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 Resource Ecosystem and its evolutionary rules 被引量:5
1
作者 Yan Aimin 《Ecological Economy》 2007年第4期365-372,共8页
The paper,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the elements of human resource ecosystem (HR Ecosystem), studies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HR Ecosystem, introduces the entropy theory to define the content of entropy of HR Eco... The paper,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the elements of human resource ecosystem (HR Ecosystem), studies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HR Ecosystem, introduces the entropy theory to define the content of entropy of HR Ecosystem, constructs the corresponding distinctive model to distinguish the direc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HR Ecosystem and the evolutionary entropy model, and applies the models to demonstrate the evolutionary rules of HR Ecosystem.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entropy theory can be well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n HR Ecosystem and that it opens up a new field in the research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a new effective technic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Resource ecosystem Systematic evolution ENTROPY
下载PDF
Ecological service assessment of human-dominated freshwater ecosystem with a case study in Yangzhou Prefecture,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YEYa-ping WANGRu-song RENJing-ming HUDan YUANShao-jun WANGM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55-761,共7页
Freshwater ecosystems provide a host of services to humanity. These services are now rapidly being lost, not least because of the inability of making the impacts measurable. To overcome this obstacle, assessment frame... Freshwater ecosystems provide a host of services to humanity. These services are now rapidly being lost, not least because of the inability of making the impacts measurable. To overcome this obstacle, assessment frameworks for freshwater ecosystem services are needed. A simple water equivalent framework to assess the ecological services provided by freshwater ecosystems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t translated the occupation of freshwater ecosystem services into biologically freshwater volumes and then compares this consumption to the freshwater throughput, that is, the ecological capacity available in this region. In this way, we use the example of Yangzhou Prefecture, to account the main categories of human occupation of water ecosystem servic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is a huge gap between the consumption and the supply of freshwater ecosystem services. This must encourage local government to make land-use and water management decisions both economically r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ly s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shwater ecosystems SERVICES human impacts ASSESSMENT water equivalent Yangzhou Prefecture
下载PDF
Some Issues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cosystem
3
作者 关睿 《科技信息》 2010年第36期I0010-I0012,共3页
The paradox of harmony and disharmony between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cosystem has existed throughout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But history has already proved that mankind is a part of nature,and relies on... The paradox of harmony and disharmony between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cosystem has existed throughout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But history has already proved that mankind is a part of nature,and relies on it to survive.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 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管理 环境管理
下载PDF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Current Human-Elephant Conflicts in Amboseli Ecosystem, Kenya: Insights from the Field and Key Informants 被引量:1
4
作者 Moses Makonjio Okello Stephen J. Njumbi +1 位作者 John Warui Kiringe James Isiiche 《Natural Resources》 2014年第9期462-477,共16页
Few animals elicit such drastically different human emotions, so do elephants. Elephants capture the affection of people but also inspire animosity and fear at the same time. This is because there are conflicts with p... Few animals elicit such drastically different human emotions, so do elephants. Elephants capture the affection of people but also inspire animosity and fear at the same time. This is because there are conflicts with people over space, critical resources, costs of damages and general insecurity to people. This paper examined field evidence and interviewed expert key informants on current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human-elephants in Amboseli Ecosystem. According to them, generally, the most prevalent (score of 1 lowest to 10 highest) threats to elephants were competition for critical resources (6.32 ± 0.44) followed by blocking of migration (6.24 ± 0.46), harassment of elephants (4.83 ± 0.75), poaching (4.57 ± 0.37), and retaliatory killings (3.78 ± 0.31). For threats that elephants pose to people, the most prevalent one was crop raiding (6.95 ± 0.26) followed by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6.71 ± 0.46), general insecurity to people (5.76 ± 0.65), property destruction (5.16 ± 0.41), injury and death to livestock (3.78 ± 0.37), and injury and death to people (2.71 ± 0.27). For the severity of the threats, the highest score was given to crop raiding whose average score was 7.90 ± 0.24 followed by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and degradation (6.89 ± 0.43), injury and death to people (6.72 ± 0.44), injury and death to livestock (6.36 ± 0.50), property destruction (5.78 ± 0.49), general insecurity to people (5.62 ± 0.64). Severity levels followed the same trend or varied slightly. These drivers of human-elephant conflicts need to be addressed decisively to protect both people and elephants. There is a need to ensure local people’s benefit from elephants through ecotourism investments such as wildlife sanctuaries, leasing critical space for elephants’ dispersal on acceptable terms, through appropriate compensation schemes for elephant costs, and supporting local community wildlife rangers to prevent confli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oseli ecosystem ELEPHANTS human-Elephant Conflicts Kenya Threats FACING ELEPHANTS
