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温恒湿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陈兴荣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恒温恒湿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福建省福州市第一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恒温恒湿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福建省福州市第一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湿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恒温恒湿持续气道湿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湿化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相关指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恒温恒湿持续气道湿化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增加临床的湿化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恒湿持续气道湿化护理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湿化效果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自制可调式恒温恒速湿化装置用于人工气道脱机患者湿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申琳 皮红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619-1620,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脱机患者最佳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选择气管切开脱机训练患者3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3组:对照组(n=10)、人工鼻组(n=10)和试验组(n=10)。试验组采用可调节输液器+氧气与三通管连接,配合可控式加温器使湿化液恒温恒速...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脱机患者最佳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选择气管切开脱机训练患者3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3组:对照组(n=10)、人工鼻组(n=10)和试验组(n=10)。试验组采用可调节输液器+氧气与三通管连接,配合可控式加温器使湿化液恒温恒速持续滴入气道;人工鼻组采用人工鼻+间断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间断气道注入湿化液;通过观察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痰痂、肺部感染、湿化效果、血氧饱和度情况,评价3组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较人工鼻组和试验组波动范围明显增大;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方面,对照组较人工鼻组和试验组明显增加;湿化效果方面试验组和人工鼻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可调式恒温恒速湿化装置用于人工气道脱机患者持续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且价格优于人工鼻组,材料更易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式 恒温 恒速 湿化 人工气道
下载PDF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胡望林 胡陈 杨丽 《西南军医》 2016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比较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与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对行气管切开颅脑疾病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 77例行气管切开的颅脑疾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组(A组,n=40)和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组(B组,n=37)。比较两组气道... 目的比较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与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对行气管切开颅脑疾病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 77例行气管切开的颅脑疾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组(A组,n=40)和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组(B组,n=37)。比较两组气道湿化后血氧饱和度(SpO_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比较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湿化程度。结果 A组气道湿化后SpO_2、PaO_2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气道湿化后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气道湿化程度I度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而Ⅱ度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输液泵 持续恒温 间断滴注式
下载PDF
微量泵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盛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4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究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行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间断性气道湿化护... 目的探究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行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间断性气道湿化护理,观察组给予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护理,比较两组吸痰次数、吸痰后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吸痰次数、发生刺激性干咳和气道黏膜出血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吸痰后氧饱和度、气道湿化理想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的吸痰次数,提高患者的氧饱和度,促进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 持续恒温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术 非机械通气 卧床患者
下载PDF
自制恒温湿化吸氧装置在留置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陈海为 苏宁 +3 位作者 莫柳军 韦素惠 杨春萍 杨莉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6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自制恒温湿化吸氧装置在留置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人工气道患者,按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接受传统的室温灭菌注射用水湿化瓶导管吸氧(普通湿化瓶吸氧、微泵湿化法),观察组采用自制恒... 目的观察自制恒温湿化吸氧装置在留置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人工气道患者,按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接受传统的室温灭菌注射用水湿化瓶导管吸氧(普通湿化瓶吸氧、微泵湿化法),观察组采用自制恒温湿化吸氧装置联合改良导管吸氧法。比较两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肺部感染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16.05±0.14)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7.96±1.71)次/min,PaO_(2)(93.30±2.09)mm Hg(1 mm Hg=0.133 kPa)、SpO_(2)(95.58±0.73)%均高于对照组的(88.17±3.54)mm Hg、(92.42±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粘稠度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3.33%、肺部感染率13.33%均低于对照组的23.33%、4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气道患者中,以自制恒温湿化吸氧装置联合改良导管吸氧法,可明显的平稳呼吸,改善血氧指标,减轻痰液粘稠度,降低痰痂形成、肺部感染,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恒温湿化吸氧装置 改良导管吸氧法 人工气道
下载PDF
呼吸机导管外包裹恒温保温套在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气道湿化治疗的应用与研究
6
作者 邹志胜 肖丽萍 谢艳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5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究呼吸机导管外包裹恒温保温套在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气道湿化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械通气中气道湿化治疗危重症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研究呼吸机导管外包裹恒温保温套在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气道湿化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械通气中气道湿化治疗危重症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一次性聚氯乙烯(PVC)呼吸机管路,观察组使用呼吸机导管外包裹恒温保温套.对比两组患者气道管理及住院情况、痰液黏稠度、发生痰痂例数、湿化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管道倾倒冷凝水量、管道护理次数、住院时间、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Hc=15.220,P<0.05);观察组发生痰痂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化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Hc=6.800,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机导管外包裹恒温保温套可减少气道管理的工作量、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为患者提供更适宜的气体温度,降低患者气道痰液黏稠度和痰痂发生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导管 恒温保温套 危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治疗
原文传递
恒温恒湿系统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平波 骆敏霞 +1 位作者 顾惠娟 栾丹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2期2721-2723,共3页
目的探讨恒温恒湿系统(MR850湿化系统)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MR850湿化系统,对照组采用普通呼吸回路系统,比较两组在痰液黏稠度、痰痂形... 目的探讨恒温恒湿系统(MR850湿化系统)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MR850湿化系统,对照组采用普通呼吸回路系统,比较两组在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刺激性咳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倾倒冷凝水、吸痰时间、管道护理等护理工作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VAP发生率对照组为46.67%,实验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P〈0.05);吸痰时间对照组为(7±3)s/次,实验组为(5±2)s/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1);实验组患者在痰液的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及在倾倒冷凝水、添加湿化水、管道护理等护理工作量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温恒湿系统应用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好,能降低VAP的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恒温恒湿系统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原文传递
微剂量输液器及输液报警装置对湿化器水量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蔡晓玉 符英 +2 位作者 宋思洁 廖柯 喻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剂量输液器在呼吸机湿化器注水过程中的应用,以期加强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均匀温、湿化,提高呼吸机湿化器的安全管理。方法采用半随机抽取信封法将83例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微剂量输液器及输液报警... 目的:探讨微剂量输液器在呼吸机湿化器注水过程中的应用,以期加强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均匀温、湿化,提高呼吸机湿化器的安全管理。方法采用半随机抽取信封法将83例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微剂量输液器及输液报警装置进行湿化器持续注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普通输液器间断注入湿化水,观察两组的注水时间、注水后患者吸入端温度差异、水温回升时间及痰液黏稠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注水时间为(2.40&#177;0.40) min/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4&#177;11.03)min/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3658;P<0.01),试验组注水后吸入气体温度为(36.79&#177;1.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29&#177;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82;P<0.01),机械通气第3天痰液黏稠度明显减轻。结论采用微剂量输液器及输液报警装置进行湿化器持续注水提高了湿化水量控制的准确性,使患者气道得到持续恒温湿化,弥补了湿化器的报警缺陷,保证患者的湿化安全,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剂量输液器 气道湿化 输液报警装置 持续恒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