Asp368del。Asp368del体外表达显示FⅩ:C和FⅩ:Ag分别为(0.52±0.04)%和(85.9±5.0)%,为CRM+突变。结论:F10基因双重杂合突变IVS5+1G>A和Asp368del导致该家系遗传性FⅩ缺陷症。剪接位点突变IVS5+1G>A导致内含子无法正常剪接,影响FⅩ正常表达。Asp368del突变蛋白能够正常表达,但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 缺陷 基因突变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Ⅹ结合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9-592,共4页
凝血因子Ⅸ /Ⅹ结合蛋白家族是近来发现的C型动物凝集素超家族中一个亚家族 .它们存在于蝰科蛇毒中 ,不具有酶活性 ,通过与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子Ⅹ结合来延长凝血时间 .在钙离子存在下结合在凝血因子Ⅸ /Ⅹ分子中γ 羧基谷氨酸区域 .它... 凝血因子Ⅸ /Ⅹ结合蛋白家族是近来发现的C型动物凝集素超家族中一个亚家族 .它们存在于蝰科蛇毒中 ,不具有酶活性 ,通过与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子Ⅹ结合来延长凝血时间 .在钙离子存在下结合在凝血因子Ⅸ /Ⅹ分子中γ 羧基谷氨酸区域 .它们彼此之间具有很高的序列同源性 ,都是由两条同源的肽链通过一对二硫键相连 .两条肽链都具有C型糖识别区的二硫键构型 ,各含一个钙离子结合位点 .其中habu凝血因子Ⅸ /Ⅹ结合蛋白的晶体结构已经测定 ,除掉相互交叠的中心环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剂 凝血因子Ⅸ/结合蛋白 蛇毒 钙离子
下载PDF
人纤维蛋白原在急诊创伤性凝血病中的应用及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章柏平 查波辉 +1 位作者 郭剑 万小雷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人纤维蛋白原(FIB)在急诊创伤性凝血病中的应用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联保部队第九O八医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外伤所致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另选取50例急... 目的探讨人纤维蛋白原(FIB)在急诊创伤性凝血病中的应用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联保部队第九O八医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外伤所致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另选取50例急诊创伤性非凝血病患者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急诊创伤性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人FIB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同A组。比较A组和B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FIB、D-二聚体(D-D)],24 h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量、24 h浓缩红细胞(CRBC)输注量、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两组APTT、PT均短于治疗前,FI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APTT、PT均短于A组,FIB水平高于A组,D-D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24 h FFP输注量、24 h CRBC输注量均少于A组,病死率低于A组,ICU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TT、PT均长于对照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碱缺失(BD)≥6 mol/L、合并重型颅脑损伤(STBI)、体温<35℃比例均高于对照组,24 h FFP、24 h CRBC输注量均多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水平、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低、GCS评分<6分、BD≥6 mol/L、合并STBI是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人FIB可改善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凝血功能,减少血液输注量,缩短ICU住院时间及降低病死率,临床疗效显著,PLT低水平、GCS评分<6分、BD≥6 mol/L、合并STBI是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纤维蛋白原 急诊 创伤性凝血病 应用效果 危险因素
下载PDF
6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Ⅹ缺陷症家系的表型与基因型诊断
11
作者 刘佳婕 邵妍妍 +1 位作者 梁茜 丁秋兰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20-27,共8页
目的:探讨6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Ⅹ(factor Ⅹ, FⅩ)缺陷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并采用凝血酶生成试验(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TGT)评估FⅩ缺陷症患者的出血风险。方法:收集6例先证者及相关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凝固法检测内源性、外源性... 目的:探讨6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Ⅹ(factor Ⅹ, FⅩ)缺陷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并采用凝血酶生成试验(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TGT)评估FⅩ缺陷症患者的出血风险。方法:收集6例先证者及相关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凝固法检测内源性、外源性以及共同途径激活的FⅩ活性(FⅩ∶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FⅩ抗原(FⅩ∶Ag),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血浆中的FⅩ相对分子质量及含量,直接测序法检测FⅩ基因(F10)突变,采用TGT检测6例先证者及部分家系成员血浆中的凝血酶生成。结果:在6例先证者中共发现了10种F10突变,其中5种(p.Cys246Ser, p.Tyr319Cys, p.Leu252Phe, p.Arg313Gln以及IVS5-2A>G)为新突变,其余5种(p.Phe71Ser, p.Val338Met, p.Gly406Ser, p.Gly365Ser, p.Cys151Arg)为已报道突变。TGT显示凝血酶生成潜力(endogenous thrombin potential, ETP)及峰值这2个参数与FⅩ缺陷症患者临床出血表现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关联。结论 :共发现5种F10基因新突变;5例遗传性FⅩ缺陷症患者由F10双杂合突变所致,1例由F10单杂合突变所致;在浓度为1 pM(1 pmol/L)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激活下的TGT中,测得的ETP及峰值这2个参数可用于评估FⅩ缺陷症患者的出血倾向,对于了解该病患者的临床出血风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缺陷症 凝血酶生成试验 表型 基因型