下载PDF
Human impacts o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of Fildes Peninsula of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
5
作者 ZHAO Ye\+1, XU Cui\|hua\+2 (1. Institut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Hygien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Beijing 100088, China) Foundation item: National Natu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4-19,共6页
Antarctic environment has valuable baseline inform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chang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Antarctic terrestrial ecosystem. Based o... Antarctic environment has valuable baseline inform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chang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Antarctic terrestrial ecosystem.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and the sampling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 of Fildes Peninsula,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 it was shown that there are some artificial radioactive elements—? ? 137 Cs in Antarctic environment: the radioactivity of 137 Cs in the surface soil, the surface moss, the fruticose lichen and the crustaceous lichen are 6 00—14 80, 25 07, 29 04 and 58 07 Bq/kg separately; i.e. the sequence of 137 Cs specific activity is as follows: crustaceous lichen>fruticose lichen>surface moss>surface soil,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crustaceous lichen is one of the most sensitive monitor ways for the effect of the long term diffusion of 137 Cs. The impact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on the partial ecosystem of Fildes Peninsula include: the changes of the landscape and the soil material have made a strong freezing thawing process, which de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the ground surface, causes the degradation of the vegetation in the some small areas; some small lakes, runoff and lichens in middle areas of Fildes Peninsula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 wastes of the station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the expedition stations, the concentration of Cr, Cu, Ni, Pb and Zn in the lichen and the water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asting area. Fildes Peninsula is one of the most crowded areas of expedition stations, at some extent, the environment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 human activities.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cosystem should b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ntarctic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A Fildes Peninsula terrestrial ecosystem human impacts CLC number: X21 Document code: A
下载PDF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River Ecosystems
6
作者 LI Zhiming YANG Yuj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9年第4期61-63,共3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river ecosystems from two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watershe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Among them, dambase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river ecosystems from two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watershe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Among them, dambase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have caused runoff patterns and artificial segmentation of rivers, which has seriously damaged the energy and material of river corridors as well as the capacity of species to transport the passage.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not only uses a lot of pesticides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but also occupies a large number of terraces and floodplains, directly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Sometimes the runof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will also be changed, so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the rivers in the city is seriously damaged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activity River ECOLOGY ecosystem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下载PDF
