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气田勘探领域与前景 被引量:18
1
作者 魏国齐 张春林 +3 位作者 张福东 李剑 李君 刘锐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4,共10页
2000—2010年,中国共发现大型气田19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5.98×1012 m3,开展大气田勘探领域的研究,对于解决储量接替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分析了大气田形成的气源基础,认为中国天然气资源量... 2000—2010年,中国共发现大型气田19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5.98×1012 m3,开展大气田勘探领域的研究,对于解决储量接替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分析了大气田形成的气源基础,认为中国天然气资源量大(70.44×1012 m3),分布相对集中于松辽、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等7个含油气盆地,层系上主要分布于中生界和上古生界。总结了大气田的分布规律:①中国陆上沉积盆地多具有旋回叠加地质结构特征,古生界与中生界过渡时期的区域海陆沉积旋回形成间互分布的广覆式煤层、砂岩和泥岩,垂向上控制着大气田的分布层位;②烃源岩是大气田形成与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生气强度大于10×108 m3/km2的稳定沉积、高效聚集区也能形成大气田;③区域盖层严格控制着大气田的分布。依据天然气的资源潜力、大气田的分布规律和各盆地的天然气勘探现状,认为未来大气田主要有5个勘探领域:致密砂岩领域、礁滩和岩溶领域、火山岩领域、内陆板块活动边缘快速沉积盆地领域和煤层气—页岩气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气田 资源量 分布规律 气源基础 勘探领域 前景 烃源岩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不整合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17
2
作者 高长海 查明 +1 位作者 曲江秀 丁修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32,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存在着众多的地层油气藏,目前对于其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时间的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采集了该区26口钻井的58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埋藏史及热演化史分析成果,研究了上述流体包裹体的显微...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存在着众多的地层油气藏,目前对于其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时间的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采集了该区26口钻井的58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埋藏史及热演化史分析成果,研究了上述流体包裹体的显微特征和均一温度特征,确定了该区地层油气藏的油气成藏期次,进一步结合该区烃源岩生排烃史和构造发育史,恢复了地层油气藏的成藏过程。结论认为:①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二叠系佳木河组烃源岩生成的成熟油气进入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和二叠系佳木河组、风城组、夏子街组等碎屑岩不整合储层中聚集成藏;②晓三叠世-早侏罗世,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生成的成熟油气进入二叠系内部以及三叠系底部不整合砂砾岩储层中聚集,以形成中深部油藏为主;③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二叠系佳木河组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和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生成的成熟油气进入三叠系底部、侏罗系底部、白垩系底部等碎屑岩不整合储层中聚集,以形成中浅部油/气藏和稠油油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不整合面 储集层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热演化史 烃源岩
下载PDF
华北地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林玉祥 孟彩 +3 位作者 韩继雷 朱传真 赵承锦 曹高社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1-617,共7页
华北地台区晚侏罗世沉积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华北地区和阴山—燕山地区,面积较中侏罗世沉积明显缩小。上侏罗统以河流相沉积为主,碎屑岩,尤其是粗碎屑岩发育。早白垩世是晚三叠世以来沉积面积最大的时期,沉积区主要位于鄂尔... 华北地台区晚侏罗世沉积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华北地区和阴山—燕山地区,面积较中侏罗世沉积明显缩小。上侏罗统以河流相沉积为主,碎屑岩,尤其是粗碎屑岩发育。早白垩世是晚三叠世以来沉积面积最大的时期,沉积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胶莱盆地和南华北地区,以大型陆相湖泊沉积为主要特征,砂泥岩较发育。从岩相古地理角度分析,胶莱盆地和南华北地区周口盆地中部的谭庄—沈丘凹陷以及黄口、成武盆地是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烃源岩形成的有利区,也应为油气形成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台区 晚侏罗-早白垩世 沉积相 古地理 烃源岩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烃源岩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红岩 陶维祥 +4 位作者 于水 郝立华 李斐 程涛 刘琼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0,共5页
通过对下刚果盆地烃源岩发育特点与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认为烃源岩是控制该盆地油气差异性分布的关键因素。下刚果盆地发育盐下湖相、盐上海相2套烃源岩,油气分布具有纵向分层、平面分带的差异性特征。该盆地陆上及浅水区以盐下湖相烃... 通过对下刚果盆地烃源岩发育特点与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认为烃源岩是控制该盆地油气差异性分布的关键因素。下刚果盆地发育盐下湖相、盐上海相2套烃源岩,油气分布具有纵向分层、平面分带的差异性特征。该盆地陆上及浅水区以盐下湖相烃源为主且多为中—小型油气田,而深水区以盐上海相烃源为主且多为大—中型油气田;盐下裂谷期地堑发育程度南弱北强,导致了盐下烃源岩发育规模南小北大,形成了浅水区南部以小型油气田为主、北部以中—小型油气田为主的差异分布特点;刚果扇沉积中心由南向北迁移,导致了深水区盐上烃源岩的成熟度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形成了深水区油气田分布数量与规模由南向北明显减小的差异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刚果盆地 烃源岩 油气分布 差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