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庐山人文地理实习设计——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为例
1
作者 李全 林爱文 +1 位作者 刘殿锋 陈奕云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实习中人文地理部分的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既与庐山丰富的人文资源不符,也影响了实习内容的完整性。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为例,首先将人文地理部分的实习定位为教师深度参与的全学科融合研究性实习,然后从实... 庐山地理学野外实习中人文地理部分的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既与庐山丰富的人文资源不符,也影响了实习内容的完整性。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为例,首先将人文地理部分的实习定位为教师深度参与的全学科融合研究性实习,然后从实习内容、路线、流程、评价等方面,对庐山人文地理实习进行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设计。研究结果有利于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实习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为其他高校庐山实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 野外实习 研究性实践教学 庐山
下载PDF
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被引量:18
2
作者 余燕平 贾波 +1 位作者 杨晓东 林丽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7-169,205,共4页
为了提高本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夯实理论基础,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教指委制定的"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基于浙江... 为了提高本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夯实理论基础,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教指委制定的"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基于浙江工商大学的学校特色和本学院的科研优势,探讨了构建本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和设计准则,并据此制定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严密,充分考虑了基础知识、新技术和社会需求的结合,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又能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并充分利用学科的科研优势,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工程 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
下载PDF
内控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罗海滨 刘善仕 +1 位作者 王红椿 吴坤津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4-1134,共11页
通过扎根研究等方法,探索构建适合中国情境的本土新型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并借助质性分析软件,构建内控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ICHRMP),明晰其构念内涵、外延与特征。然后,基于本土化构念,通过实证方法,将ICHRMP嵌入中国情境测量,检验其... 通过扎根研究等方法,探索构建适合中国情境的本土新型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并借助质性分析软件,构建内控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ICHRMP),明晰其构念内涵、外延与特征。然后,基于本土化构念,通过实证方法,将ICHRMP嵌入中国情境测量,检验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竞争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情境下,ICHRMP包含内部化、标准化及绩效化3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ICHRMP对运营绩效、人力资源绩效预测作用显著;外部环境动态竞争在ICHRMP与运营绩效关系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在转型期高度动态的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实施ICHRMP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创新策略,研究结论为企业有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高员工效率、增强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环境动态 环境竞争 人力资源绩效 运营绩效
下载PDF
高技术企业知识创造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力钢 隋鑫 安曼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本文通过对知识创造与高技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的经验分析,提出了企业的知识创新力是高技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观点,并对影响企业知识创新力的因素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决定高技术企业知识创造产出的四个要素互动模型,... 本文通过对知识创造与高技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的经验分析,提出了企业的知识创新力是高技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观点,并对影响企业知识创新力的因素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决定高技术企业知识创造产出的四个要素互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提升高技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创新导向 知识创造 竞争优势
下载PDF
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念重构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志强 袁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4,共4页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教育出现了一些现实困境,其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偏离以学生为中心和功利化趋向,在实践层面上受到优势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课内外活动兼容性不强等现实问题困扰。因此,需要对课外创新实践教育进行理...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教育出现了一些现实困境,其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偏离以学生为中心和功利化趋向,在实践层面上受到优势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课内外活动兼容性不强等现实问题困扰。因此,需要对课外创新实践教育进行理念重构,应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化课内外教育活动的一体化,倡导培育专业教师志愿服务意识,搭建分层次累进式的课外育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化 创新实践教育 以人为本 学分化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1
6
作者 李爱国 林亚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它要求高校要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为学生素质拓展服务,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以人为本 实践能力
下载PDF
从类哲学看心理学的分裂与统一 被引量:6
7
作者 冯大彪 刘国权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7,共5页
心理学分裂的根源在于对人性认识的分歧,科学主义心理学将人性视为物性,强调人的自在性和自然属性;人文主义心理学将人性区别于物性,强调人的自为性和精神属性。对人性的不同认识,促使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上尖锐对立。... 心理学分裂的根源在于对人性认识的分歧,科学主义心理学将人性视为物性,强调人的自在性和自然属性;人文主义心理学将人性区别于物性,强调人的自为性和精神属性。对人性的不同认识,促使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上尖锐对立。从类哲学的角度看,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对人性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没有上升到类哲学的高度。类哲学是时代的精神,对人性的认识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所以心理学的统一应该以类哲学为哲学基础,以实践为研究的原则,以提升人的类本质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哲学 心理学 科学主义取向 人文主义取向 实践 类本质