下载PDF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icroRNA125 regulating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IX gene with nonsense mutation
12
作者 王刚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6年第3期182-,共1页
Objective To construct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Ⅸmini-gene(Mini-h F9)and some nonsense mutants,detect the levels of the Mini-h F9 mRNA,and analyz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icroRNA125 regulating F9gene with nonsense... Objective To construct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Ⅸmini-gene(Mini-h F9)and some nonsense mutants,detect the levels of the Mini-h F9 mRNA,and analyz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icroRNA125 regulating F9gene with nonsense mutation.Methods Three nonsense mutant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PCR mutagenesis to 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icroRNA125 regulating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IX gene with nonsense mutation mRNA MICRORNA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2 a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南花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7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a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RSV感染所致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a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RSV感染所致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氨溴索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水平、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54/60),高于对照组的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LT、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a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RSV感染所致支气管肺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快临床症状消失,改善凝血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盐酸氨溴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A 盐酸氨溴索 呼吸道合胞病毒 支气管肺炎 凝血功能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小剂量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对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秦学伟 陈宣伶 +2 位作者 姚兰 佟明汇 许建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62-967,共6页
目的:评估小剂量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rFⅦa)用于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对凝血功能调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多瓣膜置换术的93例患者,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在输注血制品及促凝血药... 目的:评估小剂量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rFⅦa)用于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对凝血功能调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多瓣膜置换术的93例患者,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在输注血制品及促凝血药物后,止血效果仍不理想者,麻醉医师和心脏外科医师共同决定是否给予rFⅦa,其中32例接受了rFⅦa治疗(rFⅦa组),rFⅦa剂量范围为11.23~17.54μg/kg;61例未接受rFⅦa治疗(非rFⅦa组)。收集两组患者凝血五项指标、出血量、血制品输注情况、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止血探查例数、血栓性事件和死亡例数等数据。