人地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研究进展及其对海岸带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永超 张海涛 +1 位作者 应超 李加林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5,共11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高强度开发的双重影响下,人地复合生态系统和受陆海系统交互影响的海岸带地区生态脆弱性更加明显。如何有效把握人地复合生态系统发展动向,合理规划与调控社会经济活动、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一直是可持续发展领域...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高强度开发的双重影响下,人地复合生态系统和受陆海系统交互影响的海岸带地区生态脆弱性更加明显。如何有效把握人地复合生态系统发展动向,合理规划与调控社会经济活动、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一直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韧性作为系统的内在特征,在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地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表现。然而,目前关于人地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的内涵、评估方法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范式,韧性的量化评估方法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梳理和归纳现有研究成果认为,韧性经历了从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到演进韧性的转变,其概念及内涵仍在不断拓展与深化;总结对比了基于过程形成性和状态总结性的韧性评估方法发现,将韧性作为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评估研究仍较为缺乏;在抵抗扰动、维持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韧性理念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等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应用中人地复合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根据人地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研究进展的分析结果,结合海岸带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的现状及不足,认为未来需要在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韧性内涵挖掘、完善海岸带生态系统韧性评价体系、提高海岸带生态系统韧性监测精度、促进学科融合推动海岸带生态系统韧性有效修复实践等方面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复合生态系统 韧性 可持续发展 评估方法 启示
下载PDF
保护野性河流已刻不容缓——中国野性河流分布现状与保护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胡鹏 赵勇 +2 位作者 曾庆慧 李鑫雨 王建华 《中国水利》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野性河流指未经人工拦蓄,隐藏于自然之中难以到达,其水域岸线及整个流域均保持原始自然状态,水体未受污染的河流或河段。由于其“原始”和未受干扰的特性,野性河流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景观和科学研究价值。近几十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需... 野性河流指未经人工拦蓄,隐藏于自然之中难以到达,其水域岸线及整个流域均保持原始自然状态,水体未受污染的河流或河段。由于其“原始”和未受干扰的特性,野性河流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景观和科学研究价值。近几十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绝大部分河流受到筑坝、取水、排污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野性河流数量和长度锐减,其提供水生态环境基准、原生态景观、水生生物良好栖息地等功能大幅度削弱,开展和加强野性河流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亟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制定专门措施开展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性河流 原生态河流 自然流淌河流 河流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干扰
下载PDF
“人G共生”范式: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教育转型图景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广录 刘晓峰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6期12-22,共11页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生产与生活方式,引领社会走向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人工智能,其创新发展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持续嵌入教育业务流程,推...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生产与生活方式,引领社会走向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人工智能,其创新发展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持续嵌入教育业务流程,推动教育教学领域的变革,深刻改变教育理念、教育空间、教学方式、教育管理模式等,创造新的教育场景和教育生态。以生成学习理论为视角,从动机、学习过程、生成过程和创造过程四个维度阐释人的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厘清“人G共生”范式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包括针对性知识生成、差异化教学、量身定制的思维能力培养范式、多模态数据建构认知空间;构想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建构教育新生态的四大应用场景,即建构教育与技术的伙伴关系、助力跨学科学习、服务教育公平、智能迭代;总结提炼平等、协作、共享三大“人G共生”的关键原则,从而以一种更为开放、协作、创新的人类与AI关系范式,以及智能化的共生对象共同创生丰富、多元和智能的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学习理论 GenAI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新生态 人G共生
下载PDF
基于栅格尺度的黄河流域人地关系时空耦合分析
10
作者 刘海猛 卢佳祎 +4 位作者 王成新 丁宇辰 杨志伟 李智勇 乔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499-6512,共14页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人口与产业集聚区,其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研究该区域的人地关系对于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网格化治理等现实需求,目前黄河流域人地关...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人口与产业集聚区,其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研究该区域的人地关系对于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网格化治理等现实需求,目前黄河流域人地关系还缺乏精细栅格尺度研究。使用人类足迹(HF)和生态系统质量指数(EQI)作为人地系统的代理变量,基于Sen+MK趋势检验识别了2000—2020年1km×1km栅格尺度下黄河流域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质量时空演化特征,运用四象限图解法量化了两者协调与冲突关系,基于多种回归模型解析了黄河流域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流域EQI和HF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显著上升区域前者占比64.2%,后者占比49.2%。黄河流域人地关系整体呈现协调演化态势,人地协调演化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太行山西麓和宁夏沿黄等地区;人地冲突区域仅占7.7%,主要分布在城镇化快速推进地区和上游生态脆弱区。在控制了气温、降水、日照、海拔等自然因子后,HF对EQI仍有显著负向影响,整体看HF每增加1%,EQI将下降0.067%。但这种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中下游EQI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20年间整个流域的HF对EQI的负向影响呈现缓慢增加态势。为栅格尺度的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研究结果为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人地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足迹 生态系统质量 冲突与协调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时空变化及与人类活动的空间交互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师永强 耿巍 +1 位作者 张新生 李话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目的】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的日益加强,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能够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当量因子法核算198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 【目的】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的日益加强,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能够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当量因子法核算198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以土地利用开发程度、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核算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并基于供需分析和人类活动强度的量化结果,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揭示了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结果】结果表明:198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总体减少了14.43×10^(8)元;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增加,特别是在2000年后增加更明显,2020年呈现自西向东递增的空间格局。黄河流域低供给-高需求的地级市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地区,低供给-低需求的地级市主要位于中部地区且被高供给-低需求的地级市围绕。人类活动强度呈现东部地区较高,而西部地区较低的特征,且随时间推移在增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与人类活动强度之间表现为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并且在局部尺度呈现出High-Low集聚、Low-High集聚和Low-Low集聚三种集聚模式。【结论】研究结果可视化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权衡关系,能够为协调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关系 人类活动强度 空间交互作用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关于智能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伟 邹阳洋 孙惟一 《新媒体与网络》 2024年第1期45-55,共11页