下载PDF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均德 邹学荣 代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1,共5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给出生产力概念一个具体的定义,但他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观,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给出生产力概念一个具体的定义,但他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观,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传统的以物质为本体的生产力理论是对马、恩生产力观的误读,并对社会主义实践造成过不同程度的影响。重新阐释马、恩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观,对于我们摆脱传统理论的束缚、推进理论创新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尤其是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生产力 实践能力 现实意义
下载PDF
SOHRP对高危行业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富强 陈耘 张光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158,共7页
为探究高危行业员工安全绩效的形成机理,根据社会交换、组织支持和资源保存理论,从员工心理资本(PC)和安全态度角度,构建高危行业安全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SOHRP)对员工安全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3家从事生产制造、工程... 为探究高危行业员工安全绩效的形成机理,根据社会交换、组织支持和资源保存理论,从员工心理资本(PC)和安全态度角度,构建高危行业安全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SOHRP)对员工安全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3家从事生产制造、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化学工程等高危行业企业的599名一线员工的有效样本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分层回归等方法,揭示企业SOHRP对员工安全绩效的深层影响机制。研究表明:SOHRP与高危行业员工安全态度和安全绩效显著正相关;安全态度在SOHRP与员工安全绩效间起显著中介作用;PC在SOHRP与员工安全态度间起显著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行业企业 安全绩效 安全态度 安全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SOHRP) 心理资本(PC)
下载PDF
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链式中介效应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鹏 高素英 国慧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创新战略与人才战略的有机结合,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探究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具有直接正向效应;心理授权和员工创... 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创新战略与人才战略的有机结合,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探究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具有直接正向效应;心理授权和员工创新行为在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企业绩效之间单独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当模型同时引入心理授权和员工创新行为时,二者具有链式中介效应,即存在"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心理授权-员工创新行为-企业绩效"的作用传导路径。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针对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介环节、内部动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企业实现以创新促发展提供指导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心理授权 员工创新行为 企业绩效 链式中介效应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综合性医院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水珍 郭成兵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8,共3页
概括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性医院发展的主要成绩,分析了目前遇到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指出必须深刻认识综合性医院本身性质特点、所处地位和发展方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探讨提出了综合性医院科学发展的一些重要要素。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发展 矛盾 以人为本 实践 创新
下载PDF
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改革刍议 被引量:22
12
作者 孙友然 张新岭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7-70,共4页
针对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分析了该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和设置课程结构、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方法、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针对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分析了该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和设置课程结构、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方法、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探索多种社会实践模式5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 社会实践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综合性医院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水珍 郭成兵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8,共3页
概括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性医院发展的主要成绩,分析了目前遇到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指出必须深刻认识综合性医院本身性质特点、所处地位和发展方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探讨提出了综合性医院科学发展的一些重要要素。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发展 矛盾 以人为本 实践 创新
下载PDF
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促进员工持续建言行为的动态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符纯洁 张倩 +2 位作者 蒋建武 李锐 王玮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00-1813,共14页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组织的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员工持续反馈有关市场和业务一线的关键信息和有效方案,员工建言献策的持续性愈发重要。既有文献大多关注如何激发员工建言,却对如何激发员工持续建言的认识不足。本研究基于“现象驱动”,...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组织的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员工持续反馈有关市场和业务一线的关键信息和有效方案,员工建言献策的持续性愈发重要。既有文献大多关注如何激发员工建言,却对如何激发员工持续建言的认识不足。本研究基于“现象驱动”,先对本土业界卓有成效的建言实践进行总结,探究“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的概念内涵及内容结构;再以行动者视角下员工后续建言行为的“初始诱发”和“后续反思”两阶段模型为基础,进一步探究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在两个不同阶段的差异化调节作用;最后运用案例研究法,揭示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促进员工持续建言的多阶段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论有望增进对员工持续建言前因机制的理解,并为本土企业建言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言行为 持续建言行为 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 自我调节框架
下载PDF
多元融合: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价值观的未来趋向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建璋 朱豆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5-150,共6页