结果:手术结束(T2)时刻非rFⅦa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大于rFⅦa组且超出正常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时刻非rFⅦa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rFⅦa组且低于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非rFⅦa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rF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Ⅶa组凝血酶原时间(PT)、APTT、TT、Fib、血红蛋白(Hb)和PLT在T1至T2时刻的变化幅度均小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术中出血量,红细胞悬液、血浆、人纤维蛋白原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量均少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在术后2 h(T3)、术后6 h(T4)引流量均明显少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患者在S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患者未出现与应用rFⅦa相关的血栓性事件。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小剂量rFⅦa给药可改善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而不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 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 凝血因子 凝血调控 全身麻醉 体外循环
下载PDF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的表达、激活与功能鉴定
15
作者 李倩卉 刘旭 +5 位作者 王志军 路中枢 高雪寒 薛成峰 张子义 李齐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62-68,共7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系统,并从生物化学与凝血活性等方面对活化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a)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公司专有的CHO细胞表达系统构建rhFⅦ表达载体并筛选稳定高产细胞株。通过经典的... 目的:建立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系统,并从生物化学与凝血活性等方面对活化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a)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公司专有的CHO细胞表达系统构建rhFⅦ表达载体并筛选稳定高产细胞株。通过经典的离子交换技术纯化并活化rhFⅦ。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对rhFⅦa进行生物化学分析,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LI)验证其与组织因子(TF)的结合,利用对发色底物酶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栓弹力仪(TEG)对其凝血活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与成熟产品NovoSeven进行了比较。结果:rhFⅦ在CHO细胞流加培养中得到了成功表达,其表达量可达50 mg/L。成功激活的rhFⅦa显示出与NovoSeven高度相似的生物化学与凝血活性。结论:利用CHO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活化的rhFⅦ,其在生化与凝血活性等方面与市售产品一致,为实现rhFⅦa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凝血因子Ⅶ 活化的人重组凝血因子Ⅶ CHO细胞 组织因子 甲型血友病
下载PDF
人凝血因子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复合物制备工艺中除菌滤器的选择
16
作者 郭全娟 周安 +4 位作者 刘文杰 徐一轲 史文强 陈晨 菅长永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83-487,共5页
目的筛选适用于人凝血因子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复合物(FⅧ/VWF)的除菌滤器,对除菌过滤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过滤量、过滤通量、FⅧ效价回收率、VWF效价回收率、VWF抗原回收率、蛋白质回收率、VWF分子分布等指标,评估4种除菌级滤器过滤... 目的筛选适用于人凝血因子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复合物(FⅧ/VWF)的除菌滤器,对除菌过滤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过滤量、过滤通量、FⅧ效价回收率、VWF效价回收率、VWF抗原回收率、蛋白质回收率、VWF分子分布等指标,评估4种除菌级滤器过滤FⅧ/VWF复合物的效果。选择其中过滤性能最优的除菌滤器,以过滤总蛋白量、蛋白回收率、过滤效率作为指标,通过一般全因子设计试验,确定适宜的过滤蛋白浓度和过滤速度范围,从而确定工艺操作参数。结果Sartobran P、Sartopore 2 XLG、Sartopore Platinum和Sartopore 2 XLI过滤通量分别为1.71±0.01,1.80±0.01,1.34±0.01,1.81±0.04 L·(m^(2))^(-1)·min^(-1);FⅧ效价回收率(%)分别为97.09±2.82,99.22±0.99,96.87±1.85,93.76±1.21,VWF效价回收率(%)分别为98.12±1.42,99.95±1.85,94.80±1.62,92.09±1.67。Sarto⁃pore 2 XLG与Sartobran P相比,过滤通量(P=0.0004,P<0.001)具统计学意义;与Sartopore Platinum相比,过滤通量(P=5.9ⅹ10-7,P<0.001)、VWF效价回收率(P=0.02,P<0.05)具统计学意义;与Sartopore 2 XLI相比,FⅧ效价回收率(P=0.004,P<0.01)、VWF效价回收率(P=0.005,P<0.01)具统计学意义。Sartopore 2 XLG的最优工艺操作空间为:蛋白浓度0.45~0.58mg/mL,过滤速度为1.48~2.95L·(m^(2))^(-1)·min^(-1)。结论适合FⅧ/VWF复合物除菌过滤的滤器为Sartopore 2 XLG,DoE试验证明Sartopore 2 XLG具有良好的工艺操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复合物 除菌滤器 工艺操作空间
下载PDF
抗FIXa×FX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17
作者 覃一枫 张坤成 +3 位作者 方雅 吴涛 李国柱 秦国宏 《山东化工》 2023年第23期182-185,共4页