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的通用性是人类追求的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从单一任务的解决者发展为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理解人类需求并进行自主决策的系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人工智能水平仍远未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智能问题是实现... 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的通用性是人类追求的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从单一任务的解决者发展为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理解人类需求并进行自主决策的系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人工智能水平仍远未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智能问题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基础和关键。从智能的发展状况及与其他领域的对比方面介绍了智能的内涵,提出其未来发展趋势——人机环境系统智能。通过分析并实证验证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的核心概念,揭示了人机环境智能系统中人与机各自的优势、劣势及二者的互补性,为进一步优化智能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持。最后对智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指出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的不断发展将对社会、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并提出人机环境系统智能发展会面临的终极问题——生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自主 态势感知 人机环境系统智能 通用具身智能 人机环境生态体系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调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13
作者 蒋晨晓 冯薇 孟忆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2-81,共10页
采用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调查量表,以合肥市232名幼儿园教师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从教育观念出发分析幼儿园教师的幼小衔接教育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总体水平较高,但对教育期望和师生关系两个维度的认识水... 采用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调查量表,以合肥市232名幼儿园教师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从教育观念出发分析幼儿园教师的幼小衔接教育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总体水平较高,但对教育期望和师生关系两个维度的认识水平相对偏低,各维度在岗位、年龄、婚育情况、教龄、带大班的次数、职称6个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其次,人类发展生态四大系统与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呈现显著正相关,宏观系统和微观系统能够正向预测幼儿园教师的幼小衔接教育观,外层系统能够负向预测幼儿园教师的幼小衔接教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教育观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下载PDF
平台生态系统视角下零工工作者“三支柱”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现路径
14
作者 赵曙明 倪清 +1 位作者 刘泓欣 杜鹏程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6,共10页
蓬勃发展的平台经济与零工经济打破了传统二元劳动关系,形成了由零工工作者、中介平台和服务请求者三方主体相互协同,对立统一而构建的零工平台生态系统。如何协调生态系统内所有参与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促进系统要素的多边交流,是... 蓬勃发展的平台经济与零工经济打破了传统二元劳动关系,形成了由零工工作者、中介平台和服务请求者三方主体相互协同,对立统一而构建的零工平台生态系统。如何协调生态系统内所有参与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促进系统要素的多边交流,是当前零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此,本文首先提出一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阐述其内涵与特点;其次,探讨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要素组成与作用机理,即以算法为决策工具,以数据平台为信息支撑,以“人人皆是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为设计理念,赋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化、专业化和数字化,实现所有生态系统参与者的多边协同与价值共创;再次,对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平台生态系统三方主体的价值共创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最后,从强化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中HRBP的主体地位、协同共建零工数据生态体系、促进平台算法智能化与人性化的深度融合、构建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内外部联合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推动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经济 平台生态系统 零工管理 “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下载PDF
“以山为名”的高寒生态研究
15
作者 王金牛 魏彦强 +3 位作者 张林 罗栋梁 王忠 孙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1-1787,共7页
山地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其复杂丰富的生境类型孕育庇护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许多地区更是特有物种的栖息地。山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服务价值,易受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在我国疆域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典型山地生态系统... 山地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其复杂丰富的生境类型孕育庇护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许多地区更是特有物种的栖息地。山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服务价值,易受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在我国疆域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典型山地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环境异质性、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其显著特点是较小的海拔梯度变化能导致巨大的气候差异。利用野外调查、试验研究、文献综述等方法探讨复杂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值得我们重点关注。本专辑收录了以中国生态学会高寒生态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高寒生态研究生论坛”报告为主体的多种类型题材的文章,旨在重点展示研究生在高寒生态领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与培养潜在生力军。该专辑不仅深化了对高寒生态系统的科学理解,更为全球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促进了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最终为可持续发展绘制计划蓝图,制定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海拔梯度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苏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坤宇 金晓斌 +5 位作者 张晓琳 宋家鹏 李权荃 应苏辰 祁曌 周寅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80-3896,共17页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是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作用流动机制融入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提升人类生态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逻辑方法,以苏...