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有效分离人尿激肽释放酶和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汪炬 洪岸 +1 位作者 蒲含林 陈小佳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1-403,共3页
人尿激肽释放酶和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是存在于尿中的酸性蛋白。本文通过ZnCl2胶体沉淀和乙醇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分离两者,得率高、活性保留好。
关键词 人尿激肽释放酶 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 乙醇沉淀 胶体沉淀
下载PDF
宋代户帖制度的变迁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云 刁培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1-95,共5页
户帖是两宋朝廷编制税租簿与差役簿进而控制地方社会的重要制度之一。在北宋时期,户帖所登记的财产种类不断增加,所记载的财产信息逐渐明晰,在税役负担与财产证明方面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但是,由于两宋时期不同阶段财政制度改革的需要... 户帖是两宋朝廷编制税租簿与差役簿进而控制地方社会的重要制度之一。在北宋时期,户帖所登记的财产种类不断增加,所记载的财产信息逐渐明晰,在税役负担与财产证明方面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但是,由于两宋时期不同阶段财政制度改革的需要,以及户帖自身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户帖在南宋前期逐渐被砧基簿所取代。从这个制度的变迁可以看出,户帖是官府与百姓之间互动的一个纽带,促进了百姓税役负担的明确化,也保障了宋代产权的明晰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国家财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户帖 制度变迁
下载PDF
税役文书与社会控制:宋代户帖制度新探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云 《保定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4-59,共6页
宋代的户帖是产税文书,也是宋代赋役推排的主要依据之一,而不是纳税通知书,其使用范围较广,涵盖了民田、官田、寺观产业以及房屋与宅地等。宋代户帖是从五代承袭而来,一般官员、民户、寺观都有户帖。但是,有些民户存在一个户头有多个户... 宋代的户帖是产税文书,也是宋代赋役推排的主要依据之一,而不是纳税通知书,其使用范围较广,涵盖了民田、官田、寺观产业以及房屋与宅地等。宋代户帖是从五代承袭而来,一般官员、民户、寺观都有户帖。但是,有些民户存在一个户头有多个户帖的现象,这成为户帖的最大缺陷,再加上各地官府没有一个统一的实施标准,因而在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以后,户帖逐渐被砧基簿所取代。作为产税文书,户帖是宋代朝廷进行社会控制的一个制度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户帖 税役文书 社会控制
下载PDF
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参互”修辞格辨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占福 张素格 孙书杰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35-39,59,共6页
杨树达先生的《中国修辞学》中的“参互”修辞方式与所谓的“互文”修辞格并不完全相同。杨氏在“参互”一章中所采用的四十个古例不能“一揽子装”,它们可以分为三大类:互文、互体、省略。
关键词 参互 互文 互体 省略
下载PDF
试论两宋时期的农民负担“明白卡” 被引量:2
5
作者 尚平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9-22,共4页
北宋和南宋初的“户贴”,其用途与今日“明白卡”相近,目的是认定税负,防止吏弊,但是它的颁发并不经常。在南宋经界法的推行中产生了新的产税认定文书———砧基簿,它有着明显的优点,同时南宋后期以及元代的农户手中的产税文书多与鱼鳞... 北宋和南宋初的“户贴”,其用途与今日“明白卡”相近,目的是认定税负,防止吏弊,但是它的颁发并不经常。在南宋经界法的推行中产生了新的产税认定文书———砧基簿,它有着明显的优点,同时南宋后期以及元代的农户手中的产税文书多与鱼鳞册联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负认定 户贴 砧基簿
下载PDF
宋代户帖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剑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8-142,共5页
户帖是宋代土地产权和税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缺乏实物依据,学术界对其性质、内容、功能、存废等,一直存在着不同认识。文章依据新发现的徽州文书,确认户帖是宋代土地产权登记和征税的凭证,而不涉及人口和户籍管理,也不是收税通... 户帖是宋代土地产权和税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缺乏实物依据,学术界对其性质、内容、功能、存废等,一直存在着不同认识。文章依据新发现的徽州文书,确认户帖是宋代土地产权登记和征税的凭证,而不涉及人口和户籍管理,也不是收税通知单。户帖最主要的功能是官府依之征税、民间确认产权,其他功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从运作实态看,户帖制度在南宋晚期并未废止,而是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户帖 富溪程氏
下载PDF
读清华简《筮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大钧 《周易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5-9,共5页
由相关内容来看,清华简《筮法》篇应是战国时代数术之士的作品,其中有些内容可以与《鹖冠子》等书相印证。该篇第二十二节和第三节所载内容,显示战国时代就有了以八卦纳甲言月亮晦朔盈亏的理论,汉人所讲的天体八卦纳甲确为先秦有传之说... 由相关内容来看,清华简《筮法》篇应是战国时代数术之士的作品,其中有些内容可以与《鹖冠子》等书相印证。该篇第二十二节和第三节所载内容,显示战国时代就有了以八卦纳甲言月亮晦朔盈亏的理论,汉人所讲的天体八卦纳甲确为先秦有传之说。简文第十二节的内容,证明汉代象数易学中的八卦互体之说战国时代早已有之,再结合第十一节、第八节的内容,可以看到《筮法》中的八卦取象与《说卦传》及汉易有同有异,且由其筮占之独特性来看,当属于今传本《周易》之外的筮占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筮法》 纳甲 互体 取象 术数
原文传递
丁若镛与吴澄的《周易》解释方法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在圭 张悦(译) 《周易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45-55,共11页
丁茶山和吴草庐都是当世最杰出的易学家,以象数学的角度为主解释《周易》是他们的共同点。其中,茶山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四笺小引》中的"推移"、"物象"、"互体"、"爻变"。而草庐... 丁茶山和吴草庐都是当世最杰出的易学家,以象数学的角度为主解释《周易》是他们的共同点。其中,茶山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四笺小引》中的"推移"、"物象"、"互体"、"爻变"。而草庐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易纂言外翼》12种方法中具体运用于《周易》卦爻辞解释中的方法——"卦变"、"变卦"、"互卦"、"象例"。因此,可以说丁茶山和吴草庐的《周易》解释方法的核心理论是一致的。但对这些解释方法的实际运用,茶山又是和草庐存在区别的。即茶山在爻辞解释上,继承了草庐"爻变+互体"的方法,同时又全面运用了"推移"这一方法,这可以说是茶山自己的独特解释。这也是茶山与草庐在《周易》解释方法上的最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若镛 吴澄 推移 物象 互体 爻变 卦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