目的:建立抗FIXa×FX凝血因子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利用酶学显色原理,双特异性抗体作为桥连因子其Fab端分别连接凝血因子IXa(FIXa)和X(FX),并将FX激活为FXa,催化底物... 目的:建立抗FIXa×FX凝血因子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利用酶学显色原理,双特异性抗体作为桥连因子其Fab端分别连接凝血因子IXa(FIXa)和X(FX),并将FX激活为FXa,催化底物显色,获得相对活性值。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及方法稳定性验证。结果:抗体在该方法下存在量效关系并能够准确测定其生物学活性。该方法能够测定与Human FⅧ功能相似的抗FIXa×FX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在60%~150%效价水平范围内,对候选抗体进行8次测定,回收率在91.41%~97.86%;各效价水平相对偏倚(RB)均在±12%范围内,相对效价理论值与实测值直线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 2)为0.9969;各效价水平8次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几何变异系数(GCV)均小于20%;对样品进行热处理后能够准确评价活性的检出能力。结论:研究建立的抗FIXa×FX的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及线性范围,该法能够用于抗FIXa×FX抗体的生物学活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FIXa×FX双特异性抗体 生物学活性 凝血因子 human FⅧ
下载PDF
国产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琦 郝杰 +3 位作者 盛凤仙 李玲 王坚 马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国产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PCC)质量的研究 ,建立与国际接规的质量标准。方法用人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FⅡ、FⅦ、FⅨ、FⅩ )浓制剂国家标准品 ,采用一期法测定国内用不同原料制备的PCC中FⅡ、FⅦ、FⅨ、FⅩ的效价 ;用正常... 目的通过对国产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PCC)质量的研究 ,建立与国际接规的质量标准。方法用人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FⅡ、FⅦ、FⅨ、FⅩ )浓制剂国家标准品 ,采用一期法测定国内用不同原料制备的PCC中FⅡ、FⅦ、FⅨ、FⅩ的效价 ;用正常人血浆作标准 ,用凝固法检测PCC的总效价及PCC中的肝素。结果用血浆作原料提纯制备的PCC ,FⅣ的效价能达到 1 0IU/ml以上 ,FⅦ效价最低 ;用组分Ⅲ作原料 ,FⅣ活性损失很大 ,只有 2 / 7批次能达到 1 0IU/ml;而FⅦ效价最高。无论用何种原料 ,FⅡ和FⅩ活性均能保持在一定水平。结论从血浆中直接提纯制备PCC ,能有效地保持FⅣ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Ⅱ 人凝血因子Ⅶ 人凝血因子Ⅸ 人凝血因子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BHK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茂民 王娜 +2 位作者 王栋 于群 章金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凝血因子Ⅶ是凝血块形成的起始关键分子之一,它对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表达具有促凝活性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通过PCR的方法从质粒pUC-FⅦ中扩增人凝血因子ⅦcDNA,并将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构建重组表... 凝血因子Ⅶ是凝血块形成的起始关键分子之一,它对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表达具有促凝活性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通过PCR的方法从质粒pUC-FⅦ中扩增人凝血因子ⅦcDNA,并将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IRES-FⅦ,测序正确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BHK-21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细胞有限稀释等方法获得克隆细胞株,收集无皿清培养上清,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和活性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IRES-FⅦ,实现了其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促凝活性。重组人凝血因子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成功表达,为整体止血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 表达载体 BHK细胞 基因表达 止血剂
下载PDF
非病毒载体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在小鼠32D细胞系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俊 王鸿利 +6 位作者 王学锋 璩斌 武文漫 丁秋兰 傅启华 戚正武 王振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21-725,共5页
为了观察非病毒载体 pRC/RSV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在小鼠 32D细胞系中的表达 ,将B结构域缺失(△ 76 0aa - 16 39aa)的人FⅧcDNA(hFⅧBDcDNA)亚克隆至质粒载体pRC/RSV ,构建重组质粒载体 pRC/RSV hFⅧBDcDNA。经SuperFectTransfectionR... 为了观察非病毒载体 pRC/RSV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在小鼠 32D细胞系中的表达 ,将B结构域缺失(△ 76 0aa - 16 39aa)的人FⅧcDNA(hFⅧBDcDNA)亚克隆至质粒载体pRC/RSV ,构建重组质粒载体 pRC/RSV hFⅧBDcDNA。经SuperFectTransfectionReagent转染小鼠 32D细胞系 ,分别采用一期法、ELISA法和RT 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FⅧ的促凝活性 (hFⅧ∶C)和抗原含量 (hFⅧ∶Ag)以及细胞中hFⅧBDcDNA的转录。结果表明 :小鼠 32D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的人FⅧ∶Ag最高达到了 4 5 0 .0 8毫微克 /(10 6细胞·2 4小时 ) ,hFⅧ∶C最高达到了 2 .0 1单位 /(10 6细胞·2 4小时 ) ,RT PCR可检测到 32D细胞中hFⅧBDcDNA转录的mRNA。结论 :非病毒质粒载体 pRC/RSV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能够在小鼠 32D细胞系中表达人FⅧ蛋白 ,所表达的FⅧ与正常人血浆中的野生型FⅧ具有相似的凝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非病毒载体 人凝血因子Ⅷ 基因表达 32D细胞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