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是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作用流动机制融入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提升人类生态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逻辑方法,以苏南地区为研究区构建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社会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生态安全格局应以维系区域生态安全和保障区域人类生态福祉为构建目标。其中,生态安全以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风险为核心关注对象,人类生态福祉的实现依赖于人类主动获取与生态系统服务流;(2)苏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间存在错配格局,在此基础上分别识别生态源地与需求源地4247.46km^(2)、1882.16km^(2),生态廊道与供需廊道1614.02km、1915.82km,生态夹点29处、生态障碍点23处、生态供需节点20处;(3)形成“三区四带两组团”的社会-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布局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保护修复策略,推动经济-生态空间协同发展。研究可为丰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理论和方法、推动国土空间优化与管控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人类生态福祉 生态网络 苏南地区
下载PDF
人地共生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与民生福祉耦合关系及模拟预测研究——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薇薇 胡宝清 张礼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3-591,共9页
生态系统服务与民生福祉耦合协调发展是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为例,基于修正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与民生福祉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2005—202... 生态系统服务与民生福祉耦合协调发展是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为例,基于修正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与民生福祉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2005—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ESV降低,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特征;民生福祉达到高水平;ESV与民生福祉的耦合协调性增强,空间分布与ESV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一致;2025—2035年ESV呈降低趋势,民生福祉、二者耦合协调性均增强,但需采取措施应对ESV降低的风险。提出了落实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的占补调整,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和引导资本将生态价值充分转化为经济、文化价值等建议,以实现生态可持续与人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共生 ESV 民生福祉 预测 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
下载PDF
地方性生态知识视野下的岭南庭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伟 麦湘颖 +2 位作者 陈璞 马佩馨 林广思 《园林》 2024年第5期23-29,共7页
岭南庭园中丰富的、有待挖掘整理的地方性生态知识是地域性的重要体现。目前,人文视角下岭南庭园研究已构成完整研究体系并呈现往细分领域成熟发展趋势,生态视角下以岭南庭园气候适应性研究为主,尚未完成全生态因子测量与整体景观要素... 岭南庭园中丰富的、有待挖掘整理的地方性生态知识是地域性的重要体现。目前,人文视角下岭南庭园研究已构成完整研究体系并呈现往细分领域成熟发展趋势,生态视角下以岭南庭园气候适应性研究为主,尚未完成全生态因子测量与整体景观要素生态过程分析。尽管岭南庭园研究重点关注于地方性自然环境及地方性物质空间载体,但是基于整体性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仍需完善。从地方性生态知识视野对岭南庭园再认知,提出了适应于岭南庭园营造的地方性生态知识框架体系,由场地生态关系、地方生态技能、传统生态智慧三部分组成,可为岭南庭园营造提供具有整体性、生态性、创新性和国际化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生态知识 岭南庭园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场地生态关系 地方生态技能 传统生态智慧
下载PDF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北方防沙带生态屏障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明 刘世梁 +4 位作者 高岩 孙雨芹 杨崇曜 张琰 胡俊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21-3131,共11页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通过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和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应对多样化挑战,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生态恢复前沿理念,我国的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从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的NbS,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多尺度特征。NbS的对象、主体、目标以及...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通过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和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应对多样化挑战,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生态恢复前沿理念,我国的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从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的NbS,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多尺度特征。NbS的对象、主体、目标以及方案等方面与生态屏障的建设思路上高度契合,相关准则能够为生态屏障建设提供全面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框架。以北方防沙带生态屏障带为例,从北方防沙带的生态问题入手,深入剖析了NbS与探讨了北方防沙带生态屏障之间的耦合关系,从“格局⁃过程⁃尺度”机理、“服务⁃价值⁃福祉”路径和“保护⁃修复⁃管理”体系角度对NbS实施准则和北方防沙带生态屏障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北方防沙带案例分析,总结了NbS在北方防沙带生态屏障建设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北方防沙带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福祉
下载PDF
西安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琳娜 赵牡丹 +2 位作者 李云绯 樊艺 王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两者时空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西安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00、2010和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在2 km×2 km... 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两者时空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西安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00、2010和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在2 km×2 km格网尺度下构建ESV评估模型、ESV流向损益模型、人类活动强度(human activity intensity,HAI)指数评估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探讨ESV与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1)1990—2018年间,西安都市圈ESV在时间尺度上呈持续下降趋势,近30年间共降低12.8亿元;在空间尺度上呈现以西安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递增的分布格局;(2)ESV增益主要源于耕地转为林地、水域和草地;ESV亏损主要源于耕地、建设用地的转入以及水域的转出;(3)人类活动强度整体呈现以西安主城区为中心向南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影响区集中分布在西安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低影响区分布于研究区南北两端;(4)ESV与人类活动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两者聚类关系以低-高和高-低聚集方式为主,低-高和高-低聚集区域显著性水平高。期望通过对ESV与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关系分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人类活动强度 格网尺度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性 西安都市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