技术取向、实践取向、人文取向是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价值取向。技术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价值,强调教师对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的掌握;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强调发展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实践能力;人文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 技术取向、实践取向、人文取向是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价值取向。技术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价值,强调教师对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的掌握;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强调发展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实践能力;人文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注重教师知识、智慧、情感、道德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课程的价值选择上,我国面临技术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冲突、专业化与综合素养的失衡、外在标准与专业发展的矛盾等问题。为进一步发挥教师教育课程整体的育人功能,需要推进多元教师教育课程价值观的自觉发展,以人为本、培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将教师培养与自主发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技术取向 实践取向 人文取向
下载PDF
“以音乐为本”的再思考——兼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学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35,共5页
何为"音乐",是"以音乐为本"的音乐教育首先应当探问的。本文从这一核心问题出发,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度挖掘音乐课程性质的内涵,强调"以音乐为本"的基础音乐教育是"人文"... 何为"音乐",是"以音乐为本"的音乐教育首先应当探问的。本文从这一核心问题出发,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度挖掘音乐课程性质的内涵,强调"以音乐为本"的基础音乐教育是"人文"、"审美"、"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并针对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实施建议,从而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基础理论,提高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推动基础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为本 音乐课程标准 人文 审美 实践
下载PDF
论“以人为本”中人的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淼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8-22,共5页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的思想形成历程来把握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的。马克思从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的思想形成历程来把握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的。马克思从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且由生产力来决定。人的本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人的本质的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具有一致性,这就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发展规律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 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人的抽象与人的现实——马克思视野中的“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2,共3页
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是人的抽象和人的现实的统一。具体表现在人的抽象是人的现实的价值评判尺度和根本方法;人的现实是人的抽象的特殊表现;人的抽象在人的现实发展中生成。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与以往传统人学中抽象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 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是人的抽象和人的现实的统一。具体表现在人的抽象是人的现实的价值评判尺度和根本方法;人的现实是人的抽象的特殊表现;人的抽象在人的现实发展中生成。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与以往传统人学中抽象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不同。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根本变革在于两者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统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和人的现实关系的学理层面的意义在于,人学研究要把人学的基础理论和人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实践层面的意义在于,以人为本要实现共性和差异、整合和分解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抽象 人的现实 实践 人学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上)——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兼论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义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3-40,共8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这么一句关键的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表明,马克思所讲"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客体价值目标是"生产力标准",主体价值目标是"人的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这么一句关键的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表明,马克思所讲"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客体价值目标是"生产力标准",主体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当主客体矛盾产生"异化"时,社会生产-生活发展只能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价值选择;对"实践产出认识",要在社会存在产出社会意识的框架内理解。把"实践"视作个人行为,在个人行为框架中理解人的认识,并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理论后遗症较大;邓小平提倡"生产力标准",实际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恢复。党中央倡言"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坚持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唯物史观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以人为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理论定位和科学践行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淮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体系中重要的方法论。就其理论定位来说,"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理论整体,应该从发展脉络上去认识其逻辑联系,从科学内涵中去思...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体系中重要的方法论。就其理论定位来说,"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理论整体,应该从发展脉络上去认识其逻辑联系,从科学内涵中去思考其相互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践行中,无论是在宏观决策还是微观策略,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内部结构,都应该坚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用"以人为本"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用"以人为本"来检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理论定位 科学践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